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分析报考高一01.17(备课组用)
- 格式:doc
- 大小:1018.00 KB
- 文档页数:2
高一化学上期考试质量分析第一篇:高一化学上期考试质量分析高一化学上期考试质量分析高一化学备课组一、试题结构1、选择题:18×3'=54'2、填空题:4个小题,46'二、试题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的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及简单计算;3、注重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如21题,22题。
总的来说,这套试题偏重于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习题难度不大,但缺乏对学生实验的考查。
考试情况分析整套试卷难度不是太大,试题有梯度,覆盖了本学期全部的主干知识,同时对能力的考查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样一来对学生增加了一些难度。
针对本次考试的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提如下几个建议:1、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强调学生落实。
如同位素、元素周期律、物质的存在形式,化学键、电子式、元素符号和名称,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等有关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基础,要主意落实。
2、重视教材中的习题的功能。
如试卷中计算题的第一题是书中的作业题,但从考试情况来看,并不是很理想,有的化学方程式写错、有的被还原的硫酸误认为参加反应的硫酸,物质的量弄浓度已比较模糊等,本来此题考查了几个知识点,而且是很重要的,可能有些教师没引起重视,看不起它并从外找很多题来训练,让学生走入题海。
3、培养学生规范做题,严谨表述。
如电子式的书写、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鉴别题型答题的要点、简答题的表达、计算过程要带单位等。
4、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题得分不高的原因很多,可能最关键的问题是实验做得过少,学生自己动手的时间不多,导致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缺乏。
望个校尤其是我们的化学教师要克服一些困难,尽可能多的做实验,因为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师不要背叛了化学。
5、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学了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也就是需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一点在每堂课中都要充分体现。
高一期中考试质量分析肖斌本次期中考试使用了鄂北4校联考试题,试题由学校教导处保管,考前各科老师都未见到试题,所以本次考试应该是较为公平的一次检测。
本次考试科目多,时间长,老师们都能按时到岗,未出现无故迟到现象,各科阅卷都做到了不过夜,数学、英语两科下午考完,当天晚上出成绩,充分体现了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和备课组的凝聚力。
本次考试我们参照四校联考划线和年级制定的教学目标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
此次四校联考划了三个线,一类线、一类希望线、教学面向线,一类希望线基本对应原二本1线,教学面向线基本对应本科线。
整体来看,各批次上线与年级制定的教学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九总一本上线157人,希望线191人,教学面向线809人。
除特奥班外,上线情况较好的有3班、8班、12班。
因未文综各地各校排课不同,所以此次划线三总上线参考意义更大。
三总各批次上线分别为233人,265人,830人,比九总上线要好,期中5班、6班、10班、11班三总上线情况较好。
从学科看,语文、数学、英语、生物上线较好,尤其是语文联考上线人数基本接近年级制定的一本300人目标,英语和生物都超过了年级制定的本科900人目标,物理、化学、文综上线人数较差。
除特奥班,语文学科成绩较为突出的有2班、4班、6班,10班、13班;数学成绩较为突出的有3班、5班、11班13班,英语成绩较为突出的有5班、6班,普奥班基本均衡差距不大;物理较为突出的有7班、8班、9班;化学较为突出的有3班、12班;生物较为突出的有3班、4班、11班,文综较为突出的有3班、4班、6班、12班。
当然各科都有考的较差的班级,通过各项数据对比,一目了然。
请相关任课教师好好查找原因,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团队,要对团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
年级划线情况请老师们自己查看,会后,各学科要单独召开教研会,进行系统分析总结,找到差距的真真来源。
本次考试提前3周已经将命题范围通知到各备课组,但部分学科教学任务可能时间还是较为紧张,尤其是化学、物理,新课勉强讲完,学生练习还没处理。
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本次全市期末调考试题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
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逻辑思维能力,以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直接运用的比重较少,有些重要知识点没考,而不太重要的知识点出现略多,综合性强,对学生的基本功要求较高,基本功要求较高,这不利于基础掌握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学习。
