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精编
- 格式:rtf
- 大小:47.58 KB
- 文档页数:1
江苏省宿迁市名校2024届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用黑色的墨水在白色的纸、绢上作画,这是中国画家所钟情的“黑白世界”。
黑白世界,对中国人来说,它没有绚烂富丽的颜色,它的水墨颜色最能表现自然的朴素本性,能够体现出画家追求自然妙趣的思想。
水墨山水在中国绘画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A.由于所以而且B.虽然但是所以C.不仅而且因此D.因为所以而且2.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片绿叶里有春天的影子,一个微笑里有鼓励的影子,一朵白云里有天空的影子,一次抚摸里有信任的影子。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B.“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
C.“花下清朝留学生速成班的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土山。
”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聒.噪(guō)冠.冕(guān)游弋.(yì)矫.揉造作(jiǎo)B.惭赧.(nǎn)亵.渎(xiè)伛偻.(lǚ)日星隐曜.(yào)C.豢.养(huàn)瞥.见(biē)恣睢.(suī)浩浩汤汤..(dàng)D.恪.守(kè)宽宥.(yòu)阴翳.(yì)雾凇沆砀.(dàng)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已有大概200多年历史的莱芜梆子,唱腔刚劲豪爽、高亢激昂,没有大幅度的旋律变化和音符跳跃,似乎特别有利于正剧的表达。
选择题: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
A. 《狂人日记》(正确答案)
B. 《骆驼祥子》
C. 《家》
D. 《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
A. 杜甫
B. 陆游(正确答案)
C. 李白
D. 王维
下列哪个成语与古代科举考试有关?
A. 悬梁刺股
B. 金榜题名(正确答案)
C. 破釜沉舟
D. 指鹿为马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哪位女性人物有着深厚的感情纠葛?
A. 薛宝钗(正确答案)
B. 林黛玉(也是正确答案)
C. 王熙凤
D. 史湘云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大名著”?
A. 《红楼梦》
B. 《西游记》
C. 《聊斋志异》(正确答案)
D. 《水浒传》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句诗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战乱后的凄凉
B. 考生中榜后的喜悦(正确答案)
C. 游子归乡的急切
D. 春日游园的闲适
下列哪个词语与“月亮”无关?
A. 嫦娥奔月
B. 月明星稀
C. 吴刚伐桂
D. 沧海桑田(正确答案)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诗的作者是谁?
A. 王之涣(正确答案)
B. 王维
C. 李白
D. 杜甫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战国时期的苏秦有关?
A. 卧薪尝胆
B. 悬梁刺股(正确答案)
C. 破釜沉舟
D. 纸上谈兵。
初三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迸发(bèng)应接不暇(xiá)B. 恣意(zì)蹒跚(pán)瞠目结舌(chēng)C. 锲而不舍(qiè)踌躇(chóu)叱咤风云(zhà)D. 徜徉(cháng)踽踽独行(jǔ)栩栩如生(x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学校开展了“绿色校园”活动。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格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D. 由于天气原因,这次运动会不得不延期举行。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猎豹,迅速地冲向终点。
B. 她的笑容如春天般温暖。
C. 他的话语像一把锋利的刀子,直刺人心。
D. 这些星星就像无数颗珍珠,点缀在夜空中。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成熟了,秋天的落叶飘零了,冬天的雪花飘落了。
B.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C. 他不仅聪明,而且勤奋,不仅善良,而且正直。
D. 她的歌声清脆悦耳,她的舞姿优美动人,她的表演生动传神。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嗓门大得像喇叭一样。
B. 他跑得飞快,仿佛一阵风。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的笑声震耳欲聋。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保护环境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C. 难道这不是事实吗?D. 他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因为环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B. 他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因为他勤奋努力。
C.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学习?我们应该认真对待。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中考精品试题汇编(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嘶哑.(yǎ)海峡.(xiá)窄.窄(zhǎi)荇.藻(xìnɡ)B.淤.滩(yū)蓬蒿.(ɡāo)干瘪.(biě)憔.悴(qiáo)C.纤.绳(qiān)胚.芽(pēi)沦.陷(lún)虔.信(qián)D.慰藉.(jí)晨曦.(xī)瞰.望(kàn)白桦.(huà)【解析】选A。
B项,“蒿”应读hāo;C项,“纤”应读qiàn;D项,“藉”应读ji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2014年6月2日,一场创意音乐分享会亮相湖北省博物馆,编钟古乐和西洋乐首次混搭合奏,振聋发聩....,令不少观众大呼过瘾。
