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 格式:doc
- 大小:698.50 KB
- 文档页数:8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物理(理科)参考答案第一卷基础部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I (本题共1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二、单项选择题II (本题共15小题, 每小题3分, 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三、填空和实验题(本题共25小题)31.[6分]0.5s32、(1)[5分]BD(2)[6分] 秒表、低压直流电源、天平;低压交流电源、重锤、刻度尺。
33.[8分] 7.62,7.57第二卷提高部分(50分)四、多项选择题III: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少选且正确的得2分,未选、错选不得分。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38.(14分)(1)由自由落体规律得,………………………3分。
…………………………………………………………………………4分(2)由星球表面的万有引力与重力关系得,………………3分。
…………………………………………………………………..4分39.(16分)(1)物体P从A下滑经B到C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经C点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P对C点的压力-----------------5分(2)从C到E机械能守恒----------------------2分E与D间高度差--------------------------------3分(3)物体P最后在B与其等高的圆弧轨道上来回运动时,经C点压力最小,由B到C根据机械能守恒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压力------------------------6分说明:本题学生解法较多,分步给分请各位评委确定。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关于物理学史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确认真空中两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
B.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由密立根测得
C.卡文迪许首先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的数值
D.海王星是先由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位置,然后才观测到的
2.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有可能增加
B.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会不断减少
C.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故节约能源没有必要
D.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且现有可利用的能源有限,故必须节约能源
3.在某电场中,将一带电量为q=+2.0×10-9C的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W=-4.0×10-7J,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为
A.-400V B.-200V C.200V D.400V 4.2007年9月14日,日本成功发射了月球探测卫星“月亮女神”,其环月轨道高度为100km;10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了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其环月轨道高度为200km。
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月亮女神”的速度小于“嫦娥一号”的速度
B.“月亮女神”的周期小于“嫦娥一号”的周期
C.“月亮女神”的加速度小于“嫦娥一号”的加速度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物理(文科)试卷命题人:乔永海第一卷基础部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I (本题共1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3分,选错或不选不得分)1.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A.速率B.速度C.加速度D.合外力2. 如图所示,两个摩擦传动的靠背轮,左边是主动轮,右边是从动轮,它们的半径不相等,转动时不发生打滑。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轮的角速度相等B.两轮转动的周期相同C.两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D.两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3.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的物体都随地球一起转动,所以A.在我国各地的物体都有相同的角速度B.位于赤道地区的物体的线速度比位于两极地区的小C.所有地区的线速度都相等D.地球上所有物体的向心加速度的方向都指向地心4. 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A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S,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B同时自由落下,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H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球离开轨道后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5、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抛运动是非匀变速运动B.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C.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D.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速度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6.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线速度大的角速度一定大B.线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C.角速度大的半径一定小D.角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7.一物块沿着圆弧下滑,由于摩擦作用,它的速率恰好保持不变,那么在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的加速度为零,合外力为零B. 物块所受的合外力的大小越来越大C. 物块有大小不变的向心加速度D. 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变8. 下列现象中,与离心运动无关..的是A.汽车转弯时速度过大,乘客感觉往外甩B.汽车刹车时,乘客身体向前倾C.洗衣机脱水桶旋转,将衣服上的水甩掉D.运动员投掷链球时,在高速旋转的时候释放链球9.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A.牛顿、卡文迪许B.开普勒、伽利略C.开普勒、卡文迪许D.牛顿、伽利略10.人造地球卫星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是指物体A.不受地球引力作用B.受到的合力为零C.对支持物没有压力D.不受地球引力,也不受卫星对它的引力11.同步卫星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犹如挂在天空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同步卫星处于平衡状态B、同步卫星的速率是唯一的C、同步卫星的高度是唯一的D、各国的同步卫星都在同一圆周上运动12.有关万有引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的B.中的G是比例常数,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它没有单位C.物体落到地面上,说明地球对物体有引力,物体对地球没有引力D.地面上自由下落的苹果和天空中运行的月亮,受到的不是相同的力13.关于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功有正负,所以功是矢量 B.功只有大小而无方向,所以功是标量C.功的大小只由力和位移决定 D力和位移都是矢量,所以功也是矢量14. 关于重力势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某个物体处于某个位置,重力势能的大小是唯一确定的B. 只要重力做功,重力势能一定变化C.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重力势能一定不变D. 重力势能为0的物体,不可能对别的物体做功15. 