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级岩土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题目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土层地下设计与施工》课程设计题目: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学院名称:核资源工程学院指导老师:招国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2016年6月土层地下建筑设计与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的目的与要求《土层地下建筑设计与施工》是城市地下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完成该门课程之后进行的。
该课程设计主要针对工程实际,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本课程的理解与应用的能力,着重掌握基本的设计理论、方法,为学生的毕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为了城市地下工程专业的学生适应工作的需要,所以有必要进行该门课程的课程设计。
二、设计题目人工降低地下水位三、课程设计资料某工程开挖一底面积为30m×50m的矩形基坑,坑深4.0m,地下水位在自然地面一下1.0m处,土质为含粘土的细砂,不透水层在地面以下20m处,土的渗透系数k=5m/d,基坑边坡采用1:0.5的坡度。
四、课程设计要求1、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简介;2、基坑降水设计参数计算;3、方案的确定;4、施工准备;5、操作工艺和顺序;6、施工要点;7、质量标准;8、成品保护;9、安全措施;10、安全标准。
五、课程设计时间安排课程设计时间:2016.5.24~2016.6.20目录一、工程概况 (4)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简介 (4)三、基坑降水设计参数计算 (4)1、井点降水类型的选择 (4)2、基坑降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4)3、基坑图形面积的计算 (4)4、基坑总涌水量的计算 (4)5、单井点抽水量的确定 (4)6、井点管根数及间距的确定 (4)7、验算基坑中心降水深度 (4)8、抽水设备的选择 (4)四、方案的确定 (5)五、施工准备 (8)六、操作工艺和顺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施工要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下工程施工真题一、设计计划1、测量与物理勘探:在地下工程施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测量与物理勘探,以确定地下情况,为地下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请描述常用的测量与物理勘探方法,以及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
2、工程布局:在地下工程施工时,工程布局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请描述地下工程布局的原则和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工程布局对施工的影响及如何进行优化。
3、设计方案:地下工程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地质、水文、环境等因素,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可行性。
请列举地下工程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设计方案对施工的影响。
二、施工工艺1、开挖与支护:地下工程的开挖与支护是施工的核心环节,其安全与质量对整个工程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请描述地下工程开挖与支护的常用方法和技术,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2、地下爆破:在某些情况下,地下工程需要进行爆破作业,以便快速开采和处理地下岩石。
请描述地下爆破的原理和技术,以及在实际施工中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地下混凝土浇筑:地下工程中地下混凝土浇筑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请描述地下混凝土浇筑的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和施工注意事项,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说明。
