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中引言的写作内容_dfcb258f_fccb_421e_ba7d_2b7
- 格式:pdf
- 大小:75.80 KB
- 文档页数:1
论文的引言怎么写
引言是论文的开篇之处,用于引入研究问题、背景和目的,并引发读者的兴趣。
下面是一个引言的常见结构:
1. 引入背景和问题:引言应该开门见山,简短地介绍研究领域的背景和当前的问题。
可以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数据或现状的描述,突出问题的重要性和存在的差距。
2. 研究问题和目的:明确研究的问题和目的,概括性地描述这个论文将解决的问题或回答的研究目标。
可以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将在论文中提出的方法、观点或贡献。
3. 方法和范围: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范围。
说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分析技术,或者对研究领域进行理论分析的方法。
4. 主要结构:概述整篇论文的主要结构和各部分内容,指出每个部分的重要性和相互关系,并提醒读者如何阅读和理解。
5. 期望结果和贡献:简要说明论文预计的研究结果和可能的贡献。
可以提及预期的理论、实践和方法的发现,以及对学术研究、政策实施或实践应用的价值。
总体而言,引言应该简洁明了、扼要回答读者关心的问题,同时吸引读者继续阅读论文。
论文引言范文引言是一篇论文的开篇部分,是整篇论文的开端,也是整篇论文的精华所在。
引言应该简洁明了地阐述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和方法,引出论文的主题,引起读者的兴趣,使读者对整篇论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以下是一篇范文供大家参考: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国际贸易也日益繁荣。
在这一背景下,货币汇率的波动对各国经济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货币汇率波动对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支付、国际结算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货币汇率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货币汇率波动的研究,探讨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首先,本文将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梳理国内外学者对货币汇率波动的研究现状,对货币汇率波动的定义、形成原因、影响因素等进行梳理和分析。
其次,本文将选取一些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汇率数据,利用相关统计方法对货币汇率波动进行实证分析。
最后,本文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国际贸易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货币汇率波动的概念和特点;二、货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三、货币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四、货币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政策建议。
通过对货币汇率波动的研究,本文旨在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为国际贸易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政策支持。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综述法和实证分析法。
文献综述法主要是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货币汇率波动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实证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货币汇率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利用相关的统计方法对货币汇率波动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国际贸易中的货币汇率波动,研究范围主要包括货币汇率波动的定义、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影响机制以及政策建议等方面。
本文的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方法科学,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于国际贸易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论文引言范文
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用以引入论文的主题和目的,并提出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意义。
以下是一个论文引言的范文: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成为推动国家发展和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竞争力,并为个体提供自我成长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因此,如何提高教育的质量成为各国政府和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引发了教育领域的变革。
很多国家开始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教育的质量。
然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并不总是顺利,许多研究表明,信息技术的使用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以探讨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最佳应用方式。
本研究旨在探讨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并评估其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具体来说,本研究将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通过问卷调查和定性采访的方法,调查学校教育环境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探讨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态度和看法,并分析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的影响。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教育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关于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最佳应用方式的建议,以促进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此外,本研究还将填补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并为未来的