质量为1kg的物体在自由下落5m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是A.25J B.50J C.75J D.100J二、单项选择题II (本题共15小题, 每小题3分, 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3分,选错或不选不得分)16. 船的静水速度保持5m/s不变,水流的速度恒定为3m/s,则河岸上的人看到船的实际速度大小可能是A.0m/sB.1m/sC.3m/sD.10m/s17. 用长短不同、材料和粗细均相同的两根绳子各拴着一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运动时,短绳容易断B.两个小球以相同的线速度运动时,长绳容易断C.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运动时,长绳容易断D.不管怎样都是短绳容易断18.如图,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除铁架台、铁夹、学生电源、纸带、打点计时器和重物外,还需选用下述哪种仪器?A.秒表B.刻度尺C.天平D.弹簧秤19.沿着高度相同,坡度不同,粗糙程度也不同的斜面向上拉同一物体到顶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坡度小、长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B.沿坡度大、粗糙程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C.沿坡度大、粗糙程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少D.上述几种情况重力做功同样多20. 若已知某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半径为r,公转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由此可求出A.某行星的质量B.太阳的质量C.某行星的密度D.太阳的密度21.人造卫星在圆形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受到地球外层空间大气阻力的作用后,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半径、角速度和速率将A.半径变大,角速度变小,速率不变B.半径变大,角速度变大,速率变大C.半径变小,角速度变大,速率变大D.半径变小,角速度变大,速率不变22.已知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第二宇宙速度为11.2km/s,则沿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的运动速度A.只需满足大于7.9km/s B.小于等于7.9km/sC.大于等于7.9k m/s,而小于11.2km/s D.一定等于7.9km/s23.汽车以额定功率从水平路面上坡时,司机换档的目的是.A.增大速度,增大牵引力 B.减小速度,减小牵引力.C.增大速度,减小牵引力 D.减小速度,增大牵引力24.在下列实例中,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不守恒...的是A、做斜抛运动的手榴弹B、沿竖直方向自由下落的物体C、起重机将重物体匀速吊起D、沿光滑竖直圆轨道运动的小球25.一个学生用100N的力,将静止在球场的质量为1kg的足球,以15m/s的速度踢出20m 远,则该学生对足球做的功为A.1500J B.2000J C.112.5J D.无法确定26.两个互相垂直的力F1和F2作用于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运动,通过一段位移时,力F1对物体做功为4 J,力F2对物体做功为3 J,则力F1和F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A.7 J B.5 J C.1 J D.无法确定27.一人乘电梯从1楼到10楼,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先加速、后匀速,再减速的运动过程,则地面上的观察者考察电梯支持力对人做功情况是A.加速时做正功,匀速时不做功,减速时做负功B.加速时做正功,匀速和减速时做负功C.加速和匀速时做正功,减速时做负功D.始终做正功28、一个人坐在火箭上,火箭以0.6c的光速运动,火箭发出的一束光向前射去,则火箭上的人和地面上的观察者测得的光速分别为A. c,1.6cB. 1.6c,1.6cC. c,cD. c,0.6c29.经典力学不能适用于下列哪些运动A.火箭的发射 B. 宇宙飞船绕地球的运动C.“勇气号”宇宙探测器 D. 微观粒子的波动性30. 设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离地面越高,则A、速度越大B、角速度越大C、向心力越大D、周期越长三、填空和实验题(本题共25分)31.[6分]如图所示,在水平路面上一运动员驾驶摩托车跨越壕沟,壕沟两侧的高度差为1.25m. 取g=10m/s2,则运动员跨过壕沟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2、在利用重锤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1)[5分]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应该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
江苏省徐州市08-0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60分。
注意:1.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
2.请将答案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露.天/露.脸咀嚼./咬文嚼.字敷衍塞.责/不塞.不流B.湖泊./漂泊.曝.光/一曝.十寒屡见不鲜./鲜.有其匹C.屏.障/屏.除地壳./金蝉脱壳.螳臂当.车/安步当.车D.浅薄./单薄.阿.谀/刚直不阿.无色无臭./乳臭.未干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本次展览征集了近千幅家庭老照片,这些照片是家庭生活的瞬间定格,却无不刻有时代的痕迹,让人过目难忘。
B.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C.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的无数次竞技才能练就出来。
D.贪污腐败已成为全社会的毒瘤,反贪污腐败的问题是全社会的公民都高度关注、深恶痛绝的。
3.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概括出“粉丝”的主要特点,不超过20个字。
(3分)如今的图书出版界,许多当红作家或学者都拥有数量极大的“粉丝”。
易中天的粉丝自称为“乙醚”,钱文忠的粉丝自称为“潜艇”,于丹的粉丝自称为“鱼丸”。
他们的新书发布和签售受到各自粉丝的追捧,短时间内就能售出二三千本。
难怪有人说,今天的大众阅读已成为“粉丝阅读”。
答:4.阅读下列材料。
请写出自己的看法和充分理由,不超过80字。
(6分)2009年高考前夕,各地高考照顾加分政策纷纷出台,政策规定,省级优秀学生、少数民族考生、国家二级运动员、各类竞赛荻高层次奖励者等可享受在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分投档。
但此类高考加分政策也颇受争议,近日,一则某省“高考航模加分者被指多来自权势家庭”的报道将饱受争议的高考加分政策,再一次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徐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3分,错选或不答得0分.1. 今年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严重雪灾.在抗雪救灾中,运输救灾物资的汽车以额定功率上坡时,为了增大牵引力,司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 .增大汽车的速度 B .减小汽车的速度C .增大汽车上坡时的初速度D .让汽车的速度先增大后保持不变2.一行星沿一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在由近日点到远日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行星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B .行星的动能逐渐增大C .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势能逐渐减少D .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势能跟动能的和逐渐减小3.某物体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共点力作用下运动,其中一个力对物体做功8J ,物体克服另一个力做功6J ,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A.14 J B.10J C.-2 J D. 2 J4.如图所示,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中,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P 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Q 球被松开而自由下落,P 、Q 两球同时开始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Q 球先落地B .小锤打击金属片的力越大,Q 球落地的速度越大C .小锤打击金属片的力越大,P 球落地的速度越大D .小锤打击金属片的力越大,P 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越长5.如图所示,一轻绳一端固定质量为m 的小球,以另一端O 为圆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球的动能始终保持不变B .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gRC .小球由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为mgR 2D .