三、安全管理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地下工程施工现场是一个高危的环境,安全管理是保障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
请描述地下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和措施,并提出一些常见的安全事故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2、风险评估与防范:在地下工程施工中,需要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和防范,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安全完工。
请描述地下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风险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说明。
3、应急预案:地下工程施工中突发事件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以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稳定。
请描述地下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突发事件及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说明。
2021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案例考试真题及答案上午卷单项选择题1、某公路需填方,要求填土干重度为γd=17.8 kN/m3,需填方量为40万m3,对采料场勘察结果为:土的比重Gs=2.7 g/cm3;含水量W=15.2%;孔隙比e=0.823。
该料场储量至少要到达( )才能满足要求。
(以万m3计)(A) 48 (B) 72 (C) 96 (D) 1442、某场地地下水位如图,黏土层饱和重度γs=19.2 kN/m3,砂层中承压水头h w =15 m,(由砂层顶面起算),h1=4 m,h2=8 m,砂层顶面有效应力及黏土层中的单位渗流力最接近( )。
(A) 43.6 kPa;3.75 kN/m3(B) 88.2 kPa:7.6 kN/m3(C) 150 kPa;10.1 kN/m3(D) 193.6 kPa;15.5 kN/m33、对于饱和软黏土进展开口钢环十字板剪切试验,十字板常数为129.41 m-2,钢环系数为0.00386 kN/0.01mm,某一试验点的测试钢环读数记录如下表,该试验点处土的灵敏度最接近( )。
原状土读数0.01mm2.5 7.6 12.6 17.8 23.0 27.6 31.2 32.5 35.4 36.5 34.0 30.8 30.0重塑土读数0.01mm1.0 3.6 6.2 8.7 11.2 13.5 14.5 14.8 14.6 13.8 13.2 13.0 —轴杆计数0.01mm 0.2 0.8 1.3 1.82.3 2.6 2.8 2.6 2.5 2.5 2.5 ——(A)2.5 (B) 2.8 (C) 3.3 (D) 3.84、用内径为79.8 mm,高为20 mm的环刀切取未扰动黏性土试样,比重Gs=2.70,含水量W=40.3%,湿土质量154 g,现做侧限压缩试验,在压力100kPa和200 kPa作用下,试样总压缩量分别为S1=1.4 mm和S2=2.0 mm,其压缩系数a1-2最接近( )。
第1篇一、设计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地下空间利用需求的增加,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对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分析,深入了解地下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培养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目标1. 理解地下工程的概念、分类和特点;2. 掌握地下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3.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设计内容1. 地下工程概况(1)地下工程的分类:按领域用途、空间位置等进行分类;(2)地下工程的特点:如施工环境复杂、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等;(3)地下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如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环保等。
