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高效课堂课堂学习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591.00 KB
- 文档页数:4
一.课前导学(一)认清目标,明确要求:1.学习目标:情感目标:明确个人与集体是不可分的,理解团结就是力量。
增强集体主义观念知识目标:了解集体的基本知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团结就是力量”内涵,集体团结的作用。
能力目标:融入集体,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生活中体验“团结就是力量”。
2.重点: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理解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离不开个人。
3.难点:集体的团结(二)自主学习,质疑问难1.预习导学,完成下列问题(1)阅读第一目题后,联系几幅图说说自己对集体的认识(讨论交流补充)。
(2)联系实际集体的作用是什么?(3)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战胜“非典”的典型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析教材p58初二(5)班比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要求?二.课堂助学(一)课堂讨论1.讲述:我与集体的一件事(理解什么是集体。
如小组、班级、学校、家庭、村庄、城市)2.阅读事例,讨论:这位主持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分组讨论。
3.通过上述材料,分析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小组交流,老师总结)4.“龙舟竞渡”“乐队演奏”“仪仗队”和“拔河比赛”,说明集体的发展靠什么?试一试:自己能举出靠集体的力量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其他事例吗?5.歌曲欣赏《众人划桨开大船》“一支竹篙呀,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
一棵小树呀,弱不禁风雨;百里森林哟,并肩耐岁寒,耐岁寒。
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
同舟嘛共济海让路,号子嘛一喊,浪靠边;百舸嘛争流,千帆进;波涛在后,岸在前。
一根筷子呀,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
一个巴掌呀,拍也拍不响;万人鼓掌哟,声呀声震天,声震天”。
这首歌说明了什么道理?你是如何认识的?结合p58的材料,提炼出本节难点(小组交流,总结)(二)总结:知识框架(主要内容)三.当堂训练(一)单项选择1.下列关于集体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集体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②同一集体在各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③人的一生是在大大小小的集体中度过的④集体不能离开个人而存在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下列同学关于个人和集体的说法和做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有()A.同学甲说:“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离不开个人,个人与集体不可分”B.同学乙说:“集体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C.同学丙学习成绩优秀,但基本不参与集体组织的活动D.同学丁在学习上刻苦勤奋,并积极参与班级事物3.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个人和集体不可分的是()①合唱团②接力赛③单元测试④拔河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4.2006年德国世界杯上意大利队开始状态并不好,蹒跚杀入决赛,在与法国对的决战中,队长卡纳瓦罗带领队员团结一心最终凭借点球取得世界杯冠军。
第十课 我与集体共发展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1.理解集体对个人的重要性,树立集体观念,自觉维护集体利益。
2.知道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离不开个人,理解一个集体只有团结才有力量。
1.重点:团结就是力量。
2.难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一、新知初探1. 阅读教材P 3—P 4,回答下列问题: (1)自己生活过的集体有哪些?(2)集体具有怎样的特点?(3)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2. 阅读教材P 6—P 7,请思考:在集体生活中为什么要强调团结?二、预习质疑(预习时,有哪些不明确的问题,请记录下来,我们共同探讨。
)一、展示交流预习情况: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成果,探讨不懂的问题,并收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全班交流讨论。
二、班级交流讨论: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向全班作交流发言。
一、释疑解惑(小组内尚未解决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共同探究。
) 疑问: 解答:二、典例分享学校组织的足球比赛开始了,八年级(1)班和(3)班对阵。
(1)班的晓东是全校有名的高手,带球过人是他的强项,所以只要得到球,他就不顾自己的队友而一直向前冲,非要射进对方球门不可。
可是这次他遇到了强硬对手,(3)班的几名队员同时向他围攻,几次将球抢走,结果在上半场输给对方两个球。
(1) 晓东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会输球呢? 请你告诉他吧。
(2)要想取得胜利,晓东他们班在后面的比赛中应该怎么做?让我们填填、读读、记记下列知识要点吧!本节课,我的收获是:1.集体的特点是:同一集体的成员有着共同的 ,在行动上 ,心理上 ,情感上 ,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1)集体是个人 ,是个人 ,个人的 、 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
(2)个人是组成集体的 ,集体的 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自我检测1.2009年冬,某地突然发现甲型H1N1疫情。
该地政府和医务人员迅速行动起来,投入紧张的战斗。
病人转入定点医院后,医生和护理人员积极配合,连续奋战二十几个昼夜,终于战胜疫情,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健康,消除了人们心理上的恐慌。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掌握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及团结的重要作用。
