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99.50 KB
- 文档页数:10
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本试卷共6页,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谈谈读书时的思考为什么读书?通常会有四种情况:一是为休闲而读书。
随便翻翻,看看小说、散文或非专业的书。
二是为兴趣而读书。
对某个领域有兴趣、为了解某个方面的情况而读书。
比如出国或国内旅游,要了解目的地、景点的情况。
三是为学习而读书。
要完成学习任务、为了考试或者要求写体会文章而读书。
四是为研究而读书。
也就是为研究问题、做学问而读书。
我所说的读书思考,主要是讲为学习、为研究而读书时的思考。
为学习、为研究,肯定要读书。
尤其是为了研究还必须读很多书。
张培刚先生在哈佛大学写博士论文,9个月时间翻阅了200多部专著,涉及180位学者,最终论文得了威尔士奖。
为学习或研究需要很认真读书,为了说明或检验读书认真,有的还要求整段整篇地背下来,有的还写读书笔记或体舍。
我认为,为学习或为研究而读书,判断其认真程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记忆,读过之后,记得书的主要内容,甚至能背出其中的段落和句子;第二个层次是理解,能够理解书中所传达的思想;第三个层次是思考。
为学习研究而读书,往往有通读和精读两种方式,有时也会有选择地读或有重点地细读。
无论哪种方式,都可以引发思考,都可以因为思考而读懂。
读书时的思考,可能会涉及四个方面。
读书需要平面思考。
要把书、作者以及所处的时代结合起来思考。
如何理解书的旨趣,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为什么有时直截了当、有时却环顾左右而言他,甚至似是而非?需要结合时代背景观察,必须历史地看,必须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中看,需要结合作者的人生、风格、追求看。
只有这样,才能把书的中心思想理解准、理解深、理解透、理解到位。
读书需要总结思考。
一本书总是有一定篇幅的,无论是通读,还是精读,必须抓住重点,总结概括出书的主题、中心思想、所运用的主要方法、最能引人注意的创新点或亮点。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阅读题(66分)一、现代文阅读(共3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大城市交通拥挤和污染是世界性的难题,但从来没有一个城市仅通过修建更多的道路就能解决道路拥挤和污染问题。
世界上一些城市修建了大量的道路,而一些城市道路很少,但道路拥挤和污染程度差别并不是很大。
道路越多只是鼓励更多的人用自己的车,进而占用了更多的道路空间……最近对伦敦道路拥挤问题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伦敦即使把整个中心区拆掉修建道路,仍然存在交通拥挤问题。
对解决道路拥挤问题,经济学家总有一个理论上的回答——道路定价。
根据人们用哪一条道路,在一天中或一年中什么时候用这些道路,以及他们使用这些道路时污染的程度,对使用道路的人收费。
要把价格确定在保证最适当的使用量的水平上。
在新加坡决定试着这样做之前,还没有哪一个城市敢用道路定价法。
许多想法通常在理论上看来很好,但实践中总有一些隐藏的、未预见到的缺点。
而新加坡现在已经有了10多年的经验,这个制度还在运行,没有什么未预见到的问题。
新加坡是地球上惟一一个没有道路拥挤、没有汽车污染的城市。
在新加坡城市中心区周围有一系列收费站。
要开车进入城区,每辆车必须根据行驶的道路、开车的时段以及当天的污染程度交费。
价格的上升和下降让道路的使用量达到最佳水平。
此外,新加坡计算了城市中心区以外没有污染时可容纳的最大汽车量,据此,每月拍卖适量的新车牌照。
不同类型的牌照允许不同程度的使用。
允许在任何时候使用的牌照比只允许周末——拥挤不太严重的时间——使用的牌照贵得多。
价格取决于供求。
由于有了这种制度,新加坡不用把资源浪费在无助于遏制道路拥挤和污染问题的基础设施之上。
从这种制度中得到的钱用于降低其他税收。
既然这样的话,伦敦为什么在最近的汽车拥挤和污染问题报告中否定了道路定价的提议呢?他们担心,这种制度会被认为来自政府的繁琐干预太多,而且,公众也不能接受这种让富人开车比穷人多的制度。
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本试卷共6页,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谈谈读书时的思考为什么读书?通常会有四种情况:一是为休闲而读书。
随便翻翻,看看小说、散文或非专业的书。
二是为兴趣而读书。
对某个领域有兴趣、为了解某个方面的情况而读书。
比如出国或国内旅游,要了解目的地、景点的情况。
三是为学习而读书。
要完成学习任务、为了考试或者要求写体会文章而读书。
四是为研究而读书。
也就是为研究问题、做学问而读书。
我所说的读书思考,主要是讲为学习、为研究而读书时的思考。
为学习、为研究,肯定要读书。
尤其是为了研究还必须读很多书。
张培刚先生在哈佛大学写博士论文,9个月时间翻阅了200多部专著,涉及180位学者,最终论文得了威尔士奖。
为学习或研究需要很认真读书,为了说明或检验读书认真,有的还要求整段整篇地背下来,有的还写读书笔记或体舍。
我认为,为学习或为研究而读书,判断其认真程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记忆,读过之后,记得书的主要内容,甚至能背出其中的段落和句子;第二个层次是理解,能够理解书中所传达的思想;第三个层次是思考。
为学习研究而读书,往往有通读和精读两种方式,有时也会有选择地读或有重点地细读。
无论哪种方式,都可以引发思考,都可以因为思考而读懂。
读书时的思考,可能会涉及四个方面。
读书需要平面思考。
要把书、作者以及所处的时代结合起来思考。
