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重庆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5.54 KB
- 文档页数:10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部分(本题共十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原创)1.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铮.铮(zhēn)监.生(jiàn) 饿莩飘沦憔悴百无聊赖B.阑.干(nán)模.样(mú)须臾少不更事望帝啼娟C.惘.然(wǎng)驽.马(nú)跬步顾盼神飞雕梁画栋D.煊.赫(xuǎn)朱拓.(tà)寒喧锲而舍之漫不经心(原创)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果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司马迁是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曹雪芹是最伟大的长篇小说家,那鲁迅则是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
他们都是文学史上梦笔生花....的大手笔。
B.针对民不聊生....的现实,孟子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指出梁惠王治国存在的问题。
孟子的惊天宏论不仅在先秦诸子中绝无仅有,就是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也是寥若晨星。
C.李商隐的《锦瑟》,历来争议最大,有人认为锦瑟是个丫鬟名字,有人认为是咏瑟声,有人认为是悼亡,有人认为是回首平生自伤身世。
《锦瑟》的朦胧给人羚羊挂角....的感觉。
D.任正非说“总有一天两军会爬到山顶,这时我们绝不会和美国人拼刺刀,我们会去拥抱,我们欢呼,为人类数字化信息化服务胜利大会师”。
这表明了任正非灭此朝食....的决心。
(原创)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看到央视专访任正非的内容后,使我明白了任正非“爱国,爱这个国家,希望这个国家繁荣富强,不要再让人欺负了”的赤子心。
B.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否认这学期校园里发生的巨大变化:道路旁绿树成荫,校园里花果飘香,教室里书声琅琅,操场上健儿如飞。
C.世界那么大,你该去看看:看太阳如何从山那边爬上来,看月光如何浸入秋夜的江面,看长城如何蜿蜒,看这些世上没有的奇迹。
秘密★启用前重庆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语文试题卷共8页。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至16题为选择题,共48分;第17至25题为非选择题,共102分。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16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有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17至25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本大题共4小题,毎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恓.(xī)惶冠冕汗涔涔前合后偃.(yǎn)B.罪愆.(qiān)蟊贼幺蛾子残羹冷灸C.孱.(chán)头壅塞吓马威盖棺定论D.籀.(liú)文通牒急救章恰如其分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吱.(zī)声孟浪莫需有鹬.(yú)蚌相争B.撺.(cuān)掇掳掠破天荒信而有征C.驽.(nǔ)钝橱柜吊书袋素车白马D.倒.(dǎo)数烦琐解语花水泻不通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一时间,漫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远处的电线杆也变得杳无音信....。
B.事物的发展自有它本身的规律,人们只能顺水推舟....,而不可强求,更不能要它按自己的意志来确定走向。
C.像这种靠着繁文缛节....支撑场面的做派,往往却正是愚妄的世人所醉心的。
D.各类配套完善的高新园区的建成和使用,不仅带动了房地产发展,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聚集着人气,改善着人居环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外交部发言人洪磊8日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中国尊重苏丹南方公投结果,希望双方本着互谅互让,继续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问题,维护苏丹的和平与稳定。
重庆一中高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分析答案摘要鉴于大家对高中频道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重庆一中高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分析答案”,供大家参考!1答案:A(B中“残羹冷炙”;C中“孱(can)头”“下马威”;D项“籀(zhou)文”“急就章”)2答案:B(A中“莫须有”“鹬(yu)蚌”;C中“驽(nu)钝”“掉书袋”;D中“倒(dao)数”“水泄不通”) 3答案:C(A项“杳无音信”指没有一点消息,此处应改为“无影无踪”。
B项“顺水推舟”比喻顺应趋势办事,不能表示按规律办事。
