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网络优化方案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51.00 KB
- 文档页数:21
TDD_LTE无线网络优化案例一、浦东大道福山路道路优化案例1. 测试环境【路测设备】:JDSU W1314A—E01 Receiver【路测软件】:JDSU E6474A-X【测试路段】:浦东大道、源深路及福山路周边路段【测试环境】:从前期的测试中发现在浦东大道福山路附近路段存在弱覆盖情况,SINR在道路上分布不满足测试需求,通过RF手段进行优化后进行前后对比。
图1浦东大道福山路附近无线环境图浦东大道福山路周边无线环境图中看出,该区域由密集居民区、高层商务写字楼、厂房及学校组成,浦东大道北侧无线环境良好,南侧道路两旁有较多建筑,对无线信号有较强的阻挡,周边主要由利男居、浦福昌、钱栖站点覆盖周边道路。
2. 优化前覆盖情况图2浦东大道福山路优化前RSRP覆盖图图3浦东大道福山路优化前CINR覆盖图从优化前的测试数据中看出浦东大道福山路附近路段RSRP值主要在-90dbm左右,但是CINR覆盖较差,浦东大道福山路至源深路之间普遍在15dB以下,不能满足道路覆盖要求,该路段主要由利男居站点覆盖,但是从该站RSRP分布情况看出,该站在浦东大道上没有出现强信号,考虑对该站重点优化。
3. 优化思路及方案图4利男居站点平面图利男居各小区照片问题路段主覆盖站点为利男居,该站点位于浦东大道44号林顿酒店7楼,天馈采用抱杆安装,挂高24米,从利男居站点各小区安装位置中看出,该站3个小区天馈周边都有阻挡物,而按照当前设计方位角,利男居_1小区的天线方位角0°,在浦东大道上是旁瓣信号覆盖,而利男居_3小区天线方位角240°覆盖方向也存在自身楼面建筑的阻挡,从而得出浦东大道该站点信号偏弱的原因,通过实际情况看中看出,利男居_1小区50°方向角有自身建筑的阻挡,往该方向调整不但不能改善浦东大道的覆盖,反而会使得信号反射而出现在背面区域,于是考虑将利男居_1调整为280°、根据挂高计算出该小区下倾调整为2°覆盖效果为最佳;利男居_2主覆盖方向由两栋高楼阻挡,导致在源深路段覆盖较差,由于建筑的阴影效果通过调整天馈是无法改善覆盖,建议该小区调整为50°来覆盖浦东大道东侧路段、利男居_3当前信号阻挡明显,调整为180°可以很好的避开阻挡物,达到最佳的覆盖效果,同时为了改善福山路近浦东大道覆盖,调整浦福昌2、钱栖1小区天馈来避免由于利男居下倾角增大后出现的弱覆盖路段,综合路测情况分析,得出具体调整方案如下:SiteNameCN CellNameCN初始值调整后Height azimuth MDownTilt azimuth MDownTilt利男居利男居_1240—22802利男居_224170050—4利男居_3242403180-4浦福昌浦福昌_121030—4浦福昌_2211001110-1浦福昌_3212401240—4钱栖钱栖_1270230—4钱栖_2271207120—4钱栖_3272402240—24. 优化后覆盖情况图5浦东大道福山路优化后RSRP覆盖图图6浦东大道福山路优化后CINR覆盖图图7浦东大道福山路优化后CELL_Identity分布图5. 优化小结从优化后的测试数据中看出,利男居_1、2小区在浦东大道上RSRP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其主覆盖方向CINR基本能达到30的极好点,浦福昌2小区在昌邑路福山路良好,钱栖1小区天馈调整后在福山路近浦东大道信号也有所提升,从调整后的整体效果中看出,此次优化达到优化目的,当前浦东大道福山路段信号覆盖良好,各小区信号分布合理,信号满足道路覆盖指标要求。
TD-LTE优化无线网络优化及应用摘要:本文通过对TD-LTE无线网络的规范研究分析,提出了相关网络维护优化方案,以解决网络下行吞吐量低的问题,结合典型工作案例,提出了常见故障并详细阐述了其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供相关人员学习借鉴。
关键词:TD-LTE;下行峰值;故障分析;优化方案前言当下TD-LTE网络系统的吞吐量问题引起了广泛深入研究,由于下行吞吐量与网络用户的感知成正比关系,所以如何保证4G网络的使用达到建设预期要求,并提高网络配置提高下行峰值量及速率是当下移动网络优化建设最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TD-LTE网络系统设计、资源规划和分配时,精确地估计系统峰值吞吐量是关键。
现通过研究TD-LTE系统峰值吞吐量相关原理,造成吞吐量低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了影响TD-LTE系统峰值吞吐量的关键因素,提出了相关提升下行吞吐量的优化方案,通过计算测试结果可得,该优化方案确行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1 下行吞吐量的常见问题分析1.1 影响下行吞吐量的常见因素下行指的是eNodeB(以下简写作eNB)发往UE方向,eNB侧会根据实际资源情况和调度算法,给UE分配相应的下行资源。
对下行吞吐量造成影响的常见因素主要有:占用的下行带宽大小、编码速率限制、信道条件好坏、UE能力限制。
在LTE系统中,占用的下行带宽大小与分配的RB数、频带占用机会(由DLgrant决定)有关;编码速率限制与MCS有关;信道条件好坏可以表征为误码率,主要考虑初次传输的IBLER;UE能力限制与本身硬件支持的等级速率有关,通常要求终端达到CAT4等级,支持峰值速率为下行150Mbit/s,上行50Mbit/s。
1.2 与吞吐量有关的关键信令在MME下发给eNB的Initial UE context setup request信令中包含:UE支持的能力等级和业务的QCI、QoS配置参数。
1.3 下行吞吐量的常见问题下行数据流从服务器生成到传输至UE,共涉及到6大因素:主要包括数据源、网管参数配置、占用的下行带宽大小、编码速率限制、信道条件好坏、UE能力限制。
