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峰火
- 格式:doc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8
抗战烽火之--- 八路军进行的主要战役战斗抗战烽火之--- 八路军进行的主要战役战斗1.115师主要战役战斗:平型关大捷、广阳战斗、汾离公路三战三捷、陆房突围、梁山战斗、温塘战斗、町店战斗2.晋察冀军区主要战役战斗:雁宿崖战斗、黄土岭战斗、百团大战、冀中“五一”反扫荡战役;3.山东纵队主要战役战斗:孙祖战斗;4.山东军区主要战役战斗:郯城战斗;5.冀鲁豫军区主要战役战斗:6.120师主要战役战斗:雁门关外战斗、晋西北收复七城、齐会战斗、陈庄战斗、上下细腰涧战斗、百团大战;7.129师主要战役战斗:阳明堡战斗、神头岭战斗、七亘村战斗、响堂铺战斗、长乐村战斗、百团大战、沁源围困战;其中百团大战是八路军抗战中,进行的最大规模战斗。
其战果如下: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
从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个半月中,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5次,共计毙、伤、俘和投诚日伪军达46480人。
其中包括:毙、伤日军35612人,伪军6000人;俘虏日军300人,伪军89560人;日军自动携械投诚者47人,伪军反正者1845人。
同时,缴获各种枪5942支(挺),各种炮53门;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隧道11个;破坏煤矿5个,仓库11所。
此外,还缴获和破坏了其他大量军用物资。
如果说日本就是因为这几个战役而被赶出中国去的话,估计没有人会相信。
我没有其他的意思,但是我们至少应该还历史真相。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初期部队作战序列;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参谋处处长:彭雪枫政训处主任:任弼时、副主任:邓小平驻太原办事处主任薄一波、西安办事处主任叶剑英、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南京办事处主任周恩来、桂林办事处主任李克农、新疆办事处主任邓发、兰州办事处主任谢觉哉、武汉办事处主任王明、重庆办事处主任王若飞、正规编制有115师、120师、129师、陕甘宁留守兵团。
115师;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肖华(兼);参谋处长:王秉璋;343旅343旅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685团团长:杨得志、副团长:陈正湘、政训处主任;邓华、副主任:吴法宪、参谋长:彭明治一营营长:刘正、二营营长:曾国华、三营营长:梁兴初连长:杨西彬686团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政训处主任:符竹庭、参谋长:彭雄344旅344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参谋长:陈漫远;687团团长:张绍东、副团长:田守尧688团团长:陈锦绣、副团长:韩先楚、政训处主任:刘震一连指导员:黄薇独立团团长:杨成武、政训处主任:罗元发、参谋长:熊伯涛115师随营学校校长:孙毅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参谋长:周士第;358旅358旅旅长:卢冬生、副旅长:李井泉、参谋长:姚喆;715团团长:王尚荣、副团长:顿星云716团团长:宋时轮、副团长:贺炳炎、政训处主任:刘道生;359旅359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参谋长:唐子奇;717团团长:刘转连、副团长:晏福生、参谋长:欧阳家祥;718团团长:文年生、副团长:帅荣;教导团;团长:彭绍辉、政委:刘型;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参谋长:倪志亮、参谋处长:李达;385旅;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唐天际;769团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政治处主任:丁先国770团团长:张才千、副团长:胡奇才386旅;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政训处主任;王新亭、参谋长:李聚奎;771团团长:徐深吉、政训处主任:吴富善、副团长:韩东山、参谋长:黄新友;772团团长:叶成焕、政训处主任:谢富治、副团长:王近山、参谋长:孙继先;教导团;团长:张贤约陕甘宁留守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参谋长:曹里怀、政治部主任:莫文骅;留守兵团辖:第1、2、3、4、5、6、770团和保安部队;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对日作战的主要战斗如下:1、平型关战斗指挥员林彪参战部队115师平型关战斗是忻口会战的一部分!1937年9 月,林彪、聂荣臻指挥115师伏击坂垣征四郎第五师团的运输部队歼灭日寇1000,毁汽车100 余辆、大车200 余辆,缴获92式步兵炮1 门、炮弹2000余发、机枪20余挺、步枪1000余支、战马50匹、平型关大捷是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的第一场胜仗!2:夜袭阳明堡机场指挥员陈锡联参战部队129师769团1937年10月,当时忻口战役正激烈进行,日寇阳明堡野战机场经常起飞轰炸国军忻口正面阵地,为解除此威胁,129师769团团长陈锡联决心夜袭阳明堡机场。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之《抗日烽火》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者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从中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
