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3月适应性线上测试卷历史 含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791.06 KB
- 文档页数:9
福建省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共12题;共48分)1. (4分)(2020·福州模拟) 汤灭夏时发表了“汤誓”,数落夏桀罪行,将推翻前朝视为天命所在。
周兴兵灭商时也多次发誓,并特别强调商王罪在失“德”,推翻商纣是“共行天罚”。
这体现了周人()A . 重建道德,再造秩序的决心B . 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观念C . 崇拜神灵,敬畏上天的意识D .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2. (4分)(2016·遵义模拟) 有学者认为,战国至西汉初农民的桑麻纺织业、家畜饲养和园艺种植等多种经营的收入,可占农家生产总收入的40%以上。
这种观点()A . 推翻了对古代抑商政策的固有认识B . 否定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C . 深化了对古代中国自然经济的理解D . 肯定了战国至汉初私营纺织业的发达3. (4分)(2018·江苏) 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
“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
”由此可见,尚书省()A . 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B . 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C . 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D . 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4. (4分)下图是《天工开物》中的手工业生产场景——锤锚(锚是船舶停靠固定之物)。
从图中直接提炼的信息是()A . 冶铁技术高B . 造船业发达C . 生产工艺复杂,规模大,—道工序需多人合作才能完成D . 明代制锚行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5. (4分)(2020·广州模拟) “新文学革命期间的北京学者,远不会料想到20年以后,北京与上海的文学活动中心会被武汉和广州所取代,更不会想象到西部的重庆的学术文学氛围会发展的如此迅速”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 文化中心的逐渐西移B . 抗战伤痕文学扩大的使然C . 政治局势的急剧变化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扩大6. (4分)(2020·宜昌模拟) 1931年,以启新为首的三家民营水泥公司签订联营合同,协定销数和售价,划定联营区域,制定管理规则,并在限制扩充及联合对外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泉州市2020 届高三毕业班适应性线上测试卷24、战国时期,士人“择木而栖”现象非常普遍,卫国人商鞅先后在魏国、秦国任要职;齐国人邹衍成为燕昭王之师;吴起一生中曾在鲁、魏、楚等国为官,每当遭到诬陷,便另投明主。
这种现象A.强化了“家国一体”的观念B. 推动了百家争鸣的深入开展C.促进了诸侯国之间和平交往D. 反映君主专制体制弊端严重25、西汉实行盐铁官营政策,只注重产量,质量差,价格高,生产的农具多而不适用;同时还存在不准挑选、购买不便、强买强卖等问题。
这反映了西汉A.私营手工业成为市场主体B.政府支配市场的弊端C.官营手工业技术相对落后D.家庭手工业发展缓慢26、有学者认为,玄武门事变是两个不同社会阶层的斗争,即以李建成为首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和以李世民为首的下层士兵及各地农民武装的斗争。
据此推知,玄武门之变A.削弱世家大族势力B.延续隋朝末年农民起义C.促使皇权不断加强D.导致下层民众控制政权27、明清时期,我国戏曲总类丰富多彩,除“国粹”京剧外,还有流行于江浙的越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等,这表明当时A.统治思想兼容并蓄B.农耕经济高度发展C.市民阶层生活需要D.君主专制走向衰落28、表3 近代早期苏州上层绅商的产业及收入分布情况据此可知,表3 的现象A.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长期萧条B.折射中国民族工业的特殊性C.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D.取决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29.1912 年2 月12 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据此可知,清帝退位A.宣告了清末新政的结束B.推动了中华民国的成立C.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D.导致了革命果实被窃取30.1925 年,国民党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各种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
2020年3月高三第三次在线大联考(新课标Ⅰ卷)历 史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殷人认为只有通过虔诚祭祀才能获得“上帝”的眷顾而长治久安;而周人则认为“天”是以“道德”作为赏罚的标准,君主必须“保民”才能保证获得“天”的眷顾。
这反映了周代A.统治理念发生了变化B.王权与神权实现结合C.保民成为主流价值观D.理性主义的日渐成熟2.董仲舒以阴阳解《春秋》灾异后,臣民多借助天象变异的时机抨击时弊、讥讽权贵,如宣帝时,京师雨雹,有大臣就上书指出是外戚霍氏一姓擅势所致。
据此可知,汉代A.儒家的思想已经成为正统B.政治受到天人感应思想影响C.外戚专政的现象十分严重D.董仲舒借鉴了阴阳五行学说3.唐朝和五代科举的实际主持人为知举官,达官贵人或社会名流得发“公荐”给知举官,知举官依据“公荐”推选名单、参考举人考试成绩决定录取名单,故有“通榜”之称,通常皇帝不参与录取之事。
这说明当时A.考试成绩是取士的主要标准B.社会重学的风气逐渐地形成C.取士方式并不利于中央集权D.科举取士难以选拔优秀人才4.明代中后期,通过马尼拉帆船,大量的美洲白银流入到中国。
