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绿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绿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绿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一、育苗

1、选用优种种子质量是芦笋种植成败的关键,必须选用F1代种子,目前应首选美国进口杂交一代种子阿波罗F1、阿特拉斯F1。

2、种子处理芦笋种子皮厚坚硬,外面有腊层吸水困难,播前必须浸种催芽。方法是先将干种子放在55-58℃热水中浸泡20分钟,然后浸泡于28-30℃的温水中72小时,每天换水1-2次,使种子充分吸水膨胀。然后将水滤出、保湿,置于25-30℃的温度下催芽24小时,少数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3、育苗的时间及方法⑴露地直播育苗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根据笋农选地茬口的不同夏秋也可播种,最迟不能晚于9月上旬。⑵保护地育苗一般在3月上中旬采用阳畦或小拱棚育苗,也可利用早春闲置大棚提早育苗。也可用营养钵育苗,这样可节省种子30%以上,且定植时不伤根,定植后缓苗快。营养钵的规格一般直径8-10公分,高12公分,每钵播一粒种子。

二、定植

1、地块选择要选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栽培芦笋,同时要求旱能浇、涝能排。

2、定植时间春天露地直播育苗的一般在秋季定植,要求在9月20号前定植结束,让植株在冬前生长两个月以上进入越冬期,早春阳畦保护地提早育苗的,可于麦收后及时定植。夏秋露地育苗,苗体较小时,可在次年早春清明前后定植。

3、定植密度行距1.2米,株距25-30厘米。亩栽苗2000棵左右。

国内外鲜切果蔬保鲜技术研究现状_刘进杰

国内外鲜切果蔬保鲜技术研究现状 刘进杰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烟台264025) 摘要 从低温控制、使用保鲜剂、涂膜、MAP贮藏、冷杀菌等5个方面论述国内外鲜切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鲜切果蔬;保鲜;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 TS20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7)16-04931-03 Research Status of Storage T echni que of Fres h-cut Fruits a nd V egeta bles at Hom e and A bro ad LIU Jin-jie (College of Life Science,Ludong University,Yan tai,S han dong264025) A bstract The research stat us of storage tech niques of fres h-cut fruits and vegetables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reviewed from five aspects such as control of lo w tem perature,u se of antistalin g agent,coatin g,storage of MAP and cold sterilization. Key w ords Fresh-cut fru its and vegetables;Storage;R esearch status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鲜切果蔬[1-2]因具有新鲜、方便、营养和无公害等优点,深受人们青睐。但鲜切果蔬因在生产过程中去皮、切分等加工将使组织损伤,导致色泽改变、果实软化、木质化、易腐烂等现象,为微生物的繁殖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增加了微生物对果蔬的污染机会[1-3]。因此研究如何延长鲜切蔬菜的货架期显得十分重要。笔者论述国内外鲜切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从事该项技术研究的人员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1 低温控制 低温能抑制切割果蔬的呼吸强度,降低体内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速度,延缓衰老和抑制褐变,延长果蔬的保鲜期。低温也能抑制微生物的生理代谢,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王莉对切割生菜的保鲜研究结果表明,贮藏温度越低,越有利于保持切割生菜的品质[4]。Sonia等发现MP芹菜在0℃冷藏21d后仍能保持其初始的抗氧化能力[5]。孙伟等研究发现0、5℃条件下贮藏的切割甘蓝至少在10d内没有发生明显的褐变,也没有发现表面微生物数量明显上升,但10℃下贮藏的甘蓝在第4天即发生明显的褐变,贮藏第3天后,微生物数量就开始急剧上升[6]。低温有利于保鲜,但大部分切割果蔬在10℃以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冷害,因此,切割果蔬在低温下贮藏应控制适当的温度。另外,冷藏中的一些嗜冷菌的存在,如Listeria monoc yto genes,也应该引起重视。 2 使用保鲜剂 酶促褐变是在氧化酶催化下的多酚类物质发生氧化和抗坏血酸发生氧化下的褐变,是切割果蔬主要的质量问题之一。抗坏血酸能够将O-苯醌还原成酚类,柠檬酸可降低果实表面pH值,抑制微生物数量[7]。半胱氨酸对鲜切果蔬也有较好的保鲜效果。这些物质虽都能有效抑制鲜切果蔬的褐变,但其协同作用效果更佳。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和柠檬酸均能降低鲜切莲藕P PO活性和抑制酶褐变,但其联合使用(0.3%Vc+0.1%柠檬酸+0.4%L-半胱氨酸)的效果更佳[8]。童刚平研究发现0.2%异抗坏血酸+0.05%N-甲酰-L-半胱氨酸+1%柠檬酸可较好地抑制鲜切荸荠的褐变[9]。 基金项目 鲁东大学资助项目(043314)。 作者简介 刘进杰(1978-),女,山东莱州人,讲师,从事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研究。 收稿日期 2007-02-26 许多天然提取物也有利于鲜切果蔬的保鲜。采用丁香提取物处理鲜切茄子,可很好的解决贮藏过程中的失重和褐变[10]。姜黄、虎杖、艾叶、丁香提取物对切割蔬菜中常见微生物大肠杆菌、荧光假单胞菌、啤酒酵母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1]。另外,许多天然物如苯酚、乙醛、有机酸等以及从薄荷、香兰草、欧芹、柑橘果皮中提取的精油也具有抗菌作用[12]。 3 涂膜技术 涂膜保鲜技术因其成本低廉、无毒无害、保鲜效果良好而备受关注。壳聚糖是研究较多的涂膜材料之一,壳聚糖膜可阻碍果蔬及其他食品中水分的蒸腾作用,阻止果蔬呼吸产生的CO 2 的散失和大气中O 2 的渗入,从而减少水分散失,抑制果蔬的呼吸强度,延缓食品皱缩和萎蔫。此外,壳聚糖可显著抑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对微生物的生长也具有抑制作用[13]。彭丽桃发现壳聚糖被膜可抑制鲜切荸荠切片的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延缓切片的褐变,保持荸荠的食用品质,减少腐烂,在0.5%~2%壳聚糖被膜对荸荠褐变的抑制效应随使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强[14]。李晓雁研究涂膜材料对青椒贮藏期间烂果率、重量、V C、叶绿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期间经涂膜处理青椒的综合指标明显优于未涂膜青椒;而且在室温下,以0.5%蔗糖酯+1.0%壳聚糖+0.006μg/g对羟基苯甲酸丙酯作为复合涂膜剂,青椒的综合品质最好[15]。 海藻酸钠、卡拉胶等也有利于鲜切果蔬的保鲜。杜传来等选用卡拉胶、壳聚糖、海藻酸钠为涂膜主原料,分别对鲜切马铃薯进行涂膜处理,然后低温冷藏,结果表明,海藻酸钠涂膜能有效地抑制马铃薯褐变,并优于其他涂膜材料[16]。而对于鲜切葡萄粒,壳聚糖、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可食性膜都可抑制其呼吸代谢,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降解,保持硬度,减少褐变,降低腐烂,并以壳聚糖可食性膜处理组保鲜效果比其他处理更为显著,贮藏75d,商品率达到88.1%,较对照提高25.1%[17]。 4 MAP贮藏 MAP(Modified Atmo spher e Pa ckag e)贮藏包装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包装袋内外气体交换和袋内产品的呼吸作用,被动地形成一个袋内的气调环境,或用某一特殊的混合气体充入特定的包装袋,其最终目标是在包装袋内形成一个理想的气体条件,尽可能地减低产品的呼吸强度,同时不对产品产生不良影响[18]。MAP中适宜的低O2和高CO2可降低果品的呼 安徽农业科学,Journ al of An hu i A gri.Sci.2007,35(16):4931-4933 责任编辑 庆 责任校对 胡先祥

