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
- 格式:doc
- 大小:173.00 KB
- 文档页数:25
目录1 概述........................................................................................................... - 1 -1.1项目背景 (1)1.2设计及评价依据 (2)1.3防洪标准 (3)1.4技术路线与工作内容 (4)1.5评价范围 (5)1.6高程、坐标系统 (5)2 基本情况....................................................................................................... - 6 -2.1建设项目概况 (6)2.2河道基本情况 (6)2.3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 (8)3 河道演变....................................................................................................... - 9 -3.1河道天然概况 (9)3.2河道近期演变情况 (9)3.3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9)4 防洪评价计算 ............................................................................................ - 10 -4.1防洪标准 (10)4.2水文分析计算 (10)4.3雍水分析计算 (14)4.4洪水水面线成果对比分析 (17)5 防洪综合评价 ............................................................................................ - 20 -5.1工程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 (20)5.2项目建设的防洪标准评价 (20)5.3对河道泄洪的影响分析 (20)5.4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20)5.5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影响分析 (21)5.6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21)6 结论与建议 ................................................................................................ - 22 -6.1结论 (22)6.2建议 (22)附件:附件 1:设计委托书;附件2:《关于同意崇溪河收费站迁建的批复》******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2010.11.23;附件 3:《渝黔高速公路崇溪河主线收费站设计方案的批复》******交通委员会办公室2010.11.12;附件 4:《总体平面布置图》******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附件 5:《改移沟渠平面图》******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附件 6:《******工程防洪评价报告》专家评审意见;附件 7:《******工程防洪评价报告》评审专家签字表。
XXX桥跨XX河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XXXX二0一七年七月XXX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批准:XXX审定:XXX审查:XXX校核:XXX报告编写:XXX目录1 概述 01.1 项目背景 01.2 评价依据 (2)1.3 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4)1。
4 其它 (5)1。
5 评价范围 (5)1.6 评价洪水标准的确定 (6)2 基本情况 (7)2。
1 建设项目概况 (7)2.2 河道基本情况 (9)2。
3 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 (14)2。
4 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 (14)3 河道演变 (17)3.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17)3.2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19)3。
3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24)4 防洪评价计算 (26)4。
1 水文分析计算 (26)4。
2 壅水高度及壅水范围 (36)4。
3 桥梁下弦高程的复核 (39)4。
4 冲刷计算 (39)5 防洪综合评价 (45)5。
1 建设项目与有关水利规划的关系及影响分析 (45)5。
2 项目建设是否符合防洪防凌标准、有关技术和管理要求 (45)5.3 项目建设对河道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45)5。
4 项目建设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47)5.5 项目建设对护岸及其它水利工程与设施的影响分析 . 475。
6 建设项目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47)5。
7 建设项目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适当 (47)5.8 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及水质的影响 (48)5。
9 项目建设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48)6 影响的防治与补救措施 (49)6。
1 降低对河道岸坡影响的措施 (49)6。
2 降低对环境、水质影响的措施 (49)6.3 桥梁汛期施工应采取的措施 (50)7 结论与建议 (51)7。
1 结论 (51)7.2 建议 (51)附图:1概述1.1项目背景1.1.1项目所在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是经济腾飞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防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交通运输发展的快慢、优劣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支撑、保障和引导作用。
防洪评估报告报告撰写单位:XXX省防洪委员会报告审查单位:XXX省政府报告编号:FH-2021-001一、背景概述近年来,XXX省出现了多次洪灾,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为有效减少洪涝灾害的影响,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XXX省政府决定开展本次防洪评估工作,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洪方案。
二、评估范围本次评估范围包括XXX省所有的洪涝灾害易发区域和重要防洪设施。