但这些流入到中国的白银要么用于购买土地,要么被私人窖藏于地,市场上甚至出现了白银短缺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根源于A.土地兼并的需要B.抑商政策的推行C.白银不断地贬值D.传统的经济模式5.当朝廷招抚义和团,下诏对外宣战,南方的督抚如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却以东南无义和团义民,不能执行宣战谕旨为由,要求解散义和团,保护外国使馆。
这主要说明A.义和团获得了清政府认可B.南方地区分裂倾向明显C.中央集权体制出现了弱化D.清朝政府对外软弱投降6.1902年,梁启超在其创作的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中写道:孔子降生后2513年,即西历1962年,中国维新成功,诸友邦均遣使前来庆贺。
这部小说的创作A.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B.意在反对民主革命C.引领了世界文学潮流D.回应了救亡的主题7.20世纪30年代,在岭南山区的一些市镇上,烟民可以很容易买到英美烟草公司的香烟,以致有报纸评论道:“村民也许不知道孙中山是谁,但是几乎没有地方是不知道美国的哈德门香烟。
泉州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适应性线上测试卷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说明第 I 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24. B 25.B 26.A 27.C 28.B 29.C 30.A 31.A 32.D 33.C 34.D 35.B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本卷共3小题,第42题25分,第42题12分,共52分。
41.(25分)(1)特点:通过立法防控;政府救治与民间防控结合;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探索免役治疗方法。
(每点2分,8分)意义: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口增长;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中医学的发展;为世界医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每点2分,满分7分)(2)影响:一方面,给欧洲带来巨大灾难:人口减少,社会动荡,种族迫害等。
(4分)另一方面,冲击了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加速了欧洲社会转型。
(任答3点即可,每点2分,6分)42.示例. 论题:利用外资可以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阐述:1921年,苏俄国内战争胜利后,国家经济困难,无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规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引进外资,促进苏俄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二战给欧洲人民造成无穷的灾难,西欧各国经济衰落,为恢复和发展经济,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利用外资促进了经济迅速恢复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中国由于受“左倾”错误的影响,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为尽快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鼓励海外华侨回国投资,拓展吸收外资途径,从国外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改善投资产业结构,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总之,引进外资可以弥补国内资金不足,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经济恢复发展,有力地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说明:观点3分,论述6分,结论3分;“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标准答案,符合题意,逻辑严密,即可酌情给分。
福建省2020年高三下学期历史测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史载,笃信法家思想,有着焚书坑儒恶名的秦始皇,因为孔子的第九代孙孔鲋“博通六艺”,而将其拜为少傅;轻慢儒生,以黄老之术治国,有着“尿溺儒冠”黑历史的汉高祖刘邦不但祭孔,还封孔子九世孙孔滕为“奉嗣君”。
这两则故事主要说明了A. 法家与道家思想有明显的缺陷B. 儒学具有普世价值该有的特性C. 孔子思想可以成为政教指导原则D. 秦始皇与汉高祖也需要凝聚人心2. 汉武帝设刺史,职权为“奉诏六条察州”。
西汉中期后,京房(人名)曾经向皇帝奏报新的对官吏考核的方法,皇帝“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考核官吏政绩的事宜),刺史复以为不可”。
由此可见,在汉代中后期A. 刺史制度渐趋完善B. 刺史地位显著提高C. 刺史监察范围扩大D. 刺史职权有所异化3.唐代的“市”由“市令”专管或地方官兼职掌控,并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宋代“凡州县皆置务,关镇或有焉”。
“务”成为各级地方市场管理和税收机构。
这反映出A.地方分裂势力增强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C.政府市场观念变化D.坊市制度日益完善4.“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材料体现了A. “仁爱”的主张B. “仁政”的思想C. “兼爱”的思想D. “农本”的主张5.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
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A. 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 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D. 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6. 除革命党、谘议局、普通民众之外,清廷军队,甚至是袁世凯的北洋部队,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举动。
