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1》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9.68 KB
- 文档页数:3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作文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篇以描述为主题的作文;- 学生能够培养对于描述事物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素描图片、相关的绘画用具;- 讲台准备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内容第一步:导入1. 师生互动讨论:“你们喜欢画画吗?画画能够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你们有没有想过写作也可以像画画一样表达呢?”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第二步:讲解作文结构和要素1. 使用PPT展示作文的基本结构,并给出例子和解释。
讲解作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的构成。
2. 使用黑板或PPT展示作文中常用的描述词汇,如形容词、副词等。
讲解这些词汇的作用和运用方法。
第三步:观察和练1. 师生互动观察:给学生展示一张素描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物体、颜色、形状等。
教师提问并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的观察和描述进行回答。
2. 练作文:根据所观察的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和所学的知识写一篇以描述为主题的作文。
鼓励学生使用丰富的词汇和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第四步:展示和分享1. 学生展示作文:让学生在班级内逐一展示自己的作文,并鼓励其他同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反馈。
2. 教师点评和提醒:对于每一篇作文,教师给予一些肯定和指导性的点评,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作文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以及可以进一步提升的地方。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培养了对于描述事物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写作中,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写出更具描述性的作文。
参考资料- 无。
《习作1》教案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二八月,看巧云》,感知例文的基本内容,了解二八月云的多姿多彩,把握例文的表达方法。
2、结合“习作要点讨论”领会写好景物的要领、方法,尝试运用进行表达。
3、明确作业要求,观察一种自然现象,运用恰当的表达方法进行表达,注意写出它的特点。
4、乐于把自己的习作与他人交流,学习修改习作中明显错误的词语及标点。
教学重点:能抓住自然现象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选用恰当的表达方法把景物写生动、写具体。
教学难点:抓住自然现象的特点,写出景物的变化。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1、启发:大自然赋于我们许多壮美的自然景观,比如风雨雷电。
大自然的最为神奇之处,也正是这些自然景观的奇妙变化,看——(出示词语:冰雪融化风起云涌电闪雷鸣月圆月缺花红柳绿……)发现没有?这些自然景物动起来了!它们在变化着!是它们的变化让大自然更加神奇和美妙!再来读读这些词!2、过渡:我们不是摄影师,无法用镜头来记录这一神奇的变化过程。
但是,我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手中还有一支神奇的笔,同样可以描绘出大自然变化着的精彩。
不信,我们来看书上这样一篇文章——《二八月,看巧云》。
二、阅读例文,学习写法1、轻声读例文《二八月,看巧云》,完成练习:(1)《二八月,看巧云》写的是二八月的云在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的特点。
(2)作者重点描写了云的________上的奇巧,又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情况来写的。
(3)用“____”画出你认为小作者写得精彩的语句,并说说好在哪儿。
指名口头回答。
2、读了这篇例文,你在写作方法上有哪些收获?(指名说)出示:(1)按照顺序;(2)抓住特点;(3)写出变化。
3、再读例文讨论:小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写出云的形状奇巧的?小结:分三种情况来写(集中在一起的云、分散的云、鱼鳞云),每一种情况都是抓住景物的特点和变化来写。
苏教版习作一教案(第五册)一. 课堂背景本节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习作一的第一课,主要教学内容为说明文。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写作方法,并能够撰写简单的说明文。