具体范围如下:1. 珠江流域:珠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包括珠江、赣江、北江、西江等。
2. 漓江流域:漓江及其主要支流,包括沅江、资江等。
3. 洞庭湖流域:洞庭湖及其主要支流,包括湘江、贺江等。
4. 其他流域:涉及XXX省其他流域的防洪工作。
三、评估内容本次防洪评估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地质灾害评估:对于易受洪涝灾害影响的区域,进行地质灾害评估,重点考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2. 洪水模拟评估:通过洪水模拟评估,综合考虑历史洪水频率、降雨强度等因素,进行洪水分析和评估。
3. 防洪设施评估:对于已建成的防洪设施,进行全面的评估,严格按照国家防汛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同时要考虑设施使用寿命和维护保养等因素。
4. 防洪标准评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洪标准,确保各项防洪设施达到国家防汛标准要求。
四、评估结果通过本次防洪评估工作,我们得出了以下评估结果:1. 地质灾害:XXX省存在大量易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需要加强应急预案和风险管控措施。
2. 洪水模拟:XXX省洪水频率较高,需要加强防洪救援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制定。
3. 防洪设施:XXX省防洪设施质量良好,但是存在设施老化等问题,需要加强维护保养和改造升级。
4. 防洪标准:XXX省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和合理的防洪标准,确保各项防洪设施符合国家防汛标准要求。
五、结论和建议XXX省应当优先对易发地质灾害区域采取风险管控措施,加强防洪救援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制定,同时加强防洪设施维护保养和改造升级工作,确保各项防洪设施达到国家防汛标准要求。
目录1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及评价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洪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路线与工作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评价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程、坐标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基本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述1.1 情况说明2008年3月26日,芜湖市水务局在芜湖市主持召开了《芜湖市弋江路改建工程袁泽桥工程防洪评价报告》(送审稿)(以下简称《报告》)专家评审会,会议成立了专家组,对《报告》进行了评审。
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报告》(送审稿)进行了修改完善,主要补充了桥梁附近防洪工程平面位置及断面图,进一步分析了桥梁对防洪工程的影响,补充分析桥墩引起的冲刷范围和河岸防止措施等,形成了《报告》(报批稿)。
1.2项目背景芜湖市弋江路是芜湖市区南北走向的一条主要交通干道,与205国道共线,承担繁重的城市交通和过境交通运输任务,但目前该路段道路横断面组成不合理,存在部分瓶颈路段,并且主线混凝土路面破损严重,造成弋江路通行能力低,交通事故率高,且与芜湖市城市交通总体规划不符,对其加宽改造迫在眉睫,相应路段中的袁泽桥也被列入改造范围。
拟建的芜湖市弋江路改建工程袁泽桥工程(以下简称袁泽桥)位于东经118°24′、北纬31°19′处,桥梁建成后,对提高弋江路通行能力、促进芜湖市经济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拟建袁泽桥跨长江支流青弋江,距长江约4300m。
桥梁全长为1315.76m,主桥跨径135m,引桥分北岸引桥和南岸引桥,桥梁北接弋江中路,南接弋江南路。
原袁泽桥设计通航标准为Ⅵ级,现根据安徽省交通厅要求,即将建设的芜申运河芜湖市区段,将利用现有青弋江河道进行改造,其通航标准提高到Ⅲ级。
为此,工程前期,受芜湖市弋江路改建工程建设办公室之委托,芜湖市勘察测绘设计研究院对其拟建的桥址处进行了详细的岩土地质工程勘察,查明了该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地下水埋藏条件和特性等情况。
同时,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承担了该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工作。
袁泽桥工程位置布置见图1.1。
图1.1 芜湖市弋江路改建工程袁泽桥工程位置布置图袁泽桥桥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三条规定:建设跨河、穿河、临河的桥梁等工程设施,应当符合防洪标准、岸线规划、航运要求和其他技术要求,不得危害堤防安全,影响河势稳定,妨碍行洪通畅,其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批准前,其中的工程建设方案应当经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防洪要求审查同意;在洪泛区、蓄滞洪区内建设非防洪建设项目,应当就洪水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建设项目对防洪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提出防御在洪泛区、蓄滞洪区内建设非防洪建设项目,应当就洪水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措施。
枣徐线台儿庄大桥工程跨韩庄运河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设计证章:水利行业甲级证章号:110006-sj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二○○八年七月前言枣庄市台儿庄区位于山东省的最南部,地处苏鲁交界地区。
枣徐线(S244)叶庄至苏鲁省界公路是连接苏鲁两省的主要道路,现状为二级公路。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公路运输飞速发展,现有二级公路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根据山东省公路局指导意见,山东省拟将该路段拓宽改造为一级公路。
枣徐线(S244)于台儿庄南通过台儿庄大桥跨越韩庄运河,现状台儿庄大桥不满足一级公路要求,枣徐线拓宽改造工程中,拟对该桥进行扩建。
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受枣徐线叶庄至江苏界改建工程建设办公室委托,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枣徐线台儿庄大桥工程跨韩庄运河的防洪评价工作,并于2008年6月编制完成了《枣徐线台儿庄大桥工程跨韩庄运河防洪评价报告》。
2008年6月,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在蚌埠主持召开了《枣徐线台儿庄大桥工程跨韩庄运河防洪评价报告》专家评审会,提出了《枣徐线台儿庄大桥工程跨韩庄运河防洪评价报告》专家评审意见(附后)。
