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钓鲫鱼调漂及入口信号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11
秋冬钓鲫鱼技巧和口诀
秋冬季节是钓鲫鱼的好时机,但是由于水温变化较大、气温下降等因素影响,钓鲫鱼的技巧也需要有所改变。
以下是几个秋冬钓鲫鱼的技巧和口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水深的选择
秋冬季节水温下降,鲫鱼会更倾向于在较深的水域活动。
在选择钓点时,可以选择深度达到2-3米的水域进行钓鱼,这样可以提高钓鱼的成功率。
2.饵料的选择
秋冬季节鲫鱼更喜欢吃小型底栖生物,因此,在选择饵料时要选择较小的饵料,例如红虫、米粒等。
此外,还可以将饵料加入一些鲫鱼喜欢的香味,例如鲫鱼粉等,提高吸引力。
3.浮漂的选择
秋冬季节钓鲫鱼时,建议选择灵敏度较高的浮漂,这样可以更好地感知鲫鱼的咬钩情况。
同时,也要注意浮漂的颜色,选择较暗的颜色更容易引起鲫鱼的注意。
4.钓组的搭配
秋冬季节钓鲫鱼时,钓组的搭配也需要有所改变。
建议选择较长的竿子,钓组中挂上多个钩子,以增加钓鱼的成功率。
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铅坠,让饵料下沉更深,更容易引起鲫鱼的注意。
5.口诀
秋冬钓鲫鱼,口诀要记牢:深水、小饵、敏感、暗色、多钩、铅
坠。
遵循这些技巧和口诀,相信你可以在秋冬季节钓到更多的鲫鱼。
冬季钓鲫鱼时,调漂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调漂的基本步骤:
1. 选择合适的漂:在冬季钓鲫鱼时,一般选择浮漂。
根据水深、水流和钓点情况选择合适的漂。
2. 调整浮漂的深度:可以利用试探法来调整漂的深度。
首先设置一个大致的深度,然后逐渐改变深度,观察漂的浮沉情况,直到找到最佳的浮漂深度。
3. 调整浮漂的灵敏度:根据鲫鱼的咬感,可以适当调整浮漂的灵敏度。
如果鲫鱼咬钩轻微,可以将浮漂灵敏度调低,反之则调高。
4. 固定浮漂位置:一旦找到合适的浮漂深度和灵敏度,可以使用小夹子或浮漂固定器将浮漂固定在预定位置上。
记住,在调漂过程中要耐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祝您钓鱼愉快!。
天越冷,鱼就越难钓。
所以,有钓友在观看最近的垂钓学院时,产生了一个疑惑:“最近看垂钓学院,说是调低钓高,也就是钓钝。
试验了几次,基本不出口。
调低钓高,具体步骤是什么呢?用多大的漂才能把主线拉直?怎么才能避免找过底?调平水钓2目,和调5目钓7目是不是一样呢?”关于这些问题,我们逐个来分析一下。
一、冬季鱼口轻,为何要钓钝?冬季吃口轻入口谨慎,太灵敏会导致有口无鱼的现象。
调钝是为了让就饵食轻口不会出现漂相。
死口才会有信号。
提高中鱼率!但是野钓环境复杂钓的钝也有区别。
太钝会出现无漂相提竿中鱼的情况。
还是要灵活调漂到最合适当时鱼情调目。
二、调低钓高的具体步骤1、先重铅找底,下拉浮漂比子线长度要长。
2、剪至浮漂漏出漂尖。
后抽鱼竿压风线入水,同时将浮漂拉入水中让浮漂自由上浮如果在漂尖和水齐平说明已经调漂完成。
(抽竿压风线入水,是为了检验是否找过底)3、上拉浮漂(与第一步中下拉距离相似),然后挂饵找底,如果没有没有目数,一般是没到底,继续上拉。
出现半目以上的漂相说明已经到底。
多了就下拉,少了就上拉,直到浮漂变成两目。
找底完成就可以作钓了。
——@华月、三、调平水钓2目,和调5目钓7目的区别?这两种调钓方式都属于钓钝,并没有太大区别。
只要有鱼口,都会反映出清晰的信号的。
调钓时建议不用刻意纠结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因为野钓本身就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很难断定子线在水下的真实状态。
四、冬天钓轻口鱼的调漂建议:如果使用饵料垂钓,建议调两目钓一两目,如果使用蚯蚓等比重轻的鱼饵,建议调平水钓一二三目,使子线轻微弯曲便于鱼吸食,甚至可以钓八字环触底。
对于漂相主抓轻微顿口,细心的人会发现,冬季钓鲫鱼极少有其他季节的送漂,顶多是轻微送漂后下顿,可以围绕这种漂相来分析鱼的吃口特性,从而调整浮漂。
天冷钓鲫鱼的正确方法与技巧
天冷时钓鲫鱼的正确方法与技巧包括:
1. 选择深水钓点:由于气温较低,鲫鱼很少游到近岸的浅水区,多半在深水区的水底生活栖息。
因此,钓点应选择深水区,水深一般在3-4米左右。
2. 选择合适的饵料:气温影响到鱼的食欲,低气温时,鱼不活跃,食欲也差。
因此,要选择富含蛋白质的饵料,并在钓饵的外面再蘸粉状或糊状蘸饵以提高垂钓效果。
3. 调整钓法:冬天钓鲫鱼,可以使用手竿或海竿。
用海竿比用手竿效果更好,因为海竿可以投到深水区。
如果使用手竿,则需要注意长竿短线的搭配,以确保下钩精准。
4. 选择合适的钓具:除了手竿和海竿,还需要选择合适的钓线、鱼钩和浮漂。
钓线要细且柔软,以降低鱼儿进食的警惕性。
鱼钩要小且锋利,方便鱼儿进食。
浮漂要根据水深和钓鱼技巧进行选择。
5. 掌握钓鱼时机:在每天下午3时后水温有所回升时,鲫鱼才会游到相对较浅的水域,因为光照的原因,这里的水温比深水区高一些。
因此,要抓住这个时机进行钓鱼。
