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调和技术和配方
- 格式:pdf
- 大小:887.51 KB
- 文档页数:4
润滑油调和技术和配方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内燃机油一般是由和组成。
基础油是国标矿物基础油或合成基础油,基本要求是:1)粘度指数规格要高,粘度指标要适宜2)清净分散性要好(包括酸中和性)3)低温性能好4)不应含有挥发性成分,350℃以下馏分不得超过5%,的基础油馏分,必须控制在常压沸点400℃以上,以防机油蒸发损失而损耗过大5)良好的(包括轴承抗腐蚀性)6)良好的7)良好的性8)良好的因此,多选用深度精制或。
根据API标准,基础油分为I,II,III,IV,V五类,我们常规采用的是I,II,III类,在抗氧化性能、低温性能、粘温性能方面I<II<III'> ;对添加剂的溶解性能III<II<I'> 。
III类基础油可以调配所有级别的内燃油,II类基础油汽油机油SF~SL;柴油机油CD~CH-4,一般情况下,I类基础油从柴机油的CD~CH-4,汽机油SF~SL都可以使用,但再高级别的内燃机油,就很难通过台架试验了。
由于I类基础油低温性能较差,一般调合40、50、15W40、20W50,齿轮油90和85W90,而10W机油和75W齿轮油是难以做到合格的。
5W、10W机油和75W齿轮油多采用II和III类基础油或PAO合成基础油。
另外,虽然倾点很低的环烷基基础油的倾点很容易达到指标,但低温动力粘度和低温泵送性很难达标。
常规采用的矿物基础油有150SN、500SN、150BS;不常用的矿物基础油有200SN、350SN、400SN、650SN 等。
具体组合规则在配方中详细说明。
润滑油的配方元素确定:首先要确定选用几种基础油来进行调合,这可根据经验配方和产品品种需要来确定,一般根据油品的粘度等级来选择基础油的组合,常规原则如下:单级30、40、50机油采用500SN和150BS基础油;15W40和20W50机油采用150SN和500SN基础油;10W30采用深度精制的150SN或100SN,或合成油、半合成油基础油;5W40、5W50采用全合成基础油;85W90齿轮油采有150BS和500SN基础油;自动排档液采用深度精制的100SN或150SN基础油或合成油。
工业润滑油调和优化方案
润滑油调和方案是一种工业调和技术,它是将不同类型的润滑油按一定比例和工艺调和而成,并将其应用到工厂运转设备中,从而获得高效可靠的润滑性能。
润滑油调和方案能够调和出不同性能的高级润滑油,可以有效提高设备的运转性能。
二、润滑油调和优化方案
1.选择合适的原料:作为润滑油调和方案的关键一环,选择优质的原料非常重要。
应确保原料质量稳定,以确保润滑油的质量,并可以有效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2.优化比例:润滑油调和的比例也是获得高品质的润滑油的关键,要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工作环境和要求来确定合适的比例。
3.应用技术:在润滑油调和的过程中,应用合理的混合&搅拌技术,以帮助原料更好地调和,从而达到有效缩短调和时间和提高润滑油品质的目的。
三、润滑油调和优化结果
实施合理的润滑油调和方案可以获得高品质的润滑油,其有效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性能和可靠性,并降低了维修和更换成本。
1.润滑油性能有明显提高。
通过合理的润滑油调和,可以获得高粘度、高抗氧化、高抗磨损等特性,以此来确保设备的高效运转,大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润滑成本的降低。
合理的润滑油调和,可以有效降低润滑油的耗量,从而大大降低润滑油的使用成本。
3.使用润滑油更安全、更可靠。
润滑油调和方案对润滑油性能进行了优化,使得润滑油不仅能提供高效的润滑性能,而且安全可靠,能够有效抑制设备的故障率。
四、总结
润滑油调和方案是一项重要的工业应用技术,它能够有效提高设备的运转性能,降低设备的维修和更换成本,并能帮助企业节省大量的投资。
正确使用此类方案,能有效提高企业的效益,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工业润滑油调和优化方案工业润滑油是用于保护机械零件和内部表面免受磨损的重要产品。
它的调和优化可以有效降低摩擦和磨损,有助于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缩短无故障时间,延长机械组件的使用寿命。
工业润滑油的调和优化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一、选择正确的润滑油。