这不利于基础掌握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学习。
这不利于基础掌握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学习。
对基本技能,对基本技能,对基本技能,不考不考繁杂的内容,这对当前高中数学教学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重视了数学思想的普查。
体现了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让学生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体现知识的而价体现知识的而价值,激发学习的热情。
值,激发学习的热情。
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 (1)解题格式不够规范。
比如:)解题格式不够规范。
比如:1717题答题不规范,书写混乱,在平时教学中注意答题规范的示范性。
中注意答题规范的示范性。
(2)基础知识点掌握不牢靠,考虑问题不全面。
如立体几何证明题,逻辑混乱,不知所云,究其原因就是根基不牢固,不能很好地掌握课堂知识,不会运用基本方法解题,用基本方法解题,说明学生平时做题只停留在表面,说明学生平时做题只停留在表面,说明学生平时做题只停留在表面,凭感觉走,凭感觉走,凭感觉走,对做过的题理解对做过的题理解不透彻、不透彻、不深刻。
不深刻。
不深刻。
因此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上定位再偏低一些,因此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上定位再偏低一些,因此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上定位再偏低一些,尽可能让绝大多尽可能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适应课堂,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3)运算能力差,如计算题,基本性质掌握不牢固,计算不准确。
(4)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对题目的理解不到位,分析不来,做答差,做答差,另外作图不规范。
高一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1500字在高一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期中考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这个环节当中,学生可以通过考试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也可以通过学校的考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因此,在期中考试结束后,学校一般会进行一次质量分析。
本文将围绕着期中考试的质量分析,来进行探讨和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期中考试的内容和考试的难度。
针对不同的学科,期中考试的难度是有所不同的。
一般来说,语文、英语、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考试难度较大,而历史、地理、政治等较为综合和理论性的学科的考试难度相对较小。
因此,对期中考试的难度有一定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备考和应对考试。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期中考试的命题方式进行了解。
对于一个好的命题来说,它应该符合教育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基本素养和能力要求,同时,它还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考察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因此,在命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他们的心理和实际能力,适度增加一些难度,并保留一定的简单题型来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对于考试成绩的分析,一般来说,学校会通过统计学生的总分、各科目得分、班级平均分、高分组成等指标,来对期中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
通过对成绩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可以为学校和老师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提供数据支持。
在分析期中考试的结果时,我们需要给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学科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能力,逐步提高考试的难度,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其次,我们需要针对学生成绩的差异,提出不同的教育措施和学习计划,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成绩。
最后,我们还需要通过与其他学校和教育机构的对比,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和提高。
