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等温线的判读教学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26
二. 等温线图的判读与应用㈠、等温线图的判读:1. 等温线分布的一般规律及成因:(1)、由于太阳辐射高低纬分布不均,气温基本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等温线大致东西延伸,数值北半球南高北低,南半球北高南低。
(2)、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下垫面性质较为均一。
(3)、由于热容量差异,同一纬度气温夏季:陆地>海洋,冬季:陆地<海洋,导致等温线发生弯曲,大陆上等温线1月前后向南弯曲(凸出),7月前后向北弯曲(凸出),海洋上相反——“点北陆北,点南陆南”规律: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或南)半球时,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北(或南)弯曲,海洋相反。
反之亦然,如果大陆等温线向北(或南)弯曲,则太阳直射点位于北(或南)半球。
(4)、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故大陆上等温线向高温(值)方向弯曲或出现低值中心,一般是受山地或高原的影响。
等温线向低温(值)方向弯曲或出现高值中心,一般为高大山脉背风(指冬季风)处或盆地地形。
(5)、海洋上暖流经过,气温高,等温线向低值(高纬)方向弯曲。
寒流经过,气温低,等温线向高值(低纬)方向弯曲。
2. 等温线图的判读:(1)等温线的疏密一般情况下,不论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
纵观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①、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
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②、温带地区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
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③、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稀。
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均一,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面。
④、海拔较高、坡度较大的山地与高原边缘等温线密集;平原、高原内部等温线稀疏。
(2)等温线的弯曲等温线向高纬(低值方向)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等温线向低纬(高值方向)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
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受海陆分布、洋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归纳如下:(3)等温线的走向等温线分布图反映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可以分析出影响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
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1.判断南、北半球地点南半球: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渐渐减小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渐渐增大。
北半球: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渐渐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渐渐减小。
2.判断陆地、大海地点冬天: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曲折 (表示冬天的陆地比同纬度的大海温度低),大海上的等温线向高纬曲折 (表示冬天的大海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
夏天: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曲折 (表示夏天的陆地比同纬度的大海温度高),大海上的等温线向低纬曲折 (表示夏天的大海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
3.判断月份 (1 月或 7 月)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天节的差别性。
1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出,大海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出;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出,大海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出。
(以下边甲图所示 )7 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出,大海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出;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出,大海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出。
(以下边乙图所示 )4.判断寒、暖流寒流: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余地域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类同于冬天的陆地或夏天的大海 )。
(以下列图所示 )暖流:暖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余地域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类同于夏天的陆地或冬天的大海 )。
(以下列图所示 )5.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的影响地势高: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高处等温线的度数要比同纬度的其余地域要低。
地势低: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低处等温线的度数要比同纬度的其余地域要高。
6.判断地形名称山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据越小。
盆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据越大。
7.判读等温线的疏密状况,比较温差的大小一般状况下,等温线散布密集的地域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
从世界和我国等温线散布图上能够得出等温线的散布与温差大小的时空变化规律: (1)冬密夏疏:冬天等温线散布比较密集,夏天等温线散布比较稀少,这是由于冬天各地温差较大,夏天较小。
等温线图的判读技巧一、等温线图中的数值特征等温线就是指在地图上把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
通常用等温线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等温线图中,等温线的数值特征主要表现如下:①同线等温。
即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相同。
②同图等距。
即同一幅等温线图上,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数值差为零或相差一个等温距。
相邻的两条等温线,温差相同。
③“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受海陆、地形、洋流等因素影响,局部区域等温线会发生弯曲变化。
