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教案(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6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7《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教案 (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7《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运算和末尾有0的除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在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时,采用简便计算的方法,提高计算的效率。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除法的基本运算之后,对末尾有0的除法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很多学生还是采用一步一步计算的方法,没有形成简便计算的习惯。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简便计算的方法,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的方法。
2.提高学生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效率。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简便计算的方法。
2.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简便计算的原理。
3.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在计算除法时,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出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题目,让学生尝试计算。
在学生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简便计算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讨论和交流,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题目,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简便计算的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简便计算苏教版一、教学目的本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了解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掌握这些方法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1.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概念2.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3.案例分析和解答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全面了解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概念和简便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应用。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应用。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概念;2.让学生结合练习题自主探究简便计算方法。
第二步、指导性讲解1.在黑板上演示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2.结合练习题进行讲解。
第三步、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小组内结合练习题进行合作探究,相互交流讨论。
第四步、案例分析和解答选择一些典型的练习题来进行案例分析和解答。
第五步、课堂展示和总结让学生结合之前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通过教师出题和同学互相交换练习答案,考核学生掌握程度;2.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练习类似的题目作为课后作业,以巩固学生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教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2.实物:教师可利用一些实物来给学生进行直观感受。
七、教学心得对于这一章节的教学,我们采用了以例导知、引导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体验中掌握知识,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交流中增长见识。
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解题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 举例说明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除法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时,如何进行除法计算?2. 探索新知(1)让学生尝试计算以下除法:2000 ÷ 1003500 ÷ 504800 ÷ 400(2)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计算规律。
学生发现: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时,可以将它们同时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再进行除法计算。
(3)教师总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可以先将它们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再进行除法计算。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以下除法计算:6000 ÷ 3008000 ÷ 20012000 ÷ 400(2)同桌之间相互检查计算结果,并讨论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5. 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2)思考:如何判断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五、板书设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1. 计算:2000 ÷ 100 = 203500 ÷ 50 = 704800 ÷ 400 = 122. 规律: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3. 计算:6000 ÷ 300 = 208000 ÷ 200 = 4012000 ÷ 400 = 30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使学生掌握了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课题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第13课时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简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
在探索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算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商不变的规律,提高合理计算的能力。
让学生体会商不变的规律对于计算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以及观察、比较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理解:余数的变化。
简单运用:能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计算除法的余数。
复杂运用: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几或除以几时余数的变化规律。
挑战性目标能自主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几或除以几时余数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应用商不变的规律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确定应用商不变的规律简便计算时的余数。
教学过程关注差异(侧重策略运用)一、预学查异。
1、连线,下面左右两组算式的商哪些是相等的?480÷60 36÷3780÷130 96÷8960÷80 48÷63600÷300 78÷13交流:连线的两个算式为什么商相等?左边的得数怎样算能简便一些?2、揭题:像这样计算,可使左边算式的计算变得简便一些,今天我们就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二、初学适异。
1、教学例8(1)出示第一问,分析题意,列式(900÷50)(2)探究简便计算提问:观察被除数和除数,可以怎样使计算简便一点吗?学生说,教师板书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指名中等生说说简便计算的想法,逐步引导,学优生补充,学困生复述,帮助学困生理解算理。
1 85 0)9 0 0 提醒学生主要书写格式。
54 04 0追问:900末尾有两个0,为什么只去掉一个0?为什么90÷5的商就是问题的结果?(3)指导验算讨论:怎样验算900除以50的商是18?学生说,教师板书(引导学生理解验算时乘原来的除数)(4)回顾小结提问:上面的算式为什么可以用简便算法计算?怎样简便计算的?说明: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可以同时划去一个0,也就是同时除以10,这样计算可以简便一些。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7《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7《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运算和末尾有0的除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简单的除法运算已经能够熟练掌握。
但是,在遇到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情况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不理解其背后的运算规律而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运算规律,提高其运算的准确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运算规律,能够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展示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运算规律。
2.自主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总结出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方法。
3.讲解与演示:通过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展示计算过程,解释运算规律。
4.练习与巩固: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与拓展: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进行适当的拓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被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步骤1:先去掉被除数末尾的0步骤2:进行除法运算步骤3:将步骤2的结果末尾添上0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步骤1:先去掉除数末尾的0步骤2:进行除法运算步骤3:将步骤2的结果末尾添上0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和学生的学习反馈来进行。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是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除法运算,但面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情况,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2.难点:发现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实例和练习题目。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练习题。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商场促销活动,让学生遇到一个问题:一个商品原价1200元,现在打8折,请问现价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