湖南移动TD-LTE 掉线优化指导手册2015年2月目录1概述 (2)2掉线率相关KPI指标 (2)2.1掉线率指标定义 (2)2.2掉线率相关统计项 (3)2.2.1无线掉线率统计项 (3)2.2.2ERAB掉线率统计项 (4)2.2.3掉线原因统计项 (4)2.2.4掉线的常见问题 (5)3掉线问题的分析和定位 (5)3.1掉线问题的分析 (5)3.1.1UE initialed Drop过程 (5)3.1.2eNB initialed drop过程 (7)3.1.3MME initialed Drop过程 (8)3.2掉线问题的原因 (8)3.3掉线问题的定位 (9)3.4掉线问题处理流程图 (9)3.4.1掉线整体分析 (12)3.4.2掉线Top小区分析 (12)3.4.3小区故障排查 (13)3.4.4切换导致掉线问题分析 (13)3.4.5基站上行RLF检测机制引起的掉线 (13)3.4.6无线环境导致掉线 (13)3.4.7终端类问题 (14)3.4.8个性问题单独分析 (14)3.5掉线问题优化方案 (14)3.5.1切换优化 (14)3.5.2参数优化 (15)3.5.3干扰优化 (15)3.5.4覆盖优化 (16)4掉线问题典型案例 (16)1概述本文主要介绍了TD-LTE掉线问题优化方法,通过对出现各种情况的掉线问题进行讲解说明,总结了TD-LTE掉线的处理思路及优化方案,为后续处理TD-LTE掉线问题提供了优化经验。
2掉线率相关KPI指标2.1掉线率指标定义无线掉线率=∑(eNB请求释放上下文数-正常的eNB请求释放上下文数)/∑(初始上下文建立成功次数+遗留上下文个数)*100% ,其中∑代表将本地网范围内的各个小区的统计结果累加。
诺基亚的无线掉线率公式是:100*sum(M8013C15+M8013C16)/sum(M8006C35+M8006C36+M8006C168+M8006C169+M8006C 170)ERAB掉线率=∑( eNB请求释放的E-RAB数 -正常的eNB请求释放的E-RAB数 +切出失败的E-RAB数 )/∑(E-RAB建立成功数+遗留E-RAB个数)*100%,其中∑代表将本地网范围内的各个小区的统计结果累加。
TDD-LTE新特性验证指导手册1概述伴随着智能网络的高速发展,视频产业将迎来新一轮高速发展的机遇。
新特性通过创新中心进行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的孵化,应用在现网网络基础上提升网络性能,维护“移动TDD-LTE精品网络”品牌质量。
本期专项开展了上行COMP、下行COMP、载波聚合、负载均衡、基于频率优先级切换、控制信道干扰干扰抑制合并、下行频选调度增强、符号关断等八个新特性功能验证。
2新特性验证流程3新特性介绍3.1下行COMP3.1.1特性原理UE位于小区边界区域,能够感受到来自多个小区的信号,DL CoMP技术使得多个小区同时服务终端,或者对来自多个小区的发射信号进行协作以规避彼此间的干扰,从而提升UE的性能。
3.1.2应用场景密集宏小区,扇区间有较大干扰,且小区有一定的负荷。
这样,才能保证:●CoMP OFF时,边缘用户调度时刻对应RB上也概率上碰撞上邻区用户的调度,有碰撞就对边缘用户产生了干扰,造成了性能损失;否则,在小区负荷很轻(5%以下)的场景,边缘用户调度RB位置上也很小概率感受到邻区的干扰,此时做不做干扰协调性能差别不大;●CoMP ON时,通过干扰协同调度策略,使得边缘用户调度RB位置上受到邻区的干扰减少,从而提升边缘用户的体验;硬件要求:3.1.3开通方法3.1.3.1MML命令说明备注:➢DSP eX2 ,如果eX2接口状态信息正常,则表示eX2已生效➢DSP CELLDLCOMPSTATUS,如果小区DL COMP开通状态正常,则表示这个簇的DL COMP 开通成功3.1.3.2开通观察(MML)步骤1 在U2000上执行MML命令LST CELLALGOSWITCH,查看返回信息“下行CoMP算法开关”的输出结果,判断DL CoMP开通是否成功。
如下示例中,输出结果表示基带板内DL CoMP开通成功:下行CoMP算法开关 = 站内DL CoMP开关:开&站间DCS开关:关&站间CBF开关:关步骤2 在U2000上执行MML命令DSP LICINFO:●基带板内CoMP:查看LTE-A引入包(TDD)与基于自适应模式的下行协作多点发送(TDD)对应的实际使用值取值。
LTE网络优化经典案例-重要1 LTE优化案例分析1.1 覆盖优化案例1.1.1 弱覆盖问题描述:测试车辆延长安街由东向西行驶,终端发起业务占用京西大厦1小区(PCI =132)进行业务,测试车辆继续向东行驶,行驶至柳林路口RSRP值降至-90dBm以下,出现弱覆盖区域。
问题分析:观察该路段RSRP值分布发现,柳林路口路段RSRP值分布较差,均值在-90dBm 以下,主要由京西大厦1小区(PCI =132)覆盖。
观察京西大厦距离该路段约200米,理论上可以对柳林路口进行有效覆盖。
通过实地观察京西大厦站点天馈系统发现,京西大厦1小区天线方位角为120度,主要覆盖调整结果:西城三里河一区站下仅有该站内小区信号,并且SINR提升到15以上,无线环境有明显提升。
1.1.2 重叠覆盖问题描述:测试车辆延长安街由西向东行驶,终端占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2小区(PC=211)进行业务,随后切换至海淀京西大厦1(PC=133)小区,业务正常保持。
车辆继续向东行驶,终端又回切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2小区(PC=211)发生掉话。
问题分析:观察该路段切换过程,终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2小区(PC=211)正常切换至海淀京西大厦2小区后又出现回切情况导致掉话。
两小区RSRP值相近,相差3dBm 以内,造成该路段为无主覆盖路段,发生频繁切换最终导致掉话。
调整建议:针对该路段无主覆盖问题,建议调整京西大厦2小区功率由原15降低为5,使其不会对长安街路段实行有效覆盖。
调整结果:调整后,SINR值有明显改善,保持在20左右,多次测试该路段不会出现频繁切换情况,避免掉话等异常事件发生。