如何理解书的旨趣,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为什么有时直截了当、有时却环顾左右而言他,甚至似是而非?需要结合时代背景观察,必须历史地看,必须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中看,需要结合作者的人生、风格、追求看。
只有这样,才能把书的中心思想理解准、理解深、理解透、理解到位。
读书需要总结思考。
一本书总是有一定篇幅的,无论是通读,还是精读,必须抓住重点,总结概括出书的主题、中心思想、所运用的主要方法、最能引人注意的创新点或亮点。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试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单项选择题按照对应题号涂在答题卡上,其余答案在答题纸上作答。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18年2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文版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将分九卷陆续出版,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事。
中国人有“侠”情,且认为“侠”可以超越文化边界。
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侠”缘。
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
不管是骑士,还是武士,都是某种权威——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
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
侠,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事方式。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
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
在笔者看来,侠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直接,“俠以武犯禁”。
侠,是一种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是一种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
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
这种“豪放不羁”,如《笑傲江湖》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
侠的“快意恩仇”,如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自己则在交战中被削掉一个手指。
洪七是俠,他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而是,做这事,心里是否“痛快”。
相比之下,《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一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自信,是以文化自觉即对文化的理性反思为前提和基础的。
文化自觉是指一定文化主体的一种理性的“主体意识”或“自我意识”,是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对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以及自身文化在国际关系格局中所处的“实际序位”和“发展态势”等问题进行理性审视和深刻反思,从而对自身文化的优劣长短、国际影响力及其限度形成的自知之明。
文化自觉建基于对文化的理性反思,核心也在于反思。
文化反思与形成文化主体性是同一过程的两面,二者又互为前提相互作用,完全是一种辩证的关系。
一般而言,文化反思总是需要有“他者”的存在作为一种比较的基础,一种合理的刺激。
在历史上,总是由于文化交流,一种陌生文化的出现,相互之间出现碰撞,才会引起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关注和反思的。
文化反思有两种不同的形式。
一是对文化实有情况的认知,包括一定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各种文化形式及其地区分布情况,“他者”文化与本民族文化交流的情况,各种性质文化对人们思想产生的实际影响等,这是基础性的。
一是对各种文化的作用、意义进行的评价,尤其是外来文化对本民族文化发展、政治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作用的评价。
文化反思的内容主要存在三个维度:关于文化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关系;关于如何处理本民族文化与他者文化的关系,这个维度是一种对各民族文化的平等对待层面的观照;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对本民族文化以及他者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性质的分析比较,这个维度属于一种超越性的透视。
文化反思有着深浅的层次差别,也有一个从浅到深的层次递进过程。