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如果轻绳突然断开,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6. 火车转弯行驶时有许多技术要求,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转弯处,内轨高于外轨 B .在转弯处,内轨和外轨一样高C .火车以某一速度转弯时,可能对铁轨无侧压力D .火车无论以多大的速度行驶,都会对轨道产生侧向压力7.质量为3610kg m =⨯、长度为10m 的公共汽车,由图a 所示的位置匀加速启动,经过一段时间到达图b 的位置.图c 是车内横杆上悬挂的拉手环经放大后的图像,其中角θ=300.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9.8m/s 2,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下列不.可以..估算出的物理量有A .汽车由图a 位置运动到图b 位置的时间B .汽车运动到图b 位置时的动能C .这段时间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D .这段时间内牵引力对汽车所做的功图a 图b二、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 3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河水的流速与离河岸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a 所示,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b 所示.若要使船以最短的时间渡河,则船渡河的方向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船渡河的最短时间为_________s ,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________m/s . 12.随着世界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能源危急已成事实,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和利用新能源.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气流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结构如图所示.其主要部件包括风轮机、齿轮箱、发电机等.假如当地的平均风速为=v s m /5,风轮机叶片的半径10R m =,若空气的密度31.2kg/m ρ=,侧每秒钟吹向风轮机转动叶片扫过面积范围内的气流所具有的动能是________J ;若风力发电机将转动圆面内15%的气流动能转变为电能,该风力发电机发电的电功率是________kW .1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与光滑圆弧轨道相切,轻弹簧的左端固定,右端放一个小球(小球与弹簧不连接),OP 是可绕O 点转动的轻杆,且摆到某处就能停在该处.现在要利用这些器材测定弹簧被压缩时的弹性势能.⑴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以上测量实际上是把对弹簧弹性势能的测量转化为对小球 _______能的测量,该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__和 . 14.如图a 所示,是利用重物自由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⑴某同学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 用天平测量出重锤的质量B .按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C .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D .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打出一条纸带E .换用另外的纸带,重复步骤DF .选取合适的纸带G .测量所选纸带上某些点之间的距离H .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和它增加的动能,比较二者是否相等请你指出:①以上实验步骤中一个可以不必要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②操作有错误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⑵某实验小组打出了三条纸带,但是由于实验操作不规范,三条打点纸带的第1个点和第2个点之间的距离都明显的不接近2mm ,于是他们选择了如图b 所示的一条点迹清晰且在一条直线上的纸带进行数据处理.他们首先在所选择纸带的前四个点的上方标上1、2、3、4,在后面适当的位置又选取了5个连续点,分别标上A 、B 、C 、D 、E ;然后他们设计了三种数据处理方案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方案1:选择第1个点作为过程的起点,分别选择点B 、C 、D 作为过程的终点,用刻度尺量出点A 、B 、C 、D 、E 到第1个点的距离h 1、h 2、h 3、h 4、h 5,利用Th h v n n n 211-+-=算出重锤运动到点B 、C 、D 时的速度,比较“n mgh 和221n mv ”是否相等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方案2:选择第3个点作为过程的起点,分别选择点B 、C 、D 作为过程的终点,用刻度尺量出点A 、B 、C 、D 、E 到第3个点的距离h 1、h 2、h 3、h 4、h 5,再数出点B 、C 、D 到第3个点的时间间隔数k ,利用gkT v n =算出重锤运动到点B 、C 、D时的速度,利用gT v 23=求出打第3个点时重锤的速度,比较“n mgh 和(221n mv –2321mv )”是否相等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方案3:选择第3个点作为过程的起点,分别选择点B 、C 、D 作为过程的终点,用刻度尺量出点A 、B 、C 、D 、E 到第3个点的距离h 1、h 2、h 3、h 4、h 5,利用Th h v n n n 211-+-=算出重锤运动到点B 、C 、D 时的速度,再测出第2个点到第4个点之间的距离S ,利用T S v 23=求出打第3个点时重锤的速度,比较“nmgh 和(221n mv –2321mv )”是否相等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①你认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方案.②你判断的理由是:v=_____________m/s(保留③利用你选择的数据处理方案,可求得D点对应的速度为D三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2分)在四川省汶川抗震救灾中,解放军用直升机给灾民投放物品.如果所投物品的质量为m,投放物品的水平初速度为0v,物品经时间t落地,不计空气阻力.试求以下问题:⑴物品在下落的过程中,物品的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⑵物品在下落的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为多少?⑶物品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多少?16.(14分)本题为选做题,请考生选择一题作答案A.不选物理的考生和没有分科的考生解答如图所示,质量为m1=0.5kg的杯子里盛有m2=1kg的水,用绳子系住水杯在竖直平面内做“水流星”表演,转动半径为r=1m,水杯通过最高点的速度为v1=4m/s,g=10m/s2.求:⑴在最高点时,水对杯底的压力.⑵水杯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⑶要使杯子过最高点时水不溢出,水杯过最低点时的速度至少为多大?B.选修物理的考生解答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我市某校的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玩具轨道,其中“2008”四个等高数字是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圆玻璃管弯成,固定在竖直平面内(所有数字均由圆形和直圆管组成,P点与M、N点等高,圆半径比细管的内径大得多),底端与水平地面相切.右端的弹射装置将一个小球(小球的直径略小于玻璃管的内径,且可以视为质点),以v a=5m/s的水平初速度由a点弹出,从b点进入玻璃轨道,依次经过“8002”后从p点水平抛出.设小球与地面ab段间的动摩擦因数u=0.3,不计其它机械能损失.已知ab段长x=1. 5m,数字“0”的半径R=0.2m,小球的质量m=0.01kg,取g=10m/s2.试求:⑴小球运动到数字“8”的最高点N处和数字“0”的最高点M处的角速度之比.⑵小球到达数字“8”的最高点N时管道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⑶小球从p点抛出后落到地面时的速度.17.(16分)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实现了国人百年奔月的梦想.⑴下图是某同学对“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可能轨道的猜想,其中不可能实现的是哪个图对应的轨道,你的理由是什么?⑵如果宇航员在月球表面上,测出小物块自由下落h 高度所用的时间为t ;测出绕月卫星在靠近月球表面圆轨道上飞行时的周期是T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请你用上述各量推导出月球质量的表达式.⑶某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研究“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发射和运行情况时猜想:卫星要把拍摄到的各种图片信息,持续不断地用微波发回地面时,由于月球的遮挡,在地球上总有一段时间接收不到卫星发来的微波信号.