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的国际实践解析_林姚宇
- 格式:pdf
- 大小:431.77 KB
- 文档页数:4
低碳城区案例研究1 国家层面1.1 前言住建部2011年出台了《低碳生态试点城(镇)申报管理暂行办法》,针对新建城、镇、新区,主要有两项申报的材料要求:一是低碳生态试点城(镇)规划纲要。
纲要应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发展理念,明确试点城(镇)的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明确提出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筑节能、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和控制指标。
纲要确定的总体和人均碳排放量应低于同一区域同等规模城市的平均水平。
二是低碳生态试点城(镇)建设实施方案,包括低碳生态城(镇)产业发展、绿色建筑推广、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行动计划和创新示范工程。
1.2 实践目前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主要通过示范工程的建设,实现以点带面的规模化推广效应。
2012年11月,贵阳中天·未来方舟生态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深圳市光明新区、唐山市唐山湾生态城、无锡市太湖新城、长沙市梅溪湖新城、重庆市悦来绿色生态城区和昆明市呈贡新区八个城市新区被评为绿色生态城区,并给予5000万补助。
截至2014年底,共有三批19个城区满足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的要求[1]。
自2018年实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 51255-2017以来,目前有十余个城区满足国家绿色生态城区三星级规划设计标准。
另外,中新天津生态城南部片区和虹桥商务区获得国家绿色生态城区三星级运营标识。
表1.2-1 国家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标识三星级项目2 典型案例分析2.1 深圳国际低碳城深圳国际低碳城位于深圳市龙岗区,是中欧可持续城镇化合作旗舰项目。
自2012年启动建设以来,深圳国际低碳城已走过近10年历程。
总规划面积约53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模19平方公里,以高桥园区及周边共5平方公里范围为拓展区,其中以核心区域约1平方公里范围为启动区,建筑面积约180万平方米,建设周期为7年。
片区内既有建筑物及周边环境均采用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改造,应用了绿色建筑、清洁交通、污水循环、废物回收、能源低碳等十大技术系统。
城市低碳能源论文:构建城市低碳能源体系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行动摘要:本文探讨了构建城市低碳能源体系的理论根底,提出生态经济学是重要的理论支撑。
随后,以英国、丹麦和日本等先行开展低碳经济国家为例,介绍了国际上构建低碳城市的有益经验,包括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经验。
论文最后提出了中国构建城市低碳能源体系的三大行动:1〕最大限度地利用“零排放〞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推进能源结构低碳化;2〕常规能源开发、输送、加工转换过程的低碳化;3〕立足于能源供给端与能源需求端主动配合,加强节能减排的监管。
关键词:低碳城市;低碳能源体系;国际经验;中国行动引言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开展低碳经济正成为各国专家、学者与决策者的共识。
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高度集聚的空间组合形态,城市同时也是能源消费和污染高度集聚的区域。
据世界观察研究所报告,全球城市面积只占陆地面积的2%,但是却消耗了世界能源的将近3/4。
2006年,我国2 8 7个地级以上城市市区的能源消费量合计为13.66亿tce,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9.16亿t,分别占全国的55.48%和54.84%。
可见,研究城市低碳能源体系,对国家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开展低碳经济意义重大。
低碳城市建设是节能减排和开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将引领未来城市建设的新趋势。
我国已有##、##、##、##、##、##、##、##、##等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还有许多城市显示出开展“低碳〞的愿望和决心,探索的步伐越来越大。
建设低碳城市包括建设低碳产业体系、低碳能源体系、低碳根底设施体系、低碳社会消费体系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构建城市低碳能源体系是建设低碳城市的核心内容。
我国构建城市低碳能源体系的理论根底是什么,国际上有何经验、教训值得借鉴,构建城市低碳能源体系中国行动的一般模式是什么,等等,这些是值得讨论的现实和科学问题。
1构建城市低碳能源体系的理论支撑1.1概念与内涵一般而言,能源体系包含五个方面,即:〔1〕能源资源体系〔一次能源勘探〕;〔2〕能源生产体系〔煤、石油与天然气、水电等一次能源开发〕;〔3〕能源加工转换体系〔火力发电、焦炭生产、蒸汽与热水生产、石油加工〕;〔4〕能源运输〔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输送〕;〔5〕能源消费体系〔一次能源消费、二次能源消费〕。
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经验比较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全球各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低碳城市项目。
低碳城市建设是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方式,旨在降低城市对能源和环境的依赖,减少碳排放,提高城市环境品质。
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外的城市采取了不同的建设模式和发展路径。
本文以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经验比较研究为主题,从三个方面探讨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一、低碳城市建设的概念和特点低碳城市建设是指以降低城市碳排放为目标,采用可持续发展方式提高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其中,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等概念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低碳城市建设的特点主要包括:城市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低碳技术运用等。
同时,低碳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多方合作,才能实现成功。
二、国内低碳城市建设的现状和经验近年来,国内低碳城市建设迅速发展。
根据《低碳城市研究报告》数据,全国已有116个城市开展低碳城市建设,形成了一批低碳城市示范区和特色小镇。
如北京、广州、成都等大城市均提出了低碳城市建设计划和行动方案。
从经验总结来看,国内低碳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政府为主导,建设低碳城市示范区。
