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2 剪纸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10.02 MB
- 文档页数:64
- 1 -第一课 剪纸的概述第一节 剪纸的发展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
是流传于民间的,以纸为材质,以剪、刻为主要造型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
我国剪纸的历史悠久,考古发现已经证明,南北朝时代就已有了剪纸。
由于它具有强烈的装饰性、趣味性、实用性等民族特色,千百年来蓬勃发展,经久不衰。
中国的民间剪纸手工艺术有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国剪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公元前3世纪),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
关于剪纸手工艺术的历史,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
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
纸张是一种很容易霉烂的材料,人们不会像珍宝一样保存起来,搞坏了自己还可以再剪。
剪纸应用范围广泛,由于我国各地习俗不同,大体可分为窗花、刺绣花样、灯花、喜庆纹样、门笺等几种类型。
花←绣 花 样 →- 2 - 窗角花(喜上眉梢)↓藏书票↓邮票第二节 剪纸的艺术性剪纸同其他艺术一样,来源于社会生活,它反映的大都是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道德观念、性格特征以及审美态度等等。
一、剪纸题材和内容主要是:1、祈祥纳福,应节之兆;2、婚姻爱情,生命繁衍;3、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四、民俗风情,传统习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剪纸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广泛应用于刊头、尾花、窗花(福鱼、富余)↓3插图、连环画、动画、印染、舞台美术、商标、藏书票等许多方面。
插图 ←—狮(阴刻、安塞) ↓二、剪纸的艺术特点1、意象造型,形象简括夸张。
2、除剪影之外,一般是将单个形象轮廓内部的纹饰镂空,使之具有装饰效果,便于做窗花时透光。
3、整体作品相互连接不散。
三、剪纸的工具材料。
剪刀、铅笔、蜡光纸或宣纸、蜡盘、刻刀、订书机。
四、剪纸的分类从艺术式样上可分为:单色剪纸染色剪纸、套色剪纸、分色剪纸、填 色剪纸、折叠剪纸等。
↓戏曲人物(套色、陕西) 狮(阴阳刻结合、江苏)↓4从其技巧有阴刻(以块面为主)、阳刻(以线条为主),通常二者混合造型。
第一课 概 述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古老艺术之一,据史料记载,早在1500年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就有剪纸了,而且剪纸的技巧已经相当成熟了。
《对猴团花》[南北朝]《对马团花》[南北朝]
剪纸艺术发展到今天,从风格上讲,可以分为南北两派。
南派细腻秀精巧、秀美热情、雄浑风格重写实重变形夸张
表现手法细腻、流畅浑厚、苍劲
线条细密纤巧粗犷豪放造
型繁茂、华丽简洁、古朴构
图南方剪纸北方剪纸
南、北方剪纸的特点
北方剪纸南方剪纸
常见剪纸的手法,大体上可以分为剪、刻两种:剪是用剪刀剪,线条活泼多变,随意性强,北派剪纸多用剪刀剪制。
而刻的方法是用特制的刻刀雕刻,又称为刻纸,作风严谨、细腻,装饰性强,南派剪纸多用这种方法创作。
从表现技法上讲,又分为阳刻、阴刻,阳刻讲究“线条相连”,阴刻讲究“线条相断”,阳刻与阴刻是相对相生的。
剪纸表现简洁、明快的特点,更适合表现夸张性、随意性的事物。
它不强调光影和素描的效果,更不强调自身色彩的如实反映,甚至可以对物体的比例、时间的概念进行模糊处理,这也正是剪纸的魅力所在。
课后提问:
1.我国最早的剪纸出现在什么时候?代表作是什么?