教材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基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要求,即“了解中国的历史,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中国历史进行描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⒈初步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⒉了解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精神,体会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同抗敌的民族气概。
⒊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学用具及学具准备:教材、有关中国历史的资料、背景音乐、视频。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播放《地道战》主题曲,学生欣赏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谁能说说自己的感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本42、43页的内容——抗日烽火板书——抗日烽火(二)了解日本的“大陆政策”。
日本是个岛国,国土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
跟中国的云南省面积差不多。
为了扩张国土面积,向中国和朝鲜等大陆国家进行武力扩张,梦想称霸亚洲,征服全世界。
具体步骤是①侵略朝鲜②侵略台湾③东北内蒙地区④中国其他地区⑤东南亚地区当时的中国兵没见过飞机坦克。
经济上差距更大,中国就好像是古代,还是农业国。
武器:轻武器还行,重武器靠进口,数量极少(抗战初期只有一个装甲兵团,杜聿明任团长,南京保卫战时就全军覆没,中央军步兵师只有一个炮兵营,还大量缺编,飞机约300架)日本淞沪会战时飞机近千架,还有航母,炮艇。
(中国海军最大的还是清朝留下的海琛号)日军步兵训练有素,有强大的火力支援,补给及时,行动迅速。
河北博物馆抗日烽火观后感
为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10月24日,石家庄新华区合作路小学四(2)班的同学们及家长们,来到了河北省博物馆,参观《抗战峰火英雄河北》主题展览。
秋风习习,红领巾飘扬。
四二班少年先锋队在家委会的有序组织下,同学们整齐列队走进《抗战峰火英雄河北》展厅,依次参观了“烽火狼烟、日军暴行、河北敌后抗战和伟大胜利”等四个展厅,一幅幅珍贵的照片记载了厚重的历史,震撼着每一位同学以及家长的心灵;在讲解员阿姨的生动讲解了“百团大战”、“卢沟桥事变”等,大量真实的历史图片为同学们再现了当年的抗战史实,同学们个个听得聚精会神,大家被历史图片和实物所吸引。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革命精神鼓舞着我们。
本次展览揭露日本军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暴行,重点展示了河北军民在晋察营敌后抗日根据地艰苦卓绝的斗争,讴歌了狼牙山五壮士、王二小等抗日英雄事迹。
在参观文物史料的过程中,同学们认真的聆听抗战历史、积极的提问、仔细地观看记录,互动区的活动让同学们体验到当时抗战的情景,钻“地道”、体验“地道战”;看到一张年仅11岁的“小哥哥”抱着自己的妹妹、坐在自己家的废墟上的图片时,同学们的眼睛泛起了泪花。
“少年强则中国强”。
通过参观展览,同学们回望历史,缅怀先
烈,激发出了“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
少先队员代表们在抗战雕塑前合影留念,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向革命先辈们致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一定会珍惜时光、勤奋努力、勇挑重担,铭记历史,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新的崛起。
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的抗日烽火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在中国东北沈阳发动的一系列侵略行动,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进程正式开始。
这次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痛苦,同时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点燃了抗日烽火。
一、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九一八事变起因复杂,其中日本对中国的经济控制和地缘政治战略是重要因素之一。
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一个名为“伪满洲国”的傀儡政权,控制了该地区的资源和市场。
而九一八事变的导火索是南满铁路的爆炸,日本借此为由向中国展开了全面侵略。
二、中国人民的愤怒与抵抗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表达了强烈的愤怒和抗议,并迅速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抵抗活动。
中国社会各界纷纷响应,学生举行抗议游行,知识分子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商会组织抵制日货运动,各地爆发了群众自发的示威活动等。
三、九一八事变的国际影响九一八事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谴责。
中国向国际社会呼吁抵制日本侵略,争取国际支持和援助。
英、美、法等国家对日本侵略采取了一定程度的制裁措施,由此加大了日本的压力。
然而,国际社会的反应并未能阻止日本的侵略行为。
四、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与烽火点燃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积极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
各地的抗日义勇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游击战争和民族抗战的火种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蔓延。