政府牵头并引导企业和公众,通过搭建低碳城市示范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2.注重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促进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普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市政和建筑物的高效节能。
3.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
提高城市绿地率和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促进城市道路的提高、交通平台设置和绿化建设等。
三、国际低碳城市建设的现状和经验国际低碳城市建设已经发展数十年,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建设经验。
随着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不少城市走在了低碳城市的前列。
以北欧国家为例,北欧国家都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先锋,其中挪威的奥斯陆、瑞典的马尔默等城市被认为是最佳样板之一。
国际低碳城市建设主要经验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强调政策引导作用。
通过政策推动,引导企业和公众积极参与低碳城市建设。
低碳城市的规划和实践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城市面临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其中之一就是碳排放问题。
低碳城市已经成为了全球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
本文将从低碳城市的概念、规划和实践方面进行分析。
一、低碳城市的概念低碳城市,指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并提高能源效率的城市。
它是建立在可持续基础上的城市,通过技术革新和制度创新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城市的核心理念是“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
节能减排是指通过采用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减少城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循环利用是指将城市生活和工业废弃物等资源再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二、低碳城市的规划低碳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城市规划手段来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总体方案。
低碳城市规划的目标是制定一系列的规划策略和发展路径,使城市在能源、交通、建筑、生态环境和产业等方面实现低碳化。
低碳城市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特点,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布局,优化城市土地使用,改善城市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等。
三、低碳城市的实践低碳城市建设需要从政策、技术、市场、文化等多方面入手,具体实践如下:1. 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基础。
政府需要出台明确的低碳城市政策,建立低碳城市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对低碳城市建设给予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
2. 科技创新低碳城市建设需要依靠科技创新。
城市需要广泛应用清洁能源技术、智能交通系统、节能改造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等,以提高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碳排放。
3. 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
城市需要鼓励市民采用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推广低碳运输方式,促进绿色消费和低碳消费。
4. 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
城市需要通过发展低碳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城市的经济质量和竞争力,并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支持。
结语低碳城市建设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大趋势,它将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绿色低碳发展全球趋势与中国实践嘿,咱今天来聊聊“绿色低碳发展”这个热门话题。
这可不只是一句时髦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影响着全球,当然也包括咱们中国的大趋势。
先瞅瞅全球的情况。
在遥远的欧洲,像丹麦那些地方,风车转得呼呼响,那可都是在为绿色能源发力呢!他们的房子设计得特别节能,保温效果一流,冬天不用太多暖气就能暖暖和和的。
还有北欧的一些城市,公共交通全是电动的,干净又安静。
在澳洲,太阳能板那是在屋顶上排排站,阳光一照,能源就来了。
而在美洲,不少人喜欢骑自行车上班,既锻炼身体又减少碳排放。
再看看咱们中国,那也是绿色低碳发展的一把好手!我就给您讲讲我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儿。
有一次我去一个小乡村旅游,那地方以前靠着挖矿发展,环境糟糕得很。
可这几年,他们变了!不再挖矿,而是搞起了生态农业。
山坡上种满了果树,山脚下是大片的有机蔬菜田。
村里的房子都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路灯也全换成了太阳能的。
村里还建了个沼气池,把垃圾和牲畜粪便变废为宝,产出的沼气能做饭能照明。
就说咱们的大城市吧,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那充电桩也是随处可见。
我有个朋友,以前开着烧油的车,现在换了一辆纯电动的,每次跟我提起,都乐得不行,说省钱又环保。
还有那些高楼大厦,玻璃都是能隔热保温的,空调都少开好多,省电得很。
在工业领域,以前那些浓烟滚滚的工厂,现在都在进行技术改造,节能减排。
好多工厂用上了先进的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而且啊,政府对这些积极转型的企业还给予支持和奖励,这可大大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
咱们老百姓的生活也在悄悄变化。
超市里,环保袋越来越常见,一次性塑料袋越来越少。
垃圾分类也做得越来越好,大家都知道,这是为了让资源更好地回收利用。
绿色低碳发展,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让蓝天白云常伴,也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和未来。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一直不重视环保,空气污浊,水源污染,那日子得多难受啊!所以说,绿色低碳发展可不是一句空话,它就在我们身边,实实在在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低碳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李平副教授(徐州工程学院经济学院江苏徐州221008)◆中图分类号:F4{)3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而气候变化的威胁使低碳城市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方向。