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脑模拟实验:固定地球和月球模型,让卫星绕月旋转,在地球上安装微波接收器,证实了他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在实验中他们设计和测量的各类数据是:地球、月球和卫星的质量分别为m 地、m 月和m 卫,卫星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T ,轨道半径为2r r =卫,地球和月球的半径分别为=3r r 地和r r =月,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质心距离为180L r =.请你求出:在这个模拟实验中,卫星绕月球运行一个周期的时间内,地球不能接收到卫星发射的微波信号的时间(万有引力恒量为G ,1cos8990=).徐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题答案和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二、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 30分.11.船头始终垂直河岸 100 5 每空2分,计6分 12.23550 3.53 每空2分,计6分 13.①天平 刻度尺 各1分,计2分 ②重力势能 质量 高度 每空2分,计6分或①天平 刻度尺 量角器 ②重力势能 质量 杆的偏转角度 杆的长度 14.⑴A C 各2分,计4分⑵方案3 1分理由1:研究过程的起点不能选在第1点(或者“打第1点和纸带的释放不同步”、“打第1点时重物已经有了一个初速度”、“打第1点时重物已经下落了一段距离”、或者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均可)理由2:不能用gt v =计算速度(由于空气阻力、摩擦阻力、打点阻力的影响,重物实际下落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g ,用gt v =计算速度会使动能增量的测量值偏大,甚至会出现“动能的增加量大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的结果”) 说出一条给2分,说出二条给3分 ⑶4.19 2分三、计算:本题共 3小题,共42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等于重力做的功即22211()22P G E W mgh mg gt mg t ∆====4分 (2)重力的平均功率为 212G mgh P mg t t == 4分(4)物品落地时的瞬时功率为2G y P mgv mg t == 4分 16.A .(1)设在最高点杯对水的压力为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122v F m g m r += 2分 21222411101=6 (N)v F m m gr =-=⨯-⨯ 2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水对杯底向上的压力为6N 1分(2)由动能定理得221212212111()2()()22m m g r m m v m m v +⨯=+-+ 3分2v == 2分 (3)水在最高点不溢出的临界速度为0v 2分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水杯在最低点的速度至少为221231201211()()()222m m v m m v m m g r +=+++⨯ 2分3v == 2分16.B .(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小球在M 和N 两点的速度相同,由公式v r ω=得两点的角速度之比为21N M M N R R ωω== 3分(2)小球由位置a 经b 运动到N 点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2211222a N mgx mg R mv mv μ+⨯=- 2分2224254100.220.310 1.58N a v v gR gxμ=--=-⨯⨯-⨯⨯⨯= 2分 设小球在N 点轨道给它的压力为N 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2NN v F mg m R += 2分28220.010.01100.7 (N)0.2N N v F m mg R =-=⨯⨯-⨯= 1分方向竖直向下 1分(3)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小球过P点以速度P N v v ==做平抛运动,则有 1分 2122R gt =22(s )t = 1分105y v gt ==⨯= 1分 小球的落地速度为(m/s) 48822=+=+=y x v v v 1分设落地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有188tan ===py v v θ 045=θ 1分17.⑴D 因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向心力靠月球与卫星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卫星的轨道圆心一定与月球的球心重合 各2分,计4分 ⑵设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物块自由下落时有212h gt = ① 1分 卫星在月球的表面绕行时有2Mmmg Gr = ② 1分 222()Mm G m r r Tπ= ③ 1分 三式联立解得月球的质量 34462h T M =G πt2分⑶如图所示设地球不能接收到卫星发射的微波信号的时间t ,由图可知180t T αβ-= 2分其中 =CO A CO B αβ''=∠∠ 在△DFC 中有 月地r r L -=αcos在△C O B '中有 月卫=βcos r 2分把180L r =、=3r r 地、2r r =卫代入上面两式联立解得1cos 90α= 89α= 1分 1cos 602ββ== 1分把角αβ和的值代入180t T αβ-= 解得 29180t T =1分备注:学生如有其它解法,只要正确请参照此标准给分。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高中教学质量监测高一物理本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把对应的号码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内容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2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哥白尼创立地心说B.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物理学已不再适用C.卡文迪许建立了行星运动定律D.牛顿总结出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2.对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大小一定变化B.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变化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变化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变化3.水滴自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在落地前的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则()A.风速越大,水滴下落时间越长B.风速越大,水滴下落的时间越短C.水滴着地时的瞬时速度与风速无关D.水滴下落的时间与风速无关4.执行救灾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每隔1s释放一箱救灾物资,共释放了5箱。
假设这些救灾物资的形状和质量完全相同,忽略空气阻力,地面观察者看到()A .下落过程中的救灾物资排成一竖直直线B .下落过程中的救灾物资排成一抛物线C .下落过程中的救灾物资每两箱间的距离都相等D .救灾物资落到地面,两箱间的距离都不相等5.如图1所示,两个皮带轮的转轴分别是O 1和O 2,设转动时皮带不打滑,则皮带轮上A 、B 、C 三点运动快慢关系是( )A .B A v v =、A B ωω<B .A B v v <、A B ωω=C .C B v v >、B C ωω=D .A C v v =、A C ωω>6.在水平面上转弯的汽车,提供向心力的是( )) A .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 B .静摩擦力C .滑动摩擦力D .重力、支持力、牵引力的合力7.如图2所示,质量相等的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分别在力F 1和F 2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F l 为拉力,F 2为推力,且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当两物体发生相同的位移时,F 1和F 2对物体做的功分别为W 1和W 2,则 ( )A .W l <W 2B .W l >W 2C .W l =W 2D .无法确定8.对水平面上的物体施一水平恒力F ,从静止开始运动了位移s ,撤去力F 之后物体又经位移s 停下,若阻力大小保持不变,则( )A .物体所受的阻力为FB .物体受的阻力为2F C .力F 做功为零 D .力F 做的功为4Fs 9.如图3所示,在水平面上一轻质弹簧竖直放置,在它正上方,一物体自由落下,在物体开始压缩弹簧到速度为零的过程中( )A .物体的动能不断减小B .物体所受的合力减小为零C .弹簧的弹性势能不断增大D .物体的机械能守恒10.如图4所示,在距地面H 高的水平台面A 点,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以初速度v 0抛出。
