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中国移动TD-LTE分析报告
- 格式:pptx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23
中国的4g标准中国的4G标准中国的4G标准,即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简称LTE)标准,是中国移动通信标准的第四代技术。
本文将逐步回答有关中国4G标准的问题,从发展背景、技术细节、标准制定、网络建设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发展背景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移动宽带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用户对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中国开始研发自己的4G标准。
在全球范围内,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组织正在推动全球4G标准化进程,而中国则希望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4G标准。
二、技术细节1. LTE技术:LTE技术是一种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它使用了正交频分多址(OFDMA)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等技术,提供了高速数据传输、低时延和高容量等优势。
2. TD-LTE:在全球范围内,LTE主要有FDD-LTE和TDD-LTE两个分支,分别基于不同的频段分配方式。
而中国采用的4G标准就是TDD-LTE技术,也即TD-LTE。
TD-LTE采用了时分双工(TDD)的传输方式,通过在不同时间段内分别传输上行和下行数据,实现了频率资源的灵活配置,并且具有更高的频谱利用率。
三、标准制定1. 中国移动:作为中国移动通信的龙头企业,中国移动在4G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移动率先提出了TD-LTE的概念,并发起了一系列标准化工作,包括相关技术研究、行业联盟组织和设备测试验证等。
2. 中国标准:为了推动TD-LTE技术的发展,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4G 标准。
首先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技术标准,然后是中国移动自主开发的TD-LTE标准。
此外,中国还与世界各国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合作,推动了全球的4G标准化进程。
四、网络建设为了实现4G网络的全面覆盖,中国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基站建设、频谱规划和网络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4G网络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用户数量急剧增加。
中国移动4G网络介绍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满足用户对高速、稳定网络的需求,中国移动于2013年正式启动了4G网络建设,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快捷便利的通信体验。
本文将介绍中国移动4G网络的特点和优势。
一、4G网络技术简介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指的是第四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
与之前的2G和3G技术相比,4G网络在数据传输速度、信号质量、容量和延迟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中国移动4G网络主要采用的技术标准是TD-LTE(Time Division-Long Term Evolution),其具有高速、稳定和高容量等特点。
二、4G网络的特点1. 高速传输:中国移动4G网络具有超高的传输速度,下行速率可达100Mbps以上,上行速率也能达到50Mbps左右。
这使得用户可以更快地下载、上传文件,流畅观看高清视频,并享受更稳定的在线游戏体验。
2. 较低的延迟:4G网络的延迟相比3G网络有明显的降低,延迟时间减少到毫秒级。
这种低延迟的特点使得用户在进行实时语音视频通话、在线直播和多人游戏时能够更加顺畅和高效。
3. 更好的信号质量:升级到4G网络后,用户在使用移动通信服务时会感受到更加稳定的信号质量。
无论是在城市高楼密集区域还是郊外山区,4G网络都能保持较好的信号覆盖,减少通信中断和信号漂移的情况。
4. 大容量支持:4G网络的大容量支持使得用户可以同时连接更多的设备,并能够更快地上传和下载大数据文件。
这为企业用户的移动办公和个人用户的多设备联网提供了便利。
三、中国移动4G网络的优势1. 覆盖面广:中国移动作为国内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其4G网络覆盖范围广泛,不仅在城市和县城提供覆盖,还在乡村和偏远地区建设基站,使得更多地区的用户能够享受到4G网络的便利。
2. 技术领先:中国移动在4G网络建设中不断引进国际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优势。
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实现4G网络的连续覆盖和无缝切换,提供给用户更高品质的通信体验。
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TD-LTE介绍一、什么是“4G”(TD-LTE技术)4G:就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