中国人民以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将烽火燃烧到整个国土,这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起点。
五、九一八事变的启示与影响九一八事变教育了中国人民,唤醒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意识和爱国精神。
这次事变让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只有团结起来,积极抵抗侵略,才能保卫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
九一八事变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节点,对中国的现代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犧牲與胜利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无数中国军民不畏艰险,浴血奋战,为了祖国的解放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中国人民的艰苦抗争下,中国解放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驱逐了侵略者,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抗日烽火读后感150字英文回答:The Anti-Japanese Bonfire is a powerful and moving account of the Chinese people's struggl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during World War II. The novel follows the lives of a group of young Chinese villagers as they join thefight against the Japanese invaders. The characters are well-developed and relatable, and the story is told with a great deal of emotion and intensity.The novel provides a valuable insight into the human cost of war. The characters suffer greatly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story, and their experiences are a reminder of the sacrifices that were made by the Chinese people during the war. The novel also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hope and resilience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The characters never give up, even when things seem darkest, and their determination is an inspiration to readers.The Anti-Japanese Bonfire is a well-written and powerful novel that sheds light on an important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novel is sure to stay with readers long after they finish reading it.中文回答:读罢《抗日烽火》,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抗日烽火心得体会及感悟优秀抗日烽火心得体会及感悟优秀1烽火岁月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它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人们的生活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内心历经沧桑之后更加坚强。
我的家族也经历了那个时期,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烽火岁月的意义。
在烽火岁月里,人们的生活是异常困难和残酷的。
一方面,人们身处战火之中,生命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生活的物资也十分匮乏。
另一方面,政治环境也异常复杂,人们难以保持自由与民主。
在这个时期里,人们不得不忍受着连绵不断的战争、自然灾害以及愈加困顿的生活,而这一切都让人感到无尽的绝望。
尽管烽火岁月非常残酷,但是它也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意义。
在这个时期里,人们的灵魂被深深地触动了,他们懂得了爱、懂得了勇气、懂得了奋斗。
在战火中,人们不得不面对死亡,去思考生命的真正意义。
正是因为这样,人们变得坚强。
同时,烽火岁月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人类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烽火岁月也许已经过去了,但是其中蕴含的宝贵启示依然存在。
我们应该记住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不忘历史的教训。
同时,我们还应该有信念和勇气,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
只有保持着这种信念,我们才有可能砥砺前行,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烽火岁月是一段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它教会了我们许多宝贵的东西。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但是只要我们保持着信念和勇气,面对困难和逆境,我们就一定能够赢得最终的胜利。
让我们一起,勇敢地迎接未来,创造美好的生活。
抗日烽火心得体会及感悟优秀2琼崖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中的一颗明珠,我有幸参与了其中一部分的战斗。