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探讨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方式,并评估其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通过该研究的开展,我们有望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决策支持。
论文引言写什么方面的内容引言部分是论文的开篇之作,也是给读者对论文主题做出初步认知的重要部分。
论文引言应该简明扼要地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相关工作等内容,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并使其对论文内容能够有所期待。
研究背景在论文引言中,研究背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研究背景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问题的提出:介绍当前领域内存在的问题或者亟待解决的疑问。
可以通过引用前人研究中的观点、理论或实践中的不足之处来提出问题。
2.研究现状:对当前领域内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综述。
此部分要点可以包括前人的理论模型、实验结果、技术方法等。
3.知识空白:指出在当前领域内尚未解决的问题,亦即知识空缺的存在。
这可以是前人工作中存在的局限性,也可以是未被研究涉及到的方面。
通过清晰地叙述研究背景,读者能够了解到研究主题的来源和紧迫性,以及本研究与其他相关研究的联系和差别。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是引言部分的核心内容,其中包括以下要素:1.研究目的:明确指出研究的目标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目的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出,例如:“为什么我们需要进行这项研究?”或者“我们的研究目标是什么?”2.研究意义:说明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可以从理论上、实践上或者方法上进行解释。
例如,本研究对学术界的深入理解、对社会的实际应用或对相关领域的方法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能够使读者了解到本研究的具体价值和意义,以增加对论文内容的期待。
相关工作引言部分最后一部分是对相关工作的介绍。
相关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前人工作:对当前领域内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详细综述和分析。
可以根据时间顺序或主题进行分类和介绍。
2.已有方法:概述前人在研究主题方面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可以指出前人工作的不足之处,并解释为什么需要采取新的方法。
3.未解决问题:根据前人工作中存在的缺陷或者知识空白,指出前人工作尚未解决的问题,同时阐明本研究能够填补的空白。
76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第34卷3结束语针对实际生产线,本文设计了一种PCB分板机。
该设计实现了PCB的分板、传输,能够很好地与后续检测装置配合使用。
顶起机构设计解决了机械手抓取小板时空间限制的问题,以及分板机与检测机之间小板的传输问题。
本文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无法实现自动放板,还需人工放板,后续研究可以改进结构,使其实现自动放板。
该设计提高了PCB分板的检测效率和PCB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1]郑金志.基于PCB图像的HE增强与FCM分割算法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5.[2]童枫.Prismark谈PCB行业发展与市场变化[J].覆铜板资讯,2015(2):19-21.[3]姬丽娟,窦富萍,邓强,等.基于六轴机器人的PCB智能插装站控制系统的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8,40(2):153-1565&]陈力.PCB板自动检验与分拣系统设计[J].科技与创新,2017(23):99-100.[5]龚永林.2014年印制电路产业回顾与今年展望[J].印制电路信息,2015,23(2):5-12.[6]李旭沐.PCBA分板与开短路浅析[J].印制电路信息,2013(9):64-70.[7]戴晨阳,张雪吟,胡凯.PCB分板过程的应力分析与评估[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6,29(8):131-132,134.[8]张著军.天然金刚石刀具的激光切割技术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9]BinayakB,HongYS,Yoon H S,et al Developmentofamicro-dri l ingburr-controlchartforPCBdri l ing[J]PrecisionEn-gineering,2014,38(1):221-229.[10]Adalarasan R,Santhanakumar M,Rajmohan M.Optimization of laser cutting parameters for A16061/SiCp/AlO3,compositeusing grey base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GRSM)[J].Measurement,2015,73:596-606.[11]件桂学.基于机器视觉的PCB分板数控系统研发[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6.[12]莫玉华.PCB板V割设备切割刀头深度的PID控制[].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2):117.[13]宋维建,张鹏程.智能激光切割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金属加工(热加工),2014(8):42-43.[14]范春卫.光纤激光切割机的运动控制方法研究与应用[D].上海:东华大学,2014.[15]方贵本,李锋.一种PCB自动分板及自动测试设备[].装备制造技术,2017(9):148-151.[16]宁志刚.自动化冲压生产线技术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17]候桂叶.基于DEFORM的冲压模具设计的仿真与分析[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5.[18]崔俊超.开瓶器冲压模具及冲压自动送料设计[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6.[19]吴倩.探讨冲压模具设计的思路与发展现状[].科学与财富,2017(34):253.[20]梁甫.浅谈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加工[].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8):110.[21]王树勋.模具实用技术设计综合手册[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22]王新华,袁联富.冲模结构图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3]魏春雷,徐慧民.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24]龚勇镇,黄永生,廖辉,等.U形金属件的冲压模具设计[].机械制造,2016,54(11):65-67.[25]钟翔山.冲压模具设计实例精选[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科技论文中引言的写作内容引言(也称前言、序言或概述)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提出文中要研究的问题,引导读者阅读和{ I理解全文。