4G网络下,除了能实现3G的所有基本业务外,还可以看超清视频,高速上网,还可以带来更多高效率、高质量的信息化应用。
(主流制式2种:中国主导制定的时分复用TDD-LTE和欧美主导制定的频分复用FDD-LTE)1G到3G的演变:1G:模拟电话,俗称“大哥大”。
主要是打电话,漫游困难。
(美国制式TACS) 2G:数字电话。
主要是打电话和发短信。
(有2种制式:欧洲制式GSM;美国制式CDMA)3G:智能终端出现,不仅仅是打电话和发短信,用户可以上网,看短视频。
(有3种制式:欧洲制式WCDMA;美国制式CDMA2000;中国制式TD-SCDMA)二、4G(TD-LTE技术)特点1、中国移动的4G网络采用的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并由我国主导开发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TD-LTE。
2、作为未来4G时代最有市场的技术标准,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是受国际电联认可的4G国际标准。
三、4G(TD-LTE技术)优势1、上网速度快:4G的下载速率可与光纤宽带相媲美,是3G的20倍以上,上传速率也可以达到20M每秒,这是任何其他无线通信技术不可比拟的。
2、延时短:这个差别就像现场直播和实况转播的差别。
用4G刷微博,就是一眨眼的事,点播高清视频可随意快进回退,玩高端网络游戏完全不用担心有延迟。
用于通话可以缩短呼叫接通时长。
3、高速率:下载一部750M的标清视频,3G网络需要46分钟,4G网只需不到2分钟。
下载一部3.5G的高清视频,3G网需要3.5小时,4G网只需要6分钟。
4、更安全:中国移动4G网:大量采用国产设备有线网:中国移动全国的IP核心骨干专网由华为独家全网承建;无线网:TD-SCDMA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制式,设备国产化程度较高。
四、为什么要发展4G(TD-LTE技术)1、客户需求增长需要随着智能终端的大量使用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客户对随时随地能够了解各类新闻、资讯、视频、游戏等信息需求越来越大。
010304TD-LTE移动通信系统第四节TD-LTE移动通信系统一、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可称为广带接入和分布式网络,其网络结构将是一个采纳全IP的网络结构。
4G网络采纳许多关键技术来支撑,包含:正交频率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多载波调制技术,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AMC〕技术,MIMO和智能天线技术,基于IP的核心网,软件无线电技术以及网络优化和平安性等。
其它,为了与传统的网络互联需要用网关建立网络的互联,所以4G将是一个复杂的多协议网络。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如下特征:传输速率更快:对于大范围高速移动用户〔250km/h〕数据速率为2Mbps;对于中速移动用户〔60km/h〕数据速率为20Mbps;对于低速移动用户〔室内或步行者〕,数据速率为100Mbps;频谱利用效率更高:4G在开发和研制过程中使用和引入许多功能强大的突破性技术,无线频谱的利用比第二代和第三代系统有效得多,而且速度相当快,下载速率可到达5Mbps~10Mbps;网络频谱更宽:每个4G信道将会占用100MHz或是更多的带宽,而3G网络的带宽则在5~20MHz之间;容量更大:4G将采纳新的网络技术〔如空分多址技术等〕来极大地提高系统容量,以满足未来大信息量的需求;灵敏性更强:4G系统采纳智能技术,可自适应地进行资源分配,采纳智能信号处理技术对信道条件不同的各种复杂环境进行信号的正常收发。
其它,用户将使用各式各样的设备接入到4G系统;完成更高质量的多媒体通信:4G网络的无线多媒体通信效劳将包含语音、数据、影像等,大量信息透过宽频信道传送出去,让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入到系统中,因此4G也是一种实时的宽带的以及无缝覆盖的多媒体移动通信;兼容性更平滑:4G系统应具备全球漫游,接口放开,能跟多种网络互联,终端多样化以及能从第二代平稳过渡等特点;通信费用更加廉价。
4G(TD-LTE)技术简介4G(TD-LTE)技术简介一、 TD-LTE的基本概念LTE(Long T 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项目是3G的演进,始于2004年3GPP的多伦多会议。
LTE技术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OFDM和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
在20MHz 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326Mbit/s 与上行86Mbit/s 的峰值速率。
改善了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高小区容量和降低系统延迟。
包括FDD-LTE(通常简称LTE)和TD-LTE两种技术标准。
TD-LTE即TD-SCDMA Long T erm Evolution,是指TD-SCDMA 的长期演进,是有我国主导的LTE技术。
TD-LTE是TDD版本的LTE 的技术,FDDLTE的技术是FDD版本的LTE技术。
TDD和FDD的差别就是TD采用的是不对称频率是用时间进行双工的,而FDD是采用一对频率来进行双工。
我国主导的TD-LTE与欧美大力推动的移动宽带技术达到同等水平,成为国内外广泛支持的全球主流技术。
TD-LTE正面临实现我国自主创新技术在全球部署和应用的重大历史机遇,带动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TD-LTE的技术特征与3G 相比,TD-LTE具有如下关键技术特征:通信速率有了提高,下行峰值速率为100Mbps,上行为50Mbps。
提高了频谱效率,下行链路5(bit/s)/Hz,上行链路2.5(bit/s)/Hz。