6. 注意安全:在寒冷的天气中钓鱼,需要注意保暖和防滑,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总之,天冷时钓鲫鱼需要耐心和技巧,只有掌握正确的钓鱼方法才能获得好的收获。
冬季是钓鱼的好季节,而冬钓青苔底钓鲫鱼是一种常见的钓鱼方式。
正确的钓鱼方法可以提高钓鱼的效率,增加钓鱼的乐趣。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冬钓青苔底钓鲫鱼的正确方法。
1. 工具准备冬季钓鱼时,首先要准备好合适的钓具。
选择一根长度约为3-4米的鲫鱼钓竿,配备一个合适大小的钓轮。
另外,还需要备好钓鱼的鱼漂、鱼饵、鱼钩等工具。
在冬季钓鱼时,要特别注意保暖,准备好冬季钓鱼所需的防寒衣物和保暖设备。
2. 确定钓点选择一个适合的钓点非常重要。
在冬季钓鱼时,鲫鱼多聚集在水域的暗处,如水草丛或者水草堆下。
选取一个水域较深、靠近水草的位置作为钓点会更容易钓到鲫鱼。
3. 调漂技巧在冬钓青苔底钓鲫鱼时,选择合适的漂是关键。
一般而言,较大的海漂更适合冬季钓鱼。
因为较大的漂可以更好地抵抗冷冻,不易冻在水面上。
调漂的技巧包括水深调整和漂的位置调整。
通常情况下,调整漂的位置更多地侧重于实际的观察和感觉。
需要不断地观察水面情况,随时调整漂的位置,根据鱼的觅食情况来决定漂的位置。
4. 鱼饵选择在冬季钓鱼时,选择合适的鱼饵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钓鲫鱼来说,一般适合使用红虫、玉米粒、面包屑等饵料。
还可以配合一些添加剂,如辅饵剂、味觉剂等,增加饵料的吸引力。
在冬季钓鱼时,要特别注意鱼饵的保存,保持饵料的新鲜度和吸引力。
5. 钓饵放技巧鱼饵的放置也是一门技术活。
在冬季钓鲫鱼时,可以将鱼饵放置在离水底约20-30厘米的位置上。
鲫鱼一般靠近水底觅食,因此将鱼饵放置在这个位置会更容易吸引到鲫鱼咬钩。
另外,要注意将鱼饵放置得均匀一些,避免集中在一个地方导致鱼儿竞相觅食,影响钓鱼效果。
6. 钓鱼技巧钓鱼也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在冬季钓鲫鱼时,应该注意轻钓、匀钓、细饵,稳准狠地钓上鱼。
另外,钓鱼时要细心,观察漂的任何微小变化,随时做出及时的调整。
在鲫鱼上钩后,可以轻轻拉杆,以保持鱼线的紧绷状态,逐渐将鲫鱼拉上来。
在鱼儿快奔走的瞬间,松开鱼线,让鱼儿消耗一定体力,这样更容易将其拉上岸。
初冬钓鲫鱼的技巧初冬钓鲫鱼的技巧介绍如下:一、出钓天气初冬钓鲫鱼,宜选择中午前后,太早或太晚,效果可能都不太好。
选择钓鱼的天气,往往追求一个字“稳”,只要水温变化幅度不大,比较稳定,鲫鱼都是正常开口的。
晴天通常是最适合出钓的天气,初冬水温还没降到冰点,鲫鱼大多还在浅水水草中,太阳出来后,浅水水温上升,鲫鱼明显变得活跃,在深水的鱼也会来到浅水觅食。
但要警惕突然升温的晴天,此时上层水温比下层高很多,鲫鱼都在水面晒太阳,反而不太好钓。
二、钓点选择夏秋季节打窝诱鱼,到了冬季更多的是找鱼,要考虑最近气温是否稳定,什么钓点温度高一些。
在晴朗的白天,浅水区水温回升快,一些小鱼虾及浮游生物都喜欢在此活跃,也吸引了众多鱼类前往这里觅食。
水草区域隐蔽性比较好,含氧量充足,具有保温作用,在河道中选择水草稀疏处、水中倒树附近、凹凸不平处或其他有障碍物的地方垂钓,效果也都很不错。
三、饵料选择深秋初冬时节剧烈的温度变化,让鱼的开口不会很大,而且吸食饵料入口的力量非常小。
冬钓饵料讲究活和浓。
水温低,鲫鱼活动范围小,活饵对于鱼类更有诱惑力,红虫和蚯蚓都是比较常用的选择。
面饵主要用浓腥浓香饵,动物蛋白含量要高,味道要浓,状态好,拉饵团入水时,雾化要好,增加饵料入口性。
开饵时要比天热时柔软,有些时候饵料还要打得更黏才行。
初冬钓鲫鱼要灵活,根据钓场实际环境,及时调整钓法。
多打几个窝子,几个窝子轮流作钓,选出最好的窝子,钓上来几条鱼后,记得及时补窝,保证长时间留鱼。
四、钓法应用冬季鲫鱼鱼口很弱,即使吃饵也不会出现明显顿口。
调钓需要根据作钓当日的天气、鱼情、水情、饵料比重的大小来决定。
冬天钓鲫鱼的浮漂,很多钓鱼人都会选漂身横截面较小的,漂尾和漂脚尽量细一些的。
传统长身浮漂,翻身速度比较快,在水中阻力比较小,稳定性出色,在冬天钓鲫占很大优势。
使用长身浮漂往往钓底,调低目,钓低目,主抓细微的顿口,以及下滑、下挫、颤动的浮漂动作。
此外还可以使用枣核型浮漂,枣核漂身横截面积相对比较大,在饵料下降过程中,可以搜索更多水层的鱼口,顿感体现也比较强。
简单好用的无钩调漂,最适合秋冬季节钓鲫鱼前段时间盘点了五种常用的调漂方法,其中有空钩调漂,单饵和双饵调漂,还有无钩和无子线调漂,其中比较有特色的就是无钩调漂,很多钓友对于无钩调漂的第一感觉就是“浪费”,白白的浪费了一副子线。
不过细细体会这种调漂方法,就能体会到这种方法的妙用来。
其实无钩调漂还是可以变通下的,怎么变通且听慢慢分解。
一、无钩调漂的步骤先介绍下标准的无钩调漂是怎么操作的,然后再谈谈这样调漂有哪些好处。
第一步:空钩半水调调目调漂都是半水调漂,要浮力重力达到平衡。
无钩调漂也是如此,跟正常的空钩调漂一样,还是先粗找底,确定水深和钓点周边情况,有坑、有沟、钓点左右深度做到心里有数。
然后下拉浮漂2倍子线长度,在这个半水深度开始调漂。
调目的确定需要注意下,不能太高,否则钓目就会高,因为无钩调漂的钓目就是去掉鱼钩后的调目。