2. 地下工程施工方法(1)明挖法:放坡开挖、非放坡开挖等;(2)暗挖法:浅埋暗挖法、盾构法、沉管法等;(3)特殊施工方法:如冻结法、顶管法等。
3. 地下工程施工组织(1)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进度、施工方案、施工资源、施工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内容;(2)施工平面布置:包括施工场地、施工道路、临时设施、施工设备等;(3)施工资源配置: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4. 地下工程施工案例分析选择典型地下工程案例,分析其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施工组织、施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四、设计步骤1. 确定设计题目,收集相关资料;2. 分析地下工程概况,确定施工方法;3. 制定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平面布置;4. 进行施工资源配置,确定施工进度;5.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进行答辩。
五、设计评价1. 设计报告的完整性、合理性;2. 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3. 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有效性;4. 案例分析的真实性、深度;5. 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通过本次地下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学生将全面了解地下工程施工技术,提高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地下工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土木工程师-专业知识(岩土)-基坑工程与地下工程-7.2地下工程[单选题]1.设计时对地下连续墙墙身结构质量检侧,宜优先采用下列哪种方法?()[2009年真题]A.高应变动测法B(江南博哥).声波透射法C.低应变动测法D.钻芯法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10.2.18条规定,对地下连续墙的检测,应采用钻孔取芯或声波透射法。
在检测桩时,钻孔抽芯法通过钻取混凝土芯样和桩底持力层岩芯,既可直观判别桩身混凝土的连续性,又可通过芯样试压,了解相应混凝土和岩样的强度,是大直径桩的重要检测方法。
不足之处是一孔之见,存在片面性,且检测费用大,效率低。
声波透射法通过预埋管逐个剖面检测桩身质量,既能可靠地发现桩身缺陷,又能合理地评定缺陷的位置、大小和形态,不足之处是需要预埋管,检测时缺乏随机性,且只能有效检测桩身质量。
混凝土墙体的检测一般要求无损检测,又因其厚度比地层要小很多,要求的探测深度浅。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对地下连续墙墙身结构检测宜优先选用声波透射法。
[单选题]2.在地下洞室选址区内,岩体中的水平应力值较大,测得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南北方向。
问地下厂房长轴方向为下列哪一选项时,最不利于厂房侧岩的岩体稳定?()[2010年真题]A.地下厂房长轴方向为东西方向B.地下厂房长轴方向为北东方向C.地下厂房长轴方向为南北方向D.地下厂房长轴方向为北西方向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铁路工程地质勘查规范》(TB 10012—2019)第4.3.1条第7款规定,隧道宜避开高地应力区,不能避开时,洞轴宜平行最大主应力方向。
由此可知最不利的方向应为垂直于最大主应力的方向。
[单选题]3.在具有高承压水头的细砂层中用冻结法支护开挖隧道的旁通道,由于工作失误,致使冻土融化,承压水携带大量砂粒涌入已经衬砌完成的隧道,周围地面急剧下沉,此时最快捷、最有效的抢险措施应是下列哪个选项?()[2011年真题]A.堵溃口B.对流沙段地基进行水泥灌浆C.从隧道内向外抽水D.封堵已经塌陷的隧道两端,向其中回灌高压水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隧道局部破坏抢险措施包括:①封堵隧道,向隧道内灌水,尽快形成和保持隧道内外压力平衡;②减轻地面附加荷载,防止对地面的冲击振动;③防止江水和地表水进入事故区段;④稳定土体,减少土体扰动,补充地层损失;⑤全面管制,保障安全顺利抢险。
1、新奥法的含义为()?答案:奥地利隧道施⼯的新⽅法。
它是以喷射混凝⼟和锚杆作为主要⽀护⼿段,通过监测控制围岩的变形,便于充分发挥围岩的⾃承能⼒的施⼯⽅法。
它是在喷锚⽀护技术的基础上总结和提出的。
