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生物训练:必修二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Word版含解析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573.00 KB
- 文档页数:14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野生型拟南芥的叶片是光滑形边缘,研究影响其叶片形状的基因时,发现了6个不同的隐性突变,每个隐性突变只涉及1个基因。
这些突变都能使拟南芥的叶片表现为锯齿状边缘。
利用上述突变培育成6个不同纯合突变体①~⑥,每个突变体只有1种隐性突变。
不考虑其他突变,根据表中的杂交实验结果,下列推断错误的是()B.③和④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锯齿状C.②和⑤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D.④和⑥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答案:C分析:6个不同的突变体均为隐性纯合,可能是同一基因突变形成的,也可能是不同基因突变形成的。
AB、①×③、①×④的子代叶片边缘全为锯齿状,说明①与③④应是同一基因突变而来,因此②和③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③和④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锯齿状,AB正确;C、①×②、①×⑤的子代叶片边缘为全为光滑形,说明①与②、①与⑤是分别由不同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导致,但②与⑤可能是同一基因突变形成的,也可能是不同基因突变形成的;若为前者,则②和⑤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锯齿状,若为后者,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C错误;D、①与②是由不同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导致,①与④应是同一基因突变而来,②×⑥的子代叶片边缘为全为锯齿状,说明②⑥是同一基因突变形成的,则④与⑥是不同基因突变形成的,④和⑥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D正确。
故选C。
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B.唐氏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C.人类所有的遗传病都是基因遗传病D.多指和白化病都是由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答案:B分析:并不是所有的遗传病都是由基因导致的,有些可能是环境导致的。
A、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A错误;B、唐氏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B正确;C、人类遗传病包括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C错误;D、多指是由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而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D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梳理单选题1、下列关于生物遗传与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在DNA分子中个别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均属于基因突变B.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点未必是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C.遗传病一定是个体含有致病基因引起的D.先天性疾病一定是遗传病,遗传病一定是先天性疾病答案:B解析:1 .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
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2 .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只有DNA分子中的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才是基因突变,A错误;B、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点上含有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B正确;C、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含致病基因),C错误;D、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遗传病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D错误。
故选B。
2、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凋亡、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酵母菌细胞的衰老与其个体的衰老并不是同步完成的B.衰老细胞和癌变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下降,代谢速率均上升C.细胞衰老、凋亡的过程是细胞内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D.蝌蚪尾巴的消失是细胞坏死的结果答案:C分析:酵母菌为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也是一个个体,所以细胞与个体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衰老细胞代谢减慢,而癌变细胞不断增殖,代谢旺盛;蝌蚪尾巴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等生命现象是细胞内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
A、酵母菌为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也是一个个体,所以细胞与个体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A错误;B、衰老细胞代谢减慢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下降,癌变细胞内代谢旺盛,速率上升,B错误;C、细胞衰老、凋亡等生命现象是细胞内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C正确;D、蝌蚪尾巴的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D错误。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总结提升专题复习
【知识脉络图】
【专题精讲精练】
专题区别三种可遗传的变异
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都会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均可传给后代,是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
2.若把基因视为染色体上的一个位“点”,染色体视为点所在的“线段”,则有以下结论。
(1)基因突变——“点”的变化(“点”的质变,但数目不变)。
(2)基因重组——“点”的结合或交换(“点”的质与量均不变)。
(3)染色体变异——“线段”发生结构或数目的变化。
①染色体结构变异——“线段”的部分片段增添、缺失、重复、易位(“点”的质不变,数目可能变化,位置也可能变化)。
②染色体数目变异——个别“线段”增添、缺失或“线段”成倍增减(“点”的质不变,数目变化)。
3.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上的变化;染色体变异是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变化,属于细胞水平上的变化。
因此,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染色体变异则可以看到。
【例题】田间种植的三倍体香蕉某一性状发生了变异,其变异不可能来自()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D.环境变化
解析三倍体香蕉不能进行有性生殖,所以其变异的来源不可能是基因重组。
答案A