这场战争对于我来说是一次至关重要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带给我无穷的感悟。
首先,琼崖抗日战争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家国情怀的重要性。
在战争爆发初期,我曾有一段时间迷茫,不知道应该选择何去何从。
然而,当敌人的铁蹄踏入了我家乡的土地,杀害了我家乡的人民,摧毁了我家乡的一切时,我眼中的迷茫和犹豫瞬间消失。
红色主题诗篇《抗日战争》作者:王怀让时间:现代太行和狼牙,巍然如山岳。
抗日战争中,红旗扬高歌。
人民团结起,力量无穷多。
万众一心声,抗敌到底果。
全国人民齐,胜利属于我。
抗日战争中,人民是英雄。
《八百壮士》作者:陈辉八百壮士守四行,怒目挥戈对日争。
誓死不退护国宝,血染战袍映月明。
忠心报国守土疆,壮志凌云护家邦。
英勇气概震敌胆,中华儿女威名扬。
《七律·抗战歌》作者:佚名高举红旗向太阳,抗日救亡逞英豪。
民族危亡呼急切,同胞奋力打鬼曹。
军民团结无敌手,铁壁铜墙筑天牢。
中华儿女齐奋进,日寇胆敢再横挑!《抗日英雄》作者:佚名烽火连天漫天延,抗日英雄谱新篇。
杨靖宇挥大刀,斩妖除魔天地间。
赵一曼柔肠断,抗日旗帜高扬展。
狼牙山五壮士,抗敌卫国名永传。
《抗日烽火》作者:佚名抗日烽火燃不休,万众一心共同仇。
地道战智勇斗,地雷战巧布疑阵。
游击战灵活多变,破袭战震慑敌胆。
全民抗战齐努力,终将日寇逐出境。
《抗日烽火》抗日烽火燃遍天,英勇壮烈感苍天。
百团大战破袭敌,歼灭日寇威名扬。
地道战机智配合,地雷战巧妙歼敌。
游击战如疾风迅,破袭战似雷霆猛。
全民抗战不畏苦,誓将日寇消灭尽。
终将日寇逐出境,恢复中华领土权。
《抗日烽火》抗日烽火燃不熄,英雄豪杰传千古。
日寇铁蹄践踏来,中华儿女不畏惧。
奋起抵抗守国土,热血洒尽谱壮丽。
狼牙山五壮士勇,抗敌卫国名永记。
抗战岁月留心间,英雄形象永不磨灭。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砥砺前行不忘初心。
和平年代珍惜当下,民族复兴继续努力。
中华儿女齐心协力,共创美好未来辉煌。
《抗日烽火》抗日烽火燃不息,英雄血染锦绣篇。
日寇铁蹄踏中原,中华儿女誓死抗战。
地道战智勇斗敌,地雷战巧布疑阵。
游击战灵活多变,破袭战震撼敌胆。
全民抗战不畏艰险,誓将日寇逐出中国。
终将日寇消灭尽,恢复中华领土完整。
沁园春·雪[作者] 毛泽东[朝代] 近现代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中国抗日战争烽火中的文化与艺术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烽火四起,人民痛苦不堪。
然而,正是在这浴血奋战的岁月里,中国的文化与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文化与艺术的发展与影响。
一、文学作品的崛起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文学迎来了一股强大的浪潮。
文学作品以反战、反侵略为题材,展现了人民的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和茅盾的《子夜》等作品,通过深入细致的描写和犀利的批判,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电影与戏剧的兴起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电影与戏剧作品也大量涌现。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顽强抗争,更通过艺术手法引发观众的共鸣。
电影《风云儿女》和话剧《海瑞罢官》等作品将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与希望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提升了人民对抗日战争的认知,也激发了人民的斗志。
三、文艺思潮的涌现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各地涌现了一大批热血青年,他们积极投身于反侵略的文艺创作中,形成了浓厚的文艺思潮。
青年画家们以生动的构图和饱满的色彩表达了人民对抗日斗争的支持与热爱。
诗人们用激情燃烧的文字描绘了烽火战场上的英雄事迹。
这些文艺思潮的涌现加深了人民对抗日战争的认同感,也为抗战前线提供了精神力量。
四、文化机构的抗日努力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文化机构也积极参与到抗日斗争中。
例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了“战地演出团”,为前线士兵和干部们带来了精彩的文艺演出。
各地博物馆、图书馆也组织展览和讲座,宣传抗日斗争的正义性和意义。
这些文化机构的努力为广大人民提供了精神支持,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综上所述,中国抗日战争烽火中的文化与艺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学、电影、戏剧、青年艺术等表现形式的蓬勃发展,使人民对抗日战争的认同感更加深厚。
文化机构的积极参与为人民提供了精神支持。
这些都是中国文化与艺术在抗日战争中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方面。
中国人民以强大的文化和艺术力量抵御侵略,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中国抗日战争东方的战争烽火中国抗日战争是20世纪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之一,也是中国人民抵抗外来侵略的壮举。
这场战争涉及广泛,其东方战争烽火更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以叙述的方式,逐步展示中国抗日战争东方的战争烽火。
一、九一八事变:烽火的开始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操纵爆破了一条铁路,将此作为对东北地区进行侵略的开始。
这一事件被称为九一八事变,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导火索。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迅速引发了东北三省的火药味,中国人民群起抵抗,东北地区的战争烽火燃烧了起来。
二、淞沪抗战:顽强的抵抗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日军侵入中国内地。