2、新奥法施⼯的基本原则为()?答案: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
3、盾构法的含义为()?答案:是在地表以下⼟层或松软岩层中暗挖隧道的⼀种施⼯⽅法。
以盾构机来开挖、出渣、安装预制衬砌管件,形成地下管道。
4、盾构法的施⼯⽅法()?答案:开挖竖井将盾构机下沉到施⼯位置;盾构机挖⼟、护壁、出渣、安装管件,逐步向前推进,⾄终点位置由竖井将盾构机提升到地⾯。
5、沉井法的含义为()?答案:是通过不稳定含⽔地层的或⽆法放坡施⼯⼀种特殊施⼯⽅法。
具体为:在地表将预先制作好沉井的刃脚和⼀段井壁,在其掩护下,边掘进边下沉,随下沉,在地⾯相应接长井壁,直到沉到设计深度。
然后在封闭井底。
6、洞室围岩稳定的条件()?答案:地下岩体中开挖洞室,打破了岩体的应⼒平衡;围岩向洞室⽅向发⽣位移,寻求新的平衡,此时岩体⾃稳;若围岩强度不⾜或有不利的软弱结构⾯,则围岩岩块掉落或发⽣过⼤的变形,则需要进⾏围岩⽀护。
7、⼟体的应⼒、应变测试仪器及⽅法?答案:(1)⼟压⼒计测试、静⼒载荷实验、动⼒触探、静⼒触探、原位⼗字板剪⼒实验、旁压实验等;(2)岩体变形实验、强度实验、声波实验、应⼒测量等;8、弹性波测试的原理、⽅法及成果应⽤?答案:(1)利⽤弹性波在岩体内的传播特性,以测定岩体的弹性常数,了解岩体的某些物理⼒学性质、判断岩体的完整性及破坏程度等。
弹性介质中的某⼀点,由于某种原因⽽引起初始扰动或震动时,这⼀扰动或震动将以波的形式在弹性介质内传播,称之为弹性波。
(2)在洞壁上某⼀点锤击产⽣震动,另外⼀点接收有关的波形及各种数据,通过⼀定的计算公式计算波速、动弹模、泊松⽐等;(3)成果可⽤于围岩分类、判别灌浆效果、推测岩体的应⼒⽅向、测定洞室松动圈范围;9、影响弹性波的地质因素?答案:与岩体的种类、岩质、空隙率、密度、弹性常数、抗拉强度、应⼒状态、节理、裂隙、断层、破碎带等有关;10、围岩的定义?答案:洞室开挖以后,其周围岩体应⼒受到影响的那部分岩体叫围岩。
以下为本人选做的50题,题目记得不很清楚了,靠大家共同回忆。
红色为本人答案(题序正确),有不少错误,望大家共同讨论。
看了网友们的讨论,不由得担心起来,错的太多了,蓝色的为本次编辑注释。
收集了其他网友的信息和本人考试时的印象,对未做部分作了一定程度的补充,在广大网友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目前60道题大都回忆起来了,但带蓝色的题目(共9题)及顺序不很准确,希网友继续提供线索及参加讨论(可能想不出来了,更新到此结束,下一步看看成绩单再讨论吧)。
上午1、公路,已知需求土的干密度和土场土密度比重含水量,求需土量。
48万方这题出得太损,答案错误,没有办法,不可能去查规范,平时也没有看到过两倍的说法。
陷井:储量为用量的2倍正确答案962、承压水头下的有效应力渗透力。
43.6kPa/3.75KN/m.这题应该没有疑问,标准答案,这题没有陷井,考点为有效应力、渗透力3、已知十字板试验的原、扰、中轴三组读数,求灵敏度。
2.8 这题应该没有疑问,标准答案。
本题陷井为中轴的计数,不能和原状、扰动的读数相对应4、已知e,Gs,h1、h2,求a=?。
0.6 这题应该没有疑问,标准答案这题没有陷井5、6*8涵洞厚0.4米,上面与地下水齐平,上覆盖1米土,重度18KN/M3,求抗浮K=1.05米时的覆土厚度。
结果我没有求出,是否是1.2米?这题没有陷井6、考试中的地梁铺ESP求厚度,知道沉降量,ESP的压缩模量,△p 为8m厚土的重度反求ESP厚度.网友khidichp、lfw 等提供:d-150=△p/Es*d△p=20x8=160Es=0.5Mpa解得:d=220mm7、已知Ai,Hi,ES,求当量Es=?。
16.6MPa 这题应该没有疑问,标准答案这题没有陷井8、已知e0,a(第1、3层),Es(第2层),附加应力线(筏基和条基两条),hi,求筏基和条基的沉降比sf/st=1.23这题应该没有疑问,标准答案这题没有陷井9、油灌。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地下建筑结构》课程是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高年级重点专业课程,涉及学科广,授课内容丰富,而且直接与目前的实际工程类型紧密结合,需要有扎实的基础专业知识,如:工程地质学、岩土工程学、基础工程学、岩土力学、基坑工程学、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等。
与本课程相配套的课程设计,选取目前实际工程最为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专题进行,通过课程设计的练习主要考察学生们对本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锻炼基本的设计技能,了解工程设计的主要程序和要点,掌握岩土的基本性质和物理力学参数的联系和规律。
巩固专业知识,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选取常见的地下工程类型之一的基坑工程开展,主要进行基坑支护设计,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一、设计题目(一)工程规模和周边环境广州市东濠涌污水处理工程拟设地下水质净化泵房滤池,滤池呈长方形,由西北向东南布置。