此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还将学习到关于“师”的礼仪规范,提高学生的文明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说明文的定义和基本知识;2.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3.能够撰写带有标题、开头、主体、结尾部分的简单说明文;4.学会使用表格、图表、图画等形式辅助说明文,增强说明文字的表现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养,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自我学习能力;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帮助他们与同学沟通、交流;3.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让他们热爱祖国、尊敬师长、爱护同学。
三. 教学重难点重点1.说明文的定义和基本知识;2.说明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3.简述师的尊师礼仪。
难点1.如何熟练运用说明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写出通顺清晰、意思明确的说明文。
四. 教学内容词汇和句型1.师(n.)【读音:shī】2.请(v.)【读音:qǐng】3.尊敬(v.)【读音:zūn jìng】4.礼貌(n.)【读音:lǐ mào】5.在于(v.)【读音:zài yú】6.表扬(v.)【读音:biǎo yáng】7.责任(n.)【读音:zé rèn】课文阅读: 《小学生必须知道的八个礼仪规范》1.阅读课文《小学生必须知道的八个礼仪规范》;2.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写作手法;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4.帮助学生掌握新词汇和重点句型。
小组活动:撰写说明文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主题并写出标题;2.图片或素材收集:让学生收集相关图片、图片题材、素材;3.草稿撰写:让学生撰写说明文的草稿模板,并有老师进行指导;4.说明文的编辑:学生根据草稿模板,撰写出通顺清晰、意思明确的说明文。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习作1《二八月,看巧云》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二八月,看巧云》,感知基本内容,了解二八月的云多姿多彩。
2、结合"习作要点提示",明白写好景物的要领。
3、能按要求完成作业,连续观察春天的晚霞,注意写出它的特点。
教学重点:按照顺序抓住过程,按时间顺序细致描写。
教学难点:抓住景物特点。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连续观察春天的朝霞、晚霞,观察时注意填写好记录:形状、色彩、多云、少云、云厚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大自然的景色是美丽的,春天的晚霞更是美丽无比。
我们如果能把这美景写下来,让别人一起分享,那该多好啊!有位小作者,她把二八月的巧云写得多姿多彩,美极了。
二、学习例文,感知写法1、轻声读例文,想想:文章写了云在哪些方面的特点?作者在写云的造型时着重写了云哪些奇巧?分几种情况来写?2、小结:作者详略有当,重点写了云的形状,分三种情况,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和变化。
三、结合习作要点,归纳写法:1、写景的时候抓住景物的特点以及它的变化来写。
2、写作过程要按照一定顺序。
四、细读例文,明确写法:1、读例文,讨论:小作者怎样描写云的形状和奇巧的?2、同桌交流3、归纳总结:在云的造型上描写它形状的奇巧,而后分三种情况来写,每一处都抓住云的变化特点。
五、练习写景。
1、明确这次习作的要求、内容。
2、说说课前观察的情况。
3、同桌练说,相互交流提示。
4、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学生继续习作。
二、学生修改,最后誊写。
1.老师采用“对比评改”的方法,选择一篇较好的,一篇较次的习作,让学生讨论比较,从中获益。
2.学生自查自改,3.学生誊写。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苏教版标本第五册“习作一”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消除习作的神秘感,使初次接触习作的学生感到习作并不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激发习作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拥有放松的习作心态,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设计特色自主写作,抒写童真,表达童趣,放飞童心,体味快乐。
教学流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已经升入三年级了。
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写作文这项新本领了。
与写话一样,写作文并不难,只要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了,就是作文。
其实,有好多同学上学期的写话,就已经是作文了。
所以,作文并不神秘,也不可怕,相信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能够写出非常精彩的作文来。
意图由学生熟知的写话引出习作,拉近学生与作文的距离,让学生对作文产生一种亲近感,产生写作的激情。
二、阅读例文,感受作文(一)阅读例文1.阅读《好阿姨》。
(2)交流、讨论。
2.阅读《假如我有一支神笔》。
(二)畅谈感受读了《好阿姨》《假如我有一支神笔》这两篇作文之后,你对作文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意图这个教学环节旨在通过阅读例文,畅谈感受,让学生真正领悟到作文是简单的、自由的,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顺乎自然的。
三、明确要求,确定内容(一)确定内容1.内容要求。
今天我们就来试着写一篇作文。
写什么呢:起床啦,刷牙啦,打电脑啦,招待客人啦,和小朋友一起玩啦……什么都可以写。
你准备写什么 请仔细想一想。