根据审查意见,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对洪评报告进行了修改完善,编制完成了《枣徐线台儿庄大桥工程跨韩庄运河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
报告主要在以下几处进行了修改完善:1、补充河道扩挖对桥梁的安全影响分析;2、完善施工方案及评价;3、复核壅水计算及分析;4、补充台儿庄大桥工程位置图及堤防断面补偿示意图。
本报告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高程换算关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废黄河高程=-0.20m。
批准:章敏审定:张少华审核:曾桂菊校核:周立霞项目负责人:殷卫国报告编写:殷卫国周立霞主要参加人员:周立霞殷卫国曾桂菊周广盈刘辉目录1概述 (1)1.1 项目背景 (1)1.2 评价依据 (2)1.3 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4)2基本情况 (5)2.1 建设项目概况 (5)2.2 流域概况 (12)2.3 河道基本情况 (13)2.4 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 (14)2.5 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 (16)3河道演变 (19)3.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19)3.2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20)3.3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21)4防洪评价计算 (22)4.1 水文分析计算 (22)4.2 壅水分析计算 (25)4.3 冲刷分析计算 (26)5防洪综合评价 (29)5.1 与有关规划的关系及影响分析 (29)5.2 与现有防洪标准、有关技术和管理要求的适应性分析 (29)5.3 对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30)5.4 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31)5.5 对现有防洪工程的影响分析 (31)5.6 对防洪抢险的影响分析 (32)5.7 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32)5.8 洪水对工程的影响分析 (32)6防治与补救措施 (34)6.1 平交道口的设计 (34)6.2 堤防断面补偿工程 (34)6.3 护坡工程 (35)7结论与建议 (36)7.1 结论 (36)7.2 建议 (36)附件:《枣徐线台儿庄大桥工程跨韩庄运河防洪评价报告》专家评审意见枣庄市航运管理局《关于枣徐线台儿庄大桥扩建工程建设的复函》附图:附图一:台儿庄大桥工程位置图附图二:台儿庄大桥平面布置图附图三:台儿庄大桥桥型布置及桥墩一般构造图附图四:台儿庄大桥地质剖面图附图五:平交道口设计图1概述1.1 项目背景枣庄市台儿庄区位于山东省的最南部,地处苏鲁交界地区。
1.0 概述 (1)1.1 项目基本概况 (1)1.2 评价依据及评价标准 (2)1.2.1 评价依据 (2)1.2.2 评价标准 (3)1.3 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3)基本情况 (5)流域概况 (5)2.2 水文、气象条件 (7)2.3 地形地貌和地质概况 (7)2.4 研究河段概况 (8)2.5 工程概况 (9)3.0 河道演变 (9)4.0 防洪综合计算 (10)4.1 ****水文分析 (10)水文资料及计算方法 (11)设计洪水的计算 (12)两种方法成果比较 (13)推荐采用成果 (14)4.2 起始水位确实定 (14)4.3 河道水面线的推算 (15)4.3.1 天然河道水面曲线计算 (15)4.3.2 程序计算原理 (16)4.3.3 研究河段水面曲线推求 (17)4.4 壅水高度计算 (18)计算依据 (18)规划状态水力要素计算 (21)4.4.3 建桥后水力要素计算 (21)4.4.4 桥前壅水计算 (23)桥前壅水计算结论 (25)5.0 防洪综合评价 (26)6.0 结论与建议 (27)1.0 概述1.1 项目基本概况本项目位于**河的支流****上,****是穿越****的一条主要河道,全长30公里,在**东南与**河汇流后入**湾,全长30km,流域面积1500km2。
*****路漫水桥的建设是****政府为解决农村交通问题而实施的工程。
该漫水桥的建设对于连接**镇与**村两岸交通、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路漫水桥,与****斜交,斜交角度为30度,在****上的桩号为14+400,与**高速桥邻近,该漫水桥为6孔,孔径13米,桥总长78米,桥宽为。
桥面高程为,河底高程为。
漫水桥的上部构造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板厚,板上为厚10cm的C25混凝土现浇层。
漫水桥下部为双柱式混凝土轻型桥墩,灌注桩上部直径为、下部直径为。
本桥的设计荷载为:汽车—20设计,挂车—100校核。
防洪评价报告
防洪评价报告
1. 研究目的:本次防洪评价报告旨在评价防洪工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2. 方法和数据收集:通过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和分析等方法,收集与防洪工程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包括历史洪水记录、地理气候条件、河流流量和水位等数据。
3. 现状评估:评估当前的防洪工程系统,包括堤坝、水闸、水泵站等设施的完整性、运行状况和对洪水的响应能力。
4. 洪水风险评估:对可能发生的洪水情景进行模拟和分析,评估洪水对人类和物资的潜在风险,并预测未来洪水频率和强度的变化趋势。
5. 工程可行性评估:对防洪工程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可行性等方面的考虑。
6. 评价结果:根据以上评估,对防洪工程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7. 结论:根据防洪评价报告的结果,得出关于防洪工程现状和未来发展的结论,并提供决策者和相关部门的建议。
8. 建议:根据对防洪工程的评价,提出改善和加强防洪措施的
建议,包括改进工程设施、完善监测预警系统、调整河道管理和加强公众意识等方面。
9. 报告编写:整理评估结果和建议,编写防洪评价报告,确保报告内容清晰、准确并具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10. 报告提交和使用:将防洪评价报告提交给相关决策者和部门,并在防洪工程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应用评价结论和建议。
通过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写和应用,可以更好地了解、评估和改进防洪工程的措施和效果,提高城市洪水防御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防洪评价报告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洪水频发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防洪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