B.当人们还在津津乐道....“余额宝”给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冲击时,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开拓者们已经敏锐地察觉到新一轮机会的来临。
C.城市是农民工的谋生之地,也应该是他们的幸福家园。
要让他们真正在城市安居乐业....,在同一片蓝天下幸福生活,关键是破除制度藩篱,解决“身份”背后的社会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问题。
D.任何一个国家在安全面前都难以独善其身....。
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亚洲各国才能共同应对挑战,共维稳定,共享安全。
【解析】选A。
“振聋发聩”指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担负着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B.《中国达人秀》栏目因为没有任何条件限制,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段的都有,他们带来的绝活也多种多样。
C.《爸爸去哪儿》的热播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家庭教育话题的热议。
D.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 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周洋获得金牌,并成为冬奥会历史上成功卫冕该项目的第一人。
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专题09 议论类、说明类文本阅读(教师版)【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你是否好奇过,千年以后,后人会如何看待我们?许多人可能会满意下面的评价:“科技革命持续进展、计算机能力逼近人脑、从分子层次重建细胞、国际贸易步调加快、饮食与健康空前改善、人类寿命延长……”②在这幅美好的21世纪图景中,关于我们自己的历史定位,我们有没有遗漏什么?我们有没有忽略什么东西,而且可能将永远失去它们?到了公元3000年,最可能的答案是:“我们失去了大部分其他的生物,以及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某些特性。
”③我猜想,有些科技拥护者不会同意这个说法。
毕竟,就遥远的将来而言,什么又是人类呢?我们已经进展到这个地步,我们还会继续下去的。
至于其他生物,科技拥护者说,我们应该有办法保存濒危生物的受精卵和组织,之后再利用它们来重建已损毁的生态系统。
甚至这些也没有必要:基因工程将会创造出更能迎合人类需求的新物种和生态系统。
④在我看来,这种观点一旦付诸行动,就是一场危险的赌局.....,这是以未来生物的存亡作为赌注的。
要让数以千万计的生物重生,或人工合成,并把它们集合到运作中的生态系统里,就现有的科学技术而言,是根本不可能达成的。
每种生物在它的栖息地里,都会特别适应特定的物理环境及化学环境。
生物已经进化出某些方式,来适应栖息地中的其他特定生物,而这些方式生物学家目前才刚刚开始了解。
想要从光秃秃的陆地,或空荡荡的水域中,以人工方式合成生态系统,其疯狂..程度并不输给让冰冻人体复活。
至于重新设计人体基因,以便让人类更能适应已经破坏的生物圈,简直就是科幻惊悚小说的材料。
⑤我们不能轻易下此赌注,任凭自然生态受到破坏。
我们姑且假设可以用人工方式重建稳定的生态系统,从而任凭原来的生物和生态系统消失。
那么,我们也可以顺便把图书馆和美术馆烧掉,把莎士比亚、贝多芬、歌德以及甲壳虫乐队的作品也都销毁。
威海市2024年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1分)1. 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 宽宥(yòu)私塾(shú)各得其所(dé)不修边副(fú)B. 闲暇(xiá)翩然(piān)大相径庭(jìng)心不在焉(yān)C. 契合(qì)荤菜(hūn)雕梁画栋(liáng)司空见惯(guàn)D. 云霄(xiāo)贮蓄(zhù)忍俊不禁(jīn)和颜悦色(hé)2. 根据提示,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
(毛泽东《七律·长征》)②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③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④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⑤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过零丁洋》)⑥______,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⑦何处望神州?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⑧大漠沙如雪,______。
(李贺《马诗》)3.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班级开展以汉字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你可以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去读朱自清《经典常谈》中的《〈说文解字〉第一》。
B. 阅读科普作品,可以质疑问难。
如读《昆虫记》,要思考法布尔对动物习性的观察和分析是否全部正确。
C. 阅读外国小说,要理解小说的文化内涵。
如要读懂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不但要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更要了解欧洲的历史、文学等内容。
D. 阅读讽刺作品,要体会其批判精神。
如《儒林外史》,吴敬梓通过塑造范进、杜少卿等反面人物,揭露了科举制度背后的荒谬本质。
4. 请将下列短语填写到横线上,使语意连贯。
(填写序号即可)①赓续红色血脉②听红色故事③传承红色基因学校开展“我的韶山行”研学活动,一路上有“游”有“学”有“研”。
书山有路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30套)专题一•书写1.(2019·重庆市綦江县,1,10分)书法这颗闪耀着传统文化光辉的明珠,在素质教育的天宇中更加璀璨夺目。
书法对于培养人的心理品质和审美能力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信你有一手漂亮的书法,那就尽情地展示吧!请把下面这段歌词正确、规范地写在方格里。
綦江是个好地方,青山绿水好风光,山连山来厂连厂,风吹稻花起波浪。