2.南方剪纸和北方剪纸的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剪纸简介资料剪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富有特色的民间手工技艺,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见。
无论是在庆祝节日、装饰房屋、装扮街道还是各种庆祝活动中,剪纸都会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本文就来介绍一下剪纸的概念、历史和技巧。
一、概念剪纸(paper-cutting),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民间手工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它是将纸折叠后在上面运用剪刀、削刀等工具,以减法的原理进行剪切,创造出各种各样的造型。
通过剪出不同的图案和形状,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和寓意。
二、历史剪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而在唐代时已经变成了一种非常流行的艺术形式,并且在民间广泛传播和流传。
纸张在唐代后日渐普及,而剪纸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宋代时,剪纸技术更是得到了更进一步发展和改进,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格,成为富有代表性的中国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三、技巧和种类剪纸的技巧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工具和纸张的质量,而在技巧的运用上,最为重要的则是剪刀的掌握,同时剪纸艺术中还需要面对丰富的造型和图案,因此,对于剪纸者来说,技巧和创意的结合是非常必要的。
剪纸的种类也十分丰富多样,如剪窗花、剪春联、剪灯笼、剪民俗图案、剪铜钱、剪花卉、剪鸟鸣虫鸣图等,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随处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
四、寓意和文化剪纸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不仅仅是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是它所呈现的寓意和文化内涵。
剪纸中最常见的寓意之一就是吉祥如意,突显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而在一些重要的节日中,如春节、元宵节、十五中秋节,剪纸也扮演重要的角色,与其他文化形式融合在一起,共同渲染了节日的氛围。
总体而言,剪纸是中国民间文化最为典型和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以其独特的创意和美感,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它的价值也不仅仅是在于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和文化遗产,而更在于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它蕴含着一种深刻的中国文化底蕴和内涵,通过它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剪纸介绍稿一、剪纸的历史与起源剪纸,作为中国古老的手工艺之一,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代。
它以纸张为载体,通过剪刀或刻刀进行创作,形成各种精美的图案。
这些图案既可以是具象的人物、动物或花卉,也可以是抽象的几何图形。
剪纸艺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
二、剪纸的传统与文化意义剪纸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它常被用作装饰或祈福的手段,寓意着吉祥、幸福和繁荣。
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人们会在家中张贴剪纸,以增添节日气氛。
此外,剪纸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与创造力。
三、剪纸的制作工艺与工具剪纸的制作工艺包括起稿、剪刻和贴裱三个步骤。
起稿是创作设计的环节,需要巧妙构思和精湛的绘画技巧;剪刻是剪纸的核心环节,需要使用剪刀或刻刀进行精细的雕刻;贴裱则是将完成的剪纸作品粘贴到纸上或布上,使其更具有观赏性和保存价值。
四、剪纸的图案与主题剪纸的图案和主题丰富多样,常见的有花卉、动物、人物、神话传说等。
这些图案通常具有吉祥的寓意,如牡丹代表富贵,鱼代表年年有余。
此外,剪纸作品还常常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五、剪纸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与影响随着社会的变迁,剪纸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它不仅在艺术领域中得到高度评价,还被应用于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
同时,剪纸艺术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六、著名剪纸艺术家及其作品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剪纸艺术家。
如现代著名民间剪纸艺术家张晓丹,她的作品既有传统的韵味,又有现代的创新;再如陕北的李般若先生,他的作品刀法细腻、线条流畅,深受人们喜爱。
他们的作品都展现了高超的技艺和对剪纸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七、剪纸的传承与保护面对现代社会的冲击,剪纸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剪纸艺术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和传播渠道。