福建省泉州市高三3月质量检查文综历史13.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
下列选项属于干支纪年的是()A.《琶琶行》“元和十年”B.《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C.《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D.《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14.《汉书·刘辅传》记载:“中朝,内朝也。
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
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清代学者钱大昕认为“……大将军权兼中外,又置前后左右将军,在内朝预闻政事,而由庶僚加侍中给事者,皆自托为腹心之臣矣。
”由此可见,汉武帝设置中朝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皇权 B.加强中央集权 C.巩固国家统一 D.解决王国问题15.北宋理学家邵雍曾发出这样的赞叹:我幸福,因为我是人,而不是动物;是中国人,而不是蛮族人,……我幸福,因为我生活在全世界最美好的城市洛阳。
邵雍的赞叹源于当时()A.国家的大一统 B.经济文化的繁荣 C.民族关系的融洽 D.思想的自由16.光绪帝的英语老师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
”材料说明当时()A.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 B.西餐馆主要分布在沿海通商口岸C.西餐馆服务周到、营养卫生 D.西餐馆已由通商口岸进入内地17.“l92月,农工商部公布了《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此后,农工商部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El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
”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不包括()A.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B.政府实施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C.民众抵制洋货的斗争 D.重视发展轻工业18.中国有句俗语,叫做“远亲不如近邻”。
下列各项,能突出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建树与这一俗语反映的意思相近的是()A.发起组建东盟 B.参与创建亚太经合组织C.参与创建联合国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19.图7白色区域反映了某一时期西方人对全球的了解,从时间上判断其最早出现在()A.公元l世纪B.公元15世纪初C.公元15世纪末D.公元16世纪初索克拉底(前436~前338)说“雅典的学生已成为他人的老师;雅典已使“希腊人”一词不再表示一个种族,而表示一种精神面貌。
绝密★启用前福建省泉州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高考适应性线上测试文综-历史试题2020年3月(完卷时间:150分钟;总分300分)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战国时期,士人“择木而栖”现象非常普遍,卫国人商鞅先后在魏国、秦国任要职;齐国人邹衍成为燕昭王之师;吴起一生中曾在鲁、魏、楚等国为官,每当遭到诬陷,便另投明主。
这种现象A.强化了“家国一体”的观念B.推动了百家争鸣的深入开展C.促进了诸侯国之间和平交往D.反映君主专制体制弊端严重25.西汉实行盐铁官营政策,只注重产量,质量差,价格高,生产的农具多而不适用;同时还存在不准挑选、购买不便、强买强卖等问题。
这反映了西汉A.私营手工业成为市场主体B.政府支配市场的弊端C.官营手工业技术相对落后D.家庭手工业发展缓慢26.有学者认为,玄武门事变是两个不同社会阶层的斗争,即以李建成为首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和以李世民为首的下层士兵及各地农民武装的斗争。
据此推知,玄武门之变A.削弱世家大族势力B.延续隋朝末年农民起义C.促使皇权不断加强D.导致下层民众控制政权27.明清时期,我国戏曲总类丰富多彩,除“国粹”京剧外,还有流行于江浙的越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等,这表明当时A.统治思想兼容并蓄B.农耕经济高度发展C.市民阶层生活需要D.君主专制走向衰落28.表3近代早期苏州上层绅商的产业及收入分布情况据此可知,表3的现象A.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长期萧条B.折射中国民族工业的特殊性C.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D.取决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29.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福建省高三毕业班文综历史3月适应性线上测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2020·五莲模拟) 春秋曾国贵族曾公求墓葬出土编钟有铭文“(周)昭王南行,豫命于曾,咸成我诰,左右有周,赐之用钺,用政(征)南方”,及“适于汉东,(南)方无疆,涉政(征)淮夷,至于繁阳”等。
据此可知()A . 分封制度受到了一定冲击B . 西周完成了政治中心南移C . 南方曾国认同周王的权威D . 西周实现了对边疆的控制2. (2分) (2020高二下·铜仁月考) 在汉代儒者看来,春秋战国以来的社会政治变迁严重破坏了三代以来延续已久的“天命有德”的政权合法性理论,汉武帝继承了儒家“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理念,确立了基本的礼制。
这种“礼制”()A . 重视用“德”来维系政治统治B . 开始确立了儒家天命思想学说C . 用“天命”来凸显皇权的神秘性D . 为专制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3. (2分) (2017高三上·铜梁月考) “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得失则举而听之谏官,环相为治而言乃为功。