2、能力: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珍视集体的团结,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
【教材分析】本节课共两目,主要讲的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团结的重要作用等知识。
学习重点:团结的重要作用。
学习难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讲练结合等。
【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教学时间】【导学过程】(一)激情导入知识链接歌曲欣赏:《团结就是力量》(设计意图:用形象、直观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获新知(注意问题:边学边做标记,拿不准的先用铅笔):自学课本P54-59,完成下列问题:1、集体的存在形式2、集体的基本特征3、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4、为什么说团结就是力量(团结的重要作用)?【合作交流】(学法指导:各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展示、点评。
同时提醒组员在交流时快速地完善自己的学案。
)探究活动一:浏览P54对话说一说:自己生活过的集体有哪些?在集体生活里有什么感受?议一议: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探究活动二:阅读P55主持人事例,讨论:这位主持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活动三:学生阅读P56-57材料。
说一说:通过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非典”的过程,自己对“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有什么体会?试一试:自己能举出靠集体的力量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其他事例吗?讨论:怎样的集体才能成为好集体?探究活动四:阅读P58材料,讨论:1、初二(5)比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们在后面比赛中要想取得胜利,应该做些什么?2、你们班有没有过类似的事情?你们是怎么做的(三)成果展示答疑解惑1、师生互动,组间交流,解决自学中个人和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2、理清知识脉络:存在形式集体的基本特征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团结的重要作用3、你还有什么要补充吗?(四)反馈检测归纳提升非选择题:(解题思路:一般的解题步骤:1、审题、破题:找出问的关键词,明确指向;2、看材料:结合问看材料,找出“有用”材料;3、寻找对应的书本知识 (强调打草稿) (多角度/辩证分析);4、表述答案(书写):①分点②材料+书本知识有机结合③表达的完整性)《伴你学》P42情景分析1(1)你同意农夫的观点吗?为什么?(2)写出两个有关团结的名言警句。
第10课第1框《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导学案制作人:尹茂雨审核人:初中政治组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时间:2016.2.23 教师寄语:人心齐,泰山移!。
一、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珍视集体的团结,能以集体利益为重,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2、能力:认识成长的各种集体环境,提高适应生活的力。
3、知识: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知道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离不开个人;理解一个集体只有团结才有力量。
二、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2、学习难点:团结就是力量三、学习方法:问题驱动式翻转课堂四、课前预习问题导航1、集体的特点是什么?(基本特征)P42、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什么?P43、为什么说团结就是力量?P6-8(团结对集体的重要性?为什么要珍视、维护集体的团结?)五、学习过程1、视频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导入2、让学生了解本框的学习目标、重难点、学习方法,检查展示自主学习效果3、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一)1、观察上面的四幅图片,判断哪些是集体,哪些不是集体。
这些集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2、观察图片,说一说这些集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3每逢五、十是我们这里的大集,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是否是集体呢?为什么?4、炎热的夏天,人们都喜欢在海边游泳戏水,沙滩上的游客们是否是集体?为什么?(二)看一看图片,谈一谈认识你从红杉树的生存中得到什么启示?2.寓言《水珠与大海》的故事说明了什么?3.个人离不开集体,那么集体能不能离开个人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图片,思考这个问题。
4、请总结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什么?(三)看视频1、看视频后讨论蚂蚁怎样战胜食蚁鼠的?2、瞎子和瘫子两人为什么能成功的逃出火海呢?请分析一下原因3、如何理解团结就是力量?4、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取得了一个个成就,创造出一个日益繁荣昌盛的新局面。
这靠的是什么?你能列举出一些这样的事例吗?4、师生课堂小结5、我的收获: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存在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课后作业知能提升训练◆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集体的是()A工厂 B赶集的人群 C军队 D中国女排2、要想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集体,必须做到()①有着共同的目标②在行动上相互支持③在心理上相互依存④在情感上荣辱与共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集体力量来源于()①全班同学思想上高度统一②全班同学行动目标一致③全班同学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④全班同学为集体放弃自己的私利⑤全班同学必须服从班干部的管理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八年级政治下册《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课设计(山东版)课题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10(1)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课要求:1、认识个人与集体不行分,个人离不开集体。