1.2 切换优化案例1.2.1 邻区漏配问题描述:测试车辆延长安街由东向西行驶,终端占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2(PCI=211)小区进行业务,车辆继续向西行驶,终端开始频繁上发测量报告,并没有网络侧下发的切换命令,导致UE掉话,终端掉话后重选至新兴宾馆1小区(PCI=201)。
2018年第2期81科教论坛1.TD-LTE无线网络概述TD-LTE无线网络是在TD一CSDMA长期发展演进下出现的产物,TD-LTE无线网络采用oFDMA空中接口技术提升了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速度和频谱利用率,并进一步拓展了 TD-LTE无线网络的语音、视频、在线游戏等功能。
TD-LTE无线网络系统运行操作主要是利用e-NodeB结构,并在一系列技术的支持下不断完善基站功能,应用各个IP实现各个基站节点信息的有效传输。
TD-LTE无线网络在逻辑层面上通过X2接口互相连接形成Mesh型的网络结构,从而提升整个系统的移动网络运行。
在这样系统的运行下,用户在使用的时候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信息的无缝切换操作。
另外,基站e-NodeB和接入网关之间通过S1接口能够实现有效连接,在一个基站作用下实现和多个网关的连接。
2.TD-LTE无线网络优化方案2.1 PCI规划。
PCI是用来区分终端不同小区的无线信号,是LTE的物理小区标识。
在实际操作中,临近小区之前的PCI必须保持一致,同时PCI的覆盖范围也需要具有唯一性的特点。
为此,在进行PCI规划的时候要遵循简单、清晰、容易拓展的特点,同时在进行PCI规划的时候要求同一个PCI小组所包含的PCI来自同一个站点,将临近点的PCI划分到不同的PCI组内,从而确保各类无线信号识别的清晰、准确。
另外,在进行PCI规划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室内无线网线的覆盖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选择分开规划的方法。
2.2网络规划。
TD-LTE的无线网络规划和拓展结构的时候和传统2G或者3G网络系统规划操作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结合实际情况能够选择的网络类型都是蜂窝型,由此决定了2G或者3G网络规划流程的相似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为采取了不同的网络架构、调度算法,使得TD-LTE无线网络规划无法按照传统的网络规划模式。
另外,TD-LTE无线网络的TDD和FDD模式存在不同的差别,在进行网络规划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传统网络规划模式进行操作。
室内场景TD-LTE信号覆盖分布系统设计浅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室内场景TD-LTE信号覆盖分布系统设计浅析引言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TD-LTE技术在室内覆盖方面逐渐成为主流。
在室内环境中,由于建筑结构、人员密集等因素,TD-LTE 信号覆盖存在一些问题,如信号弱、信号覆盖不均匀等。
对室内场景的TD-LTE信号覆盖进行系统设计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人们对通信速度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室内通信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目前大多数室内场景的TD-LTE信号覆盖设计还存在一定的瑕疵,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对室内场景TD-LTE信号覆盖分布系统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通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室内场景TD-LTE信号覆盖分布系统设计进行浅析,探讨其现状分析、问题分析、优化方法、设计原则和实施步骤,以期为室内通信服务的改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室内场景TD-LTE信号覆盖分布系统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室内环境下TD-LTE信号的覆盖质量和稳定性,满足用户在室内环境中对于高速数据传输和通信的需求。
通过系统设计,可以有效解决室内环境下信号覆盖不足、信号干扰等问题,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和网络性能。
通过系统设计还可以实现网络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管理,优化网络覆盖范围和容量,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研究室内场景TD-LTE 信号覆盖分布系统设计,可以为室内网络规划和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促进TD-LTE技术在室内环境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为未来室内网络的建设和优化提供借鉴和指导,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通信服务。
1.3 研究意义室内场景TD-LTE信号覆盖分布系统设计的研究意义非常重要。
