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曲安奈德致局限性皮肤白化伴脂肪萎缩两例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82.10 KB
- 文档页数:1
曲安奈德注射液(确炎舒松A)局部注射在儿童瘢痕应用的疗效评价目的探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曲安奈德注射液(确炎舒松A)局部注射对小儿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的治疗及预防瘢痕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对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及预防性瘢痕注射治疗的36例患儿,进行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观察临床效果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总结。
结果增生性瘢痕治疗效果好,有效率100%。
瘢痕疙瘩直接注射效果较差,手术切除后联合注射治疗效果良好。
术后预防性注射治疗,无增生性瘢痕发生。
注射期间3例出现局部脂肪组织萎缩,除疼痛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局部分次注射小剂量曲安奈德预防瘢痕形成和治疗瘢痕的效果良好,在儿童使用中具有安全性。
标签:曲安奈德注射液;儿童;局部注射;瘢痕瘢痕(scar)[1]是机体组织结构遭受损伤后,由肉芽组织成熟而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所组成。
瘢痕生长常伴有外观损害或(和)功能受损,目前治疗方法很多,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但其疗效不确定,且治疗后有较高复发机率,常造成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严重的双重影响。
同时瘢痕的治疗也是目前外科的临床治疗难题之一。
曲安奈德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治疗瘢痕的激素类药物,在成人应用的疗效显著,但在儿童中应用和其安全性的报道较少。
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们使用曲安奈德对儿童瘢痕的进行治疗及预防36例,现对其在儿童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作一临床总结。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我院门诊2012年1月-2013年1月行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瘢痕患儿36例。
其中女孩14例(38.89%),男孩22例(61.11%),年龄4月-15岁,平均年龄4岁7月,病程14天-2年,平均3月。
1.1.1 瘢痕类型增生性瘢痕7例(19.44%),其中烫伤后4例,外伤后1例,术后2例;瘢痕疙瘩6例(16.67%),其中外伤后1例,瘢痕切除术后3例,瘢痕切除术后复发1例,黑色素痣切除术后1例;术后预防治疗23例(63.89%),其中唇裂修复术后16例,口角裂修复术后1例,黑色素痣切除术后1例,清创缝合术后5例。
静脉注射引起局部皮肤坏死1例
吕桂桦;高寒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信息》
【年(卷),期】1999(016)005
【总页数】2页(P25-26)
【作者】吕桂桦;高寒
【作者单位】长春市中心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34
【相关文献】
1.盐酸表柔比星迟发外渗引起局部皮肤坏死的护理 [J], 李飞
2.静脉注射抗癌药致局部皮肤斑状坏死1例 [J], 许凤琴;樊永卫;路文
3.速愈平治疗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致局部皮肤坏死的观察 [J], 胡具雄;徐江
4.1例七叶皂苷钠静脉注射外渗引起皮肤坏死的教训分析 [J], 王兰侠;张莉娟
5.足背浅静脉注射高渗糖引起局部坏死一例教训 [J], 黄芳艳;李玉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曲安奈德注射医治瘢痕疙瘩的临床成效观看左璐,李健,杨媛,宋沁阳【摘要】目的观看曲安奈德注射医治瘢痕疙瘩的临床成效。
方式皮损内注射曲安奈德,成人最大剂量80mg,6~12岁儿童最大剂量40mg,15~20d注射1次,注射1~10次不等。
注射频率与次数视瘢痕的具体情形和患者自身反映而定。
结果本组282例患者散布于躯体各部位共404处瘢痕均不同程度变平软,疼痛瘙痒减轻或排除,其中388处瘢痕达到临床治愈标准,16处瘢痕明显好转,所有患者随访1年瘢痕无复发,成效中意。
结论曲安奈德注射医治瘢痕疙瘩平安靠得住,疗效确切。
【关键词】瘢痕疙瘩;曲安奈德瘢痕疙瘩是由于人体深达真皮至皮下组织的创伤在修复进程中,胶原的合成代谢与降解代谢之间的平稳状态被破坏,胶原的合成明显超过降解,最终致使胶原大量堆积而形成[1]。
瘢痕疙瘩好发于年轻人,尤其在青春期和怀胎期[2]。
大多数表现为高出周围正常皮肤,超过原皮损范围的,质硬,色粉红或紫红,并常伴瘙痒、疼痛的可持续生长肿块。
临床医治方式较多,可大致分为手术和非手术两类,单纯手术切除复发率较高,不易采纳;非手术医治中如加压、激光、冷冻、硅胶膜等疗效均不睬想。
我科自2000年8月至今采纳曲安奈德注射医治瘢痕疙瘩共282例患者,404处瘢痕,均不同程度变平软,疼痛瘙痒减轻或排除,随访1年,无复发者,疗效中意。
