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鱼类的生殖活动
- 格式:pdf
- 大小:754.49 KB
- 文档页数:19
海洋生物的生殖方法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繁殖后代的方法也各有特色。
归纳起来,它们的繁殖方法有两种: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海洋生物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只凭母体直接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
这种繁衍方法虽然听上去很新奇,但在广阔的海洋中十分常见。
无性繁殖主要分为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以及克隆等。
其中,分裂生殖与出芽生殖是海洋生物最主要的两种无性繁殖方法。
1分裂生殖一个母体分裂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新个体。
细菌、变形虫和海葵等都可以进行此种方法的繁殖。
2出芽生殖母体在适宜的条件下,会主动在体侧发育出凸出的芽体。
芽体在母体营养的供养下渐渐长大,成熟后脱离母体成为独立的个体。
水螅和海绵都会靠出芽生殖来“开枝散叶〞。
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相比,有性繁殖需要由雌、雄个体产生生殖细胞,当二者的生殖细胞结合后,才能形成受精卵并产下后代。
以海洋鱼类为例,它们的繁殖方法属于有性繁殖,依据不同的特点,可以细分为卵生、胎生和卵胎生。
1卵生的鱼类雌鱼会将成熟的卵产在水中,接着雄鱼排出精zi,让卵受精后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有的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在危机四伏的海洋中成长,有的则会在双亲的爱护下静静孵化。
2卵胎生的鱼类雌鱼不会焦急把卵排出体外,雄鱼会把精zi注入雌鱼体内,受精卵形成后不依靠母体,而是汲取卵黄的营养发育。
孵化之后,小鱼才会被生出来。
3胎生的鱼类卵会在雌鱼体内受精发育。
在发育的过程中,受精卵不仅要汲取卵黄的营养,还要从母体中取得营养,从而发育成幼鱼。
只有少数鱼类会以这样的方法繁殖,如柠檬鲨。
深邃的海洋虽然富有生机,但也有许多危险。
一条海鱼产下的一大批卵中,一般只会有几枚能真正出生并长大,其他卵则会丧生于各种危机中。
因此,为了保证种群的连续,海鱼往往要产下大量的卵,如鳕鱼一次的产卵量就达300万~400万枚。
发育长大一提起变态发育,你也许会想到青蛙和昆虫。
事实上,生活在海洋里的许多动物也会经历这样的过程。
大量生殖鱼类生殖行为及与其生物学意义现今,我们对生殖鱼类生殖行为的认识已经非常深入。
生殖行为在生命中至关重要,因为仅有通过繁殖,生物才能确保其群体的繁衍和延续。
在生殖过程中,生物的遗传物质得以传递,并且在群体中遗传特质也会得以传递。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讨论大量生殖鱼类在它们的生殖行为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生物学意义。
1. 生殖行为生殖行为是生命中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也是趋向于繁衍后代的重要因素。
在生殖过程中,两个生物个体从生殖细胞中交换遗传物质,从而在后代中的多样性得以保持。
大量生殖鱼类,就像其他动物一样,也会在生殖季节增加它们的生殖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会相互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孵化出幼鱼。
2. 雌性生殖行为在大量生殖鱼类中,雌性生殖行为表现得非常活跃。
在很多种鱼类中,雌性会在生殖季节时增加其释放卵子的频率。
卵子会从她的生殖孔中流出,并且漂浮到水面上,等待雄性来进行体外受精。