第 1 页。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她变异★第一节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一、生物变异得类型●不可遗传得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可遗传得变异(由遗传物质得变化引起)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二、可遗传得变异(一)基因突变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得替换、增添与缺失,而引起得基因结构得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类型:自然突变与诱发突变发生时期:主要就是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时。
2、原因:外因物理因素:X射线、紫外线、r射线等;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内因:DNA复制过程中,基因中碱基对得种类、数量与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基因得结构。
3、特点:a、普遍性b、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得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得不同得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得不同部位上);c、低频性d、多数有害性e、不定向性注:体细胞得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得则可能4、意义:它就是新基因产生得途径;就是生物变异得根本来源;就是生物进化得原始材料.(二)基因重组1、概念:就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得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得基因得重新组合。
2、类型:a、非同源染色体上得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得交叉互换c、人为导致基因重组(DNA重组)如目得基因导入质粒3、意义:形成生物多样性得重要原因之一;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得来源,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得基因,但能产生新得基因型。
基因突变既能产生新得基因,又能产生新得基因型.有性生殖后代性状多样性得主要原因就是基因重组。
传统意义上得基因重组就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实现得,但精子与卵细胞得结合过程不存在基因重组。
人工控制下得基因重组(1)分子水平得基因重组,如通过对DNA得剪切、拼接而实施得基因工程.(2)细胞水平得基因重组,如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以及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下得大规模得基因重组。
再如肺炎双球菌得转化。
第二节染色体变异一、染色体结构变异: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瞧书并理解)1●●细胞中得在形态与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得全部遗传信息得形态与功能各不相同;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得全部遗传信息(3)染色体组数得判断:★染色体组数=细胞中形态相同得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例1:以下各图中,各有几个染色体组?答案:32 5 1 4★ 染色体组数= 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得基因个数例2:以下基因型,所代表得生物染色体组数分别就是多少?(1)Aa______ (2)AaBb _______(3)AAa _______(4)AaaBbb _______(5)AAAaBBbb _______(6)ABCD______答案:3、单倍体、二倍体与多倍体由配子发育成得个体叫单倍体.有受精卵发育成得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含两个染色体组就叫二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就叫三倍体,以此类推。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下列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答案:C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A、基因型为DD的个体,产生的配子为D、d,说明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时,基因发生了突变,A错误;B、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为AaB、AaB、b、b,说明等位基因Aa没有分离,则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含Aa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B错误;C、基因型为X a Y的个体,产生的配子为X a Y、X a Y,说明XY染色体没有分离,则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XY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C正确;D、基因型为AaX B X 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为AAX B X b、X B X b、a、a,说明X B X b没有分离,则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又因为AA没有分离,则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含有A 基因的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D错误。
故选C。
2、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单选题1、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条件下,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B.大多数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对生物体是有利的C.当细胞受到病毒感染时,发生染色体变异的概率会增加D.猫叫综合征是人第5号染色体全部缺失所引起的疾病答案:CAB、在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均有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且大多数情况下发生的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对生物体有害的,A、B错误;C、正常情况下,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的概率很低,在细胞受到电离辐射或病毒感染或一些化学物质诱导时,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概率会增加,C正确;D、猫叫综合征是人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疾病,D错误。
故选C。
2、某国家男性中不同人群肺癌死亡累积风险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长期吸烟的男性人群中,年龄越大,肺癌死亡累积风险越高B.烟草中含有多种化学致癌因子,不吸烟或越早戒烟,肺癌死亡累积风险越低C.肺部细胞中原癌基因执行生理功能时,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D.肺部细胞癌变后,癌细胞彼此之间黏着性降低,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答案:C分析:1 .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具有以下特征: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
2 .人类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A、据图分析可知,长期吸烟的男性人群中,不吸烟、30岁戒烟、50岁戒烟、长期吸烟的男性随年龄的增大,肺癌死亡累积风险依次升高,即年龄越大,肺癌死亡累积风险越高,A正确;B、据图分析可知,不吸烟或越早戒烟,肺癌死亡累积风险越低,B正确;C、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原癌基因突变后可能导致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C错误;D、肺部细胞癌变后,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D正确。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下列过程不涉及基因突变的是A.经紫外线照射后,获得红色素产量更高的红酵母B.运用CRISPR/Cas9技术替换某个基因中的特定碱基C.黄瓜开花阶段用2,4-D诱导产生更多雌花,提高产量D.香烟中的苯并芘使抑癌基因中的碱基发生替换,增加患癌风险答案:C分析:基因突变指的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诱导基因突变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A、经紫外线照射后,酵母菌发生了基因突变,获得红色素产量更高的红酵母,A正确;B、基因中的特定碱基被替换,导致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属于基因突变,B正确;C、黄瓜开花阶段用2,4-D诱导产生更多雌花,提高产量,基因结构没有发生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C错误;D、香烟中的苯并芘使抑癌基因中的碱基发生了替换,属于基因突变,D正确。