如何撰写科技论文的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是科技论文的开篇之作,起到引领读者理解和关注论文主题的作用。
一个精心撰写的引言部分能够让读者迅速抓住论文的关键问题,并对整篇论文产生浓厚兴趣。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如何撰写科技论文的引言部分,助您开创论文写作的成功之路。
一、引言的目的和作用引言部分是整篇科技论文的开端,它的目的是向读者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明确论文的研究目标和重要性。
引言部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话题的背景和意义:简要描述研究课题的背景和意义,即为什么选择这个研究领域以及研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问题的阐述:明确阐述研究的问题或假设,将研究问题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引起读者的兴趣。
3.研究目标和意义:明确说明论文的研究目标和意义,即本文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可能带来的实际影响和贡献。
二、引言部分的结构和要点1.首句吸引眼球:引言部分的首句应该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引起兴趣,可使用引语、事例或引人思考的问题等方式。
例如:通过近年来的科技发展,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变得日益广泛,然而目前在语音情感识别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
2.背景描述:简要描述研究课题的背景和现状,可以介绍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问题,突出研究的重要性。
例如: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对老年人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整体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3.问题提出:明确阐述研究的问题或假设,以确保读者能够清晰理解本文所探讨的核心问题。
例如:因此,在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上进行相应的干预和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4.研究目标和意义:明确说明论文的研究目标和意义,展示科研工作的价值和可行性。
例如: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与社交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为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引言部分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1.简明扼要:引言部分要简明扼要,避免冗长的叙述和多余的细节,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论文引言写什么
论文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它的作用是引导读者进入论文的主题,并提供背景信息和研究动机。
所以,在论文引言中可以写以下内容:
1. 简要介绍研究领域和主题:引言应该开始介绍研究领域的背景和主题,让读者了解该研究所属的学科和主要问题。
2. 文献综述:引言中应该对过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包括已有的理论框架、研究观点和实证研究的结果。
这有助于更好地定位你的研究并解释你的研究的独特性及其在该领域中的意义。
3. 问题陈述和研究动机:引言中应该明确阐述你的研究问题,并解释为什么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你可以提出该问题的重要性、存在的研究空白或不足之处,并说明你的研究将如何填补这些空白或不足之处。
4. 研究目标和方法:引言中可以列出你的研究目标,并简要描述你将采用的研究方法和设计。
这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你的研究方法是否合理,并对你的研究结果的可信度提供一个基础。
总之,论文引言应该提供足够的背景信息、解释研究动机,并明确阐述研究问题和目标。
它应该帮助读者理解研究的整体框架和意义,并激发读者对研究的兴趣。
14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第33卷P S O算法和P S O算法相比性能更好。
对于单峰函数收敛速度更快,对于多峰函数A C F P S O算法能够很好地避 免陷人局部最优值。
下一步研究内容是将A C F P S O算法应用有约朿的复杂函数求解。
参考文献:[1] Kennedy J,Eberhart R.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A]. 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C]7P i seataway,$IEEE Service Center,1995:1940 - 1948.[2] Eberhart R,Kennedy J. A New Optimizer UsingParticle Swarm Th eory[C] 7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 Machineand Human Science. Washington: IEEE,2002: 39 - 43.[3] Eberhart R,Shi 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Developments,Applications and Resources[C] 7Proceedings of the 2001Congres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Brussels:IEEE,2002,1(6):1-86.[]杨维,李歧强.粒子群优化算法综述[J].中国工程科学,2004, 6(5): 87 - 94.[]黄少荣.粒子群优化算法综述[].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 30(8): 1977 - 1980.[6] Shi Y,Eberhart R .Modifi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er[J]. IEEE World Congress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1998,112(6):67 - 72.[7] C lercM. The Swarm and the Queen: Towards a Deterministic and Adaptive Particles Swarm Optimization[J]. Proc of IEEECongressonEvolutionaryCom putation,1999(8):1951 - 1957.[8] Shi Y,Eberhart R, Chen Y.Implementation of Evolutionary Fuzzy Systems[J].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1999,7(2):109-119.[9] Shi Y,Eberhart R. Fuzzy Adap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 7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Conference on EvolutionaryComputation. Lisbon :Piscataway,1997,1(12):101-106.