所以鱼钩比较重的时候调平水就可以,钓鲫鱼用小钩调1、2目也可以。
第二步:去掉鱼钩看调目假设空钩半水调平水,这时候去掉鱼钩,注意不是去掉子线,子线的重量是计算在内的。
剪掉2个鱼钩看看这时候多少目,根据鱼钩大小重量不同,这时候目数会有高低之分。
假设是2目吧,也就是一个鱼钩重1目,通常钓鲫鱼2个鱼钩也就1目左右,如果钓大鱼的话双钩重量甚至3、4目。
第三步:挂子线找底去掉子线,重新绑上一副相同的子线,挂双饵,上拉浮漂找底,钓目确定为刚才去掉鱼钩的调目就可以了,根据假设就是钓2目。
钓2目的时候双钩双饵躺底,同时双钩和双饵都对线组没拉力,无钩调漂比较神奇的地方就在这里。
由于鱼钩和鱼饵对线组都没拉力,也就是子线对鱼饵没拉力,所以这种双饵状态非常适合秋冬季节鱼口轻的时候钓鲫鱼,鲫鱼可以轻松把饵料吸入口中,同时灵敏度又不低。
在秋冬季节钓鲫鱼不管使用拉饵,或者换上蚯蚓红虫,或者使用搓饵,在换饵的时候都不需要重新调漂。
还有个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上拉浮漂一点,钓目也不会发生变化,只是子线更弯曲而已。
无子线调漂除了适合钓鲫鱼,野钓大鱼也非常实用,可以保持双钩一直在水底,对于钓底是有绝对好处的。
冬天钓鲫鱼的七个方法
1.选择合适的钓位:冬天水温较低,鲫鱼喜欢在深水、水流缓慢的地方栖息。
选择深水、水流缓慢的河段或湖泊作为钓位,增加钓鱼的成功率。
2. 选择合适的饵料:冬天鲫鱼的活动量较低,食欲也不强,因此需要选择口感鲜美、香味浓郁的饵料,如鱼饵、蚯蚓、麻饼、鲫鱼饼等。
3. 使用敏感的钓竿:冬天鲫鱼的咬口比较轻,需要使用敏感的钓竿,以便及时发现鱼咬钩的情况。
4. 使用重量适中的铅坠:冬天水温较低,鲫鱼不喜欢在水下花费过多的体力,需要使用重量适中的铅坠,让饵料悬浮在水中,吸引鲫鱼上钩。
5. 善用浮漂:冬天水温较低,鲫鱼的咬口比较轻,需要使用浮漂,以便及时发现鱼咬钩的情况。
6. 善用调漂:冬天鲫鱼的活动量较低,需要使用调漂技巧,将饵料悬浮在鱼口上方,增加钓鱼的成功率。
7. 善用鱼竿:冬天水温较低,鲫鱼的活动量较低,需要使用柔软的鱼竿,增加钓鱼的成功率。
同时,如果钓到较大的鲫鱼,需要注意控制鱼竿和线组,避免鱼儿逃脱。
- 1 -。
钓鲫鱼调漂的正确方法钓鲫鱼是许多钓鱼爱好者喜欢的一种垂钓方式,而调漂是钓鲫鱼时必不可少的技巧之一。
正确的调漂方法可以帮助钓手更好地控制鱼漂,提高钓鱼成功率。
下面将介绍钓鲫鱼调漂的正确方法,希望对钓鱼爱好者们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合适的鱼漂是非常重要的。
钓鲫鱼时,一般选择漂身较小的鱼漂,这样可以更容易感知到鱼儿的轻微动静。
另外,鲫鱼比较敏感,所以选择敏感度较高的鱼漂也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正确的调整鱼漂的深度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钓鲫鱼时,鱼漂的深度应该根据水深和鱼儿的活动范围来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水深较浅的地方,鲫鱼的觅食范围也会比较浅,这时鱼漂的深度就需要相应地调浅一些;而在水深较深的地方,则需要将鱼漂调深一些,以便更好地触及鲫鱼的觅食范围。
另外,钓鲫鱼时,调整鱼漂的敏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鲫鱼的觅食习性比较谨慎,所以在调漂时,鱼漂的敏感度不宜设置过高,以免误伤鱼儿;但也不宜设置过低,以免漂浮物的飘动对鲫鱼的觅食造成干扰。
因此,钓鲫鱼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鱼漂的敏感度,以便更好地捕捉到鲫鱼。
最后,钓鲫鱼调漂的正确方法还需要注意观察水流和水草情况。
在水流湍急的地方,鱼漂的调整要更加细致,以便更好地控制鱼漂的位置;而在水草丛生的地方,则需要特别小心,以免鱼漂被水草缠绕而影响钓鱼效果。
总之,钓鲫鱼调漂是一项需要技巧和经验的工作。
正确的调漂方法可以帮助钓手更好地掌握鲫鱼的活动规律,提高钓鱼的成功率。
希望以上介绍的钓鲫鱼调漂的正确方法能够对钓鱼爱好者们有所帮助,让大家在钓鲫鱼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收获满满。
钓鲫鱼调漂的正确方法一、钓鲫鱼的调漂特点钓鲫鱼,以野钓为例,主要是钓底居多,在用饵上比较常用的就是面饵、蚯蚓等不同饵料,或者面饵虫饵相结合的用饵方法。
在钓鲫鱼中,有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如果钓的比较钝,上饵中鱼较多,如果钓得稍灵,下钩中鱼较多。
野生鲫鱼几乎都是喜欢在水底寻找食物的,躺底的饵料状态最容易被鲫鱼吸食进去。
所以很多钓友认为,钓鲫鱼不灵不钝比较合适。
所谓不灵不钝,从钩饵的状态来说是下饵躺底上饵触底的状态,这种状态通过单饵调漂的方法就能达到。
二、单饵调漂步骤单饵调漂的步骤跟空钩调漂没有多大区别,主要是有个称单饵重量的步骤,这个也是确定钓目的必要步骤。
首先是粗找底,确定好水深,顺便看看钓点是否不平,有沟有高坎往往更是好钓点,其次是做到心里有数,哪边深点哪边浅点,抛竿的时候不准,钓目可能发生变化。