故选C。
小提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紧扣基因突变的概念进行分析与答题,明确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都属于基因突变。
2、为研究某种植物3种营养成分(A、B和C)含量的遗传机制,先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野生型进行基因敲除突变实验,经分子鉴定获得3个突变植株(M1 .M2 .M3),其自交一代结果见下表,表中高或低指营养成分含量高或低。
理论上其杂交一代中只出现(A高B低C低)和(A低B低C高)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一定是1:1B.从M2自交一代中取纯合的(A低B高C低)植株,与M3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杂交,理论上其杂交一代中,纯合基因型个体数:杂合基因型个体数一定是1:1C.M3在产生花粉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某对同源染色体有一小段没有配对,说明其中一个同源染色体上一定是由于基因敲除缺失了一个片段D.可从突变植株自交一代中取A高植株与B高植株杂交,从后代中选取A和B两种成分均高的植株,再与C 高植株杂交,从杂交后代中能选到A、B和C三种成分均高的植株答案:A分析:由题意可知,三种营养成分的转化关系如下所示:,A高B低C低基因型为:A-bbcc,A低B低C高基因型为:A-B-C-,A低B高C低基因型为:A-B-cc。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习
题)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⑴病症
⑵病因基因中的碱基替换
直接原因: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改变
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分子合成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突变
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二、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1、基因突变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
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
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
⑵自然突变〔内因〕
2、基因突变的特点
⑴普遍性
⑵随机性
⑶不定向性
⑷低频性
⑸多害少利性
3、基因突变的时间
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4.基因突变的意义: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进化的原始材料
三、基因重组
1、基因重组的概念
随机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基因重组的类型交换重组〔四分体时期〕
3. 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四分体时期〕4.基因重组的意义
四、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区别。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选择题1.(2016年黑龙江大庆一模)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癌变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片段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生物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无机环境对生物的不断选择完成2.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黄色短杆菌的某基因模板链的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发生如下变化:CCGCTAACG→CCGCGAACG,那么黄色短杆菌将发生的变化和结果是(可能用到的密码子:天冬氨酸—GAU、GAC;丙氨酸—GCA、GCU、GCC、GCG)() A.基因突变,性状改变B.基因突变,性状没有改变C.染色体结构改变,性状没有改变D.染色体数目改变,性状改变3.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B.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C.基因B1和B2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D.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4.(2016年上海普陀区一模)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5.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6.(2015年上海松江区二模)下图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青霉素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
第5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教学案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和意义(2)举例说明基因重组及意义学习过程1、基因突变(1)概念:由于DNA分子中的替换,和而引起的的改变。
(2)发生的过程及时间:基因突变发生的期的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中。
(3)基因突变与生物生殖的对应关系无性生殖中分裂过程能发生基因突变;有性生殖中分裂过程也能发生基因突变。
因而在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过程中都存在因素突变而发生的变异。
(4)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胞:体细胞(能、不能)发生基因突变,这种突变(能、不能)导致下一代产生变异,有性生殖细胞(能、不能)发生基因突变,经作用,这种突变可使下一代出现变异。
(5)基因突变(改变、不改变)染色体基因的数量,只改变(6)基因突变(一定、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由于一种氨基酸可以对应密码子,有的基因突变并不改变氨基酸种类,这样的突变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某种突变虽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氨基酸的个别位置,但并不影响该蛋白质的功能,所以不会引起生物性的改变。
(7)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类:(1)物理因素:包括、等;(2)化学因素:包括各种能够与DNA分子发生作用而改变DNA分子结构和性质的物质,如;(3)生物因素:包括和等。
(8)基因突变是的根本来源和的重要因素.基因突变虽然是有害,有利的,但由于它能产生新基因,从而产生前所未来的新性状,为自然选择提供了。
2、基因重组(1)概念:生物体进行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2)方式:a随着的自由组合,自由组合。
b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基因重组。
(3)基因重组仅仅是的改变,并产生新的基因是生物变异来源评价反馈1、某种自花授粉植物连续几代只开红花,一次开出一朵白花。
