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在生产中故障原因与处理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油井常见故障诊断与分析油井是石油勘探与开发的重要设备,但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故障。
及时准确地对油井故障进行诊断与分析,对于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和运行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油井常见故障的诊断与分析方法。
首先,油井的液压力异常是常见的故障之一、液压力异常可能由于油井的泵进或泵出不足,前置泵进压力过高,油井深度变化大等原因引起。
此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诊断与分析:1.检查各泵的运行状态和工作压力,确定是否存在进出量不足的情况。
2.检查油井的深度变化情况,如有大幅度的深度变化,很可能是由于油管漏油或压井液漏失引起的泵进量不足。
3.检查钻井液的性质和含量,如有异常情况,可能是由于前置泵进压力过高导致油井泵不足。
此外,油井的产量下降也是常见的故障之一、产量下降可能由于油井的渗透率下降、油井堵塞、油管堵塞等原因引起。
此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诊断与分析:1.检查油井的动态产量曲线,了解产量的变化趋势,确定产量的下降是否属于正常范围内的波动还是异常情况。
2.检查油井的各表现指标,如地层压力、产油量、产水量等,比较各指标与油井历史数据的对比,找出异常情况所在。
3.检查井口和油管内是否存在堵塞物,如有,可以通过清洗油管或采取其他措施将其清除。
此外,油井的压力异常也是常见的故障之一、压力异常可能由于油井的钻柱卡在井口、钻进液增稠等原因引起。
此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诊断与分析:1.检查钻井液的性质和浓度,如有增稠情况,很可能是由于钻进液增稠导致的压力异常。
2.检查钻柱的运行情况,如钻柱卡在井口,可尝试拉钻柱或采取其他措施解决。
3.检查井筒内是否存在堵塞物,如有,可以通过清井或冲洗井筒等方式解决。
综上所述,油井常见故障的诊断与分析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
通过对各种指标的检查和对异常现象的分析,可以准确地找出故障所在,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和运行。
油田井下修井作业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油田井下修井作业是石油开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修复井下设备和管道,保证油井的生产正常运转。
在修井作业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技术难题和安全问题,这就需要相关人员针对性地制定解决对策。
本文将探讨油田井下修井作业常见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常见问题1. 井下设备老化在油田开采过程中,井下设备会因为长期受高温、高压、腐蚀等因素影响,导致设备老化、磨损、损坏。
这会引发井下作业不顺利,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2. 井下管道堵塞油井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各种固体颗粒和沉淀物,沉积在管道内部,造成管道堵塞,影响油井生产。
特别是在高密度油井中,这种问题更加常见。
3. 井下压裂技术效果不佳油井压裂是一种常见的增产技术,但在井下压裂作业中,由于地质条件、液体配比、施工工艺等问题,经常出现压裂效果不佳的情况。
4. 井下设备故障井下设备具有较长的运行周期,容易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故障,例如泵、阀门、井口等设备的故障可能直接导致油井停产,造成经济损失。
5. 井下安全事故由于井下作业环境复杂,运行条件极差,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和监控,井下作业中经常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二、解决对策1. 井下设备老化针对井下设备老化问题,可以采取定期检修、更换老化设备、改进新材料和防腐技术等措施。
同时加强对设备的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老化设备。
2. 井下管道堵塞针对井下管道堵塞问题,可以采取液压冲洗、化学清洗、机械加压等方式,清除管道内的沉积物。
并加强现场管理,规范井下作业,避免产生过多的沉积物。
3. 井下压裂技术效果不佳针对井下压裂技术效果不佳,可以加强地质勘探,选择合适的井下压裂工艺和材料,根据地质情况进行调整,以提高压裂技术的效果。