第二步就是确定半水深度,浮漂下拉两倍子线长度,修剪铅皮,到一定的目数。
这个目数需要注意,饵料较重,目数高一些,相反就可以低一些。
比如说调4目,然后挂上一个饵料,看看饵重情况,比如说浮漂露出2目,那说明单饵重量是2目。
挂双饵找底,钓2目,这样就达到了下饵躺底,上饵触底的状态。
三、调漂方法优势单饵调漂的优势比较多,首先来说是最为适合底钓鲫鱼的一种调漂方法,下钩会有较高的中鱼率;其次是调漂方法比较简单快速,比较适合新手朋友使用;最为有特点的是这种调漂方法忽略了下钩饵的重量,所谓忽略下钩饵的重量,其实可以这么理解,当钓目达到2目,下钩和饵料对钓组没拉力,也正是因为这种状态,让下饵变得更好入口。
其次是下钩不管是否有饵料,都是始终躺底的状态,如果饵料只有一点残留,也不会被拉离水底,这对钓底也是有利的。
最后就是因为忽略了下饵重量,所以下饵挂什么饵都可以,下钩挂蚯蚓、红虫,上饵挂面饵,下钩是始终躺底的,这也是很多钓友喜欢使用的钓法。
单饵调漂的状态叫做不灵不钝,也是很多钓友在调漂的时候喜欢预设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还便于灵钝的调整,在垂钓中找口较为快速便利。
冬季钓鲫鱼由于水温较低,鲫鱼的活动能力和进食量都会下降,因此钓法与春夏秋三季有所不同。
适当的技巧和方法可以提高冬季钓鲫鱼的成功率。
以下是一些冬季逗钓鲫鱼的方法与技巧:1. 选择合适的钓点:找寻水深且相对温暖的区域,因为鲫鱼在冷水中仍会寻找较温暖的深水区域过冬。
可以考虑选择靠近河流拐弯处、沉木、水草或其他遮蔽物的地方。
2. 准备适宜的钓具设备:使用灵敏度较高的钓竿,因为冬季鲫鱼的咬钩反应可能非常微弱。
钓线不宜过粗,以减少水流的阻力,线组的配比要合理。
3. 饵料选择:选择容易消化的饵料,如蚯蚓、红虫、小颗粒窝料等,可以加入一些刺激鲜味的添加剂。
饵料应该保持较小,配制的窝料不需过多。
4. 投喂策略:投喂量应减少,冬季不宜大面积频繁投饵,否则容易造成鱼类饱食,降低上钩几率。
可以集中投喂在钓点周围,形成一个较小的吸引范围。
5. 调漂技巧:钓漂应以偏稳为主,以便更好地观察鱼讯。
调整漂底使饵料刚好贴近底部或轻微悬浮状态。
6. 换水层钓法:尝试改变钓的水层深度,因为冬季鲫鱼不一定总是贴底活动,可能会根据水温和氧气含量选择不同的水层。
7. 钓法耐心等待:鲫鱼冬季活动较慢,为了获得更好的钓效,需要更多的耐心等待和静心观察。
8. 钓鱼时间:选择在温暖的时段出钓,如中午太阳晒得暖和时刻,此时鲫鱼较为活跃,上钩几率较大。
9. 注意保暖:由于冬季气温较低,钓鱼时应当做好保暖措施,以避免受寒。
10. 关注环境变化:留意气象变化,如气温变化、风向和风力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钓鱼效果。
综上所述,冬季逗钓鲫鱼需要更多的技巧和耐心,而且必须因应水温、饵料和天气等条件做出适当的调整。
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您可以逐步提高在特定季节下钓鱼的技能和成功率。
在秋冬季节钓鱼时,调漂技巧如下:
1.选择浮漂:选择枣核型的浮漂,这种浮漂面积小、浮漂薄,灵敏度高。
2.调整钓位:根据气温和鱼的情况调整钓位。
例如,在陌生水域钓鱼时,如果不了解
情况,可以先调漂半个浮漂,也就是13目浮漂。
但这样调整对于轻鱼可能并不合适,因为鲫鱼必须要克服浮漂向上的拉力才能上钩。
所以,要钓得好,目数和眼目都不宜过高。
3.平滑调整:根据鱼吃饵的情况来调整饵料。
如果十钩上,钩子是空的,说明钩子太
准了,浮漂需要往下抛;如果钓到鱼却长时间不吃,可以使用浮漂来获得精神。
4.调整钩的状态:用小钩要躺底,子线处于松弛状态,避免子线挡口,便于吸食。
5.调整浮漂的灵敏度:可以通过调整浮漂的位置和铅皮的大小来实现目数的变化,从
而改变浮漂的灵敏度。
已经调整好的浮漂,钓灵钓钝是可以转换的,可以简单通过调整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就可以达到这个效果。
移动浮漂使露出目数越多也就会越钝,相应的露出目数越少也就变得越灵敏。
以上是秋冬钓鱼时的一些调漂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降温,野钓鲫鱼全攻略,助你连竿晚秋,由于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频繁南下,使东北地区的气温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很大,鱼类已开始向深水区转移,寻找水温适宜的地方栖息越冬。
鲤、草、鲢等鱼类已经停口,只有鲫鱼还咬钩。
但用短竿在浅水区多数时间已钓不到鲫鱼,因此我地大多数钓友此时已把短竿改成长竿,开始到深水区垂钓了。
下面就把我地深秋长竿深水悬坠钓鲫鱼的方法介绍给北方的广大钓友。
一、钓具的组合1.钓竿4.5〜7.2米碳素钓鲫轻型手竿1〜2把。
用竿的原则是:随着温度逐渐下降,逐渐改用稍长一点的竿钓深钓远。
笔者的钓鲫经验证明:霜降过后,温度越低,用竿越长;钓得越远,鱼咬钩的频率越高,钓上的鱼就越大。
2.钓线用0.6〜0.8号强力尼龙线做主线,用0.4号柔软的强力尼龙线做脑线,脑线长度13〜15厘米即可。
由于鲫鱼咬钩动作很轻,脑线过长会影响信号的传送。