1 资料与方式病例资料本组282例患者散布于躯体各部位共404处瘢痕,其中面颈部96例,耳部8例,胸部154例,腹部27例,肩背部59例,四肢55例,腋下5例,患者年龄6~58岁,均因瘢痕疙瘩瘙痒、疼痛,或是严峻阻碍美观致使生活不便而前来就医要求医治。
医治方式医治前需排除利用皮质激素的禁忌证,检查瘢痕表面皮肤是不是有红肿、破溃、异样分泌,如无明显感染征象,即可行注射医治。
常规消毒后将曲安奈德和利多卡因按1∶1ml配伍摇匀,用一次性注射器将混合液注入瘢痕疙瘩内,使瘢痕发白即可。
注射剂量、次数、频率依照患者年龄、瘢痕面积、增生程度和自身反映的不同而作相应调整。
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女阴硬化萎缩性苔藓11例临床疗效观察周娅妮;郑罡【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年(卷),期】2016(15)4【摘要】目的观察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女阴硬化萎缩性苔藓的疗效.方法曲安奈德注射液加2%利多卡因混匀后于皮损内进行局部封闭治疗,两者比例1∶4,间隔2周1次,待瘙痒消失或减轻后,改为每个月1次,总疗程3~6个月,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局部外用润肤霜维持疗效.结果治愈4例,显效4例,好转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72.72%.结论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对患者损伤较小,价格低廉,疗效较好,值得推广.【总页数】2页(P238,260)【作者】周娅妮;郑罡【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徐州221009;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徐州221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69【相关文献】1.聚焦超声联合丙酸睾丸酮治疗女阴硬化萎缩性苔藓 [J], 江明;张旭;薛梅;赵如萍;孙亚娟2.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女阴硬化萎缩性苔藓3例 [J], 唐增奇;郭庆;曾凡钦;林宝珠;陈建浩3.英国HIA DR、DQ抗原与女阴硬化萎缩性苔藓的关系:HLA DRB1*12及其相关的DRB1*12/DQB1*0301/04/09/010单倍体对女阴硬化萎缩性苔藓易感,而HLA DRB1*0301/04及其相关性DRB1*0301/04/DQB*0201/02/03单倍体拮抗女阴硬化萎缩性苔藓 [J], Gao; X.; -H.; BarnardoM.; C.; M.; N.; Winsey; S.; 朱国兴(译)4.外科治疗女阴硬化性萎缩性苔藓1例分析 [J], 常冬青;谷廷敏;王文岭;赵志力;杨蓉娅5.女阴硬化萎缩性苔藓继发鳞状细胞癌1例 [J], 杨敏;刘琬;常建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局部曲安奈德封闭注射治疗瘢痕疙瘩 50 例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曲安奈德注射液皮损内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
方法:50例患者依据病程、皮损体积大小面积治疗,患者均采用曲安奈德与2%利多卡因混合液皮损内注射,每4周治疗1次,共注射3次,同时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所有病例均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皮损内注射,痊愈10例,显效2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有效率80.0%,有5例皮损周围出现萎缩,2例出现毛细血管扩张。
结论:曲安奈德对于病程短、体积较小的瘢痕疙瘩疗效较满意。
[关键词]曲安奈德;瘢痕疙瘩;疗效观察我科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皮损内注射治疗50例瘢痕疙瘩患者,疗效较满意,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50例患者,男22例,女28例。
年龄18岁~45岁,病程6月~2年。
瘢痕疙瘩诊断标准(1)皮肤损害超过原有损伤范围,并向周围正常皮肤侵犯,有发红、瘙痒、疼痛等临床症状;(2)瘢痕病程超过9个月仍无自发消退征象。
符合以上一条或一条以上者均可诊断为瘢痕疙瘩。
其中,轻中度瘢痕疙瘩是指增生超过伤口范围,但局限在其周围0.5 cm以内,而重度瘢痕疙瘩是指增生超过伤口范围0.5 cm以上者部分患者。
1.2 方法1.2.1 治疗方法将曲安奈德注射液1 ml(含曲安奈德40 mg)与2%利多卡因1ml按1∶1充分混合均匀,用5 ml注射器抽取适量混合液,自皮损中部、下部水平方向进针,将药液注入瘢痕组织内,直到瘢痕膨隆,均匀呈现橘皮样外观,每4周治疗1次,每例注射3次,期间不使用其他药物。
1.2.2疗效判断标准:痊愈为瘢痕疙瘩变平,柔软无硬结,疼痛和瘙痒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即皮损体积较治疗后增大且再次出现瘙痒或疼痛症状);显效为瘢痕体积缩小65%以上,疼痛和瘙痒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有效为瘢痕疙瘩体积缩小30%以上,但未超过65% ,瘙痒和疼痛消失或减轻,随访1年无复发;无效为瘢痕疙瘩体积缩小不足30% ,瘙痒和疼痛症状无改善,随访1年瘢痕疙瘩继续发展[1],痊愈率与显效率合计为有效率。