[10] Alti A,Fateh M M. Intelligent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Using Improved Fuzz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J]. ExpertSystemswith Applications,2011,38(10) :12312 - 12317.[11] Valdez F,Vazquez J C,Melin P,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Use of Fuzzy Logic in Improv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Variants for Mathematical Functions Using Co-evolution[J]. AppliedSoft Computing,2017,52:1070 - 1083.[12] Shi Y,Eberhart R C. Patameter Selection i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J].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1998,1447:591 - 600.[13] Bai Q. Analysis of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J]. Computer 'InformationScience,2010, 3(1):180 - 184.[14]王东风,孟丽.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性能分析和参数选择[].自动化学报,2016, 42(0):552 - 1561.[15] Y a n g W,L iQ. SurveyonParticleSw arm O ptim izationAlgorithm[J]. EngineeringScience,2004,6(5):87 - 94.[16] Rana S,Jasola S,Kumar R. A Review 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 data Clustering[J].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iew,2011,35(3):211 -222.[17]张国良.模糊控制及其M A T L A B应用[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18]王立新,王迎军.模糊系统与模糊控制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9] Liang J J,Qu B Y,Suganthan P N. Problem Definitions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the CEC 2014 Special Session and Competition on Single Objective Real-Parameter Numerical Optimization[C]7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 Zhengzhou:China and Technical Report,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2013.[20] Derrac J,Garcia S, Molina D, et al. A Practical Tutorial on the Use of Non Parametric Statistical Tests as a Methodology forComparing Evolutionary and Swarm Intelligence Algorithms[J]. Swarm and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2011,1(1) :3- 18.(下转第37页)科技论文中引言的写作内容引言(也称前言、序言或概述)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提出文中要研究的问题,引导读者阅读和 理解全文。
写作技巧论文引言的内容及写作方法
论文引言是整篇论文的开端,起到引导读者进入论文话题的作用。
一
个好的引言应该包含一些重要的内容,并采用正确的写作方法。
下面是关
于论文引言的内容和写作方法的一些建议。
一、引言的内容
1.背景介绍:引言的第一部分应该简要介绍研究领域的背景和相关研究。
这是为了使读者对论文的主题有所了解,并能够理解作者的研究动机。
2.论文目的:引言的第二部分应该阐明论文的目的和研究问题。
这是
为了明确读者在阅读论文时可以期待看到什么样的结果和结论。
二、引言的写作方法
1.开门见山:引言应该尽量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多的修辞和废话。
可以直接说明研究的重要性和目的,引起读者的兴趣。
2.突出问题:引言应该明确阐述研究问题,并描述为什么该问题值得
研究。
可以通过提出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来激起读者的思考。
3.引用文献:引言应该引用一些相关的文献来支持论文的研究动机和
创新点。
可以选择一些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文献来加强论文的可信度。
5.逻辑清晰:引言的各个部分应该有逻辑性和衔接性。
可以使用一些
过渡词和句子来连接不同的段落,使整个引言的思路清晰可辨。
6.语言简练:引言应该尽量使用简练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
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可以使用一些具体的实例和具体的数据来增加论文的
可信度。
科技论文引言写作的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科技论文的引言,主要是向读者提供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现状,同时对正文起到提示的作用。
所以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研究的背景、意义、前人已经做的工作。
也就是要解决的问题,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应用及其基本特征,目前在研究过程中已经作过的工作,尚未解决的问题,并提出新问题或解决新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说明解决该问题的功能和意义。
2.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
这部分内容如果是沿用已知的知识,只需一笔带过,或标出有关的参考文献,如果要引出新的概念和术语,则应加以定义或阐明。
3.本文欲研究的内容,这部分主要包括预期的结果,研究的意义等,语言要简洁、概括、准确。
对于科技论文引言写作的好坏,达晋编译认为,在写作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掌握以上这些主要内容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开门见山,言简意赅。
科技论文的读者多为该研究领域的同行、学者,甚至是专家、教授,他们阅读的目的是想更多地了解当前的研究热点、研究难点、发展方向等,而对于历史渊源、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早已经熟知熟会了。