在高中教育的过程中,期中考试的质量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逐步提高考试内容的难度,以及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和建议,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高一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一、组织与阅卷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考试期间组织严密,教务处统一安排了考务,学生在年级内部交叉安排考号,交换座位,为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务处强调了考试纪律及监考教师的职责,统一集中订卷等方式加大对考试纪律的检查,在考试期间发生的违纪现象大为减少,但是距离杜绝学生违纪行为还有较大距离。
阅卷采取的是流水作业,保证了批卷过程严谨、认真。
二、试卷评价: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兼顾。
试题质量较第一次月考
大为提高。
三、考试成绩分析:
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各班成绩发展的不平衡(2)各学科间的不平衡。
四、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层面:
1、学生的基础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3.优秀率整体偏低。
尖子生不突出,后进生数量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层面:
1.课堂纪律不好,导致教学效果不好
2.教师角色转化不到位。
教学方式没有发生实际性的变化。
许多教
师仍然把重心放在教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学习。
相当一部分教师固守传统。
有人来听课是一回事,真正上起课来是一回事,上示范课是一回事,活动过后又是一回事,出现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两张皮的现象。
3、课后辅导抓得不扎实。
有的不重视练习,有的练习了但没有及时
批改和讲评。
4.没重视尖子生的培养,班主任要把重点培养对象告知各科老师,
大家齐抓共管,解决好木桶效应问题。
把尖子生的培养作为重要工作来做。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备课组质量分析(高一)学年(地理)学科一、试卷分析(一)命题意图:1. 检测基础知识:对开学至今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加以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检测基本能力:检测包括读图、绘图、空间构建、地理思维等地理学科相关的基本能力。
…………(二)使用效果:1.知识上:达到了检测基础知识的目的。
检测知识的同时有进一步澄清和落实了一些重难点和易混淆的知识。
2.能力上:达到了检测基本能力的目的。
学生在接受知识和能力的检测同时,二者又得到了锻炼。
学生何老师都能够发现知识和能力上的不足,又能够启发师生在下一阶段的学习和教学中进一步完善。
…………二、成绩分析(一)学年整体情况:(关注平均分、分数段分布、班级分差等内容,重在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纳)学年平均分:66.36 90——100分95人;80——90分173人;70——80分205人60——70分199人;50——60分167人;40——50分121人;30——40分60人;20——30分11人;10——20分1人。
分数基本成正态分布,两头少中间多。
(二)班级之间比较:1.总体列表:2.对不同班级的建议:普班:教师应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夯实、锻炼、提升,在扎实基础知识,完善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对重难点知识进行重点点拨,重复再现。
教师注重课堂纪律的组织和维持,注意学生的听课状态。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制作学案时,考虑到普班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状况,选题和知识点的选取要恰到好处。
实验班:落实基础的同时,更加注重重点难点知识的训练,注重知识的拓展加深,以达到学业水平测试的优秀率,也为文科学生打好基础。
三、下阶段教学改进措施。
1、教师应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夯实、锻炼、提升,在扎实基础知识,完善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对重难点知识进行重点点拨,重复再现。
教师注重课堂纪律的组织和维持,注意学生的听课状态。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制作学案时,考虑到普班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状况,选题和知识点的选取要恰到好处。
高一年级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己全部完成,通过高一年级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
为了总结经验,克服工作中的不足,现将教学质量分析如下:一、基本情况3、在区里的位置语文区,数学区,英语区,物理区,化学区,政治区,历史区,地理区。
其中:1)借读生有朱宇航、曹中亚、杨思莹、胡一平。
正式生有陈斌斌、金子月、朱嘉雯、黄晨、刘天宇、杨宇。
2)陈斌斌弱势科目:语文92名,英语37名3)金子月弱势科目:英语110名4)朱嘉雯弱势科目:语文18名,英语19名,化学12名5)黄晨弱势科目:语文32名,英语81名,化学24名6)刘天宇弱势科目:英语54名,物理11名7)杨宇弱势科目:语文11名,物理11名,化学17名二、优势及方法参看了各位老师的教学分析报告,与期末成绩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老师们的几点共同的做法对教学成绩是非常有效的。