长约90m,宽约25m,基坑深约6m。
详见图1,需要进行基坑支护设计。
建设场地的地貌单元属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形起伏小,原为闲置地,经人工平整后地势平坦,钻孔孔口高程为8.30m。
北侧为约5m宽的过道,东侧距离坑边为4m有一排旧老民居,基础和结构差;南侧7m为6层的小学教学楼,西侧为河涌(涌堤距离坑边15m)。
图1、建设小区平面规划图(二)场地岩土工程资料根据场地勘察揭示的地质资料,经综合整理,可将场地内岩土自上而下划分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海陆交互相沉积土层、残积土层及白垩系沉积岩等四大类。
现分述如下:一)人工填土层(Q4ml,层号1)顶面高程8.30~9.55m,厚度3.00~4.50m;土性为杂填土,灰褐、灰黄、褐红等杂色,由粉质粘土、中粗砂、砾砂、碎石、砼块、块石等建筑垃圾组成,硬质物含量约占20~70%,稍湿,稍压实。
标贯试验2次,实测击数范围值N’=6~7击。
二)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土层(Q4mc,层号2)普遍分布,按土性不同可划分为4个亚层。
土木工程师-专业案例(岩土)-基坑工程与地下工程-7.1基坑工程[单选题]1.紧靠某长200m大型地下结构中部的位置新开挖一个深9m的基坑,基坑长20m,宽10m。
新开挖基坑采用地下连续(江南博哥)墙支护,在长边的中部设支撑一层,支撑一端支于已有地下结构中板位置,支撑截面为高0.8m,宽0.6m,平面位置如图虚线所示,采用C30钢筋混凝土,设其弹性模量E=30GPa,采用弹性支点法计算连续墙的受力,取单位米宽度作计算单元,支撑的支点刚度系数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2014年真题]题1图A.72MN/mB.144MN/mC.288MN/mD.360MN/m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第4.1.10条式(4.1.10),支撑的支点刚度系数为:kR=αREAba/(λl0s)=1.0×30×103×0.8×0.6×1.0/(1.0×10×10)=144MN/m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单选题]2.某Ⅰ级铁路路基,拟采用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的支挡结构,高10m,土工格栅拉筋的上下层间距为1.0m,拉筋与填料间的黏聚力为5kPa,拉筋与填料之间的内摩擦角为15°,重度为21kN/m3。
经计算,6m深度处的水平土压应力为75kPa,根据《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6),深度6m处的拉筋的水平回折包裹长度的计算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2014年真题]A.1.0mB.1.5mC.2.0mD.2.5m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6)第8.2.14条式(8.2.14),深度6m处的拉筋的水平回折包裹长度为:l0=Dσhi/[2(c+γhitanΔ)]由题可知:D=1.0m,σhi=75kPa,c=5kPa,γ=21kN/m3,hi=6m,Δ=15°则:l0=Dσhi/[2(c+γhitanΔ)]=1.0×75/[2×(5+21×6×tan15°)]=0.97m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前言校园有限的占地面积使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地面的建筑及人流密度越来越大,甚至超过了其负荷载,而随着学校综合实力的增强,需要进一步扩大建设。
为此,开发地下空间,把一些重要的建筑实施置于地下,已势在必行。
作为学期末的一项课程设计内容,同时也作为一种倡导,我们在学校北区学十九楼、综合办公楼(包括地调楼)、图书馆、探工楼、综合楼、信工楼之间区域拟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综合地下商业街及地下停车库,其中地下一层主要为地下综合商业街;地下二层为停车库。
规划区域面积4860平方米,主要任务:(1)对开发区域进行总体规划,并使用GPS和测量等手段,绘制规划区的平面位置图;(2)认真调查规划区的工程地址和水文地质情况,包括原有地下建筑和各种管线的布设情况;(3)分析地下拟建工程的功能和特点,结合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地下拟建工程建筑的布局方案;(4)绘制拟建地下工程的平面布置图和三维立体规划图;(5)确定工程的具体设计方案,并对工程主要位置进行相应的降水、支护、管片衬砌等的设计;所要提交的报告包括北区地下空间现状及总体规划、盾构管片衬砌设计、主出入口降水设计、主出入口基坑支护设计、设计结论五部分内容。
由于篇幅有限,文末列出了主要的文献名录,再次感谢相关文献资料的作者、编者,本文由cc组织编写,编写成员有。