因此,引言的写作不需要过多地进行旁征博引,需要直奔主题,避免将与题名有关内容的来龙去脉交待的一清二楚;更没有必要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定论知识,或显而易见的功用或意义,对于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运用间接的语言进行概括、总结,并以引文的形式标出即可;也不必罗列一些与本研究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文献;在提示本文欲研究的内容和观点时,语言应准确、简练。
2.研究内容和方法要准确具体。
如果引言的写得过于简单,对研究现状一笔带过,对研究内容和方法不作介绍,会使读者不明白此项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使读者对该项研究的必要性存在质疑。
因此,写作引言时应深入分析、认真梳理研究现状,对于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叙述要准确、具体,言简意赅,紧抓主题。
3.主观评价要客观。
评价前人的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用词要公正、客观、严谨,切勿夸夸其谈,更不要轻易的批评、否定或贬低;对自己工作的叙述要实事求是、注意分寸,避免使用“首次发现”、“填补了国内外空白”等词语,也不需要客套话,例如“不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等词语。
科技论文引言的写法
✧引言的写作技巧
引言又称前言、导言、序言、绪论,它是一篇科技论
文的开场白,由它引出文章,所以写在正文之前。
引言的主要内容有: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范围,以及要解决的问题;前人在本课题相关领域内所做的工作和尚存在的知识空白,做简要的历史回顾和现在国内外情况的横向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路线、实验方法和手段,以及选定特定方向的理由;预期研究结果和意义。
引言的写作要点
✹第一层
研究背景、意义、发展状况等。
✹第二层
提出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前人做过怎样的
研究,介绍大概情形。
考查了前人的研究之后,发现了什么欠
缺,从而引出自己的研究动机与意义
✹第三层
说明自己研究的具体目的与内容
引言写作注意要点
✹字数范围
200-600(1000)
✹直奔主题
✹言之有物
✹客观评价
✹引言与摘要的区别
从内容上看,摘要是论文的缩影,它高度概括论文的各个部分,重点的结果和结论;而引言是课题研究的必要说明,重点写选题的缘由、立题的依据和待解决的问题。
从结构上看,摘要独立于论文之外,是一篇完整的短文。
而引言是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缺少引言结构就残缺不全,论文的展开就显得突然、生硬,不能成为一篇构思严谨的科技论文。
引言式科技范文1.引言1.1 概述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日益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技的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创新。
本文将以引言的方式探讨科技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对科技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对社会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和探讨。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科技对我们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并能够更好地应对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成以下样式: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将在第二部分探讨科技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在这一部分,将介绍科技的定义以及它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我们将分析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改变,并探讨科技在经济、医疗、通信等领域的影响。
其次,第三部分将重点讨论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我们将从生活的不同方面来探究科技所带来的变革,例如在教育、交通、娱乐等领域的作用。
我们将分析科技对人们工作方式、社交互动和文化传承的影响,并探讨科技在解决社会问题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潜力。
最后,第四部分将对科技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及科技所带来的社会挑战和机遇。
我们将分析科技在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无人驾驶等的应用前景,并思考科技创新对社会和个人带来的挑战。
同时,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科技解决全球性问题,以及科技对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在机遇。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我们将全面而系统地探讨引言提到的科技的重要性和影响,以及科技未来发展的趋势与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3 目的本篇文章旨在探讨科技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通过分析科技的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科技对社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我们将通过1.1概述部分对科技的定义和背景进行简要介绍,明确科技在文中的含义。
随后,1.2文章结构将逐一介绍本文的结构框架,为读者提供整体的论述架构,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科技论文中引言的写作技巧来源:文章作者:乔光建录入时间:08-01-20 16:00:27引言又称前言、导言、序言、绪论,它是一篇科技论文的开场白,由它引出文章,所以写在正文之前。
引言也叫绪言、绪论。
引言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范围,即为什么写这篇论文以及要解决什么问题;前人在本课题相关领域内所做的工作和尚存的知识空白,作简要的历史回顾和现在国内外情况的横向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路线、实验方法和手段,以及选择特定研究方法的理由;预期研究结果及其意义。
1、科技论文引言的写作要点在科技论文中,引言的内容可分为三到四个层次来安排。
第一层由研究背景、意义、发展状况等内容组成,其中还包括某一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第二层提出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或急需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出自己的研究动机与意义;第三层说明自己研究的具体目的与内容;最后是引言的结尾,可以介绍一下论文的组成部分。
根据论文题目的情况,可以有所侧重。
1.1论文的背景一篇论文的基础源于某项研究,而该研究的意义即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就形成了论文的背景。
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的背景通常与社会发展和水环境相关,研究者和技术人员可通过深入基层调查或阅读文献资料来获得相关信息。
在写作论文引言时,选出直接相关的文献,简洁、概括地表达出来。