近代以来,通常那些经济军事强大的民族国家会表现出一种文化强国心态,在文化输出方面也出现“巨大贸易顺差”;相反,经济军事落后民族的许多人则容易出现文化自卑心态,唯有以前者的标准为标准,以获得前者的认可为傲视同侪的资本。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一(第3~4单元),必修二(第1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毛笔:中国独有的文化发明胡艺红①中国上下五千年,形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称的“文房四宝”,就是传统文化的外在体现。
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其中四宝之首的笔,即毛笔,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产品。
在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文人都是用它挥洒奇思,宣泄情怀。
文人以笔为锄,以纸为田,笔耕不辍,因而漫长的中国历史便成了“笔下春秋”。
②毛笔,比古埃及的芦管笔、欧洲的羽毛笔历史更为悠久,可后者已退出历史舞台,而毛笔与近代出现的钢笔、铅笔、圆珠笔,并称为当代四大笔,在当今的书画史上依然大放异彩,其生命力之强大令人叹为观止。
③关于毛笔始于何时,众说纷纭。
最有故事性的说法要属秦国大将军蒙恬造笔。
《史记》《博物志》等书籍上都有记载,蒙恬有君命在外,嫌以刀刻字太慢,于是“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制成毛笔。
因为这个传说,蒙恬被尊为毛笔的始祖。
浙江省湖州善琏百姓建“蒙公祠”,于每年蒙恬生日时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沿袭至今。
但据史家考证,中国毛笔起源远早于此,至少有6000年历史。
④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陶器上,有些文饰的点的收笔往往带有挑锋,横线的收笔则往往有蚕尾;长线条饱满圆润,一眼就能看出毛笔的踪迹来。
在商代的一些器物上也可寻得些许毛笔的痕迹。
1936年出土一件朱笔书写的陶器和刻有文字的甲骨片,笔迹流畅,婉转自如,只有富有弹性的毛笔才能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
⑤毛笔易折易损,难以保存,因而古笔很难觅见,迄今未发现西周以前的毛笔实物。
1953年,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笔,是我国最早的毛笔实物。
该笔用兔毛制成,用优质的精竹作笔杆,将笔毛围在杆的一端,再用蚕丝缠绕,外涂一层土漆,这支笔被命名为“楚笔”。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高中一年语文科试卷一、语言基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创.伤(chuāng)弄.堂(nòng)皮辊.(gǔn)刀俎.(zǔ)B.漫溯.(sù) 瞋.目(chēn)骨髓(suǐ)长篙.(gāo)C.颓圮.(bǐ)参乘.(shèng)目眦.(zì)翌.年(yì)D.团箕.(jī) 鲰.生(zhōu)租赁.(lìn)彘.肩(zh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谦逊浸渍莅校陨身不恤B.喋血桀骜做揖篱笆C.忤视笙萧锭壳纳粹D.激亢绯红攒射菲薄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在物理学家费曼的生活中没有神圣的目的,科学对他来说只是一场好玩的游戏而已,他似乎就是一个桀骜..的人。
..不驯B. 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家如果头脑迟钝、麻木的话,不知不觉就会使自己陷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C. 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特里谢可谓是老练稳重的央行行长之一了,但面对欧盟委员会在布鲁塞尔公布的经济中期预测报告,即使是这位前法国银行家,昨天也表现得忸怩不安....起来。
D. 母亲去世的那天,他长歌当哭....,涕泗交流,在场的众人无不为之动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雨巷》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作者戴望舒也因此成名,被人们称之为“雨巷诗人”。
B.在《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一诗中,诗人艾青倾吐了对大堰河无比真挚的爱,这种爱是与对黑暗社会的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C.80%以上读过《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的人和听说过这个故事的人,在讨论其人其事时,都认为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是感人的。
D.查尔斯.狄更斯出身寒微,他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早在清末就被译成中文,是一百多年来最受读者欢迎的外国小说家。
林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测试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语言文字运用1. 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枕藉问鼎闭门羹宽宏大量看万山红遍B、竞争班驳口头禅开诚布公到中流击水C、淅沥槃石志愿者龙飞凤舞问苍茫大地D、桂棹落漠势利眼流言蜚语恰同学少年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耐不住的虚荣心。