4. 井下设备故障为了降低井下设备故障的发生率,可以建立健全的设备运行管理制度,加强设备日常维护和检修,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 井下安全事故为了降低井下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可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应急演练,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进行。
在油井生产中不正常井的故障分析与处理在油井生产中不正常井的故障分析与处理摘要:油井在生产过程中,计量油井产液量时,经常会发现产液量上升、下降或油井不出液的情况发生。
这些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很多。
本文将从地面设备、井下设备、地层、注采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为采油工在油井现场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突发故障的分析、判断,提出诊断方法、处理方法及相应措施。
以便提高采油工在实际生产中的操作能力。
关键词:油井故障分析处理一、地面设备原因影响油井不正常生产1.计量设备:首先应对计量仪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故障,工作是否正常,在排除仪器故障后,再对仪器的连线进行检查,检查有无破损、裸露短路断路现象;未端的钢簧管有无故障,是否完好处在工作状态。
2.计量流程:检查所计量油井的流程是否正确,分离器压力及计量压力是不是正常,分离器液面高度有无异常;检查计量闸门及生产闸门是否发生故障(关不严或闸板脱落)而造成量油不出的情况,并及时维修或更换闸门。
3.分离器翻斗故障:检查分离器内磁钢的磁力强度,发现磁力较弱时,应及时更换磁钢;当用液位法计量检查翻斗是否存在故障,当确认翻斗存在故障时,应及时对翻斗进行维修,并在维修过程中换好底水,静标好翻斗以保证翻斗计量数据的准确性。
4.抽油机设备:及时检查单井是否停井,当发生停井时,应及时检查排除故障。
要根据故障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维修后再开抽。
5.井口采油树的检查:检查井口流程是否正确,盘根有无刺漏现象,冬季应检查井口有无冻结现象。
6.单井输油管线:及进巡检单井到计量间的输油管线,检查有无漏失,发现漏失应及时按应及预案处理,防止大面积的环境污染。
并及时与维修班配合处理漏失点。
二、井下设备原因影响油井不正常生产1.抽油泵故障分析1.1泵的固定凡尔漏失处理方法:对于由于轻微蜡或砂影响的固定凡尔漏失的井,可采取弊压、热洗、碰泵的方法进行解决。
对于凡尔球与球座磨损严重处理不见效果的井,则需要进行检泵作业。
抽油机井出油不正常故障及处理1.抽油机井出油不正常的概念抽油机井出油不正常是指抽油机井近期量油发现产液量明显下降(非压裂、调大参等增产措施后的正常产量递减),这种现象在抽油机井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的。
图9-46 抽油机井不出油故障分析处理流程图2.一般现场不出油的故障原因及分类(如图9-46所示)(1)井下抽油泵原因:①泵本身故障:如阀球受伤座不严,阀罩机械变形掉了,衬套乱,间隙过大等;②产液中的蜡、砂、气影响使阀结蜡、泵砂卡、气锁等。
(2)管、杆原因:①抽油杆断、脱扣造成泵活塞脱;②油管刺漏,油管断脱,造成泵脱或油套窜;③大泵(ф70mm)脱接器脱了等。
(3)油层供液与排除关系失调:①生产抽吸参数过大使井底出液不够抽;②油层出液能力变差等(注水状况变差)。
(4)地面生产流程原因:①管线结垢、堵塞等;②计量间进汇管闸门不严或其它阀门问题使该通的不通,不该通的通了等。
五、抽油机井常见的故障判断与处理抽油井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故障,采油工人在巡回检查中及资料分析中必须及时发现,分析判断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除故障,同时观察效果,总结经验,以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
抽油井的故障大多是由于除地面设备外的井下抽油设备出了问题而引起抽油泵的工作不正常,造成油井出油不正常,因此,当发现油井生产不正常时必须立即检查、处理。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20 30 40 50 60 70 80图8-23 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应用(一)抽油机井常见故障的判断方法1.利用抽油井动态控制图法根据油井在控制图上的位置可对井的生产状况进行分类,即正常井或不正常井。
在断脱漏失区以外的井均为正常井,但有些区域的井仍需做些工作提高产量或提高效率。
而断脱漏失区内的井均为不正常井,必须进一步利用其它方法,结合其它资料综合分析,找出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是油井恢复正常生产。