紧接着,淞沪抗战爆发,这一战役成为中国抗日战争东方战火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远东防线的重要据点上海在淞沪抗战中经历了几个月的激烈战斗,中国军民用血肉之躯守护了这座城市,烽火蔓延至苏州河畔。
三、华东抗日战争:民族英雄的崛起1937年12月,华东地区爆发了一系列的抗日战斗,标志着华东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在这场战争中,许多英勇坚决的民族英雄崭露头角,他们带领着中国军民,与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搏斗。
华东地区的战争烽火如同鬼火般燃烧,给侵略者带来了无尽的恐惧。
四、长沙保卫战:漫天的硝烟1941年秋,长沙保卫战爆发,中国军民以巨大的勇气和顽强的战斗精神坚守这座城市。
长沙保卫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东方最激烈的战斗之一,烽火冲天,硝烟弥漫,战斗的硝烟笼罩了整个城市。
中国军民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使得长沙得以保住。
五、珍珠港事件:世界烽火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美国珍珠港,这一事件引发了太平洋战争的全面爆发。
太平洋战争的战火蔓延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东方战场,中国与美军一同抵抗侵略者。
烽火在太平洋上燃烧,呼唤着全世界共同抵抗侵略的呼声。
六、台儿庄战役:战火锤炼英雄1947年1月,台儿庄战役爆发,这是中国抗日战争东方战场的最后一战。
在台儿庄的土地上,中日双方展开了顽强的殊死搏斗,中国军民用铁血和信仰守护着这片土地。
抗日战争民族的烽火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段饱含血泪的历史篇章,是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而进行的一场伟大斗争。
这场战争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凝聚起来的力量如同烽火一般,凝聚成了抗日的坚实堡垒。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抗日战争中民族的烽火,展现出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胜利。
第一部分:民族的觉醒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中国自强运动的不断推进逐渐唤醒了民族意识。
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等一系列的历史事件,使得中国人民意识到了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复兴需要自己去争取。
这种觉醒促使了中国人民面对日本侵略者时毫不退缩,并迅速组织起了各种形式的抵抗力量。
第二部分:军队的英勇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抵抗成为了战场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敌强我弱的局面下,中国军队面对日本侵略者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精神和出色的作战技巧。
从淞沪会战到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在各个战场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着祖国的疆土,成为抗日战争中最坚实的一道烽火。
第三部分:民众的支持抗日战争期间,广大中国民众也积极参与到战争中来。
在前线,人们纷纷加入正规军队,为抗日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后方,人民通过捐款捐物、支援难民、开办救国团等形式积极参与到战争中,表达了对抗日斗争的坚定支持。
群众的力量如同星火,燎原无声,为抗日战争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第四部分:文化的抵抗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文化界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众多的抗战文艺作品涌现出来,它们通过诗歌、小说、戏剧等形式,传达出中国人民顽强抵抗的意志和民族精神。
这些作品激励了民众,坚定了他们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信心,并在全国范围内传播起民族抗战的烽火。
结语: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象征。
这场战争中,无数的国士无双和普通百姓齐心协力,携手抵抗日本侵略者,维护祖国的尊严和利益。
他们的努力和牺牲换来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团结,让世界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决心。
今天的中国,正是在这段历史烽火的熏陶下,崭露出更加坚强和自信的姿态。
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抗战的烽火历程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抗战的烽火历程九一八事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也是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
这场事变的发生让全国人民认识到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邪恶本质,激起了中华民族抗战的愤怒和决心。
一、九一八事变的发生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中国东北铁道发生了“九一八事变”。
这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占领中国资源、建立殖民地的开始。
由于国内政局动荡、军队腐败,中国无力抵抗日本的侵略。
日本侵略军逐渐蚕食中国东北,并于1932年建立伪满洲国,迫使中国无奈接受事实。