调和优化的关键是选择正确的润滑油,以确保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润滑油性质可以满足要求。
因此,在调和优化时,必须确保使用的工业润滑油具有合适的粘度、耐热性、耐冷性、抗磨性等基本性能,满足设备运行状况和环境要求。
二、添加合适的润滑油添加剂。
为了改善润滑油的性能,需要添加合适的润滑油添加剂,具体取决于润滑油的使用环境和应用温度。
常用的添加剂有抗磨剂、抗腐蚀剂、稳定剂、除水剂、抗霉剂等。
三、调节润滑油的粘度。
润滑油的粘度是反应其稠度的物理量,是摩擦润滑系统的重要参数之一。
若润滑油粘度过大,则会加重转动部件的负担,甚至阻碍其运转;若粘度太小,则可能会导致在启动时出现失油现象,影响设备的安全寿命。
因此,在调和优化过程中,必须确保润滑油的粘度能够满足机械设备的需求。
四、检查系统中的油质。
为了确保正确的压力和流量,必须定期检查并更换系统中的润滑油。
更换润滑油时,应考虑到设备环境,选择合适的润滑油。
五、控制和调节温度。
控制和调节温度是润滑油调和优化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润滑油使用温度范围之外时。
有时润滑油的使用温度超出室温,可能会影响润滑油的稳定性,导致设备的故障。
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控制和调节温度,达到最佳的润滑效果。
六、定期维护和检查。
机械设备的维护和检查是确保工业润滑油能够正常工作的重要过程。
定期检查润滑油的流量、压力和粘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换过滤器或加入润滑油添加剂,以确保润滑油可以有效地抵御摩擦磨损和老化。
此外,还要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其他部分,以确保设备的稳定可靠性。
以上就是关于工业润滑油调和优化的主要内容。
工业润滑油调和优化既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又可以延长机械组件的使用寿命,为工业安全生产提供良好的保障。
润滑油配方技术--内燃机油1.内燃机油调合生产配方讲解常规配方:40,50:基础油+复合添加剂+降凝剂基础油采用400SN,500SN,650SN,150BS。
XW/40,50:基础油+复合添加剂+降凝剂+增粘剂。
基础油采用150SN,350SN,400SN,500SN,650SN,2.内燃机油调合生产注意点:基础油采用国标基础油,非标基础油性能不好,不长寿,影响氧化性能。
基础油与添加剂的配伍要做试验验证,避免出现沉析,分层等不良现象。
增粘剂要选择剪切性能好的添加剂。
建议在单级油品上采用150BS,不能够采用增粘剂代替。
3.低温性能的基础油配方建议生产15W/40,10W/30的机油,一般采用深度精制的二类或者三类150SN,倾点在-20℃更佳。
5W/30的基础油必须采用三类基础油,否则要半合成或者合成基础油。
多级油品基础油经验粘度为:10W/3015W/4020W/505.2~5.76.5~7.28.6~9.34.润滑油灌装调和装置简图5.润滑油调和后的灌装过滤灌装速度:按大桶每小时60桶(170kg/桶)灌装质量:理化指标如粘度,抗乳化性,等不发生改变,且NAS等级尽可能高润滑油的灌装过滤,即润滑油在包装出厂前的终端过滤,需要对机械杂质进行有效的过滤,使之达到要求的清洁度等级(ISO4406或NAS1638)。
卓品科技采用多级深层过滤,不同的精度和不同的过滤元件搭配,经济有效的实现润滑油的灌装过滤,可以将清洁度等级稳定的控制在NAS5级下,不改变润滑油性能,且实现快速灌装,特别适合高清油的灌装。
6.润滑油过滤解决方案流量:14m3/h滤器型号:SBV-02DR-080D(单袋/双袋/多袋,滤袋/滤芯)需3台过滤机,分三级过滤金属网过滤+普通滤袋+多层高效过滤袋。
培训教程润滑油调和工艺润滑油调和工艺是指将各种原料如基础油、添加剂等按一定的比例和方法进行混合、调配,制备出适用于不同工况和需求的润滑油产品的过程。
润滑油调和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润滑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下面将介绍一种基于重量百分比的润滑油调和工艺。
润滑油调和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料准备:根据产品配方确定所需原料,并进行准备和称量。
原料包括基础油、添加剂(抗氧化剂、抗磨剂、清净分散剂、抗乳化剂等)等。
2.基础油加热:将所需基础油加热至一定温度,通常为80-100℃。