2.利用示功图法示功图是目前检查深井泵工作状态的有效方法。
油田常温集输生产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油田常温集输生产是指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将原油从油井井口输送到集输站进行加工和储存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油田生产的正常进行。
本文将针对油田常温集输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法。
一、油田常温集输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管道腐蚀
由于原油中含有各种化学成分,长期在管道内运输易导致管道的腐蚀。
腐蚀后的管道容易造成泄漏,严重影响生产安全。
2、油品混合
在油田常温集输过程中,不同井口产出的原油可能会混合在一起,导致原油质量和成分的不均匀。
3、设备故障
集输站中的设备,如泵、阀门等,长期运行后容易出现故障,影响正常生产。
4、环境保护
部分油田地区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导致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
1、管道腐蚀
对管道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及时清除管道内的污垢,并且通过阴极保护等手段降低管道腐蚀的速度。
2、油品混合
通过安装分离设备,在集输站对不同来源的原油进行分开处理,确保原油品质的一致性。
3、设备故障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环境保护
加强环保意识,建立环保保护设施,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三、结语
油田常温集输生产中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从工艺流程、设备维护、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解决。
只有全面系统地管理和应对这些问题,才能确保生产运行的稳定和高效。
在未来的油田集输生产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相信这些问题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在油井生产中不正常井的故障分析与处理摘要:油井在生产过程中,计量油井产液量时,经常会发现产液量上升、下降或油井不出液的情况发生。
这些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很多。
本文将从地面设备、井下设备、地层、注采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为采油工在油井现场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突发故障的分析、判断,提出诊断方法、处理方法及相应措施。
以便提高采油工在实际生产中的操作能力。
关键词:油井故障分析处理一、地面设备原因影响油井不正常生产1.计量设备:首先应对计量仪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故障,工作是否正常,在排除仪器故障后,再对仪器的连线进行检查,检查有无破损、裸露短路断路现象;未端的钢簧管有无故障,是否完好处在工作状态。
2.计量流程:检查所计量油井的流程是否正确,分离器压力及计量压力是不是正常,分离器液面高度有无异常;检查计量闸门及生产闸门是否发生故障(关不严或闸板脱落)而造成量油不出的情况,并及时维修或更换闸门。
3.分离器翻斗故障:检查分离器内磁钢的磁力强度,发现磁力较弱时,应及时更换磁钢;当用液位法计量检查翻斗是否存在故障,当确认翻斗存在故障时,应及时对翻斗进行维修,并在维修过程中换好底水,静标好翻斗以保证翻斗计量数据的准确性。
4.抽油机设备:及时检查单井是否停井,当发生停井时,应及时检查排除故障。
要根据故障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维修后再开抽。
5.井口采油树的检查:检查井口流程是否正确,盘根有无刺漏现象,冬季应检查井口有无冻结现象。
6.单井输油管线:及进巡检单井到计量间的输油管线,检查有无漏失,发现漏失应及时按应及预案处理,防止大面积的环境污染。
并及时与维修班配合处理漏失点。
二、井下设备原因影响油井不正常生产1.抽油泵故障分析1.1泵的固定凡尔漏失处理方法:对于由于轻微蜡或砂影响的固定凡尔漏失的井,可采取弊压、热洗、碰泵的方法进行解决。
对于凡尔球与球座磨损严重处理不见效果的井,则需要进行检泵作业。
1.2泵的游动凡尔漏失处理方法:一般来讲,造成游动凡尔漏失,由于结蜡严重,蜡卡游动凡尔,也可能是由于凡尔球与球座磨损漏失,对于前种情况可采取长时间热洗方法处理,若不见效则检泵作业。
抽油机采油技术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抽油机采油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抽油机采油技术主要利用抽油机将油井中的原油采出,是一种常见的采油方法。