D项“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和性格,此处用于建筑,不当。
)4答案:C(A项成分残缺,应在“互谅互让”后面加上“的原则”。
B项“一个人手中拿着一张报纸”歧义。
D项“实属”和“是”重复。
)5答案:A(B项“过程是时代”搭配不当。
C项“存在”加上宾语“的情况”,“上升到50%以上”也不对。
D项句式杂糅。
)6答案:D(A项括号里的“安排”改为书名号。
B项句号放在外面。
C项顿号改为逗号。
)7答案:C(⑤是中心句,引领下文,排除A、B;②讲保持打击的原因,故在⑥前,排除D项。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B11答案:C(侪:同类、同辈)12答案:C(排除②⑤即可)13答案:A(“怀着君子之德,坚守道义不与当代世俗苟合的”是儒生,不是侠士。
)14答案:A(易:轻视、看不起)15答案:A(排除③⑥)16答案:A(B中“很有礼貌的行礼”不对;C中“诗由此为人们知晓看重”中的“看重”不对;D“并不希望”说法不对。
)17答案:①这好像是顺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变得更大,只是风势激扬罢了。
②朱君已经死了,我因此特意为他的诗写一篇序言来使他的诗行之于世,希望不辜负他的心意。
18答案(1)对比、虚实结合、用典。
(答出一点得2分,两点得3分)(2)伤时感乱之痛(或“昔盛衰之感”或“亡国之悲”)、天涯羁旅之悲、对往昔繁华的追怀眷念。
(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即可得全分)①菱歌泛夜②竟无语凝噎③樯橹灰飞烟灭④竹杖芒鞋轻胜马⑤赢得仓皇北顾⑥梧桐更兼细雨20答案:在文革那样特殊的历史时期,像门德尔松这样的浪漫主义的音乐是不被接受、不被允许的。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27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针砭(biān)赧然(nǎn)勉强(qiǎng)一针见血(xuè) B.晕车(yūn)肖像(xiào)给以(gěi)钟灵毓秀(yù)C.箴言(zhēn)僭越(jiàn)着想(zhuó)蓦然回首(mù)D.踟蹰(chí)露骨(lù)挫折(cuò)一哄而散(hò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驰骋原生态疾风劲草吉人自有天象B.诀别声讯台震耳欲聋真金不怕火炼C.问侯顶梁柱目不暇接明人不说暗话D.受理高架桥粗制烂造在其位不谋其政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今年6月27日,上海闵行“莲花河畔景苑”一幢十三层的在建商品房居然齐根倒下,这令从事建筑设计多年的老专家也叹为观止。
B.这两个企业原来关系密切,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资金拆借问题闹僵了之后,关系就紧张了。
C.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排上独出心裁,创造性地采取走进社区、现场体验等方式,以突出全民互动的特点。
D.阳春三月的一天早晨,宜宾合江门广场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广场上表演太极拳,引来无数行人侧目观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造成高房价的原因主要是土地财政的病灶、腐败枉法的危害、房地产商唯利是图的不良行为和炒房者“搅混水”的混乱等因素引起的。
B.本月3日和10日下午,参加“两会”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视察了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建的生态工业园。
C.这种被称作“地沟油”的三无产品,其主要成分仍是甘油三酯,却又比真正的食用油多了许多毒性物质。
D.加大建设保障性住房,有效控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已被确认为2011年乃至“十二五”期间石家庄改善民生的一件大事。
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
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1.(9分)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人的喉咙发音长短、高低。
与人的呼吸有关。
人不能不喘息,发音也就不能不间歇,语言也就不能不有所停顿。
在说话时,不一定必到意思完整时才作停顿,而是在气力不能继续下去处即作停顿。
在习惯中,语言完整处的停顿园然叫作“句”,而气力不济处的停顿,也叫作“句”有时候后者被应用的次数,还远远多于前者。
习惯有“上下句”之说。
凡说到“上下句”,即意味着仅仅一个“上句”还不够,而须有“下句”接配才算完整。
虽然如此,但绝不能国此便断定那个“上句”不算一“句”,或说不叫作一“句”顾名思义,既叫“上句”便是承认它是个“句”,只不过“上”而五代时王定保在《唐摭言》卷六中记牛僧孺一事。
牛携所作文章谒韩愈、皇甫浞。
“其首篇《说乐》,韩始见题而掩卷问之曰:“且以拍板为什么?•僧孺曰:“乐句。
二公大欣赏之。
”韩愈所说的拍板,当然不是仅指木板工具,而是兼指木板所具有的作用。
而牛僧孺所答,则是侧重指其作用,也就是指拍打的节奏。
音乐的节奏既可名为“乐句”,那么语言的停顿,又有何不可称为“语板”?我们知道,音乐有板有眼。
有板板连接的,有一板一眼的,有一板二眼的,有一板三眼的,都不出乎四拍。
虽有的是五拍的,如昆曲常在三拍处叠一拍,这与军乐鼓点相同,但那紧叠的两拍,实仅占四分之一,合其前后,仍是四节。
为什么四节为止?从生活实际说来,再多就接不上气力了。
人的气力有限度,那所发出的声音也必与之相应我们反观汉语的现象,一个停顿之前,即一句之中,无论字数多少,都会在快慢逮度上加以调剂,甚至切成几逗即使争吵,仔细去听,总有节奏。
节拍并不都与字数相应,念着容易上口也容易记忆的歌诀之类,最少的是三字句,如《三字经》。
其次是四字句,不但“关关雎鹧”“天地玄黄”通行不绝,试翻开现在所编的许多《成语词典》中的若干成语,都以四宇的为多。