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该材料表明()A . 皇帝和谏官矛盾尖锐B . 皇帝的权力受到宰相的制约C . 监察制度适用于监督宰相D . 谏官的职责是规劝君主的过失4. (2分) (2019高二下·元宝山期中) 明代,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为代表的吴派绘画,共同体现了一种倾向:接近世俗生活,采用日常题材,笔法风流潇洒,秀润纤细。
吴派绘画的这一倾向()A . 反映了作者的孤独与寂寞B .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C . 表明其创作讲究工整细密D . 表达了强烈的个性感受5. (2分) (2020高三下·湖州月考) 鸦片战争之后,英国认识到随着传统中国对外关系体制被打破,其他国家也必定会向中国要求条约特权。
泉州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卷历史试题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C A A D B A C D C D B B A C D 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第17题8分.第18题2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8分,共52分。
17.《盛世滋生图》是乾隆时期的绘画作品,描绘苏州的繁华景象,是研究清朝前期苏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图像史料(实物史料)。
(2分)该画作为研究清朝前期苏州的手工业发展、商业发展、交通运输业、集镇、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史料依据。
(2分)(如答:消费水平、长途贩运、金融、江南人口快速增长等也可酌情给分)但这一画作带有对客观事物描述的主观色彩(有意史料),其描述并非是完全真实的历史,应辩证客观看待其史料价值;(2分)研究该时期苏州的社会发展史时,应与其他的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等相互印证,坚持多重论据法。
(2分)18.(1)变化: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从粮食配给制到自由贸易。
(4分)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余粮收集制严重束缚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国内战争结束,恢复发展经济的需要;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布尔代维克党的领导,列宁的正确探索。
(任答3点,6分)18.(2)特点:服务于工业化战略的需要;突出国家主导(政府进行管控/严格管理粮食的加工贸易/有计划经济色彩);逐步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维护人民利益;配合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任答4点,8分)18.(3)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根据形势变化进行调整;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生产关系调整;体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要求;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任答3点,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6分)19.示例一:选择:图5和图6观点:政局变动影响妇女发型变化。
(3分)阐释:1644年,满清入关,逐步建立全国的统治,在发式上为彰显满人的统治地位,要求满族妇女发型保留具有民族特色的“旗头”并禁止满人效汉人服饰、发式;“汉族妇女继续保留汉人发式。
泉州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适应性线上测试卷
历史试题
(完卷时间:150分钟;总分3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
均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战国时期,士人“择木而栖”现象非常普遍,卫国人商鞅先后在魏国、秦国任要职;齐国
人邹衍成为燕昭王之师;吴起一生中曾在鲁、魏、楚等国为官,每当遭到诬陷,便另投明主。
这种现象
A.强化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B.推动了百家争鸣的深入开展
C.促进了诸侯国之间和平交往
D.反映君主专制体制弊端严重
25.西汉实行盐铁官营政策,只注重产量,质量差,价格高,生产的农具多而不适用;同时还
存在不准挑选、购买不便、强买强卖等问题。
这反映了西汉
A.私营手工业成为市场主体
B.政府支配市场的弊端
C.官营手工业技术相对落后
D.家庭手工业发展缓慢
26.有学者认为,玄武门事变是两个不同社会阶层的斗争,即以李建成为首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和以李世民为首的下层士兵及各地农民武装的斗争。
据此推知,玄武门之变
A.削弱世家大族势力
B.延续隋朝末年农民起义
C.促使皇权不断加强
D.导致下层民众控制政权
27.明清时期,我国戏曲总类丰富多彩,除“国粹”京剧外,还有流行于江浙的越剧、安徽的
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等,这表明当时
A.统治思想兼容并蓄
B.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C.市民阶层生活需要
D.君主专制走向衰落
28.表3近代早期苏州上层绅商的产业及收入分布情况
据此可知,表3的现象
A.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长期萧条
B.折射中国民族工业的特殊性
C.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
D.取决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29.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
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据此可知,清帝退位
A.宣告了清末新政的结束