在有些鱼种中,雌性会把卵子产放在巢穴里,这样能够使卵子更受保护。
当卵子被放在巢穴里时,雄性会来收集卵子,然后用自己的精液来进行受精。
3. 雄性生殖行为在大部分鱼类中,雄性的生殖行为会比雌性更加复杂。
在某些鱼种中,雄性会有明显的性色彩存在,例如鲜红色、蓝色、绿色等等。
这样的颜色结构通常会在生殖季节时更加显著,这可以帮助雄性吸引到雌性的注意。
在生殖季节来临时,雄性不仅会更新它们的颜色,以展示出最佳的色彩外貌,他们也会增加其攻击性和防御能力。
一个优秀的防卫系统可以保护大量的卵子免于被食鱼夺取。
在某些鱼种中,雄性会建造巢穴。
这个巢穴可以保护卵子在巢穴中安全地发展成幼鱼。
在大部分鱼类中,雄性在孵化过程中会非常用心,保护卵子和幼鱼免于外来的威胁。
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幼鱼最脆弱的时期,其需要得到前所未有的关爱和保护。
4. 生殖行为的意义生殖行为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仅有通过繁殖,生物才能确保其群体的繁衍和延续。
鱼类性周期的名词解释鱼类性周期,顾名思义,是指鱼类生殖活动发生的周期性变化。
鱼类性周期是鱼类繁殖生态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鱼类种群的繁衍和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鱼类性周期进行详细解释。
一、鱼类性周期的基本概念鱼类性周期是指鱼类在特定时间段内经历的生殖活动变化过程。
它包括鱼类的性成熟、生殖行为、产卵、孵化和仔鱼发育等不同阶段。
二、鱼类性成熟性成熟是指鱼类身体内部性腺发育成熟,能够产生成熟的配子。
不同鱼类的性成熟年龄和体型存在很大差异。
一般而言,大型鱼类的性成熟年龄较晚,体型较大,而小型鱼类则反之。
鱼类的性成熟对于种群的繁殖很重要,只有性成熟的鱼类才能参与繁衍后代。
三、鱼类的生殖行为鱼类生殖行为是指鱼类在性周期内的繁殖活动。
不同种类的鱼类具有不同的生殖行为方式。
有些鱼类会形成成对或群体进行繁殖,而另一些鱼类则采取单独产卵或内部受精的方式。
鱼类的生殖行为往往受到环境因素和内部调节机制的影响。
四、鱼类的产卵产卵是指鱼类雌性个体产生和释放卵子。
大多数鱼类采取外部产卵方式,通过放置卵粒或卵黏液的方式将卵子释放到水中。
一些鱼类在产卵前会修建巢穴或寻找适合的产卵场所,以保护卵子的安全。
五、鱼类的孵化孵化是指鱼类卵子中的胚胎发育并成为幼体的过程。
鱼类孵化的过程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取决于卵子的发育速度、孵化环境的温度和其他因素。
孵化后的幼鱼通常需要进一步发育和成长,以适应水生环境。
六、鱼类的仔鱼发育仔鱼发育是指孵化后的幼鱼逐渐成长为成鱼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仔鱼需要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并适应不同的饵料和水质环境。
仔鱼发育的成功与否对于鱼类种群的生存和繁殖有着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鱼类性周期是鱼类繁殖生态学中的重要概念,涵盖了鱼类的性成熟、生殖行为、产卵、孵化和仔鱼发育等多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对于鱼类种群的繁衍和生存至关重要。
了解和研究鱼类性周期对于保护和管理鱼类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维护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
如何全面了解鱼类的繁殖习性鱼类的繁殖习性是其对历史和现实环境条件的一种反映。
但并不是每种鱼都有下面介绍的全部繁殖习性;对特定种来说,可能是只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1、产卵场和生殖洄游鱼类为了种族的繁衍有季节性成群地沿着固定路线游向产卵场所的迁徙活动,称生殖洄游。
部分软骨鱼类和少数硬骨鱼类的卵不仅在体内受精,而且在输卵管或卵巢腔内发育,仔胚受到母体很好保护,这些鱼类繁殖一般不受特定的繁殖场所限制。
