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人陆游及他的爱国作品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南宋爱国诗人及作品
南宋爱国诗人及其作品如下:
1. 陆游。
他的诗集中多抒发强烈的爱国热情,表达坚决的抗金意志,如《示儿》中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 辛弃疾。
他的词以豪放为主,风格雄浑豪迈,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他的作品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3. 文天祥。
他的作品《扬子江》中有名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大宋朝廷的深厚感情和对国家的忠诚。
以上就是南宋三位爱国诗人及他们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都充分表达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的忠诚。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
字务观,号放翁。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自幼好学不倦,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20岁时与唐琬结婚,后被其母强行拆散。
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
29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锁厅试,名列第一,因居秦桧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竟在复试时被除名。
后得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和蜀州、嘉州、荣州代理通判、知州等职。
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
淳熙五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在江西任上,当地发生水灾,他“草行露宿”,亲到灾区视察,并“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不料却因此触犯当道,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
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又被起用为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
淳熙十五年,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
不久,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
次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
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
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
他是一位创作特别丰富的诗人,集中存诗共约9300余首。
他的诗大致可以分为三期:第一期是从少年到中年(46岁)入蜀以前。
这一时期存诗仅200首左右,作品主要偏于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实。
第二期是入蜀以后,到他64岁罢官东归,前后近20年,存诗2400余首。
这一时期是他从军南郑,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的时期,也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
第三期是长期蛰居故乡山阴一直到逝世,亦有20年,现存诗约近6500首。
诗中表现了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
“诗到无人爱处工”,可算是道出了他此时的某种心情和所向往的艺术境界。
另外,在这一时期的诗中,也表现出趋向质朴而沉实的创作风格。
【导语】爱国诗是把⾃⼰对祖国⼈民的热爱,⽤诗歌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种诗歌题材。
下⾯是为⼤家带来的:爱国诗:陆游《书愤五⾸·其⼀》原⽂翻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书愤五⾸·其⼀宋代: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如⼭。
楼船夜雪⽠洲渡,铁马秋风⼤散关。
塞上长城空⾃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译⽂年轻时就⽴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地,热⾎沸腾啊怨⽓如⼭啊。
记得在⽠州渡痛击⾦兵,雪夜⾥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万⾥长城,⽴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注释书愤:书写⾃⼰的愤恨之情。
书,写。
早岁:早年,年轻时。
那:即“哪”。
世事艰:指抗⾦⼤业屡遭破坏。
“中原”句:北望中原,收复故⼟的豪迈⽓概坚定如⼭。
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
⽓,⽓概。
“楼船”句:此时作者三⼗七岁,在镇江府任通判。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亲率⽔兵乘楼船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
但不久兵败符离,收复故⼟的愿望化为泡影。
楼船,指采⽯之战中宋军使⽤的车船,⼜名明轮船、车轮柯。
车船内部安装有以踩踏驱动的机械连接船外的明轮,依靠⼀组⼈的脚⼒踩踏前⾏。
车船在宋代盛极⼀时。
因这种战船⾼⼤有楼,故把它称之为楼船。
⽠洲:在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的江防要地。
“铁马”句:孝宗乾道⼋年(1172),王炎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谋划恢复中原之事。
陆游⼈其军幕,并任⼲办公事兼检法官赴南郑(今陕西汉中)。
其间,他曾亲临⼤散关前线,研究抗敌策略。
但不久王炎调回京城。
收复故⼟的愿望⼜⼀次落空。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的西部边界。
“塞上”句:意为作者徒然地⾃许为是“塞上长城”。
陆游写过哪些诗陆游写过哪些诗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陆游写过哪些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3、《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5、《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6、《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7、《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
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8、《渔家傲》东望山阴何处是。
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
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亦。
愁无寐。
鬓丝几缕茶烟里。
9、《朝中措·梅》幽姿不入少年场。
无语只凄凉。
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
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10、《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绿树暗长亭。
几把离尊。
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
各自消魂。
一江离恨恰平分。
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11、《谢池春》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多来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
诗人陆游的爱国诗有哪些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那么你想知道有关这位爱国诗人有哪些表带爱国心情的故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南宋陆游的爱国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陆游的爱国诗1、《示儿》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尽泪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诗人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人物生平家世背景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