二、中国人民的愤怒与呐喊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与呐喊。
全国范围内爆发了大规模的爱国抗议游行示威,人们纷纷举起义愤填膺的口号,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的强烈不满和反对。
三、中国人民的抗战准备面对侵略者的屠杀和奴役,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开始进行抗战准备。
在各个省市,人们积极投入到抗击侵略者的斗争中,团结起来,增强抵抗的力量。
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带领农民群众开展抗日斗争,积极参与国家抵抗战线的建设。
四、中国人民的抗战斗争中国人民的抗战斗争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支持。
不同阶层的人民纷纷加入到抗战的队伍中,军民鱼水情深,众志成城。
在广大军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民形成了顽强的斗争精神和不屈的意志,为抵抗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五、中国人民的胜利经过长期的抗战斗争,中国人民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遭到了严重打击,他们的统治体系逐渐瓦解,失去了强大的战斗力。
中国人民在这场斗争中经受了巨大的考验,但他们坚守信念,继续奋斗,最终战胜了侵略者,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六、九一八事变的启示九一八事变的发生,给中国人民敲响了警钟。
我们认识到了侵略者的残暴与野心,也明白了自己的弱点与不足。
从这一事件中可以看出,保卫国家的责任不仅是政府和军队的事情,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抗战准备和斗争中来。
七、九一八事变的意义九一八事变不仅是中华民族抗战的起点,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烽火燎原,是中华民族的记忆,是中国人民的勇敢,更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历史。
抗日烽火,始于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变,绵延至一九四五年的抗日战争胜利。
这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岁月,是血与火铸成的丰碑。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者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开始。
这一天,日本军队制造了一个所谓的事故,导火线点燃了中华民族的愤怒。
抢夺东北三省,蹂躏中国土地,日本侵略者想要使中国成为自己的殖民地。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会以血肉之躯抗击来犯之敌。
烽火燎原,把中华大地燃烧成了火海。
从东北的九一八到西南的重庆,从河南的台儿庄到浙江的嘉兴,每一寸土地都有中华儿女书写着自己不屈的传世之歌。
一百三十六个月,内地、沿海、岛屿,日本侵略者嚣张跋扈,但中国军民坚守阵地,坚决捍卫国土。
烽火燎原下,中华儿女爆发出了无穷的力量,足以将那些入侵者抵御在祖国的每一个边境。
烽火燎原,每一次战斗都是浴血奋战的见证。
傅作义的淞沪抗战、八百壮士的浪迹军团、林彪的淮海战役,无不是曾经激荡了中华儿女心灵的英雄事迹。
这些无畏的将士们,用自己的生命与鲜血,证明了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志。
他们所站立之地,就是中华大地的最后一道防线。
烽火燎原,更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
在这场浩劫中,广大军民并肩作战、共同抗敌。
冀中、晋察冀、鄂豫皖、山东等解放区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前沿,这里的干部和群众肩负着敌后战场的重担。
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矢志不渝地坚持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起了一支支有力的游击队,发动了一次次成功的战斗。
他们的抗日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力量。
烽火燎原,中华民族以生命向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抗争。
每一位参战的将士都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血脉。
年轻的士兵,他们可能年纪轻轻地离开了家乡,踏上了抗战战场。
他们挥舞着武器,坚决捍卫着祖国的尊严。
老将军们,他们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带领着年轻的一代,从容应对敌人的种种挑战。
抗日峰火爱国主义思想历来是鼓舞炎黄子孙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华厦历史不断前进的世大力量,是人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我们英雄的中华儿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协作,热爱和平,以独特的精神风貌,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思增添新的内容。
回顾那段屈辱的历史,令我们不堪回首。
日本帝国主义侵点东北后,惨绝人寰地蹂躏我们的同胞,疯狂的掠夺我们的资源,把我们原本秀美、富饶的山川变成人间地狱。
面对侵略者的暴行,坚强、勇敢的白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入侵之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面对侵略者的血腥统治,不甘受压迫、剥削、奴役的石人矿工们,由被初的自发斗争,逐步发展成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有力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干扰和破坏了日本侵略者的掠夺计划。