如果主线和脑线过粗,鱼咬钩的信号传递差,甚至没有信号,钓不着鱼。
3.钓钩用1〜3号钓鲫钩2枚,钩距1.5〜2个钩距。
如果钩过大,鲫鱼吃饵难入口,同样影响上钩率。
4.浮漂用长身长脚长漂尾的巴尔杉木3号钓鲫浮漂,也可用钓鲤鱼的1,2号浮漂。
二、浮漂的调整寒露过后,东北地区气温和水温都比较低,鱼咬钩的动作很轻,调漂时调目应尽量调得低一些,以方便鱼儿吸饵入口。
因为浮漂调得太高,使钓组向上牵引的力较大,鱼用很大的劲才能把钩饵吸到口里,影响鱼吸钩饵入口,造成空钩率高。
同时长竿铅坠太轻抛竿比较困难,调目定的低,浮漂吃铅也相对多些,有利于抛竿。
三、钓点的选择寒露过后垂钓鲫鱼,钓点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钓获量的多少。
这个季节选择钓点总的原则是主动找鱼,到深水区找鱼,到水温较高的水域找鱼。
如果在一个钓点钓了一小时还没钓到鱼就应重新选择钓点,否则继续钓下去会徒劳无功。
具体来说,选择钓点应做到以下几点:选择水较深,4.5〜7.2米手竿能抛到的水域;选择向阳避风的北岸铧尖或湾子处;特别是岸比较陡的湾子处;深水区中有大片水草或障碍物的附近;水底有温泉或水底有凹坑的地方;有生活污水排入的水域等等。
冬季黑坑钓鲫鱼开饵调漂绝技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疑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现在正值初冬时节,北方的天气已经明显感觉到了寒意。
在我地坑塘甚多,每每出钓,也是看到一些同行钓友钓获不佳,现拿出自己多年的作钓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
出钓时间以及钓组搭配,这些基本功暂且不说,先就调漂和开饵说来。
1、调漂——调钓要调低钓钝所谓调低钓钝,是指浮漂的调目要定得低些,钓目要大于调目,钓得迟钝些。
如前所述,晚秋和初冬时节,水温比较低,鲫鱼吃饵动作非常小,多数为微微上顶半目或一线,下沉也是如此。
如果浮漂调钓太高,浮漂的上浮力大于鲫鱼吃饵的吸力,往往造成鱼饵难吸入鱼口,浮漂有信号,但因钩饵没吸入鱼口,抬竿出现空竿的现象。
因此浮漂的调目适当调低有利于鱼儿吃饵入口;同时低钓目离水面近,也便于观漂,浮漂出现轻微变化都能及时发现。
另外浮漂还要适当钓钝,如果钓得太灵,钩饵不触底悬浮,鱼一游动,会出现悬浮的钩饵移位,不利于鲫鱼吃饵入口,从而出现虚假信号。
一般可调1目钓2目,或调平水钓1目。
我一般是调1目钓1目半或2目,或调1目钓1目加1线,效果很好。
2、开饵——饵料要腥、软、小腥,是指要用腥饵。
晚秋后的鲫鱼由于要进入冬眠期,为了越过寒冷的冬天,特别喜食含有动物蛋白的饵料,例如含有鱼粉、骨粉、红虫粉、虾粉、蚕蛹粉等的鱼饵。
软,是指饵要和得柔软,由于室外温度低,在钓场现和的饵不太出丝,我一般是在出钓前在家把这两种饵取其一种(够钓全天的量)加入少量麝香米和鲫鱼小药,现按1:1的比例加入一份水后,在饵盆中搅拌均匀,放置5-10分钟后团成团放到塑料袋中装在拉饵盒中备用。
这样和的饵比较柔软,出丝也好,适口性好,上鱼率高;由于事先和好了饵还缩短了准备的时间,相对增加了钓鱼的时间。
冬季野钓鲫鱼4种引逗技巧
冬季野钓鲫鱼时,可以使用以下4种引逗技巧:
- 拖逗:操作要点是将钓组精准下钩到窝点的窝料区域,轻轻左右、前后拖动钓组,每次拖动的距离不能过大,一般为2-3厘米。
拖逗之后等待鱼咬钩,如果一分钟内没鱼咬钩,则继续往刚才的方向拖钓,拖动一点点后停顿等鱼咬钩。
通常连续拖逗3-4次之后还是没口,需要从原位置重新拖钓。
- 提逗:饵料到位之后稍等一会,如果没口再进行逗钓。
需要把鱼竿轻轻提起,通常冬钓多使用七星漂,只需要轻轻提起一颗七星漂的距离即可,提起之后轻轻放下,等待鲫鱼咬钩。
如果没口就继续轻轻逗钓,讲究适当停顿等于咬钩。
- 弹逗:跟拖钓、提逗完全不同,提逗和拖逗讲究动作轻缓,逗钓的幅度不能大。
弹钓可以说是提逗的“加速版”,提起、放下反复如此,需要使用朝天钩七星漂钓组,饵料使用有弹性的小泡沫粒。
- 组合逗:是拖逗和提逗的组合,通常在窝点中央或者边缘,轻轻提起鱼竿5厘米左右,然后在放下鱼钩的过程中前后、左右拖动鱼钩,这个过程可能会出现鱼咬钩的现象。
冬季黑坑钓鲫鱼的绝招冬季是钓鱼的不错时节,尤其是钓鲫鱼。
鲫鱼体型较小,但口感鲜美,受广大钓友喜爱。
在冬季,因天气寒冷,一些常规的钓鱼技巧并不可行。
下面分享一些冬季黑坑钓鲫鱼的绝招。
一、钓位选择冬季黑坑钓鲫鱼,经验丰富的钓友都知道,选择钓位十分关键。
一般来说,钓位应选择深水区域,因为鲫鱼喜欢待在深水中,而且深水中水温相对稳定,鲫鱼更容易产生觅食的欲望。
此外,水草丰富的区域也是鲫鱼喜欢出没的地方,因此,如果在洲渚和水草丰富的地方设钓位会更容易钓到鱼。
二、饵料选择冬季天气寒冷,鲫鱼的食量减少,选择一种可口的饵料极为重要。
在黑坑钓鲫鱼,推荐使用鲫鱼专用饵料,尽量不要使用太甜或太油的饵料。
新鲜的蚯蚓、鱼饵和蝦米等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它们能够释放出诱人的香味,吸引鲫鱼觅食。
三、钓组配置冬季黑坑钓鲫鱼,选择合适的钓组配置能够提高钓鱼的成功率。
一般来说,推荐使用清漂组配合小钩头,饵料不宜过多,重量不宜过大,以细线轻松驾驭。
四、技巧运用在冬季黑坑钓鲫鱼,需要掌握一些技巧运用。