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B.我不应白白地耗废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坚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
C.这恶魔似的铁马,那振耳欲聋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
D. 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是一种摔掉包袱的感觉。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在省城试映会上,“侠盗”金城武果然生手不凡,但其落魄造型和时不时展现的魔术技巧,简直是“犀利哥”和刘谦的综合体,让不少观众大呼。
B.她们一窝蜂地挤拢来,每人盛了一碗,就四散地蹲伏或者站立在路上和门口吃。
C.由北京卫视和中粮集团强强连手打造的大型互动电视节目——《我要看世博》,自开播以来就备受关注,每到一站都引发了市民的高涨热情。
D.站在黄山顶上,眼观云卷云舒,耳听八面松涛,一切尘间扰攘、宠辱得失俱化为乌有。
这境界多么让人留恋忘返,却又是如此的可望而不可即!4.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嬉戏怨天尤人碟子博闻强识B、雾霭身体羸弱忌讳积毁销骨C、步履甘拜下风纪实通宵达旦D、干练瞠目结舌坐标别开生面5.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此联表明了曾国藩破釜沉舟的坚决态度,不流于俗的雄心壮志:只有做圣贤一条路可走,否则便坠落为禽兽!B.钟南山院士近日指出,我国的甲流“外堵内防”和疫苗研制生产等工作都做得很不错,但切忌虎头蛇尾,要根据温总理提出的甲流防控六项措施,加强对重症患者的疹治。
——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基础积累(共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弄.(lòng)堂寥.(liáo)廓颓圮.(pǐ)酵.(xiào)母瞠.(chēng)目结舌B.遒.(qiú)劲租赁.(lìn)创.(chuàng)伤百舸.(gě)豁.(huò)然开朗C.青荇.(xìng)涟漪.(yī)解剖.(pōu)忤.(wǔ)视面面相觑.(qù)D.粗犷.(kuǎng)攒.(cuán)射遏.(è)止倾轧.(yà)迥.(jiǒng)然不同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不加思索一筹莫展哀声叹气终身难忘B.绿草如荫相濡以沫文采菲然理屈词穷C.黯然神伤巨星陨落引吭高歌计日程功D.嘻笑怒骂蓬头垢脸纷至踏来叱咤风云3.下面一首《沁园春》上阙打乱了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蹭蹬归来,闭门独坐,赢得穷吟诗句清②费十年灯火,读书读史,四方奔走,求利求名。
③夫诗者,皆吾侬平日,愁叹之声。
④一曲狂歌,有百余言,说尽一生。
A. ②④①③B. ③①②④C. ④②①③D. ②③①④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被.八创(受)持干金之资币.物(钱币)B. 刑人如恐不胜.(尽,用尽)沛公则置.车骑(放弃)C. 秋毫不敢有所近.(亲近)失其所与.(结交)D. 引其匕首提.秦王(掷击)因.人之力而敝之(因为)5.下列加点字都属通假字的一组是()A. 厚遗.秦王宠臣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B. 卒.起不意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C. 距关,毋内.诸侯进兵北略.地D.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6. 下列对各句加点词的活用现象进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与郑人盟.②太子迟.之③函.封之④素善.留侯张良⑤臣活.之⑥道.芷阳间行⑦夜.缒而出⑧使使以闻.大王A. ①⑥\②\③⑦\④\⑤⑧B. ①⑥⑧\②④⑤\③⑦C. ①⑥⑧\②⑤\③⑦\④D. ①③\②⑤\④\⑥⑦\⑧7. 对下列句中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②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③大王来何操④何厌之有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8.下列分析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刘邦的性格特点是善于用人,能言善辩,巧于应对。
学习资料专题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半期试题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26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夹克衫王溱陈立这些日子燥的牙花子都肿了。
陈立是理发员,在市政府大楼里的理发室工作。
一天,吃了午饭,陈立坐在沙发上刚要眯眼休息一会儿,一个小伙领着一位穿着夹克衫的中年男人走进来。
陈立定眼一看,是市长。
以前在电视上见过。
这天陈立下班回家得到一个不好的消息,老婆体检发现肺上有块阴影。
老婆哭了。
第二天复查得知,是肿瘤,假不了,但良性恶性要活检才能最后确定。
陈立立马觉得头都大了,无论怎样,手术避免不了。
这一做手术,钱就会像流水般花出去。
陈立的背上像压上了一尊石磨。
祸不单行,女儿所在的饭店经营不善,闭门歇业。
女儿失业了。