綦江越来越兴旺,城乡旧貌换新2.(2019·山东省临沂市,1,2分)临沂是书画名城,既为沂蒙学子,书写当自求高格。
请从下面的对联中任选一联,抄写在田字格内,相信你一定能写得正确、规范、美观。
(2分)蒙山巍巍,万壑松涛连海气。
沂水泱泱,千倾碧水映天光。
3.(2019·湖北省黄冈市,7, 3分)请把下面语句工整规范地书写在其下的田字格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案】语句书写美观得3分,规范整洁得2分,不整洁得1分,汉字书写有误不得分4. (2019·湖北省荆州市,1,2分)将下面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答案】要求结构安排合理,书写正确美观5. (2019·河北省,1,2分)根据拼音将相应语句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Méi yǒu bǐrén ɡènɡɡāo de shān,1书 山 有 路2m éi y ǒu b ǐ ji ǎo ɡèn ɡ c h án ɡ de l ù。
【答案】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6. (2019·山西省,1,2分)元代赵孟頫(f ǔ)潜心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心摹手追,达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地。
有人用“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此书”来评价赵孟頫书法。
请把他写的两个字临摹在田字格内(注重间架结构)。
/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5%D4%C3%CF%EE%5C+%CB%AA&in=16675&cl=2&cm=1&sc=0&lm=-1&pn=23&rn=1&di=198********&ln=1390&fr=&ic=0&s=0&se=17. (2019·湖北省襄樊市,1,2分)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
初三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语文知识运用(共2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选择使用正确的一项。
(4分)A. 画蛇添足B. 画龙点睛C. 画饼充饥D. 画地为牢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A. 经过老师的帮助,我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
B. 我们要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C.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仍然坚持学习。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答案:B3.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填入合适的词语。
(6分)(1)他_________地走进了教室,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答案:蹑手蹑脚(2)这篇文章的结尾部分_________,令人回味无穷。
答案:余音绕梁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6分)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A. 拟人B. 比喻C. 对比二、阅读理解(共30分)(一)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章内容】(略)5.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主题?(3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给出答案)6. 文章中提到的“他”具有哪些特点?(4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给出答案)7. 作者在文中使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4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给出答案)8. 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4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给出答案)(二)古诗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古诗文内容】(略)9.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属于哪个朝代?(2分)答案:(根据古诗文内容给出答案)10. 诗中“_________”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答案:(根据古诗文内容给出答案)11. 请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5分)答案:(根据古诗文内容给出答案)12.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哪些特点?(5分)答案:(根据古诗文内容给出答案)三、作文(共50分)13. 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精编诗词鉴赏(一)一、(2020年浙江杭州)温习课内所学,完成古诗赏析任务。
(甲)(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唐]李白[明]李攀龙杨花落尽子规啼,青枫飒飒雨凄凄,闻道龙标过五溪。
秋色遥看入楚迷。
我寄愁心与明月,谁向孤舟怜逐客,随风直到夜郎西。
白云相送大江西。
【知背景】甲诗略。
乙诗:吴国伦字明卿,因违忤奸相严嵩,被贬至江西(古属楚地);当时诗人正在郡城济南养病,吴国伦赴江西途经济南时,诗人写下这首诗为其送行。
1.【析场景】甲诗首句以暮春时节漂泊无依的“杨花”和啼声哀切的“子规”,营造了悲惋的氛围,流露出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情。
乙诗前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写法】甲诗后两句,想象奇特,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托于“明月”这一意象,以明月随君到夜郎,表达对朋友的牵挂;借“明月”光明的形象表示对朋友的理解和支持。