五言、七言更是诗句的常态。
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至13题为选择题,39分;第14至23题非选择题,111分,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第13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14至23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伛偻.(lǚ)孱.头(chàn)晕.车(yùn)雨后初霁.(jì)B.缫.丝(sāo)仓颉.(jié)寒砧.(zhān)载.舟覆舟(zài)C.剽.窃(piáo)醴.酪(lǐ)修禊.(qì)牛山濯濯.(zhuó)D.脑髓.(suǐ)札.记(zhá)啼啭.(zhuàn)畏葸.不前(xǐ)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自诩飘零尽态极妍普降甘霖B.国萃蹩进亡矢遗镞精美绝纶C.飘渺安祥游目骋怀哀声叹气D.付梓壅弊度长絜大毋庸赘言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气似的,很________地去想到这样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2)我们的售价是每吨十元,________不多呢!有没有货,我给您问问。
(3)回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________与这问题有关的各种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
(4)我并不是想在这里玩弄________之说,我说的是我的实际感受。
A.放肆赢利搜集标新立异 B.放纵赢利收集独树一帜C.放纵营利收集标新立异 D.放肆营利搜集独树一帜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2018年重庆一中高2020级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雷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技术也可以“诗意盎然”刘根生一位新锐设计师受梵高名画《星空》的启发,设计出一条“夜光自行车道”,路面上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微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绝。
设计师认为,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而应“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
的确,技术并不只具有实用价值,亦可以是审美价值的摇篮。
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
技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更能熏染出高品质的生活。
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国内外一些城市,涌现出一种叫做“垂直森林”的新式建筑,层层种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让绿植充满建筑空间。
传统观念里,城市的钢筋水泥风格同绿色自然格格不入,“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却成功让人与自然超越空间局限融合在一起,为“诗意的栖居”创造了无限可能。
科学同样要有美感,技术创新也能很诗意。
如果把科技比作繁茂的大树,效率和性能是其树干,人文要素则近乎于树枝和树叶。
没有树干,枝叶无所依存;剥掉树皮,去除叶子,树干不过是根木头。
科技不能只有理性思维、缺少“诗性思维”,否则就难免枯燥无趣。
以城市规划来说,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公共广场都唯宽大是从,不仅不讲科学,实际上也诗意无存,既浪费也没有特色。
“技术的诗意”,其实不是铺陈、夸张、搞怪,而是“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
如同庖丁解牛,始终按照其结构特征用刀,在顺应自然求至善中尽显智慧和技艺。
其中凝聚着“真”——尊重规律、以道驭术,凝聚着“善”——简约利物、惠而不费,凝聚着“美”——巧夺天工、出神入化。
多些“技术的诗意”,实质正是遵守技术伦理,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用“人的尺度”统摄技术,给人更多便利感受和美的体验。
姓名,年级:时间:高安中学高一年级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诗歌应有对生活现实的深切抵达中国诗歌有着悠久而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要求诗歌产生一定的现实功用,介入、改变外部现实,一直是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了光辉而灿烂的中国诗歌文化,使诗歌不断走进人民大众的内心和生活。
近年来,诗歌中的现实书写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打工诗歌、乡土诗歌、城市诗歌也是各有其问题.“打工诗歌”写作现象将一个数量庞大的社会群体和写作群体呈现到了社会大众面前,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学意义。
打工诗歌的写作贴近生活、“接地气"、有真情,体现着现实主义精神,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但是,如果深入地、大量地阅读作品,便会发现其中有不少问题。
