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讲)-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堂(基础版)(必修2)
- 格式:doc
- 大小:141.50 KB
- 文档页数:6
【重难点“精讲”】一、整体感知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本课首先要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经济虚假繁荣会导致经济的崩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然后要掌握“自由放任”政策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概念的能力,最后要通过对经济危机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的重要性。
二、1929—1933年经济危机结构图三、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与销售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3)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
股票市场的这种投机活动恰好掩盖了生产与销售之间本已存在的尖锐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
四、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从美国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原因(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经形成,整个世界联系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所以一旦一国爆发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其他国家一定会深受影响。
(2)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3)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美国有很大的依赖性。
一旦美国经济出现危机,它们根本无法幸免。
(4)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普遍存在。
当时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存在,所以经济危机的范围必定会超出一国,波及整个世界。
五、世界主要国家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对策及其教训(1)对策①提高关税:可以阻止、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工业。
②实行货币贬值: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商品出口。
(2)教训①各国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关注目前的直接效益,更要着眼于未来,要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防患于未然。
②政府要居安思危,要适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内容标准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表现、特点和影响;掌握胡佛措施的特点、结果,理解其失败的原因。
通过历史资料和图片表格,能由浅入深地具体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通过参与对历史资料参与实行探究讨论的活动,能够掌握全面分析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理解到即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的重要性,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调节的一种手段。
教学策略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随着当今社会经济世界化的日趋发展,也许“金融危机、金融风暴、欧债危机”等这样一些词语同学们并不陌生。
播放材料:“这个场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价值2500亿美元,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物质损失还多800亿,成为到当前为止资本主义世界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但历史上以前有这样一场危机,这就是从美国爆发的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它深刻影响了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的演变。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段历史。
新课学习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板书)一、虚假“繁荣”的幻灭(板书)1.爆发原因(板书)一切都似乎来得那么突然,大危机来临前美国人民正享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幸福生活。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正处在“繁荣年代”,在历史上被称之为“柯立芝繁荣”。
播放材料和“繁荣年代海报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移到纽约。
当时的美国被称为世界金元帝国。
不过,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危机呢?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繁荣背后的问题所在。
【课堂讲解】一、虚假“繁荣”的幻灭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虚假“繁荣”的原因:(1)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扩张了经济实力,为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2)技术革命是繁荣最基本、最重要原因(3)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2、走进危机【核心讲解】如何正确分析归纳经济爆发的原因?答案:1.直接原因:供需矛盾,生产相对过剩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3.具体原因:贫富差距过大,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股票投机活动烘托出市场的虚假繁荣。
【例题1】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55%,而工人的工资仅增长2%。
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工资的40%。
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
这说明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一个原因是A.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B.政府自由放任政策C.股票投机的过度 D.生产能力的迅猛发展【答案】A【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温馨提示】适度的分期付款可以刺激消费市场的活跃和刺激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度的分期付款则会导致市场的虚假繁荣。
3、爆发、表现(1)爆发:1929年10月,纽约股市崩溃,危机爆发(2)表现--“大萧条”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爆跌;失业人数激增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核心讲解】为什么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会席卷别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答案:(1)美国的经济地位: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使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加强,整个世界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例题2】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球,最重要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在全球占优势B.美国是头号强国C.生产相对过剩危机的影响D.世界市场的影响【答案】D【解析】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世界性经济危机·相关概况1、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史实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史实“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和货币金融部门的危机相互交织。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和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教学过程】:【讲授新课】:一、虚假“繁荣”的幻灭: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1)原因:①一战中美国利用中立,大发战争横财②20年代对经济的“自由放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繁荣③国内的技术革新和生产的合理化运动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④分期付款的消费模式刺激了消费市场的活跃【合作探究】1、仔细观察课本的两幅图片:《福特汽车公司广告》、《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和《学思之窗》:思考20世纪20年代美国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是什么?分期付款的方式对美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2)表现:(P80)(3)结果:虚假繁荣,危机爆发.2、经济危机的爆发:(1)原因: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固有矛盾②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③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烘托了市场的繁荣假象④股票的投机活动造成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2)表现: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减少,很多人濒临破产。
【合作探究】2、读图说历史信息:(P81)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1、危机特点:①持续时间特别长:1929-1933年②波及范围特别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③破坏性特别大:工业产量下降三分之一,贸易总额下降三分之二,失业人数超三千万④影响深远:2、危机的影响:(1)加深了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A、示威游行、工人罢工、社会动荡B、法西斯势力趁势抬头(以德、日为最突出)(2)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A、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在国际市场上争夺,矛盾尖锐。
三、“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1、自由放任政策的含义2、胡佛的反危机措施:固守“自由放任”政策3、结果:没有克服危机,反而使矛盾更加尖锐,美国民众期盼新的有力政府。
第六单元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知识点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2)主要原因:国民贫富差距扩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3)直接原因: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掩盖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2.爆发: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股价狂跌,股市崩溃。
3.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
4.特点: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波及范围广。
5.影响(1)各国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
(2)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3)各国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还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知识点二“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1.胡佛的反危机政策: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的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
2.结果: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
考点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例1】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0%,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
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国家财富的60%由只占人口总数20%的人拥有。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B. 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C. 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D. 美国国内潜伏着严重的经济危机【剖析】从题干所给材料可知,当时美国贫富差距很大,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而贫富差距过大,人民生活贫困,影响了市场的扩大,必将导致经济危机爆发,故A、B、D三项的理解都是正确的。
1920~1929年经济危机还没发生,材料没有反映经济危机的影响,故答案为C项。
【答案】C【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一1929年“黑色星期四”时的华尔街图二2008年“经济多米诺牌”材料二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0年5月19日通过霍莱—斯姆特法令,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约40%。
【课堂讲解】
一、虚假“繁荣”的幻灭
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虚假“繁荣”的原因:
(1)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扩张了经济实力,为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2)技术革命是繁荣最基本、最重要原因
(3)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2、走进危机
【核心讲解】如何正确分析归纳经济爆发的原因?