意图本次习作旨在让学生在与作文“零距离”接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作文热情,使他们愿意写作、热爱写作。
2.交流构想。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构想的习作内容,拓展思路。
(二)其他要求本次习作除了对作文内容的要求外,还有什么要求 先打草稿,再朗读修改,最后誊写。
四、行笔成文,相机辅导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内容自主写作。
在学生动笔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五、修改习作,交流评议(一)反复朗读,细心修改1.自主修改。
有一句话叫:“文不厌改。
”这是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习作..1.教材分析:.....本次属于写景状物类习作。
............书中..例文《二八月,看巧云》写的是二八月的云在造型和色........................彩上的特点。
作者没有平均用力,而是有详有略,在云的造型上浓墨泼洒,重点描写了云形........................................状的奇巧。
小作者分了三种情况来写:集中在一起的云、.........................分散的云和鱼鳞似的云。
而每一处...............都能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这种写法................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二八月,看巧云》,感知基本内容,了解二八月的云的多姿多彩。
...................................2..结合“习作要点提示”,明白写好景物的要领。
......................3...明确习作....要求,...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注意写出它的特点.........。
自己定题目。
.......学习重难点.....:.抓住景物特点,按照顺序抓住过程,按时间顺序细致描写。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连续观察春天的朝霞、晚霞................(也可观察其他自然想象)............,观察时注意......作好记录。
.....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读懂例文《二八月,看巧云》,感知基本内容,了解二八月的云的多姿多彩。
...................................2..结合“习作要点提示”,明白写好景物的要领。
......................3...明确习作....要求,...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注意写出它的特点。
苏教版习作一教案(第五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小学五年级下册的写作基本技能,了解散文、诗歌等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技巧;2.了解写作内容的结构和基本要素;3.熟练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4.学会通过写作表达对身边人和事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总结和表达的能力;2.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和文字表达的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价值观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3.提高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教授散文、诗歌等文体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2.培养学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的能力;3.教学启发学生灵感,发挥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2.教学如何在实际写作中运用语言技巧,打造精美的写作。
三、教学方法1.传统讲授法:讲解散文、诗歌等文体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让学生通过听教师的授课了解知识点;2.板书法:通过书写板书、画图、梳理重点知识点,让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3.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有机会提问、发言,让学生在互动中更好地吸收教学内容;4.任务式教学法:通过教学任务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5.创新式教学法:通过开展创意写作活动、集体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预习任务请同学们提前预习《苏教版习作一》第五册中的散文和诗歌,并将自己的笔记带到课堂上。
导入环节(10分钟)1.学生们展示他们的笔记;2.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上文的回顾,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正式教学(30分钟)1.阐述散文的写作方法和要点,包括标题、开头、结尾等;2.阐述诗歌的写作方法和要点,介绍韵律和节奏等;3.引导学生找出两种文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创作属于自己的散文或诗歌;4.老师讲解一些通用的写作技巧,如比喻、修辞等。