为了评估当前防洪工作的成效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进行了一项针对防洪措施的评价工作。
本文将对这份防洪评价报告进行详细解读。
一、洪水灾害的背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洪水灾害愈演愈烈。
由于气候变化、环境破坏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面临着越来越频繁的洪水风险。
这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针对洪水灾害的防范工作,不仅涉及到了科学技术手段,还需要结合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二、洪水预警系统的建设本报告对洪水预警系统的建设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预警系统在防洪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及时的预警,能够提前通知人们做好准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目前的洪水预警系统在技术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一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无法实现及时的信息传递;某些城市地区的预警系统运行不稳定,存在漏报或误报的情况。
因此,建议加强对洪水预警系统的维护和更新,确保其稳定可靠地运行。
三、城市防洪工程的建设城市防洪工程是减轻洪灾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报告对城市防洪工程进行了综合评估。
目前许多城市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排水系统和堤防设施,但由于一些问题的存在,工程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比如,一些城市的排水管道因年久失修而出现堵塞和漏水问题;部分堤防存在质量问题,增加了洪灾突发的风险。
因此,我们建议对城市防洪工程进行全面的检修和改进,确保其能够满足未来防洪需求。
四、生态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对于洪水防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保护和恢复湿地、河道等生态系统,可以提高水体的储能能力,减缓洪水的威力。
本报告强调了生态保护与恢复在防洪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比如,加强对湿地的保护,禁止乱采乱挖和污染;通过植树造林,增加河岸的稳定性,减少冲刷和崩塌的风险。
目录1 概述........................................................................................................... - 1 -项目背景 (1)设计及评价依据 (2)防洪标准 (3)技术路线与工作内容 (3)评价范围 (4)高程、坐标系统 (4)2 基本情况 ...................................................................................................... - 5 -建设项目概况 (5)河道基本情况 (5)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 (7)3 河道演变 ...................................................................................................... - 8 -河道天然概况 (8)河道近期演变情况 (8)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8)4 防洪评价计算 .............................................................................................. - 9 -防洪标准 (9)水文分析计算 (9)雍水分析计算 (12)洪水水面线成果对比分析 (14)5 防洪综合评价 ............................................................................................ - 17 -工程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 (17)项目建设的防洪标准评价 (17)对河道泄洪的影响分析 (17)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17)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影响分析 (17)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17)6 结论与建议 ................................................................................................ - 19 -结论 (19)建议 (19)附件:附件 1:设计委托书;附件2:《关于同意崇溪河收费站迁建的批复》******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附件 3:《渝黔高速公路崇溪河主线收费站设计方案的批复》******交通委员会办公室;附件 4:《总体平面布置图》******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附件 5:《改移沟渠平面图》******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附件 6:《******工程防洪评价报告》专家评审意见;附件 7:《******工程防洪评价报告》评审专家签字表。
固镇县连城镇澥河土地整理项目寺后排涝站工程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蚌埠市水利勘测设计院二〇〇九年三月批准:冉凡荣审核:刘超校核:尹殿胜项目负责人:梁金艳参加人员:梁金艳王方方王卫华杨光泉目录1概述 (1)1.1项目背景 (1)1.2评价依据 (2)1.2.1法律、法规 (2)1.2.2规范和规程 (3)1.2.3相关设计报告、参考资料 (3)1.