徐州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数学附加题21.【选做题】在A 、B 、c 、D 四道题中只能选做2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请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A.选修4一l :几何证明选讲在△ABC 中,已知CM 是∠ACB 的平分线,△AMC 的外接圆交BC 于点N .若AC=12AB , 求证:BN=2AM .B.选修4—2:矩阵与变换 设a ,b ∈R ,若矩阵A=01a b ⎡⎤⎢⎥-⎣⎦把直线l :2x+y 一7=0变换为另一直线l ':9x+y 一91=0,试 求a ,b 的值.C.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在直角坐标系x0y 内,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22,14,x t y t =+⎧⎨=+⎩ (t 为参数).以Ox 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4πρθ=+.(1)写出直线l 的普通方程和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判断直线l 和圆C 的位置关系.注 意 事 项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斌卷共2页,包含选做题(第21题中A 、B 、C 、D 四小题)、必做题(第22题、第23题)两部分.本试卷满分4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3.作答时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 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第21-A 题D .选修4—5:不等式选讲设x,y,z 为正数,证明:2(x 3+y 3+z 3)≥x 2(y+z)+ y 2(x+z)+ z 2(x+y).【必做题】第22题、第23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请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22.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F 是BC 的中点,点E 在D 1C 1上,且D 1E=14D 1C 1, 试求直线EF 与平面D 1AC 所成角的正弦值.23.(1)用红、黄、蓝、白四种不同颜色的鲜花布置如图一所示的花圃,要求同一区域上用同一种颜色鲜花,相邻区域用不同颜色鲜花,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摆放方案?(2)用红、黄、蓝、白、橙五种不同颜色的鲜花布置如图二所示的花圃,要求同一区域上用同一种颜色鲜花,相邻区域使用不同颜色鲜花. ①求恰有两个区域用红色鲜花的概率;②记花圃中红色鲜花区域的块数为S ,求拿的分布列及其数学期望E(S).BCDFA 1B 1C 1ED 1图一 图二。
徐州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数学试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已知集合{}260P x x x =+-=,{}20S x x =-=,则P S = _________.2.0sin 660的值为_________.3.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则cos α=_________. 4.ABC ∆中,已知向量AB a = ,AC b = ,D 为BC 的中点,用向量a ,b 表示AD ,则AD = _________.5.若扇形的圆心角为2弧度,弧长为4cm ,则这个扇形的面积为_________2cm .6.若tan 2x =,则3sin 4cos 4sin cos x x x x+=-_________. 7.235log 3log 5log 4⋅⋅=_________.8.用“二分法”求方程3250x x --=在区间()2,3内的实数根,取区间中点0 2.5x =,那么下一个有根区间是_________.9.设0.76a =,60.7b =,0.7log 6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用""<号连接) 10.函数()f x =_________.11.把函数2sin 23y x π⎛⎫=- ⎪⎝⎭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平移3π个单位,再将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12.已知函数()2,1,3,1x a x f x ax x +≤⎧=⎨+>⎩在实数集R 上为单调增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13.已知1OA = ,OB = ,0OA OB ⋅= ,点C 在AOB ∠内,且045AOC ∠=,设OC mOA nOB =+ ,其中,m n ∈R ,则m n 等于_________. 注 意 事 项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斌卷共4页,包含填空题(第1题~第14题)、解答题(第15题~第20题)两部分.本试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3.作答时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 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14.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D ,如果对于任何一个1x D ∈,都有惟一2x D ∈和它对应,并使()()122f x f x c +=(c 为常数)成立,那么称函数()y f x =在D 上的均值为c .给出下列四个函数:①3y x =;②4sin y x =;③2log y x =;④2x y =.则满足在定义域上均值为2的函数是_________.(把满足条件的所有函数的序号都填上)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或演算步骤.15.⑴求值:101328110.25lg162lg52722-⎛⎫⎛⎫+--+ ⎪ ⎪⎝⎭⎝⎭; ⑵已知函数()42,1,log ,1x x f x x x -⎧≤=⎨>⎩,求满足()14f x =的x 值.16.已知向量()6,2a = ,()2,b k =- ,k 为实数.⑴若//a b ,求k 的值;⑵若a b ⊥ ,求k 的值;⑶若a 与b 的夹角为钝角,求k 的取值范围.17.已知函数()22sin 1f x x x θ=+-,12x ⎡⎤∈⎢⎥⎣⎦. ⑴当6πθ=时,求()f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⑵若()f x 在区间12⎡⎤⎢⎥⎣⎦上是单调函数,且[)0,2θπ∈,求θ的取值范围.18.已知4sin 45x π⎛⎫+= ⎪⎝⎭,42x ππ<<,求下列各式的值: ⑴sin cos x x ⋅;⑵cos sin x x -; ⑶2sin 22sin 1tan x x x+-.19.已知向量2cos ,12x a ⎛⎫= ⎪⎝⎭,,124x b π⎫⎛⎫=+- ⎪⎪⎝⎭⎭,令()f x a b =⋅ . ⑴求()f x 的表达式;⑵用“五点作图法”画出函数()f x 在7,44ππ⎡⎤-⎢⎥⎣⎦上的图象,并写出在7,44ππ⎡⎤-⎢⎥⎣⎦上的单调递增区间; ⑶若对任意x ∈R ,存在1x ,2x 使()()()12f x f x f x ≤≤恒成立,则12x x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20.已知函数()1log 1a mx f x x -=-(0a >,且1a ≠,1m ≠)是奇函数. ⑴判断函数()f x 在()1,+∞上的单调性,并给出证明;⑵当函数()f x 定义在区间(),2n a -上时,函数()f x 的值域是()1,+∞,求实数a 与n 的值;⑶令函数()()()2815f x g x ax x a =-+--,当8a ≥时,存在最大实数t ,使得对于任意(]1,x t ∈,有()55g x -≤≤恒成立,请写出t 与a 的关系式.。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试卷数 学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4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本次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5分, 满分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 o s 240是( * )A.12B. 2C.12-D.2-2. 四个数1,2,,8x x -顺次成等比数列,则x 的值是( * )A.2-B.24-或 C.24或- D.43. 不等式组36020x y x y -+≥⎧⎨-+<⎩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 )4. 若2,a>则122a a -+-的最小值是( * )A. 2B. aC. 3D.2a -ABCD5. 要得到xy2sin =图像,只需要把)42sin(π+=x y图像 ( * )A .向左平移4π个单位 B .向右平移4π个单位 C .向左平移8π个单位 D .向右平移8π个单位6. 在△ABC 中,若a =2 ,b =30A=, 则B 等于 ( * )A .60B .60 或 120C .30D .30 或1507. 设1e ,2e 是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且a=21e +32e ,b =k 1e -42e ,若a ⊥b ,则实数k 的值为( * )A .6B .-6C .3D .-3 8. 已知2c o s s in3αα-=,则sin 2α的值是( * )A.29B. 29-C.59D. 59-9.已知c o s 3,(0)52απα=<<,且2s in ()16 (0)65παβαβ-=--<-<,则sin β值为( * )A .513-B .1213-C .513D .121310. 