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浙江生物选考部分B版课件 必修三 3-8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含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59
[考纲要求]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作用及其特点(b);2.活动: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c)。
植物激素调节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父子的实验①单侧光照射,幼苗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
②切去苗尖端,幼苗不生长。
③不透明的帽套在苗尖端,幼苗直立生长。
④不透明的帽套在苗下端,幼苗弯向光源生长。
推测: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下面。
2.波森·詹森的实验结论:的确有一种化学物质由苗尖端向下传递。
3.温特的实验①去顶的幼苗,不生长不弯曲。
②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平放在去顶幼苗上,只促进生长不弯曲。
③④琼脂块放在切面的一侧,向对侧弯曲生长。
⑤⑥放上无生长素的琼脂块不生长不弯曲。
实验结论:幼苗的尖端确实存在一种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生长素;幼苗的弯曲生长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20世纪30年,确定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它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吲哚乙酸,是在细胞内由色氨酸合成的。
二、生长素的作用及特点1.生长素具有促进茎伸长,影响根的生长,抑制侧芽的生长,使植物产生向光性等作用。
2.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而且与发生作用的器官有密切关系。
AB段促进作用增强,BC段促进作用减弱,CD段抑制。
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
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对相同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三、活动: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1.实验原理:2,4-D是生长素类似物,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且不同浓度对插枝生根的效果不同。
2.方法步骤(1)取烧杯编号:取3只烧杯,分别编号1、2、3。
(2)分装液体:1号和2号烧杯内分别装不同浓度的2,4-D溶液,3号烧杯加入等量的蒸馏水。
(3)扦插枝条:将3组从同一植株上剪下的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枝条,分别插入3只烧杯中。
(4)测量总长:每天测量这些枝条上根的总长度。
(5)记录数据,绘制曲线3.实验结论(1)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2,4-D溶液浓度的增加,对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先增强后减弱。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8讲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选择题1.下列相关植物激素的叙述,准确的是( ) A.乙烯能促动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B.脱落酸能抑制马铃薯发芽C.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动细胞伸长D.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过低导致其生长受抑制解析乙烯能促动果实成熟,但不能促动种子萌发;脱落酸能抑制马铃薯发芽;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动细胞分裂;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导致其生长受抑制。
答案 B2.下列现象与植物激素作用无关的是( )①青香蕉与熟苹果放在一起容易成熟②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疯长③萎蔫的青菜叶浸泡清水后逐渐变得硬挺④松树宝塔状的树形A.①②③④B.①④C.③D.②③解析现象①揭示了乙烯促动果实成熟,②揭示了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对水稻生长具促动作用,③揭示的是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④揭示了“顶端优势”现象。
答案 D3.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
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 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动作用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动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解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成熟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从细胞水平上解释果实生长,应包括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素能促动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从而促动果实生长;低浓度的生长素促动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动乙烯的合成,使乙烯含量增多,进而促动果实成熟;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动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答案 A4.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能够杀死小麦田里的双子叶杂草,而不会抑制小麦的生长。
对此现象的解释准确的是( ) A.此浓度对小麦生长起抑制作用B.此浓度对杂草生长起促动作用C.两者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水准不同D.此浓度对两者都起抑制作用解析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不同,相对于单子叶植物(如小麦),双子叶植物(杂草)对生长素更敏感,故可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杀死小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