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4)1.3.1技术路线 (4)1.3.2工作内容 (4)2 基本情况 (6)2.1建设项目概况 (6)2.1.1建设缘由 (6)2.1.2工程任务与规模 (6)2.1.3工程总体布置 (6)2.1.4施工方案 (7)2.2河道基本情况 (9)2.2.1流域及河道概况、社会经济概况 (9)2.2.2气象、水文 (10)2.3场地工程地质情况 (10)2.3.1泵房处工程地质情况 (10)2.3.2堤防处工程地质情况 (15)2.4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 (18)2.5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 (18)3 河道演变 (20)3.1河道历史概况 (20)3.2河道现状 (20)3.3河道稳定性和演变分析 (21)4 防洪评价计算 (22)4.1水文分析计算 (22)4.1.1水文基本资料情况 (22)4.1.2泵站处水文基本资料情况 (22)4.2泵房对堤防的影响分析 (24)4.3堤防渗流稳定分析计算 (24)4.3.1堤防现状及堤防渗流稳定分析参数确定 (25)4.3.2堤防渗流计算及结论 (25)4.4穿堤箱涵出口段防洪影响分析 (27)4.5防洪闸防洪影响分析 (27)4.5.1壅水分析计算 (27)4.5.2冲刷分析 (28)4.5.3防洪闸渗漏分析 (28)4.6工程施工及施工期防洪影响 (28)4.6.1泵房工程施工 (28)4.6.2穿堤箱涵及出口段施工 (29)4.6.3土方的填筑与压实施工 (29)5 防洪综合评价 (31)5.1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 (31)5.2符合防洪标准、有关技术和管理要求情况 (31)5.3对河道行洪能力影响评价 (32)5.4对河势稳定影响分析 (32)5.5对堤防、护岸及其它水利工程和设施的影响分析 (32)5.6对防汛抢险、交通的影响分析 (33)5.7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适当 (33)5.8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评价 (34)6防治与补救措施 (35)7结论与建议 (36)7.1结论 (36)7.2建议 (36)附图附表附件1、拟建寺后排涝泵站所在怀洪新河河段河势图2、拟建寺后排涝泵站地理位置示意图3、怀洪新河水系图4、拟建寺后排涝泵站工程位置图5、寺后排涝泵站工程布置图6、地质资料图和表7、固镇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补充资料证明8、安徽水文工程勘察研究院补充数据说明9、寺后排涝站工程防洪评价报告专家评审意见及专家签字表10、《关于2006年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项入库的通知》(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皖国土资函[2007]84号11、《关于预安排2006年度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预算的通知》(安徽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文件)财建[2006]1605号12、《关于下达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的通知》(安徽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文件)财建[2007]547号13、委托书1概述1.1项目背景固镇县连城镇位于固镇县中部,与县城一水之隔,区位优势明显,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仅7公里,是固镇县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之一,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于该镇。
XX县XX镇半边街撇洪渠XX师范学校第二校区段整治工程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XX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二○年月证书名称: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证书证书等级:乙级证书编号:发证机关:XX省水利厅持证单位:XX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批准:审查:报告编制:分析计算:目录1概述 (1)1.1项目背景 (1)1.2评价依据 (2)1.3工作内容和技术路线 (4)1.4 报告采用高程系统 (5)2基本情况 (5)2.1建设项目概况 (5)2.2流域及河道基本情况 (9)2.3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 (12)2.4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 (13)3河道演变 (14)3.1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14)3.2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14)3.3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15)4防洪评价计算 (15)4.1流域概况 (15)4.2水文气象特征 (15)4.3设计洪水计算 (16)4.4泄洪能力复核 (21)4.5堤防稳定复核 (27)4.6施工期影响分析计算 (30)5防洪综合评价 (31)5.1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及影响分析 (31)5.2与现有防洪标准及有关要求的适应性分析 (31)5.3对河道泄洪的影响分析 (31)5.4对河势的影响分析 (31)5.5对防汛抢险的影响 (31)5.6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32)5.7景观水位对上游堤防影响分析 (32)5.8施工影响评价 (32)6防治与补救措施 (33)6.1法律法规依据 (33)6.2防治与补救措施 (33)7结论与建议 (34)7.1结论 (34)7.2建议 (35)附图1:XX师范学校第二校区工程布置图附图2:捞刀河流域水系图附图3: XX市水利水电工程分布图附图4:XX师范学校第二校区撇洪渠断面布置图附图5:XX师范学校第二校区撇洪渠典型断面图附图6:半边街撇洪渠设计水面线1概述1.1项目背景XX师范学校为教育家徐特立先生于1912年创办的百年名校。
新建第二校区位于XX县XX镇毛塘物流园内,距捞刀河北岸2.3公里,107国道东侧,规划中的XX物流大道以南、星沙大道北延线以西,面积为800亩(实际用地650亩)。
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洪灾频发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防洪工
程的建设和改善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报告旨在对防洪工程的影响进行评价,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首先,我们对防洪工程的建设和改善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
通过对工程的
规模、设计方案、实施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了解,我们对其建设成本和效益进行了评估。
同时,我们也对工程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以确保工程建设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我们对防洪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
通过对工程建设后的洪灾情况
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得出了工程对洪灾的减轻程度和对周边地区的保护效果。
同时,我们也对工程实施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分析,以便为后续的工程改善提供参考。
最后,我们对防洪工程的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估。
