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法第一章
- 格式:ppt
- 大小:125.00 KB
- 文档页数:14
国际贸易法(本)国际贸易法(本)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引言第二节国际贸易法的定义和作用第三节国际贸易法的发展历程第二章国际贸易法基本原则第一节最惠国待遇原则第二节国民待遇原则第三节禁止限制性措施原则第四节不歧视原则第五节契约诚信原则第三章国际贸易规则与机构第一节世界贸易组织(WTO)第二节贸易救济措施第三节自由贸易协定与区域一体化第四章国际贸易契约与合同第一节契约的要素与形成第二节契约的内容与履行第三节契约的解除与违约第五章海关程序与国际货物运输第一节海关程序第二节国际货物运输的契约与责任第三节国际货物运输的保险与索赔第六章服务贸易与投资第一节跨境服务贸易第二节跨境投资与投资促进第三节投资争端解决第七章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第一节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法律体系第二节商标与专利保护第三节版权保护与数字经济第八章争端解决与国际仲裁第一节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第二节国际仲裁的原则与程序第三节国际仲裁的执行与效力附件:1.世界贸易组织协定2.跨境服务贸易协议范本3.投资保护协定范本4.知识产权保护协议范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最惠国待遇原则: 指一个国家给予另一个国家某一特定领域的待遇应当对其他所有成员国同样适用。
2.国民待遇原则: 指一个国家对国内和外国企业或个人给予同等待遇,不进行歧视。
3.禁止限制性措施原则: 指禁止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商品、服务或外国投资实施不合理或歧视性的限制性措施。
4.不歧视原则: 指在国际贸易中,不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商品、服务或投资实施歧视性待遇。
5.契约诚信原则: 指国际贸易契约当事人应当遵守合同条款、兑现承诺,并在订立和履行契约中展现诚信的态度。
国际贸易法打印版版
国际贸易法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
国际贸易法是指调整国际贸易关系的一系列法律规则和原则的总称。
它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各国之间的贸易自由与公平,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与稳定。
第二章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贸易法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国际贸易法的中心与核心。
它通过制定和执行贸易协议,监督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并解决贸易争端,起到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重要作用。
第三章贸易自由化与非歧视原则
贸易自由化是国际贸易法的核心原则之一。
根据贸易自由化原则,各国应该相互降低贸易壁垒和限制,实现自由贸易。
国际贸易法还包含了非歧视原则,即各国在对待进口产品时不能歧视其他国家。
第四章贸易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贸易关税是各国对进口产品征收的税费。
根据国际贸易法,贸易关税应该逐步降低,以促进贸易自由化。
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进口许可证、技术壁垒等,它们是各国限制贸易的措施。
第五章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是国际贸易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各国之间发生贸易争端时,可以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进行调解和裁决,以维护贸易的公平和稳定。
第六章国际贸易法的发展与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法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和挑战。
如何平衡各国的利益,解决不同国家间的贸易纠纷,将是国际贸易法发展的关键问题。
国际贸易法在推动国际贸易发展和维护贸易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遵守国际贸易法的规则和原则,各国可以实现互利共赢的贸易关系,推动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2016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16.11.07•【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七号•【施行日期】2016.11.07•【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2004年4月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根据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对外贸易经营者第三章货物进出口与技术进出口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第五章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第六章对外贸易秩序第七章对外贸易调查第八章对外贸易救济第九章对外贸易促进第十章法律责任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保护对外贸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对外贸易以及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本法所称对外贸易,是指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
第三条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依照本法主管全国对外贸易工作。
第四条国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鼓励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促进和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缔结或者参加关税同盟协定、自由贸易区协定等区域经济贸易协定,参加区域经济组织。
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对外贸易方面根据所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给予其他缔约方、参加方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待遇,或者根据互惠、对等原则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待遇。