各部分分工内容如下:盾构计算——xxxxxxxxx、降水计算——支护计算——CAD制作——排版汇总——全文有cc统稿,在本文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指导老师xx,李xx及xx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深表感谢!限于编者的水平有限和时间,对文中谬误和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目录前言 (1)目录 (2)1工程概况 (4)1.1工程简介 (4)1.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1.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4)1.4拟建区域已建建筑情况 (5)1.5拟建建筑的具体规划 (5)1.5.1地下一层 (5)1.5.2地下二层: (7)1.6规划区域的空间开发的前景 (7)2盾构施工 (8)2.1衬砌方式 (8)2.2衬砌设计 (8)2.2.1管片尺寸 (8)2.2.2 场地条件 (8)2. 2.3 设计方法 (9)2.2.4 荷载条件 (9)2.2.5计算内力 (12)2.2.6配筋 (12)2.2.7验算衬砌管片的安全性 (17)2.2.8结论 (23)3降水设计 (24)3.1概述 (24)3.2 基坑降水设计方案 (24)3.2.1 降水设计基本参数及原则 (24)3.2.2降水设计计算 (24)3.3 降水井的布置和结构 (25)3.3.1降水井的布置 (25)3.3.2井点结构 (26)3.3.3基坑中心点水位降深验算 (27)3.4 管井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28)3.4.1施工工艺(如图3-4) (28)3.4.2施工准备 (28)3.4.3放井位 (28)3.4.4挖探坑 (29)3.4.5成孔 (29)3.4.6换浆 (29)3.4.7 吊放井管 (29)3.4.8洗井 (29)3.4.9 水泵安装 (29)3.5 补救措施 (29)3.6 工程环境影响监测与防治 (30)3.6.1 工程环境影响监测 (30)3.6.2 工程环境影响防治 (30)4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31)4.1 设计内容 (31)4.1.1墙体宽度和深度 (31)4.1.2宽度方向布桩形式 (31)4.1.3墙体强度 (31)4.1.4其他加固措施 (31)4.2土压力计算及嵌固深度设计值 (31)4.2.1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计算参数的确定 (31)4.2.2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计算 (32)4.2.3力学计算简图 (34)4.2.4 嵌固深度设计值 (34)4.2.5 重力混凝土挡土墙厚度设计 (34)4.2.6抗倾覆验算 (35)4.2.7 抗滑验算 (36)结束语 (37)致谢 (38)参考文献 (39)1工程概况1.1 工程简介该工程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综合地下商城,其地上已建的建筑有综合教学楼、探工楼、学生19号楼,另外还有一些与此相关的配套建筑(具体见中国地质大学区域平面布置图1-1)。
2009年注册⼟⽊⼯程师(岩⼟)《专业案例考试(下)》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2009年注册⼟⽊⼯程师(岩⼟)《专业案例考试(下)》真题及详解案例分析题(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个符合题意) 1.某⼯程⽔质分析试验结果见下表:其总矿化度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A .480mg/L B .585mg/L C .660mg/L D .690mg/L 【答案】A【解析】总矿化度是指地下⽔含离⼦、分⼦与化合物的总量。
矿化程度包括全部的溶解组分和胶体物质,但不包括游离⽓体(即不计侵蚀性CO 2及游离CO 2),通常以可虑性蒸发残渣表⽰,可按⽔分析所得的全部阴阳离⼦含量的总和(HCO 3-含量取⼀半)表⽰残渣量。
题中所给条件下总矿化度为:2.某常⽔头渗透试验装置见下图,⼟样I 的渗透系数k 1=0.2cm/s ,⼟样Ⅱ的渗透系数k 2=0.1cm/s ,⼟样横截⾯积A =200cm 2,如果保持图中⽔位恒定,则该试验的流量Q151.3928.7875.4320.2310.8083.4727.19366.00480.29/2mg L+++++++?=应保持在()。
题2图A .10.0cm3/s B .11.1cm 3/s C .13.3cm 3/s D .15.0cm 3/s 【答案】C【解析】假设⼟样Ⅰ、⼟样Ⅱ各⾃的⽔头损失分别为、,则:根据渗流连续原理,流经两⼟样的渗流流量相等,根据达西定律可得:1h ?2h ?1230h h cm ?+?=121212h hk k l l ??=⼟样长度==30cm ,求解上述两个⽅程,可得:=10cm ,=20cm流量将已知数代⼊,得:3.取直径为50mm ,长为70mm 的标准岩⽯试件,进⾏径向点荷载强度试验,测得破坏时极限荷载为4000N ,破坏瞬间加荷点未发⽣贯⼊现象,该岩⽯的坚硬程度属于()。