简单的网络架构和软件架构,以信道共用为基础,以分组域业务为主要目标,系统在整体架构上将基于分组交换。
QoS保证,通过系统设计和严格的QoS 机制,保证实时业务(如VoIP)的服务质量。
系统部署灵活,能够支持1.4~20MHz 间的多种系统带宽,不必要分组残片过滤技术可支持“paired”和“unpaired”的频谱分配,保证了将来在系统部署上的灵活性。
非常低的线网络时延。
TD―LTE在D频段和F频段的覆盖能力差异一、概述随着我国4G牌照的发放,TD-LTE在频段选择上以D频段还是以F频段为主的争论日趋激烈。
本文将对D频段和F频段的覆盖能力差异做出技术分析,并就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提出建议,望能对TD-LTE频段选择做出参考。
二、可用频段分析在全球已经运营的LTE网络中,D频段(2.6G附近的频率资源)是国际运营商采用的主流LTE频段。
中移动目前拥有D频段的50MHz带宽和F 频段的20MHz,可使用情况如下:F频段与TD-SCDMA共用1880~1915 MHz 频段(其中1900~1915MHz频段在小灵通退网前不可用);D频段独立采用2.6GHz频段(2570~2620MHz)。
由此,D频段带宽大于F频段,频率资源较F波段宽裕。
三、TD-LTE各频段覆盖范围比较分析3.1空间衰耗分析1. 自由空间损耗分析自由空间传播模型:PL =32.44+20lgd +20lgf在覆盖距离相等即D相同时:PLD- PLF=20lgfD-20lgfF=2.8dB2. Cost231模型传播模型分析对于密集城区场景,PL=46.3+33.9*lgf-13.82*lg(HBS)+(44.9-6.55*lg(HBS))*lgd-a(HSS)+CmPLD- PLF=5.4dB综上所述,F频段由于频率低、波长长,其空间损耗小于D频段、覆盖范围比D频段有优势。
其覆盖半径约为D 频段1.64 倍,按覆盖相同面积原则进行折算,F频段需要站点数仅为D 频段站点数的43%。
[1]3.2绕射、穿透衰耗分析1. 绕射衰耗分析根据中国移动对D频段及F频段对比测试数据:在路径上有高大建筑阻挡时,F频段的绕射衰落相比D频段覆盖电平强5dB左右,对应吞吐率提升10Mbit/s左右。
2.穿透衰耗分析根据中国移动对D频段及F频段对比测试数据:在穿透玻璃时,F频段穿透损耗较D频段小5dB左右,对应的吞吐率提升10Mbit/s左右;[2]在穿透隔墙时,F频段穿透损耗较D频段小10dB 左右,对应的吞吐率提升27Mbit/s左右。
中国移动通信系统第四代技术——TD-LTE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国移动通信系统第四代技术——TD-LTE)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中国移动通信系统第四代技术——TD-LTE的全部内容。
中国移动通信系统第四代技术——TD—LTE 从GSM、GPRS到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需要不断演进,而且这些技术可以同时存在.人们都知道最早的移动通信电话用的模拟蜂窝通信技术,这种技术只能提供区域性语音业务,而且通话效果差、保密性能也不好,用户的接听范围也是很有限。
随着移动电话迅猛发展,用户增长迅速,传统的通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通信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GSM通信技术,该技术用的是窄带TDMA,允许在一个射频(即‘蜂窝’)同时进行8组通话。
它是根据欧洲标准而确定的频率范围在900~1800MHz之间的数字移动电话系统,频率为1800MHz的系统也被美国采纳。
GSM是1991年开始投入使用的.到1997年底,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运营,成为欧洲和亚洲实际上的标准。
GSM数字网也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音质清晰,通话稳定,并具备容量大,频率资源利用率高,接口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
不过它能提供的数据传输率仅为9.6kbit/s,和以前固定电话拨号上网的速度相当,而当时的internet几乎只提供纯文本的信息。
数字移动通信手机是第二代(2G),一般采用GSM或CDMA技术。
第二代手机除了可提供所谓“全球通”话音业务外,已经可以提供低速的数据业务了,也就是收发短消息之类。
虽然从理论上讲,2G手机用户在全球范围都可以进行移动通信,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各种移动通信系统彼此互不兼容,给手机用户带来诸多不便。
有关TD-LTE技术的相关介绍摘要:TD-LTE是一种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的后续演进技术。
D-LTE的成功才真正标志着中国通信产业正式跻身世界前列。
LTE是中国移动推动TD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通过对TD-SCDMA后续演进技术TD-LTE研究,加快中国后3G技术演进和商用进程、促进中国移动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
本报告主要介绍了TD-LTE技术的一些相关主要关键的技术,如TD-LTE的技术原理、TD-LTE的帧结构、TDD双工技术、基于OFDM的多址接入技术、基于MIMO/SA的多天线技术等。