第七条任何国家或者地区在贸易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歧视性的禁止、限制或者其他类似措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该国家或者该地区采取相应的措施。
国际贸易法律法规指南第1章国际贸易法律基础 (2)1.1 国际贸易法的起源与发展 (3)1.2 国际贸易法的主体与客体 (3)1.3 国际贸易法的适用范围与效力 (3)第2章国际贸易术语与惯例 (3)2.1 国际贸易术语概述 (3)2.2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4)2.3 国际贸易惯例的适用与解释 (4)第3章国际贸易合同法 (5)3.1 国际贸易合同的订立与生效 (5)3.1.1 合同的订立 (5)3.1.2 合同的生效 (5)3.2 国际贸易合同的履行与解除 (5)3.2.1 合同的履行 (5)3.2.2 合同的解除 (5)3.3 国际贸易合同的违约责任与救济 (5)3.3.1 违约责任 (6)3.3.2 救济措施 (6)3.3.3 争议解决 (6)3.3.4 法律适用 (6)第4章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法 (6)4.1 国际货物运输法律制度 (6)4.1.1 国际货物运输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6)4.1.2 相关国际公约 (7)4.1.3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 (7)4.2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法律制度 (7)4.2.1 保险合同的订立 (7)4.2.2 保险责任的承担 (7)4.2.3 保险赔偿 (7)4.3 货物运输与保险纠纷的处理 (7)4.3.1 和解 (7)4.3.2 调解 (8)4.3.3 仲裁 (8)4.3.4 诉讼 (8)第5章国际贸易支付法 (8)5.1 国际贸易支付工具与方式 (8)5.2 国际信用证法律制度 (8)5.3 国际保理与福费廷法律制度 (9)第6章国际贸易壁垒与救济措施 (9)6.1 国际贸易壁垒概述 (9)6.2 反倾销与反补贴法律制度 (9)6.2.1 反倾销法律制度 (9)6.2.2 反补贴法律制度 (10)6.3 保障措施与特保措施法律制度 (10)6.3.1 保障措施法律制度 (10)6.3.2 特保措施法律制度 (10)第7章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制度 (10)7.1 世界贸易组织概述 (10)7.2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11)7.3 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 (11)第8章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12)8.1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概述 (12)8.2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协定 (12)8.3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 (12)第9章国际投资法与国际贸易融资 (13)9.1 国际投资法概述 (13)9.2 国际投资保护与促进措施 (13)9.2.1 投资保护 (13)9.2.2 投资促进 (13)9.3 国际贸易融资法律制度 (13)9.3.1 国际贸易融资方式 (13)9.3.2 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及防范 (14)9.3.3 国际贸易融资法律监管 (14)第10章国际贸易争议的解决途径 (14)10.1 国际商事仲裁 (14)10.1.1 仲裁协议 (14)10.1.2 仲裁机构和仲裁规则 (14)10.1.3 仲裁庭的组成 (15)10.1.4 仲裁程序 (15)10.1.5 裁决的执行 (15)10.2 国际民事诉讼 (15)10.2.1 管辖权 (15)10.2.2 国际法院的选择 (15)10.2.3 诉讼程序 (15)10.2.4 外国判决的承认与执行 (15)10.3 替代性争议解决机制与国际调解 (15)10.3.1 调解协议 (16)10.3.2 调解机构和调解员 (16)10.3.3 调解程序 (16)10.3.4 调解结果的执行 (16)第1章国际贸易法律基础1.1 国际贸易法的起源与发展国际贸易法作为调整跨越国界交易的法律规范,其起源可追溯至古代文明间的贸易往来。
国际贸易法国际贸易法第一章国际贸易法第一节国际贸易概述一、概念:商品或服务跨越国境的流通二、种类:(一)国际货物贸易--有形商品(二)国际技术贸易--技术的买卖民用技术→贸易中的技术(三)国际服务贸易--有偿--种类是WTO规定的(法定的)--跨越国家或者地区第二节国际贸易法概述一、概念:(公法+私法)公法:贸易管制法私法:各国民商法二、分支:国际货物贸易法、国际技术贸易法、国际服务贸易法第二章国际货物贸易法第一节概述一、国际货物贸易又称为国际货物买卖,是指营业地处于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进行的有形动产的买卖有形排除:①供私人买卖和使用的②拍卖③按照法律执行令进行的买卖(公法买卖)动产/不动产法律依据:转移方式动产:任意不动产:强制《海商》第二条船舶、飞机、汽车灯;证券;电力二、国际货物贸易公司的地位第二节一、国际货物买卖的概念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一)要约:一方当事人以订立合同为目的,向相对方做出的意思表示(证券的买卖、电力)1、成立三个条件:①向相对人作出的→特定、数量不限②内容确定→具备未来将来成立合同中的主要条款③要约必须送达受要约人,送达时,要约生效2、要约的撤回:要约人在要约未送达受要约人时,取消要约的行为若已送达,此时取消则为撤销3、出现以下情况,要约不可撤销:①要约写明接受要约的期限,或以其他方式表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②受要约人有理由信赖(证据)该要约不可撤销,并且受要约人已经本着对该要约的依赖行使4、时效:①有效期已过②要约人撤销③守要约人拒绝(明示;默示→对要约的改变)(二)承诺1、生效条件:①主体要件:由受要约人做出②时间要件:逾期承诺不构成承诺(逾期承诺不具有承诺的效力)特殊:①对于逾期承诺如果要约人毫不延迟的将接受的意思通知受要约人,该逾期承诺仍然有效②如果载有逾期承诺的信件或其他书面文件表明逾期承诺是在传递正常,能及时送达要约人的情况下寄发的,该逾期承诺仍然有效,除非要约人毫不延迟的用口头或书面通知受要约人,他认为其要约已经失效③内容:与要约内容一致(实质的一致,并不是机械完全的一致)2、承诺生效时间:①到达生效(大陆法系)②投邮生效(发出生效,英美法系)③了解生效(意大利)三、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生效(一)主体(特许经营)(二)意思表示真实排除了:①胁迫(合同无效)②欺诈(合同无效):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事实(主观),客观上使用欺诈行为,诱使对方做出了错误的意思表示③重大误解(不包括对交易动机的误解)④显失公平(与重大误解,效力待定,可撤销,一定时间,出斥期间)(三)合法:多重标准(同时符合)社会公共道德四、违反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补救方法(一)卖方违约时适用于买方的补救方法1、要求实际履行,还可以给对方合理的宽限期让卖方履行其义务——第一补救方法,维护秩序2、交付替代物3、修理(机器设备):修补&调试&替换有瑕疵的部分买方请求修理的要求应与发出货物不符的通知同时提出或在该通知发出后一段合理时间(依个案)内提出4、减价:货物与合同不符,无论货款是否已付,买方都可以减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