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研究林中琴【摘要】探讨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选择收治的68例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外搽曲安奈德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及复发情况.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11%vs61.7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注射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减低复发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7(028)013【总页数】2页(P2403-2404)【关键词】曲安奈德;封闭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作者】林中琴【作者单位】潮州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广东潮州 521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3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主要特征为皮肤瘙痒与苔藓化。
由于该病易反复发作,病程迁延,瘙痒难忍,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睡眠,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1]。
既往临床多采用口服加外用药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但疗效欠佳,复发率较高。
而局部封闭注射治疗能快速减轻症状,减少皮损,控制复发,是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安全可靠的方法[2]。
目前,临床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常用药物为曲安奈德,该药属于长效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可抗过敏、抗炎,减少渗出,抑制结缔组织增生,缓解细胞损伤,从而达到保护机体的效果。
本研究观察局部封闭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该病的疗效,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7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68例为观察对象,均表现为阵发性瘙痒,局部发生扁平丘疹,并发展至苔藓样病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
观察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23~67(42.72±5.24)岁;病程4个月~8年,平均(2.48±0.36)年;皮损部位:前臂屈侧8例、颈后9例、肘后7例、骶尾部6例、外阴部4例。
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疗效观察关键词瘢痕疙瘩曲安奈德资料与方法2006年5月~2009年8月收治瘢痕疙瘩患者150例,其中男65例,女85例;年龄13~56岁,病程2~14年。
皮损大部分分布于胸前正中,其次在头皮、面部、颈部、肩胛部,少数分布于四肢、耳垂、外阴等处;单发(98例)或多发(52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瘢痕疙瘩的诊断标准[1]:无明显外伤史;皮损局部隆起,呈红色、表面光滑、略有光泽,可见毛细血管扩张;皮损质地坚实,范围明显超过原有瘢痕边界,常形成蟹足状,呈不规则地向外侵袭性生长,极易复发;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痛痒症状。
治疗方法:皮损消毒后,将曲安奈德注射液1ml(含曲安奈德40mg)与2%利多卡因4ml充分混匀,用5ml注射器抽取混合液,在皮损基底部呈放射状多点注入瘢痕组织内,使其明显膨隆呈苍白色,表面似核桃皮样外观,直至药液开始向周围组织浸润时为止。
每次曲安奈德注射用量不超过2ml,注射间隔时间1~3周,4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复发病例可重复上述方法治疗。
注意事项:胃溃疡、胃黏膜糜烂及其他不宜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慎用。
严格掌握注射层次,只能将药物注入瘢痕实质内,不可过深,避免将药液注入正常组织内,造成深部组织缺血坏死。
亦不可过浅,以防皮肤溃破。
瘢痕过大应分点注射,每点间距05~1cm。
注射部位常規消毒,注射完成后针孔彻底压迫止血,然后用无菌沙布或创可贴将各注射针孔密封,防止细菌感染。
逐渐减量原则:曲安奈德是高效皮质激素,在欲停止治疗时应遵循逐渐减量的原则,注射间隔逐渐延长,注射药量也逐渐减小,以预防突然停药而发生反跳。