芦笋种植技术有什么方法

芦笋种植技术有什么方法 2.选地芦笋是多年生宿根作物,一般以土质肥沃、通气性好、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具有保水保肥性的砂壤土或壤土为最适宜;避免 透气性差的重粘土、耕作层浅、底土坚硬、强酸性或碱性土壤及石 砾多的土地,前茬是番茄、甜菜、苜蓿的地块也不宜种植芦笋。 3.定植宜在春季定植。绿芦笋栽植行距为135~150厘米,白芦 笋为取土方便,扩大行距为180厘米,株距均为30厘米,定植沟宽40厘米,沟深25~30厘米,沟内铺施基肥和复合肥,667平方米施 土杂肥3000~4000千克,复合肥30千克,覆土4厘米。将幼苗按 株距栽入沟内,覆土3~5厘米,浇透水,待一周缓苗后第二次覆土。 4.田管芦笋生长年限长,在第1~2年里应勤中耕、除草、加强 肥水,培育健壮植株,使之尽快进入盛产期。①施肥芦笋对肥料的 需求量以氮肥最多,钾、磷、钙肥次之。秋季或早春重施优质农家 肥1500~2000千克/667平方米;在嫩茎抽出4~5厘米高时,给予 足够的水分和养分,追催芽肥尿素7~10千克/667平方米;采收期 追肥2~3次,先重后轻,增施磷钾肥,配合灌水;采笋结束后每 667平方米施有机肥1000千克及尿素15千克,进行复壮;8月施人 粪尿;最后一次追肥在霜前2个月结束,以防秋季发新梢。②灌水适 时灌水可提高芦笋产量、品质,采笋期保持土壤持水量为60%~70%,干旱时10~15天灌水一次,越冬前灌足封冻水。③病虫害防治病害 有茎枯病、褐斑病、锈病、根腐病等,主要虫害有斜纹夜蛾、地老虎、金针虫、蚜虫、红蜘蛛等。防治方法:冬季加强清园、防涝, 防止株丛过密等;药剂防治可喷1∶1∶300波尔多液、甲基托布津、 多菌灵、敌锈钠、农抗等,7~10天一次,连续2~3次;虫害的防 治主要为诱杀成虫,可选用敌百虫、百菌清、溴氰菊酯、灭蚜松、 速灭杀丁等防治。

芦笋保鲜技术

芦笋保鲜技术 中国芦笋交易网:据了解,嫩绿的芦笋水分含量较高,很容易失水老化,给鲜销带来麻烦。因此,只有对其进行加工保鲜,并保证符合产品销售质量,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日益需求。那么,嫩绿的芦笋有应该如何加工保鲜呢?下面让我们一同了解一下吧! 第一步:采收标准 一般鲜销芦笋嫩茎的初加工长度为24——675px,采收长度则应为27——750px。采收时间一般宜在上午9时以前。采收后应剔除病笋、畸形笋、散头笋及不符合规格要求的细小笋。 第二步:工艺流程 初加工——冲洗——分级——切割——捆扎——包装。 第三步:初加工 把芦笋切成长24——675px的小段,并去除粘附在笋体上的泥土;然后,将笋头朝上放置于塑料筐内。经挑选,将直径为25px以上,笋体呈翠绿色,不散头、不干瘪的芦笋及时送入加工车间。 第四步:冲洗保洁 初加工后的芦笋,其表面往往还带有许多泥土和脏物,所以,必须进行严格的冲洗。即把塑料筐连同芦笋一起放入水槽中,注入250px左右深的水,并用塑料管接头直接冲洗,将笋体上的泥土、脏物冲洗干净,再在干净的水槽中冲洗,至笋体清洁为止。 第五步:精选分级 分级应根据规格进行,具体有4级:LL级,每支重25——33g;L级,每支重16——20g;M级,每支重12——15g;S级,每支重12g以下。并注意剔除病斑笋、开裂笋、散头笋及机械损伤笋和过细的笋。