某公司招收男职员x 名,女职员y 名,x 和y 满足约束条件51122239211x y x y x -≥-+≥≤⎧⎪⎨⎪⎩则1010z x y =+的最大值是( * )A .90B .85C .80D . 95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 已知4sin , ()522ππαα=-<<,则ta n ()4πα+的值为 *12.已知函数()s in ()(0,0,)4f x A x A πωω=+>>在一个周期上的图像如下图所示,则函数()f x 的解析式是()f x = *13. 在A B C ∆中,若s in c o s A B ab=,则角B 的大小为 *14. 某体育场一角的看台的座位是这样排列的:从第二排起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出相同的座位数. 现在数的该看台的第6排有26个座位,则该看台前11排的座位的总数是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 解答须写出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 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4,5,a b c ===(1)求角C 的大小; (2)求△ABC 的面积.1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2||=a,3||=b ,a与b的夹角为︒120。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说明: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1I 卷。
请将第1卷选择题的答案用2B 铅笔填涂到答题卡(纸)上,直接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请将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号的答案空格内。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第1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5~Js 题.每小题2分。
共7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A .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 .同源染色体分离C .有纺锤体形成 C .着丝粒分开2.下列对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个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B .一个细胞中含有4对染色体C .一个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单体D .一对同源染色体含4条染色单体3.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联会现象时,DNA 分子数与染色体之比是A .1:1B .1:2C .2:1D .4:1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A .同时发生于第一次分裂后期B .同时发生于第二次分裂后期C .同时发生于第二次分裂末期D .分离发生于第一次分裂,自由组合发生于第二次分裂5.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 ,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为a 、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为a ’、染色单体数为b 、DNA 分子数为c 。
下图中属于该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分别是A .(1)(2)B .(1)(4)C .(2)(3)D .(2)(4)6.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某动物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那么本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A .12条B .24条C .36条D .48条7.某动物精子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那么本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A .4条B .8条C .12条D .24条8.人体细胞中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那么男性睾丸中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精子和一个特定的卵细胞结合形成正常的受精卵,受精卵可能的种类有A .1种B .223种C .23种D .2种9.右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 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l 、3,则3个极体中染色体组成是A .都是2、4B .都是I 、3c .1个极体是l 、3,另2个极体都是2、4D .1个极体是2、4,另2个极体都是l 、310.下图中(一)代表某生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图中(二);哪个图不可能是这种生物所产生的配子11.下列是具有二对染色体的动物卵细胞图,正常情况下不能出现的是12·家兔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之所以能保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是因为在生殖过程中要进行A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B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c .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D .染色体复制和平均分配13.盂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对母本的处理是A .先去雄后授粉B .先授粉后去雄c .不去雄只授粉 D .只去雄不授粉 .14.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高鼻梁与塌鼻梁B .卷发与直发c .五指与多指 D .眼大与眼角上翘15.水稻的基因型为Aa ,自交后代中的杂合体占总数的 ’A .25%B .50% G .75%D .100%16.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 .GG x ggB .GG x GgC .Gg x GgD .gg x gg17.某植物与隐性个体相交后得到后代的基因型是Rrbb 和 RrBb ,该植株的基因型是A .RrBbB .RRBbC .rrbb ·D .Rrbb18.右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A .1号-B .2号C .3号D .4号 19.要判断某一白羊(白色对黑色是显性)是不是纯合子,最好的方法是A:让其与杂合体交配B.让其与纯合体交配C.让其与隐性类型交配D.让其与显性类型交配20.豌豆是一种理想的杂交实验材料,这是因为A.豌豆是严格的闭花受粉植物B.不同品系的豌豆具有对比鲜明。
徐州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英语试题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1卷从第1页至第lO页,第Ⅱ卷从第11页至第12页。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1卷选择题(共三部分,满分85分)注意事项: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不用答题卡的考生,请将第1卷答案涂到答题纸第3页上。
用铅笔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个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二遍。
1.Why was Nancy late?A.The bus was late.B.She forgot her class.C.She got up later than usual.2.What did the woman buy her husband for Christmas?A.A coat. B.A tie. C.A watch.3,What’s the woman doing there?A.Writing a story. B.Reading a story. C.Writing a report.4.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In a school library. B.In a hospital. C.In a department store.5.Why did Andy’s mather stop him going over to Billy’s house?A.He didn't clean his room.B.He didn’t wait a minute.C.He will leave later.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工分,满分1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自。
江苏省徐州市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说明:①本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②全部题目均在答案卷上作答,考试结束,只需交答案卷即可。
