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G 353号文件
- 格式:pdf
- 大小:73.68 KB
- 文档页数:3
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信部无[2002]353号------------------------------------------------------------------------------------------------------------------------------------------关于调整2.4GHz频段发射功率限值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各相关单位:为适应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科研、生产单位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供研究频段及便利条件,满足无线电通信业务的需求,根据我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及频谱使用情况,并参照国际上通用的技术标准。
决定调整2.4GHz频段无线电发射设备的部分技术参数,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自发文之日起,调整2.4 - 2.4835 GHz频段无线电发射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一)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天线增益<10dBi时:≤100 mW 或≤20 dBm;天线增益≥10dBi时:≤500 mW 或≤27 dBm。
(二)最大功率谱密度:1.直接序列扩频或其它工作方式:天线增益<10dBi时:≤10 dBm / MHz(EIRP);天线增益≥10dBi时:≤17 dBm / MHz(EIRP);2.跳频工作方式:天线增益<10dBi时:≤20 dBm / MHz(EIRP);天线增益≥10dBi时:≤27 dBm / MHz(EIRP)。
(三)载频容限:20 ppm(四)带外发射功率(在2.4-2.4835GHz频段以外):≤-80 dBm / Hz (EIRP)。
(五)杂散发射(辐射)功率(对应载波±2.5倍信道带宽以外):≤-36 dBm / 100 kHz (30 - 1000 MHz);≤-33 dBm / 100 kHz (2.4 - 2.4835 GHz);≤-40 dBm / 1 MHz (3.4 - 3.53 GHz);≤-40 dBm / 1 MHz (5.725 - 5.85 GHz);≤-30 dBm / 1 MHz (其它1 - 12.75 GHz)。
系统工作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是一个无线通信系统最重要的指标。
由于普通 433 兆及 915兆产品使用的是低频窄带通信技术,它们的工作频率范围很窄 5 - 25 KHz,两个无线收发机的工作频点,都必须要工作在这个很窄的频率范围内,它们之间才干实现彼此间的通信,否则它们彼此之间就不能相互通信。
而由于晶振的震荡频率,受温漂、随时间发生老化而产生误差,都会引起工作频点漂移,使得两个无线收发机的工作频点,不能落在这个很窄的工作频带上,从而造成系统不稳定,最后彻底不能通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军用低频窄带通信系统,往往需要使用一个恒温装置(恒温槽)来减小晶振温漂的影响,但这必然要增大成本。
尽管还有一些其它的技术,也有助于减小这种影响,但毕竟有限。
所以现有新的无线通信系统,往往都采用了宽带扩频技术,例如我们公司 2.4G 直序扩频通信系统的带宽是 1000Khz,是现有 433 兆及 915 兆窄带通信系统地几百倍,从而很好地解决了普通窄带无线通信系统普遍存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
采用普通窄带通信技术的无线收发系统,一时的试验和短期使用可能显现不出,长期使用必然不稳定。
举几个例子:北京某研究院《地铁挪移车辆和站台无线通信识别系统》是铁道部重大科研项目,曾经采用 433 兆和 915 兆,在广州地铁经过两年试用,系统不稳定, 2022 年 3 月最后下决心抛却 433兆方案,改用我公司 2.4G 直序扩频通信识别技术,终于解决了系统稳定问题;北京某研究院〈矿山井下人员定位识别系统〉,是全国推广项目,一开始也采用433 兆识别系统,在兗州煤矿试用三年多,发现系统向来不稳定, 2022 年 11 月将原有 433 设备全部拆除,改用我公司 2.4G 直序扩频通信识别系统解决了稳定问题;某国营企业没有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使用 433 兆系统在上海安装了 2.8 万套无线抄表系统,使用一段时间后,工作不可靠,最后不得不采用人工抄表。
2.4G频段的频段地铁干扰案例分析希玉久中国无线电协会理事教授级高工2013.2.261. 引言人类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迅速的以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为代表的科技革命。