“打工诗歌"作品数量很多,但大同小异,“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在艺术上存在粗糙、直白、重复等问题,文学性不强。
从深层次来讲,诗首先是诗,应该用诗的方式说话,评价其成就的最终尺度只能是艺术水准和品质。
在打工诗歌的写作中,有一部分是跟风的、人云亦云的写作,所书写的现实是想象的、观念的、概念化的,而与真实、丰富、复杂的社会现实并不搭界。
乡土诗歌的写作资源是广袤的乡村。
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农村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也遭遇着挑战,这对于写作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
但就现实之中的乡土诗歌创作而言,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乡土诗歌写作的群体很大,但写得好的、有特色的还不多.很多诗人的观念还停留在前现代社会,一味把乡土、乡村写成桃花源、乌托邦。
个别这样的写作并无不可,但是如果风靡一时、大行其道,无疑是有问题的。
因为这样的写作,前人早已写过无数遍了,并无新意,而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审美方式早已发生变化,再用那种封闭、单向度的抒情方式来呈现乡村,无异于刻舟求剑甚至是掩耳盗铃。
城市诗歌的相关话题近年被广泛谈论。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纸(卡),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罪愆.(qiān)谛.(dì)听伺.(cì)候繁文缛.(rù)节B.自诩.(xǔ)蹩.(biē)进苇.(wěi)草咄.(zhuō)咄逼人C.罗绮.(qí)纶.(guān)巾埋.(mái)怨脍.(kuài)炙人口D.睨.(nì)柱扶辇.(niǎn)征辟.(pì)礼节甚倨.(jū)2.下列语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东蓠把酒黄昏后,有暗香萦袖B.遥岑远目,献仇供恨,玉簪罗髻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B.莎士比亚的故乡——是斯特拉特福镇,是英国最火爆的文人之乡,一个可以追寻莎翁的童年、青年和晚年生活足迹的地方。
C.鲁迅是知者,更是智者;鲁迅是学者,更是学人。
多少作家的书洋洋大观,却抵不上鲁迅一本薄薄的《野草》,更别提鲁迅其他的渊博所在了。
D.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掩盖不了文化资源分布不均的事实。
因此,我们在欢呼成绩的同时,还需冷静思考如何坚持文化的惠普性?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学问贵在问,要问就不要怕贻笑大方....,而真正的大方之家是不会嘲笑虚心求教的人的。
B. 困难从来都是欺软怕硬....的,只要我们表现出坚忍不拔的精神,任何困难都将为之望而怯步。
C. 接受记者采访的这位本年度高考理科状元侃侃而谈....他在高中的各种生活以及自己在学习上的各种经验、教训。
D. 前一场写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矛盾冲突,先写他们的不期而遇....,通过叙述揭示了故事的原委;后写他们各自的处境,并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
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考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现代文阅读(2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
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
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
姓名,年级:时间:\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调研考试语文答案1.B(3分)原因概括不全,巴蜀文学繁荣兴盛的原因还有“五代末期大批文人入蜀,使四川人才济济”。
2.C(3分)无中生有,第五段只分析了汉、唐、宋兴盛的原因,没有分析魏晋和元代沉寂的原因。
3.D(3分)A张冠李戴,是杜甫绝大部分诗歌尤其是律诗名篇创作于四川;B说法绝对,原文是“《花间集》的18位词人除皇甫松、和凝与蜀无涉外,其余皆活跃于五代十国的后蜀”;C以偏概全,元代到清代巴蜀文化走向式微的原因还有经济与文化中心向江浙转移,经济的衰退。
4.D(3分)曲解文义.“人口多、底子薄”不是当前扶贫工作亟待突破的重点、难点。
5.B(3分)说法绝对。
城市小学“一对一”精准帮扶只是一种设想,“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
6.①构建教育资助、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就业等扶贫体系。
②加强帮扶力度,对贫困地区小学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提升软实力。
③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深入开展“互联网+"精准扶贫工作。
(共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7.C(3分)概括不准确,“抚平皱褶”不是表现父亲的平静,而是表现父亲对这一墨宝的珍视,“眼神变得清澈明净”不仅表现对往事的清晰记忆,更是表现父亲准备向儿子坦白良心债的一种毅然决然。
8.①补充了天价墨宝“正”字的缘由,丰富了文章的内容,避免了情节的平铺直叙.②写出了父亲偷拿救济粮的无奈及自责,突出了父亲的良知,使形象更丰满,更立体。