此外,疗程较长时,还应密切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疗效判定标准[1]:①治愈:疼痛和瘙痒消失、瘢痕完全软化、扁平、触之柔软、无硬结或条索状瘢痕,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无复发;②显效:瘢痕中有60%以上部分质地变软、扁平、色素接近正常、疼痛和瘙痒消失或基本消失,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无复发;③有效:瘢痕体积缩小30%以上,但未超过60%,质地变软、瘙痒和疼痛消失或减轻,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无复发;④无效:瘢痕体积缩小不足30%,甚至增大、瘙痒和疼痛症状减轻或无变化、质地无变化或变化轻微、呈暗红色,或曾经达到治愈或显效的标准,疗程结束后1年内又复发者。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腱鞘炎的疗效观察刘四清,杨龙江(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三区门诊部,青岛266071) 摘要:目的探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腱鞘炎的临床疗效㊂方法随访我院门诊收治的腱鞘炎患者69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㊂对照组34例行超声波物理治疗处理,治疗组35例采用超声波物理治疗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㊂结果根据为期3月的随访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㊂曲安奈德对急性㊁慢性腱鞘炎损伤具有良好的疗效,比单纯超声波物理治疗效果更好㊂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㊂结论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腱鞘炎的疗效更加显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㊂ 关键词: 曲安奈德; 腱鞘炎; 物理治疗; 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R68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48(2020)04-0066-02基金项目:全军保健专项课题(No.16BJZ52)作者简介:刘四清(1966-),男,本科,主任医师㊂从事疗养康复专业工作㊂ 疼痛治疗的观念近年来有了很大的转变,通常认为疼痛是一种需要关注的症状,疼痛患者需要合适的治疗㊂腱鞘炎是一种以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在训练伤中占一定比例,发病率逐年增加,是疼痛的原因之一㊂常规治疗手段为口服止痛药物及物理治疗,包括口服非甾体消炎药物及超声波㊁热疗等,起效较慢,止痛效果一般㊂曲安奈德注射液为长效止痛药物,注射治疗具有起效快,止痛效果好,持续时间长等优点㊂本研究在肌腱损伤部位精确注射曲安奈德和利多卡因混合溶液,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9例腱鞘炎患者,其中男42例,女27例,年龄21至63岁,平均年龄(36.2±6.6)岁㊂病程0.5年至8年,平均病程(5.8±3.1)年㊂腱鞘炎患者包括指关节25例,腕关节16例,肩关节14例,膝关节和肘关节等其它关节患者为14例㊂1.2 方法 (1)诊断标准:69例患者均经肌骨超声检查和放射影像检查排除韧带断裂伤和骨折等其它疾病诊断,符合腱鞘炎的诊断标准㊂(2)分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为对照组和治疗组㊂对照组34例行超声波物理治疗,治疗组35例行超声波物理治疗和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㊂两组患者在性别组成㊁年龄㊁病程㊁损伤部位部位和疼痛等临床表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㊂(3)治疗方法:选取患病部位肢体外侧为穿刺点,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经皮穿刺进入患病部位或关节腔,在超声波引导下到达肌腱部位㊁回抽无血后注入曲安奈德注射液(上海通用药业)及0.2%利多卡因混合液(按体积1:1混合)2-10毫升,1次/周,疗程为4周㊂患病部位配合使用超声波物理治疗,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㊂对照组同样使用超声波物理治疗,不使用局部肌腱组织药物注射治疗㊂本研究方案经本院医疗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㊂(4)评价标准:本研究以 有效率加治愈率患者百分比”作为药物治疗方案效果总有效率的指标㊂根据治疗4周后复诊时功能及症状评定治疗效果㊂包括以下观察指标:疼痛的部位㊁疼痛严重程度㊁肌腱损伤程度㊂疗效判定标准:治疗无效:疼痛及压痛点均无明显改变甚至加重,关节功能无明显改善㊂治疗有效:患者疼痛及压痛点均有较大程度的减轻,工作能力恢复正常或者接近正常㊂治疗痊愈:患者的疼痛及压痛点完全消失,完全恢复工作能力㊂各组有效率为治疗有效患者及治愈患者占该组总患者数量的百分比㊂(5)统计学方法:本组研究所得数据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治疗效果有效率和无效率的相互比较用χ2检验统计分析,以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临床表现 药物治疗效果是指特定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结果,以某一特定的临床治疗目的为衡量指标㊂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㊂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3%㊂经使用χ2检验统计分析处理后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自由度为1,卡方值为5.54,两组间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具体结果见表1㊂2.2 