B.推动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C.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D.导致了革命果实被窃取
30.1925年,国民党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各种刊物发表了一系
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
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C.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
D.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31.至1952年,我党共接管官僚企业数量:2400多家银行,2858家工矿企业,还有交通运输招商局系统所属企业和十多家垄断性的内外贸易企业,并将它们逐步改造为国有。
这反映了
我国
A.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举
B.社会主义改造全面推开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初见成效
D.计划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32.公元前5世纪中期,雅典确立了不法申诉制度,公民可以就现行立法是否违反民主制度问
题向陪审法庭申诉,严惩提出法案的人。
当时没有律师,陪审员判案的根据是原告和被告申
辩,在开庭前也不做调查核实。
据此可知,当时雅典
A.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B.司法审判缺乏民主程序
C.法律条文形同虚设
D.公民崇尚知识与演说
33.19世纪初,英国议席分配沿用中世纪定式,分为农村选区和城镇选区两类。
老萨勒姆选
区已成为农田,每逢选举,“选民”们就走到田里去选举议员。
有几个选区已沉入海底,选
民们要坐船到海上去进行“选举”。
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A.中世纪政制被沿袭
B.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
C.宪政制度尚未完善
D.城市化进程开始启动
34.1952年12月,英国伦敦连续5天出现厚重的雾霾,出现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市民
明显增多,伦敦市10万人生病,死亡4000人,这一英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直
接推动了1956年英国《空气清洁法案》出台。
这体现了当时英国
A.新科技发明引发城市污染严重
B.环境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C.工业革命严重危害了民众健康
D.公共事件促进立法进程
35.1948年到1974年全球衰退开始的25年间,西欧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不间断增长。
欧
洲人后来把这段时期称为“白银的50年代”和“黄金的60年代”。
“黄金的60年代”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B.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动
C.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D.欧洲具有较完善的民主政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
第36-42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47题为选做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有隔离病人的防疫措施。
《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有防
治传染病的法律条文。
两宋时期,人们已经开始探索出瘟疫流行的原因,注意到自然环境和
疫病之间的关系,重视城市卫生建设,建立规范的医疗救助体系,充分发动民间力量防疫。
到了明代,种痘预防天花,已受到广泛的注意。
据俞茂鲲《痘科金镜赋集解》记载:“种痘法起于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宁国府太平县”,并“由此蔓延天下”。
清代医学著作《种痘新书》记载:“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
”后来,人痘接种法传到欧亚各国。
1769年,英国医生琴纳在中国人痘接种法的启发下,发明了牛痘免役法。
法国哲学家伏尔泰
曾在《哲学通讯》中专门称赞过中国人的“种痘”,称:“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
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
——摘编自《中国疫病史鉴》等材料二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洲的“黑死病”,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
意大利佛罗伦萨80%的人得黑死病死掉,在亲历者薄伽丘所写的《十日谈》中,佛罗伦萨突然就成了人间地狱。
大瘟疫引起了大饥荒,盗贼四起;当时又掀
起了一波又一波迫害犹太人的浪潮,理由是犹太人到处流动传播瘟病并四处投毒。
有许多学
者把黑死病看作欧洲社会转型和发展的一个契机。
经历了黑死病后,原来看起来非常艰难的
社会转型因为黑死病而突然变得顺畅了。
因而它不仅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使天主教
会的专制地位被打破,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乃至启蒙运动产生重要影响,从而改变了欧洲
文明发展的方向。
——摘编自《欧洲文艺复兴》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防治传染病措施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1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黑死病”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
(10分)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4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