习作1《二八月,看巧云》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二八月,看巧云》,感知基本内容,了解二八月的云多姿多彩。
2、结合”习作要点提示",明白写好景物的要领。
3、能按要求完成作业,连续观察春天的晚霞,注意写出它的特点。
教学重点:按照顺序抓住过程,按时间顺序细致描写.难点: 抓住景物特点.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连续观察春天的朝霞、晚霞,观察时注意填写好记录:形状、色彩、多云、少云、云厚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大自然的景色是美丽的,春天的晚霞更是美丽无比。
我们如果能把这美景写下来,让别人一起分享,那该多好啊!有位小作者,她把二八月的巧云写得多姿多彩,美极了。
二、学习例文,感知写法1、轻声读例文,想想:文章写了云在哪些方面的特点?作者在写云的造型时着重写了云哪些奇巧?分几种情况来写?2、小结:作者详略有当,重点写了云的形状,分三种情况,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和变化。
三、结合习作要点,归纳写法:1、写景的时候抓住景物的特点以及它的变化来写.2、写作过程要按照一定顺序.四、细读例文,明确写法:1、读例文,讨论:小作者怎样描写云的形状和奇巧的?2、同桌交流3、归纳总结:在云的造型上描写它形状的奇巧,而后分三种情况来写,每一处都抓住云的变化特点。
五、练习写景。
1、明确这次习作的要求、内容。
2、说说课前观察的情况.3、同桌练说,相互交流提示.4、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学生继续习作.二、学生修改,最后誊写。
1.老师采用“对比评改”的方法,选择一篇较好的,一篇较次的习作,让学生讨论比较,从中获益。
2.学生自查自改,3.学生誊写。
板书设计习作1、二八月看巧云形状变化特点颜色15*米芾学书教材说明本文采用总—-分——总的写法,先总述米芾是宋代著名的书画家,然后具体讲述他小时候学习书法的故事,最后总结米芾成了著名的书画家.整篇文章层次清楚,主题鲜明。
这篇课文题目精炼易懂,四个字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此时已经明确。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1》教学设计习作目的:一、读懂例文《二八月,看巧云》,感知大体内容,了解二八月的云的多姿多彩。
二、结合“习作要点提示”,明白写好景物的要领。
3、能按作业要求,持续观看春天的晚霞,注意写出它的特点。
自己定题目。
重点难点:依照顺序,抓住进程,按时刻转变细致描述。
抓住景物的特点。
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一、大自然赋于咱们很多神奇与美好,咱们被那富有诗情画意的落日美景所惊讶,今天咱们来看一下天上的云又是如何的壮观与漂亮。
二、板书:二八月看巧云 二、学习例文,感知写法 一、轻声读课文,完成练习。
(1)、《二八月,看巧云》写的是二八月的云在( )和( )两方面的特点。
(2)、作者在云的造型上重点描述的奇巧,又分( )、( )、( )三种情形来写的。
二、小结:结合“习作要点提示”,归纳写法。
(1)写景的时候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和它的转变来写。
(2)写作的进程中要依照必然的顺序。
三、细读例文,明确写法 一、认真阅读例文,启发讨论。
小作者是如何描述云的形状奇巧的? 二、学生同桌讨论、交流。
读了“习作要点提示”后,你明白了什么?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明确写法。
小作者在云的造型上浓墨泼洒,重点描述了它形状的奇巧,而后作者又分三种情形来写:集中在一路的云、分散的云和鱼鳞云。
每一处都是抓住景物的特点和转变来写的。
四、进行说写,运用写法一、指导学生明确这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二、请同窗们说说课前观看的情形。
3、组织学生分组填写下表:名称形状色彩多云少云云厚4、同桌练说,相互交流,彼此提示。
五、学生练习写作,教师巡回辅导。
第二课时习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修改。
第三课时一.小结1.小结这次习作的大致情形。
2.夸奖这次习作写得好的同窗,并请他们朗诵自己的优秀片断。
3.夸奖这次习作有进步的同窗,并请他们朗诵自己的优秀片断。
4.总结这次习作的要紧问题。
二.指导修改1出示一篇有共性问题的习作,而且出示讨论题:(1)这一篇习作与适才的习作比,存在什么问题?(2)那个问题主若是什么缘故造成的?(3)能够如何解决?(4)若是是你,你会如何修改?1.组织交流。
习作1一、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一种自然现象,结合例文?二八月,看巧云?,知道作者写了云的哪些特点,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2.结合"习作要点提示",明白写好景物的要领。
3.连续观察春天的朝霞晚霞、春风春雨、雾起雾散等自然现象,注意景物的特点,并能在课堂上将观察到的风光写下来。
二、教学重点按照顺序抓住过程,按时间顺序细致描写。
三、教学难点抓住景物特点。
四、课前准备1.学生:布置学生连续观察春天的朝霞晚霞、春风春雨、雾起雾散,等等,并把观察到的情况全面、细致地记录下来,为写作时能够突出特点、有详有略打下根底。
2.教师:准备1~2篇经典的描写自然现象的范文并制作成幻灯片。
五、教学课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二八月,看巧云?,感知根本内容,了解二八月的云的多姿多彩。
2.结合“习作要点提示〞,明白写好景物的要领。
3.能按作业要求,连续观察春天的晚霞,注意写出它的特点。
自己定题。
二、教学重点1.按照顺序,抓住过程,按时间变化细致描写。
2.抓住景物的特点三、教学难点1.按照顺序,抓住过程,按时间变化细致描写。
2.抓住景物的特点四、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连续观察春天的晚霞、朝霞,观察时注意填好下面的观察记录表:形状色彩五、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出例文:同学们,大自然的风光是美丽的,你能说一个有关春天的成语、古诗、谚语吗?刚刚我们分享了古人笔下盎然的春意。