关键词:宽带移动通信、帧结构、TD-SCDMA、TD-LTE、OFDM、MIMO/SAAbstract:TD - LTE is a kind of new generation broadband mobile technology, is our country with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d-scdma follow-up evolution technology. TD - LTE success truly marks China's telecom industry official ranks among the world's top. LTE is China mobile drive TD industry development, one of the important strategy of td-scdma by subsequent evolution technology TD - LTE research, accelerate after China 3G technology evolution and commercial process, promote th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f booming development. In this research,it is referred some related key technologies of TD-LTE ,including TD - LTE technology principle, TD - the frame structure, TD LTE full-duplex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OFDM based on multiple access technology, mor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 SA antenna technology, etc.Keyeords: Broadband mobile communication、Frame structure 、TD-LTE、OFDM、MIMO/SA1.引言TD-LTE即TD-SCDMA Long Term Evolution,宣传是是指TD-SCDMA的长期演进。
td-lte是什么介绍td-lte(Time Division-Long Term Evolution),是一种4G LTE(Long Term Evolution)技术中的一种制式。
它是中国移动在原有网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也是全球最大的无线网络标准之一。
td-lte的出现使得中国成为了全球LTE网络建设的重要角色之一。
td-lte的特点td-lte作为4G技术的一种,具有以下特点:1. 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td-lte相较于3G网络有着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
它采用了LTE技术,使得用户可以以更快的速度下载和上传数据。
这对于用户来说意味着更快的网页加载速度、更快的文件传输速度以及更流畅的网络视频播放体验。
2. 更低的时延td-lte通过减少网络传输的时延,提供了更高效的数据传输体验。
这对于实时需要高速、准确数据传输的应用场景尤为重要,如在线游戏、视频会议等。
3. 较好的覆盖和穿墙能力td-lte有着优秀的覆盖和穿墙能力。
它采用了更高的频段和更灵活的网络部署方式,确保了信号覆盖的稳定性和强度。
用户在室内或复杂环境中也可以享受到良好的网络连接。
4. 更好的系统容量和频谱利用率td-lte通过合理的频谱管理和更高效的信道利用,提供了更好的系统容量和频谱利用率。
这意味着更多的用户可以同时连接到网络,并享受到稳定的数据传输服务。
td-lte的发展与应用1. td-lte的发展历程td-lte作为中国的本土技术,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它在网络建设、终端设备、应用和服务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自2011年中国移动首次提出td-lte以来,td-lte网络的部署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目前,中国的td-lte网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部署和应用,为用户提供了稳定、高效的数据传输服务。
2. td-lte的应用场景td-lte作为一种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技术,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以下是td-lte 的部分应用场景:•移动宽带:用户可以通过td-lte网络连接到互联网,享受高速的移动宽带服务,无论是在家中、办公室还是在路上。
中国移动TD-LTE分析报告下行速率低于1M问题LTE项目组2013-10-10目录一、问题概况 (3)二、速率异常分析定位思路: (3)2.1LTE网络架构: (3)2.2速率异常问题定位流程: (4)2.3灌包测试具体分析: (5)三、结论 (8)四、最终结果 (8)五、相关附件 (8)一、问题概况在2013年9月中旬日常测试时,陆续发现无论无线环境质量如何,下行吞吐量始终小于1M,上行吞吐量正常的站点,这些站点是浦口戒毒所搬迁试扩L、南钢码头试扩L、装饰城试扩L、农业大学工学院等站点。
为了验证解决问题,我们对装饰城站点进行了定位分析。
在装饰城试扩L-2小区的周边路段上,选取RSRP=-70dBm、SINR=27较为理想的测试点,在这种无线环境情况下,该小区下载速率始终在500kbps以下。
上传速率正常,17M以上。
二、速率异常分析定位思路:2.1 LTE网络架构:要定位解决LTE速率问题,首先要了解LTE网络架构:从LTE网络架构图可以知晓,整个业务涉及到终端、接入网元、S1传输、SGW和PGW核心网等多个网元,问题定位分析较为复杂。
2.2 速率异常问题定位流程:针对速率异常问题,大体思路为:首先,判断该数传业务是UDP的还是TCP的,如果当前是TCP流量不足,则先用单线程UDP上下行灌包“探路”,看UDP上下行流量能否达到峰值,此举是为了扫清道路上的“小石头”,比如网卡限速、空口参数配置错误等等。
一般来说UDP流量无法达到峰值,TCP流量也很难上到峰值。
UDP 流量问题定位,采用的是“追根溯源”法,即从服务器到UE端到端排查,看“水”流到哪里“节流”了。