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涌现了无数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著名的有杨靖宇、王德泰等。
为了纪念在日本残暴统治中遇害的矿工,建立了血泪山纪念馆以让后人不忘历史。
由于近百年间的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的斗争造成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而集中代表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力量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
在民族存亡的危急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面抗战方针,为民族的解放、抗战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洗雪了百年民族耻辱,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废除了帝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得中华民族昂首屹立于民族之林。
第一课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
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
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
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
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
日本进攻北大营关东军司令部议一议:九一八事变爆发对中国的影响。
小资料:土原肥贤二,1891年8月8日出生于日本冈山县的一个军人世家,从14岁放仙台地方陆军开始,先后就读过东京陆军学校、日本士官学校和日本陆军大学。
1912提从陆军大学毕业后,任职于日本陆军参谋本部,随即由参谋本部派往中国,在北京特务机关任坂西利八郎中将的辅佐官,开始了他在中国的特务生涯。
因工作业绩卓著,于1930年调任天津特务机关长,次年又调任沉阳特务机关长,是九一八事变的共谋者,并一手导演成产伪“满洲国”政权。
链接:在1927年夏,日本内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制订了《对华政策纲领》,露骨地声称中国东北“在(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
同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帝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即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从而确立了以“满蒙”为侵略基地的狂妄战略。
搜集资料,简要介绍日本甲级战犯。
第二课保卫家乡“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谈谈对歌词的体会。
“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
各地人民纷纷要求抗日,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东北人民奋起抵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先后出现了东北义勇军和各种抗日武装。
1936年2月,东北各抗日部队统一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联军团结广大群众,进一步开展了广泛持久的抗日武装斗争,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抗战。
日本侵略者在吉林各地设立了地方统治机构,配了参事官和指挥官,把持地方大权,大肆实施“集团部落”和“治安肃正”的血胜政策,加强了经济统治和掠夺,推行殖民文化政策,夺取控制伪满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统治大权。
小资料:搜集资料,日本帝国主义对吉林人民的残暴罪行还有那些?不甘心当亡国奴的白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配合抗日联军,开展了可歌可泣的对日斗争。
1936年,杨靖宇率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陪合抗日军攻点了临江县。
1933年10月开始,人民革命军各部在白山先后建立了蒙江那尔轰、长白县、临江县等抗日游击根据地。
随着人民革命军活动范围的扩大和游击战争的发展,根据满洲省委的指示,1934年11月5日,在临江县四道二岔召开了中共南满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中共南满临时特委。
7日,宣布正式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杨靖宇任军长。
1935年,活动东满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一部在李学忠的率领下到那尔轰,与一军会师,成为一、二军协同作战的开端。
1936年7月,一、二军合编成立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下辖一、二军,杨靖宇任总司令,王德泰任副总司领。
一路军成立后,在白山取得了一系系的胜利,动摇了日伪当局的反动统治,有力的配合和支援了全国抗日斗争。
1938年,由于日本关东军在东南地区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大讨伐“,抗日游击根据地几乎全部丧失,抗联活动区逐步缩小。
10月八日,扬靖宇率部在临江县岔沟地区陷入日伪军得围,经过激烈的战斗,胜利突围,此后,斗争形势更加恶化,抗联进入艰苦时期。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蒙江殉国,大部部进入苏境。
余部进入深山雪林中继续开展斗争。
坚持到抗日战钱的胜利。
小资料:那尔轰会师遗址位于靖宇县丁南岔镇光明村沟里。