2、懂得集体的成员应当是如何的,团结为何可以力量大。
教课要点:如何理解团结就是力量教课方法情形法,案例剖析法,研究式学习法,自主学习法教课过程:一、引入新课。
阅读《孟杰和分他的伙伴们》,你感觉到了什么?思虑:生活中,你能否体验过“团结就是力量”?作为对集体负有如何的责任呢?二、讲解新课。
1、板书: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1)个人与集体不行分2、学生看图,说一说:自己生活过的集体有哪些?在集体生活里有什么感觉?议一议: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如何的?3、学生概括总结:集体中的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行动上互相依存,感情上荣辱与共。
4、阅读案例,议论:这位主持人为何要这样做?学生疏组议论。
班长总结:集体是个人生计的依赖,是个人成长园地,个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
人是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走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5、看图,阅提示,思虑:集体发展靠的是什么?6、板书:团结就是力量7、学生阅读资料,思虑、议论:经过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典”的过程,自己对“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有什么领会?8、试一试:自己能举出靠集体的力量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其余案例吗?9、议论:如何的集体才能成为好集体?共同概括:只有在思想上高度一致、内行动上目标一致、在感情上共识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进而形成强盛的协力。
10、阅读资料,议论:初二(5)竞赛失败的主要原由是什么?他们在后边竞赛中要想取获胜,应当做些什么?11、达成 P8“写一写”。
12、听歌曲《团结就是力量》,我们心中会涌起什么样的感情?三、结:经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一个讲团结的人就是一个关怀别人的人,是一个顾全全局的人,一个以集体利为重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受欢迎、简单被集体、社会采取的人。
因此,我们应当努力成为一个这样的人。
1课时8.10.1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一、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个人与集体是不可分的,理解团结就是力量。
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和维护集体团结的自觉性和责任感2、知识:了解有关集体的基本知识,熟悉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了解“团结就是力量”的内涵,掌握集体团结的作用。
3、能力:融入集体,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生活中体验“团结就是力量”。
学习重难点:第二目:“团结就是力量”二、学习过程:任务一:个人与集体不可分“集体就像汪洋大海,个人就是其中的一朵浪花。
有了大海的宽阔,才有浪花的多彩多姿;也正因为有了壮美的千万朵浪花,才为大海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1、阅读教材P4第一、二段,了解:集体的存在形式及四个特征。
2、阅读教材P4文字框,思考:(1)这位主持人为什么要这样做?(2)仿写:感谢集体在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教材P4第三、四段,请回答: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任务二:团结就是力量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中国面临空前的灾难,大灾面前,中国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许多场景,让我们真的感受到了一个民族的伟大,一个国家的强大,一个大集体的团结,那种力量,那种震憾我心灵的力量,一次又一次的撞击着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我们为自己是生在中国,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深深的骄傲,如果有来生,我们还要做中国人。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分析教材P6---P8相关材料及三段正文,请小组交流后回答:教材从几个方面说明的这个道理?三、小结: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不可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团结就是力量四、达标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自从育英中学开始实行班级值周制度,八年级(3)班的同学就定下了目标,一定要拿到流动小红旗。
八年级(3)班成绩的取得()①、离不开全班每一个同学的努力。
②、主要是因为有一个好的班干部的指挥。
课题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课型新授课使用时间 2.24 年级八年级授课人侯沛宁课时 1 审核人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在集体生活中“团结就是力量”,感受集体的温暖与力量,珍惜集体的团结2、能力目标:能够辩证地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3、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理解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离不开个人;懂得团结就是力量学习重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习难点团结就是力量导学内容(学生活动)笔记栏导学过程欣赏歌曲《团结就是力量》、教师寄语:人心齐,泰山移。
(一)、自主探究,整体感知,梳理基础知识:师生共同认定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
(粗读、教材、圈划重点知识)1、集体的存在形式__________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集体的基本特征:A 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_3、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4、理解“团结就是力量”。