大自然的风光是美丽的,春天的风光更是生机勃勃、美丽无比。
我们如果能把这美景写下来,和朋友、家人一起分享,那该多好啊!有位小作者,她把二八月的巧云写得多姿多彩,美极了。
〔二〕学习例文,感知写法。
1.轻声读课文,完成练习。
〔1〕?二八月,看巧云?写的是二八月的云在和两方面的特点。
〔2〕、作者在云的造型上重点描写了的奇巧,又分、、三种情况来写的。
2.小结:作者写了二把柄月的云在造型和色彩上的特点,她没有平均用力,而是有详有略,重点描写了云的形状的七窍,又分了三种情况来写。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1教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1教案大自然的景色是美丽的,春天的晚霞更是美丽无比。
我们如果能把这美景写下来,让别人一起分享,那该多好啊!那么,如何把自己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写下来呢?、确定对象,仔细观察。
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形形色色,千姿百态。
如朝霞晚霞,月圆月缺,春风春雨,雾起雾散任何一种自然现象皆可入文。
我们在习作前,首先要确定对象。
决定写的时候,还要仔细观察。
只有观察得仔细才能把景象写得真实,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缺少观察的习作往往是空洞无物的。
那么我们又如何进行观察呢?从观察的时间来看, 需要连续观察,切不可观察一次了事;从观察的重点来看, 要立足于现象的“变化”,如观察下雪,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给人的感觉明显不同;从观察方法来看,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用眼观察,用手记录,用心联想。
二、抓住特征,展现形态。
自然景色总是沉静的,但又在不断地运动与变化之中。
写景时既要注意静态的景,又要善于看出景中的动态,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
比如《火烧云》中描写火烧云的形态变化:“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
那条狗十分凶猛,它在前边跑着,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
跑着跑着,小狗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
可是一转眼就变了。
再也找不着了。
”这里的火烧云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我们似乎看到“大狗”、“几条小狗”、“石头狮子”,一转眼又什么都不见了。
描写火烧云色彩的变化: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天空中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作者在描写火烧云的色彩:“红彤彤”、“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习作1《二八月,看巧云》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二八月,看巧云》,感知基本内容,了解二八月的云多姿多彩。
2、结合”习作要点提示",明白写好景物的要领。
3、能按要求完成作业,连续观察春天的晚霞,注意写出它的特点。
教学重点:按照顺序抓住过程,按时间顺序细致描写.难点: 抓住景物特点.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连续观察春天的朝霞、晚霞,观察时注意填写好记录:形状、色彩、多云、少云、云厚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大自然的景色是美丽的,春天的晚霞更是美丽无比。
我们如果能把这美景写下来,让别人一起分享,那该多好啊!有位小作者,她把二八月的巧云写得多姿多彩,美极了。
二、学习例文,感知写法1、轻声读例文,想想:文章写了云在哪些方面的特点?作者在写云的造型时着重写了云哪些奇巧?分几种情况来写?2、小结:作者详略有当,重点写了云的形状,分三种情况,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和变化。
三、结合习作要点,归纳写法:1、写景的时候抓住景物的特点以及它的变化来写.2、写作过程要按照一定顺序.四、细读例文,明确写法:1、读例文,讨论:小作者怎样描写云的形状和奇巧的?2、同桌交流3、归纳总结:在云的造型上描写它形状的奇巧,而后分三种情况来写,每一处都抓住云的变化特点。
五、练习写景。
1、明确这次习作的要求、内容。
2、说说课前观察的情况.3、同桌练说,相互交流提示.4、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学生继续习作.二、学生修改,最后誊写。
1.老师采用“对比评改”的方法,选择一篇较好的,一篇较次的习作,让学生讨论比较,从中获益。
2.学生自查自改,3.学生誊写。
板书设计习作1、二八月看巧云形状变化特点颜色期中提升练习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12分)yòu huò() ɡǔ lì()wū yán()dào qiè()bào jǐnɡ( ) shuāi lǎo()二、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8分)三、选词填空。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 1 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1、认真察看一种自然现象,联合例文《二八月,看巧云》,知道作者写了云的哪些特色,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2、联合习作重点提示,理解写好光景的要领。
3、连续察看春季的晨晖彩霞、春风春雨、雾起雾散等自然现象,注意光景的特色,并能在讲堂大将察看到的风景写下来。