第六步:切割 将分级后的芦笋平整地放于木板上,按预先确定的规格,切去多余部分,达到基部不留白色。切割时,断面一定要整齐、清洁,不能斜切、切碎,不带尾梢。保鲜绿芦笋的适宜长度一般为21——600px,直径为25px以上。 第七步:捆扎 用简易小天秤过称,每一小扎笋重为100g。LL级,每扎3——4支;L级,每扎5——6支;M级,每扎7——8支;S级,每扎9支以上。把过称后的芦笋,用橡皮筋在离基部50px处捆住,再用国际通用的芦笋包装胶带把笋尖捆扎好,扎点应离笋尖1——50px左右。把包扎好的芦笋放入包装箱中。 第八步:装箱 包装箱常用木箱和泡沫箱、纸箱。海运一般用木箱,空运的用泡沫箱外套纸箱。在盛放芦笋时,应在木箱四周垫上3mm厚的海绵,每箱重6——10kg,待笋放满后,再用海绵封面。装箱后,在箱体上印上等级、名称、重量等标识。整个加工过程应不超过12h。 第九步:贮藏运输 装箱后的芦笋,要及时放入冷藏库内。由于芦笋冰点只有0.6℃,不耐低温,因此,冷藏库的温度一般控制在0——2℃为宜,为防止嫩茎失水,冷藏库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95%。芦笋短距离运输(2——3h内)可用一般货车;长距离运输的特别是在高温季节运输,应采用冷藏车。运输时间为1天的,温度控制在0——5℃;运输时间在1——2天的,温度应控制在0——2℃,以保证芦笋的鲜度和品质。

如何种植芦笋的方法家庭芦笋的种植方法.doc

如何种植芦笋的方法_家庭芦笋的种植方法 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天门冬属,天门冬科,又叫"石刁柏"、"龙须菜"等。芦笋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芦笋的种植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芦笋的种植方法 原产于地中海东岸及小亚细亚,至今欧洲、亚洲大陆及北非草原和河谷地带仍有野生种,(肉质根)由地下茎节上发生的条状根,直径4~6mm,已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17世纪传入美洲,18世纪传入日本,20世纪初传入中国。世界各国都有栽培,以美国最多。中国栽培芦笋从清代开始,仅100余年历史,在沿海地区各大城市郊区零星栽培,当地鲜销。芦笋被称为"蔬菜之王"的芦笋营养价值最高,因而,芦笋已成为保健蔬菜之一,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采用芦笋为主要原料的抗癌药,保健品。 芦笋为百合科植物石刁柏的嫩茎,是一种高档而名贵的蔬菜,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欧美营养学者和素食人士视它为健康食品。 芦笋因其供食用的嫩茎,形似芦苇的嫩芽和竹笋,中国有很多人习惯将石刁柏称为芦笋。芦笋枝叶呈须状,所以北京人称其为"龙须菜"、"猪尾巴"、"蚂蚁杆"、"狼尾巴根";中国东北、华北等地均有野生芦笋,东北人称之为"药鸡豆子";甘肃人称之为"假天麻"、"猪尾巴"、"假天门冬"等等。芦笋嫩茎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等,另外芦笋中含有特有的天门冬酰胺,及多种甾体皂甙物质,对心血管

病、水肿、膀胱炎、白血病均有疗效,也有抗癌的效果,因此长期食用芦笋有益脾胃,对人体许多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芦笋以嫩茎供食用,质地鲜嫩,风味鲜美,柔嫩可口,烹调时切成薄片,炒、煮、炖、凉拌均可。冷藏保鲜先用开水煮一分钟,晾干后装入保鲜膜袋中扎口放入冷冻柜中,食用时取出。著名的芦笋菜肴有"鲜菇龙须"、"素炒芦笋"、"虾仁芦笋"、"芦笋溜肉片"、"芦笋煎鸡蛋"、"糖醋芦笋片"、"芦笋烧干贝"、"芦笋鲍鱼汤"。 芦笋的采收 1.采笋期: 当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培土到采笋为15~20天,华北各地在4月上中旬开始采笋。采笋持续日期,依植株年龄、气候、土质、施肥管理等条件而异。当出笋数量减少并变细弱时,必须停止采收。采收期过分延长,则绿色茎枝的生长日期被缩短,养分的制造和积累减少,影响第二年嫩茎的产量。而且由于植株营养不良,易生病害和衰老。一般第一年采收期以20~30天为宜,采收第二年30~40天,以后可延长到60天左右。无论如何,采收结束应留给植株90天以上的恢复生长时间。 2.采笋工具: 芦笋采笋工具为采笋刀和盛笋器。各地用的采笋刀为碳钢制作,木制刀柄,刀刃锋利,刀身长10厘米,刃宽2厘米,刀身刻有原料长度标记,防止下刀深浅不一。盛笋器各地不一,但以三格提盒式较为方便,可将采笋与分级同步进行。三格提盒是用杨木或泡桐木等轻质木板制作,板厚1厘米,盒长50厘米,高、宽各为20厘米;盒为三格,分放三级笋。中间

芦笋栽培技术

芦笋栽培技术 芦笋学名“石刁柏”,又称“龙须菜”。经培土软化采收的嫩茎叫白芦笋,不培土嫩茎见光后采收的是绿芦笋。芦笋嫩茎质地细腻、风味芳香、顶尖紧密、纤维少质脆。白芦笋色泽洁白,光直无斑。绿芦笋青绿色浓,条型匀称,粗细适中,口味清爽质脆。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据医学界报道,对高血压、癌症、心脑疾病、肾炎、白血病等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被欧美国家誉为蔬菜之王。国际市场畅销不衰,国内市场已经启动。种植芦笋市场前景好,效益高。 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选用优良品种 芦笋系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适应性强,品种较多。一般可选用UC800新品种,表现为萌芽早、生长速度快、嫩茎粗细匀称、头部鳞片紧密不易散头、色泽浓绿、商品性好、产量高,植株属矮化型,抗病、抗倒伏,属绿、白笋兼用品种,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生产用种。 二、营养钵培育壮苗 采用营养钵育苗,有利于提高成苗率,培育壮苗,移栽时植伤轻,有利于壮苗早发,达到适期定植、早期丰产的目的。 ⒈备足营养钵:首先选择肥力水平较高的疏松沙壤土作苗床,苗床宽1.3-1.5米、深10-15厘米。制钵前每立方营养土应施入腐熟好的鸡粪30-40斤,磷肥2斤,草木灰10斤,充分拌匀后打钵。钵体直径8厘米以上,钵高10厘米,每亩大田需备钵2500个。