该花的交子代全开白花,其原因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分离 C.基因互换 D.基因重组2、某基因的一个片段中的 DNA链在复制时一个碱基由G→C,该基因复制三次后发生基因突变的基因占该基因总数的 ( )A.100% B.50%C.25% D.12.5%3、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则进行的是①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②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③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上搭载的种子培育出太空椒④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②③④4.人类发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突变,其突变的方式是基因内()A.碱基发生改变(替换) B.增添或缺失某个碱基对C.增添一小段DNA D.缺失一小段DNA5、用x射线照射某植物幼苗,诱发了基因突变,X射线最有可能在下列哪项过程中起作用A.有丝分裂间期 B.有丝分裂全过程 C.受精作用过程 D.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6、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亲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生活条件改变7、基因突变大多数都有害的原因是()A.基因突变形成的大多是隐性基因B.基因突变破坏了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的均衡体系C.基因突变形成的表现效应往往比基因重组更为明显D.基因突变对物种的生存和发展有显著的副作用8、2003年1月100粒洛阳牡丹种子随“神舟”四号飞船遨游了太空,经太空实验的牡丹种子将发生()A.花朵会更大更艳 B.花朵会变小 C.变成另类牡丹 D.均有可能9、下面列举的生物性状是伴性遗传又是突变性状的是()A.豌豆的圆粒 B.人的红绿色盲 C.人的糖尿病 D.人的白化病10、长期接触x射线的人群产生的后代中遗传病发病率明显增高,主要原因是该人群生殖细胞易发生()A.基因重组B.基因分离C.基因交换 D.基因突变11、每10万人中约2~3个血友病患者,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A.随机性 B.低频性C.不定向性 D.有害性12、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B.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表现型C.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时D.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发生重组13、右图表示基因A与a。
2017高中生物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时跟踪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高中生物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时跟踪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高中生物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时跟踪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运动员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速度和发展力量,但是并不能传递给下一代,原因是( ) A.肌细胞不能携带遗传信息B.体细胞发生的突变不能遗传C.生殖细胞没有携带全套遗传信息D.DNA碱基序列不因锻炼而改变解析:选D 运动员通过练习提高速度和力量,只是外在表现型的改变,并未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2.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B.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这属于基因重组C.YyRr自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D.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解析:选C Aa个体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是由于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配子之间随机结合而形成的;基因A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属于基因突变;YyRr自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这属于基因重组;同卵双生是由同一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所以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其性状差异主要是由外界环境引起的。
3.同一番茄地里有两株异常番茄,甲株所结果实均为果形异常,乙株只结了一个果形异常的果实,其余的果实正常。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选择题1.(2016年黑龙江大庆一模)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癌变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片段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生物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无机环境对生物的不断选择完成2.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黄色短杆菌的某基因模板链的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发生如下变化:CCGCTAACG→CCGCGAACG,那么黄色短杆菌将发生的变化和结果是(可能用到的密码子:天冬氨酸—GAU、GAC;丙氨酸—GCA、GCU、GCC、GCG)() A.基因突变,性状改变B.基因突变,性状没有改变C.染色体结构改变,性状没有改变D.染色体数目改变,性状改变3.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B.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C.基因B1和B2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D.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4.(2016年上海普陀区一模)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5.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6.(2015年上海松江区二模)下图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青霉素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由a变为b、c、d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②诱变剂决定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加快了变异频率③d是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④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只有基因突变A.③④B.①③C.②④D.②③④7.粗糙型链孢霉是一种真核生物,繁殖过程中通常由单倍体菌丝杂交形成二倍体合子。
合子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后,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最终形成8个孢子。
已知孢子大型(R)对小型(r)为显性,黑色(T)对白色(t)为显性。
下图表示粗糙型链孢霉的一个合子形成孢子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不考虑变异,a、b、c的基因型相同B.图中c的染色体数目与合子相同C.图示整个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D.①②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8.下列细胞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既有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现象,又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现象的是()A.心肌细胞B.成熟的红细胞C.根毛细胞D.精原细胞9.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细胞只发生了减数分裂,该过程一定发生基因突变B.图乙中若其中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a,则另一极对应的染色体上只能是AC.上述三图所示的过程中,只会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图丙中若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10.(2016届河北石家庄模拟)下图所示为某染色体上的若干基因。