二、教课重点、难点:重点:依据次序抓住过程,准时间次序仔细描绘。
难点:抓住光景特色。
三、课前准备:1、学生:部署学生连续察看春季的晨晖彩霞、春风春雨、雾起雾散,等等,并把察看到的状况全面、仔细地记录下来,为写作时能够突出特色、有详有略打下基础,察看时注意填写好记录:( 检查表见附页 )2、教师:准备 1~2 篇经典的描绘自然现象的范文并制作成幻灯片。
(设计企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察看关于小孩之必不行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关于植物之必不行少同样。
在这里,察看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让学生走进自然、触摸春季,感悟四周事物的变化和更新。
学生有了自主体验,实质写作时就可以有的放矢,不至于为对付任务而凭空假造,七拼八凑。
让学生“有话写” )四、教课流程:第一板块:入情入境【接力赛】竞赛规则:1、以小组为单位,挨次每人说一个有关春季的成语、古诗、谚语等。
2、不可以重复他人说过的,哪一组说的越多越快为最后的“冠军组”3、竞赛的同时拿笔录录下和你检查的春季的事物、光景有关的诗句,丰富个人写作资料库。
(设计企图:《语文课程标准》重申语文教师“要有激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踊跃利用。
”创建思想是一种艰辛而乏味的脑力劳动,用“接力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的创作欲念,翻开学生的记忆宝库,同时能够帮助学生丰富个人写作资料库,使得学生“乐于写”。
)第二板块:例文带路一、启迪讲话,引出例文同学们,从方才的接力赛中,我们分享了先人笔下盎然的春意。
大自然的风景是漂亮的,春季的风景更是活力勃勃、漂亮非常。
我们假如能把这美景写下来,和朋友、家人一同分享,那该多好啊!有位小作者,她把二八月的巧云写得多姿多彩,美极了。
习作1《二八月,看巧云》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二八月,看巧云》,感知基本内容,了解二八月的云多姿多彩。
2、结合"习作要点提示",明白写好景物的要领。
3、能按要求完成作业,连续观察春天的晚霞,注意写出它的特点。
教学重点:按照顺序抓住过程,按时间顺序细致描写。
难点:抓住景物特点。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连续观察春天的朝霞、晚霞,观察时注意填写好记录:形状、色彩、多云、少云、云厚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大自然的景色是美丽的,春天的晚霞更是美丽无比。
我们如果能把这美景写下来,让别人一起分享,那该多好啊!有位小作者,她把二八月的巧云写得多姿多彩,美极了。
二、学习例文,感知写法1、轻声读例文,想想:文章写了云在哪些方面的特点?作者在写云的造型时着重写了云哪些奇巧?分几种情况来写?2、小结:作者详略有当,重点写了云的形状,分三种情况,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和变化。
三、结合习作要点,归纳写法:1、写景的时候抓住景物的特点以及它的变化来写。
2、写作过程要按照一定顺序。
四、细读例文,明确写法:1、读例文,讨论:小作者怎样描写云的形状和奇巧的?2、同桌交流3、归纳总结:在云的造型上描写它形状的奇巧,而后分三种情况来写,每一处都抓住云的变化特点。
五、练习写景。
1、明确这次习作的要求、内容。
2、说说课前观察的情况。
3、同桌练说,相互交流提示。
4、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学生继续习作。
二、学生修改,最后誊写。
1.老师采用“对比评改”的方法,选择一篇较好的,一篇较次的习作,让学生讨论比较,从中获益。
2.学生自查自改,3.学生誊写。
板书设计习作1、二八月看巧云形状变化特点颜色练习1教学要求:1.学习猜字谜、创作字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通过诵读积累知识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学会请别人帮忙,合理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重点:诵读与赏析、口语交际教学准备:师幻灯片(谜语等)生朗读“诵读与赏析”教学时间:两课时。
习作1
教学目标:
1.了解二八月的云多姿多彩。
2.结合“习作要点提示”,明白写好景物的要领。
3.能按要求完成作业,连续观察春天的晚霞,注意写出它的特点。
教学重点:
按照顺序抓住过程,按时间顺序细致描写。
教学难点:抓住景物特点。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连续观察春天的朝霞.晚霞,观察时注意填写好记录:形状、色彩、多云、少云、云厚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自然的景色是美丽的,春天的晚霞更是美丽无比。
我们如果能把这美景写下来,让别人一起分享,那该多好啊!有位小作者,她把二八月的巧云写得多姿多彩,美极了。
二.学习例文,感知写法
1.轻声读例文,想想:文章写了云在哪些方面的特点?作者在写云的造型时着重写了云哪些奇巧?分几种情况来写?
2.小结:作者详略有当,重点写了云的形状,分三种情况,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和变化。
三.结合习作要点,归纳写法:
1.写景的时候抓住景物的特点以及它的变化来写。
2.写作过程要按照一定顺序。
四.细读例文,明确写法:
1.读例文,讨论:小作者怎样描写云的形状和奇巧的?
2.同桌交流
五.练习写景。
1.明确这次习作的要求.内容。
2.说说课前观察的情况。
3.同桌练说,相互交流提示。
4.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继续习作。
二.学生修改,最后誊写。
1.老师采用“对比评改”的方法,选择一篇较好的,一篇较次的习作,让学生讨论比较,从中获益。
2.学生自查自改,
3.学生誊写。
板书设计
习作1.
二八月看巧云
形状
变化特点
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