⒉浸种催芽:芦笋种子外壳厚且有脂质,吸水较慢。首先用50%多菌灵300-500倍液浸种24小时,再放入25-30度温水中浸种2-3天,每天更换新水2-3次。浸种后用干净纱布包好,置于25-30度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25度左右温水淋浇1-2次。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⒊适期播种:麦前移栽的可于3月上中旬播种,麦后移栽的可于4月上中旬播种。播种前营养钵浇透水,每钵一粒,播后覆细土2厘米厚。然后撒施毒饵防地下害虫。最后畦面平铺地膜,畦上用弓棚盖膜实行双膜覆盖。 ⒋苗床管理:苗床管理应以调节温湿度、培育壮苗、防治病虫为中心。出苗前床温白天20-30度,晚上不低于12度。前70%幼苗出土时去除平铺地膜并逐步通风炼苗。当幼苗高20厘米左右时,可采取通风不揭膜的办法,使幼苗适应外界环境。此期保持苗床湿润。幼苗瘦弱应补施苗肥,肥水结合。及时去除苗床杂草,发现蚜虫等危害及时喷药防治。 三、土壤选择与整地定植 芦笋适宜土质疏松肥沃、透气性好、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沙壤土,有利于根系发育和嫩茎的优质高产。酸碱度过大且粘重的淤土均不适宜芦笋生长。 芦笋是多年生作物,一经定植,土地即无法再全面耕翻。因此,在定植前结合深耕整地,亩施有机肥3-4方,复合肥100斤。耕后耙平,搞好田间灌排工程,南北纹线开挖定植沟。行距1.2-1.5米,沟

芦笋种植要点

芦笋种植要点 芦笋又名石刁柏、龙须菜。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芦笋 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其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菜蔬。下面我们来看看芦笋种植要点。一、选用优良品种 芦笋系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适应性强,品种较多。一般可选用 UC800新品种,表现为萌芽早、生长速度快、嫩茎粗细匀称、头部鳞片紧密不易散头、色泽浓绿、商品性好、产量高,植株属矮化型,抗病、抗倒伏,属绿、白笋兼用品种,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生产用种。 二、营养钵培育壮苗 采用营养钵育苗,有利于提高成苗率,培育壮苗,移栽时植伤轻,有利于壮苗早发,达到适期定植、早期丰产的目的。 ⒈备足营养钵:首先选择肥力水平较高的疏松沙壤土作苗床,苗床宽 1.3-1.5米、深10-15厘米。制钵前每立方营养土应施入腐熟好的鸡粪 30-40斤,磷肥2斤,草木灰10斤,充分拌匀后打钵。钵体直径8厘米以上,钵高10厘米,每亩大田需备钵2500个。 ⒉浸种催芽:芦笋种子外壳厚且有脂质,吸水较慢。首先用50%多 菌灵300-500倍液浸种24小时,再放入25-30度温水中浸种2-3天,每天更换新水2-3次。浸种后用干净纱布包好,置于25-30度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25度左右温水淋浇1-2次。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⒊适期播种:麦前移栽的可于3月上中旬播种,麦后移栽的可于4月上中旬播种。播种前营养钵浇透水,每钵一粒,播后覆细土2厘米厚。然后撒施毒饵防地下害虫。最后畦面平铺地膜,畦上用弓棚盖膜实行双膜覆盖。 ⒋苗床管理:苗床管理应以调节温湿度、培育壮苗、防治病虫为中心。出苗前床温白天20-30度,晚上不低于12度。前70%幼苗出土时去除

浅谈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浅谈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庄树峰时间:2010-2-3 论文关键词芦笋;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 论文摘要介绍了芦笋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基地选择与整地施肥、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等内容,从而为芦笋栽培获得高产提供技术参考。 芦笋又名石刁柏,其嫩茎是富含多种营养物质的高档蔬菜,在我国作为多年生蔬菜栽培,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为芦笋生产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同时,随着科技成果的推广和普及,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芦笋成为潍坊市坊子区主要出口创汇产品,经济效益较高。因此,芦笋生产已成为种植业中商品率高、见效快、经济效益好的一个优势行业,成为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笔者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示范,总结出了芦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1 基地选择与整地施肥 基地应远离工业“三废”排放、污染区域300m以上,基地环境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含量限制在允许范围之内,符合GB/T18407.1-2001的规定。宜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疏松、理化性状良好的土壤种植芦笋,连片面积不少于3hm2。清除前茬作物的残留枝叶,带出田外无害化处理。深翻土壤30~40cm,可结合施基肥进行。宜使用机械翻耕,避免土壤压实,维护土壤结构,达到深、平、细、碎、净、墒。施用腐熟农家肥60~75t/hm2,撒施磷酸二铵或复合肥750kg/hm2,棉籽饼或豆饼375kg/hm2。不可施用生活垃圾、工业废渣、污泥及污泥肥等。 2 品种选择 根据不同的栽培类型,选用相应的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合潜在客户要求的商品性(口味、外观、色泽等)品种。目前,生产上种植的品种主要有玛丽华盛顿、UC309、UC711、UC800、全雄、鲁芦笋1号等。 3 播种育苗 芦笋春播、秋播均可。长江流域多春播育苗移栽,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夏秋定植于大田;若地膜覆盖,大棚育苗可提早到3月上旬播种,5月底至6月初定植。华北地区一般谷雨至立夏播种,阳畦育苗则提前到2月中、下旬播种。东北较寒冷地区,通常将播种期安排在上一年夏季,7月下旬播种,11月下旬定植。苗床宜选用土壤疏松、有机质丰富、地势平坦、灌溉方便的砂壤土。播种前,均匀撒施杂肥60~75 t/hm2,翻入土壤40cm土层中,整平,做成平畦,畦宽1.2m。定植1hm2芦笋宜准备450m2的苗床。在地温10℃以上时播种。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浸泡12h,再用30~35℃温水浸泡48h,将种子滤出放入盆中,上盖湿布,置于25~28℃的环境中进行催芽。当种子有10%左右的胚根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时,先将畦面灌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开始单粒点种。每10cm播1粒,播后覆盖过筛细土约2cm厚,耢平畦面,再盖1层地膜保温、保墒。育苗地用种量