乙诗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20年湖南常德)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5分)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结合内容,比较这两首词情感的异同。
(4分)五、(2020年新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折,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首联开篇点题,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颔联写所见景色。
江水浩渺,两岸开阔,风帆高悬,舟船平顺,令人心情昂扬。
C.颈联中“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红日西沉,春色渐浓的江南美景。
D.尾联紧承上联,遥应首联。
故乡遥遥,书信难达,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
六、(2020年浙江绍兴)古诗阅读(6分)月下演东坡语①(其一)[清]汪琬自入秋来景物新,拖筇②放脚任天真。
江山风月无常主,但是闲人即主人。
2023年辽宁鞍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精编考试题目: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词没有错别字?A. 环保B. 圈外C. 级别D. 软件2. “物极必反”一词是从下面哪种情况演绎而来的?A. 杨家将历史故事B. 科学原理C. 民间传说D. 古代哲学思想3. 下列作品中,属于诗歌的是: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离骚》4.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的意思是:A. 三天后才能相见B. 三日后的人会有所变化,需要重新审视C. 三日后要开启新的旅程D. 三日后不能再见面5. 下列古代诗人中,属于唐代的是:A. 辛弃疾B. 杜牧C. 北岛D. 贺知章二、填空题1. 《史记》是由________所著。
2. “天行健,君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
”是《礼记》的名句。
3.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_____________。
4. “桃李满天下”出自_____________。
5. “相见恨晚”的下一句是“及时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 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2. 选取一首你喜欢的古诗,写出该古诗的背景和你对该古诗的理解。
答案:一、选择题1. A2. D3. D4. B5. D二、填空题1. 司马迁2. 立而不败者,和羞愧者而不能为也3. 《红楼梦》4. 《论语》5. 方是恼人贼三、解答题(略)注意:以上答案仅供参考。
初中语文部编版课内古诗《次北固山下》中考试题精编练习附参考答案 (一)【导读】本篇文章将介绍初中语文部编版课内古诗《次北固山下》中考试题精编练习,从审题、分析古诗、寻找关键词及答题技巧等方面对考试进行分析和讲解,并给出参考答案。
帮助学生通过练习考试题目,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诗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正文】《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所作的一首宫体诗,表达了诗人的哀思和感慨。
这首诗文意深刻,细节描写生动,因此在初中语文学习中也作为一道必考的古诗。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内古诗《次北固山下》中的考试题目。
一、精读选词填空。
1.翩若()、()、()、()、()、()。
2.长亭()、()、()、()。
3.弹()、()。
4.白发()、()、()、()。
5.相见()、()、()。
【答案解析】本题考察学生精读古诗中的关键词。
在答题之前,首先要认真审题,把题目中要填的单词课文位置找到,根据一词多义、近义词的深入解析,选择正确词语填空。
同时,要注意填写的词语必须与课文中的意思相符合。
1.翩若(轻盈;优美);钟繇(字;名士之后);人事纷纷(充满了许多人;事物纷繁);黄粱(黄色的稻谷;比喻空想的美好幻觉);此时惟有(此刻只有);燕然(鸟的名字)。
2.长亭(古代长街两旁出现亭子,也叫亭子街;比喻分别的道路);送别(送行之别);枫桥(地名;南北朝时的岳阳名士文学组织之一);水流(水流潺潺)。
3. 弹指(指间弹动;比喻极短的时间);刘琨(西晋名将,东晋初年以维护北方边疆,故晋元帝封他为定陵侯,加冠华铠,增邑五千户,名列南北朝时的十六国之一)。
4.白发(指头发白了;比喻年龄很大的老人);夜行(在夜里行走);少(缺乏,少些);贫(穷;贫瘠)。
5.相见(朋友相聚;比喻友谊);长(长期;比喻时间长);空(没有;空阔)。
二、读诗选韵填空。
翩若 __ __, __ 钟繇。
人事 __ __ __,黄粱 __ __。
此时惟有 __ __, __ 或长街,水 __ __ __。
山东省泰安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表述题)两部分,第I卷1至5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务必按照相关要求作答。
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大自然雕.(diāo)刻的奇峰、怪石、瀑布,豢.(juàn)养的飞禽、走兽、小虫和几千年来农人为后代种植的大树,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
B.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nèi)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hè)着。
C.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hài)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piē)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D.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jī)斜。
在无遮蔽.(bì)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娇,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B.国家公祭日之长鸣震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C.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频临绝望的边缘。