这篇文章从不同侧面阐述了低碳城市的多重内涵,介绍了国外低碳城市的实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低碳城市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借鉴。
关键词:低碳城市建设国际经验借鉴I PC C第四次报告提供了人类活动加剧了气候变化的科学证据。
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及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低碳经济逐渐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城市是低碳经济、低碳产业的重要场所,也是低碳生活、低碳社会的重要载体。
城市消耗了全球80%的化石能源,排放了全球75%的温室气体(St er n,2007)。
因此,倡导经济转型,低碳发展,就必须建设“低碳城市”。
这样,构建低碳城市,在城市空间范围内,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就成了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
低碳城市的内涵客观地说,到目前为止,低碳城市的内涵并不统一,不同的学者和机构从不同的角度对低碳城市进行了定义。
有学者认为。
低碳城市指的是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增长及C02.丰I IE放相脱钩,如果化石燃料使用及C02丰I i E放量的增长相对于经济增长或城市发展是菲常小的正增长,就属于相对脱钩;如果是零增长或负增长,就属于绝对脱钩(诸大建,2009)。
还有一派观点,是从政府、企业、公众的角色来给低碳城市下定义,认为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
该定义强调“城市以低碳产业和低碳化生产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的城市”。
通过政府职能的重塑、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来构建低碳城市。
而世界自然基金会认为,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低碳城市建设成为了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
低碳城市建设旨在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资源消耗,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原则和挑战。
一、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在于解决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而城市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占全球总排放的70%以上。
因此,低碳城市建设对于减缓气候变化、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低碳城市建设也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能源供应问题。
低碳城市建设可以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城市布局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措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城市建设的原则低碳城市建设的原则包括科学规划、综合治理、技术创新和社会参与。
科学规划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基础。
科学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气候、地形、资源和人口等因素,合理确定城市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布局。
同时,科学规划还需要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低碳发展路径和政策措施。
综合治理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
综合治理需要各部门和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综合治理的重点包括能源管理、交通规划、建筑节能、废物处理和生态保护等方面。
通过综合治理,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交通的绿色出行、建筑的节能减排和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技术创新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
低碳技术包括清洁能源、节能技术、低碳交通和智能城市等方面。
技术创新可以提高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同时,技术创新也可以推动城市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参与是低碳城市建设的保障。
社会参与需要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的力量,形成社会共识和合力。
社会参与的方式包括宣传教育、政策引导和市民参与等方面。
国外低碳城市发展的经验借鉴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低碳环保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共识和目标。
而在这种大势下,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然而,由于国内外发展水平的差异,我们可以从国外低碳城市建设发展的经验中,借鉴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推进低碳交通的发展低碳交通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具体来说,推进公交、地铁、轨道交通等交通工具的建设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车辆污染,减轻道路压力。
例如,欧洲的阿姆斯特丹和哥本哈根就是运用地铁、自行车等工具而实现低碳出行的成功案例。
其次,公共自行车系统也是低碳交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外,公共自行车系统普及率较高,例如法国全国共计有55条自行车租赁系统,而且租车站点还可以通过移动应用进行查询和预定。
这一系统在借助节能车道和骑行保险等政策下,成功地引导市民实现节能低碳出行。
二、实施交通管制政策在大型城市中,交通管制也是一项重要的低碳城市建设措施。
例如英国的伦敦市政府就通过收费方式实施了“拥堵收费区”的交通管理政策,获得了很好的减少交通拥堵,降低汽车排放的效果。
同样,新加坡市政府严格执行“用路税上路”的政策,通过收取高额的车辆使用费用来限制车辆的使用,从而达到了低碳交通的目标。
三、推广新能源汽车交通新能源汽车交通是现在普遍的一种低碳城市交通发展方案。
例如挪威和荷兰都大力推广纯电动汽车,并通过一系列补贴政策和公共充电站设施建设,大大增加了市民使用的积极性。
此外,在荷兰的“电动码头”项目下,人们可以使用电动汽车到码头附近,然后转移到其他交通工具上,从而实现低碳、便利且经济的出行方式。