芦笋的采收与贮藏技术

芦笋的采收与贮藏技术 芦笋别名龙须菜、石刁柏,属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产品器官是嫩茎,质脆味美,营养丰富,并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可以鲜食,也可以加工制罐,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具有比较广阔的市场前景。山东是我国芦笋的主产区,栽培面积比较大。 1、品种选择。适宜加工出口的品种主要有:玛丽华盛顿、玛丽华盛顿500W、UC157、UC500等国外进口品种,山东省的杂交品种鲁芦笋1号表现也很好。 2、采收。采收芦笋分为白芦笋和绿芦笋两种,可根据市场需求确定。 白芦笋年采收持续期要根据笋龄和植株生长的状况而定。笋龄较长、植株长势强的笋田采收期长些。一般第1年采笋可连续采收30天,第2年40天,第3年60天,第4年后80天。采收在每天黎明时进行,发现埂面表土有点状潮湿或“龟裂”、“顶瓦”,即可在此定位采笋。伸出左手食指和中指,两指分开3厘米的间距,两指在笋尖两侧轻扒垄土,使嫩芽露出5厘米,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轻掐笋尖以下3厘米处,右手持采笋刀距嫩笋3厘米处插于土中,使刀柄与地平面呈75度角,当刀至标志刻度与笋尖相平时,右手按刀同时前伸,土内发出响声,嫩茎即切断,左手将切断的嫩茎提出,分级后放入箱内,或用塑料薄膜包装好放在容器内,并用潮湿黑布盖严,防止芦笋见光变绿。然后用湿土将采笋口封严拍实。 绿芦笋的采收,一般用镰刀自地面平割。采收期以春秋两季采收效果最佳。采收时间自上午10时至下午4时为宜。在采收时,为维持生产力,提高采笋质量,要适当保留母茎。留母茎数与笋龄有关,当年生留2株,2年生留2——3株,3年以上留3—4株。 3、贮藏特性。芦笋适宜的贮藏条件为:温度0—2℃,空气相对湿度95%—100%,氧气含量2%—3%,二氧化碳含量5%—7%。芦笋在常温下极易变质腐烂,贮温高于5℃便迅速变质。2℃下可贮藏21天,0—1℃可贮藏30天,0℃可贮藏10天,超过10天即发生冷害。芦笋也

芦笋的种植方法

芦笋的种植方法 芦笋种子外壳有蜡质的特点,芦笋种子播种前用温汤浸种2~3天,并轻搓种子表面,待种皮颜色变灰出现小沟纹时再更换温水浸泡,有50%的种子出芽后,开沟单粒点播,亩用种子0.8~1公斤,种深2厘米左右,表面用细沙或麦衣覆盖,注意防治地下害虫。 芦笋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强,既耐寒,又耐热,从亚寒带至亚热带均能栽培. 芦笋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芦笋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其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蔬菜,特别是芦笋中的天冬酰胺和微量元素硒、钼、铬、锰等,具有调节机体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盆栽芦笋的技术方法:播种育苗:育苗:由于芦笋种皮坚厚,用纱布将若干粒种子包住,放在水瓶浸泡一昼夜,取出后晾置于报纸上,待下种使用。用胶卷盒在栽培筐中央挖一个1厘米深的穴坑,均匀地投入3-5粒种子,然后用胶卷盒底部轻轻按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以利于种子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下种后立即浇水,并浇透筐内土壤。这不仅关系到种子能否正常萌发,而且对以后增强种子活力,减少不良幼苗十分重要。发芽后,每盆只需保留2-3株秧苗,其他全部作间苗处理。间苗后的秧苗从叶尖向下剪去全株的1/3,可再移植到花盆内继续培育。管理:因芦笋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在营养土不特别干燥时,可不浇水。但是,在夏季高温时,须早晚各浇水一次。芦笋为多年生宿根

草本,施肥应在茎叶枯萎并被割除后的冬季进行。取油渣与化肥各半,约用手抓两把的量,撒施在植株周围,并用竹片搅拌,使之与土混合 芦笋栽培技术 芦笋学名“石刁柏”,又称“龙须菜”。经培土软化采收的嫩茎叫白芦笋,不培土嫩茎见光后采收的是绿芦笋。芦笋嫩茎质地细腻、风味芳香、顶尖紧密、纤维少质脆。白芦笋色泽洁白,光直无斑。绿芦笋青绿色浓,条型匀称,粗细适中,口味清爽质脆。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据医学界报道,对高血压、癌症、心脑疾病、肾炎、白血病等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被欧美国家誉为蔬菜之王。国际市场畅销不衰,国内市场已经启动。种植芦笋市场前景好,效益高。 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选用优良品种 芦笋系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适应性强,品种较多。一般可选用UC800新品种,表现为萌芽早、生长速度快、嫩茎粗细匀称、头部鳞片紧密不易散头、色泽浓绿、商品性好、产量高,植株属矮化型,抗病、抗倒伏,属绿、白笋兼用品种,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生产用种。 二、营养钵培育壮苗 采用营养钵育苗,有利于提高成苗率,培育壮苗,移栽时植伤轻,有利于壮苗早发,达到适期定植、早期丰产的目的。 ⒈备足营养钵:首先选择肥力水平较高的疏松沙壤土作苗床,苗床宽1.3-1.5米、深10-15厘米。制钵前每立方营养土应施入腐熟好的鸡粪30-40斤,磷肥2斤,草木灰10斤,充分拌匀后打钵。钵体直径8厘米以上,钵高10