A .软岩B .较软岩C .较坚硬岩D .坚硬岩【答案】C【解析】根据《⼯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附录A 、第3.3.1条和第3.3.3条,计算如下:①等价岩⼼直径为:,得。
2009级岩土《地基处理课程设计》:高速公路深厚软土地基加固1.1 设计资料1.1.1 工程概况沿海某高速公路需经过一段长约1.8km、厚度为26.5m~51.6m的软土区。
公路设计标准为双向六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100 km/h。
路基设计宽度为33.5m、高度为5m、坡度为1:1.5。
路基填料为细粒土。
1.1.2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现场地质勘探揭露,该场地地表有一层约1m厚的含砂粉质黏土相对硬壳层,其下土层依次为:淤泥质黏土、褐黄色粉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和砂砾层。
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1.1。
表1.1 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1.2 设计要求与内容1)根据荷载特点、道路结构形式等,为防止工后沉降过大,实现行车平顺,要求软土地基经加固处理后的工后沉降量不超过15cm。
2)要求分别给出一种排水固结法和一种复合地基法的设计方案,并提供详细设计文件,供甲方决策时参考。
设计文件包括:①设计计算说明书:排水固结法说明书中应包含普通或袋装砂井直径(或者塑料排水带规格)、间距、深度及布置、加载计划、地基强度增长预估、加载过程地基稳定性验算、沉降计算等内容(设计时应考虑井阻效应和涂抹影响);复合地基法说明书应包括一般设计、桩体材料与尺寸、单桩与复合地基承载力验算、沉降验算等内容;②施工图。
3)给出明确的质量检验与监测要求。
4)推荐其中一种处理方法并给出理由。
主要参考书目1 龚晓南.地基处理手册(第二版/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008.2 《工程地质手册》编写委员会.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 《岩土工程手册》编写委员会.岩土工程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土木工程师-专业案例(岩土)-基坑工程与地下工程-7.3地下水控制[单选题]1.某基坑开挖深度为8.0m,其基坑形状及场地土层如下图所示,基坑周边无重要构筑物及管线。
粉细砂层渗透系数为1(江南博哥).5×10-2cm/s,在水位观测孔中测得该层地下水水位埋深为0.5m。
为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不致发生突涌,拟采用完整井降水措施(降水井管井过滤器半径设计为0.15m,过滤器长度与含水层厚度一致),将地下水水位降至基坑开挖面以下0.5m,试问,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估算本基坑降水时至少需要布置的降水井数量(口)为下列何项?()[2012年真题]题1图A.2B.3C.4D.5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第7.3.15条规定,降水井的单井设计流量可按下式计算:q=1.1Q/n。
式中,Q为基坑降水的总涌水量(m3/d);n为降水井数量。
①计算基坑降水的总涌水量(m3/d):根据附录E第E.0.3规定,群井按大井简化的均质含水层承压水完整井的基坑降水总涌水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Q=2πkMsd/ln(1+R/r0)式中,M为承压含水层厚度(m),本场地含水层为承压含水层,故M=12m。
r0为沿基坑周边均匀布置的降水井群所围面积等效圆的半径(m)。
其等效半径r0为:式中,A为降水井群连线所围的面积。
sd为基坑地下水位的设计降深(m),经计算为:sd=8.0-0.5+0.5=8.0m。
R为降水影响半径(m)。
根据式(7.3.7-2),即确定。
式中,sw为井水位降深(m),当井水位降深小于10m时,取sw=10m。
k为含水层的渗透系数(m/d)。
故其中,k=1.5×10-2×60×60×24×10-2=12.96m/d因此,基坑降水的总涌水量为:Q=2πkMsd/ln(1+R/r0)=2π×12.96×12×8/ln(1+360/40)=3395.0m3/d②计算降水井单井流量(m3/d):根据7.3.16条第3款规定,管井的单井出水能力可按下式计算:式中,q0为单井出水能力(m3/d);rs为过滤器半径(m);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歇台子隧道洞身横断面及Ⅳ级围岩衬砌结构设计学号:201003010333姓名:汪越指导教师:路军富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1摘要为了较快速经济得开通广甘高速公路,特在歇台子开挖隧道。