室内TD-LTE信号覆盖对于提高用户体验和网络质量至关重要。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用户对于室内通信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室内环境的复杂性和难以覆盖的特点使得室内信号覆盖成为一个挑战。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移动通信事业发展十分迅猛,当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手机的基本普及。
手机用户对通信网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追求更高质量的语音通信业务,更快的上传下载速率,更高的保密性和有效率等。
如今,移动通信系统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即LTE网络。
中国主导的4G网络标准为TD-LTE,其技术已经相当完善,具备了大面积推广的条件,目前已经正式商用。
随着中国进入4G时代,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竞争也十分的激烈,LTE网络的质量则决定了市场竞争力。
对此,我们要不断并深入地优化网络,提升网络的质量,建设高质量的LTE网络。
网络优化分为工程优化和运维优化,根据网络建设的阶段划分的。
由于参与的项目属于运维优化的专题优化,所以本文重点介绍运维优化。
除此,本文还会介绍优化的原则和流程,并结合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采用RF优化方法来解决常见的优化问题(覆盖优化、切换优化、干扰优化),提升网络质量。
关键词:LTE;运维优化;RF优化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the times,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in China is developing very rapidly, of course, to a large extent, because of the basic popularity of mobile phones. The demand of mobile phone users for the communication network is also increasing. They pursue higher quality voic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faster upload and download rate, higher confidentiality and efficiency. Now,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has developed to the fourth generation, that is, the LTE network. The standard of 4G network in China is TD-LTE.Its technology is quite perfect, and it has the condition to be popularized in a large area. With China entering the 4G era, the competition among the three major telecom operators Competition is also very fierce LTE network quality determin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market. Therefore, we should constantly and deeply optimize the network,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network, and build a high quality LTE network.Network optimization is divided into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and operational optim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stage of network construction. Because the project involved belongs to the thematic optimization of operational and maintenance optimiz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operational and maintenance optimization. In addition, 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the principle and flow of optimization, and use RF optimization method to solve the common optimization problems (coverage optimization, switching optimization, interference optimization, network quality improvement).Keywords: LTE; operational and maintenance optimization; RF optimization.