白芦笋的种植方法,白芦笋的保健功效

白芦笋的种植方法,白芦笋的保健功效 篇一:芦笋的种植方法 芦笋的种植方法 芦笋种子外壳有蜡质的特点,芦笋种子播种前用温汤浸种2~3天,并轻搓种子表面,待种皮颜色变灰出现小沟纹时再更换温水浸泡,有50%的种子出芽后,开沟单粒点播,亩用种子0.8~1公斤,种深2厘米左右,表面用细沙或麦衣覆盖,注意防治地下害虫。 芦笋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强,既耐寒,又耐 热,从亚寒带至亚热带均能栽培. 芦笋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芦笋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其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蔬菜,特别是芦笋中的天冬酰胺和微量元素硒、钼、铬、锰等,具有调节机体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盆栽芦笋的技术方法:播种育苗:育苗:由于芦笋种皮坚厚,用纱布将若干粒种子包住,放在水瓶浸泡一昼夜,取出后晾置于报纸上,待下种使用。用胶卷盒在栽培筐中央挖一个1厘米深的穴坑,均匀地投入3-5粒种子,然后用胶卷盒底部轻轻按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以利于种子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下种后立即浇水,并浇透筐内土壤。这不仅关系到种子能否正常萌发,而且对以后增强种子活力,减少不良幼苗十分重要。发芽后,每盆只需保留2-3株秧苗,其他全部作间

苗处理。间苗后的秧苗从叶尖向下剪去全株的1/3,可再移植到花盆内继续培育。管理:因芦笋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在营养土不特别干燥时,可不浇水。但是,在夏季高温时,须早晚各浇水一次。芦笋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施肥应在茎叶枯萎并被割除后的冬季进行。取油渣与化肥各半,约用手抓两把的量,撒施在植株周围,并用竹片搅拌,使之与土混合 芦笋栽培技术 芦笋学名“石刁柏”,又称“龙须菜”。经培土软化采收的嫩茎叫白芦笋,不培土嫩茎见光后采收的是绿芦笋。芦笋嫩茎质地细腻、风味芳香、顶尖紧密、纤维少质脆。白芦笋色泽洁白,光直无斑。绿芦笋青绿色浓,条型匀称,粗细适中,口味清爽质脆。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据医学界报道,对高血压、癌症、心脑疾病、肾炎、白血病等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被欧美国家誉为蔬菜之王。国际市场畅销不衰,国内市场已经启动。种植芦笋市场前景好,效益高。 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选用优良品种 芦笋系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适应性强,品种较多。一般可选用uc800新品种,表现为萌芽早、生长速度快、嫩茎粗细匀称、头部鳞片紧密不易散头、色泽浓绿、商品性好、产量高,植株属矮化型,抗病、抗倒伏,属绿、白笋兼用品种,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生产用种。 二、营养钵培育壮苗

芦笋高产种植技术

芦笋高产种植技术 一、培育壮苗 要夺取芦笋高产,除选择优良品种外,还必须建立苗圃地进行育苗,最适建圃期为6 月份,育苗时间约3个月。起畦点播,株行距为16.5厘米×16.5厘米。移植苗以具10- 20条根的中苗最适宜。 二、整地移植 芦笋喜生长于潮湿沙壤土,移植前要多次犁翻松土并把土壤中的杂质清除干净,充分 晒白后时间约1-2个月亩施腐熟农家粪肥4000-5000公斤或100-150公斤饼肥,加150公 斤过磷酸钙、30公斤氯化钾。粪肥撒施后再翻犁,饼肥则要加水腐熟8-10天再混合过磷 酸钙和氯化钾,施于深度30-40厘米的沟中覆土后植苗。 三、合理密植 最适植苗期为秋季8-9月,种后翌年3-4月份采笋,时间短、成活率高。植苗的株行 距为25厘米×160厘米。种植时把根理顺分成两半,固定在定植沟穴里,鳞芽朝向畦中线,然后覆土5-6厘米,压实淋足定根水。 四、加强肥水管理 1、苗期:植苗后如果采用沟灌的可隔20-25天灌水一次,同时要开通排水沟,做到 雨停地面干。植后20天施第一次肥,亩用复合肥5公斤兑水1000公斤穴施或开沟施。植 后40-60天,每隔25-30天施肥一次,亩施复合肥25-50公斤或尿素10-20公斤加氯化钾 6-12.5公斤。植后4个月至采笋前,每25天左右施肥一次,亩用尿素20公斤、氯化钾12.5公斤沟施。施肥后要灌水。 2、采收期:采收期间每隔15-20天施肥一次,每次亩施尿素20公斤、氯化钾12.5 公斤。同时要注意开通四边沟和田中沟,雨天排干水,晴天要灌水。 五、定母茎 植后约5-6个月,幼苗抽生最后一批茎株,其茎粗达0.8-1厘米时即可选定母茎,一 般每蔸选留2-3条老熟无病虫害的健壮母茎,然后把多余的、细小或过粗的茎株拔掉。定 母茎前每亩沟施尿素30公斤、氯化钾15公斤。选定母茎后要即时整畦进行大培土,培成30-40厘米高的厢畦。 六、防治病虫害