在实际的生产中,抽油机采油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产量下降、泵损坏、油井堵塞等。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对油田开发造成影响,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下面将介绍一些抽油机采油技术中常见的问题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问题一:产量下降产量下降是抽油机采油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当油井产量下降时,首先需要及时对油井进行检查,找出产量下降的原因。
可能是沉积物堵塞了油井,也可能是油井的虹吸管受损。
针对不同的原因,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
针对沉积物堵塞的问题,可以先使用清洗井管的方法进行处理。
如果清洗效果不理想,可以考虑更换井管或者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清洗。
同时还可以对沉积物进行化验分析,找出最适合的清洗方法。
针对虹吸管受损的问题,可以对虹吸管进行更换或者修复。
如果虹吸管的设计不合理,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
问题二:泵损坏抽油机的泵损坏也是抽油机采油中常见的问题。
泵损坏可能是由于运行时间过长、运转不稳定或者泵的设计缺陷等原因引起的。
面对泵损坏的问题,需要及时对泵进行维修或更换。
同时还需要对泵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找出导致泵损坏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针对运行时间过长导致的泵损坏,可以考虑增加泵的备用数量,减少单台泵的运行时间。
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泵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泵的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针对泵的设计缺陷,需要对泵的结构和材料进行改进,提高泵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问题三:油井堵塞油井堵塞是抽油机采油中另一常见的问题。
油井堵塞可能是由于油层中的沉积物、流体的混凝土沉积或者井筒的结构缺陷等引起的。
面对油井堵塞的问题,首先需要对油井进行清洗处理。
如果清洗不理想,可以考虑使用解堵剂进行处理。
同时还可以对油井的结构进行改进,提高油井的稳定性和抗堵性。
长停井措施概述长停井指的是油井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停产或产量显著下降的情况下采取的措施。
长停井对于油田的开发和生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量下降,例如井筒堵塞、设备故障、地质层压力下降等。
为了保证油田的正常生产和长期开发,采取适当的长停井措施至关重要。
长停井原因及影响分析原因分析长停井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井筒堵塞:井筒内产生颗粒物、砂砾等杂质引起堵塞,影响油井正常生产。
2.设备故障:油井生产设备故障导致停产,例如泵的损坏、电机故障等。
3.缺乏油藏压力:部分油井会因为地质层压力下降、油藏疏松等原因导致产量显著下降。
4.修井维修:井下仪表、阀门等设备需要维修或更换,需要较长的停产时间。
影响分析长停井对油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损失:长停井导致油井的产出下降,无法按时完成生产目标,给油田的经济效益带来影响。
2.注水效果下降:长停井会导致油井周围的注水压力下降,影响注水效果,有可能导致油田地质层次发生变化。
3.油井设备老化:长停井会导致井下设备闲置,油井内的设备老化速度加快,需要更频繁地进行维修和更换。
4.油藏压力恢复慢:部分长停井后重新启动油井,由于地质层压力下降或疏松,油藏压力恢复较慢。
长停井措施为了应对长停井现象,保证油田的正常生产和长期开发,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问题。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长停井措施:1.井筒堵塞处理:对于井筒堵塞的情况,需要进行井内清洗作业,清除堵塞物。
可以采用高压清洗、机械刷杆、酸洗等方式进行清洗操作。
2.设备维修和更换:针对设备故障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可以制定设备维修计划,定期检修油井设备,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