第一章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是二十世纪末推动人类社会急速发展的最关键技术,给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政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参数设置指导优化手册-华为分册(征求意见稿)目录TABLE OF CONTENTS1 前言 (3)2上行资源分配 (7)3上行ICIC (7)4下行资源分配 (8)5下行MIMO (9)6移动性管理 (10)7LC(过载控制) (11)8功控算法 (12)9信道配置&链路控制 (13)10数传算法 (13)11传输TRM算法 (14)12 SON (14)13附件:华为ERAN3.0参数列表 (14)14《LTE无线网优参数集》 (15)15《TD-LTE无线参数指导优化手册》 (15)1 前言1.1 关于本书1.1.1目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华为TD-LTE系统eRAN3.0版本的各个专题的相关参数,对参数进行介绍和分析,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和使用系统中的参数,提高系统性能。
1.1.2读者对象本手册适用于TD-LTE系统的基本概念有一定认识的华为公司内部工程师。
1.1.3内容组织本手册是基于TD-LTE产品eRAN3.0版本的参数介绍,其内容组织如下:第一章:对本手册的目的,读者对象,内容组织进行介绍。
第二章上行资源分配:介绍Sounding RS资源分配和上行调度的参数配置及调整影响。
第三章上行ICIC:介绍上行ICIC相关参数配置及其调整影响。
第四章下行资源分配:介绍PUCCH资源分配、下行CQI调整、下行调度和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的参数配置及调整影响。
第五章下行ICIC:介绍下行ICIC相关参数的配置及其调整影响。
第六章下行MIMO:介绍下行MIMO(含Beamforming)与CQI模式的参数配置方法及其调整的影响。
第七章移动性管理:介绍切换、重选的参数配置及其调整影响。
第八章LC(过载控制):介绍负载控制算法、随机接入控制算法、系统消息SIB映射、移动性负载平衡算法、准入控制算法的参数配置及其调整影响。
第九章功控算法:介绍影响上行功率控制算法、下行功率控制算法的相关参数及其调整影响。
室内场景TD-LTE信号覆盖分布系统设计浅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室内场景TD-LTE信号覆盖分布系统设计是为了解决室内环境下TD-LTE信号覆盖不足的问题,提高用户在室内环境下的通信质量和体验。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通信质量和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室内环境下,信号覆盖不足的情况更加突出。
设计一套适合室内场景的TD-LTE信号覆盖分布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室内场景TD-LTE信号覆盖分布系统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随着5G时代的到来,通信技术的发展变得更加迅速和复杂,需要更加智能和高效的信号覆盖系统来支撑;室内场景由于建筑结构、人流密集等因素,信号覆盖不容易通过传统方法来解决,需要更加灵活和可调节的系统来支持;用户对通信质量和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设计更加稳定和高效的信号覆盖系统来满足用户需求。
研究室内场景TD-LTE信号覆盖分布系统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室内场景下TD-LTE信号覆盖分布系统设计的原理与技术,为提高室内网络覆盖质量和网络性能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通过研究室内场景TD-LTE信号的传播特点和系统设计原理,探讨室内信号覆盖分布系统的组成结构和设计方法,从而优化网络覆盖范围,提高网络容量和覆盖质量。
在此基础上,针对室内场景TD-LTE信号覆盖分布系统的关键技术和算法进行分析与讨论,为系统的部署和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最终通过系统优化和调整,使室内场景TD-LTE信号覆盖分布系统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和网络性能。
通过本研究的展望,可以为未来室内网络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推动TD-LTE技术在室内场景中的应用和发展。
2. 正文2.1 TD-LTE信号覆盖分布系统设计原理TD-LTE信号覆盖分布系统设计原理是基于TD-LTE技术的特点和需求,结合室内场景的特殊要求而设计的一种系统架构。
其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TD-LTE信号覆盖分布系统设计原理要考虑到室内场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本科毕业设计TD-LTE网络优化方案设计学生姓名王明学号2012101063所在学院通信工程学院专业名称通信工程班级2012级广播电视方向倪磊指导教师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二○一六年五月TD-LTE网络优化方案设计学生:王明指导教师:倪磊内容摘要:TD-LTE无线网络优化有两个运行阶段:一就是工程优化阶段,第二,运营阶段。
本文的研究方向就是工程优化阶段。
工程优化阶段分为阶段的单站优化,优化集群,整个网络优化阶段。
每个阶段的任务就是不一样的,但我们的目标就是一样的,两个阶段的目标都就是相同的,两个阶段的目标就是让用户得到最大价值,实现最佳组合的网络覆盖、容量与价值。
用户通过无线网络优化方法提高产量与节约成本。
