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上《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6
1、配平下列的各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1) KMnO4— K2MnO4+ MnO2+ O2↑(2) Al+ CuSO4 — Al2(SO4)3 + Cu(3) Zn+ HCl — ZnCl2 + H2↑(4) Al2O3 + H2SO4 Al2(SO4)3 + H2O(5) Fe2(SO4)3 + NaOH— Na2SO4+ Fe(OH)3(6) Fe(OH)3 + H2SO4 Fe2(SO4)3+ H2O(7) CH4+ O2 点燃 CO2 + H2O(8) C + CO2 高温 CO(9) NH3 + O2 催化剂 NO + H2O(10)CO + Fe2O3 高温 Fe + CO2 2、确定下列物质的化学式:1. 在X + 2O2===CO2 + 2H2O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A 、 COB 、CH4C 、CH3OHD 、 C2H4 (2)煤气中常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2. 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点燃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A、SO2B、SC、SO3D、H2S3. 物质X和B2能发生下列反应:2X + B2 = 2 AB3,则X的化学式是:()A 、AB2B 、A2B2C 、AB3D 、A2B3 3、判断下列物质的组成4. 某化合物R在空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R化学式叙述正确的是:()A R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 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C 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 R不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但一定不含有氧元素5. 某物质W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了4.4克CO2和3.6克的水,消耗的氧气为6.4克,则W中所含有的元素判断正确的是:()A 一定含有C H元素,不含O元素B 一定含有C H 元素,可能有O元素 C 一定含有C H O三种元素D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6、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了较多乳酸(C3H6O3),使人肌肉酸痛,经过一段时间放松,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酸痛感消失。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答案:(1)客观事实 (2)质量守恒定律 (3)相等 (4)化学式前 (5)等号两边各原子个数相等 (6)“点燃” (7)无气体 (8)无固体1.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循的原则(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例1】请你分析:下列化学方程式违背了什么原则?(1)P +O 2=====点燃PO 2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 +O 2=====点燃P 2O 5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违背了客观事实,PO 2这种物质不存在;(2)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磷原子、氧原子的个数都不相等。
答案:(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为例,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写:根据实验事实,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生成物的化学式。
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别用“+”连接,可读作“和”“跟”或“与”。
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用一短线连接,读“生成”,如:Fe +O 2——Fe 3O 4(2)配: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得反应前后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如:3Fe +2O 2===Fe 3O 4谈重点 配平时应注意什么 配平时不能随意改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只能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
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能是分数,必须是最简整数。
(3)注: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①反应条件通常有点燃、加热(可用“△”表示)、催化剂、高温等。
如果只有一个反应条件,一般写在等号上面;如果有两个条件,一般一个上,一个下(习惯写法)。
如:3Fe +2O 2=====点燃Fe 3O 4②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在生成的气体物质化学式右边要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生成的固体物质化学式右边要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知识点整理第五章化学方程式课题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条原则,能初步掌握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二、重难点1、教学重点:重点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教学难点: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三、基本概念及知识点归纳(一)、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二)、方程式的配平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3、方法:最小公倍数法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步骤⑴、确定配平的起点元素:横线两边出现次数最少,且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大的元素作为起点元素。
⑵、确定起点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⑶、确定含有起点元素的化学式的系数: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起点元素原子的个数的商作为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⑷、确定其它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顺序:依次确定含有除起点元素以外,横线两边出现次数由少到多的元素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⑸、最后将各系数调整为最简整数比。
举例:配平化学方程式: FeS2 + O2Fe2O3+ SO2⑴确定起点元素:由于Fe、S 元素在横线两边只出现了一次,且最小公倍数都为2,因此Fe、S元素都可作为起点元素。
⑵若选择Fe作为起点元素,则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2。
点燃⑶确定FeS2、SO2前面的系数:用最小公倍数2除以FeS2中Fe元素的原子个数1的商2作为的FeS2系数;用最小公倍数2除以Fe2O3中Fe元素的原子个数2的商1作为Fe2O3的系数;2FeS2 +O21Fe2O3 +SO2⑷确定O2、SO2的系数:①由于O2、SO2中只含有O、S两种元素,S元素在方程式两边只出现了一次,因此先确定SO2的系数,再确定O2的系数。
由于方程式左边S原子的个数已确定为4,所以右边S原子的个数也为4。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说课稿卫文鹏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从教材体系上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继上单元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合价及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初中化学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
它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计算的“中介”,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从本节开始,以后所学的化学反应均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因此本课题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有力武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总结的能力;(2)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3)通过游戏与练习,增强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及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二、教法分析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结合教材,考虑到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如化学式写错、没配平、未标条件、箭头使用不当或遗漏等)。
本节采用以学生活动探究为主,结合使用谈话法,归纳分析法、讨论法、实验法、练习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让学生在“想一想,猜一猜,试一试,练一练,议一议,做一做”的教学流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并巩固新知识。
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减轻学生对枯燥乏味的化学用语的学习负担,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的成功体验。
三、学法指导学生已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已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及其意义,理解了化学反应的实质,建立了微粒观,知道了一些化学反应和文字表达式,并结合了上节课学到的质量守恒定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节课我充分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了从问题入手,经讨论探究、尝试探究、辨析探究、整合探究、发展探究等六个阶段的逐步深化探究,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读一读”、“探一探”、“试一试”、“理一理”、“品一品”、“赛一赛”等环节过程中创设学习情景,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使学生在获取化学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
展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要遵循的两个原则,能正确地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过程,初步学会用化学语言表达化学的学习方法,感受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简约之美。
3、树立尊重客观事实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念,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及配平。
难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方式。
四、仪器、用品
多媒体教室;酒精灯、集气瓶、烧杯等。
四氧化三铁2Fe
2Fe
2Fe
2CO
22H 22P
2
3
2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