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95.03 KB
- 文档页数:1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与开腹全子宫切除的临床对比分析(2)【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lavh)与开腹全子宫切除的临床疗效。
方法我院2009年08月至2012 年05月间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4例,其中44例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下简称开腹组),40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下简称腹腔镜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和住院费用情况等。
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明显小于开腹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1.2.1 腹腔镜组本组麻醉方法均选取静脉复合全麻,膀胱截石位下手术,co2人工气腹成功后,于脐上缘置入腹腔镜,于麦氏点及其左下腹对称位置各置一个5 mm trocar,探查腹情况,进一步确定子宫大小、位置、活动度及有无粘连。
如发现粘连则同时在镜下分离粘连,探查完毕,转阴式手术。
暴露阴道术区后,在距宫颈1 cm 处切开阴道黏膜,钝锐性分离,直到显露子宫前后腹膜反折处,剪开进腹后,分离,结扎子宫骶、主韧带,子宫动、静脉后,子宫旁韧带、子宫圆韧带等,完全游离子宫后,切除子宫,连续缝合腹膜,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阴道顶端。
重新造气腹,腹腔镜下检查无异常后结束手术。
1.2.2 开腹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按常规开腹手术过程操作。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和住院费用情况等。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明显小于开腹组(p12 周的子宫多采用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式。
但是,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腔镜技术的发展。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与开腹全子宫切除的临床对比分析【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与开腹全子宫切除的临床疗效。
方法我院2010 年2月至2012年2月间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5例,其中45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下称腹腔镜组),40例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下称开腹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1.2.1 腹腔镜组麻醉方法选取静脉复合全麻,取膀胱截石位,人工气腹,腹腔内压力保持在10~15 mm hg,于脐上缘置入腹腔镜,于麦氏点及其左下腹对称位置各置一个5 mm trocar,探查腹腔粘连情况,观察子宫大小、活动度,病变位置与双侧附件情况。
如探查到粘连则在镜下分离,探查完毕,去除气腹,转阴式手术切除子宫。
1.2.2 开腹组麻醉方法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按常规手术过程操作。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 1。
2.2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3 讨论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与传统手术相比,可以避免腹腔被打开,减少暴露于空气中造成的感染,借助于影像系统,手术野开阔,减少手术操作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手术部位的异物明显少于传统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