通过对工程建设后对周边居民
生活和财产安全的保护效果进行评价,我们得出了工程对社会的正面影响。
同时,我们也对工程建设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便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综上所述,本报告对防洪工程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评价,为相关部门提供了科
学的决策依据。
我们将继续关注防洪工程的建设和改善,为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做出我们的贡献。
目 录1 概述 .................................... 1 1。
1 项目背景 ............................................ 1 1.2 评价依据 ............................................. 3 1.3 技术路线 ............................................. 4 1。
4 研究内容 ............................................ 5 1。
5 高程与平面控制系统说明 .............................. 5 2 基本情况 .. (6)2.1 建设项目概况 .......................................... 6 2.1。
1 工程设计布置原则 ............................... 6 2。
1.2 工程总体布置方案 ............................... 6 2。
1.3 等级划分、设计荷载组合、参数与设计标准 ................................................. 8 2。
1.4 排水系统 ....................................... 9 2.2 河道基本情况 ..............................2。
2.1 河道概况 ............................2。
2。
2 河道地质条件 .......................2。
2。
3 水文、行洪 ........................2.2.4水文泥沙 ..............................2。
目录1 概述- 1 -1.1项目背景-1-1.2设计及评价依据-2-1.3防洪标准-3-1.4技术路线与工作内容-4-1.5评价范围-5-1.6高程、坐标系统-5-2 基本情况- 6 -2.1建设项目概况-6-2.2河道基本情况-6-2.3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8-3 河道演变- 9 -3.1河道天然概况-9-3.2河道近期演变情况-9-3.3河道演变趋势分析-9-4 防洪评价计算- 10 -4.1防洪标准-10-4.2水文分析计算-10-4.3雍水分析计算-14-4.4洪水水面线成果对比分析-17-5 防洪综合评价- 20 -5.1工程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20-5.2项目建设的防洪标准评价-20-5.3对河道泄洪的影响分析-20-5.4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20-5.5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影响分析-21-5.6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21-6 结论与建议- 22 -6.1结论-22-6.2建议-22-附件:附件1:设计委托书;附件2:《关于同意崇溪河收费站迁建的批复》******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2010.11.23;附件 3:《渝黔高速公路崇溪河主线收费站设计方案的批复》******交通委员会办公室2010.11.12;附件 4:《总体平面布置图》******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附件 5:《改移沟渠平面图》******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附件6:《******工程防洪评价报告》专家评审意见;附件7:《******工程防洪评价报告》评审专家签字表。
附图:附图1 项目位置图(GCZ-LTG-001);附图2 集雨面积图(GCZ-LTG-002);附图3新建河道平面图(GCZ-LTG-003);附图4新建河道纵断面图(GCZ-LTG-004);附图5 新建河道横断面图(GCZ-LTG-005);附图6 现状河道纵断面图(GCZ-LTG-006);附图7 现状河道横断面图(GCZ-LTG-007)。
防洪评价报告批复批复概述此份报告为防洪评价报告批复,对防洪措施的有效性、合规性以及对防洪工程的改进提出了具体建议。
报告内容经过审阅,经本部门专业人员评估,认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可行性。
本文将对防洪评价报告的内容进行逐段分析和批复,并在必要时提出修改意见。
报告正文批复1. 引言该部分介绍了报告的目的、范围和结构。
批复部门认为对防洪评价报告的引言部分做了适当阐述,内容清晰明了。
2. 防洪背景该部分介绍了防洪项目的背景和依据,包括防洪工程基本情况、设计要求和计划实施。
批复部门认为对防洪背景的阐述准确全面。
3. 防洪风险评估该部分对本地区洪水的历史数据和预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防洪风险的潜在程度。
批复部门认为对防洪风险评估的方法和结果都有科学依据。
4. 防洪措施分析该部分对已实施的防洪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批复部门认为对已实施防洪措施的描述准确,但建议增加对不同措施的效果和局限性进行比较和评价。
5. 防洪工程改进建议该部分根据防洪措施分析的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工程改进建议。
批复部门认为建议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施性,但建议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和社会影响。
6. 结论该部分总结了防洪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改进建议。
批复部门认为结论明确,给出了明确的行动指南。
7. 参考文献该部分列出了报告编写过程中参考的相关文献。
批复部门认为参考文献丰富,有助于提高报告的可信度。
修改意见基于对防洪评价报告的仔细审阅和批复,以下是对报告内容的修改意见:1.在第4节的防洪措施分析部分,应增加对不同措施效果的比较和评价,以便更好地指导未来的防洪工作。
2.在第5节的防洪工程改进建议部分,应更加强调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和社会影响,确保改进措施的可持续性。
3.建议对部分章节进行数据和段落的优化,以提高报告的流畅性和读者的理解度。