其次,如果UDP流量能够达到峰值而TCP不行,则将问题原因锁定TCP本身传输机制上;具体流程如下:2.3 灌包测试具体分析:装饰城站点承载能够正常建立,但速率异常,下行速率低于1M,可以采用UDP 灌包方法,探测哪段网元进行速率限制;➢FTP灌包测试分析:a)选取装饰城无线环境较好测试点,RSRP为-75dBm,SINR达到25dB左右,可判断空口信号质量不存在问题;b)通过FTP侧使用灌包jperf软件对终端进行UDP灌包测试,直接灌包60M数据,由于FTP服务器直接架在LTE核心网端,相当于业务数据从SGW经过传输网元、基站、无线空口到终端,便于分析哪个网元出现了问题;FTP侧灌60M UDP数据包c)从基站侧查询收到的传输包大小,分析从FTP服务器来的数据包到达基站侧时数据是否有丢失情况;通过抓取基站侧收到的数据包可以知晓,装饰城站点收到的UDP包明显存在问题,原本60M数据包经过核心网和传输到达基站侧后,基站收到包的大小低于1M,只有700k,丢包问题严重;装饰城基站收到UDP包正常站点FTP灌60M包基站收到数据包大小:正常站点收到UDP包初步结论:基站侧上端网元问题导致基站收到数据包异常,终端侧下载速率较低;➢基站侧灌包测试:为了进一步分析问题,排查基站侧到终端侧是否存在问题,我们在基站侧进行操作,打开下行MAC 测试开关,该开关相当于直接从基站侧MAC 层对终端进行发数据包,用于排查空口质量问题;ATP跟踪的MAC层速率终端侧收到的数据包:通过基站跟踪MAC数据和终端收到的MAC数据分析知晓,MAC和物理层数据正常,下行空口质量不存在问题;三、结论通过灌包和MAC测试知晓,在无线环境较好情况下,基站收到上层网元数据包较小导致了下载速率低于1M。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TD-LTE测试报告目录1硬件设备平台 (4)1.1设备相关连接线 (4)1.2硬件设备 (4)1.3EPC核心网 (4)1.4基站 (7)1.5RRU (7)1.6OMCR (9)1.7服务器 (9)1.8天线 (10)1.9设备组网数据配置 (10)2协议接口 (11)2.1U U接口 (11)2.2S1接口 (12)2.3X2接口 (13)3安全事项 (14)4设备上下电 (15)4.1配电箱开关打开。
(15)4.2AC/DC电源上电 (15)4.3PDU电源打开 (15)4.4服务器上电 (15)4.5OMCR服务器上电 (15)4.6基站上电 (15)5设备软件启动 (15)5.1软件启动说明 (15)5.2OMCR程序启动 (15)5.2.1配置IP地址 (16)5.2.2登陆OMCR服务器 (16)5.2.3运行启动程序 (17)6实验室计算机安装配置及软件说明 (22)6.1本地IP地址配置 (22)6.2软件安装 (23)6.2.1OMCR安装 (23)6.2.2WinPcap_4_1_3.exe安装 (23)6.2.3EPC_LMT软件 (24)6.2.4ENODEB_LMT软件 (24)6.2.5ATP软件 (25)6.2.6RealPlayer安装 (26)6.2.7DU Meter (26)6.2.88UFtp (27)7实验案例 (27)7.1关键参数观察实验 (27)7.1.1操作步骤 (27)7.1.2结果确认 (29)7.2激活和去激活小区实验 (29)7.2.1去激活小区 (29)7.2.2激活小区 (30)7.3终端附着实验 (30)7.4SIM开通实验 (30)7.4.1登陆HSS (30)7.4.2增加用户 (31)7.4.3添加SIM的信息 (32)7.4.4结果验证 (33)7.5业务实验 (33)8科研模块-信道估计 (33)8.1信道估计原理 (33)8.2测试准备 (34)8.3设备环境要求 (34)8.4测试环境搭建 (34)8.4.1设计开发代码 (34)8.4.2完成代码植入 (34)8.4.3生成基站版本 (34)8.4.4更换EBP版本 (35)8.5验证自定义代码 (37)8.5.1终端业务保持 (37)8.5.2打BO业务开关设置 (37)8.5.3登陆ATP (38)8.5.4上行bler画图 (39)8.5.5选择自定义代码 (39)1硬件设备平台1.1设备相关连接线设备连接所需相关连接线有:网线、电源线、射频线与光纤。
lte需求分析报告LTE(Long-Term Evolution)作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速传输率、低时延和高可靠性等优点,已成为现代移动通信的主流技术。
本报告将对LTE的需求进行分析。
一、高速传输率随着移动应用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数据传输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3G网络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高速宽带的需求。
而LTE技术的最大传输速率可达到几十兆甚至百兆,满足了人们对于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可以更好地支持高清视频、在线游戏和大规模数据传输等应用。
二、低时延时延指的是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延迟时间,影响着通信的实时性和交互体验。
在一些对时延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中,如语音通话、在线游戏和远程控制等,高延时会导致通信质量下降。
而LTE技术通过优化协议栈和传输机制,将时延降至毫秒级别,极大地提升了通信的实时性并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三、高可靠性对于移动通信来说,网络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通信质量和用户体验。
在过去的通信网络中,由于基站之间手over操作引起的丢包率高且会造成通话中断,而且网络不稳定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而LTE技术通过引入新的无缝连接技术,能够保证通话质量的稳定性,降低通话中断的发生,并且对于网络故障的处理也更加迅速,提供了更高的可靠性。
四、更好的覆盖范围在移动通信中,覆盖范围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在过去的通信网络中,尤其是在农村、山区和偏远地区,网络覆盖往往较为薄弱。
而LTE技术通过引入更高的频段和更智能的天线技术,能够提升基站的覆盖范围,扩大信号覆盖区域,使得更多地区和人口能够享受到高速网络带来的便利。