1、把握课堂,提高效率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取决于课堂的效率。
首先,老师们走出“独角戏”的角色,运用提问、学案等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
再者,老师们敢于根据学生情况勇敢的在“舍、得”之间选择,“舍”学生能力之外的知识,“得”基础知识基础技能。
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有效性,我们还应该继续深入挖掘两点。
如,在思考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率的同时,进一步思考学生课堂参与的深度,给学生提供深层思考的机会。
再如,在重视双基的基础上在知识系统性上下功夫,使学生知识织成网络,对知识点间的区别和联系有较深的理解,对知识的应用提供更大的帮助。
2、抓住学生,巩固课堂课下是知识巩固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保障。
由于我们学生的学习习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许多老师意识到“抓住学生在校的时间”是提高成绩的保证,并持之以恒的利用课间、中午、放学的时间抓住学生进行单独的辅导,对学优生的成绩提高、学困生的成绩转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老师在“抓学生”的同时注意“抓思想”。
高一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近年来,高一期中考试的质量一直备受关注,这次考试也不例外。
经过对试卷各项指标的综合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整张试卷难度适中。
难度从易到难排列,试卷主要突出基础知识点和基本思维能力的测试,难度平衡。
一些题目考察学生简单的计算和分析能力,有利于检测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部分题目难度较高,为高水平学生所设,对于普通水平学生来说较有挑战性,但节约了答案的分数分配,不至于对成绩产生太大影响。
其次,题型多样性好。
除了传统的单项选择、填空和简答题外,题型增加了作文和阅读理解等较为新颖的考查方式。
试卷要求反映出了对于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全面考核,使学生在答题中不会产生审美疲劳和思维疲劳。
再次,试卷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测试。
试卷中很多题目都是结合了不同的知识点,需要学生在综合运用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分析。
例如,作文题要求学生于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结合社会信息进行写作,对学生的内容考察力度有所加深。
最后,试卷的错排度合理。
一些卷面难度较大的试题都有加权计分的作用,能够大大减少学生答错对成绩的影响,为学生提供了发挥自己实力的空间。
整张试卷各题型分占比适中,规范性逐渐得到提高。
总之,本次高一期中考试质量较高,全面测试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基础水平,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应在今后的试卷中进一步提高试题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进一步分析试卷中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试卷中存在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挑战。
虽然这些题目可以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分析能力,但如果难度过高,也可能影响到学生的信心和考试成绩,因此应适量减少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出现,试卷难度控制更加稳定。
其次,试卷中的单项选择题数量较多,不易分析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应增加一些开放式问题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再次,试卷的部分阅读题、填空题、语文应用题等存在抄袭难度不大的问题。
高一(17)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李显龙班级400分以上 1人350分以上 6人300分以上 18人250分以上 33人我班高分层薄弱,中间层持平,低分层较大。
相对其它班上有一定差距,很多同学存在跛腿现象,而且不止一科,希望能克服畏惧,不要抱着不想学就不学,听不懂就不听的态度。
班级前十名李宁丁志燕黎鹏飞陈万琦段思杰汪浩浩范紫薇李灿程洁孙颖曾宇王天虹何思晓进步较大的同学(14名)李灿(11名)王天虹(14名)姜维(12名)周杨(13名)吴昊(11名)褚波武(12名)陈子锐(15名)肖锋(15名)李玉林(16名)张威(15名)陈泽钊(16名)李子贤(15名)万贝(11名)胡胜(10名)进步的学生(27名)丁志燕黎鹏飞陈万琦段思杰程洁方瑶吴安安张慧陈亚坤陶逸飞李冰涛吴聪黄佳豪汪天池李威李欣荟周康卢莹陈盼徐潇涵陈胜陶伊梁志鹏魏思杰夏黎柯怡程浩单科优胜奖语文万贝数学李宁英语丁志燕物理陈万琦化学王许生物范紫薇上学期班上的不足:1.班级纪律较差,很多同学还没有形成高中生的良好习惯,还未丢掉初中时留下的不良习惯,上课爱说话,爱睡觉,爱疯逗打闹。
完全不听讲,也不记笔记。
2.行为习惯较差,难以形成良好的班风。
对学习没有兴趣,害怕吃苦,怕累。
不愿意动脑筋,特别爱玩,作业没有认真完成。
3.清洁卫生不好,很多学生喜欢乱扔乱丢,自己的位置也很难弄干净。