总结通过对防洪评价报告的批复,我们认为该报告对防洪工程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目录1 概述..........................................................................................................- 1 -1.1项目背景 (1)1.2设计及评价依据 (2)1.3防洪标准 (3)1.4技术路线与工作内容 (4)1.5评价范围 (5)1.6高程、坐标系统 (5)2 基本情况......................................................................................................- 6 -2.1建设项目概况 (6)2.2河道基本情况 (6)2.3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 (11)3 河道演变....................................................................................................- 12 -3.1河道天然概况 (12)3.2河道近期演变情况 (12)3.3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12)4 防洪评价计算............................................................................................- 13 -4.1防洪标准 (13)4.2水文分析计算 (13)4.3雍水分析计算 (18)4.4洪水水面线成果对比分析 (20)5 防洪综合评价............................................................................................- 23 -5.1工程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 (23)5.2项目建设的防洪标准评价 (23)5.3对河道泄洪的影响分析 (23)5.4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23)5.5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影响分析 (24)5.6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24)6 结论与建议................................................................................................- 25 -6.1结论 (25)6.2建议 (25)附件:附件 1:设计委托书;附件2:《关于同意崇溪河收费站迁建的批复》******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2010.11.23;附件 3:《渝黔高速公路崇溪河主线收费站设计方案的批复》******交通委员会办公室2010.11.12;附件 4:《总体平面布置图》******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附件 5:《改移水渠平面图》******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附件 6:《******工程防洪评价报告》专家评审意见;附件 7:《******工程防洪评价报告》评审专家签字表。
目录1 概述.................................................. - 1 -1.1项目背景 (1)1.2设计及评价依据 (2)1.3防洪标准 (3)1.4技术路线与工作容 (4)1.5评价围 (5)1.6高程、坐标系统 (5)2 基本情况................................................ - 6 -2.1建设项目概况 (6)2.2河道基本情况 (6)2.3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 (8)3 河道演变................................................ - 9 -3.1河道天然概况 (9)3.2河道近期演变情况 (9)3.3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9)4 防洪评价计算........................................... - 10 -4.1防洪标准 (10)4.2水文分析计算 (10)4.3雍水分析计算 (14)4.4洪水水面线成果对比分析 (16)5 防洪综合评价........................................... - 19 -5.1工程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 (19)5.2项目建设的防洪标准评价 (19)5.3对河道泄洪的影响分析 (19)5.4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19)5.5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影响分析 (20)5.6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20)6 结论与建议............................................. - 21 -6.1结论 (21)6.2建议 (21)附件:附件 1:设计委托书;附件2:《关于同意崇溪河收费站迁建的批复》******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2010.11.23;附件 3:《渝黔高速公路崇溪河主线收费站设计方案的批复》******交通委员会办公室2010.11.12;附件 4:《总体平面布置图》******市交通规划勘察;附件 5:《改移沟渠平面图》******市交通规划勘察;附件 6:《******工程防洪评价报告》专家评审意见;附件 7:《******工程防洪评价报告》评审专家签字表。
附图:附图1 项目位置图(GCZ-LTG-001);附图2 集雨面积图(GCZ-LTG-002);附图3 新建河道平面图(GCZ-LTG-003);附图4 新建河道纵断面图(GCZ-LTG-004);附图5 新建河道横断面图(GCZ-LTG-005);附图6 现状河道纵断面图(GCZ-LTG-006);附图7 现状河道横断面图(GCZ-LTG-007)。
1 概述1.1项目背景******镇位于******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6°43′40″,北纬28°44′00″。
距******主城105公里,到县城59公里,是渝黔边陲要隘,东邻本县扶欢镇,南与桐梓县松坎、羊蹬交界,西同习水县温水镇和本县打通、安稳两镇相连,北和本县东溪镇,丁山镇接壤。
******是******右岸一个支流。
******工程,是在******右岸边新建的一个高速路收费站搬迁工程。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政府河道管理条例的要求,本工程必须进行防洪影响评价。
受******渝黔高速公路的委托,本院承担了《******工程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
(1)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渝黔高速公路于2005年底全线通车,省界收费站现位于省桐梓县松坎镇,系租用省高速公路开发松坎收费站的收费广场及办公楼。
按照交通部关于“相邻两省(市)只能设置一个主线收费站”的规定,渝黔高速开通之初,作为相邻省市的渝黔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进行“二合一”设置。
随着G75兰海高速的全线贯通,渝黔高速作为主要西南出海大通道,规模已经不能满足交通量发展的需求,经常出现拥堵,诱发交通安全事故等情况时有发生。