陈立有些落魂失魄,拿着推子两眼分神,以至于被剪发的那位科长都看了出来,忙问怎么了?陈立说没事没事,只是昨晚睡得晚了,精神不好而已。
人家科长不是好糊弄的,非要刨根问到底。
陈立只好如实相告。
科长说,我只负责透个信给你,最近市里一家私企马上要上市,他们那里的待遇非常高。
你女儿如果能进这样的企业就好了。
科长给陈立留下了这个企业的名字,然后说你找找人帮忙,未必没希望。
副秘书长来理发,理了一半,陈立说,不好意思啊秘书长,有件私事我想请您帮忙。
副秘书长说只管说来,能帮肯定帮。
陈立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副秘书长听罢摇摇头说,这个私企老板很牛,我在他眼里未必是个人物,开不了这个口啊!开口求市长吧,看来只有他能帮上这个忙。
陈立又不敢对市长开口。
那天市长突然接到一个电话。
但那天市长的声音很大,陈立从言谈中听得出,因为一个属下要市长帮着给他的亲属安排工作,市长正对下属发火。
放下电话,市长又对站在一旁的秘书说,以后记住,凡是找我办这种事的统统给我挡出去。
八项规定说得多清楚了,还抱幻想。
陈立听了,庆幸自己没开口,否则一顿批评是少不了了。
中午市长又来了,依旧穿着那件深蓝色的夹克衫。
学习资料专题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和古人寻求永恒与不朽相反,聪慧的现代人寻求相对与新变。
世界属于流动,唯“一切皆变”的规律才能永恒。
就中国诗歌而论,从《诗经》而《楚辞》,从律绝而曲令,从旧体诗而新诗,留下的正是流动的轨迹。
任何一个时代的中国诗歌总是在对自己时代新的审美精神的最大适应中获得出世权,中国新诗亦如此。
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又是“诗体大解放”的产物。
郭沫若的自由诗宣告了“诗体大解放”的最初胜利。
“诗体大解放”的倡导者们虽然激烈地反传统,其实,传统的诗学范畴仍潜在地给他们以影响。
胡适就自称《尝试集》的“尝试”二字也是从古诗那里取用的。
传统是具有神圣性、社会性、广泛性、相对稳定性的文化现象。
任何民族的诗歌都不可能完全推开传统而另谋生路。
推掉几千年的诗歌积蓄去“解放”,只能使新诗成为轻飘、轻薄的无本之木。
诗,总是具有诗之作为诗的共有品格。
然而,作为文化现象,不同民族的文化又会造成诗的差异。
大而言之,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在天人关系、对人的看法、对自然的看法、对历史发展的看法上从来不同。
因此,西方诗与东方诗也有很大不同。
把话说得更远一点,西方诗学和东方诗学也有颇大差异,无论是二者的诗学观念、诗学形态,还是二者的发展之路。
西方诗学推崇戏剧,东方诗学以抒情诗为本;西方诗学注重分析性、抽象性、系统性,东方诗学注重领悟性、整体性、经验性;西方诗学运用纯概念,东方诗学运用类概念;西方诗学滔滔,东方诗学沉静等等。
学习资料专题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150分,共8页)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每年农历7月初7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即中国传统的情人节。
媒体给予了相当热情的关注,商家也借此推出种种“情侣消费”,回归传统的热潮似乎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灵魂附体”的感觉,人们也似乎感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
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盛?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②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
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过传统节日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
尤其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
虽然,在近代以来的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既被当作封建社会的“余孽”而遭排斥,也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而受清算。
但是,传统文化作为人们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并不会轻易消散。
因而,当下对传统节日的倡导,重点不在于恢复一些旧有的仪式,而在于发现其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
正如人们所言,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这是文化上的自信和自觉。
③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都含有一种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
这不仅意味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而且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然而,现实中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
这几年,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怪象:一方面,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另一方面,历史文化遗产却频遭破坏,悲剧一次次上演。