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尺牍(dú)付梓(zǐ)朱拓(tà)闻名遐迩(ěr)B.畏葸(xǐ)田畴(choǔ)休憩(qì)戛然而止(gá)C.岑寂(cén)疏浚(jùn)伛偻(lǚ)游目骋怀(chěn)D.缫丝(cāo)庸赘(zhuì)蚊蚋(ruì)摇曳不定(yè)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A.缪论咀嚼鉴赏聊以慰藉锱珠必较B.琐屑载舟复舟情随事迁来龙去脉C.寒宣衣绵还乡沸反营天刀俎余生D.俯看冠冕堂璜残羹冷灸娇揉造作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九歌》)自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诗人们,许多为人____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启发。
(2)这个预言也不就此结束,这只乌鸦借来的羽毛全给人家拔去,现了______,老羞成怒,提议索性大家把自己天生的羽毛也拔个干净……(3)“乡下老”是不是只配剃光头,以及什么样的人才配剃平头,这问题是够____的,我答不上来。
(4)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误解,_____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
A.传诵原型深刻以致B.传颂原型深奥以至C.传诵原形深奥以致D.传颂原形深刻以至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丰富多样的现代小说,尽管题材广泛,流派纷呈,经历了不同阶段,但是,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应该是一脉相承的。
B.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危害。
C.他家接二连三的发生几件不幸的事,一有事邻居们就赶来帮忙,真是远亲不如近邻啊!D.日本首相小泉不顾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反对,再次参拜靖国神社,真是一个口惠而实不至的家伙。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政治生活》试卷命题人:潘乔生2009-6-22第Ⅰ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国家的性质是由 (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B、政体决定的C、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D、国家宪法规定的2、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的民主权利,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的是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言论、出版、集会的自由C、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D、监督权3、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正当行使公民权利的有( )A、举报某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B、到宗教活动场所宣传无神论C、私自印制报刊杂志D、自愿放弃初中阶段的受教育权4、2008年12月5日,商务部巡视员郭京毅被北京市检察院批准逮捕,其被指控涉嫌受贿罪。
上述材料体现了 ( ) A、民主集中制原则 B、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D、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5、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 )A、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B、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C、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D、关注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与作用6、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 )①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③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 ④农村村委会的选举 ⑤乡以上各级政府组成人员的选举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④7、在生活中,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多种多样。
下列属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是 ( )A、高三部分适龄学生参加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B、众多网民对某市政府出台的公交票价调整方案提出建议C、某中学帮助当地居委会出黑板报D、中学生打电话到电视台,反映学校乱收费8、某村采用“对话栏”“回音栏”和村务公开面对面咨询会等形式进行公示,真正使“村官”成为“透明官”,群众成为“明白人”。
这些方式主要体现在村民自治中的()A、民主选举B、民主决策C、民主管理D、民主监督9、宪法赋予公民监督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第谷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B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C .经典力学既适用于宏观世界,也适用于微观世界D .经典力学既适用于低速运动,也适用于高速运动 2.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A .加速度可能等于零B .加速度一定等于零C .速度方向时刻在变D .速度方向可能不变3.有关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空间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空间站的速度大于7.9km/sB .空间站的速度等于11.2km/sC .空间站中的宇航员不受任何力的作用D .空间站中的宇航员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 4.下列实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A .宇宙飞船发射升空B .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C .小孩沿滑梯匀速滑下D .飞机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5.关于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根据Fv P =,汽车牵引力F 增大,发动机功率一定增大B .根据Fv P =,汽车速率v 增大,发动机功率一定增大C .根据Fv P =,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增大,速度也增大D .根据Fv P =,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增大,速度要减小6.把一个乒乓球用细线悬挂起来,拉开一角度后释放,其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能量正在消失B .乒乓球机械能可能守恒C .乒乓球的机械能减少D .只有乒乓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互相转化7.若地球在近日点和远日点时,速率分别为1v 、2v ,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分别为F 1、F 2,则 A .F 1>F 2 B .F 1<F 2 C .1v < 2vD .1v = 2v8.关于摩擦力做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静摩擦力一定不做功B .滑动摩擦力可能做正功C .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做功之和一定不为零D .一对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做功之和可能等于零9.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一直保持竖直) A .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B .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大于小球重力势能减少量C .小球的动能一直在减小D .小球的机械能守恒10.把一个小球放在漏斗中,晃动漏斗,可以使小球沿光滑的漏斗壁在某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 B .小球受到的重力提供向心力 C .小球受到的支持力提供向心力D .小球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11.如图所示为洗衣机的皮带传动装置示意图。
两个轮子的边缘分别有两点A 和B ,在传动的过程中,皮带与两轮之间不发生滑动,则A 、B 两点的 A .周期相等 B .角速度相等 C .线速度大小相等 D .加速度大小相等12.如图所示,塔吊臂上有一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A ,小车下装有吊着物体B 的吊钩,小车A 与物体B 以相同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