③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提醒年轻人在官场中不可为了利益丧失自我,要时刻保持清正廉明,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共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一生为民操劳,口碑甚好.父亲是从战争年代摸爬滚打过来的老革命,后来又担任公社党委书记,期间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
②为人正直有良知,犯错后背负心債。
父亲为解决家里断粮的危机,偷拿救济粮,之后写下“正”字提醒自己记住这笔良心债.③关心儿子发展,引领他走上正途。
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生机和活力,要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得到世界的广泛尊重,文化上的传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追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渊源,其实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
在中国古代经典论述中,“和”指和睦、和平、和谐;“合”指结合、融合、合作。
“和合”并举,意为和谐、协调与合作。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对“和合”思想进行了论述。
儒家创始人孔子把“和”视为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提出“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论语•学而》)。
这里的“和”,一意即“适合”,但亦可做“和谐”解。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礼”与“和”,是互相作用的。
“礼”的作用,是“和”,而“和”也是维系“礼”的重要手段,是最重要的。
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说,任何事情,如果想办成,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
(高.考.资.源网)荀子的思想也是如此。
他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荀子•王制》)可见,“和”的思想是先秦诸儒的共识,它与儒家的另一核心价值观“礼”是互为表里的。
“礼”指一种既定的政治秩序,而“和”更是维持“礼”稳定的重要手段。
“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
因此,与“礼”一样,“和”,即和谐、适合的思想,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政治价值观。
“和合”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先哲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本质的概括。
它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如阴阳、天人等,同时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如阴阳和合、天人合一等;它并不否认矛盾和冲突的存在,主张防止过度的矛盾和冲突破坏不同事物相互依存、共同存在的环境基础。
为了实现建立一个和谐的、秩序的社会的政治理想,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在政治理论、政治构想以及政治实践过程中,都设定了自己的价值原则。
“礼乐制度”的制度安排、“中庸精神”的思想原则以及民本主义的政治诉求,即是为构建和谐、秩序的社会的理论主张。
2019年重庆一中高2021级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部分(本题共十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原创)1.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铮.铮(zhēn)监.生(jiàn) 饿莩飘沦憔悴百无聊赖B.阑.干(nán)模.样(mú)须臾少不更事望帝啼娟C.惘.然(wǎng)驽.马(nú)跬步顾盼神飞雕梁画栋D.煊.赫(xuǎn)朱拓.(tà)寒喧锲而舍之漫不经心(原创)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果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司马迁是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曹雪芹是最伟大的长篇小说家,那鲁迅则是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
他们都是文学史上梦笔生花....的大手笔。
B.针对民不聊生....的现实,孟子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指出梁惠王治国存在的问题。
孟子的惊天宏论不仅在先秦诸子中绝无仅有,就是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也是寥若晨星。
C.李商隐的《锦瑟》,历来争议最大,有人认为锦瑟是个丫鬟名字,有人认为是咏瑟声,有人认为是悼亡,有人认为是回首平生自伤身世。
《锦瑟》的朦胧给人羚羊挂角....的感觉。
D.任正非说“总有一天两军会爬到山顶,这时我们绝不会和美国人拼刺刀,我们会去拥抱,我们欢呼,为人类数字化信息化服务胜利大会师”。
这表明了任正非灭此朝食....的决心。
(原创)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看到央视专访任正非的内容后,使我明白了任正非“爱国,爱这个国家,希望这个国家繁荣富强,不要再让人欺负了”的赤子心。