等温线凸向高值方向的连线区域比两侧气温低(如图1L1沿线,②点温值小于①和③点);等温线凸向低值方向的连线区域比两侧气温高(如图1L2沿线,⑤点温值大于④和⑥点)。
④“小于小的”或“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即位于两条等温线之间的等温线闭合区域,如果闭合等温线的温度值与两侧等温线中的较低温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温度低于该闭合线的温度值,如图2中A 点气温范围为0℃<TA<2℃。
“大于大的”,即如果闭合等温线的温度值与两侧等温线中的较高温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温度比该闭合线的温度值更高,如图中B点气温范围为4℃<TB<6℃。
二、等温线图的应用①判断南北半球。
等温线数值向北递减的为北半球,向南递减的为南半球。
判断依据:受纬度(或太阳辐射)的影响,等温线大体与纬线延伸方向一致,数值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根据同纬度海陆间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判断月份及海陆位置。
可用口诀“点北陆北,点南陆南”来判断。
“点北陆北”即阳光直射点落在北半球时(7月份)时,全球陆地等温线在海岸带附近向北凸出(北半球凸向高纬、南半球凸向低纬),如甲图所示;“点南陆南”即阳光直射点落在南半球时(1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在海岸带附近向南凸出(北半球凸向低纬,南半球凸向高纬),如乙图所示。
判断依据: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
同纬度上,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注意,7月份,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1月份,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③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
【课题】《等温线的判读与应用》
【授课教师】地理组【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掌握等温线,包括数值趋势、弯曲、走向、疏密、闭合等温线的基本判读方法,并理解其主要影响因素;
2、能根据等温线的基本判读方法分析具体的地理事象。
【教学重点】
1、分析归纳等温线判读的基本方法;
2、运用等温线判读的基本原理分析解答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等温线判读的基本原理分析解答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图形分析、启发引导、归纳总结等
【教学手段】PPT课件、学案
【课时安排】1课时
1)世界平均气温大致具有怎样的分布规
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2)位于同纬度的M、N两点的气温高低不
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3)方框内区域的气温比同纬度地区要低,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4)圆圈内区域的等温线发生了弯曲,其主
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思考2】根据下图,判断出图中的白色和灰色区域哪个是陆地,哪个是海洋,并说明理由。
】根据下图,判断出该图所示季节,并
】下面四图均为海洋中的等水温线,在图中画出正确的洋流方向,说出洋流的性质和所属半球,并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思考5】判断下图中甲、乙两地的地形,并说明判断理由。
【思考6】等温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反映出________的大小。
①一般情况下,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温差______
_____ 。
②判断下列情况中的等温线的疏密,并说明其温差
【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点评和纠错】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等温线的判。
等温线图的判读高考目标要求:1.能熟练在等温线图上,读出一地的温度、计算相对高度2.能在等温线图上,根据等温线的递变方向的判读南北半球3.能在等温线图上,根据等温线的形状、疏密、正确判断形成原因。
知识回顾1.影响气温的因素2.等温线分布的一般规律及成因①在南北半球上,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主要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②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因为南半球海洋广阔。
③等温线在陆地或海洋上会弯曲。
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其次,洋流、地形也会有影响④世界最高气温出现在撒哈拉沙漠,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
等温线图的判读分析1、读某地气温值: 等温线数值特征:1、同线等温。
2、同一图中相邻两等温线等温距相同或为零。
3、各线不相交。
4、疏密代表温差大小。
5、封闭代表最高或最低中心探究思考:判读图内的最高、最低气温值 9 ℃ <A<12 ℃ 15 ℃ <B<18 ℃ 封闭情况 : “大于大的” 和“小于小的”AB2、判断相对高度• 对流层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根据两地温差,可大致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 例如:上图中AB 的相对高度是 之间 二、根据等温线的递变方向的判读南北半球 【例】下图所示的区域位于 半球读等温线的递变方向 判断某地所在半球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例】从“等温线分布示意图”中可读出,A 地的气温为 ℃,E 地的气温为 ℃。
12℃15℃12℃15℃三、根据等温线的形状、疏密、正确判断形成原因。
1、判读等温线的延伸方向(1)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这是全球等温线分布的基本趋势,它是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
(2)等温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比较明显,这是因为海洋对气温起了调节作用,沿海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
【例】下图为山东丘陵地区等温线图,造成这种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解析】山东丘陵地区等温线的走向与海岸线平行,表明受到海洋的影响。
等温线判读方法
1. 嘿,你知道吗?判读等温线,先看看等温线的弯曲呀!就好比路有弯弯曲曲,等温线也会这样呢。
比如说在海洋和陆地交界处的等温线,那弯曲就可能很明显哟!
2. 还有啊,注意等温线的疏密程度也超级重要呀!这就像人群的密集程度一样。
比如在温差大的地方,等温线不就会很紧很密嘛!像高山地区就是这样的例子哟!
3. 哎呀呀,别忽略等温线的数值呀!这可是关键信息呢。
就像是你知道自己口袋里有多少钱一样重要。
像热带地区的等温线数值通常就比较高啦!
4. 嘿,要关注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呀!这不就跟道路延伸的方向一样嘛。
比如沿着纬线延伸的等温线,不就能看出一些气候规律啦!比如赤道附近的等温线。
5. 还有呢,等温线的闭合情况也得留意呀!这就好似一个独立的小圈子。
像山地中会出现闭合等温线,高的地方温度低呀!
6. 哇塞,判读等温线的时候还要结合地理位置呀!这不跟人要考虑所处环境一样嘛。
比如在南北极地区,等温线那可就有很特别的表现呢!
7. 最后呀,要综合各种信息来判读等温线哟!就像组装一个复杂的玩具一样。
把上面说的都考虑进来,不就能更准确地了解温度分布啦!比如判断一个区域是寒冷还是炎热。
总之,判读等温线要从这些方面仔细去看,这样才能准确了解温度的情况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