五、支持更多的连接数随着物联网的兴起,人们对于连接数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过去的通信网络在支持大规模连接时存在一定的限制。
而LTE技术通过引入更高的基带处理能力和优化无线资源分配算法,能够同时支持更多的连接数,满足物联网和大规模数据传输的需求。
六、更低的能耗传统的移动通信技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能耗较高,给终端设备的电池寿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广东移动4GTD-LTE详细案例分析案例1:580 Precondition Failure导致的未接通;问题描述在集团测试LOG中,存在Precondition Failure导致的失败事件,表现为呼叫过程中,终端主动上发或收到网络侧下发的580 Precondition Failure消息,随后呼叫中止,出现未接通事件;Log文件名:MO UE:MT UE:时间:10:16:1、呼叫过程中,被叫发送Ringing 180后,收到网络下发的专载去激活命令,QCI 1被释放,被叫随后上报580 Precondition Failure,主叫同样收到网络侧转发的580消息,呼叫接续中止,导致未接通;2、从信令中可以看到,被叫回复Ringing 180且主叫也已经收到Ringing 180,被叫随后收到网络侧下发的RRC重配,携带有QCI 1被释放的信息,被叫去激活专有承载;由于专载已被释放,业务资源已不存在,所以被叫上发580 Precondition Failure 失败消息;主叫收到网络侧下发的580,接续被中止,导致了会话未接通;3、从MME下发到Node B的E-RAB RELEASE COMMAND,原因上看是Nas层nomal_release,导致专载QCI 1被释放;4、专载QCI 1被释放,去激活后,被叫发送INVITE 580,主叫收到网络侧转发的INVITE580,会话流程中断,导致未接通在正常的会话流程中,由于MME下发E-RAB RELEASE COMMAND,使得QCI 1被释放,导致未接通;解决措施需要核心网查看MME在什么情况下会下发E-RAB RELEASE COMMAND;测试验证案例2:Server Internal Error 500导致的未接通问题描述在集团测试LOG中,存在Server Internal Error 导致的失败事件,表现为呼叫过程中,终端主动收到网络侧下发的Server Internal Error 500消息,随后呼叫中止,出现未接通事件;Log文件名:MO UE:MT UE:时间:10:19:问题分析1、主叫发出UPDATE后,被叫收到UPDATE并回复UPDATE 200,随后被叫发送Ringing 180,主叫同时收到UPDATE 200和Ringing 180;按照正常的信令流程应该是先收到UPDATE 200,再收到Ringing 180;2、然后主叫收到网络侧下发的 INVITE Server Internal Error 500.主叫专载被释放,去激活,导致会话未接通;问题定位主叫收到网络侧下发的INVITE 500,然后网络侧又下发RRC重配,释放掉QCI 1,然后去激活,会话流程终止,导致未接通解决措施需要核心网确认,为什么会下发INVITE 500,什么情况下会导致网络侧下发INVITE 500,随后的专载释放是否由INVITE 500导致的测试验证案例3:软件对失败事件的误判导致统计错误问题描述在集团测试LOG中,存在软件的误判而错误统计的失败事件;如在某个特定时间点上,信令显示主被叫正常通话,软件却统计出掉话或未接通事件;Log文件名:MO UE:MT UE:时间:09:44:问题分析1、主叫从09:42:41主叫开始呼叫到09:45:47挂机成功,在通话过程中信令流程正常,中间出现一次RRC重建被拒,导致RRC释放,事件表现为掉话,软件统计为掉话;2、在09:44:主叫收到网络侧下发的RRC重建被拒,主叫随后发起RRC建立请求,在09:44:15:004,然后因为TAU,在09:44:15:128 RRC Connection Release了,软件统计为掉话;随后主叫又发起RRC连接,且在09:44:重建完成,从RRC重建被拒到RRC连接成功不到1s,且默认承载和专有承载均保持,未被释放,证明会话保持正常;3、到最后结束通话正常挂机都没有出现失败事件问题定位主叫接通后,在没有收到通话结束的情况下,中间出现RRC Connection Release,软件判断为掉线,此次是在会话建立后出现,软件统计为掉话解决措施需要鼎利修改判断事件失败的机制测试验证案例4:软件对失败事件的重复统计问题描述软件对于失败事件存在重复统计的问题,在集团测试问题统计表中,多次出现同一次失败事件,软件却作了多次统计,导致失败事件的增多;Log文件名:MO UE:MT UE:时间:10:04:问题分析1、主叫在10:04:发出INVITE会话请求,被叫在10:04:收到网络侧下发的BYE Request,软件统计为掉话;查看BYE Request中的CALL-ID,发现是上次会话的BYE Request2、被叫在10:04:08:230收到网络侧下发的INVITE Request同时发送Trying 100,又在10:04:收到网络侧下发的INVITE Request同时发送Trying 100,并在同时发送INVITE 486,软件统计为未接通;3、主叫在收到网络侧下发的UPDATE 200后,在10:04:上报Cancel,主叫的整个会话流程到这里被终止,事件上表现为未接通;且承载都存在问题定位通话期间,被叫收到网络下发的BYE Request会被软件统计为掉话;被叫连续两次收到网络下发的INVITE Request,回复INVITE 486 Busy Here,由于第一次INVITE Request未释放,故第二次INVITE Request网络侧才会下发INVITE 486,流程停止,软件统计为未接通;此时主叫在进行正常的会话接续,信令流程正常,事件中未出现失败事件;直到主叫上报Cancel,主叫会话流程停止,事件表现为未接通,之前的两次失败事件统计是重复统计;解决措施需要鼎利确认对失败事件的统计机制;测试验证案例5:LTE到2G eSRVCC切换失败导致的掉话问题描述呼叫会话建立后,由于到达异系统B2门限,终端上报B2事件,网络下发eSRVCC切换配置命令,但在2G侧切入失败,导致掉话;Log文件名:MO UE:MT