(二)、互助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新知探究知识一:个人与集体不可分1、阅读课本第3页方框内两同学对话,根据同学们自己的预习尝试回答问题(1)、说一说:自己生活过的集体有哪些?在集体生活里有什么感受?导学过程(2)、议一议: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2、阅读教材第4页正文部分,合作明确下列问题⑴、什么是集体?⑵、集体的基本特征是什么?⑶、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探究知识二:团结就是力量1、阅读教材第5、6页方框内的材料,小组讨论说一说;通过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非典”的过程,自己对“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有什么体会?2、试一试;自己还依靠集体的力量举出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其他事例吗2、阅读教材第6、7、8页,合作明确问题:为什么说团结就是力量?(三)中考对对碰(看一看,掌握解题秘诀)(2008中考、山东泰安)2008年5月12日下午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初三政治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导学案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了解集体的特征,明白集体对个人的作用◆能力目标:在认识集体作用的基础上,为集体的发展和团结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活在集体中要为集体和他人服务,珍视集体的团结,为实现集体的预期目标而努力。
◆知识目标:了解集体的特征,知道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乐园。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理解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离不开个人。
明确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成员的努力。
学习重点:团结就是力量学习难点:个人与集体不可分一、讲授新课1、个人与集体为什么不可分?(共4点)①集体是一个整体,其存在_________________.每个人都从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集体的基本特征?(你心中的集体是什么样子的?)同一个集体中的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③④两点)③集体是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
④个人是____________,集体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讨论:为什么说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集体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我们生活在集体中有什么感受?)生活在集体中,我们彼此关爱,————————————————————————————————————————————————————————————————————————,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
故事:有一滴小水珠,从来没有离开过大海妈妈的怀抱。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学设计意图及反思【教材与学情分析】这一课是八年级下册的第一个课题,这也是本单元的开始和基础。
主要是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从而珍视集体的团结,为集体的团结贡献力量,也为下一课时:《我为集体添光彩》做好铺垫。
根据我对教材的把握和学生及我校的实际,我确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真切感受团结就是力量,珍视集体的团结。
能力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为集体的团结出谋划策。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小组的团队意识,锻炼小组的协调能力。
知识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理解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离不开个人。
教学重点:我们要想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我们每一人能从集体的角度出发,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深切感受集体的力量,才能在生活中去关心他人,顾全大局,同时也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容易被集体和社会接纳的人。
所以引导学生体会“团结就是力量”,教育学生珍视集体的团结并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就成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要想突破这一个重点,必须能正确认识和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显然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必须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理解和掌握。
难点:引导学生对集体进行进一步认识,并对集体的概念进行界定,以对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可以联系以前学过《良好的班集体是个人成长的乐园》进行讲解。
【教法与学法】学案导学——展示激学【教学准备】1 让学生收集有关的具体事例,整理好,以备上课时来读或说。
2 提前下发学案,完成课前预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1 引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把它放到大海里去!”2 序曲欣赏歌曲《团结就是力量》通过引子和序曲引导学生体会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也营造了氛围,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也导入了第一个问题:个人与集体密不可分。
(二)讲授新课1、联系以前学过的“交往的范围由内圈向外圈发展”和“良好的班集体是个人成长的乐园”,说一说:自己生活过的集体有哪些?在集体生活里有什么感受?对集体的概念进行界定。
《第十课第一节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课时:授课时间:一、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理解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离不开个人。
2、珍视集体的团结,知道“团结就是力量”。
二、学习重点、难点1、个人与集体不可分。