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要典籍。
陆游的爱国诗十首陆游是北宋末年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爱国诗人之一。
以下是陆游的十首爱国诗的相关参考内容(不包括链接)。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是陆游在北宋亡国前夕写的,表达了对亡国的悲愤与对民众的关怀。
他抒发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同时呼吁民众不畏艰难,坚守爱国信念。
2.《秋夕》这首诗是陆游在秋天的节日里写的,他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的思念和对民众困苦的关注。
通过描绘农民辛勤劳作、牧童返乡等情景,表达了对平安富足的向往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3.《陋室铭》这首诗是陆游写给自己的房子的,他将自己的贫困生活与国家的衰落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危机的深切关注,并用自己的生活态度鼓舞了自己和其他有志之士。
4.《秋思》这首诗是陆游在秋天的季节写的,他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抒发了自己对国家亡国的忧虑和对时局的愤怒。
他用自然景色来形容哀愁之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鼓励自己和其他爱国志士要奋发图强,守望国家的未来。
5.《示儿》这首诗是陆游给自己的孩子写的,他以自己的家庭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的疾苦和对子女的期望。
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兴亡和子女成长之间的关联,呼吁子女们要有爱国之心,为国家的未来贡献力量。
6.《登忧园寄怀》这首诗是陆游在思乡之情中写的,他通过回忆故乡的美景,表达了对国家的思念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他用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悲伤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7.《书愤见过》这首诗是陆游在面对朝廷的贪污腐败和民众的苦难时写的,他表达了对国家的怨愤和对民众的关切。
他批判了朝廷贪官污吏的行为,并表达了对国家复兴的期许。
8.《五雅爱》这是陆游在《五雅》中的一首诗,他通过描绘鸟儿儿歌和竹林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繁荣富强的向往。
他用自然景物来寄托自己对国家的爱和对国家命运的期望。
9.《书河东狱中雪后壁》这首诗是陆游在河东狱中写的,他通过描述狱中的严寒和生活的窘迫,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众的担忧。
【导语】陆游年轻时就以慷慨报国为⼰任,把消灭⼊侵的敌⼈、收复沦陷的国⼟当作⼈⽣第⼀要旨,但是他的抗敌理想屡屡受挫。
于是,他的⼤量诗歌,既表现了昂扬的⽃志,也倾诉了深沉的悲愤之情。
下⾯就和⽆忧考⼀起来欣赏下陆游表⽰爱国的诗词,欢迎阅读! 1、《⽰⼉》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 家祭⽆忘告乃翁。
鉴赏 这⾸诗应该是陆游的绝笔。
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真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和⼈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因此他特地写这⾸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的⼉⼦。
从这⾥我们可以领会到诗⼈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怪乎⾃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诗的⼈⽆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数⼈的共鸣。
⾸句“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知”,本来就知道,是⼀个通假字;“万事空”,是说⼈死后万事万物都可⽆牵⽆挂了。
但接着第⼆句意思⼀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
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表明诗⼈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他坚信总有⼀天宋朝的军隊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
有了这⼀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结句“家祭⽆忘告乃翁”,情绪⼜⼀转,⽆奈⾃⼰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的那⼀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孙。
于是深情地嘱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诗⽤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业未就的⽆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
诗的语⾔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然流露,但⽐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河东⼊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 南望王师⼜⼀年。
鉴赏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临祖国分裂的剧变时代,早怀报国⼤志,中年从军西南,壮阔的现实世界、热烈的战地⽣活,使他的诗歌境界⼤为开阔。
陆游爱国的诗关于陆游爱国的诗陆游的一生,是悲壮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
他用自己的笔抒发着爱国的情感,那么他的爱国的诗有哪些?1、《示儿》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尽泪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5、《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6、《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7、《金错刀行》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8、《长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贱清旧京。
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蛩鸣?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哀丝豪竹助剧饮,如矩野受黄河倾;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万人惊。
国仇末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何当凯还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9、《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陆游的爱国情怀(一)陆游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
爱国诗人陆游的诗句有哪些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勤学不息,写下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有着爱国的赤子之心。
那么这位爱国诗人究竟有哪些著名的爱国诗句呢?如果你想知道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示儿》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尽泪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5、《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诗人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陆游的爱国诗句陆游是南宋时期的著名爱国诗人,其毕生的大愿就是北伐中原,收复旧土。