2010年2月省高速公路发展向******交通委员会来函,要求将渝黔高速公路省界主线收费站出口车道(相对省即为入口)迁至******境。
同时省界主线收费站交通拥堵情况如不改变,将阻碍******市、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渝黔高速公路崇溪河收费站搬迁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2)项目工程概况根据******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同意崇溪河收费站迁建的批复》(綦发改【2010】556号),同意渝黔高速公路崇溪河收费站搬迁工程立项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为******渝黔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总投资为6676.55万元。
渝黔高速公路崇溪河收费站搬迁工程位于******市******县******镇渝黔高速公路雷崇段K119+640~K120+145段(笔架山隧道入口附近),其位于******镇与安稳镇相邻处。
渝黔高速公路崇溪河收费站搬迁工程主要由主线收费站车道区、主线收费站管理区、沟道改造区和安稳收费站扩建区四大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为6.60 hm2。
工程建设容为:新建收费广场、站房、临时停车休息区、办公楼、沟道改造等配套设施。
工程建设规模为:新建崇溪河主线收费站,占地面积为6.07hm2,车道按11个车道布置(规划预留不低于3个车道),总建筑面积3100m2;扩建安稳收费站,占地面积为0.53hm2,增设2个车道,形成3入3出布置。
因办公楼和停车场离原******较近,高差较大。
新建办公楼和停车场的基础放角占用原******河道,迫使******河道改线。
1.2设计及评价依据1.2.1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⑴《中华人民国水法》(2002.8.29)⑵《中华人民国防洪法》(1997.8.29)⑶《中华人民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6.10)⑷《******市河道管理条例》(2002.6.29)⑸《河道管理围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⑹《******市河道管理围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渝府发〔2003〕23号)1.2.2技术标准及规程规⑴《防洪标准》(GB50201-94)⑵《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CJJ50-92)⑶《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SL104—95)⑷《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2000)⑸《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SL44-2006)⑹《堤防工程设计规》(GB50286-98)⑺《河道管理围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水利部办建管[2004]109号,2004.08)1.2.3主要编制依据⑴《总体平面布置图》******市交通规划勘察;⑵《改移沟渠平面图》******市交通规划勘察;⑶《黔高速公路省界主线收费站搬迁工程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市交通规划勘察(2010年8月);⑷项目区1:1000地形图;⑸项目区1:10000地形图;⑹本项目设计委托合同。
1.3防洪标准⑴防洪标准本工程区域位于******市九龙坡区******县******镇境,根据《防洪标准》(GB50204-94)及《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CJJ50-92)等规规程。
按照上述规定,本项目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防洪评价分析。
1.4技术路线与工作容1.4.1防洪评价研究路线本次防洪评价主要在于论证项目建设后对河道行洪的影响围及大小,为工程的审批提供参考。
针对本工程特点,技术路线为:⑴搜集本工程上游地形图和控制河段地形、典型暴雨和地质等数据以及河道人为活动影响情况。
⑵根据工程防洪标准和流量计算相关资料,计算本河段处的设计洪峰流量,并采用计算结果进行合理分析计算。
本工程起始段控制断面设计洪水采用《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暴雨数据进行计算,同时用历史洪水调查数据进行验证,最终确定项目区洪峰流量。
⑶根据设计流量,按照本河段地形特点结合下游河段泄流条件,选取改造后河道典型控制断面,按照一维恒定流计算本河段天然水面线,确定工程建设对本河段行洪的影响。
⑷对评价围的防洪对象进行防洪能力分析,提出工程建设影响行洪能力的补救措施。
本工程水文分析计算所采用的主要数据为:《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有关暴雨参数资料,以及工程河段1:1000地形图等资料。
1.4.2防洪评价的工作容防洪评价的工作容主要包括:水文分析计算、雍水计算、工程建设前后对河道防洪影响的综合评价等。
⑴水文分析计算水文分析计算主要工作容:水文资料的收集、审查与分析、水文分析计算及成果合理性分析,提供不同频率的洪水成果。
⑵河道水面线计算按照河道的地形情况,选择合适的河道典型断面推算工程建设前、后的水面线。
通过计算成果,分析项目建设对河道的影响。
⑶工程建设对河道防洪影响的综合评价分析项目建设与防洪规划的关系、对河道泄洪的影响分析、河道本身的防洪标准及对第三方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等。
1.5评价围该工程评价围包括收费站及生活区坡脚线占用原河道,需要新建河道围,桩号分别为CK0+000,CK0+279.579,地面高程分别为:385m——373m。
主要涉河项目建设容是:收费站(设11车道)、广场设计高程及办公楼(2层)。
收费站和广场设计高程为413.00m,办公楼设计高程为413.45m,砖混结构、桩基础。
1.6高程、坐标系统本报告及附图地形图坐标采用1954坐标系统,水位和地形高程均采用1956黄海高程基面。
2 基本情况2.1建设项目概况2.1.1项目******镇位于******县南部,距******主城105公里,到县城49公里,是渝黔边陲要隘,东邻本县扶欢镇,南与桐梓县松坎、羊蹬交界,西同习水县温水镇和本县打通、安稳两镇相连,北和本县东溪镇,丁山镇接壤。
境矿产资源丰富:煤炭、石、云石、白砂石、石灰石、页岩、铁矿、铜矿、硅矿等矿藏密布全镇。
萝卜爪、英竹笋等农业加工产品名扬华夏。
赶(水)松(藻)铁路支线及赶(水)温(水)公路过境。
2.1.2建设项目原渝黔高速公路省界主线收费站设在境,因规模较小,通车流量的能力较差,常有严重堵车现象,为了得到缓解,特将原境收费站搬迁到******境K119+645~K120+000处。
渝黔高速公路省界主线收费站搬迁工程起止里程桩号为:K119+645~K120+00。
主要包括收费站(设11车道)和办公楼(2层)及其广场,其分布详见平面图。
该场地部分利用原路面,其余将在右侧进行大面积回填,收费站高程与原路面基本一致,广场和停车位设计高程为413.00m,办公楼设计高程为413.45m,砖混结构、桩基础。
2.2河道基本情况2.2.1河道概况及水文特征根据1:10000地形图和1:1000地形图确定,本工程河道流域面积3.84km2,主河道长2km,项目区河道平均坡降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