首先,需要重视观察水域变化,观测鲫鱼群落情况,因为水温变化及饵料供应情况大约每不同节令及时间会有明显变化。
其次,需要控制钓竿力度,保持钓竿端部与水流方向垂直,钓杆下落保持,能够增加觅鱼的时间和觅食的欲望。
最后,在鱼被钩住后,及时调整张力,保证鱼钩与鱼嘴牢牢相连,勿猛拉钓竿,以免鱼钩脱落。
总之,钓鲫鱼需要认真严谨的态度,针对冬季黑坑钓鲫鱼,可根据以上经验技巧,务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能够提升钓鱼的成功率。
希望各位钓友在冬季能够享受到自己的钓鱼之旅,抓住最佳的鱼时机。
冬季钓鲫鱼怎么调漂?鲫鱼由于受到气温的影响,为了保存身体的热量和体力,身体变得僵硬活性低,吃饵的力度完全不同于其他季节,加上鲫鱼生性胆小,钓鲫鱼十分难钓,而面对鱼口轻,很多钓友尝试在冬季钓鱼喜欢调灵,其实这是错误的钓法。
在冬季垂钓鲫鱼过程中,浮漂的选择和调漂的方法会影响钓到更多的鱼,下面就来谈谈,调漂有哪些方法提高中鱼率。
一、冬钓鲫鱼浮漂的选择1、浮漂的材质也好,造型也好,硬尾软尾等等等,各种分类非常多。
冬钓鲫鱼选择首先一定要灵敏,从材质上来说芦苇会更灵一些。
在冬钓中通常不会太考虑翻身的速度,所以通常选择细长身的浮漂,上下行阻力会更小一些,在鱼口轻的时候漂相会比较及时而且清晰。
2、很多钓友选择细漂尾的浮漂,虽然说细漂尾的确会灵敏一些,但是浮漂最主要就是能看的清楚,所以建议选择与自己视力相匹配的浮漂,以便观察。
冬季晴天不多光线不强,所以不妨选择阴天用的漂尾,更能观察的清楚。
3、浮漂的大小要依照个人习惯来选择,通常冬季垂钓使用的浮漂吃铅大概在1g左右,4.5的竿子只要抛准确了也没问题,就算有点侧风也不会影响调漂。
所以浮漂大小要根据钓点距离抛出,总而言之浮漂,选择吃铅小和漂尾飘身细为主。
二、冬钓鲫鱼调漂的套路由于冬季鲫鱼鱼口轻,吃饵力度小,所以调漂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让鱼吃饵更顺利,一定要减少浮漂对饵料的牵引力。
这样鲫鱼在力气和开口小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把饵料吸进去。
而想要减少浮漂对子线和鱼饵的牵引力,方法就是钓顿,也就是常说的调低钓高,让子线松弛。
冬季调漂,千万不要把其他季节的一些思路放进来,可以肯定的说,不少钓友都觉得冬季鱼口轻当然要钓灵,但是在冬季钓灵是很难钓到鱼的。
原因主要有2个,首先就是钓灵的时候浮漂对子线和鱼饵牵引力比较大,鱼需要比较大的力气才能把鱼饵吸进去,但是冬季鲫鱼完全可能吸不进去。
其次就是钓灵的时候在鲫鱼吃饵的时候浮漂漂相比较乱,在冬季本来就是抓小口为主,乱的漂相会让你不知道何时提竿才好。
鲫鱼调漂正确方法
调漂是钓鲫鱼时的一项重要技巧,下面是正确的调漂方法:
1.选好鱼饵:鲫鱼喜欢吃软性饵料,如红虫、蚯蚓、豆饼等。
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水域情况选择适宜的饵料。
2.选择合适的浮漂:钓鲫鱼时选择浮漂,通常采用波浪型浮漂。
根据水面波动和鱼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浮漂大小。
3.调整漂的浮力:根据鲫鱼的钓点深浅,调整漂的浮力。
一般
情况下,钓鲫鱼时漂应该稍微沉一点,以便让饵料在水中停留更长的时间。
4.调整漂的位置:将钩饵挂在钓线上,让漂浮在水面上。
根据
鲫鱼的活动位置调整漂的位置,一般在中上层或近底部。
5.根据水流调整漂的漂移速度:根据水流的大小和速度,调整
漂的漂移速度。
一般来说,水流快的地方漂的速度应该快一点,水流慢的地方漂的速度则应相对缓慢。
6.注意观察漂的变化:在调整好漂的位置和漂移速度后,注意
观察漂的变化。
当漂发生明显的起沉动作时,即可能有鱼咬钩,可以适时提竿钓鱼。
通过以上正确的调漂方法,可以增加钓鲫鱼的成功率。
同时,还需注意根据具体的钓鱼情况和水域特点不断调整调漂方法,以获得更好的钓鱼效果。
冬季钓鲫鱼的方法
冬季钓鲫鱼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选择适合钓鲫鱼的钓具:冬季钓鲫鱼通常选用短型鱼竿,长度在1.8米到
2.4米之间,配备匹配的旋转式钓轮。
钓线要选择较细的2号到4号,以提高灵敏度。
2.选择适合的钓点:冬季鲫鱼会停留在浅水区域,比如湖边的小溪流或者水塘的浅水区,这些地方比较暖和,鱼群更容易聚集。
3.选择适合的饵料:鲫鱼喜欢吃小虫类和软体动物,可以选择一些适合的饵料,比如红虫、蚯蚓、玉米、混合发酵饵等。
4.注意鱼食的选择和分散投放:冬季鲫鱼活动较慢,所以选择一些香味浓郁的鱼食,同时使用浮漂分散投放,让鲫鱼更容易发现。
5.掌握正确的调漂技巧:调漂时要轻柔地操作,保持细致的手感。
通常冬季鲫鱼咬口较小,所以要及时判断和反应。
6.注意观察水下情况:通过观察水下情况,掌握鲫鱼的位置和活动规律,及时调整鱼漂和饵料位置。
7.保持耐心和安静:冬季钓鲫鱼需要耐心和安静,尽量避免大幅度的动作和噪音,以免惊扰到鱼群。
8.注意保暖措施:冬季气温较低,钓鱼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暖,穿戴合适的防寒衣物,并备有热水或暖宝宝等物品保持体温。
冬钓鲫鱼调漂及入口信号浮漂是会有盲区的,但那一般只存在于钩饵的下摆过程中。
