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思维导图
- 格式:docx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7
黑龙江统招专升本艺术概论之艺术的功能与教育一、思维导图二、考点摘要本章重点掌握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教育的意义以及艺术教育的任务与目标。
三、常考知识点(一)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的社会功能特点代表人物及作品审美认知作用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知功能恩格斯认为从巴尔扎克的社会小说《人间喜剧》学到的比从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统计学家要多。
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以情感人托尔斯泰《如歌的行板》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审美娱乐作用能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能使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以新的精力去投入新的工作寓教于乐(二)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1.在当代社会中,艺术教育显得更加必要和紧迫。
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获得巨大的发展。
一方面,造成了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变得更加舒适和富有,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和消遣需要。
另一方面,高科技社会,又使社会分工更加专门化和职业化,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反而更加焦虑和不安。
人们渴望超出有限的物质生存需要,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
2.人们需要在艺术中恢复自身的全面发展,通过对艺术与美的追求,提高人的价值,达到个性发展,实现人格的完善。
(三)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艺术教育的任务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理解: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四、常考名词解释1.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2.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其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新艺术运动时间:19C末 20C初
地点:起源于法国,对欧美产生影响
性质:一次影响相当大,内容很广泛的非常重要的形式主义运
动
特点: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平面,在装饰上突出曲线、有
机形态,装饰动机基本源于自然形态
意识形态
①一次形式主义运动,是知识分子在面对工业和过渡装饰风格泛滥的双重前提下
的一次不成功的改革前提。
② 是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③准确的说,这是一场运动而不是一个风格。
影响
①是世纪之交的一次承上启下的设计运动,它继承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
和设计探索,希望在设计矫揉造作的风气泛滥时期,在工业化风格浮现的时期,
重新以自然主义风格开设计新鲜气息的先河,复兴设计的优良传统。
② 发生在两个时期的交叉时期,旧的手工艺时代接近尾声,现代化的时代即将出
现。
③ 从意识形态看预示了旧时代接近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现代主义即将来临,它本
身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
称谓
德国:青年风格
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
意大利:自由风格(面条风格)
英国:现代风格
西班牙:现代派
斯堪的纳维亚:“工艺美术运动”。
黑龙江统招专升本艺术概论之艺术鉴赏一、思维导图二、考点摘要本章重点掌握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审美心理、审美过程,以及艺术批评的作用和特征。
一、常考知识点(一)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第一,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在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他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第二,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的接受,而是积极主动的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第三,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二)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第一,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
第二,艺术鉴赏力的提高,离不开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第三,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
第四,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
离不开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
第五,美育与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三)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1)艺术鉴赏中的多样性与一致性,多样性:艺术种类的多样性,一致性:时代民族的一致性。
(2)艺术鉴赏中的保守性与变异性,保守性:审美定向期待视野,变异性:审美创新期待视野。
(四)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注意心理过程最重要的特点,也是审美心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点。
感知以感知为基础的,它包含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
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审美感受的心理基础。
在艺术鉴赏中主要运用的是视觉和听觉这两种高级感官。
所谓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整体性的把握。
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等基本特征,它是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
联想由一事物(当前感知的或想起来的事物)想到另外事物的心理过程。
联想可以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和控制联想等。
六年级美术知识点思维导图一、线条•线条是构成一幅画的基本元素之一,可以是直线、曲线或者是由多条线组成的形状。
•线条可以有不同的粗细、长短、方向和质感,通过线条的运用可以表达出物体的形状、轮廓和纹理等特征。
二、色彩•色彩是画面中最直观、最具有表现力的元素之一,可以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表达情感、氛围和主题。
•色彩可以分为主色、次色和辅色,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可以创造出各种效果和意境。
三、形状•形状是指物体的外形和轮廓,可以是具体的物体形状,也可以是抽象的几何形状。
•形状可以通过线条的组合、填充色彩和阴影等手法来表达出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四、空间•空间是指画面中物体所占的位置和相对关系,可以是平面空间或者是立体空间。
•通过透视、比例、阴影和重叠等技巧可以表现出画面中物体的立体感和深度。
五、纹理•纹理是指物体表面的质感和纹路,可以是光滑的、粗糙的或者是有纹理的。
•通过线条、色彩和阴影等技巧可以表现出物体的纹理特征,使画面更加生动和立体。
六、光影•光影是指物体在光线照射下产生的明暗关系,可以通过阴影和高光等手法来表现。
•光影可以给画面带来层次感和立体感,使画面更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
七、构图•构图是指画面中物体的布局和组合方式,可以通过排列、重复和对比等手法来达到视觉的平衡和美感。
•合理的构图可以使画面更有吸引力和表现力,引导观众的视线和注意力。
八、题材•题材是指绘画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内容,可以是风景、人物、动物或者抽象的理念等。
•不同的题材要求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技巧,通过选择合适的题材可以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九、创意•创意是指在表达中融入个人的独特思考和想象力,通过创新的方式来呈现作品。
•创意可以使作品更具个性和艺术性,展现出独特的视角和观点。
通过以上九个方面的知识点,六年级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和实践中能够不断探索、发现和表达自己的美术天赋,成为真正的小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