为了达到要求的KPI指标,我们针对优化工作:覆盖优化,切换优化,干扰优化,RR优化做出分析。
经过这些反复的优化流程以确保广大用户能正常使用LTE无线网路。
本文将重点介绍上述工程优化三个阶段的优化流程与方法,以及介绍无线网络优化主要优化任务,还有优化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关键词:TD- LTE 覆盖优化切换优化干扰优化 RP优化Design Of Optimization in The TD-LTE Network Abstract: The TD-LTE wireless network optimization, there are two operation stages: one is the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phase, the second, the operational phase、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direction is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Phase、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phase is divided into phases single station optimization, optimization of the cluster, the entire network optimization phase、 Each stage task is different, but our goal is the same, two Goals are the same, the two stages the goal is to let users get the most value, to achieve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network coverage, capacity and value、 Users via wireless network optimization method to Increase production and save cost、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the requirements of KPI, we optimized work: coverage optimization, the switch optimization, optimization, RR optimization analysis、 After these repeated optimization process to ensure that users can use normally LTE wireless networks、This article focuses Three stages of optimization in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processes and methods, and introduce the wireless network optimization mainly optimization tasks, there are often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optimizati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Keywords:The TD-LTE Coverage optimization Switch to optimize Interference optimization The RP optimization、目录前言 (1)1 无线网络优化 (2)1、1 通信技术简介 (2)1、2 网络优化的意义 (2)2 TD-LTE基本原理 (4)2、1 2G、3G关键技术 (4)2、1、1 Rake接收技术 (4)2、1、2 信道编码技术 (4)2、1、3 功率控制技术 (5)2、1、4 多用户检测技术 (5)2、1、5 智能天线 (5)2、2 核心技术 (5)2、2、1 OFDM技术 (5)2、2、2 OFDM的优点 (7)2、2、3 基于DFT的OFDM有快速算法 (7)4 网优方案设计 (10)4、1 LTE网络优化关键步骤 (10)4、2 网络优化内容 (11) (14) (14) (15)4、2、7 切换干扰优化 (16)5 总结与展望 (17)参考文献 (18)TD-LTE网络优化方案设计前言3 GPP LTE推出了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并发展成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主流。
目前大多数的国际主流通信运营商选择LTE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每个人都在积极推动LTE的产业化开发。
LTE技术成为新一代的网络通信技术,网络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此外,LTE网络应用大量的新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天线技术(MIMO),LTE网络优化的方法从一个新的解决方案与新角度来解决满足网络优化的需要。
中国据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就是TD-SCDMA,中国为此在世界上赢得了很多发达国家的关注,这对中国移动通信事业的开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通信技术快速发展领域的应用程序中,用户要求的数据服务质量与传输速率增加,使得TD-SCDMA必须加快进化步伐以满足用户对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