一旦钩饵到位了,只要鱼能把饵吞到嘴里,开口再小浮漂上也会有所反应,只是有可能信号小到非常微弱的程度。
部分鲫鱼的体重在1两4左右,开口非常微弱。
我用零号软尾漂拉小饵调2目,钓2目露边,钩饵的状态应比你说的情况还略钝。
由于鱼的活力不够,需要稍微轻轻的引逗(幅度很小)。
中鱼的漂象基本是浮漂先略微顶起1/3目,紧接着有一丝非常微弱微的下顿,幅度也就是在1毫米左右,抬竿中鱼。
如果没有控制好,在浮漂顶起来的时候抬竿了,往往都是空的。
这说明什么呢?这个下顿的动作是钩饵入口的信号。
如果你错过了这个信号往下等,浮漂仍旧不会有任何大动作,只是再次重复同样的信号,两三回以后就不会有任何动作了。
这说明在低温情况下,鱼把饵衔在口里,又吐出,又吞饵,整个过程鱼体并没有大幅度的移动。
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去抓体动漂的。
冬钓鲫鱼的调钓灵钝的话题已经讨论的很多,常见的说法是调高为灵调低为钝;程宁大师的理论则是调低为灵调高为钝。
我认为把这两种说法分别用到夏天和冬天的调漂上来就好理解多了,冬夏钓鱼的很多东西都是格格不入的,但不管怎麽调、怎麽钓,钓上鱼就是灵、钓不上鱼就是钝。
很多钓手把夏天钓鱼的一套东西照搬到冬天去用,肯定是有问题的。
我有个鱼缸,没有养观赏鱼,就放了几条鲫鱼,时常站在旁边观察它们的行为表现和吃食的动作。
气温高时,正常情况下,鱼一直在大开大合地做着吞吐,嘴张的很圆实,吃食时,往往是低一次头连续吃几粒小米才会抬起头来(我一直喂小米);但在冬天,鱼嘴似乎也冻僵了,好几分钟张一次嘴,开口度很小。
吃小米是感觉很吃力,低头啜一口就抬起头,小米却还没吸进嘴。
由鱼的行为动作联想到冬夏钓鱼时漂象的不同,钓目的设定就容易解释了。
在冬天,由于鱼的活动范围小,动作迟缓开口很小,吃饵好象也成了鱼的一种本能反应,钓鱼时经常遇到鱼在窝子转悠,撞线动作很多就是不开口;反映到漂子上:调4目钓2目拉小饵,两钩在水底是一钩悬空一钩轻触底,鱼在吸饵时,在漂尾剩余浮力的阻止下,它微弱的口腔压力是很难将钓饵吸进嘴里的,一吸漂尾向上一拉,漂上就会出现很模糊的上下颠动的信号,很难有进嘴的明显动作。
如果改为调4目钓4目多一点,这时钩在水底的状态应该是一钩触底、子线弯曲,另一钩轻触底、甚至有点离底。
在这种状态下鱼要吃下饵,它不需要克服剩余浮力,口腔的压力只需要将钩和饵吸进嘴就可以了,然后抬头游走;浮漂上就出现了下顿或顶漂的动作。
要是吃上饵,鱼也需要克服大约一个钩重的剩余浮力,再把钩和饵吸进嘴。
正常情况下,只要中单尾,基本上都是下钩中鱼,如果连续上钩中鱼的话那就是钓的有点钝了。
前几天我们几个人练竿时,大部分都调4、5目钓4、5目,但有有位钓友钓1目居中间钓位而连续中鱼,并且时不时上双尾。
有几人就开始调高钓低,结果钓况更差。
我则根据他中双尾且顶漂动作多而判断他在钓钝,经验证空钩时漂尾完全入水了。
所以说:在冬钓时钓目稍高于调目是常规,调的目数比之夏秋时要低,一般硬尾漂以调3钓3目半、调4钓4目半为宜。
另外,漂型的差异也影响调钓目的设定。
市场上有多个品牌冬天用来对付轻口鱼的浮漂,漂型基本上都是廋身超细硬尾漂,它廋身的特点在漂起动及下行时阻力变小,超细硬尾使得漂尾产生的剩余浮力大大减小,同样一枚袖2钩,常用漂尾能压下1目,而超细尾就能压下2目多。
这两个特点使漂的动作幅度加大,模糊的动作清晰起来。
在对付老池子---经常用粉饵钓或底部淤泥比较厚的池子时调高钓低仍然会有很好的表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冬钓时,线组也至关重要,尽可能地使用细而柔软的线和轻细条的钩,最大限度地降低鱼吸食时的阻力,然后调低钓高,品味小钩细线搏大鱼的感觉,让您在严冬钓的更开心.冬钓鲫鱼的几个误区一、天气冬季垂钓,大多以为要选择风河日丽的晴天为好。
其实不然,在寒冷的隆冬季节,当天气晴好,气温跟随太阳的高度升高时,也会带动水体上层的温度升高;当大风,雨雪等天气,气温降底时,也会使水体上层的温度随之下降,而水体的下层温度(又特别是1.5米以下)却是相对稳定的。
所以,天气的冷暖会使水体上层的温度发生变化,水体上层温度的高低变化才是决定鱼儿上浮或下沉的决定性因素。
无论是水库,湖泊还是河流,水体底层的温度相对上层来说十分稳定,是一个冬暖夏凉的天然恒温层。
在秋风瑟瑟,令人感到几分寒意的秋末冬初,刚从水中钓起来的鱼,拿在手中是热乎乎的,而盛夏几十厘米深的浅水区的水温已是热烫得高于人体温度时,潜入2米以下深水游泳,水体的温度却是冰凉甚至冰冷刺骨。
所以冬季鱼儿越冬避寒要进入深水层,而夏季为躲避盛夏酷暑也要进入到深水层。
在风和日丽的晴天,当气温随日照慢慢升高时,温暖的阳光使水体上层的温度也随之升高时,温暖的阳光使水体上层的温度也随之上升。
,当水体上层的温度高于底层的温度时,鱼儿便会避寒趋暖,从底层游向中上层沫浴阳光(这里仅指鲫鱼),这时再好的钓饵也很难有鱼咬钩。
在阴天,刮风,雨雪等寒冷天气,气温很底,水体上层的温度也很低,而水体底层的温度受天气的影响很小,相对稳定。
所以水体底层的温度就会高于上层的温度,鱼儿便会在具有一定深度的底层躲避寒冷。
综上所述,一般的阴天,甚至刮风,雨雪等寒冷天气都是秋末,冬季和春季垂钓鲫鱼的好天气,而冬季的晴天出钓则应在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才会有鱼咬钩。
所以冬钓鲫鱼选择天气的要决应是:钓阴不钓晴,钓晴两头行。