近十几年来,无线电正处于令人眩目的大变革时代,无线电业务应用越来越广泛,新技术、新制式曾出不穷,无线设备制造向智能化、移动化、宽带化、功能服务多样化发展演进,无线电在“物联网”“泛在网络社会”(UNS)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与此同时,无线电频谱这种宝贵且有限的自然资源异常拥挤。
连过去不怎么受“待敬”的工科医(ISM)频段(如2.4GHz)由于不收频占费、免发执照都成了“宝贝”频段在争相使用。
城市轨道交通是引领中国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满足城镇发展需求、改善民生的重要交通工具,近些年来中国各地正在大规模规划建设地铁、轻轨等基础设施,预计2020年前我国城轨交通新增营业里程将达到6560公里,将投入3万多亿元。
在很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与城市轨道交通配套的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 System)也选用了与ISM“共用”的不受无线电管理“干扰保护”的2.4GHz频段,最近多次发生无线电“干扰”甚至“逼停”地铁运营。
本文将就2.4GHz频段的频谱利用、管理及“逼停”地铁事件作为案例进行干扰分析,供研究参考。
2. 国际国内2.4GHz频段的频率划分规定2.1 电磁频谱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无线电磁频谱的定义电磁频谱是指按照电磁波频率或者波长排列起来所形成的谱系。
实际上‘频谱’(Spectrum)的物理概念最初只限于从红色到紫色各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可见光,在空中以每秒钟30万公里的速度传播。
电磁频谱可以从可见光向两个方向扩展,更高频率的‘光’包括紫外线、X射线以及宇宙射线,较低频率的‘光’就是红外光,而3000GHz以下称为无线电(radio)频谱,但3 000 GHz以上频率的“无线” (Wireless)通信包括红外线(波长0.7 m-1mm)、自由空间光无线通信等现也已用于从电信链路到卫星遥感等多种业务,国际电联ITU已将3 000 GHz以上频段及此频段上的固定业务应用纳入国际《无线电规则》及相关建议。
XX公共场所WLAN服务采购技术方案目录技术方案 (5)一、方案概述 (5)1.1项目概述 (5)1.2设计依据 (5)二、方案设计 (7)2.1、总体构架设计 (7)2.2无线AP网络规划 (9)2.3智能无线交换网络规划 (10)2.3.1 灵活的组网方式 (12)2.3.2全网高可靠性 (12)2.3.3 优秀的扩展性 (13)2.3.4 带宽控制与服务质量保证QOS (13)2.3.5 跨三层无缝漫游 (13)2.4 无线集中网络管理规划 (14)2.4.1 集中统一控制与管理 (14)2.4.2 简便而丰富的用户入网 (14)2.4.3 射频环境的监测 (14)2.4.4 智能分配的负载均衡 (15)2.5 无线网络认证及安全规划 (16)2.5.1 安全策略的集中实现 (16)2.5.3 安全的本地零配置 (16)2.5.4无线网络入侵检测 (16)2.5.5 病毒入侵防护 (17)2.5.6无线安全认证接入 (17)2.5.7无线网络用户隔离 (19)2.6网络审计平台 (20)2.6.1部署方式 (20)2.6.2功能介绍 (20)2.7接入认证平台 (25)2.7.1认证模块功能 (25)2.7.2上网历史记录模块功能 (30)2.7.3系统配置模块功能 (30)三、设备的选型及介绍 (31)3.1室内型AP参数 (31)3.2室外型AP参数 (39)3.3无线控制器 (43)四、施工组织实施 (47)4.1工程总体概况 (47)4.2施工要求及技术要求 (47)4.2.1本项目施工按以下标准执行 (47)4.2.2技术要求 (47)4.3施工计划 (49)4.4施工主要方案策略及实施 (49)4.4.1方案策略 (49)4.4.2施工实施 (50)4.4.3、施工总进度计划及监测措施 (51)4.4.4、现场组织管理机构 (54)4.4.5、工程质量管理与保证措施 (61)4.4.6、施工安全措施及管理 (66)五、售后维护及承诺 (68)5.1维护人员配置 (68)5.2应急维修时间安排 (69)5.3维修地点、地址、联系电话及技术服务人员 (69)5.4售后服务项目组织架构图 (70)5.5售后服务流程图 (71)5.6维护时间承诺 (72)5.7培训计划 (72)六、单AP互联网接入带宽能力 (73)技术方案本方案设计采用成熟的产品和系统,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无线电频率使用指南(2021年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决策部署,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服务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引导工业企业等行业用户合法使用无线电频率、依法设置和使用无线电台(站),维护空中电波秩序,特制定本指南。
一、基本原则(一)依法使用。
开展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业务,涉及无线电频率使用,无线电台(站)的设置、使用,无线电发射设备研制、生产、进口和销售,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等无线电管理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二)协调发展。