卵生的雌体必须将卵排出母体,在水中与雄性所排出的精子相遇才能完成受精和胚胎发育。
通常卵子入水后很快会失去受精的可能性,所以产卵要有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场地,而且雌雄必须相聚在一起。
产卵场所因种类而异。
有些鱼必须逆流而上,到山涧溪流浅水的沙底上产卵,如欧洲的斑鳟等;有些在较深的流水中产卵,如鳊等;有些常在较平静的河水中生殖,如鲣、鲫等;有的在深海沙底上产卵,有些喜欢在多藻类的水池中产卵,如飞鱼属。
以上提到的鱼类产的都是粘性卵。
至于产漂浮卵的鱼,总是希望有较多的水量,如我国四大家鱼不仅要求产卵场有相当的流速,而且水深要在3—5以上。
许多卵生鱼类在繁殖季节到来时,常集结成群到产卵场进行繁殖。
大麻哈鱼和鳗鲡是最典型的例子。
大麻哈鱼在海洋中度过幼鱼期,性成熟后,成群游向河口。
逆水而上,到离海洋数百公里的河流上游产卵,途中既不进食,也不停息,有时为越过障碍竟碰死于石壁上。
到达目的地后,体内脂肪消耗殆尽,绝大部分在排精及产卵后死去。
生活在江河中鳗鲡,在繁殖季节要成群地回到海洋中产卵,遇到河道阻塞时,会不顾死活地离开水面,沿着潮湿的草地,翻越重重障奔赴大海。
它们在完成使命后有的会衰竭而死,存活下来的则与其后代一起回到江河中生活。
2、繁殖场所准备和领域防卫这是指鱼类的筑巢及保护巢周水域、防止同种或异种入侵的行为。
多数鲑科鱼类在产卵前选择河流的清冷支流或浅水源头的砂砾河床为产卵场。
雌鱼通过身体的强烈弯曲在砂砾上挖坑,产出一批卵后移到上端另挖一坑,新坑中挖出的砂砾掩盖了老坑中剐产的卵,这样不断挖坑直到将卵全部产出。
鱼类的生殖
⏹性成熟:鱼类性腺发育到能产卵、排精时的阶段。
⏹性周期:当性腺排出配子后,便呈现周期性变化。
⏹鱼类在下丘脑—脑垂体—性腺(HPG)轴调控下,
按照环境条件的周期性综合调整生殖生理机能。
1. 鱼类的促性腺激素(GtH)
⏹由中腺垂体(间叶)GtH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
⏹腺垂体的嗜碱性细胞:在性成熟之前没有或者处
于静止状态,其分泌活动和生殖周期相互联系而表现明显的变化。
(1)鱼类GtH种类及其功能
⏹GtH I(ConA-I GtH,促卵黄生成激素)
刺激卵黄蛋白渗入到正在发育的卵母细胞内,刺激合成性类固醇激素。
⏹GtH II(ConA-II GtH,促性腺成熟激素)
刺激精子发生、排精;刺激卵母细胞发育成熟、排卵。
(2)鱼类GtH分泌活动的调节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鱼类下丘脑能分泌GnRH,刺激腺垂体分泌GtH。
⏹促性腺激素释放抑制因子 (GRIF):多巴胺,抑制
腺垂体分泌GtH。
⏹在性腺发育的整个时期,GtH分泌活动都受到GRIF
的紧张性抑制。
●既抑制GnRH的作用;也抑制GtH的释放
⏹排精、卵前,下丘脑会减少GRIF的分泌。
●GtH自动分泌增加;GnRH促GtH分泌作用更显著。
●排精、卵前,会引起鱼血液中GtH急剧升高。
⏹性类固醇性激素对GtH分泌的反馈调节
●在性未成熟和正向性成熟发育的鱼类中,性激素
对GtH分泌有正反馈作用
●在性成熟鱼类中,性激素对GtH的分泌有负反馈
作用,在产卵期间尤为明显
2. 卵的生长和最终成熟
⏹卵黄的生长和积累
⏹性腺的发育成熟
⏹卵母细胞的最终成熟
(1)卵黄的生长和积累
☐以卵黄泡和卵黄颗粒的形式沉积在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
☐卵黄发生:内源性卵黄发生和外源性卵黄发生
外源性卵黄发
生
(2)性腺的发育成熟
⏹鱼类性腺发育成熟是在GtH分泌缓慢而稳定增加、
促进的结果。
⏹鱼类卵原细胞增殖时期卵母细胞生长和滤泡形成早
期与脑垂体的GtH没有关系,到卵黄生成期需要ConA-I GtH的调节。
(3)卵母细胞
最终成熟
GtH诱导卵母细胞最终成熟的两种基本形式:
①垂体—卵巢轴
②垂体—肾间组织—卵巢轴
硬骨鱼类卵母细胞的最后成熟和排卵需要
GtH大量而迅速释放
3. 排卵与产卵
⏹排卵:成熟的卵母细胞脱离滤泡膜进入卵巢腔。
⏹产卵:排入卵巢腔或体腔中的成熟卵,因卵巢壁
平滑肌加速收缩以及腹壁肌的收缩,使成熟卵从泄殖孔排出体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