陆游一生都在以诗词表述这股沉重的爱国情怀,强烈的北伐之愿,那股山河破碎的伤感悲痛,读来直是催人泪下,感人肺腑。
一、《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作于公元1210年,此时的陆游早已告老在家,又听闻朝廷大军北伐失败,一时间不由得百感交集,悲痛万分,以至于忧愤成疾,一病不起,最后溘然长逝,享年八十五岁。
临终之际,他写下了这一篇绝笔诗,既是他给孩子的遗嘱,也是他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此诗既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又表现了他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首诗作于公元1192年,当时的陆游被朝廷从蜀中召回,仍然不忘北伐大愿,上述北伐计策,别被人诬以“不自检饬、所为多越于规矩”,于是他愤然罢官,在家乡山阴农村闲居了足足五年。
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夜里,陆游被窗外的风雨声惊醒,又梦到了自己在梦中金戈铁马北伐中原的情景,触景生情,由情生思而发出了如此的呐喊。
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作于公元1192年的秋天,此时虽值初秋,但暑威仍厉,使陆游不能安睡。
他于东方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想到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心头惆怅做成此诗。
大好河山,陷于敌手。
此诗以雄伟、严肃、苍凉、悲愤的景象,更是以一个“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
四、《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此词作于公元1189年陆游被弹劾罢官后,退隐山阴故居长达十二年这期间他回想起公元1172年,此时的陆游在西北前线重镇南郑军中任职,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戎马生活,他一生中唯一一次真正亲临抗金前线,感慨万分,写下此词。
爱国诗人的作品
1.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 《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5.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6. 《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些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陆游爱国诗词古诗
嘿,咱来说说陆游这大诗人呐!陆游啊,那可是爱国诗词界的一把
好手!他的诗词就像是一把把火炬,照亮了那个时代,也照亮了咱们
后人的心。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你看看这句,哇塞,他都僵
卧在孤村里了,还不哀叹自己,心心念念的都是为国家去戍守边疆,
这是何等的情怀啊!这就好比一个人在困境中,还想着为大家去奋斗,去拼搏,真的太了不起了!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哇,晚上躺着听那风雨声,
梦里都是骑着战马跨过冰河去征战,这画面感简直了!就好像咱自己
做梦都在为了理想而努力冲刺一样。
陆游的爱国诗词,那真是句句都透着对国家的深情呐!你想想,在
那个动荡的年代,他能写出这么多感人至深的诗词,得有多么坚定的
信念和炽热的情感啊!他的诗词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那个时代的风
云变幻,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诗人的爱国之心。
他的诗词不是那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而是非常接地气,能让
咱普通人都感同身受。
就像咱平时对自己国家的那种热爱,虽然很平凡,但却无比真挚。
咱再看看现在,虽然时代不同了,但爱国的情怀永远都不会变啊!我们也应该像陆游一样,把对国家的爱放在心里,用自己的行动去为国家做贡献。
我觉得吧,陆游的爱国诗词就是一座宝藏,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去挖掘,去品味。
每一次读,都会有新的感受,新的收获。
他的诗词就像那永不熄灭的火焰,永远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王昌龄陆游杜甫三位诗人的爱国古诗1.《从军行》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代)陆游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爱国诗人陆游的诗第10名南宋陆游的《定风波进贤道上见梅赠王伯寿》敧帽垂鞭送客回,小桥流水一枝梅。
衰病逢春都不记,谁谓,幽香却解逐人来。
安得身闲频置酒,携手,与君看到十分开。
少壮相从今雪鬓,因甚,流年羁恨两相催。
这是一首写给王伯寿的赠词,陆游送客归来,遇到桥边梅花盛开,送来幽香,不禁触景生情,引发感慨:春去春会来,但人呢?如今自己年老体衰、盛年不再,进不能报效国家,退不能归隐山林,唯有迟暮之惑和羁旅愁苦常伴左右。
全词情景交融,睹物感怀,见梅而勾起年华易老、世事沧桑、功业无成之感,满纸辛酸。
第9名南宋陆游的《破阵子看破空花尘世》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
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
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这首词用语清丽,委婉含蓄,有看破世事之感,有苏东坡《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之余韵。
全词于愤激之中含有闲适和恬淡,表达出作者退隐生活之乐,抒发内心的安闲平静之情。
第8名陆游的《渔家傲寄仲高》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仲高即陆升之,是陆游的堂兄。
这首词上片写蜀地与家乡山阴两地阻隔,家书来回需要近一年时间,沟通实在不变;下片追念兄弟情深,抒写人生易老和岁月蹉跎的感慨,字里行间饱含真情和思念之愁苦。
全词委婉含蓄,情真意切,满是人生喟叹和感慨,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第7名陆游的《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这是一首登高感怀词,写此词时陆游正处于抗金前线。
全词情调昂扬,充满乐观气氛,表达出作者对收复失地的渴望,满含强烈的爱国精神。
第6名陆游的《水调歌头多景楼》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
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
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
爱国诗人陆游及他的爱国作品
对于南宋时期的爱国诗人陆游你是否熟悉呢?那么你知道在他的众多作品当中有哪些受欢迎的爱国诗作呢?如果你想知道可别错过了这篇文章,赶紧和我一起来了解吧!
诗人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
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爱国作品1、《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书愤五首;其一》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4、《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5、《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诗歌地位陆游在南宋诗坛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南宋初年,虽然局势危急,但士气尚盛,诗坛风气也颇为振作;随着南宋偏安局面的形成,士大夫渐趋消极,诗坛风气也变得萎靡不振,吟风弄月的题材走向和琐细卑弱的风格日益明显。
陆游对这种情形痛心疾首,他高举起前代屈、贾、李、杜和本朝欧、苏及南渡诸人(吕本中、曾几等)的旗帜与之对抗,以高扬爱国主题的黄钟大吕振作诗风,对南宋后期诗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江湖诗派中的戴复古和刘克庄都师承陆游。
到了宋末,国破家亡的时代背景更使陆游的爱国精神深入人心。
陆游的诗歌,对后代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特别是清末以来,每当国势倾危时,人们往往怀念陆游的爱国主义精神,陆诗的爱国情怀也因此成为鼓舞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的精神力量。
陆游写山水景物和书斋生活的诗篇,因描写细腻生动、语言清新优美,也颇受明、清诗人的喜爱。
陆诗中对仗工丽的联句常被用作书斋或亭台的楹联,也说明陆游的这一类诗篇在后代拥有广大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