3.注水压力控制:长停井后重新启动时,需要对注水压力进行控制。
可以通过增加注水井的数量、调整注水井的位置等方法,提高注水压力,促进地质层次的恢复。
4.井下设备保养:在长停井期间,需要对油井内的设备进行保养,保持设备的正常状态。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一、人为因素:1.操作不规范:抽油井的操作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果操作人员缺乏经验或者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容易出现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从而导致躺井率升高。
改进措施是加强油田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2.人员疏漏:抽油井的操作需要多个环节的协调和配合,如果某一个环节的操作人员出现疏漏,就会影响整个操作过程,从而导致躺井率增加。
改进措施是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加强沟通和协调。
3.安全意识不强:抽油井是一项高风险的作业,如果操作人员对安全意识不强,不遵守操作规程,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导致躺井率升高。
改进措施是加大对安全教育的力度,增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二、设备因素:1.设备老化:抽油井的设备经过长期使用,容易出现老化和故障,从而影响正常的抽油操作,导致躺井率升高。
改进措施是及时检修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设备质量差:抽油井的设备质量不过关,容易出现故障和损坏,从而导致躺井率升高。
改进措施是选购质量可靠的设备,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和维护。
三、环境因素:1.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条件对于抽油井的操作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地质条件复杂,如地层不稳定、井口塌陷等,容易导致躺井风险增加。
改进措施是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井口稳定性。
2.气候因素:气候条件对抽油井的操作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恶劣的气候条件(如寒冷、多雨等)容易导致操作困难和安全隐患,从而增加躺井风险。
改进措施是加强对气候条件的监测,并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减少抽油井躺井率的关键在于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加大对安全教育的力度、及时检修设备、选购质量可靠的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和维护、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加强对气候条件的监测,并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只有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抽油井躺井率,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浅谈对油田采油井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采油井易发生的故障主要有:油套环形空间密封不好产生窜通(尤其是抽油井),顶丝密封圈渗漏,大法兰钢圈刺漏,卡箍钢圈刺漏,表层套管与生产套管的支撑开焊等。
【关键词】油田采油井故障分析处理一、油套环空窜通故障的验证及处理方法(一)套环空窜通故障的验证方法一是热洗时在采油井的进出口测量温度,若短时间即达到或接近就可定为油套环空窜通。
二是抽油井可采取抽压方法落实。
操作方法如下:抽油机正常运行时,关闭生产阀或二次生产阀门抽压;上好油套压表(需经校对合格的表),看油压表上升的情况,如油套窜通压力上升很慢,当上升到一定值时(油套压基本平衡时),油压不再上升;或在四通上能听到有刺漏声。
三是憋压法落实:停止抽油机运转,由站内输送来的高压液体从油管打入井中,关小直通阀(注意防止压力过高憋坏其他地方或憋泵),当憋到一定压力时(一般是超过套压1~2MPa 时),关闭生产阀看套压是否上升;如套压上升,可证实油套窜通(在四通上能听到有刺漏声)。
(二)油套环空窜通故障的处理方法一是可在作业时更换油管头。
二是报小修更换油管头或油管头的密封圈。
二、油管挂顶丝密封圈渗漏故障的处理方法(一)顶丝密封圈渗漏的现场状况一是油井顶丝处经常有油污或水渗漏。
二是水井顶丝密封圈、压帽处有渗漏,一层白色结晶状物体附着在表面。
故障的处理方法主要是更换密封圈。