一边是煞有其事的“保护”,一边是毫无顾忌的破坏,传统文化在利益图谋和责任缺失的夹击下,处境并不令人乐观。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高一语文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11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络时代需要经典阅读钱理群经典阅读最大的特点是除了通过文本细读达到深度阅读之外,还非常个人化、非常个性化。
我认为,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强调经典的阅读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我对现在的读书状态有两个忧虑:一个忧虑是大家不读书,另一个忧虑是大家即使读书也只是网络读书。
网络阅读有它的优越性,我称之为“短平快”。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时代,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亲近的方式取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当然有很大的意义。
但网络阅读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缺乏深度,会导致人的精神的平庸化;另一个是网络阅读是群体性的,缺乏个体性、个人性的阅读,容易趋向潮流,容易倾向于时髦、被时髦所裹挟,这就需要经典阅读。
经典阅读的最大特点是深度阅读,而且是个性化、个人化的阅读。
比如我曾经说过,鲁迅作品不能只是默看,非得朗读不可。
他作品里有那种有韵味、那种浓烈的而又千回万转的情感,那里面不可意会但能言传的东西,都需要朗读来触动你的心灵,通过朗读来进入情境,来捕捉感觉,产生感悟。
这样的阅读是接近鲁迅内心世界的一个最好的通道。
而我所强调的是情境、感觉、感悟,就是中国文化的特征。
如果说西方经典主要是通过分析来接近的话,那么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不仅是古代的文化,也包括鲁迅的文化,不能完全靠分析,而要靠感悟、情境、感觉,甚至直觉,这是进入中国经典的另外一种方式。
一般人可能比较习惯用分析的方式进入经典,现在可以换一个方式——不是拒绝分析,必然会分析,但更多的,至少在开始时必须强调感觉、感悟、情境、直觉。
中国传统教育是这样的,启蒙的时候读《论语》,不是讲《论语》,而是读、背。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工智能如何打开未来李洪兴“来!试试这杯机器人的手冲咖啡。
”从下单到取咖啡只需十秒左右,在美国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一款咖啡机器人近期受到媒体广泛关注。
不少体验者认为,机器的手冲咖啡可媲美人工制作。
无论是咖啡师、厨师,还是服务员、保洁员,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似乎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
电影《摩根》的预告片出自人工智能之手,新闻消息由机器人完成,谷歌机器人在围棋的人机对战中屡尝胜果……拥抱人工智能,是技术变革带来的时代红利。
20世纪50年代,十位科学家在达特茅斯会议上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
60多年来,原本存于科幻故事里的主角,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无人汽车到农牧自动化作业,从医疗看护到育婴保姆,人们对人工智能早已见惯不怪,对劳动力的解放也显而易见。
但面对人工智能,人类并未变得更加从容,对其了解越深入越觉得担忧,每一波人工智能的升级,都伴有焦虑和恐惧。
在好莱坞电影中,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后“造反”的桥段不胜枚举。
如何与人工智能和平相处?答案依然在探索之中。
今年1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预测,人类工作有一半可能在2055年实现自动化。
对技术乐观派而言,人工智能的意义在于为发展更新了“发动机”。
埃森哲咨询公司在研究了美国、英国等12个发达国家后认为,人工智能预计在2035年能将这些国家的生产率提高40%左右。
然而,在另一部分人看来,人工智能或许是一个随时可能“张开獠牙”的影子。
正如霍金所言,“人类由于受到缓慢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机器竞争,并会被取代。
全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导致人类的终结”。
从“类人类”到掌握人类思维,科学家们的提醒,揭示了潜在危险所具有的巨大能量。
不过,有一点是共识,即机器人与自然人不同,而且要加以区分。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获得教养的途径(节选)真正的教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
对“教养”(即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
因此,真正的教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在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