B.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否认这学期校园里发生的巨大变化:道路旁绿树成荫,校园里花果飘香,教室里书声琅琅,操场上健儿如飞。
C.世界那么大,你该去看看:看太阳如何从山那边爬上来,看月光如何浸入秋夜的江面,看长城如何蜿蜒,看这些世上没有的奇迹。
D.为了加快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我国多个省份的高考改革陆续启动。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对于命运开玩笑”是一种遁逃,也是一种征服,偏于征服者以滑稽玩世,偏于遁逃者以豁达超世。
滑稽与豁达虽没有绝对的分别,却有程度的等差。
他们都是以的态度应对人生的缺陷,豁达者在悲剧中参透,他的诙谐出入于,所以表面滑稽而骨子里沉痛;滑稽者则在喜剧中见出人事的,同时仿佛觉得这种发现是他的聪明、他的优胜,于是嘲笑以取尔,这种诙谐有时不免流于轻薄。
()滑稽者则只知玩世,他对于人世,理智的了解多于情感的激动,豁达者的诙谐可以称为“悲剧的诙谐”,出发点是情感,而听者受感动也以情感。
滑稽者的诙谐可称为“喜剧的诙谐”,出发点是理智,而听者受感动也以理智。
中国诗人陶潜和杜甫是于悲剧中见诙谐者,刘伶、金圣叹是从喜剧中见诙谐者,嵇康、李白介乎二者之间。
(原创)4.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偏于遁逃者以豁达超世,偏于征服者以滑稽玩世。
豁达与滑稽虽没有绝对的分别,却有程度的等差。
B.偏于遁逃者以滑稽玩世,偏于征服者以豁达超世,滑稽与豁达虽没有绝对的分别,却有程度的等差。
C.偏于征服者以豁达超世,偏于遁逃者以滑稽玩世。
豁达与滑稽虽没有程度的等差,却有绝对的分别。
D.偏于征服者以滑稽玩世,偏于遁逃者以豁达超世。
滑稽与豁达虽没有程度的等差,却有绝对的分别。
(原创)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豁达者虽超世而不忘怀于淑世,他对于人世,悲悯多于愤嫉。
B.豁达者虽超世而不忘怀于淑世,他对于人世,愤嫉多于悲悯。
C.虽豁达者超世而不忘怀于淑世,他对于人世,悲悯多于愤嫉。
D.虽豁达者超世而不忘怀于淑世,他对于人世,愤嫉多于悲悯。
(原创)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A.嬉皮笑脸人生世相坚贞不渝乖讹B.一笑置之人生如梦至性深情乖戾C.嬉皮笑脸人生如梦坚贞不渝乖戾D.一笑置之人生世相至性深情乖讹(原创)7.贝勃定律表明的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效应,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与的刺激对他来说就变得微不足道。
即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贝勃定律的是(2分)A.重庆人从前不太相信房价每平会超过一万,在得知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动辄每平几万之后,开始习惯了重庆房市的涨价行为。
B.一直在父母和师长宠爱下成长的孩子,对于陌生人的关心通常觉得理所当然;被父母师长忽略的孩子,容易被一点温暖感动。
C.小张因为别人送了一件漂亮的首饰,决定去买一件相匹配的衣服,买完衣服觉得还应买个匹配的手袋,买完手袋还想买双鞋。
D.常送女友红玫瑰的男生在情人节送红玫瑰,女友会想蓝玫瑰更漂亮;很少送花的男生在情人节送女友红玫瑰,女友觉得真美。
8.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B.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特大城市,都有申办奥运的实力。
C.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证券交易所内部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原创)9.小李说话喜欢引用诗文,下列选项中引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同桌要去国外留学,小李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希望你在他乡继续努力。
”B.同学写作文需要表现读书心得的句子,小李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重阳节同学们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小李感叹:“如果‘少壮不努力’,就会‘老大徒伤悲’!”D.在外地旅游,望着天上的秋月,小李吟诵到:“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原创)10.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分)A.鲁迅,1918年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祝福》。
他创作的小说编为三个集子:《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B.唐代古文运动代表人物元稹和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他们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C.孟子提出的养民教民主张很重要。
养民以善政得民财,教民以善教得民心;养民解决民众的经济问题,教民解决民众的道德问题。
D.《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诸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荀子》和《论语》《孟子》一样,也是成就很高的语录体散文。
二、古代诗文阅读(48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2小题,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有西人赁屋于余画铺之左,放利债为业,时倩.余作画,因识之。