同时,教育部门可以将剪纸艺术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培养更多的年轻传承人。
剪纸的历史简介剪纸的历史简介第一章:剪纸的起源1.1 起源地区剪纸起源于古代中国,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一种。
其起源地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包括河北、山西、陕西等地。
1.2 起源时间剪纸的起源可追溯到大约20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当时人们开始利用剪刀将纸张剪成美丽的图案。
1.3 起源原因剪纸的发展源于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装饰的需求。
古代人们通过剪纸创作各种各样的图案,以装点居室、庆祝节日和祭祀神灵。
第二章:剪纸的演变2.1 民间剪纸的发展剪纸最初是一种民间手工艺品,它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在民间传承。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剪纸艺术风格,如北方的窗花、南方的梅花剪纸等。
2.2 宫廷剪纸的兴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剪纸也逐渐进入了宫廷,成为了皇室贵族的装饰品。
宫廷剪纸在设计、制作较民间剪纸更加精细,图案更加复杂,注重表现皇权的气势。
2.3 剪纸的现代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剪纸艺术逐渐注入现代元素,结合了绘画、雕刻和其他艺术形式。
现代剪纸作品不仅形式多样,而且表现了更加丰富的主题和意境。
第三章:剪纸的艺术特点3.1简约而精致剪纸以其简约而精致的特点而闻名,它通过剪刀创造出独特的线条和纹理,使平面的纸张呈现立体的效果。
3.2寓意深远剪纸作品往往寓意深远,每个图案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如福字代表好运,蝴蝶代表美好的爱情等。
3.3注重对比剪纸注重对比的使用,通过对比的强烈对比,使图案更加鲜明和生动。
对比的元素可以是形状、颜色、纹理等。
第四章:剪纸的应用4.1 装饰品剪纸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品,经过精心制作后可作为装饰品摆放在居室中,增添居室的艺术氛围。
4.2 节日庆祝剪纸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如春节期间常用剪纸装饰门窗,以驱邪迎福。
而在其他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也会使用剪纸进行装饰和庆祝。
4.3文化交流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常常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国友人,用于展示中国的民间艺术和文化遗产。
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剪纸图案的详细说明、剪纸艺术家的介绍以及相关的剪纸展览和活动信息。
民传学习计划姓名:张风平学号:110613012 班级:机制本3班剪纸概述一、剪纸的概念剪纸就是把纸剪成图案的艺术。
剪纸不仅可以用剪刀剪,还可以用刻刀了来刻,甚至,有些人还用手来撕,这些也都算是剪纸。
从材料方面来说,除了最常用的各种纸张外,还可以用金属薄片、树叶、布、绢等材料制作,这些,也算是剪纸。
因此,总的来说,剪纸是指在材料面上透空镂刻图像的艺术。
二、剪纸的历史剪纸是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远古时期,劳动人民为了表达对美的追求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从陶器啦、铜器啦、织绣啦等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的花纹中,慢慢地演变出了我国特有的剪纸艺术。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剪纸,是1959年新疆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对猴》、《对马》团花剪纸,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从技法上讲,这两幅剪纸并非萌芽的原始状态,艺术表现已相当成熟了。
所以,可以想象,在此之前相当长的时期里,剪纸已经存在了。
它以很强的装饰性、趣味性,显示出独特的生命力,千百年来蓬勃发展,经久不衰。
它就像一颗颗灿烂的星星,装点着房屋,装点着环境,美化着人们的生活。
用这种亲切的、朴素的、通俗美观的艺术表现形式,抒发着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
三、剪纸的题材与内容剪纸起源于民间,是一种民间艺术。
因此,剪纸的题材与内容必然要受到历史社会的习俗、生产、政治、宗教、等方面的影响。
总结起来,剪纸的题材与内容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祈祥纳福由于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饱受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加上、饥荒,使他们的生活贫困、动荡不安。
所以,他们就有着渴望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因此,在剪纸中就有许许多多的反映幸福安乐、吉祥如意的内容。
这些作品构思非常巧妙,利用谐音、借喻、变形、比拟等各种手法,把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的形象表达出来。
这部分剪纸的内容,多数是取材于劳动人民所熟悉或喜闻乐见的故事和传说。
比如“牛郎织女”、“劈山救母”等民间传说;还有“红楼梦”、“西厢记”、“白蛇传”、“西游记”、“水浒”、“杨家将”等历史戏剧人物;以及“老鼠啃蜡台”、“猴子吃桃”、“回娘家”等情趣幽默的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