2、团结就是力量。
三、课前预习(一)范围:教材3---8页(二)知识梳理1、集体与个人的关系2、怎样理解“团结就是力量”。
四、课堂达标---试试你最棒!(一)单项选择题:⒈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之中,一个集体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为①同一集体中的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②同一集体中的成员在行动上能够相互支持③同一集体中的成员都是热爱本集体的④同一集体中的成员在心理上相互依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02X年,中国女排由新的教练班子和以年轻队员为主组成一支新队伍。
重组后的中国女排的精神面貌令人耳目一新,在202X年世界冠军杯上获得冠军,这是中国女排时隔15年后再次获得世界冠军,他们并于202X年获得奥运会金牌。
据此回答2-3题。
⒉中国女排能够夺冠的主要原因是A.女排中主力队员的出色发挥B.女排教练员的高超指导水平的战术安排C.全国球迷的支持D集体努力的结果⒊夺冠后的中国女排多次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教练班子,归功于全国人民的爱护和支持。
这说明A女排能否夺冠的关键不在于自己是否努力拼搏B有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就一定能夺冠C女排的夺冠离不开全国人民的支持D中国女排为中国人民争得了荣誉⒋下列关于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正确的是①每个人都从属于一定的集体②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离不开集体③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④离开某个人的努力,集体将一事无成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⒌团结的集体之所以有力量,这是因为在集体中①可以彼此关爱,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②可以依靠别人,减轻工作的辛苦③可以相互鼓励,共同战胜生活中的困难④可以相互支持,共同进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⒍“团结就是力量。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案教案《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个人的行为对集体的影响。
2.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依存的。
3.培养学生健康的个人与集体关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1.个人与集体的定义与关系2.个人行为对集体的影响3.培养良好的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方法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问题教师提出问题:个人与集体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重要的?Step 2 学习个人与集体的定义与关系1.教师简要讲解个人与集体的概念。
2.分组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并总结出个人与集体的特点。
Step 3 个人行为对集体的影响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行为对集体的影响,例如:一个人的努力是否会影响到整个集体的进步?2.示例分析:教师通过一个示例讲解个人行为对集体的影响,例如:一个班级中有一个学生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其他同学是否会受到影响?Step 4 培养良好的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方法1.教师列举一些方法,如合作、互帮互助、尊重他人等,让学生了解如何培养良好的个人与集体关系。
2.分组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展示他们认为的培养良好的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方法。
Step 5 完成活动学生完成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小结,包括个人与集体的定义、个人行为对集体的影响及培养良好的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方法等。
四、教学手段1.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
2.示范分析:通过示例分析,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个人行为对集体的影响。
3.多媒体演示: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4.板书梳理:通过板书整理学生的思路,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重点内容。
五、教学评估1.小组讨论活动中的表现和合作程度。
2.学生完成的个人与集体关系小结,能否清晰地阐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及培养良好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方法。
六、教学延伸1.给学生布置一个同学互相帮助的实践任务,让他们实际体验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五单元第十课第一框“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集体观念,自觉维护集体团结。
2、能力: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3、知识:知道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离不开个人;理解一个集体只有团结才有力量。
二、学习重难点: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感受团结的重要性,从而树立集体意识。
三、自主感悟阅读教材3-8页,思考:1、集体的特征有哪些?2、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3、为什么说团结就是力量?四、合作探究有人把集体比喻为一个大火炉,班里的同学则像一块块煤炭。
谁家要想得到火炉的温暖,就必须把自己点燃放进去。
煤炭越多,火炉烧得越旺,那么班集体也越温暖。
