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双龙镇初级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22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随堂检测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一.基础过关(每题2分,共10分)1.★★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始于()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C.三国时期D.西晋时期知识点: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书法艺术的识记和掌握。
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因此正确答案为B 。
2.★★顾恺之生活在()A.西晋 B.东晋C.南朝D.北朝知识点: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顾恺之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有较大的发展,著名的画家很多,以东晋的顾恺之最为出色。
因此正确答案为B。
3.★★★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作品是()A.敦煌莫高窟的飞天B.云冈石窟的浮雕C.王羲之的书法 D..吴道子的绘画知识点: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王羲之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因此正确答案为C。
4.★★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大书法家是()A.钟繇B.王羲之C.王献之D.柳公权知识点: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王羲之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通过所学知识可以知道,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正确答案为B。
5.★★南北朝时期开凿的最著名的石窟是①云冈石窟②龙门石窟③敦煌莫高窟④麦积山石窟()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③D.③④知识点: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辉煌的石窟艺术答案:B。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石窟艺术的了解和掌握。
北朝时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因此正确答案为B。
二.能力提升(每题2分,共10分)6.★★★有一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A.《兰亭序》B.《九成宫碑》C.《颜氏家庙碑》D.《玄秘塔碑》知识点: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答案:A。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教案》知识目标:了解魏晋南北时期的重要文化成就:王羲之和《兰亭序》;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能力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欣赏与临摹书画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艺术修养。
(2)通过对带有宗教色彩的石窟艺术的学习,培养学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讲故事、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4)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感悟历史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对“辉煌的石窟艺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是世界艺术宝库之一,它们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树立起爱护文物古迹的意识。
(3)学习王羲之、顾恺之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重点:大放光彩的书画;辉煌的石窟艺术。
难点:大放光彩的书画。
教师通过让学生欣赏字画、临摹书法等方法,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欣赏、学习。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情感体验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教师导入] 同学们,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走进历史课堂,我将和大家一同感受历史。
请同学们先来欣赏一幅作品。
大屏幕展示: 《兰亭序》教师:这是谁的什么作品?他生活在哪个朝代?学生回答教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殿堂。
学习 22课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讲授新课]教师: 魏晋南北朝文化在昌盛的秦汉文化基础上继续发展,先让我们走进大放光彩、熠熠生辉的书法艺术长廊。
教师:哪位同学知道书法何时成为一门艺术的?学生回答教师:书法在东汉末年逐渐成为一门艺术,它以汉字为主要表现对象,中国的汉字是怎样体现美的的呢?请看大屏幕,你认识这四个字吗?[大屏幕展示] 日月云雨教师:这些古老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不断的演变,并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
根据你对书法的了解,你知道有哪些字体?谁来说一说?学生回答大屏幕展示:“马”字的演变。
22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艺术和思想成就: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妇史箴图》、《洛神赋图》;范缜与《神来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认识: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字造型艺术,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旧知识巩固(3分钟):
1.祖冲之的主要成就?
三、学生自学,完成学习任务(23分钟)
(一)学习方法和流程
1.独学(5分钟):(1)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包括导入框、正文、小字、图6幅,材料1则),提出1-2个不懂得地方,写在导学案上。
(2)再根据导学案提供的内容,在书上进行勾画。
2.组内交流检查(3分钟):(1)组长组织交流检查是否勾画正确,并且进行更正。
(2)组长组织讨论组员不懂得地方。
(3)组长再根据讨论的结果归纳出小组内还有哪些不懂得问题,写在黑板上。
3.对学(5分钟):小组内两人组合抽查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4.师生互查(10分钟):师分类归纳展示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小组间互查基础知识记忆的情况,由组长轮流抽别组的两个同学各2个问,老师统计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来评小组分。
(二)在书上勾画的基础知识(用填空方式或者提问方式都可以)
1.东晋著名书法家集书法之大成,代表作,有美誉,他被后人称为。
2.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著名的画家是东晋的,他的代表作是和
3.南朝著名思想家,他撰写的系统得阐述了无神论思想。
4.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统治者让人开凿石窟,雕造佛像,留下了辉煌的石窟艺术,最为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和河南洛阳的。
(三)我不懂得有:
1.
四、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派代表回答。
(15分钟)
1.思考教材123页动脑筋?
2.自由答疑,解决黑板上的问题
3. 你怎样看待佛教盛行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影响?
五、检测反馈(3分钟)
1.书法成为一种艺术是在()。
A、西汉
B、东汉末年
C、东晋
D、西晋
2.《神灭论》倡导的是()。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信仰佛教
D、信仰道教
3.开凿石窟的最初目的是()。
A、统治者宣传佛教
B、灭教
C、显示劳动人民的智慧
D、保留文化遗产4.“遒媚劲健,绝代更无”这是后人对哪位书法家作品的称赞()。
A、王羲之
B、顾恺之
C、张择端
D、赵孟頫
5.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分别位于哪两个省()?
A、陕西、河南
B、山西、河南
C、甘肃、陕西
D、山西、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