操作方法是先停止抽油机或电动潜油泵井运转,关闭生产阀,由套管接放空管线将油套环空压力放净,卸掉顶丝密封圈压帽,挖出旧的“O”型密封圈,要挖净不准留有旧密封圈。
新密封圈抹上少许黄油加入到顶丝密封圈盒中,上好压帽,注意不要卸松顶丝,4条顶丝要均匀顶紧不可偏斜。
加完密封圈后倒回原生产流程,启动试压,观察,在确定无渗漏情况后方可离开井场。
(二)采油井大法兰钢圈常见的故障是钢圈刺漏大法兰钢圈刺漏时常有污渗出,水井有漏水现象或成雾状喷神。
这里通常是指上法兰钢圈刺漏,而下法兰钢圈刺漏时只有起出油管才能更换,所以这类故障只有作业或小修时才能更换。
油井回压上升影响因素分析与治理措施一、内部因素:1.油井物性:油井的温度、原油的黏度、原油中的杂质含量等物性参数都会影响油井回压。
高温会导致原油黏度降低,从而增加管道摩擦系数,增加油井回压。
杂质的存在会使得油井流动通道变窄,同样会导致回压上升。
2.沉积物和垃圾:沉积物和垃圾的堆积会阻塞管道,减小管道截面积,增加油井回压。
这些沉积物可能是由于油井本身的物性,也可能是由于管道的老化和损坏所引起。
3.泵渣:油井中泵渣的堆积也是导致回压上升的一个原因。
泵渣的堆积会增加流动阻力,使得油井回压升高。
4.阀门故障:油井中的阀门故障会使油井的流体无法流动畅通。
阀门的关闭或过度开启都会导致回压上升。
二、外部因素:1.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会阻塞油井,加大回压。
在湿气和低温环境下,水合物的形成速度更快,对油井的影响更大。
2.起伏地形:起伏地形会使得油井产出受限,增加流体的摩擦损失,从而增加回压。
3.天气条件:天气的变化也会影响油井回压。
比如恶劣的天气条件,如强风暴、暴雨等都会增加油井回压。
4.管道损坏:管道的老化和损坏会导致管道截面积变小,流体不能流动畅通,增加回压。
治理措施如下:1.定期进行油井清洗:定期清洗油井可以清除沉积物和垃圾,保持管道的畅通。
可以使用高压水冲洗法、机械刷洗法等清洗方法。
2.定期进行泵渣清除:定期清除油井中的泵渣,保持管道的清洁。
可以使用高压水、溶剂、机械方法等进行清除。
3.定期检修阀门:定期检修阀门,确保阀门的正常运行。
如果发现阀门有故障,及时更换或修理。
4.进行地质勘探:在进行油井开发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了解地质条件,预测可能遇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5.加强管道维护:定期检查管道的状况,及时修复和更换老化和损坏的管道,保持管道的完好性。
6.研发新技术:研发新的油井开发和生产技术,提高油井的开采效率,减少回压上升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油井回压上升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浅谈油井在生产中故障原因与处理措施
摘要:抽油机是一种油田中很常用的采油的设备,由于其操作环境很复杂,长期在野外运转,造成了对抽油机的使用要求很高。
本文简述了游梁式抽油机的特点,归纳了该机的各种故障形式,分析了故障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
中图分类号:tq172.75
前言
抽油机是油田中的一个重要的设备,它的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操作维护方便,可以在恶劣的条件下长期,可靠的工作,在油田的开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抽油机也有一些常见的故障,掌握这些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并掌握处理方法,对于延长抽油机的使用寿命是非常有效的。
1、电机故障与处理
(1)电动机不能启动,而且没有任何声音。
它的主要原因有:①配电盘没有电。
②保险丝两相或三相熔断。
③配电盘工作不正常。
处理方法有:①检查线路、变压器、低压测保险。
②更换适当的保险丝。
③检查电源电压是否太低、热继电器是否复位、磁力起动器线圈是否烧坏、衔铁是否卡住。
(2)电机不能启动,有很大的“嗡嗡”声。
它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一相熔断丝熔断或电源线一相断线,或电动机一相绕组断线,或开关有一相触头未接上。
应检查熔断器,检查线路(特别是接头),检查开关触头接触情况,用万用表和摇表检查电动机是否断线及检
查刹车情况等。
②电源电压太低,负荷过重不能启动。
③有卡泵现象,如砂卡,应及时排除。
④三角形接法的电动机,误接成了星形,重载不能启动,检查并正确接线。
⑤轴承损坏或转子与定子之间的间隙不正常,使转子与定子相卡,应立即检查。
(3)电动机起动时保险丝即烧断。
主要是由于:①熔断丝选择太细,应按1.5~2.5倍电机额定电流选择熔丝。
②定子绕组短路或接地,应拆卸检查。
③电机轴承损坏,应更新轴承。
④抽油机负荷严重,过载,如油稠、结蜡、卡泵、井口管线冻结、砂卡等,应采取相应措
施,解除故障。
⑤传动皮带大紧也会发生这一现象,应调整合适。
(4)电动机温度过高。
a:电动机温度过高,但电流没有超过额定值,其原因有:①环境温度过高。
②电动机通风道堵塞,应及时疏通通风道。