适应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泛在化、个性化、定制化需求,充分考虑技术体制和标准的多样性,提高不同应用场景与频率资源使用的适配度,鼓励以5G公众移动通信网络为主,其他方式为补充,承载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业务。
(三)鼓励创新。
发挥频谱资源对无线产业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引导无线电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领域创新应用,推动对传统基础设施和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频率资源高效利用。
二、无线电频率使用综合考虑应用场景、服务对象、安全可控和运营成本等因素,统筹满足工业等行业用户在共享和专用、便捷和安全、个性和共性、广域和局域等方面的差异化需求,灵活采取以下广域网或局域网技术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广域网技术包括公众移动通信系统、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等;局域网技术包括2400MHz、5100MHz和580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无线局域网)、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等。
(一)公众移动通信系统。
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可使用已获得许可的2G、3G、4G和5G 公众移动通信频率,开展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业务。
鼓励优先使用公众移动通信系统承载规模化、社会化的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业务。
充分发挥5G低时延、大带宽、高可靠的技术特点,推动5G在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领域的广泛应用,构建5G和NB-IoT(窄带物联网)、eMTC(增强机器类通信)、LTE-Cat1(支持Cat1传输速率等级的LTE网络)协同发展的格局,推进NB-IoT在低速率场景、eMTC或者LTE-Cat1在中等速率场景的多样化应用、规模化部署。
实务Practice编辑 王思童智能无线音响SRRC认证的最新申请要求及应对措施文/韩立成何鑫田江波[摘要]智能音箱市场已经成为了科技界的香饽饽,作为国际大牌音响品牌商重要的ODM和OEM生产基地之一,中国市场智能无线音箱的销售额与日俱增,各大影音品牌也越来越关注中国市场。
据最新市场调研报告,2022年,智能音箱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将超过100亿美元,智能音箱的普及将导致该产品销售量的爆炸式增长,对于中国市场的智能音响无线准入标准及最新的无线认证实施规则,各大厂家还尚未关注。
本文就汉桑实际在中国的产品案例为基础,实际阐述目前最新的SRRC认证标准及实施规则要求。
[关键词] 无线控制 智能音响 SRRC认证无线音箱分别有:蓝牙无线音箱、wifi无线音箱、2.4G无线音箱、FM无线音箱等。
从早期低成本FM无线音箱和高成本2.4G无线音箱发展到蓝牙无线音箱和wifi无线音箱,无线蓝牙音箱在价格、防干扰效果、音质及使用的便携性及普及性方面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市场上大多以蓝牙无线音箱为主。
无线音箱一般以无线取代传统有线传输方式而得称,省去了线的连接可以无线享受,如果要达到完全无线最好内置大容量电池。
一般取代有线的常见技术有:蓝牙技术、2.4G Wi-Fi技术和5G Wi-Fi技术。
近两年,与无线音箱相关联的是智能音箱,是一个无线音箱升级的产物,是智能家居人机交互的一个工具,作为智能音箱的代表产品,亚马逊E c h o背后的Alexa,以及它的前辈Siri,实际上都属于智能语音技术。
其核心非常简要——让机器在语音对话这一环节拥有近似于人的能力。
2014年11月正式发布2年多的时间里,亚马逊Echo智能音箱已经成为市场上最火热的智能家居产品之一,人们通过Echo可以用语音控制家电、购买商品、查询咨询。
一、SRRC认证规则变化背景及监管要求从2018年10月15日起,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业务(SRRC认证)将实施新的认证流程,而10月15日前申请的SRRC认证项目使用原有的认证流程。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技术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04.11•【文号】环办[2012]57号•【施行日期】2012.04.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技术指南》的通知(环办[2012]5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为规范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工作,根据《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9号)的规定,我部组织编制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技术指南》,现印发你们,作为现场监督检查的参考依据。