芦笋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

综述与编译 059 芦笋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 顾关云1 蒋 昱2 (11复旦大学医学院 上海200032;21复旦大学药学院 上海200032) 摘 要 芦笋作为世界流行的蔬菜,具有低糖、低脂肪和高纤维的营养特点。其化学成分包括类胡萝卜素类、甾体皂苷类、黄酮类等,并具有影响酶活性、抗氧化等生物活性。 关键词 芦笋 石刁柏 类胡萝卜素 膳食纤维 果聚糖 抗氧化 芦笋一名龙须菜,来源于百合科L il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石刁柏A sp a rag us of f icina lis L.,食用或药用其嫩茎、根和种子。芦笋原产亚洲西部和欧洲,现美洲、大洋洲有大规模栽培;我国新疆有野生,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并大宗出口。由于生产耕作技术的不同,有绿芦笋和白芦笋之别。因芦笋的栽培历史悠久,所以形成大量的栽培品种。 芦笋具有低糖、低脂肪和高纤维的营养特点,是世界流行的大众蔬菜,其嫩茎食用,种子用作咖啡的替代品。在中国和印度传统医药中,用其治疗肿瘤、神经炎和关节炎、牙痛,还可利尿、缓泻,以及刺激毛发生长等。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突变、抗肿瘤、抗真菌、抗病毒、降血脂、抗疲劳、灭螺等活性;植化研究分得黄酮类、低聚糖、含硫酸、三萜酸、甾体皂苷、氨基酸衍生物等化学成分。 1 化学成分 111 类胡萝卜素 用H PL C法分析来自匈牙利南部芦笋成熟和未成熟果实中的类胡萝卜素[1]。发现芦笋果实中含有多种类胡萝卜素,包括辣椒红素(cap san th in)、辣椒玉红素(cap so rub in)、辣椒红素5,62环氧化物、百合黄素(an theraxan th in)、紫黄质(vi o laxan th in)、新黄质(neoxan th in)、玉米黄呋喃素异构体(m u tato2xan th in ep i m ers)、玉米黄质(zeaxan th in)、叶黄素(lu tein)、Β2隐黄质(Β2 cryp toxan th in)、Β2胡萝卜素,以及几个顺式异构体等。依据果实不同成熟度,即绿、棕和红色分成3组,分析结果见表1。总类胡萝卜素(Λg g鲜重):绿果22,棕果25,红果123。 112 甾体皂苷 表1 不同成熟期芦笋果实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峰序色素名称 类胡萝卜素含量 % 绿果棕果红果 1辣椒玉红素512221911165 2新黄质911781100187 3辣椒红素5,62环氧化物--2180 4未鉴定的混合物--0194 5紫黄质315721282180 6luteoxanth in211711821181 7金黄质(auroxanth in)113121500150 8辣椒红素31821118918164 9未鉴定的混合物419741491134 10百合黄素118111745130 11(8S)2玉米黄呋喃素011701932100 12(8R)2玉米黄呋喃素012101961143 139 9′2顺2辣椒红素-01661196 1413 13′2顺2辣椒红素-01742125 15叶黄素401913413814178 16玉米黄质--27102 179 9′2顺2叶黄素116211120136 1813 13′2顺2叶黄素+92顺2玉米黄质216321661110 19132顺2玉米黄质--1100 20cryp tocap sin013811480108 21Β2隐黄质110011336134 22顺2Β2隐黄质017601061129 23Β2胡萝卜素16148141520182 从芦笋中分得的甾体皂苷类化合物有原薯蓣皂苷(p ro todi o scin)和菝葜皂苷(sarsasapon in)。 W ang等[2]用L C2M S和H PL C法定量分析芦笋中的原薯蓣皂苷和芸香苷(ru tin),发现原薯蓣皂苷和芸香苷在不同部位中的含量不同。在紧邻根茎的组织中原薯蓣皂苷含量最为丰富,在3个被测品系中,鲜重的平均含量在01025%,而上部最幼嫩茎枝的组织中,具高含量的芸香苷,达鲜重的0103%~0106%。通常在加工分级时,将芦笋的下端部分切除弃去,据此结果建议保留此部位,作为原薯蓣皂苷等资源加以利用。

芦笋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摘要 1.1.1项目名称:芦笋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 1.1.2建设地点: 1.1.3建设单位: 1.1.4建设规模:建设100亩新品种育苗基地,3000亩高产高效新技术示范基地,辐射全县 2.5万亩面积。 1.1.5建设内容: 1.1.5.1引进5-6个新优品种,筛选适合****栽培,优质笋产出率 高、抗逆性强的芦笋新品种进行推广。 1.1.5.2完善培训体系,并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组织和实施, 提高笋农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管理水平。 1.1.5.3根据芦笋的生理需求,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良土壤,提高生产能力。 1.1.5.4建立和推广应用无公害芦笋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使芦笋 产品达到无公害要求。 1.1.5.5建立芦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实施芦笋产地环境与产品质量的有效监控,提升基地芦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1.1.6建设年限:2年,2008—2009年。 1.1.7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205.34万元,申请财政

支持1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20万元,农民自筹85.34万元。 1.1.8项目的辐射和带动能力: 项目的实施,可直接带动吴家寨镇1.25万亩芦笋的品种优化升级,生产技术的提升,产量、产品品质以及效益的提高。成果可推广辐射到整个****县2.5万亩芦笋基地,并为****县“ ^一五”期间顺利实现5万亩高产优质芦笋基地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和提供保障支持。 1.2项目区基本情况 ****县地处冀南平原,汾水之滨,位于****盆地南部,境内交通发达,气候、土壤宜农宜林,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豆类、苹果、红提葡萄、瓜类、蔬菜、生地等,是全省粮食生产基地县之一。项目所在地吴家寨镇,位于****县城东,东经111° 33北纬35° 44 ',地处****交通枢纽地带,面积98平方公里,属半丘陵地形,包括35个行政村,4.18万口人,劳动力2.25万人,耕地8.5万亩, 其中70%的耕地具备灌溉条件,属浍河水库灌区,农业基础设施在全县属较好水平。大田作物以玉米、小麦、棉花为主,特色农业主要是大棚蔬菜和芦笋种植,2006年粮食播种面积6396公顷,农村经济总收入31428万元,人均纯收入4024元。近年来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吴家寨镇把芦笋作为重要产业来抓,种植范围涉及全镇大部分村,以成会庄、东杨和黄坝规模最大,种植面积超过万亩,2006年芦笋产量达到750万公斤,销售收入达到6700万元,项目实施地成会庄村和黄坝共有人口1363人,劳动力654人,有耕地

芦笋种植

芦笋种植方法(参考资料)芦笋又称石刁柏,龙须菜,土名山苞米,为百合科多年生植物,芦笋幼茎出土见光后呈绿色,称绿芦笋,主要供鲜食,培土软化则呈白色,称白芦笋,多作罐头食品原料.芦笋含有蛋白质、脂肪、钙、铁和多种维生素,是名贵蔬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可降血压,防治心血管、泌尿、淋巴等系统的疾病,具有独特的抗癌作用,是驰名世界的名菜良药,产品畅销国内外.芦笋易于栽培,便于管理。同时,芦笋一次种植可连续收获10~15年,在南方全年生长,北方地区冬季进入休眠状态。第二年会继续生长,芦笋适应性强,易栽培,对气温要求不严,冬季地下部分在土壤中能耐-20℃低温,生长期能耐35~37℃高温,在栽培中还有用工少、管理方便、产量高等优点。以新源镇老张认识的一农户种植为例,第一年定植投入全部成本为每667平方米800元左右(包括苗、肥料、人工等费用),第二年投入成本降为每667平方米300元左右(主要为肥料、人工等),定植后第二年每667平方米收获芦笋25千克,收入200元,第三年每667平方米收获芦笋100千克。