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熟悉和掌握各国作家与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它走到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并有所了解,更不用说整个人类的文学了。
然而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因为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浸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
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为着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
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
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
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
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也不会产生爱和生命。
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
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既可笑又不值得;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
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尽管那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待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
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
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我们必须读杰作。
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
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教养包含相对完善的精神和心灵、增强了的自我意识及对不同阶段生活的认识。
B.研读世界文学,就是熟悉和掌握各国作家与思想家的作品,拥有作品的所有财富。
C.真正的读书人一定是一个有个性或人格、且通过读书能够产生爱和生命的人。
D.杰作不同于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有刺激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用体育类比教养,以说明“真正的教养”不追求某些狭隘的目标。
B.文章指出“获得教养”的前提是可教养的客体,否则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空。
C.文章列举当今之世为数甚多的年轻人轻视书籍的现象,论证读书才是真正的生活。
D.文章鼓励大家研读世界文学,论证过程按照先说道理后联系现实阐述的顺序进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真正的教养从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其本身没有意义,其追求的过程有意义。
B.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有许多不同的道路,但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研读世界文学。
C.活着不仅仅为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读书应集中心智、充实人生、提升境界。
D.虽然读书读得多有害,但作者仍然号召人们要倾心于书、从自己喜爱的作品开始。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穿越幽静岁月的水西街黄渺新(1)这条街,就是幽静..的水西街。
(2)它离水那么近,一条清凌凌的河,数百余年来滋润抚慰它。
它离乡村那么近,从田野、池塘、菜地上吹来的风,带着泥土和庄稼的气息,带着水边的蛙鼓和草中的虫鸣,带着乡邻关于农事的闲谈,吹进这条老街的每一道门、每一扇窗,吹进每一位老街人的梦境里。
它离都市那么近,隔着门前那条河,抬眼就是对岸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就是都市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3)老街曾经商贾云集,灯火彻夜通明,在老年人日渐依稀的记忆里,岁月始终不可磨灭他们对于水西街熙熙攘攘的繁华的怀念。
昔日的繁华,如今已不可见。
落日西下时分,薄薄的暮色里,淡淡的夕晖涂布在老街的木板房和青砖黛瓦上,留下的是年深日久的黝黑色。
更给这条僻静的老街增添了岁月的沧桑感。
(4)临街一条河,水西街因为这条河而繁华,也因为这条河而荒落。
这条河就是西河。
当年它是一条重要的航道,上行下行的船只穿梭往来,以运输木材为最大宗。
木材除了船运外,还以放排的形式输往下游。
当首尾相接的木排浮满江面,绵延数里顺水而下,其景象十分壮观。
每当黄昏,夕晖雾霭交相辉映,排工号子悠长高亢,渔舟唱晚婉转嘹亮,归巢的水鸟排成长阵掠水而飞,一路洒落阵阵啼鸣。
(5)如今,西河再也看不到上行下行的船只木排了,马达声、摇橹声、号子声,都消逝在了那片平静的水面上。
昔日西河上的浮桥早已拆除,往来的渡船也不见了踪影,河边的水码头依然在,但码头石阶上再也看不见摆渡的艄公和上上下下络绎不绝的行人。