各组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2例㊁治疗组1例患者中出现轻度的恶心㊁呕吐及肌肉痉挛现象㊂症状经休息及密切观察数小时后均可自行缓解,无需使用其他药物治疗,均未耽误整体治疗计划㊂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患者分组治愈患者有效患者无效患者治疗组18152对照组91693 讨论 慢性疼痛是一种以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是疗养员住院期间的常见康复需求,需要临床医师给于更好的治疗方案㊂腱鞘炎是慢性疼痛的病因之一,其病理生理是由于长时间使用某个肌肉或肌腱造成的肌腱慢性炎症㊂致病机制主要是身体外力和肌肉内力的平衡失调引起,特点是发病率高,痛点明显,以常使用的肌肉及肌腱为好发部位㊂近年来发病率上升明显,原因包括使用手机㊁鼠标等电子产品过量,过量的体育运动及训练伤等因素㊂比如肘关节,腕关节及指关节的肌腱常因训练㊁工作㊁生活等多种原因导致腱鞘炎,主要是不协调的肌肉及腱鞘相互摩擦,反复刺激造成㊂临床上治疗腱鞘炎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手术治疗,中医药治疗,物理治疗等多种疗法〔1〕㊂口服药物治疗起效较慢,止痛效果一般㊂物理治疗是腱鞘炎的常规治疗手段,属于非手术疗法的常用方法㊂超声波物理疗法为最常用方法,可加快损伤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减轻局部水肿,减轻疼痛症状〔2〕㊂本研究在常规物理治疗基础上,探讨疗效更好,副作用不增加的治疗方法〔3〕㊂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曲安奈德局部精确注射配合超声波物理疗法治疗腱鞘炎疗效显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单纯采用超声波物理治疗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㊂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仅出现轻微的消化道不良反应㊂说明采用曲安奈德局部精确注射配合超声波物理疗法治疗腱鞘炎,和单纯使用超声波物理疗法相比较,能更好的改善肌肉疼痛程度,减轻痛苦,缓解病情,副作用无明显增加㊂曲安奈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肌腱组织充血,降低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细胞移动,减轻炎症介质发生炎性反应,可快速缓解疼痛症状㊂曲安奈德在国内外已经应用于指关节㊁腕关节等多部位腱鞘炎的治疗〔4-6〕㊂但同时与超声波物理疗法配合使用研究资料缺乏㊂本研究结果证实同时应用两种治疗方法,治疗总有效率更高㊂在明确诊断的情况下,用超声波实时引导下局部注射,安全性也可得到保障,治疗副作用较少,均可完成治疗方案㊂可使大多数患者疼痛症状减轻,更快的康复㊂本研究缺点为:研究时间较短,缺乏长期随访资料;研究对象较少,研究对象的关节损伤以上肢关节较多见;为单中心研究;治疗方案与其它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之间缺乏比较〔7-8〕㊂以上方面均需要改进和进一步研究㊂综上所述,采用曲安奈德和超声波物理疗法治疗腱鞘炎有很好的止痛效果,起效快,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㊂参考文献:〔1〕 INAMO J,KANEKO Y,TAKEUCHI T.Inflammatory te⁃nosynovitis and enthesitis induced by immune checkpointinhibitor treatment〔J〕.Clin Rheumatol,2018,37(4):1107.〔2〕 高淑芳.低剂量微波治疗急慢性腱鞘炎疗效比较〔J〕.湖北中医杂志,2016,36(6):58.〔3〕 霍龙,郭锐,张雷.理疗配合针灸推拿治疗特勤人员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J〕.海军医学杂志,2015,36(5):405.〔4〕 刘小源,卢光辉,孔令超,等.鞘外注射类固醇激素治疗扳机指的疗效观察〔J〕.骨科,2017,8(5):415.〔5〕 SCHUBERT C,HUI-CHOU HG,SEE AP,et al.Cortico⁃steroid injection therapy for trigger finger or thumb: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577digits〔J〕.Hand(NY),2013,8(4):439.〔6〕 YAMANAKA K,KONDO M,GOTO H,et al.Band-like lipoatrophy on the forearm by injected?triamcinoloneacetonide?to wrist joint〔J〕.J Dermatol,2015,42(9):934.〔7〕 王振涛,韩玉龙,李彦平,等.不同方法治疗不同程度桡骨茎突腱鞘炎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4(15):1289.〔8〕 陈平,肖德华,郭韧,等.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1):41.(收稿日期:2019-11-14;修回日期:2020-02-10)。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皮肤病590例疗效分析本院 1998年 5月至 2008年 10月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疥疮结节、神经性皮炎、斑秃4种皮肤病59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瘢痕疙瘩180例,男100例,女80例;年龄15~60岁;病程1个月至40年。