在加热过程中需要搅拌均匀,以确保温度分布均匀。
3.添加剂加入:将添加剂按一定顺序和比例加入到加热的基础油中。
在加入添加剂过程中需要慢慢加入,并保持搅拌,确保添加剂能够均匀分散在基础油中。
4.搅拌调和:将加热的基础油和添加剂进行搅拌调和,以确保添加剂能够充分溶解在基础油中,并且均匀分布。
5.精炼过滤:将调和好的润滑油进行精炼过滤,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颗粒物。
精炼过滤可以采用过滤器、离心机或其它专用设备。
6.检验和调整:对精炼过滤后的润滑油进行检验,包括粘度、黏度指数、PH值等,以确保润滑油的质量符合要求。
如果检验结果不合格,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添加适量的添加剂进行再配制。
7.包装储存:对调和好并经过检验的润滑油进行包装储存。
包装可以选择桶装、袋装、瓶装等,根据不同用途和客户需求进行选择。
润滑油调和工艺中,关键的环节是原料准备和添加剂的加入。
原料的选择和准备需要考虑润滑油产品的性能要求和应用条件,以及成本因素。
添加剂的加入顺序和比例直接影响润滑油产品的性能,需要根据产品配方进行准确的操作。
另外,润滑油调和工艺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温度控制:在加热和调和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以确保各种添加剂能够充分溶解,并保持其活性。
2.搅拌均匀:搅拌的时间和速度要控制得当,以确保添加剂能够均匀分散在基础油中,避免出现沉淀和析出现象。
3.检验和调整:润滑油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检验和调整,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
简单润滑油制作方法
简单润滑油制作方法:
润滑油是机械设备中非常重要的润滑材料。
好的润滑油可以有效地减少设备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摩擦和发热等问题,并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如果您需要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润滑油,以下是一些步骤和材料供您参考:
步骤一:选材准备
制作润滑油需要用到以下材料:
- 基础油:可以选择矿物油、合成油或生物基油作为基础油。
- 添加剂:根据需要选择添加剂,例如抗氧化剂、抗磨剂、降噪剂、抗腐蚀剂等。
步骤二:选择配方
根据需要选择配方。
通常情况下,基础油和添加剂的比例为98:2。
步骤三:混合
将所需量的基础油和添加剂一并放入容器中,然后静置20分钟。
然后用搅拌机将液体搅拌至均匀。
步骤四:存储
将混合好的润滑油倒入容器中并盖上盖子存储。
最好将其放置在阴凉、干燥处。
步骤五:使用
制作好的润滑油可以在各种不同的机械设备中使用。
需要根据实际使
用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总之,制作润滑油并不复杂。
只需要选择好材料,按比例混合,然后
存储起来即可。
由于润滑油的成分比较复杂,建议初学者们不要尝试
自己调配配方。
最好选择市面上已经成熟的冷却液或润滑油产品,以
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
内燃机油一般就是由基础油与功能性添加剂组成。
基础油就是国标矿物基础油或合成基础油,基本要求就是:1)粘度指数规格要高,粘度指标要适宜2)清净分散性要好(包括酸中与性)3)低温性能好4)不应含有挥发性成分,350℃以下馏分不得超过5%,内燃机油的基础油馏分,必须控制在常压沸点400℃以上,以防机油蒸发损失而损耗过大5)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包括轴承抗腐蚀性)6)良好的抗磨损性能7)良好的防锈性8)良好的抗泡性因此,多选用深度精制石蜡基基础油或合成油。
根据API标准,基础油分为I,II,III,IV,V五类,我们常规采用的就是I,II,III类,在抗氧化性能、低温性能、粘温性能方面I<II<III'> ;对添加剂的溶解性能III<II<I'> 。
III类基础油可以调配所有级别的内燃油,II类基础油汽油机油SF~SL;柴油机油CD~CH-4,一般情况下,I类基础油从柴机油的CD~CH-4,汽机油SF~SL都可以使用,但再高级别的内燃机油,就很难通过台架试验了。
由于I类基础油低温性能较差,一般调合40、50、15W40、20W50,齿轮油90与85W90,而10W机油与75W齿轮油就是难以做到合格的。