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体会?五、走进生活材料分析:1998年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同洪水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较量,取得了抗洪抢险的伟大胜利;2003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一致抗击“非典”疫情,取得了重大胜利;2009年5.12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渡过难关——————1、这一切说明了什么道理?2、你是如何理解这一道理的?六、实践平台1、“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这首歌曲体现的意思是()A.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团结就是力量B.个人英雄主义是事业成功的保证C.离开任何一个人,集体就失去了力量D.没有个人,集体照样可以做好任何事2、集体的团结能够给个人()①带来鼓舞和信心②使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发挥③压制个人的发展④影响个人个性的发展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3、团结就是要求集体中的成员要()①在思想上高度统一②在行动上目标一致③情感上共鸣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A. ①②B. ①②③④ C .③④ D. ②④七、课后作业:以“团结就是力量”为主题,举办一场班级演讲比赛。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学案设计【课程标准】1.4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教与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能了解个人成长离不开集体,集体的建设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能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明白团结的意义和作用,懂得团结就是力量。
2.通过创设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密切相联的情境,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积极讨论,探讨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培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
3.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集体在个人的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集体的热爱之情,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努力为集体添光彩。
【教与学重点】团结就是力量。
(从集体的角度来说,集体的力量来自团结,集体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强调团结,如果一个集体不讲团结合作,就只能是一盘散沙,没有集体成员的团结一致也就没有集体的发展和利益。
从个人角度说,讲团结、会合作是一个人适应集体生活的重要品质。
)【教与学难点】集体和群体的区别;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基于学生的年龄和阅历,学生在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往往会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只认识到其中一点,认识不到或体会不到另一方面。
尤其是一些有一定能力或特长的学生,单纯地认为自己的能力来自个人努力,与集体无关,甚至认为,集体的发展完全是因为有了自己这样的优秀人才,而体会不到集体对自己的帮助。
)【教法与学法设计】阅读讨论、情境分析等【教与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动画欣赏:《三个和尚》提问:1.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为何三个和尚反而没水喝呢?2.你认为三个和尚如何才能喝到水?3.假如此时此刻,动画中的三个和尚在你面前,你会如何对他们讲?(学生讨论)师总结:如果他们能合作的话,就不会导致喝不到水的情况出现,正所谓“众人划桨开大船”,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个人与集体》。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的视频材料并且是学生喜欢的动画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带到了课堂上,再通过层层的设问导入本课的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八年级政治导学案(下)NO.001《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内容标准:2.1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团队意识,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热爱集体,珍视并维护集体团结。
(2)能力:明确个人和集体的关系,理解集体对个人的重要性,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
(3)知识:懂得集体的特征、存在形式,理解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掌握维护集体团结的意义。
★教材分析:优点:本框教材篇幅适中,要点、关键词易于提炼,第4页第一段介绍了集体存在的形式,第二段概括了集体的特征,第三、四自然段总结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6——8页介绍了维护集体团结的意义,这些学生都能自己概括出来。
不足:列举的“抗非典”、“抗洪抢险”例子明显过于陈旧,且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关系也缺乏一个全面总体概况。
这些都需要教师置换和提炼。
★重点难点:1.重点:团结就是力量。
2.难点:集体的特征,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课前预习案】方法指导:通读课本,用铅笔标出下列题目的关键字、词、句,大胆运用课本知识及自己的理解,来回答课本辅助文中的题目。
自主预习之后组内讨论,形成一致意见。
讨论后仍不会的记下来。
预习内容:1.集体的存在形式、特征是什么?2.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3.为什么要维护集体的团结?(怎样理解团结就是力量?)4.试着探讨辅助文中的题目,小组交流后仍不会的记下来。
5.搜集体现个人和集体关系、团结的集体才有力量方面的典型事例,及名人名言。
【课堂探究案】环节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5分钟)1.播放《众人划桨开大船》。
放完之后提问学生:这首歌赞美的是什么?从而导入新课。
2.教师: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仅靠单个人的力量是很难有所作为,只有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和大家团结一致,才会有力量克服困难,实现理想和目标。
同学们的学习也是一样,单靠个人单打独斗是不行的,我们要依靠小组和班集体的力量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