二、钓位冬钓鲫鱼选择钓位时,常会遇到两个或几个因素同时并存,如冬钓向阳背北风,冬钓深,钓陡坎与水下沟壑等。
这三个因素如果能在同一钓位重合,那当然再好不过,但当这些因素相悖时,又该谁主谁次呢?2005年12月上旬的一次野钓中(早上有雾,天气晴好),在一河湾处,这边是背靠高山,河岸陡峭,水深近3米,死水(因有石堰,枯水季节微流动),全天都不能晒到太阳;在相距200米的河对岸,地势开阔平坦,水深2.5米左右,全天都能晒到太阳。
按照常理,一般大多会选择平坦开阔的阳岸垂钓,但结果却几乎是一整天都无鱼咬钩,直到下午4时,微风吹来,细浪拍岸,风浪迫使鱼儿游动,才断断续续上了几尾鱼。
由此可见,这里虽然向阳,水深也适当,但水下地势平坦,不适宜鱼儿藏身和躲避风浪,所以无鱼可钓;再则,由于阳光照耀,水体上层的温度会高于底层,即使有鱼,鱼儿也会趋暖上浮而不会在底层觅食。
而在山阴下垂钓的,虽然近一半宽的河面全天都不能晒到太阳,但却能背风(山谷中的风是隋山脉走向变化的,背风不一定向阳,向阳不一定背风)河岸是陡坎,背后是高山,很适合鱼儿藏身和躲避风浪。
在则,鱼类也和其他动物一样各有各的势力范围,在窿冬季节,活动范围很小。
更不会游到对岸去沐浴阳光。
因此,在阴岸垂钓的几乎全天都在上鱼,收获颇丰。
由此可见,冬钓鲫鱼选择钓位的关键,不在是否向阳,而在于是否能够让鱼儿躲风避浪。
所以河湾,陡坎,沟壑,水下障碍物等避风处,才是冬钓鲫鱼的首选条件。
总之一句话:向阳非重点,背风最关键。
三、深浅人们常说要冬钓深。
但对钓鲫鱼来说,那可不一定,得因地而异。
在水库钓鲫鱼,因水库常年都能保持数十米的深度,鱼类也自然能够适应较大深度的水下压力去避寒趋暖或避暑寻凉而潜入到很深的底层。
6米左右的深度是水库冬钓鲫鱼的适合深度;如果要钓鲤鱼,那就得钓10米左右的深水了。
在江河钓鲫鱼,因中小河流大多都有堤坝,石堰拦截,冬季是枯水期,蓄水时不流,发电或满溢才流,且流速缓慢。
近岸的水体相对于河流中部的水体来说是相对静止的,近乎死水,缓缓流动的中部水体的溶氧量当然就比近岸高得多,并且水流中会带来鱼儿需要的食物,因此鱼儿便和会靠近和河流中部栖息。
所以冬天在江河钓鲫鱼本来不能钓近,要用长杆远钓,水深以2 ——3米为宜,不要超过4米。
钓深了不但鱼希少,而且个头反而比浅水的小。
这种选择水深和水位(河流的部位)的方法,在我地的梓江,弥江,渭河都得到了相同的验证。
所以,在河流中冬钓鲫鱼应是:钓远不钓近,钓浅不钓深。
钓冬鲫的两种调漂方法选好钓点后,将钩上挂重铅皮先找底.找好底后,将浮漂下拉超过浮漂加子线长一点的距离.然后摘钓铅皮,挂双饵调漂,加减铅皮,最后调至露一到三目.然后再挂重铅找底,直之露出一到三目,然后将浮漂往下调4-5公分就可以挂饵垂钓了.这种调漂法,饵离底4-5公分,漂反映灵敏,鱼儿入窝后很容易吃饵,不用拱.最有效、最简单的调漂就是调一目钓两目,等着鱼来吃钩。
冬季钓鱼难度大这是钓友的共识,在自然水域的大水面钓场,用悬坠钓法更是难上加难。
笔者最近一周内两次出钓,第一次遇好天气是零蛋,第二次刮大风降温却有25尾的收获,这其中的奥秘除了用饵这一因素外,主要是鱼漂的调整不同所致。
每年的一月份是浙东地区最冷的时候,但1月23日多云、2~11℃的气温非常适合冬钓。
约了同单位的四位钓鱼人驱车30公里去四灶浦以西的十塘江钓鱼。
这是一条最新围涂后开挖的人工大河,宽百余米、长10公里,西接杭州湾跨海大桥。
入冬以来许多钓鱼人都在此河钓鲫,高手的收获经常打破5千克的记录。
我们四人仅二人有冬钓经历,但都是首次在如此宽阔的大河里实施悬坠钓法,所以原本就不存此次出钓有丰收的希望,小有收获即可满足,但上午两个小时只一人钓了2尾,其余三人都未见鱼漂动一下的现实彻底打碎了我们的希望,冬鲫并不那么容易上钩,要对付它们,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本领!而难得发动一次集体活动,获鱼心动的思想使我们放弃了在此与鱼继续斗智的决心,下午大转移至建塘江水库。
结果也只有笔者仅获鲫、鳊各一尾,其余都是光蛋。
那么是我们的钓点处无鱼吗?否也!上午与我们四人相邻的两位高手,一位是擅长野战的王林荣,只见他不时地从水中提起一尾尾大鲫;另一位是西渔俱乐部的高手孙杰锋,拉饵钓底,一二分钟一尾,鱼虽小,但上鱼率惊人地快,估计上午就有四五十尾入护了。
二位高手相距约10米,我们就在他俩的旁边和中间,也是5.4米竿,水底都是平坦的硬质泥,不存在钓位、钓点的因素。
回来之后首先总结了几条失败的原因:1.诱鱼不到位,钓点处无鱼。
天冷鱼聚窝慢,在有风有流的情况下,一小团诱饵易被水冲走、难形成窝子;2.饵状态不好。
拌饵时未掌握好兑水量,一开始过于干硬,后来加水又变僵,5分钟后都未见漂自动升起,说明雾化性能太差,硬饵难引鱼咬钩;3.钓组的配备不适应冬鲫开口小,咬钩轻微的特点,我的3号漂似乎也不够灵敏,不用说其他几位用的大号或粗尾漂就更没有信号了;4.缺乏自然水域冬钓的耐心和信心,两小时无鱼讯就坚持不住,总想到高密度鱼塘过瘾。
第三天再问同场的两位高手那天的收获是多少?他俩的回答使我们既惊喜又惭愧,王林荣钓了62尾鲫,总重5千克;孙杰锋150~160尾总重5千克以上。
问这鱼该怎么钓?二位的钓法又不大相同,真使我们大开眼界。
王:1号主线、0.4号子线,3号“红狼”竹脚长尾漂,调7目钓2~3目(遇风浪走漂时剪铅皮调9~10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