二○一二年四月十一日附件: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技术指南(环境保护部2012年三月)目录1适用范围2术语和定义2.1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2.2 水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2.3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2.4 例行检查2.5 重点检查2.6 不正常运行2.7 弄虚作假2.8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登记备案3监察工作依据4现场检查一般方法5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检查准备工作5.1 信息资料的收集5.2 现场检查装备配置5.3 现场监督检查人员要求6例行检查6.1 排污口检查6.2 采样点位检查6.3 监测站房检查6.4 擅自拆除、闲置、关停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情况检查6.5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变更情况检查6.6 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状况检查6.7 资质检查6.8 企业生产工况、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与自动监控数据的相关性检查7自动监控设施不正常运行情形判别7.1 数据异常7.2 仪器参数设置异常7.3 自动监控设施状态异常8废水自动监控设施重点检查8.1 废水采样系统8.2 化学需氧量(CODCR)自动监测仪8.3 总有机碳(TOC)分析仪8.4 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监测仪8.5 氨氮水质自动监测仪8.6 重金属自动监测仪8.7 流量计8.8 校准和校验检查9固定污染源烟气自动监控设施重点检查9.1 采样单元9.2 分析单元(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9.3 分析单元(颗粒物)9.4 分析单元(烟气参数)9.5 校准和校验检查10数据采集传输仪器重点检查10.1 仪器参数检查10.2 线路连接检查10.3 数据传输检查11监察报告11.1 基本信息11.2 现场监察情况11.3 处理建议附录A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例行检查表附录B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采样单元重点检查表附录C 化学需氧量(CODCR)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重点检查表附录D 总有机碳(TOC)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重点检查表附录E 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监测仪重点检查表附录F 氨氮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重点检查表附录G 重金属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重点检查表附录H 流量计重点检查表附录I CEMS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重点检查表附录J 数据采集传输仪器重点检查表附录K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流程图前言本指南介绍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工作的内容和方法,适用于受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委托行使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职责的机构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实施的现场监督检查工作。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TD-LTE 移动通信网无线网工程设计规范 D e s i g n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T D-L T EM o b i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W i r e l e s sN e t w o r k E n g i n e e r i n g版本号:1.0.