本设计为歇台子隧道洞身设计。
本设计采用二次衬砌的方法对洞身支护。
本设计并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ANSYS软件对洞身剖面内力计算分析,得出轴力、弯矩。
通过轴力、弯矩计算出个节点安全系数。
根据规范,运用安全系数法计算并配置钢筋。
本设计根据规范,采用最大宽度法计算出钢筋混凝土的裂缝宽度。
本设计采用CAD软件绘出建筑限界图、内轮廓设计图、钢筋配置图。
关键词:有限元衬砌ANSYS CAD 最大宽度2目录1.自然地理条件 (4)1.1地形地貌 (4)1.2气象 (4)2.隧道总体设计原则 (4)3.设计依据 (5)4.隧道断面布置 (6)5.围岩压力计算 (9)6.隧道初支 (10)7.隧道衬砌设计与计 (11)7.1钢筋配置: (15)8.施工组织设计 (20)8.1施工方案 (20)8.2施工方法及其措施 (21)31.自然地理条件1.1地形地貌隧址区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与秦岭西部山区的交界部位。
地形地貌受地质构造和岩性控制,山川水系与构造基本一致,多呈NE~SW向展布。
隧道地处三堆沟右岸,李家沟左岸,在宏观上表现为两沟(三堆沟和李家沟)夹一山(李家山)的地貌形态。
隧道穿越李家山,山体浑厚,两侧基本对称,呈“人”字型;山岭由一系列串珠状排列的小山头组成,总体上呈N60°W展布,与隧道轴线大角度相交,其山顶海拔标高为943m(区内最高点);区内最低面为三堆沟,标高仅为633m;相对高差达310m,属构造剥蚀中等切割低山河谷地貌。
1.2气象隧址区地处四川省西北部,属盆地山地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夏热冬暖、年较差小、四季分明、终年湿润;春秋早,春暖秋意凉;冬干春旱,初夏雨少,秋绵绵;盛夏降水相对集中;年平均气温16℃,一月平均气温最低,为4.9℃,七月最高为26℃。
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知识上午试卷真题2009年一、单项选择题1、对地层某结构面的产状记为30°∠60°时,( )对结构面的描述是正确的。
(A) 倾向30°;倾角60°(B) 走向30°;倾角60°(C) 倾向60°;倾角30°(D) 走向30°;倾角60°2、现场直接剪切试验,最大法向荷载应按( )的要求选取。
(A) 大于结构荷载产生的附加应力(B) 大于上覆岩土体的有效自重压力(C) 大于试验岩土体的极限承载力(D) 大于设计荷载3( )的曲线形状。
(A) 直线(B) S形曲线(C) 应变硬化型曲线(D) 应变软化型曲线4、存在可能影响工程稳定性的发震断裂,下列关于建筑物最小避让距离的说法中( )是正确的。
(A) 抗震设防裂度是8°,建筑物设防类别为丙类,最小避让距离150 m(B) 抗震设防裂度是8°,建筑物设防类别为乙类,最小避让距离200 m(C) 抗震设防裂度是9°,建筑物设防类别为丙类,最小避让距离300 m(D) 抗震设防裂度是9°,建筑物设防类别为乙类,最小避让距离400 m5、在岩层中进行跨孔法波速测试,孔距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211—2001)要求的是( )。
(A) 4 m (B) 12 m (C) 20 m (D) 30 m60.25~7、进行开口钢环式十字板剪切试验时,测试读数顺序对的是( )。
(A) 重塑,轴杆,原状(B) 轴杆,重塑,原状(C) 轴杆,原状,重塑(D) 原状,重塑,轴杆8、为测求某一砂样最大干密度和最小干密度分别进行了两次试验,最大两次试验结果为1.58 g/cm3和1.60 g/cm3;最小两次试验结果为1.40 g/cm3和1.42g/cm3。
最大干密度和最小干密度ρdmax 和ρdmin的最终值为( )。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题目
地下工程锚喷支护设计
1 原始条件
某直墙半园拱地下工程的掘进宽度5200mm,墙高1400mm,总高度4000mm。
地下工程最大埋深450m,f=4~6,岩体裂隙发育、易风化。
松动圈分别为900mm 和2500mm。
2 设计内容
分别设计支护型式、支护参数和支护工艺
3 支护设计步骤
(1)支护型式确定
①支护型式选择的原则——技术先进、
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操作简便。
②可能选用的支护型式。
③方案比较、确定合理支护型式。
(2)支护参数确定
①锚杆长度、间排距、锚杆直径;
②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配合比等;
③金属网:钢丝直径、网格尺寸。
(3)确定支护施工工艺
(4)绘制地下工程支护设计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