D.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埋没于蓬蒿荆棘之中,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3.下列各句中加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假使语言文字能够完全传达情意,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半斤八两....,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B.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
C.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2020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钦.(qīn)佩濒.(bīn)临鲜.(xiān)为人知B.解剖.(pōu)附和.(hè)矢.(shǐ)志不渝C.果脯.(pǔ)咀嚼.(jué)锐不可当.(dāng)D.憔悴.(cuì)徘徊.(huí)唾.(tuò)手可得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法治是一种社会信仰,也是一种生活刚需。
无论科技怎样进步,社会如何发展,法律、规则都是“基础设施”。
①卫法律尊严,守护规则文明,你我的权益才可能得到保护②纪守法,行胜于言,与其高谈阔论,不如严于律己、自觉③行。
A.①捍②遵③践B.①捍②尊③践C.①悍②尊③饯D.①悍②遵③饯3.古诗文默写。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
”(《论语》)(2)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
(《礼记》)(3)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的济世情怀。
(4)追随诗人脚步,共赏山川之美。
随杜甫漫游齐鲁,欣赏泰山“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神奇秀丽、高大巍峨;随王湾行舟江上,感受长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的辽阔宽广、波平浪静;随张养浩西出潼关,领略华山黄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坡羊·潼关怀古》)的雄伟险峻、气势磅礴。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在小说《红岩》中,有一个名叫宋振中(小萝卜头)的9岁小男孩。
请结合他的故事,说说这一形象带给你哪些情感体验。
中考语文基础试题汇编及详解
一、选择题
1.下列诗句中与“赏析”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A.咏史
B.默诵
C.推敲
D.填空
答案:C
2.在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那支漂亮的雨伞像
一顶小蘑菇。
B.他是红色运动服的售货员
C.他站在桥头打渔
D.爱护花草是人们的天职
答案:A
二、完型填空
(略)
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3、4小题。
哥白尼是波兰的一位天文学家,坚持着地球绕太阳转。
他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凭借自己的数学推理,证明地球绕太阳转。
在当时认为地球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人们极力反对他的理论。
3.哥白尼的理论被人们反对的原因是()。
A.他是波兰天文学家 B.他
提出的理论经过反复证实 C.他的理论与人们的常识相悖 D.他的理论包含了计算公式
答案:C
4.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种观点主要来源于
()。
A.希腊语文研究 B.整体宇宙观的制约 C.现实观察中的主观误解 D.传统信仰和欧洲天主教教义
答案:D
四、作文
请根据下面的题目写一篇短文:《读书的好处》。
五、基础题
1.什么是比喻修辞手法?请结合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2.请简述哥白尼的地心说与日心说的区别。
以上是一套中考语文基础试题的汇编及详解,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做到完全掌握,取得好成绩!。
初中九年级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精选4篇〕初中九年级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精选4篇〕初中九年级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1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
(3分)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妙绝纶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suì、高超的智慧。
(严春友《敬畏自然》)①绌②suì ③ 改为2.依次填入以下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①要认真清查国有企业现有的资产,防止有人借改革之机国有资财。
②为了使这个展览办得更加充实,博物馆领导派出多人到老区 ____文物。
③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心,但假设得几个情投意合的人,相与其间,那才真有味儿;这时风景觉得更好。
A. 侵吞搜集彷徨B. 鲸吞搜集彷徨C. 鲸吞搜集徜徉D. 侵吞搜集徜徉3.古诗文名句默写。
(6分)①入那么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 杜牧《赤壁》)③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 ,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⑤李白在《行路难》里充分发挥浪漫的大胆想象并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希望重新被朝廷起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在《观刈麦》中,白居易面对辛勤耕种却食不果腹的农人深深自责,发出了这样的自问自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