友人某向渠.借五十金,乞余作保,余以情有难却,允焉,而某竟挟资远遁,西人惟保是问,时来饶舌,初以笔墨为抵,渐至无物可偿。
岁底,吾父家居,西人索债,咆哮于门。
吾父闻之,召余诃责曰:“我辈衣冠之家,何得负此小人之债。
”正剖诉间,适芸有自幼同盟姊适.锡山华氏,知其病,遣人问讯。
堂上误以为憨园之使,因愈怒曰:“汝妇不守闺训,结盟娼妓;汝亦不思习上,滥伍.小人。
若置汝死地,情有不忍,姑宽三日限,速自为计,迟必首汝逆矣。
”(原创)1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时倩.余作画倩:请B.友人某向渠.借五十金渠:他C.有自幼同盟姊适.锡山华氏适:刚好D.滥伍.小人伍:结交(原创)1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咆哮于.门而青于.蓝B.初以笔墨为.抵为.君翻作《琵琶行》C.我辈衣冠之.家彼童子之.师D.堂上误以为..轮..憨园之使輮以为(原创)13.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有西人赁屋于余画铺之左A.转徙于江湖间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是夕始觉有迁谪意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原创)14.下列对《浮生六记》卷三卷四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导致芸娘早逝的人为因素的确不少,比如生活的困顿,仆人的私逃等,但最为直接的则是家庭内部的不和。
B.按照古代的礼法,芸娘确实有不守规矩的地方,比如她男扮女装出游,比如给丈夫写信对公婆称呼的不敬。
C.作者留恋忘返的、评价甚高的都是些名山大川,而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作者会毫不留情地加以批评。
D.作者非常喜欢远足,不管生活顺利还是逆境,不管一人独行还是结伴同游,总是兴致盎然,不放过任何机会。
(原创)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若置汝死地,情有不忍,姑宽三日限,速自为计,迟必首汝逆矣。
翻译: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22题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
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
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孟轲,邹人也。
受业..子思之门人。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
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当是之时,秦用商鞅,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
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荀卿,赵人。
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
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
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
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
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
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
因葬兰陵。
(《孟子荀卿列传》节选)(原创)1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梁惠王不果.所言果:相信,采纳B. 是以所如.者不合如:到C.齐尚修列大夫之缺.缺:缺额D. 亡国乱君相属.属:叮嘱(原创)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受业..解惑也..子思门人所以传道受业B.孙子、田忌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郯子之徒C.荀卿乃.适楚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序列著数万言而.卒而.闻者彰(原创)18.下列选项中,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2分)A.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B.送客湓浦口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使快弹数曲(原创)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划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B.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C.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D.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原创)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孟子书》:即《孟子》,儒家经典,五经之一,一般认为是孟轲和他的学生万章等共同编著,主要记载孟轲的政治学说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