一、种子处理 播前用25℃~30℃的温水浸泡3~5天,每天换水1~2次,待种子吸足水分捞出,拌细沙或者蛭石,装于容器内,盖湿毛巾,置于25~30℃条件下催芽,每天翻动2次,经5~8天露白后即可播种。 二、育苗 家庭盆栽,小花园种植的朋友,可以用泥炭土或者育苗土加育苗盘,育苗块加育苗箱的方法育苗,覆土厚度是2-3厘米左右。在温度25-30度育苗最佳。 在农业生产上,用下面的方法 1、苗床准备.苗床宜选择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每亩苗床施腐熟的农家肥2500~300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钾肥15公斤,耕翻入土精细整地后作畦,畦宽1.3~1.5米.播种采用纵畦横开沟,行距20~30厘米,株距7~10厘米,用扎眼器扎眼,每眼播一粒种子,覆土2.5厘米,然后盖上薄草以增温保温.播种时间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地温稳定通过10℃为宜)。 2、大棚育苗。①营养土配制,腐熟农家肥30%,草炭30%,陈炉灰20%,农田土20%(无农药残留)每公斤营养土中加磷酸二铵50克.②营养钵(8×12厘米)育苗,每个钵体内播一粒种子,播深2厘米,覆土2厘米,浇透水.③温湿

南方绿芦笋栽培整地与种植规划图

8米长4连体棚芦笋种植示意图(新时代) 22222222边行窄行宽行窄行宽行窄行宽行窄行边行边行窄行宽行窄行宽行窄行宽行窄行边行 0.450.6 1.40.6 1.40.6 1.40.60.950.450.6 1.40.6 1.40.6 1.40.60.95 米米 二、8米连体(8米8行)开施肥沟示意图(二) 沟1沟2沟3沟4沟1沟2沟3沟4 0.35 0.8 1.20.8 1.20.8 1.20.80.850.8 1.20.8 1.20.8 1.20.80.350.35 米米 三、8米连体(8米8行)清操作沟示意图(三) 1A2B3C4D1A2B3C4D1A 1.45 0.6 1.40.6 1.40.6 1.40.6 1.40.6 1.40.6 1.4 1.45 0.6 种植畦操作沟种植畦操作沟种植畦操作沟种植畦操作沟种植畦操作沟种植畦操作沟种植畦操作沟种植畦种植畦操作沟←8米→←8米→

222222边行窄行宽行窄行宽行窄行宽行窄行边行边行窄行宽行窄行 0.450.6 1.40.6 1.40.6 1.40.60.950.450.6 1.40.6 ← 8米 →← 沟1沟2沟3沟4沟1沟2 0.8 1.20.8 1.20.8 1.20.80.850.35 0.80.8 1.20.8 8米← 8米2B3C4D1A2B3C4 1.40.6 1.40.6 1.40.55 1.45 0.6 1.40.6 1.40.6 1.4 种植畦操作沟种植畦操作沟种植畦操作沟种植畦操作沟种植畦操作沟种植畦操作沟种植畦←8米→←8米→

22 宽行窄行宽行窄行边行 1.40.6 1.40.60.95 8米 → 沟3沟4 1.20.8 1.20.80.35 8米 → D 0.55 操作沟

广东地区芦笋种植技术

广东地区芦笋种植技术 芦笋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被列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湖南是湘菜的发源地,也是全国嗜辣最重的地区之一,而芦笋作为一种口味清淡的蔬菜在广东的普通餐馆很难看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营养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芦笋逐渐出现在我地酒店宾馆的餐桌上,各芦笋基地进行的调研,结合自己的一些实践经验,对南方绿芦笋露地高产栽培技术作一介绍。 1 定植田准备 1.1选择田块 定植田对芦笋的生长发育很重要,必须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保肥保水性强、通透性好、地下水位低、便于排灌的土壤,土质以沙壤土和轻壤土最为适宜。沙壤土和轻壤土不易板结,利于培土及采收,采收的嫩茎洁白,且不易弯曲,而粘重土壤通透性差,不利于芦笋根系的发育,且易板结,培土和采收不方便,嫩茎易弯曲,畸形笋多。另外,前作是桑园、果园、林地的地块不宜种植芦笋,前茬是韭菜、葱、蒜地、打过除草剂或使用过大剂量剧毒农药的地块也不宜栽培芦笋。种植芦笋的地块,地下水位一定要低,不要邻近水田,要求水利设施配套齐全,做到旱能浇,涝能排。土壤pH值以5.5~8为宜,土壤含盐量宜在0.2%以下,以利于芦笋的旺盛生长。芦笋一经定植通常可以连续采收10~15年。 1.2普遍深耕 将选择好的定植田普遍深耕一遍,是最科学的办法。按300kg/hm2的用量将复合肥撒于地表,然后用链轨拖拉机拉1个深耕犁深翻0.35m,使生土、熟土、有机肥、化肥充分混匀。由于芦笋85%的根系生长在地平面以下15~45cm土层内,而正常情况下耕地深度为20~25cm,则芦笋60%~70%的根系将生长在20cm以下的生土层中(板结土),且芦笋根系是以斜向下约5~10°角向外生长达1~1.5m的,所以只挖50cm宽的定植沟,远远不能满足芦笋根系生长的要求,也达不到后期高产稳产的目的。因此,经过深翻方法种植的芦笋,根系生长快,加之土壤疏松且营养丰富,会使地上茎生长茂盛,同时鳞茎盘也迅速扩大。可以实现一年内快速丰产,产量最高可达1.5万kg/hm2以上。 1.3挖定植箱面 图1 定植箱面示意图(单位:cm) 定植田普遍深翻后,挖好围水沟(一定要做到雨后不积水),沟深50cm,宽40~45cm。根据地形,以南北行或东西行按1.5m的行距划好直线整成宽1.2m的箱面(箱面施450 kg/hm2的复合肥作为基肥,然后用箱面两侧的土覆盖基肥,从而做到中间高两侧低的原则),然后沿箱面两边挖宽0.3m、深0.4~0.45m的排水沟 1.4覆盖地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