答案:
1.直接原因:供需矛盾,生产相对过剩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3.具体原因:贫富差距过大,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股票投机活动烘托出市场的虚假繁荣。
【例题1】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55%,而工人的工资仅增长2%。
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工资的40%。
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
这说明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一个原因是
A.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B.政府自由放任政策
C.股票投机的过度 D.生产能力的迅猛发展
【答案】A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
【温馨提示】适度的分期付款可以刺激消费市场的活跃和刺激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度的分期付款则会导致市场的虚假繁荣。
3、爆发、表现
(1)爆发:1929年10月,纽约股市崩溃,危机爆发
(2)表现--“大萧条”
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爆跌;失业人数激增
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核心讲解】为什么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会席卷别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答案:(1)美国的经济地位: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使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加强,整个世界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例题2】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球,最重要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在全球占优势
B.美国是头号强国
C.生产相对过剩危机的影响
D.世界市场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世界性经济危机·相关概况
1、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史实
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
史实“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和货币金融部门的危机相互交织。
特点:持续时间特别长
史实:从1929年到1933年,长达四年多。
特点:破坏性特别大
史实: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2/3
2、经济危机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引起世界性的资本主义政治危机。
(1)从局部看,经济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①美、法、德等国都发生大规模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
②德国法西斯分子利用人民的不满,乘机造势,政治影响猛增。
③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也趁机抬头。
(2)从整体看,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导致彼此之间矛盾尖锐。
②为尽快走出经济困境,它们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更为强烈的反抗。
【核心讲解】如何正确认识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
(4)经济危机往往具有两重性。
在大危机期间,一方面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危机;另一方面在迫使政府进行的反危机调整机制的过程中,有可能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出现新的良性循环,成为一种难得的机会和一种推动变革的紧迫信号。
【例题3】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
在1125种美国进口的商品中,有890种商品提高了进口税率31%-34%。
这一法令的实施
A.有利于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B.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恶化
C.促进世界市场的协调发展
D.有利于本国商品大量出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系史实可知,美国国会于1930年5月19日通过霍莱-斯姆特法令,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约40%。
这一法令的实施,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30年代的关税战,助
长了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了危机,故本题答案选B项;AC项与题意相反;D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经济危机·关税
三、“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1、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1)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
(2)被迫采取一些调整措施,如实行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的政策。
2、结果
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人民期望改革。
【核心讲解】胡佛政府反危机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经不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要克服危机必然要求变革运行机制,说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政策要与时俱进。
【例题4】1932年末,胡佛的最后一次竞选演说:“我们的对手们……现在提出,要进行变革和实行所谓的新政,那将会摧毁美国制度的基础。
……你若将政府控制权扩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那就不可能不在某些方面使它也成为人们的灵魂和思想的控制者。
”这一论断
A.客观地评价新政的负面影响
B.与新政实施情况完全相符
C.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主张扩大联邦政府的权力
【答案】C
【解析】
考点:罗斯福新政•经济大危机•胡佛政策
【例题5】20世纪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妇女回到家庭去”“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等口号。
这主要是由于
A.西方国家重视教育
B.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
C.西方国家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D.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
【答案】B
【解析】
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影响
【名师点睛】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表现在:1、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
2、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广大人民要求改善生活状况,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安。
3、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帝国主义国家在进行国际经济战的同时,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使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遭到沉重打击,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德国和日本应对经济危机的对策使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和亚洲策源地分别形成,挑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例题6】1929年,美国政府成立了一个拥有38亿美元的“复兴金融公司”,借贷给银行、工业、铁路企业和农场主。
同时政府用5亿美元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
用于公共工程开支高达7亿美元。
这说明当时政府
A.继续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
C.实践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
D.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经济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反映了国家加大对经济的干预,A项错误,故本题选B项。
凯恩斯主义出现于新政后,C项错误。
因为新政只是缓解了经济危机,因此不能说根本改变了美国经济。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
放任”政策的失败
【例题7】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在评价1931年世界形势时认为,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
这一观点产生的主要依据是
A.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
B.垄断组织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答案】A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影响
【课堂小结】
由于本课叙述的内容比较简单、问题比较明确的。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讲述法、概述分析法为主。
在引导学生结合史实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配合提问、史料阅读、综合概括等方法,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构建本课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