明确研究背景的作者,寥寥数语就可概括全部,令读者一目了然。
如《水资源价格对水资源保护的作用》论文的引言:“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由于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的滞后,造成水量短缺,供求矛盾突出;水环境污染严重,饮用水源水质不断下降;地下水超采,城市环境地质灾害扩大;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的现象,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
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价格,已成为水资源保护的关键问题之一。
”该引言简述了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诸多问题,引出水资源价格对水资源保护的作用。
1.2论文的创新性。
论文引言写什么内容引言部分是一篇论文的开篇之作,它在论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引言的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对现有研究的综述和评价。
在论文引言中,作者需要精确概括自己的研究领域、问题和核心观点,为读者提供论文的主要理论和实证依据,并激发读者对于研究主题的兴趣。
研究背景引言的第一部分需要介绍研究所属的学科领域和研究背景,以使读者对整个论文的研究领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这意味着作者需要解释该领域的重要性和当前面临的挑战或问题。
作者应该准确描述研究领域的关键概念和术语,以确保读者对后续论述有一个基本的理解。
研究目的和意义引言的第二部分应该清楚地列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这部分需要回答研究为什么重要、有哪些新的贡献和创新点,以及对领域发展和解决问题的潜在影响是什么。
作者可以参考现有文献,说明自己的研究填补了哪些知识空白或解决了哪些争议性问题,从而突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文献综述引言的第三部分需要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
作者应该列举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进行批判性分析和综合,以揭示前人研究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通过文献综述,读者可以了解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已有的理论和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研究动机和方向。
研究问题和假设引言的第四部分需要具体阐述研究的问题和假设。
作者应该清晰地描述自己要解决的研究问题或提出的假设,并解释它们与文献综述和研究目的的关联。
问题的提出应该有一定的逻辑顺序,使读者能够理解作者从理论到实践的推理过程。
结论引言的最后一部分是结论,该部分需要对引言进行总结,并过渡到论文的主体部分。
在结论中,作者可以简要重述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并强调自己的研究对学术界和现实问题的重要性。
此外,作者还可以对后续章节的内容进行一个简要预告,引导读者进入下文。
综上所述,论文引言需要精确而简洁地介绍研究的背景和领域,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概述现有文献综述,提出研究问题和假设,并通过结论引导读者进入接下来的论文内容。
青海气象一篇科技论文内容主要有:论文标题、作者信息、摘要、关键词、引言、结论、参考文献、致谢等内容。
在当论文撰写时,许多作者都认为论文引言不好写。
其实,写好论文引言,要清楚论文引言有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1)即将开始的研究存在什么问题?为此,作者需要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列出研究解决的问题。
列出研究背景、与研究相关的重要概念,使文章读者能够准确理解作者研究的科研背景。
(2)说明作者研究的重要性。
简述他人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有何结论、是否正确、有无问题或未解决的问题。
提出作者需要研究的理由。
在分析以往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和阐述作者研究创新点时,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公正评价别人的研究工作,不能过高(过低)评价自己研究的价值,也不能贬低(拔高)别人的科研成果。
对别人研究工作的总结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蓄意曲解别人的思路。
在说明别人研究工作的不足,强调作者研究工作的创新时,在谨慎的同时要留有余地。
(3)作者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扼要说明一般的实验设计和方法,简述作者的新方法、新设计,得出的结果的影响或意义。
引言的写作要讲究层次感和逻辑性,要求写作在符合逻辑性的基础上显示出层层递进的关系。
(1)简洁阐述作者研究领域的基本内容。
作者应该清楚,能看懂作者论文的人都是该部门、该领域的专家,常识性的内容一定要概括性的表述,不能用叙述性的语言来撰写。
(2)文献总结回顾是介绍的重要内容,即要把该领域内过去和现在的情况做一全面概述,特别是最新的进展和过去经典文献引用不能有遗漏,如果审稿人指出这方面的问题,就表明作者的研究不够深入或全面。
文献引用和数据要准确,避免片面摘录部分结果不能反映文献的总体结果;间接引用的数据会导致文章出现偏差很大的结果(甚至是错误的结果)。
引用文献要特别注意给审稿人或读者造成抄袭的印象。
不能原文抄录,应该用作者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表述。
如果审稿人是文献的引用者,原文照抄的结果会给审稿人留下很坏的影响。
74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第34卷6.3均衡保护实验电池监测单元采集各节电池电压后根据均衡策略进行均衡,主要是通过配置L T C6804中的C G F寄存器实 现。
将电池监测单元接人电池组后,通过观察各电池电压以及均衡指示灯验证了均衡保护功能正确开启,且通过 测量功率电阻两侧的电压得出放电电流为100 m A左右,符合设计要求。
-结束语基于L T C6804的电池监测单元能够准确采集电池状态,并根据采集数据对电池组进行均衡保护。
通过实验 验证了其电压、电流、温度采集的高精度以及均衡保护的正确动作,是一种低成本、实用的设计方案。
本文虽以监 测12节串联电池构成的电池组为例,但此方案具有较高的可拓展性,在工程应用中,一片S T M32可通过寻址的 方式控制多达16片L T C6804芯片,每片L T C6804最多可监测12节电池。
因此,理论上,一块电池监测板管理 的电池数量可达192节,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但本方案使用的S T M32F103C8T6,在数据处理速度及稳定性上 只能满足一般场合,无法满足电动汽车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的要求。
因此,下一步将采用飞思卡尔的车用级芯片,对中央处理单元进行升级。