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201X -XX -XX 发布201X -XX -XX 实施QB-J-XXX -2012目录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24总则55网络服务质量指标55.1室外连续覆盖场景的RSRP、RS-SINR、边缘速率指标65.2室内覆盖系统场景的RSRP、RS-SINR、边缘速率指标通用服务质量指标65.3其它通用服务质量要求66网络设计一般要求76.1TD-LTE无线接入网结构图76.2TD-LTE系统主要接口86.3TD-LTE无线网络工程设计应遵循要求86.4TD-LTE无线网络工程设计应包括的主要内容97无线网网络设计97.1一般原则97.2规划设计要求和流程107.3覆盖设计107.4容量设计127.5系统频率配置137.6子帧规划157.7物理小区标识(PCI)规划167.8跟踪区(TA)规划167.9系统间干扰协调167.10天馈系统设计177.11传输需求规划187.12IP地址规划198编号方式198.1移动用户相关编号方式198.2基站相关编号方式209网管要求2110同步要求2111局址与站址选择2212安装工艺要求2312.1无线基站机房工艺要求2312.2天馈线安装工艺要求2412.3桅杆(抱杆)及铁塔设计要求2613编制历史28附录A LTE室外宏站规划审核方法28附录B TD-LTE与其他系统隔离要求32B.1 各系统工作频段及基站发射功率32B.2 各系统基站设备遵循的设备规范32B.3 隔离度要求33B.4 常用干扰消除或降低的各类措施34B.5 不同系统间天线隔离距离34前言本标准旨在规范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工程的规划方案制定和安装设计,重点给出设计要求和标准,为中国移动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工程建设的设计方案编制提供基本参考规范。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测的检验依据(含参考标准)(一)调频收发信机1.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关于350 MHz频段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技术指标的通知》(国无办频〔1996〕93号)使用频段:336-399.9MKz(1)360MHz:基站发射频段:361-368MHz移动台发射频段:351-358MHz同频单工频段:358-361MHz(2)380MHz:基站发射频段:382-389MHz移动台发射频段:372-379MHz同频单工频段:379-382MHz2.《关于重新调整336-399MHz频段移动通信频率配置及管理办法的通知》(信无函【2001】85号)频率配置: 频率配置分为12.5kHz信道间隔和25kHz信道间隔两种方式频率分配及审批管理:(1)部门规划使用频率: 1)351-356MHz/361-366MHz2)356-358MHz/366-389MHz3)376-379MHz/386-389MHz4)358-361MHz5)379-380.5MHz上述各段频率由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分别配给军队、武警部队和公安系统,用于组建各系统指挥调度通信网。
(2)共用组网频率: 1.372-376MHz/382-386MHz2.380.5-382MHz上述二段频率主要分配给国家安全、法院、检察院、司法监狱劳教、海关等政府部门用于组建区域性或全国指挥调度通信网,原则上异频单工频段管理用于建设各部门共用网。
3.信息产业部《关于公众对讲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信部无【2001】869号)工作频率(单位:MHz):409.7500; 409.7625; 409.7750; 409.7875; 409.8000;409.8125; 409.8250; 409.8375; 409.8500; 409.8625;409.8750; 409.8875; 409.9000; 409.9125; 409.9250;409.9375; 409.9500; 409.9625 ;409.9750; 409.9875。
WiFi技术分析及信号调优研究作者:吴祈亮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18年第23期摘要:无线WiFi作为承载宽带网络的重要载体,决定着宽带网络的最终实现和客户的体验。
文章通过对WiFi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影响WiFi信号的6种常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最后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验证,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WiFi;技术分析;信号调优近几年,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对无线WiFi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0年前我们对WiFi 的要求只要能够连上网络浏览网页,5年前我们对WiFi的要求是能够快速打开图片,今天我们的要求是高清实时的流畅视频。
需求在不断提升,资源利用率就得跟着提升。
现在对于城市来说,WiFi信号不是不够而是太多,大家随便打开手机一看都可以搜到十几个WiFi热点。