从某时刻起吊钩将物体B 放下,A 、B 之间的距离以y =kt 2(k 为常量)规律变化,则从t =0开始,物体B 的运动轨迹是13.土星周围有美丽壮观的“光环”,组成环的颗粒是大小不等、线度从1μm 到10m 的岩石、尘埃,类似于卫星,它们与土星中心的距离r 从7.3×104km 延伸到1.4×105km 。
对所有这些组成环的颗粒来说A.r 越大的颗粒加速度越小 B.r 越大的颗粒周期越小 C.它们的线速度与r 成正比 D.它们的角速度都相同14.节日燃放礼花弹时,要先将礼花弹放入一个竖直的炮筒中,然后点燃礼花弹的发射部分,通过火药剧烈燃烧产生的高压燃气,将礼花弹由炮筒底部射向空中。
若礼花弹在由炮筒底部击发至炮筒口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W 1,克服炮筒阻力及空气阻力做功W 2,高压燃气对礼花弹做功为W 3,则礼花弹在炮筒内运动的过程中(设礼花弹发射过程中质量不变) A .礼花弹的动能变化量为W 3B .礼花弹的动能变化量为W 3-W 2-W 1C .礼花弹的重力势能变化量为W 3-W 2D .礼花弹的机械能变化量为W 1+W 3+W 115.存在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将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当它上升到离地面高度为h 1 时,其动能恰好与重力势能相等;当它下降到离地面高度为h 2 时,其动能又恰与重力势能相等,已知抛出后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则A .h 1>2H , h 2<2HB .h 1>2H , h 2>2HC .h 1<2H , h 2>2HD .h 1<2H , h 2<2H16.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平抛运动的家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斜面,每次都让钢球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滚下,滚过桌边后钢球便做平抛运动。
在钢球抛出后经过的地方水平放置一块木板(还有一个用来调节木板高度的支架,图中未画),木板上放一张白纸,白纸上有复写纸,这样便能记录钢球在白纸上的落点,进而可以测出平抛的水平距离。
(1)为了方便测出钢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需要在桌子边缘加上某一器材,请写出 。
(2)已知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与自由落体运动相同,在此前提下,利用下面的方法就可以探究钢球水平分速度的特点,请把步骤补充完整。
①调节木板高度,使木板上表面与桌面的距离为某一确定值y ,如图所示。
让小球从斜面上某一位置A 无初速度释放,测出水平距离x 1;②调节木板的高度,使木板上表面与桌面的距离为某一确定值4y ,让小球从斜面上同一位置A 无初速度释放,测出水平距离x 2;③若 ,则说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完上述实验后,该同学继续对该实验进行如下探究。
他把桌子搬到墙的附近,使从水平桌面上滚下的钢球能打在墙上,把白纸和复写纸附在墙上,记录钢球的落点,若钢球先后两次从斜面上不同的位置无初速滑下,两次释放位置相对桌面的高度差为1:2,则两球记录在墙上的落点相对于钢球离开桌面时的高度差之比为________。
17.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所用重物的质量为m =1.00kg ,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
把第一点记作O ,另选连续的4个点A 、B 、C 、D 作为测量点,经测量得到A 、B 、C 、D 各点到O 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 ,70.18cm ,77.76cm ,85.73cm 。
(1)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 点到C 点,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 J ,动能的增加量等于 J 。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周期是0.02s 。
g 取9.80m/s 2,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2)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率v ,量出下落的距离h ,以22v 为纵轴,以h 为横轴画出的图线应是图中的 ,就证明机械能是守恒的。
18、摩托车跨越表演是一项惊险刺激的运动,受到许多极限运动爱好者的喜爱。
假设在一次跨越河流的表演中,摩托车离开平台的速度为24m/s ,成功落到对面的平台上,测得两岸平台高度差为5m 。
若飞越中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 2。
求: (1)摩托车在空中的飞行时间;(2)落地前瞬间的速率。
19.宇宙中存在着质量相等且离其他恒星较远的四颗星(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
四颗星稳定地分布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且它们均围绕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设每个星体的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g ,星体运动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试求: (1)星体的轨道半径; (2)星体半径和质量。
20.如图所示的木板由倾斜部分和水平部分组成,两部分之间由一小段圆弧面相连接.倾斜部分为光滑圆槽轨道,水平部分左端长为L 的一部分是光滑的,其余部分粗糙的。
现有质量为m 、长为L 的均匀细铁链,在外力作用下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铁链下端距水平槽的高度为h .现撤去外力使铁链开始运动,最后铁链全部运动到水平轨道粗糙部分.重力加速度取g ,斜面的倾角为θ,铁链与水平轨道粗糙部分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铁链的最大速率;(2)从释放到铁链达到最大速率的过程中,后半部分铁链对前部分铁链所做的功; (3)最后铁链的左端离木板倾斜部分底端的距离. 附加题1.如图所示,在场强为E 、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有A 、B 两个质量均为m 的带电小球,电荷量分别为+2q 和+q ,两小球用长为L 的绝缘细线相连,另用绝缘细线系住带正电的小球悬挂于O 点而处于平衡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 ,则细线对B 的拉力的大小_________;两电荷中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_________ 。
2.如图所示,A 为固定的带电小球,a 、b 、c 为该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它们的电势依次为9V 、6V 、3V 。
如果有一个电荷量为C 102.319-⨯的粒子只受电场力沿KLMN 曲线运动,那么粒子带电(填正或负),在粒子从K 到L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了 J 的功,从M 到N 过程中,粒子的动能变化了 J 。
3.真空中存在空间范围足够大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
在电场中,若将一个带正电、质量为m 的小球由静止释放,运动中小球的速度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
现将该小球从电场中某点以初速v 0,方向与电场方向成37°抛出,如图所示。
重力加速度取g ,sin37°=0.6,cos37°=0.8。
求: (1)小球受到电场力的大小;(2)抛出后,小球回到与抛出点等高处的时间; (3)小球从抛出到等高处的过程中,电势能变化。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二、简答题,共14分 16.(每空2分)(1)铅垂线 (2)x 2=2x 1 (3)2:117.(前两空每空3分,第三空2分)7.627.56 C三、计算题,共26分18.(1)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由自由落体公式221gt h =① 解得:s 1=t ;②(2)竖直方向速度为:10==gt v y m/s③ 速率为:26220=+=y v v v m/s④评分标准:本题共6分。
①④式各2分。
②③式各1分。
19.(1)星体均围绕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可得到:星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r = ① (2)由万有引力的定律可知2mm'Gm'g R =②其他三个星体对第四个星体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其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可得22222242245cos 2)2(m T a m a m G a G π⋅⋅=︒+ ③解得: 23222124GTa m π⋅+=④gaTa R ⋅+=22122π⑤评分标准:本题共8分,①②③式各2分,④⑤式各1分。
20.解:(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221)sin 2(mv L h mg =+θ ①解得:)sin 2(2θLh g v +=②(2)当铁链刚到水平面时速率最大,以前半部分为研究对象,根据动能定理,可得:22121)sin 4(21mv L h mg W ⋅=++θ ③ 解得:θsin 8mg LW = ④(3)设最后铁链的左端离木板倾斜部分底端的距离为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