UE:时间:11:16:42:311问题分析1、被叫上报B2事件,满足切换门限系统下发mobility切换命令,此时4G的流程已完成,接下来切入2G网络,2G网络下发TMSI Reallocation Command,被叫回复TMSI Reallocation Complete,此后流程中断,eSRVCC切换失败;3、信令上看,4G流程正常走完且建立会话,被叫切换到2G,但是网络下发TMSIReallocation Command导致流程终止,eSRVCC切换失败,会话流程结束,怀疑是2G问题;问题定位4G流程正常且已正常建立会话,由于2G网络侧下发TMSI Reallocation Command导致eSRVCC 切换失败,会话流程结束,导致掉话,怀疑是2G的问题;解决措施下周准备复侧,准备定位;测试验证案例6:TAU过程中RRC Connection Release 导致的未接通问题描述在越秀区网格10的测试LOG中,出现如下的未接通事件:主叫起呼发出Invite消息后,在收到网络效应Trying 100之前,先收到了网络下发的RRC Connection Release消息,RRC连接释放后,接续被终止,出现了Blocked Call事件;问题分析1、通过信令详细分析主叫起呼的过程,可以发现,起呼前,主叫刚完成重选过程,从PCI216小区重选至PCI103小区,由于源小区与目标小区处在不同的TAC,主叫发起了TAU请求:2、在主叫上发TAU请求后,未等网络回复ATU Accept,主叫已开始了起呼,上发Invite消息;然而Invite上发后,主叫同时收到了网络下发的ATU Accept和RRC Connection Release 消息因此时主叫处在非业务态,ATU更新会伴随RRC连接的释放,主叫被叫释放,从而导致了Blocked Call事件的发生:3、进一步分析信令可以发现,主叫在该测试路段内连续在3个TAC9437、10315、10014间进行TAU更新,其中从11:42:53至11:43:04就发生了4次,可能在存在TAC规划不合理的问题;问题定位解决措施测试验证案例7:Alerting中eSRVCC失败导致未接通问题描述主叫起呼后,流程正常,达到eSRVCC切换门限后收到eSRVCC切换命令且几乎同时收到Ringing 180,主叫未摘机,由于切换失败导致未接通;Log文件名:MO UE:MT UE:时间:11:25:28:189问题分析1、主叫在11:25:起呼,到11:25:收到网络侧转发的Ringing 180,整个信令流程正常2、在主叫几乎收到网络侧转发的Ringing 180的同时,主叫达到eSRVCC切换门限,网络侧在11:25:下发eSRVCC切换命令,在切换过程中主叫处于振铃中,并未摘话,而切换失败,导致了未接通;问题定位主叫已经收到Ringing 180,处于振铃状态还未摘话,由于在Alerting中发生了eSRVCC 切换失败导致了未接通解决措施需要核心网方面帮忙定位测试验证案例8:CSFB失败导致未接通问题描述主叫起呼后,被叫CSFB失败,主叫直接Cancel导致未接通Log文件名:MO UE:MT UE:时间:15:42:53:063问题分析1、主叫于15:42:22发起invite,被叫未收到网络侧转发的INVITE Request,但是主叫能一直收到网络侧下发的INVITE 183 、PRACK、UPDATE消息,这些消息被叫并没有收到也没有回复;被叫在15:42:24收到网络侧下发的CSFB request,但CSFB到2G后从信令看没有呼叫相关的信令交互过程2、直到15:42:35 CSFB失败,由于收不到被叫的响应,主叫主动于15:42:53发起CANCLE;导致会话未接通;问题定位主叫发起会话后,被叫没有收到会话请求,直接CSFB,CSFB失败,主叫一直未收到被叫的响应,直接Cancel,导致会话未接通;解决措施需要核心网查看为什么被叫没有收到主叫的会话请求,且主叫能收到网络侧下发的INVITE 180、UPDATE、PRACK消息;测试验证案例9:被叫Detach导致会话未接通问题描述主叫发起会话,被叫驻留在2G未返回4G,没有响应主叫的会话请求,主叫收不到被叫相应,直接Cancel导致未接通;Log文件名:MO UE:MT UE:时间:15:43:37:999问题分析1、主叫在15:43:起呼,此时被叫任然驻留在2G,由于上一次会话中CSFB失败,并没有返回4G;2、起呼后,被叫一直无响应,没有与主叫进行信令交互,然而主叫能一直收到网络侧下发的PRACK、UPDATE消息;3、主叫一直收不到被叫的回复,被叫在15:43:被叫上发Detach Request,主叫在15:43:上发Cancel,取消会话,导致未接通问题定位被叫停留在2G未返回4G,然后上发Detach Request,主叫收不到被叫的回复,直接Cancel,导致未接通解决措施需要核心网查看为什么主叫会话信令流程正常,被叫却无法收到主叫的会话请求;同时查看2G无线侧,为什么被叫会上发Detach Request;测试验证案例10:承载未建立导致未接通问题描述主叫收到100 Trying 后未建立承载,使得 RRC直接释放,导致未接通Log文件名:MO UE:MT UE:时间:15:46:36:271问题分析1、主叫在15:46:发起会话,收到网络侧下发的100 Trying后,专有承载一直未建立,10s后RRC释放,主叫在15:46:上发Cancel,导致会话未接通问题定位专有承载未建立,10s后RRC释放,导致未接通解决措施需要核心网查看为什么没有建立专有承载测试验证案例11:承载异常释放导致掉话问题描述被叫重建立成功后,专有承载突然被释放,导致掉话Log文件名:MO UE:MT UE:时间:10:35:41:981问题分析1、主叫在10:28:起呼,流程正常,收到网络侧转发的Ringing 180,UPDATE 200,主被叫会话正常建立;2、被叫在10:35:发送重建立,重建立成功,且流程正常,但是在10:35:承载被释放,导致掉话问题定位会话建立后,被叫重建立完成,但是专有承载被释放,导致掉话解决措施需要核心网确认承载释放的原因测试验证案例12:信令转发失败导致未接通问题描述主叫发起会话请求,网络侧未转发,被叫未收到,主叫Cancel,导致未接通Log文件名:MO UE:MT UE:时间:10:03:48:952问题分析主叫在10:03:发起会话,被叫未收到,直到10:03:主叫Cancel,会话接续无法继续,导致未接通;整个过程无线环境良好,网络侧未转发信令;问题定位网络侧未转发主叫会话请求,使得会话接续无法继续,主叫Cancel,导致未接通;解决措施需要核心网确认会话信令是否成功转发测试验证案例13:终端上报Cancel导致会话未接通问题描述会话流程正常接续,终端上报Cancel,导致会话未接通Log文件名:MO UE:MT UE:时间:14:53:06:510问题分析1、主叫在14:53:起呼,信令流程正常,且被叫上发Ringing 180,主叫收到网络侧转发的Ringing 180,主被叫都已经振铃;但是主叫突然在14:53:上发Cancel,被叫也收到网络侧转发的Cancel,会话接续停止,导致未接通;问题定位主被叫会话流程正常,无线环境良好,信令转发正常;主叫上报Cancel,导致会话未接通,定位为终端问题解决措施需要终端确认或者更换终端测试再查看结果测试验证。