居民区前后左右邻居之间的WiFi信号干扰、信道冲突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当前制约WiFi网速的瓶颈。
本文从WiFi技术原理、常见问题及信号优化3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1 WiFi相关概念及技术1.1 WiFi相关概念WiFi是一种允许电子设备连接到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的技术,通常使用2.4G UHF 或5G SHF ISM射频频段。
连接到无线局域网通常是有密码保护的;但也可是开放的,这样就允许任何在WLAN范围内的设备可以连接上。
WiFi是一个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品牌,由WiFi 联盟所持有。
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网路产品之间的互通性。
有人把使用IEEE 802.11系列协议的局域网就称为无线保真。
甚至把WiFi等同于无线网际网路(WiFi是WLAN的重要组成部分)[1]。
WiFi技术从1997年7月发布的IEEE 802.11到2012年发布的IEEE 802.11ac经过了5次升级,支持速率从最初的2 Mbps提升到现在最大支持的1 000 Mbps,整整提高了500倍。
1.2 WiFi的信道信道也称作通道(Channel)、频段,是以无线信号(电磁波)作为传输载体的数据信号传送通道。
太原局清算运统一系统工程设备技术指标与服务要求一、项目名称、设备采购清单:三、技术指标3.1 数据库服务器设备技术指标数据库服务器参考机型:IBM X3850 X5(1)4×8核,256G内存、4×500G SAS 硬盘/RAID卡/双10/100/1000M网卡/双路冗余电源/DVD/冗余风扇/2块4GB HBA卡。
安装windows2008企业版操作系统。
(2)负责完成硬件、系统的现场安装调试,提供必备配件、材料、跳线等。
3.2数据存储设备技术指标参考机型: IBM DS3400(1)企业级智能存储,可跨越多主机平台,支持多种操作系统;采用全光纤、全冗余、非堆叠磁盘阵列;(2)IOPS≥900000,CACHE≥12G,可扩充≥36G,支持断电保护;(3)全冗余配臵,无单点故障,配双控制卡,18块500GB 15RPM 的磁盘,2块500GB 的磁盘作为系统的全局动态备盘;(4)2块通道卡,每块2个FC接口,每通道速率≥4G/秒;(5)RAID支持:0,1,0+1,5;做RAID5后可使用容量≥8T;(6)支持SAN存储结构,具有一定扩展性。
具备冗余电源。
(7)磁盘控制卡实现冗余热备,提供光纤通道自动切换、负载均衡功能;(8)光纤通道交换机2台,每台配臵8个FC端口,16条光纤电缆。
其他必备配件。
3.3 WEB服务器设备技术指标WEB刀片服务器参考机型:IBM Blude Centen H (1)IBM 2米标准机柜, KVM,键鼠,刀箱、4个电源模块、6台刀片服务器,4CPU,8GB ,双网卡,双硬盘(2*500G),RAID卡,安装WINDOWS-2008企业版操作系统。
(2)负责完成硬件、系统的现场安装调试,提供必备配件、材料、跳线等。
3.4微机设备技术指标站段台式机参考机型:DELL(1)Core 2 Duo CPU主频 > 2.4G/2G内存/10/100Mbps以太网卡/500GB硬盘/19”液晶显示器(2)负责完成硬件、系统的现场安装调试,提供必备配件、材料、跳线等,提供三年原厂保修服务。
前言本技术要求主要依据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无线业务发展政策制定,总体原则是满足当前业务和未来网络发展需要,重视科学性、经济性和可实施性。
适用于中国电信进行PHS、3G(核心频段)、WLAN(2.4GHz)共用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同时兼容GSM900/1800、CDMA800等蜂窝移动网络的接入要求。
本技术要求是中国电信建设室内无线综合分布系统时,网络规划、方案设计、设备选型、工程建设和验收等的技术依据。
本技术要求未尽事宜参照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本技术要求的表述说明:允许:一般情况下不建议使用,特殊情况也允许使用的方式或手段。
可以:允许选择所述的方式或手段,根据具体情况也允许选择其它方式或手段。
应该(或“应”):优先选择的方式或手段,根据特殊情况允许选择其它方式或手段。
必须:唯一的方式或手段,不允许选择其它方式或手段。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发展部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人:。