2.呈现(10分钟)展示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算式,如1200÷120。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计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有关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练习题,如1500÷150、2000÷200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解题心得,总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集体备课教案(张山)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运算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简便方法进行除法计算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除法运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运算规律。
2. 简便计算方法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运算规律,能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运算规律。
2. 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掌握简便计算方法。
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基本的除法运算,引导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运算规律。
2. 讲解新课:讲解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运算规律,举例说明简便计算方法。
3.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互相学习,培养合作意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运算规律及简便计算方法。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作业,评估学生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运算规律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简要的知识点回顾,观察学生对简便计算方法的运用情况。
3.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困惑。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运算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举例说明:如在购物时,如何快速计算找零。
3. 鼓励学生进行家庭调查,了解家庭成员在使用除法时的习惯和方法。
八、教学反思:1. 课后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掌握这种计算方法,并加深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优化方法的意识,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难点: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商不变性质:分别指名说说商不变性质,强调“同时”、“相同的数”。
最后是集体说。
二、学习例题:1、出示问题:买过篮球吗?多少钱一个?请几个说一说。
(有便宜的20元左右的,也有贵的100多的)老师板书:篮球单价50元。
体育老师用900元去买篮球,可以买多少个?(板书:900元)你想到哪个数量关系式?(总价÷单价=数量)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式列出算式:900÷502、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计算,指名板演。
讲评,注意书写是否规范等。
观察该算式,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末尾都有0)考虑一下,能否利用商不变的性质,使它的计算更为简便呢?启发学生分别划去被除数和除数末尾的一个0。
思考:这分别划去一个0是什么意思?(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商不变。
)能不能把9后面的2个0都划去?为什么?(如果都划去,那就是被除数除以100,除数除以10,除的不是“同一个数”,所以不行。
)算完算式。
比较两个算式:后面的算式更简便。
但要注意开始写的时候是一样的,分别划去一个0后,商所写的位置不同了……3、店老板看体育老师买的篮球多,愿意降价为每个40元。
现在请大家用新学的办法来算一算,指名板演。
估计很多学生都会把余数写成是“2”补充要求:验算(老师示范写验算的竖式。
)发现问题:880+2=882,应该是880+20=900(元)寻找原因:除法竖式是没错的,但是在写横式上的余数时,因为余数2是写在十位上的,所以要写成“20”我们前面学习的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同一个数,商不变”,不变的是“商”,并没有说“余数”,看来余数是会变的。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简便计算》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基本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在除法运算中,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时,如何进行简便计算。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提高运算效率。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除法的运算规则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处理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问题时,可能会存在困惑,不知道如何下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帮助他们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运算效率。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采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黑板,用于板书解题过程。
3.准备练习本,供学生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除法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例如:250÷50=?让学生尝试解答,并提问他们是如何解答的。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例题:360÷30=?480÷40=?500÷50=?让学生观察这些题目,并尝试解答。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例题,发现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运算规律。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总结出简便计算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进行解答。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教学设计)简介本教学设计适用于2021-2022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是针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教学设计。
本次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基本概念。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算法解题。
•提高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概念讲解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是指,在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末尾添加0后进行除法运算。
例如:2400÷30=80 ,在除数和被除数末尾同时添加1个0,变成24000÷300=80。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实质上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同样的方法,可以在末尾添加多个0后依然适用。
算法讲解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如下:•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直到除完为止。
•统计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的次数,将次数相减得出商的位数。
•在商的左侧添加相应的0,得到最终的商。
例如:2400÷30=80 ,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则变成240÷3=8,统计除的次数为2次,即2400÷30的商为80。
练习题为了加强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理解,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习题进行练习。
1.600÷20=?2.5000÷100=?3.35000÷500=?教学流程导入在图片或者实物的引导下,可通过以下方式导入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概念及其重要性:1.提问:小明有6000元,他想把这些钱分成20份,每份多少钱?2.利用实物或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这几个概念。
讲解通过PPT或者黑板,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练习完成课后的练习题(建议5分钟内完成)。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2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 苏教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理解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计算法则。
2. 学生能运用简便方法进行除法计算,并对结果进行正确的判断。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发现并掌握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规律。
2. 学生能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除法问题,并总结出有效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
2.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教学内容**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当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有0时,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计算?**二、探索新知(15分钟)**1. 让学生尝试计算400÷20,并观察计算过程。
2. 引导学生发现:当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有0时,我们可以先去掉这些0,然后进行计算,最后在商的末尾添上相应的0。
3. 让学生尝试计算更多的例子,如1000÷100、240÷80等,以加深对计算规律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如P.32的第1、2题。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讨论,发现并掌握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规律。
3.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强化正确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规律。
2. 引导学生认识到,通过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发现数学计算的规律,从而提高计算效率。