(要求:句序合理,标点正确,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分)①人们要学会区分真伪,进步警觉性。
课内现代文阅读1.【四川省达州市】【试题】(一)阅读《春酒》一文,完成17-22题(14分)农村的新年,是非常长的。
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幕。
还有个家家邀饮春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
在我的感觉里,其气氛之热闹,有时还超过初一至初五那五天新年呢。
原因是:新年时,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大厅上、厨房里,生怕撞来撞去,碰碎碗盏。
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在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
说话尤其要小心,要多讨吉利,因此觉得很受拘束。
过了元宵,大人们觉得我们都乖乖的,没闯什么祸,佛堂与神位前的供品换下来的堆得满满一大缸,都分给我们撒开地吃了。
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糖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等,已经不稀罕了。
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
“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
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
”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
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
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
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
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
我总是说:“只喝一杯,因为里面没有八宝,不甜呀。
”母亲听了很高兴。
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一杯八宝酒。
2024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积累与运用1.对下面这首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首联叙事,直接扣题,交代了此行的目的。
B.颔联描写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最物的变化。
C.颈联写了两幅黄昏时江面上的美景。
D.尾联抒情,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2.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①从而使“痛苦指数”下降,“幸福指数”上升②这种条理性和有序性正是内心满足感的主要来源③守时让一切都变得有条理起来,使生活有序起来④而守时可以减缓甚至消除因时间不确定带来的焦虑⑤现代人普遍患有“时间焦虑症”A.②③⑤④①B.③②⑤④①C.③②①⑤④D.③⑤②④①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憎.恶(zèng)炽.痛(chì)玷.污(diàn)谆.谆教诲(zhūn)B.确凿.(záo)奢侈.(chǐ)悖.论(bèi)大名鼎.鼎(dǐng)C.内疚.(jiù)铁锹.(qiū)猖.狂(chāng)南辕北辙.(zhé)D.滇.池(diān)解剖.(pāo)寝.室(qǐn)拾金不昧.(mèi)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这场篮球赛精彩纷呈,比赛双方均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分最终还是停留在1:1。
B.站在黄河壶口瀑布岸边,眼望瀑布咆哮而下,一泻千里....,如此美景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隐姓埋名....。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中考语文试题(总分120分,时间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慷慨.(ɡǎi)沧.桑(cānɡ)酝酿.(niànɡ)一劳永逸.(yí)B.折.服(zhé)魅.力(mèi)绰.号(chuò)任劳任怨.(yuàn)C.澎湃.(bài)侮.辱(wǔ)应和.(hé)水涨.船高(zhǎnɡ)D.沉淀.(dìnɡ)肃穆.(mù)堕.落(duò)彬.彬有礼(sh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嘹亮烘托融洽引人入胜B.纳闷脸夹吹嘘兴至勃勃C.安适酷爱清辙汉马功劳D.气势震摄憔瘁花枝招展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那些满带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B.生活中有无穷无尽....的快乐,就看你是否懂得寻找。
C.虽然小草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钦佩。
D.桂林那些巧夺天工....的奇山胜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因为中国古代以“右”为尊。
C.“令”是一种敬辞。
所以,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D.“诸子百家”中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5.有人拟了一副对联。
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请你根据上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选择与之对应的最为恰当的下联。
(2分)A.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B.路见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C.报仇雪恨,黑旋风泄愤山神庙D.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二、阅读理解(Ⅰ)(20分)(一)诗词鉴赏。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迫不及待B. 迫不急待C. 迫不急待D. 急不可待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但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