被悠久的岁月打磨得光洁发亮的阶石上,只有静谧的阳光和三三两两从老街下来洗衣洗菜的妇人,以及偶尔来到码头一动不动坐着垂钓的安详老人。
(6)经过岁月的洗礼后,水西街褪去一身商业气息,变得更加朴素,也变得更平易近人,充满乡村小镇那种日常生活的平和情调。
水西街依然还保留几家杂货店、早餐店、理发店。
杂货店显眼处摆放着一排玻璃罐,装着花生、蜜饯和糖果。
早餐店生意过后,空落落的店里总聚集一群老人,泡一壶热茶,闲谈或打牌。
老街人还是习惯在老街的理发店里剃头,微闭眼睛,斜身靠着椅背,任由师傅摆弄自己那颗脑袋,享受刮脸掏耳的惬意,在锋利的剃刀片沙沙划过肌肤,轻柔地触及耳鼓的一阵阵麻麻酥酥的感觉中,把一份安宁、闲适的时光悠然地打发了。
(7)老街上硕果仅存的作坊是油坊。
从前,油坊依靠畜力或水力,它们遍布江南各地的乡野,饶富古朴的气息。
走进古老的油坊,一眼就可看见巨大的碾盘,汉子们挥舞手臂,伴随雄浑的打油号子,摇动乌黑发亮的撞锤猛击油榨,浓香而清冽的油滴纷纷滴落,汇成小小“泉流”,流进大大小小的油桶油壶油篓里。
(8)油坊,这种氤氲乡野情趣的古朴建筑,也频繁出现在一位杰出的乡土作家的文字里,沈从文笔下的油坊,给他的文字带来浓郁的乡土气息,把欣赏他的文字的人带进湘西如诗如画的美好意境,使人沉浸在醇香如酒又清洌如泉的乡村诗意里。
每次经过水西街,都会在离油坊不远处驻足,让风里扑鼻而来的油香飘进鼻孔,让思念与神往之情随缕缕油香,久久萦绕寂然而立的自己。
(9)弯曲蜿蜒的老街两边,一棵棵参天的古榕枝繁叶茂,一幢幢古朴的木板房旧貌依然,敞开的门厅里,白发的老人静静地倚门而坐。
在这静静的老街上,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道缝隙、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一缕光阴里,都似乎珍藏着一个个尘封已久的悠远故事。
4.水西街的“幽静”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5.文章第8小节插写沈从文的创作,有什么作用?(4分)6.请结合全文探究其情感意蕴。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了高品质的精神食粮,改变了以前供需严重不平衡的市场关系。
不过,在看到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文化产业与世界文化强国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
无论是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看,还是从文化产业的结构看,我们都需要继续奋起直追。
当前,尤其需要在促进均衡发展上下功夫,把我国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较慢。
比如,根据商务部2017年数据,我国文化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占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总额的93.4%,其中广东、浙江、江苏占据我国文化产品出口前三位。
不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是产业资源自然流动的结果,但政策作为行政规制工具可以进行适当引导,鼓励发达地区把发展文化产业的先进经验向中西部地区扩散,促进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中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大有可为。
不同地区在文化产业方面均衡发展,可以从整体上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摘编自朱春阳《观察者说》,《人民日报》2018年9月16日)材料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消费需求不断扩大,这使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
”这是首次在五年计划中提出“文化产业”概念,将文化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体系,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门类。
为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激发文化产业创造活力,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打破文化市场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状况,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探索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产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等。
现代文化市场主体、文化市场体系以及文化市场管理模式的建立,大大激发了文化产业创造活力,提高了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有力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
(摘编自黄永林《我国文化产业何以从弱到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6日)材料三: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成就有目共睹。
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