5W、10W机油与75W齿轮油多采用II与III类基础油或PAO合成基础油。
另外,虽然倾点很低的环烷基基础油的倾点很容易达到指标,但低温动力粘度与低温泵送性很难达标。
常规采用的矿物基础油有150SN、500SN、150BS;不常用的矿物基础油有200SN、350SN、400SN、650SN等。
具体组合规则在配方中详细说明。
润滑油的配方元素确定:首先要确定选用几种基础油来进行调合,这可根据经验配方与产品品种需要来确定,一般根据油品的粘度等级来选择基础油的组合,常规原则如下:单级30、40、50机油采用500SN与150BS基础油;15W40与20W50机油采用150SN与500SN基础油;10W30采用深度精制的150SN或100SN,或合成油、半合成油基础油;5W40、5W50采用全合成基础油;85W90齿轮油采有150BS与500SN基础油;自动排档液采用深度精制的100SN或150SN基础油或合成油。
第4篇润滑油调合第1章润滑油调合工艺1.1 概述1.1.1 矿物润滑油润滑油是指在各种发动机和设备上使用的石油基液体润滑剂,是采用常减压蒸馏所得特定馏分,经脱沥青、脱蜡与溶剂精制等处理后的基础油,与功能添加剂,经过特定的调合工艺,生产出的商品润滑油。
目前使用最多的润滑油就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矿物润滑油。
矿物润滑油是一种很复杂的、含有多种碳氢化合物的烃类混合物。
另外,还含有硫、氮、氧等多种微量元素。
其原料一般取自石油中沸点高于300℃或350℃的馏分,一般称为润滑油基础油。
经过调合以后,作为商品的润滑油称为润滑油成品油。
1.1.2 矿物润滑油工业的发展在1878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推出的第一批矿物润滑油样品轰动一时。
但当时的生产工艺简陋,润滑油的产量和品种十分有限。
直到20世纪20年代,选择性溶剂精制、分离工艺的蓬勃发展,使世界矿物润滑油工业步入了现代化进程。
30年代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化学合成物质,添加剂的诞生意味着现代润滑油的崛起,把润滑油工业的发展带入了崭新的阶段。
润滑油工业的发展转入了节能化的轨道。
节能化研究不断深入,节能型工艺、节能型添加剂、节能设备在润滑油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长寿命油、通用油、适用地域广泛温差大的多级油逐渐受到青睐。
随着世界石蜡基原油的日趋短缺和价格上涨,世界各国对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对优质基础油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矿物润滑油生产工艺从传统的物理加工工艺向化学改质工艺延伸,基础油生产向加氢技术发展,世界矿物润滑油基础油正由APIⅠ类向APIⅡ/Ⅲ类转变。
伴随着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矿物润滑油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添加剂也由过去的以单剂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复合剂为主,同时要求对环境友好。
润滑油配方的基本结构正在发生转变,加氢基础油和合成油的比例在逐渐增大,对添加剂的配伍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润滑油的生产过程中,电子计算机也被广泛采用,如DCS系统。
国外润滑油的调合技术开发较早,发展较快。
润滑油调和流程
1、机械混合
混合物料在搅拌器的作用之下产生主对流、涡流蔓延传质和分子蔓延传质,使所有物料的性质均匀。
搅拌器转动时,罐内物料向两个方向行进;第一种是沿着搅拌器的轴向前行进。
当被罐壁或罐底阻塞时,变化其运动方向,然后多次向之后减弱,最终产生相似直线的环形流;第二种是沿搅拌器桨叶旋转方向产生的直线运动,使物料摆动,最终达均匀结合的目的。
2、泵循环混合
使用泵从罐底时隔提炼罐之内物料,然后回到混合罐。
在泵的作用之下,产生主对流蔓延和涡流蔓延,使油品混合均匀。
为了提升混合效率,减少能耗,在具体生产之中不断改进泵循环混合方法。
3、脉冲混合
脉冲混合是根据有所不同材料设立最佳脉冲频率、延迟和压力。
通过现场一套专用控制装置和加装在反应釜或混合罐之中的集气盘,造成强劲的大气流,自下而上搅拌,在极长时间之内结合均匀,从而加速反应速度,延长反应时间,从而达及格的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