四、加强环保意识教育低碳城市建设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因此加强环保意识的教育非常重要。
在欧美国家,学校开设有关环保的课程,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同时,相关部门也通过专业的宣传手段来普及环保知识和理念。
例如,美国加州采用“积点制”来推动低碳出行,社区和学校可以通过骑行、步行等方式来累计积分,从而获得相关的奖励。
CBD新区规划设计中的低碳理念探讨邱红;金广君;林姚宇【摘要】基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建设低碳城市的需求,在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发展全面启动的背景下,探讨CBD新区规划设计中的低碳理念.该文首先从CBD对城市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及其社会经济属性出发,分析低碳导向下CBD新区规划建设中的潜力与模式;其次以主客体发展规律为研究依托,探讨低碳导向下CBD新区规划设计的本质内涵;最后,提出面向低碳的CBD新区规划设计的相关策略.%Based on the needs of response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building low-carbon city, in the context of developing low-carbon economy and society comprehensive, low-carbon concept in new CBD planning and design is discussed. First of all starting from CBD's effect to carbon cycle of urban system and socio-economic features, capacity and pattern of low-carbon-oriented new CBD planning and constructing are investigated; second relied on development discipline of subject and object, essential meaning of low-carbon-oriented new CBD planning and design is proposed; finally the related strategies are obtained.【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1(029)001【总页数】5页(P10-14)【关键词】CBD新区;规划设计;低碳理念;低碳策略;可持续发展【作者】邱红;金广君;林姚宇【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与景观设计研究中心,518055;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经济管理学科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经济管理学科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7国际科学界已有充分证据证明,当前气候变暖有90%以上的可能性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IPCC,2007)。
低碳社会实践报告_社会实践目前,全球气候变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都和人类自身不保护环境、浪费资源、破坏生态有关,倡导低碳联盟,环保生活已经迫在眉睫了。
我对我家的日常生活做了一次调查和统计。
如下:(一)、衣:四季衣服购置,基本无浪费,相对来讲比较环保,因为我妈妈通常将我不够穿的衣服鞋祙都送人,不存在浪费。
(二)、食:早餐搭配牛奶;午餐:汤、米饭、菜和猪肉;晚餐:汤、米饭、菜和鱼肉,晚餐偶尔有点浪费,是因为妈妈说:“隔夜的菜不能吃,因为有损健康,所以晚上吃剩的饭菜妈妈都不要。
(三)、住:(1)家里的电灯除部份用节能灯外,没有其它节能设施,夏天最热时用空调,温度控制在26度,平时主要用电扇,冬天用电暧气取暧。
通过使用发现,大功率的电器长时间开启的耗电量高,应注意控制,合理使用。
(2)家里的燃气热水器使用频繁,特别是冬天时洗澡时间过长,浪费了大量的气和水资源,应当引起重视。
(3)电灯用的时间过长、电脑每日使用的时间都超过了10小时,用完了又没有马上关机,造成的浪费,全家一起要动员起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抓紧时间早睡早起,尽量利用白天完成学习、工作。
(四)行:目前家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汽车、自行车,尽量使用自行车或用公交车代步,减少浪费。
(五)其它全家使用环保袋,家里的垃圾袋采用可降解塑料袋,在外用餐有时使用一次性餐具,有时是自带餐具。
冰箱温度设为7度。
除假期外,电视使用率较低,每日用电饭锅煮饭,都较为合理,家里的餐巾纸和卫生纸用量太大,平时都是随手扯来许多擦桌子,擦地。
没有养成节约的习惯,应当引起注意,家里养了一些植物,但没有参加过植树活动,以后要注意这方面的信息,积极参加。
通过这次对家里生活习惯的调查,发现我们家在节约能源方面还做得不够好,全家都认识到节约用电、用水、用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可以节约开支,节约能源,还可以节约废气排放,减少污染,造福子孙后代。
所以,我们全家都要坚决支持“低碳联盟,环保生活”为了美化环境尽一份力量。
低碳城市的国际实践解析
现在,随着气候变暖和空气污染日益严重,低碳城市的发展成为国际
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
低碳城市是指将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节能减排结
合起来的绿色城市建设模式,它以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旨
在减少城市的碳排放,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同时增强城市可
持续发展的能力。
近年来,国际社会在低碳城市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比如,欧盟
将自然资源纳入“低碳城市”环境规划体系,英国推出“智能城市”
计划,瑞典、丹麦、芬兰、挪威等国也纷纷制定《低碳发展战略》。
其中,丹麦对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最为积极,通过政府投资,让低碳发
展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在国际上,不少城市也在实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比如芝加哥、纽约、波士顿等美国城市积极支持“智能城市”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智能低
碳城市的倡议;香港、首尔、东京等亚洲城市也都推行低碳发展,积
极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改善能源管理,提高水、能源效率。
此外,国际上还有许多针对低碳城市建设的具体政策。
例如,美国地
方政府设立了专门的低碳发展机构;中国政府设立了低碳城市促进中心,推出了节能减排示范项目,推动全国低碳城市建设。
总之,低碳城市不仅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城市发展模式,而且是一种经
济发展的智慧体系,其发展将有助于消除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促进
国际协作,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低碳城市发展的研究与实践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如何实现低碳城市的发展成为了各大城市必须面对的问题。