③电动机油泥、尘土太多,影响散热,应清洁电动机。
b:电动机温度过高,电流增大,它的原因有:①超负荷运转,如油稠、结蜡等。
②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或三相电压严重不平衡。
③定子绕组或匝间短路。
可通过兆欧表找出原因或拆卸检查。
(5)电动机震动过大原因及处理方法。
造成这一故障的原因有:①电动机与滑轨及滑轨与底座间的固定螺丝松动,应及时检查拧紧。
②电动机和所带动的机械不同心。
③因风扇叶损坏造成转子机械的不平衡。
④转子与定子摩擦机轴承损坏。
⑤单相运转等,应根据检查结果对电机进行调整。
(6)电磁开关吸不住或不吸。
它的原因有:①电源电压低,应
检查电源电压低的原因。
②按钮开关烧坏吸不住,应检查或更换按钮。
③按钮开关线断了,可找出断线处接好。
④电源没有电或部分断电,应检查电源没电原因,找出断线处接好。
⑤开关电磁铁间隙过大,应减少电磁铁间隙。
⑥继电器的接点断开了,按下复位钮,使其接点复位即可。
2、抽油机设备运转时故障与处理
(1)抽油机正常运转时曲柄销子响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如果是曲柄销子发出的异常声音,则可能是由于冕形螺帽松动,销子和衬套的锥度配合不当,曲柄销子轴承损坏及衬套坏所致,应及时拧紧冕形螺帽,更换衬套或销子,如损坏严重,就应及时更换衬套和轴承。
(2)连杆销子响或外跑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此故障的性质是连杆与横粱松驰,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销子扭、拉紧螺丝松动、润滑不好造成干磨、定位螺丝松脱。
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换销子、拧紧并加注润滑油、拧紧定位螺丝及调整游梁或重新校正中心来解决。
(3)连杆碰擦曲柄及平衡块边缘。
发生此问题也有较大响声,它主要是因为抽油机游梁歪斜,安装时没有达到技术质量要求,或者调冲程时操作不当所造成,使连杆与曲柄不平行或平衡块制造粗造,表面有凸出部分,使连杆和平衡块摩擦。
处理方法可采用调整游梁使连杆与曲柄完全一致,除去平衡块凸出部分即可解除。
(4)运转时抽油机震动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抽油机震动主要原因是:①抽油机的负荷太大,平衡状况不好。
②各连接及固定螺
丝松动或装配不合适。
③抽油机底座与基础处有悬空。
④减速器齿轮、曲柄键有松动或损坏所引起。
解决办法:找出负荷大的原因,采取措施排除;拧紧抽油机各部位固定螺丝并加强巡回检查;找出底座与基础悬空处垫平;认真检查减速器齿轮是否有损坏。
(5)减速箱内发出敲击声原因:①在轴上齿轮与轴的配合松弛。
②齿轮制造不正确,齿轮强烈磨损或折断。
③轴承磨损或破坏,应及时更换减速器。
(6)大皮带轮外跑的原因。
大皮带轮外跑主要由于皮带轮四点不一线,长时间运转造成皮带轮不能平稳运转,产生振动,使健磨损、键槽扩大所致,应根据键槽选择合适的键,经常检查四点一线。
3、光杆故障与处理
(1)光杆行至某一位置时,有碰击声。
这种撞击声多是由于抽油杆接箍碰击油管接箍或油管挂而发出的响声,处理办法可采用更换光杆下面的抽油杆短节或调整防冲距。
若声音较强那就是抽油杆接箍撞击油管接箍引起的,可试着把光杆换一个角度消除。
(2)下死点时,有碰挂声。
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由于防冲距过小或光杆卡子不紧,光杆下滑,发生碰泵。
需及时重新调整防冲距,拧紧光杆卡子,并多观察井的生产情况。
(3)抽油机正常生产中,光杆烫手,而且发黑。
造成这一故障的原因有两个:①盘根盒上的太紧;②油井不出油。
应选检查盘根盒是否上的太紧,若过紧就应松到适当的程度;若不是盘根盒过紧,应检查油井是否出油,应查出原因,进行解决。
(4)正常生产中,光杆刮到盘根盒。
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光杆不对中所致,若不及时处理则会造成跑油事故,所以应根据偏磨方向和程度,采取调整偏心法兰、调整游梁及抽油机的方法解决。
4、地面流程因素造成生产不正常
(1)回压过高。
此原因多由于盘管炉火灭造成管线冻堵或计量房流程错造成的。
若是火的问题应及时将火点燃加热和计量房分离器拉管线的办法解决,若是流程问题应及时恢复好流程。
(2)回压低于正常压力,油井出油正常且集油管线压力低于正常压力,这一现象是由于管线有破漏所致,应及时处理。
(3)回压趋近于零,且集油管线压力正常,这一现象多是由于抽油泵凡尔漏失严重油井不出油,或井下有断脱,油井不出油而导致管线冻堵,集油压力返不过来所致,应及时分析判断找出原因,采取合理措施。
总之,在日常工作中,为保证油井正常生产,避免事故的发生,不但要对动作一丝不苟,加强巡回检查,积极做好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以减少事故,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而且要勤观察、判断,以便提前发现和处理隐患。
有些事故的发生是由于设备长时间使用而磨损、老化所致,因此,应及时更新和改进设备以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