B. 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是乐于助人。
D. 他虽然成绩优异,却乐于助人。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
B. 春风又绿江南岸。
C. 月光如水,洒在大地上。
D. 太阳高高挂在空中。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B. 《水浒传》的作者是罗贯中,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施耐庵,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乐于助人。
C.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乐于助人,热爱劳动。
D.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热爱劳动。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7.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是______。
8.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游山西村》。
9.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
1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1. 请解释文中“学而时习之”的含义。
(3分)12. 请解释文中“有朋自远方来”的含义。
2024年辽宁省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聪颖(yǐng)峭壁(bì)羡慕(mù)目不窥园(kuī)B.亢奋(kàng)黄晕(yūn)恬静(tián)振耳欲聋(zhèn)C.真挚(zhī)微薄(báo)晶萤(yíng)巧妙绝伦(lún)D.飞窜(cuàn)慰勉(wèi)尊循(zūn)丰功伟绩(jì)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井冈山到西柏坡,从嘉兴到延安……灿若繁星的红色资源________着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________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记录着党的优良传统,________着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始终是________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进、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A.见识艰苦卓绝记载鼓励B.见识艰苦朴素承载鼓励C.见证艰苦卓绝承载激励D.见证艰苦朴素记载激励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中国之所以被称为诗国,不是因为我们人人都写诗,而是我们有一个崇尚读书、崇尚诗教的民族传统。
②诗歌在我们的身边撒播着文化种子,滋养着我们的诗意人生。
③我们不一定人人都是诗人,但是我们可以从诗词中体味到温馨浪漫和灵趣哲思。
④通过读诗,让我们回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让我们感受到更加美好的精神境界。
A.“崇尚读诗”“温馨浪漫”和“精神境界”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B.句②中“诗歌在我们的身边撒播文化种子”的主干是“诗歌撒播种子”。
C.句③用“但是”连接前后两个分句,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无主次之分。
D.句④是病句,修改方法是将句子中的词语“通过”换成“只要”一词。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4.某中学开展“悦读书海·畅享经典”主题读书活动,安排如下:(1)书海拾贝,研精致思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中考语文试题精编:记叙文类
一、(2012年浙江衢州)
远行(李森祥)
一走进大溪滩,就能望见我家的屋,望见那扇开启着的门。
门像掉光了牙齿的老人之口,像是要说什么,又像是什么也不想说。
有时,我觉得门总是在等。
我去县城参加征兵体检,合格了。
该怎么向父亲母亲说呢?他们愿意儿子离开那么长久吗? 母亲坐在门槛上,两手抵在下巴上,目光恍惚。
听我叫她一声,眼睛就有些红了,扯起围裙揩眼角,叹了一口气说:你一定验上了。
母亲说完就离开门槛去烧夜饭。
我就坐在母亲坐过的地方,屁股下面热烘烘的。
父亲声音很低地说:你娘等你半天了。
第二天起,我就发觉,芋艿、薯丝炒辣椒、大白菜,这些平日里最爱吃的菜,几乎每顿都有。
我对母亲说:你不用搞这搞那了,我又不是可认识,我是你儿子。
母亲说:儿子出门就是客。
娘对不住你。
人家儿子上大学出远门,都要办一桌酒肉饭的。
娘办不起,你别怪。
母亲杀了一只鸡,这是我们家唯一的鸡。
这鸡过年要派大用,母亲却将它杀了。
她像是早有准备,把弟弟妹妹都支开,才端出鸡让我吃。
我怎么咽得下?我坚持全家人一起吃,不然,我一口也不吃。
母亲只好让步。
吃的时候,弟弟妹妹们却都不肯往鸡肉里动筷子。
后来我发现母亲的眼睛都在往弟弟们妹的脸上瞟。
我离家的日子快到了,母亲愈发忙,门槛上跨进跨出的,忙得她平日里最喜欢坐的门槛也不坐了。
终于到了这天。
早晨,我睁开眼时,看到我脑袋旁摆着一套崭新的蓝咔叽布中山装。
这是母亲的习惯。
每年过年时,母亲总是在年夜里悄悄放上一套新衣在我枕头旁,让我能穿着新衣去和村里的小伙伴们比谁的衣服做得好。
比过了,就疯玩。
常常是,新衣服穿一天就弄得很脏或把扣子绷掉了。
晚上,母亲一边给我钉扣子,一边埋怨我:你这孩子,娘给你做套衣服不容易,你怎么一点都不爱惜??今天,我又穿上新衣服了。
我知道该怎么爱惜,却要走了。
村子里的人知道我要走,都来看。
屋子里,屋门口,有不少人。
房里只有母亲。
母亲坐在一只旧的箱柜前,箱柜上翻开一只梳妆盒。
梳妆盒是母亲的陪嫁,这几年不大见到她用,梳妆盒很旧了,镜子已经氧化得斑斑点点。
母亲的脸映在镜子里,我看到母亲的脸也斑斑点点。
母亲很耐心很仔细地梳着头,头发滋滋的。
母亲将扑了水的头发梳得很光鲜。
母亲见我很仔细地看她,就不好意思地一笑说:娘老了。
我连忙说:娘不老。
娘就笑笑。
结果一笑笑出满脸皱纹。
我见了,心里怦然一动,眼眶里热热的,便连忙退出房门。
该上路看,门外有很多人送我。
当我一脚跨出门槛的时候,无意之中碰了一下我家的木门,木门吱——嘎叫了一长声。
回来,这一声也很深地刻进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