lte总结报告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代表了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
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实践,LTE在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更低的时延和更好的用户体验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以下是对LTE技术的总结报告。
首先,LTE在网络资源利用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提升。
通过引入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LTE能够同时传输多个用户的数据,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
此外,LTE还采用了FDD(频分双工)和TDD(时分双工)两种工作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频谱资源分配需求。
其次,LTE在传输质量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LTE的物理层采用了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技术,能够根据信道质量动态选择最适合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从而提高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LTE还引入了特殊子载波和引导信号等技术,提高了小区边缘用户的传输速率和覆盖范围。
再次,LTE在网络架构方面进行了全面革新。
LTE采用了扁平化的网络架构,取消了传统的2G和3G网络中的分核心和边缘网络,统一了所有的通信业务处理,简化了网络结构,降低了网络的复杂性和延迟。
此外,LTE还引入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和基于组播的增强型多媒体广播(eMBMS)等技术,支持丰富的多媒体应用和服务。
最后,LTE在用户体验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提升。
由于提供了更高的数据速率和更低的时延,LTE能够支持更多的多媒体应用和高清视频流媒体,为用户带来更丰富的移动互联网体验。
此外,LTE还支持高速列车和高空飞行器等特殊场景的无缝覆盖,为用户提供持续可靠的通信服务。
总之,LTE作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在网络资源利用率、传输质量、网络架构和用户体验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LTE的成功不仅推动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5G技术的逐步成熟,我们相信LTE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为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移动4G介绍
1、什么是4G?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其网络速度可达3G网络速度的十几倍到几十倍。
其中TD-LTE是高带宽、高质量的新一代无线宽带通信标准之一,具有高速度、低时延、国际化的特点。
2、中国移动4G的技术标准是什么?
答:中国移动4G采用的是TD-LTE网络,它是比我们现在用的3G网络有着更大带宽、更高速率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
3、4G有什么特点? 和现在的2G、3G相比,4G有哪些优势?
答:4G最大优势是速度快!目前,从我们已经进行TD-LTE的测试来看,上网峰值下行速度将达到每秒80兆。
以下载电影为例,一部700M的高清电影,用4G网络下载,最快1分多钟就可以完成。
4、中国移动4G牌照何时发放?
2013年12月4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正式颁发了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经营许可,同时批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将固定通信业务授权给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经营。
中国移动表示,将在国家主管部门领导下,携手产业链全力以赴推动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与运营,大力做好全业务运营,用实际行动落实国家“宽带中国”战略,为广大客户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信息通信服务。
5、4G手机有哪些品牌?
苹果、三星(note2,note3)、HTC(onemax8088)、酷派(8735)、LG、SONY(M35T)、华为(Ascend D2 TD LTE)、中兴(U9815)、vivo(Xplay3S)、天语、金立、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