LTE无线网络优化涵盖了无线网络运维优化与无线网络工程优化。
两者都要求达到相应的考核标准,无线网络运维优化的时间就是运维期,在网络运行正常的时候进行,其中网络的性能指标、用户满意度、网络覆盖率、设备利用率等等就是其优化的重点。
无线网络优化就是一个长期运行的过程,从网络优化到网路建设再到网络运维都需要它。
本篇论文中主要介绍的就是无线网络优化的工程优化。
无线网络优化就是建立在无线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展开进行的,当一个片区的无线网络覆盖到一定范围时,就可以进行网路优化。
并确保无线网络的容量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为广大用户能感觉到真正的满意度从心理学,并通过无线网络使用户能够提高产量与节约成本,使每个用户可以使用放心,快乐与安心。
网络优化着眼于降低操作节约成本方面的进一步改善系统必须能够满足现有的无线接入网络系统,将改变宽带CDMA技术系统可以更有效的对OFDM技术的多路径干扰。
OFDM技术起源于1960年代,其后飞速发展,在短时间内成为当时通信技术的核心技术。
王志威、刘云在《LTE技术发展与研发管理》提出了4G网络优化与之前的2/3G优化相比存在的优势,以及4G网络优化在未来发展的方向[1]。
樊昌信在《通信原理》提出了通信系统的模型组成,其中包含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简单的阐述了通信的过程与基本原理[2]。
王映民、孙韶辉在《TD- LTE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提出了4G网络优化的一个具体实施步骤方向,全面的讲解了4G优化的原理以及一些可能存在的故障实例[3]。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将对无线网络优化历程做一个大概的介绍;第二章介绍TD-LTE优化所需要用到的一些关键技术;第三章介绍网络优化的架构,实施网络优化的步骤;第四章将描述网络优化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一些解决方案;最后第五章就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与延伸,概括全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还有这项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
1 无线网络优化1、1 通信技术简介现代通信主要技术包含计算机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钎通信等。
当前无线网络优化分2/3G优化与4G优化,其测试工具存在巨大差异,2/3G设备只能测试语音、通话质量、掉话等问题而4G设备能测试数据传输速率即网速。
目前网络优化的测试工具包括诺优、鼎力、烽火等。
实现这些技术的步骤大致见图1、1-1。
图1、1-1 通信技术实现步骤由上图可知,网络优化与网络建设都就是建立在通信技术的基础之上,其中网络建设的一般步骤就是先进行规划咨询了解需要建设的真实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相应的研究报告,在确定需要建设网络之后进行实地勘察,这些都就是网络建设前期需要准备的工作,在网络建设初期必然会出现网络故障问题,这就是本文将重点介绍的内容。
1、2 网络优化的意义随着网络时代的步伐,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用户从之前的传呼机,小灵通转向手机电脑等新时代产物,现有的网络状况根本不能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大家都知道青年就是接收新事物最快的人群,随着大型网络游戏、3D电影等的出现,现有的网络资源“不堪重负”因此,网络优化这门技术“应运而生”它最终的目的就是解决当前网络拥挤、网速慢、延迟高、不流畅等问题,网络优化还能应付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更多达到网络费用低运营商收益高的双赢局面。
网络优化需要具备方方面面的知识,这些的实现都需要通过相关技术来缓解并最终解决用户反馈的问题,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然后整理出一套系统化的网络优化方案其中主要技术见图1、2-1所示。
图1、2-1 网络优化主要技术由上图可以瞧出网络优化就是逐步展开的,首先需要做好优化准备比如检测测试设备就是否完好,测试类型的确定一般分为室分优化,城市DT,高铁,高速优化优化场景的不同决定了需要选取的设备类型计划方案;其次,需要明白我们要优化的区域,大致可以分为簇优化、区域优化、边界优化等。
然后需要对测试的参数进行核对比较,排除差距较大的参数然后取均值,经反复核查之后得出结论。
2 TD-LTE基本原理2、1 2G、3G关键技术2、1、1 Rake接收技术窄频带在蜂窝系统中,有多径衰落。
在宽带CDMA系统中,不同的路径就是可以独立的,区分多路径信号可以用加权来调整,使合成后的信号增强,从而达到减少多径衰落造成负面影响的目的。
要完成相干Rake的接收,必须发射未经过调制的导频,这样接收方就能对多路信号的相位进行估计。
用以区分这两个信号的方法具体见图2、1、1-1所示。
图2、1、1-1 Rake接收技术的系统框图上图就是Rake接收技术的系统框图,首先就是让基带信号进入相关器然后把该信号分别传输到数据分配器(DMUX)与低频滤波器中,经过数据分配器的判断处理之后由于数据分配器一个输入多个输出的原理,流向低频滤波器内,然后与经过符号判断最终得出预测的相位与幅度结果I/Q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