疥疮结节160例,男102例,女58例;年龄15~50岁;病程3个月至2年。
神经性皮炎110例,男46例,女64例;年龄18~40岁;病程3个月至30年。
斑秃140例,男95例,女45例;年龄15~50岁;病程1个月至5年。
方法:1、瘢痕疙瘩的治疗:常规消毒皮损处,用曲安奈德注射液1ml (40mg)和 2%利多卡因注射液以1∶ 1的比例,从瘢痕边缘进针,将药液均匀、缓慢注射于皮损内直至肿胀发白,约0.2~0.3ml /cm2,每2~3周注射1次,4次为 1个疗程。
2、疥疮结节的治疗:常规消毒皮损部,用曲安奈德注射液1ml (40mg)和 2%利多卡因注射液以1∶ 2的比例,在每个结节内和结节基底部分别注射少许药液。
每2周1次,3次为1个疗程。
3、神经性皮炎的治疗:常规消毒皮损后,用曲安奈德注射液1ml ( 40mg)和2%利多卡因注射液以1∶ 2的比例,沿皮损的边缘进针,呈扇形浸润整个皮损。
每3周1次,4次为1个疗程。
4、斑秃的治疗:常规消毒皮损后,用曲安奈德注射液1ml (40mg)和 2%利多卡因注射液以1∶ 3的比例 ,用皮试注射针头把药液缓慢注射浸润整个皮损,每2周1次,4次为1个疗程。
结果:用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疥疮结节与神经性皮炎的有效率达100%;斑秃有效率达 98.57%。
讨论:曲安奈德注射液是一种强效皮质激素制剂,具有较强的抗炎和抗过敏作用,能够抑制瘢痕组织内的成纤维细胞增生,减少胶原合成 ,增加胶原酶活性 ,加快胶原降解。
在皮损内注射后数小时起效,1~2天达到最大效应,作用维持时间长达2~3周,可3周左右给药1次。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并发白内障1例宋明霞;黄秀蓉;王满华【摘要】患者,女,45岁,主因“左眼视力逐渐下降1个月加重伴眼胀3d”于2010年6月14日14时入院,症见:左眼视物不见,头痛,眼胀.视力:右眼1.0,左眼光感.左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雾状水肿(+++),角膜大泡,色素性KP(+),前房轴深1.5 CT,周边1/3 CT,虹膜肿胀,瞳孔散大,直径约5.5 mm,欠圆,对光反射消失,晶状体乳白色全混浊,玻璃体及眼底窥不进,门诊测眼压为56 mmHg.入院诊断:1.左眼并发性白内障;2.左眼继发性青光眼.【期刊名称】《中国中医眼科杂志》【年(卷),期】2012(022)001【总页数】1页(P71)【关键词】曲安奈德;白内障;玻璃体腔注射【作者】宋明霞;黄秀蓉;王满华【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成都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成都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成都6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6.1患者,女,45岁,主因“左眼视力逐渐下降1个月加重伴眼胀3 d”于2010年6月14日14时入院,症见:左眼视物不见,头痛,眼胀。
视力:右眼1.0,左眼光感。
左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雾状水肿(+++),角膜大泡,色素性KP(+),前房轴深1.5 CT,周边1/3 CT,虹膜肿胀,瞳孔散大,直径约5.5 mm,欠圆,对光反射消失,晶状体乳白色全混浊,玻璃体及眼底窥不进,门诊测眼压为56 mmHg。
入院诊断:1.左眼并发性白内障;2.左眼继发性青光眼。
患者于2009年8月12日曾因“左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入住我科,行左眼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以消除黄斑水肿。
当时入院情况:左眼视力0.02,眼前节无异常,晶状体及玻璃体均透明,眼底颞上方火焰状出血,波及黄斑。
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消失。
FFA示:左眼视网膜颞上支静脉管径粗细不均,颞上象限毛细血管广泛扩张渗漏,并且有较多的小片状无灌注区,后期静脉管壁荧光着染:黄斑区毛细血管扩张渗漏,后期弥漫性染色。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致肌萎缩一例报告
钱力
【期刊名称】《药学服务与研究》
【年(卷),期】2008(8)5
【总页数】1页(P357-357)
【关键词】曲安奈德;注射;肌萎缩;投药;局部;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作者】钱力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附属南通瑞慈医院疼痛康复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94.11
【相关文献】
1.颈局部激素注射致颈内动脉综合征一例报告 [J], 李茂文
2.消痛液治疗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致皮肤泛白、肌肉萎缩50例报告 [J], 左振干;李献芹;颜洁;颜永祥
3.局部肌内注射致腰背部及臀部气性坏疽一例报告 [J], 张磊;方向前;叶春平