其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c基因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可发生在a、b之间C.Ⅰ、Ⅱ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D.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关系11.(2015年浙江杭州模拟)下图为具有2对相对性状的某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中甲植株(纯种AABB)的一个A基因和乙植株(纯种AABB)的一个B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个基因突变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中,是由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2)上图为甲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细胞,它的基因型为________,表现型是________,请在上图中标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乙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后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甲、乙发生基因突变后,该植株及其子一代均不能表现突变性状,因为该突变均为____________,且基因突变均发生在甲和乙的____________中,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子代。
可用什么方法让其后代表现出突变性状?取发生基因突变部位的组织细胞,先利用________________技术对其进行繁殖得到试管苗后,让其________(填“自交”“杂交”或“测交”),其子代即可表现突变性状。
12.如下图所示为某一红色面包霉合成精氨酸的过程:(1)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面包霉体内只有鸟氨酸和瓜氨酸,没有精氨酸,请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酶Ⅰ和酶Ⅲ活性正常,酶Ⅱ活性丧失,则能合成鸟氨酸和精氨酸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生物兴趣小组经诱变获得一突变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正常生长,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哪个基因发生了突变,根据下列实验步骤写出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第一步:配制基本培养基,分别对甲、乙、丙、丁进行如下处理:甲中无任何处理;乙中加入鸟氨酸;丙中加入瓜氨酸;丁中加入精氨酸。
第二步:观察各培养基中的红色面包霉的生长状况。
实验结论:①若甲、乙、丙、丁中红色面包霉均不能生长,则其他基因发生突变。
②甲中红色面包霉不能正常生长,乙、丙、丁中红色面包霉均生长良好,则______________可能发生突变。
③甲、乙中红色面包霉不能正常生长,而丙、丁中红色面包霉均生长良好,则______________可能发生突变。
④甲、乙、丙中红色面包霉不能正常生长,而丁中红色面包霉生长良好,则______________可能发生突变。
第2节染色体变异一、选择题1.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abc—defgh,中间的“—”代表着丝点,下表表示了由正常染色体发生变异后基因顺序变化的四种情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染色体基因顺序①abc—degfh②abc—def③abc—defghe④abc—dEfghAB.②表示染色体缺失了某一片段C.③表示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D.④表示染色体某一片段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2.(2015年浙江宁波质检)图中①和②表示某精原细胞中的一段DNA分子,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①和②所在的染色体都来自父方B.③和④的形成是由于染色体易位C.与①和②相比,③和④上的非等位基因已分别发生了重新组合D.③和④形成后,立即被平均分配到两个精细胞中3.(2016届陕西兴平二模)下列与染色体变异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改变B.两条染色体相互交换片段都属于染色体变异C.猫叫综合征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第5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D.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4.下图是某一动物细胞的某一分裂时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①A和a互换位置属于基因重组②A从1移接到2上属于“易位”③A从1移接到3上属于“易位”④3和4上对应位置的基因不同是因为间期发生了突变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5.下列关于单倍体叙述正确的是()①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②单倍体只含有一条染色体③单倍体是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④单倍体只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⑤未经受精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A.①⑤B.③⑤C.②③D.④⑤6.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下图中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7.(2015年江苏常州检测)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理是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B.该实验临时装片制作的程序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C.实验试剂及作用分别为: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解离D.如果以洋葱幼苗为实验材料,显微镜下观察到某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则说明实验成功,该幼苗长成植物体之后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实现了加倍8.(2015年黑龙江佳木斯模拟)现有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水稻品种,通过不同的育种方法可以培育出不同的类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可获得AAbb,其变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单倍体育种可获得AAbb,变异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将aabb人工诱变可获得aaBb,则等位基因的产生来源于基因突变D.多倍体育种获得的AAaaBBbb比个体AaBb可表达出更多的蛋白质9.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
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B.F1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其染色体组成为2N+2n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10.在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二倍体西瓜×四倍体西瓜→三倍体无子西瓜,说明二者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B.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单倍体育种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C.三倍体西瓜无子,属于可遗传变异D.猫叫综合征和21三体综合征都属于染色体遗传病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11.(2015年河北邯郸模拟)下图为某农科所培育高品质小麦的过程,其中①③④⑤代表具体操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