目录1范围 (1)2术语 (1)3标准引用文件 (2)4系统要求 (2)4.1总体要求 (2)4.2系统结构 (4)4.2.1系统组成 (4)4.2.2系统演进 (5)4.3系统指标 (10)4.3.1不同室内环境的覆盖要求 (10)4.3.2PHS系统指标 (10)4.3.33G系统指标 (11)4.3.4WLAN系统指标 (12)4.3.5GSM系统指标(参考) (13)4.3.6CDMA800系统指标(参考) (13)5设备和器件指标要求 (14)5.1干放指标要求 (14)5.1.1PHS干放 (14)5.1.2WLAN干放 (17)5.2合路器指标要求 (18)5.2.1WLAN合路器 (18)5.2.2PHS/3G合路器 (18)5.2.3PHS/WCDMA/GSM/CDMA多频段合路器 (19)5.2.4PHS(多频)合路器 (20)5.3其它无源器件指标要求 (21)5.3.1室内天线 (21)5.3.2射频同轴电缆 (23)5.3.3电缆接头 (24)5.3.4射频跳线 (25)5.3.5泄漏电缆 (26)5.3.6功分器 (26)5.3.7耦合器 (28)5.3.83dB电桥 (29)5.4信号源要求 (30)5.4.1PHS信号源 (30)5.4.23G信号源 (30)5.4.3WLAN信号源 (30)5.4.4GSM信号源 (30)5.4.5CDMA800信号源 (31)6综合室内分布系统布线与机房要求 (31)6.1设计规范 (31)6.2施工验收规范 (31)7环境电磁卫生要求 (31)1范围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室内无线综合分布系统的系统指标要求、设备和器件指标要求。
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
信部无[2002]353号
----------------------------------------------------------------------------------------------关于调整2.4GHz频段发射功率限值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各相关单位:
为适应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科研、生产单位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供研究频段及便利条件,满足无线电通信业务的需求,根据我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及频谱使用情况,并参照国际上通用的技术标准。
决定调整2.4GHz频段无线电发射设备的部分技术参数,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自发文之日起,调整2.4 - 2.4835 GHz频段无线电发射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一)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
天线增益<10dBi时:≤100 mW 或≤20 dBm;
天线增益≥10dBi时:≤500 mW 或≤27 dBm。
(二)最大功率谱密度:
1.直接序列扩频或其它工作方式:
天线增益<10dBi时:≤10 dBm / MHz(EIRP);
天线增益≥10dBi时:≤17 dBm / MHz(EIRP);
2.跳频工作方式:
天线增益<10dBi时:≤20 dBm / MHz(EIRP);
天线增益≥10dBi时:≤27 dBm / MHz(EIRP)。
(三)载频容限:20 ppm
(四) 带外发射功率(在2.4-2.4835GHz频段以外):
≤-80 dBm / Hz (EIRP)。
(五) 杂散发射(辐射)功率(对应载波±2.5倍信道带宽以外):
≤-36 dBm / 100 kHz (30 - 1000 MHz);
≤-33 dBm / 100 kHz (2.4 - 2.4835 GHz);
≤-40 dBm / 1 MHz (3.4 - 3.53 GHz);
≤-40 dBm / 1 MHz (5.725 - 5.85 GHz);
≤-30 dBm / 1 MHz (其它1 - 12.75 GHz)。
二、2.4GHz频段作为无线局域网、无线接入系统、蓝牙技术设备、点对点或点对多点扩频通信系统等各类无线电台站的共用频段。
符合技术要求的各类无线电通信设备在2.4 - 2.4835 GHz频段内与无线电定位业务及工业、科学和医疗等非无线通信设备共用频率,均为主要业务。
三、在该频段内的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射频部分与其天线必须按照一体化设计和生产,其外部的调整或控制装置仅用于在型号核准的技术指标范围内进行调整或控制。
在设置使用时,不得擅自改用其它天线或额外加装射频功率放大器。
四、设置2.4GHz频段的无线电台站,按照信息产业部发布的《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暂行规定》(信部[1998]178号)进行管理,其无线电发射设备均须取得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核发的型号核准证。
为便于查找干扰和协调,在室外环境设置使用2.4GHz频段无线电台站应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备案。
五、在该频段内的无线电台站之间产生干扰,原则上不受保护,应自行
解决或协商解决。
为便于协调而需查找干扰源,可请当地无线电管理机构协助查找。
六、在地广人稀的农村地区设置使用点对点扩频通信台站,须报所在地无线电管理机构审批并办理设台手续。
为避免对无线局域网等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干扰,在大中城市的城近郊区等人口密集地区,不得设置使用点对点扩频通信台站,已领取无线电台执照的合法台站可使用至2004年12月31日,到期停止使用,收回电台执照。
以往有关2.4GHz频段使用的文件,凡与本通知相抵触的,以本通知为准。
特此通知。
二〇〇二年八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