4.肌肉注射催产素/脑垂体后叶素致局部皮肤坏死一例报告 [J], 李永红
5.曲安奈德注射引起局部组织萎缩一例报告 [J], 李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案例分析•曲安奈德外用制剂致医源性库欣综合征1例曾冰清",汤智慧1,朱曼1(1.解放军总医院医疗保障中心药剂科,dts100853;2.深m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深m518108)[摘要]1例67岁女性患者,因颜面部、眼睑浮肿半年余入院。
患者10年前因反复皮疹,未间断使用曲安奈德外用制剂至今,半年前发现血压升高,最高180/90mm Hg(1mm Hg=0.133kPa),本次入院患者有满月脸、锁骨上脂肪垫,腹型肥胖,耄毛增多等肾上腺皮质醇增多表现,骨密度检查提示骨质疏松。
完善检查后排除内源性库欣综合征,结合患者长期外用曲安奈德制剂的用药史,停药后有乏力、纳差等皮质醇功能低下表现,考虑曲安奈德导致医源性库欣综合征。
立即停用曲安奈德,给予降压、抗骨质疏松等对症治疗,出院2个月后,患者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状明显缓解。
[关键词]曲安奈德;医源性库欣综合征;药晶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97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157(2020)06-0415-03 One case of iatrogenic Cushing syndrome induced by external preparation of tnamcinolone acetonideZENG Bing-qing1,2;TANG Zhi-hui1,ZHU Man%*Clinical Pharmacy Center of P harmacy Department,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100853,China;2.Department of P harmacy,People's Hospital of B aoan Shiyan,Shenzhen518108,China)[ABSTRACT]One67-year-old female patient was admitted to hospital because of facial and eyelid edema for more than half a year.She had been used external preparation of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for more than10years because of repeated rashes.Half a year ago,her blood pressure was found to be up to180/90mm Hg(1mm Hg=0.133kPa).After admission,she showed classical symptoms of excessive glucocorticoid such as a moon face,dorsocervical and supraclavicular fat pads,central obesity,hirsutism, etc.Result of bone density test showed osteoprosis.Based on history of using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for a long time,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adrenal insufficiency like weakness and anorexia after withdrawal of triamcinolone acetonide,iatrogenic Cushing syndrome caused by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was considered rather than spontaneous Cushing syndrome.And then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was stopped immediately and systematic treatment including antihypertensive and anti-osteoporosis drugs were given to her at the same time.2months after discharging from hospital,her symptoms of excessive glucocorticoid significantly relieved. [KEY WORDS]Triamcinolone acetonide;Iatrogenic Cushing syndrome;Adverse drug reaction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7岁,于2019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部、眼睑浮肿,晨重暮轻,就诊当地医院行各项检查及化验未见明显异常,测血压180/90mm Hg (1mm Hg=0.133kPa),先后给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5mg,qd)、氯沙坦钾氢氯嗟嗪(1片,qd)降压治疗,血压控制在130/80mm Hg左右,但颜面部、眼睑仍有浮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