1981年4月20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5年,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政治部李学忠率第二团两个边150人与第一军第二师部队在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靖宇县那尔轰胜利会师,史称“那尔轰会师”。
这次会师,商讨了筹备满人民代表大会、筹建满洲临时人民革命政府和东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等重大事项,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组成和东北南满省委的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次会师使隔绝以久的东、南满游击区和根据地连成一片,扩大了抗联队伍活动空间,打通了向东发展的通道。
谈谈你所知的白山抗日名将有那些?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
原名马尚德,1905年生,河南省确山县人。
学生时代积极投身反帝爱国运动。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
1928年秋到开封、洛阳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
1929年春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领导工人运动。
在河南和东北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任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
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
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第1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
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
同年1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
1936年6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
7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
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打得敌人心惊胆战,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日伪军连遭打击后,加紧对东北抗日联军的军事讨伐、经济封锁和政治诱降,同时对杨靖宇悬赏缉捕。
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他以“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崇高气节,继续坚持战斗。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
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
杨靖宇不愧是真正的钢铁战士,是用特殊材料铸成的共产党员。
渴了,抓一把雪吃,饿了,吞一口树皮或棉絮。
他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直至弹尽,于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
当残忍的日军将其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
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濛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第三课杨靖宇《五律*蒙江怀古》杨将军1995年8月15日关东杨靖宇,豫府马骥生;壮矣殉国殇,雄哉铁干城。
断粮仍驰骋,孤胆凭纵横。
四岛岂亡华?!白山志雄风。
纪念杨靖宇将军百年诞辰民族英雄杨将军,战功卓著满乾坤。
三十五年峥嵘岁,一十四载戎马春。
白山黑水魂潇潇,赤县青史柏森森。
国人铭记期颐日,高歌一曲颂战神。
杨靖宇将军殉国地位于县城西南6公里,靖白公路沿线的三道崴子,是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地保护单位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已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6年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将军在这里抒写了荡气回肠的抗日诗篇。
英雄壮举,浩气长存。
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勤劳的靖宇人民把将军殉国地建设成了园林式的公园,供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旅游观光。
景区内松柏苍天,掩映抗联密营,纪念碑亭庄严肃穆,将军桥伴你重走将军路,正所谓“青山埋忠骨,碧水荡英魂”,是爱国主义教育游的理想去处。
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占地面积150亩,分为前导区、中心区和旅游区,以牌楼、塑像、正气亭、台阶、拱桥、纪念碑、纪念塔成一条纵轴线,将三个区连在一起。
前导区的主要建筑物有牌楼、将军塑像和正气亭。
牌楼是陵园的正门,采用古式黄色琉璃瓦建筑,镶嵌在牌楼门上,正面陈云同志亲笔提写的“杨靖宇将军殉国地”蓝底金字,背面是郭沫若提写的“浩气长存”四个金色大字。
牌楼前设停车场3150平方米,两侧放有高1.9米的汉白玉石狮一对,有陵园说明碑和牌楼说明碑各一块。
从牌楼向前沿着10米宽水泥预制板铺成的甬路走120米,便是前导区中心广场,广场中心耸立着“杨靖宇将军塑像”。
塑像是靖宇县各族人民捐款于1989年8月敬立的,由鲁迅美术学院设计,用浅褐色花岗岩石雕琢,座落在3米高的黑色大理石围成的基座上,正面有彭真同志1986年11月亲笔题写的“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黑底金字。
从塑像再向前走是县政府1988年捐资修建的四角形正气亭,站在亭中可观望中心区和旅游区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