本学期采取的措施1.班级纪律问题在和两位班长的沟通下,我将班级分为了七个组,并分派了七名及其负责的班干部,卢苇李子贤陈盼杨忠祥黄佳豪廖子威李欣荟。
相信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上一层楼,我也相信,在对班级纪律的管理上,他们也能做得更好,赢得大家的信任和尊重。
2.清洁卫生问题在和劳动委员廖子威的讨论中,决定将班级的清洁值日改为值周制,由当天值日的组长负责,做好当周的清洁卫生,并随时随地监督班上的清洁卫生,教室的清洁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给了同学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学习问题1. 将班级按成绩分为了七个组,一二组为竞争组,三四组为竞争组,五六组为竞争组,第七组为单独组,希望各组能够加强自身的学习,将在其中考试中对优胜组进行表扬。
高一第一次测验质量分析
背景
本文档旨在对高一年级第一次测验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
该测验是对学生们在课程刚开始时的研究成果进行检测,以便评估他们的掌握情况并为后续教学提供指导。
测验内容
第一次测验的内容覆盖了本学期的重要知识点和技能。
每个科目都有相应的题目类型,涵盖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
测验内容相对较为全面,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掌握程度和成绩水平。
考试难度
根据测验结果的数据分析,整体来看,这次测验的难度适中。
大多数学生能够对大部分题目作出正确回答。
题目设置合理,既考
察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又考察了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表现
综合学生的测验成绩以及对题目的作答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在这次测验中表现良好。
他们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展示出了良好的研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然而,也存在部分学生在测验中表现一般或较差。
这可能是由于个别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理解不深,或在解答题目时缺乏细致的分析和思考。
针对这部分学生的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个性化的辅导措施,以帮助他们提升研究效果。
结论
综合分析来看,高一年级第一次测验的质量较高。
学生们在这次测验中展现了积极的研究态度和优异的研究能力。
然而,对于表现一般或较差的学生,我们需要关注其研究问题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通过对这次测验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我们可以为后续教学提
供指导和改进的方向,以确保学生们的学习进步和成绩提高。
同时,我们也应当重视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帮助他
们实现全面成长和发展。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高一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已经落下帷幕。
各种数据显示,在这次考试检测中,我们做的很不成功。
反思我们开学以来的各方面工作,有诸多不足,这种失败的痛,让我彻夜难眠。
为更加有效地改变现状,扭转败局,现就本次期中考试质量作以简单分析:一、定量分析英语历史三科外,其余科目均较低,说明我校在教学难度和深度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不足。
尤其是数学、物理、政治三科差距较大。
(二)三校总指标完成情况比照分析思考:统招生三类指标完成情况对比,一高各类均超额完成,四高基本完成,我校三个类别指标均欠缺很多,最多二类指标欠36个。
整体态势较差。
(三)三校各科指标完成情况比照分析思考:一高三类指标完成较好,四高基本完成,我校落后较多,最多欠缺30个指标。
平均分最大差距2.75分。
整体素质不高。
分析思考:三类指标四高完成最好,各项均大幅超额完成,一高持平,我校均大幅落后。
最大差额二类39个指标。
平均分较一高差3.37分,较四高差6.07分,较三校平均分还差3.16分。
差距较大。
分析思考:一高指标完成较好,我校前两类完成较好,三类欠缺较多。
平均分略低于其他两校,与一高最大差距0.41,与三校平均分差0.23分。
差距不大,加以努力,定可超越。
分析思考:一高四高三个类别均超额完成,一高完成最好,我校三类均差距较大(一类-45,二类-92,三类-70),平均分与一高差8.21分,与四高差7.88分。
与三校平均分差5.4分。
差距之大,应该引起足够的反思。
分析反思:三类指标一高完成较好,四高持平,我校后两个段完成较好,一段还有差距。
平均分略有差距,加以努力,定可赶上。
分析反思:一高完成最好,四高稍有差距,我校欠额较大,三类均有所欠,最多-49,。
平均分与一高相差5.58分,与平均分相差2.29分。
也是差距较大的科目。
分析反思:一高四高三类完成都很好。
我校三类差额均很大(一类-38,二类-79,三类-71)。
平均分一高最好,我校与一高差距6.06分,与平均分相差3.36分。
高一年级教学质量分析——12--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一、基本情况分析总体情况分析:从高一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感到了肩上的压力巨大,责任重大。