低碳城市不仅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气候变化,还能实现城市的更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分析低碳城市的概念、意义及实践,探讨低碳城市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一、低碳城市的概念与意义低碳城市是指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方法改进来优化城市的建筑、交通、能源等方面,减少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低碳城市意义在于: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城市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来源,低碳城市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根本上控制气候变化。
2. 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低碳城市开发和应用创新技术,以及利用市场、政策等手段,促进城市转型发展,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3. 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低碳城市通过改善城市环境和减少污染,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带动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二、低碳城市的实践与应用通过低碳城市的实践与应用,许多城市已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如下:1. 建立城市能源管理体系建立低碳城市能源管理体系,包括能源管理规划、能源系统设计、能源节约管理和监管等,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2. 推广可再生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和污染,实现清洁能源替代。
3. 优化城市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结构,减少机动车使用和拥堵现象,推广低碳交通方式,如公共交通、步行和骑行等,优化城市交通体系。
4. 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建筑节能标准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手段,使建筑物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最低。
三、低碳城市发展研究在低碳城市实践的基础上,开展低碳城市发展研究,深入分析低碳城市发展的模式和规律,为低碳城市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方法。
1. 建设低碳城市管理体系建立低碳城市管理体系,制定低碳城市发展规划和政策标准,优化城市管理模式,加强城市监管。
低碳生活的现状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调查背景及目的近年来,全球变暖、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保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环保理念,在不断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解目前社会对低碳生活的认知与实践情况,本次调研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了解社会对低碳生活的理解程度、低碳生活的实践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为推动低碳生活的普及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设计并分发一份针对低碳生活的问卷,收集群众对低碳生活的认知水平、实践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信息。
2. 实地走访:在不同城市的社区、企业和机构,采集低碳生活实践的案例,了解低碳生活在不同场景下的实践情况。
三、调查结果分析1. 问卷调查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对低碳生活有一定的了解,认为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近6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生活中有一定程度的低碳实践,如节约用水、减少用电、骑自行车出行等。
但也有部分受访者认为低碳生活麻烦而且成本较高,不愿意主动选择。
此外,还有近30%的受访者对低碳生活缺乏实际可行的操作方法,需要更多的相关指导和支持。
2. 实地走访结果在实地走访中,我们发现一些积极的低碳实践案例。
比如在某企业,他们通过减少办公用纸、提倡员工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措施,使企业的碳排放量得以降低;在某社区,通过开展低碳生活知识普及活动,鼓励居民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在某机构,他们提供低碳生活手册和指导,帮助社区居民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四、问题及建议从调研结果来看,尽管大多数受访者对低碳生活具有一定的认知和实践,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受访者对低碳生活认识不够深刻,缺乏实际可行的操作方法。
其次,一些受访者在实践低碳生活时遇到了成本高、操作麻烦等问题。
最后,低碳生活的信息普及和宣传工作还需加强,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支持。
基于环境气候健康思考的城市设计教学与实践
林姚宇;王丹;吴昌广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14(000)013
【摘要】城市设计需要关注环境气候健康问题,为市民创造健康宜人的生活环境.城市设计教学应该从知识体系和技能培养层面融合环境气候健康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可以促进城市设计人才的培养朝着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一方面也为城市设计同气候、环境、生态等学科的交叉提供条件.本文由城市设计与环境气候健康关系入手,主张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来加强二者的结合,促进城市设计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并以教学实践案例来加以说明.
【总页数】3页(P43-45)
【作者】林姚宇;王丹;吴昌广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健康城市理念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城市设计初探——以宣化太阳能产业新城城市设计为例 [J], 陈菲然;魏皓严
2.基于战略思考的城市设计探析——以广西凭祥市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 [J], 段德罡;戴海雁
3.基于城市记忆复兴的小城镇新建中心区城市设计——由温州瑞安城北组团中心区
城市设计引发的思考 [J], 陈科;徐雷
4.4E模式:以生态健康为导向的城市设计思考 [J], 林姚宇
5.基于"山水城市"理念的城市设计实践与思考——以增城市中心城区重要地段城市设计为例 [J], 刘锐;张子聪;窦建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