参考文献:[1]卢兰光,李建秋,华剑锋,等.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科技导报,2016, 34(6): 39 - 51.辛喆,葛元月,薄伟,等.基于单片机的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设计'].农业工程学报,2014, 30(12): 163 - 170.']夏正鹏,汪兴兴,倪红军,等.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研究进展'].电源技术,2012, 36(7): 1052 - 1054.']刘导.基于STM32单片机的动力锂电池管理系统[D].保定:河北大学,2015.']王秋霞.基于M C S112P IN开发平台的锂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设计'].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7, 31)0):204 -210']黄剑龙,孙晓艳,刘全胜.基于S O C的储能电池组均衡策略研究'].可再生能源,2017, 35)2):1828 - 1834.']王占国,文锋,盛大双,等.新型充放电均衡一体化电池管理系统研究'].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2, 26(5): 431 - 436. ']窦汝振,翟世欢,赵钢.动力电池组电压采集及均衡控制策略研究'].电测与仪表,2015, 52(2): 90 - 94.']乔旭彤,耿海洲,董峰.集中式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设计'].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5, 29(7): 1019 - 1027.[10]路保虎.基于STM32F103ZET6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设计[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3.[1]房继业.电动汽车<M S中电池单体电压采集及其均衡方案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3.[12]梁海滨,吴登娥,吕国辉.基于LTC6802的磷酸铁锂电池采集系统[].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1,11(6): 38-41.[13]张传伟,李林阳.电动汽车主从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设计[].汽车技术,2017(5): 45 - 50.[14]申彩英,申丽军.基于C A N总线的电池管理系统研究[].电源技术,2017, 41(11): 1556 - 1557, 1583.[15]范寒柏,谢汉华.基于N T C热敏电阻的三种高精度测温系统研究[].传感技术学报,2010, 23(11): 1576 - 1579.[6]杨莹冰.用分流器取代霍尔传感器进行电流测量[].都市快轨交通,2013, 26(2): 127 - 129.[7]谢完成,戴瑜兴.一种新的基于霍尔传感器的电流测量方法[].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2, 26(8): 705 -H0.[18]刘火良,杨森.STM32库开发实战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9]曹烨,姚敏,郭航宇.基于Q t的车载设备上位机监控系统的设计[].电子测量技术,2015, 38(3): 139 - 143.(下转第86页)科技论文中引言的写作内容引言(也称前言、序言或概述)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提出文中要研究的问题,引导读者阅读和 理解全文。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第28卷
A Method of Metro Vehicle Auxiliary
Inverter Fault DiagnosisBased on Fuzzy Clustering
ArithmeticMA Zeng
-tao1,GAO Jun-wei 1,
2,LENG Zi-wen1,ZHANG Bin1,YAO De-chen2,YANG Yan1(1.College of Automation Engineering,Qingdao University,Qing
dao 266071,China;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ail Traffic Control and Safety
Beijing,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44,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authors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in thefault diagnosis of auxiliary inverter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wavelet packet frequency
band energydecomposition and the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auxiliary
in-verter causing by its complicated structure.Using
MATLAB software as the platform to simulate the faultsignal,several fault types are set during
the simulation,such as variations of voltage frequency,interrup-tion of power supply,pulse transient and so on.Based on the decomposition of wavelet p
acket frequencyband energy,the fault feature vectors can be extracted as the standard samples of fault diag
nosis,then cal-culating the similarity
degree of the samples to be diagnosed and the standard samples to realize the recog-nition of fault pattern.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ults can be identified accurately
based onFCM algorithm.This research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auxiliary
inverter system fault diagnosis ofmetro
vehicle.Key
words:auxiliary inverter;wavelet packet;fuzzy C-means clustering;fault diag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
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殎殎殎殎nosis科技论文中引言的写作内容引言(也称前言、序言或概述)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提出文中要研究的问题,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
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场白,应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作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人工作的关系,目前研究的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工作的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
引言也可以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三言两语预示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和前景,但不必展开讨论。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