在这一学期中,我们高一年级组认真贯彻学校的办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狠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学校各部门的大力配合和老师的严格管理下,我们欣喜地看到,同学们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在形成二、主要成绩:1、学生方面:各班以文明礼仪教育为重点,利用班会、纪律教育大会等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养成爱校、爱班、爱同学、爱自己的良好习惯。
同时年级组下大力度处理了考试作弊、上课睡觉、旷课等违反学习纪律的现象。
对喝酒、吸烟、打架斗殴、漏宿、上网等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和教育处一起,搞好“拒绝电子污染,还我校园园宁静”的治理活动,禁止将手机带入校园,严查很打,收效显著。
年级组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礼仪着装、发式发型进行了多次的清查和治理。
要求学生做到文明举止、文明着装、文明发式,经过半年的努力,已取得明显效果。
2、教师方面:本学期年级组,不放松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和对学生的做人教育及学习方法教育。
现在高一老师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亲如一家,为工作和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平时注重抓好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这三个中心教学环节。
要求按时上下班,办公时间不聊天、认真备课、批改作业。
要求备课组长切实负起责任,使老师们通过集体备课、统一思想,切合学科实际制定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注重课堂落实。
3、教学管理高一年级是高中阶段的基础年级,是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充分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磨练他们坚强的意志。
从语言文明开始净化我们的校园语言环境,因此我们着重学生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及时表扬表现优秀的的同学,对各方面习惯差的同学逐步纠正,为下一阶段打下了坚实的习惯基础三、存在问题:1、学生方面:针对高一新生猎奇性强,考试经验不足的情况,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年级组举行了“迎新年知识大赛”。
高一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本次高一期中考试使用了XXX联考试题。
试题由学校教导处保管,考前各科老师都未见到试题,因此这次考试应该是较为公平的一次检测。
本次考试科目多,时间长,但老师们都能按时到岗,未出现无故迟到现象。
各科阅卷都做到了不过夜。
数学和英语两科下午考完,当天晚上就出成绩,充分体现了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和备课组的凝聚力。
本次考试参照四校联考划线和年级制定的教学目标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
此次四校联考划了三个线:一类线、一类希望线、教学面向线。
一类希望线基本对应原二本一线,教学面向线基本对应本科线。
整体来看,各批次上线与年级制定的教学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九总一本上线157人,希望线191人,教学面向线809人。
除特奥班外,上线情况较好的有3班、8班和12班。
因为未文综各地各校排课不同,所以此次划线三总上线参考意义更大。
三总各批次上线分别为233人、XXX人和830人,比九总上线要好。
期中5班、6班、10班和11班三总上线情况较好。
从学科看,语文、数学、英语和生物上线较好,尤其是语文联考上线人数基本接近年级制定的一本300人目标,英语和生物都超过了年级制定的本科900人目标,物理、化学和文综上线人数较差。
除特奥班外,语文学科成绩较为突出的有2班、4班、6班、10班和13班;数学成绩较为突出的有3班、5班、11班和13班;英语成绩较为突出的有5班和6班,普奥班基本均衡差距不大;物理较为突出的有7班、8班和9班;化学较为突出的有3班和12班;生物较为突出的有3班、4班和11班,文综较为突出的有3班、4班、6班和12班。
当然,各科都有考得较差的班级。
通过各项数据对比,可以一目了然。
请相关任课教师好好查找原因。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团队,要对团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
上海市扬子中学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质量分析报告(备课组用)
___高一___年级____数学___学科
考试日期:___2011_____年__01__月__17__日
班级数12 应考人数498 实考人数497
考试时间2011-01-17 试卷满分100
命题范围:集合与命题—指对方程
出卷:全县统测审核:龚为民
一、命题情况分析
命题基本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难易度适中,知识面覆盖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区分度,考试的结果较理想。
二、阅卷情况分析
全组教师在教研组长何老师的带领之下,阅卷认真仔细,按照教研员设定分步计分的评分标准,利用傍晚时间,加班加点,顺利完成了阅卷工作!
三、各班考试基本情况(平均分、名次、标准分、标准差、合格率、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等)
注:1、本报告有关数据统计务必真实有效;
2、本次质量分析报告要求于1月20日前完成,并将质量分析报告以书面形式交至教务处。
(质
量分析报告的空白电子表格在各教研组网络盘中教务处下的质量分析文件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