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卫生学.ppt
- 格式:ppt
- 大小:125.00 KB
- 文档页数:12
第六章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第一节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定义与学科任务一、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定义与任务定义: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简称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对象:儿童青少年年龄范围:0~25岁,以中小学群体为重点研究对象主要任务:1.研究儿童少年机体(健康和发育状况)与教育及生活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2.找出影响儿童少年健康的各种因素,充分利用各种积极的有利因素,以增强体质控制各种消极的不利因素以减少疾病。
3.根据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并采取适当的卫生措施。
二、儿童少年卫生学的特点(一)研究的对象为生长发育期间的儿童少年。
(二)生活环境特殊(受教育期间),制定干预措施时要考虑到身心发育特点和实际需要。
(三)儿童少年各方面均未定型,具有很大可塑性,生理和心理状况易受外界的影响而改变。
第二节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形成与发展一、解放前我国的学校卫生工作我国最早的学校卫生工作始于20世纪初,主要是以健康检查、缺陷矫治、预防接种和环境整洁为主要内容。
多数学校卫生设备简陋,沙眼患病率为60%,农村高达75%,沙眼成为致盲的主要原因。
30年代,部分小学增设了卫生课。
在全国从事卫生工作的人员很少。
二、儿童少年卫生学起步和发展阶段1951-1959年:学科初建、学习苏联、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中国医科大学、北京医学院、上海医学院、武汉医学院、山西医学院等相继于1951年设立了由高年教师主持的学校卫生教研组。
1952年后,全国各地陆续建立省、市、地、县级卫生防疫站,下设学校卫生科(组)。
1955年以后,各校学校卫生学授课多在50学时左右,理论与实习各半,并安排2周生产实习。
所用教材最初是翻译苏联医学院采用的学校卫生学。
1957年后多使用4院校编写的联合教材。
自1953年起,如中国医科大学组织了大规模的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生长发育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