####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和课堂小结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要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及时点评,纠正错误,强化正确的计算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2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苏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运算法则;2.能够熟练使用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运算法则求解问题;3.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运算法则的掌握;2.对于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运算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运算法则。
教学准备1.小学数学苏教版第二册课本;2.课件和黑板;3.合适的例题。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1.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什么是除法?什么是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2.引入本节课的新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运算法则。
请问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时,该如何进行除法运算?新知讲解1.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运算法则的规律讲解: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时,我们将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它们各自的10的倍数,然后将商相乘即可求得答案。
例如:3200÷400=8,即32÷4=8。
2.向学生展示例题并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如何应用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运算法则解决问题。
案例分析1.讲解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应用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运算法则。
2.配合实际例子,让学生自行尝试解决问题,并进行讲解和纠正错误。
练习巩固1.老师布置若干练习题,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练习。
2.通过快速批改作业,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教学总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运算法则;2.通过讲解、示范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运算法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3.表扬学生优秀表现,并告知下节课内容。
拓展延伸1.大家可以自行在实际生活中尝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思考如何应用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运算法则;2.推荐一些相关视频、练习题供学生拓展延伸。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7《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7《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末尾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但对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忽视末尾0的影响,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在本节课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末尾0的变化,掌握简便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末尾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方法。
2.难点:灵活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迁移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3.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安排学生进行预习。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末尾有0的除法问题,如购物时找零等,引导学生关注末尾0的除法计算。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发现计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互相提问、解答末尾有0的除法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规律。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题目,要求学生在家长监督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简便计算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零的个数,简便计算除法运算。
2.能够理解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零的意义,掌握简便计算除法的方法,提高计算效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2.理解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零对计算的影响。
教学难点1.能够通过分析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零的个数,简便计算除法运算。
2.理解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零的意义,掌握简便计算除法的方法,提高计算效率。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教学内容1.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
2.通过分析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零的个数,简便计算除法运算。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
2.讲授教学法。
四、教学步骤及课件设计教学步骤第一步自然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第二步新概念引入(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介绍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概念,及讲解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零对除法的影响。
第三步讲解具体方法(15分钟)教师通过举例讲解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零的情况下的简便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计算数字和运算符来理解。
第四步练习巩固(30分钟)教师在课堂上放置各种计算题,让学生练习巩固,提高计算能力。
第五步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深入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
课件设计1.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概念。
2.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零对除法的影响。
3.举例讲解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零的情况下的简便计算方法。
4.提供若干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
五、教学评价评价方式1.上台演示2.书面测试评价标准1.理解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零对计算的影响。
2.掌握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3.能够通过分析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零的个数,简便计算除法运算。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零的计算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加强练习。
同时,在教学中我也要更加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7《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教案 (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7《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计算规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除法的计算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处理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问题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引导发现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发现和总结计算规律。
2.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3.采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展示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练习本,供学生做练习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
然后,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引导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PPT上的练习题,并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继续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2.12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简便计算|》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及教学反思2.12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简便计算|》这一节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简便计算方法。
这是学生在学习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之后,进一步深化对除法计算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对除法的计算规则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他们在面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计算问题时,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和总结计算规律,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掌握简便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和总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计算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
2.难点:学生能发现和总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计算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和总结计算规律。
3.实践练习法: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练习题等。
2.学生准备:学生提前预习教材,了解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入课题,如“小明的妈妈买了120个苹果,打算平均分给1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算式,如1200÷120、2400÷240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