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的压强2
- 格式:ppt
- 大小:286.50 KB
- 文档页数:13
第二节液体压强一、液体压强1.产生: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
注意: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特点:(1)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2)同一深度的不同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3)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朝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1)在液体压强的公式中,p表示液体的压强,单位是Pa,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液体的深度,单位是m,g一般取9.8 N/kg。
(2)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_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的形状均无关。
(3)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一般不等于液体的重力,只有柱形容器(圆柱、正方体、长方体)放到水平面上,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才等于液体的重力。
三、连通器(1)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2)特点: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连通器中深度相同的各点压强相同。
(3)应用: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判断是不是连通器时,依据连通器的定义要看两点:一是各容器的底部必须是连通的;二是各容器的上部都是开口的。
重点:一、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液体对容器的底和侧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5)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密度越大,压强也就越大。
【例题1】(2018·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下列做法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变大的是A.将金属盒在水中的位置上移B.将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180°C.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动,从杯中取出适量水D.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动,向杯中加入适量水参考答案:D二、液体压强的计算(1)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
9.2液体压强知识点归纳一、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1)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对盛装液体的容器底有压强(2)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对容器壁及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测量液体压强的仪器:压强计(1)压强计使用前,U 形管液面应相平,用手轻压橡皮膜,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会出现高度差,若两侧液面几乎无变化,说明橡皮膜漏气(或压强计漏气或压强计气密性不好)(2)若压强计使用前,U 形管两侧液面不相平,说明橡皮管混入太多空气,应重新安装U 形管。
(或应拆除橡皮管重新安装,使U 形管两侧液面相平)(3)压强计是通过用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的(这种方法是转换法)3、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采用控制变量法)(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在同种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3)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4)液体内部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二、液体压强的计算1、公式:P =ρgh2、单位:P 的单位是Pa ,ρ的单位是kg/m 3,g=9.8N/kg,h 的单位是m 。
3、公式中的h 叫深度不叫高度,h 指研究的某点到自由液面(液面与空气接触的面)的竖直距离。
如图所示: A H C C H A BH BD4、由公式可知: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及容器形状,底面积等因素无关。
(无直接的关系)5、此公式只适用于计算静止的液体产生的压强。
三、补充:如图为三个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内盛等深的水,则1、图(1)形状规则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即F=G 水 图(2)形状不规则,底小口大,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即:F<G 水 图(3)形状不规则,底大口小,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即:F>G 水2、计算形状不规则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力时,应先根据P =ρgh 求出压强,再根据 F =PS 计算压力。
第5讲 液体压强2 (计算过程中取g=10N/Kg )【知识讲解】 1、必须注意的两点:(1)分辨题中问的是固体压强还是液体压强:一般“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压强; “装有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压强。
(2)往装有液体(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原来)的容器中放入重为G 的固体(无液体溢出)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为 ;2、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F 和液体重力G(1)液体内部压强由液体的重力产生。
但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只与液体 和液体 有关,而与重力无关。
(2)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也是由液体的重力产生的,但同样多的水盛于形状不同的容器中,容器底部受到压力 相同。
(选填“一定”“不一定”) 下面三种形状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F 、与液体重力G 的关系需要掌握:(3)对于直柱体容器:液体内部压强P =ρgh ,且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F=G 。
【课堂练习】1、如图3所示,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鱼缸,同学们观察、比较后提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 、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 B 、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 C 、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 D 、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2、如图所示,玻璃杯底面积为10厘米2,内盛有20厘米深的水,现将一木块横置于杯口,则杯底受到水的压强为 帕,受到水的压力为 牛。
若将木块取下,竖直地放入该杯中,如图9(b )所示,则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将 ,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将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底面积为2×10-2米2的平底薄壁容器,重力为2牛,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装入重力为18牛的水,水深为0.4米。
求:(1)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4、(虹口)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容器内装有水,水深为0.2米,已知容器对地面的压力为58牛。
求:甲 乙 图3图9(a ) 图9(b)(1)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容器。
八年级下册物理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的定义:
液体内部的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它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并且能够流动而产生的。
液体内部任意一点的压强与该点处于液面下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2.液体压强公式: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ρgh`,其中:
-P表示液体的压强(单位:帕斯卡,Pa),
-ρ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³),
-g是重力加速度,约为9.8N/kg(在地球表面附近),
-h是该点距液面的垂直深度(单位:米,m)。
3.液体压强特点:
-液体内部任何一点的压强都向各个方向均匀传播。
-在同一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的压强大小相同,不考虑容器形状的影响。
-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连通器原理:
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且静止时,无论容器的形状如何,只要液体不流动,连通器各部分液面的高度始终保持相平。
9.2。
2 连通器【学习目标】连通器原理及连通器应用重点难点:连通器的应用分析学习内容:连通器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36至P37文字内容和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记一记。
【自学检测】1.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2.连通器的特点(原理):连通器里装入同种液体且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是相平_的。
3.列举生活和生产中,应用连通器的实例。
【合作探究】教师巡促指导1.为什么各容器的液面是相平的?学生提出自己的理由,教师带领学生画图分析原因。
分析:如图所示,设想U形管最底部有一个液片,因为液体静止,所以液片处于静止平衡状态,则液片两边所受压力相等,又因为液片两边的面积相等,根据p=F/S可得:液片两边所受压强相等。
即p左=P右,当容器里只有一种液体(ρ一定)时,由P=ρgh得,h左=h右,两管液面高度相等,即两管液面相平。
2.如果连通器各容器中装的不是同种液体(黑板上画出草图),液面还会相平么?为什么?先做一做,然后用刚才的方法分析。
3.如果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但是连通器处于运动状态,液面会相平么?4.阅读课本P36页“想想议议”“科学世界”,了解连通器的应用:水壶,锅炉水位计、自来水管与水塔是怎样形成连通器的,这样设计的作用是什么?各自的结构又有何不同?5.连通器还有一个重要应用—-船闸,你能根据图中的情况说明船闸的工作过程吗?观看船闸视频(或图9。
2。
7)。
分析:船由下游通过船闸驶向上游的示意图:A﹑B是两个阀门,C﹑D是两座闸门_,当打开阀门B_时,下游跟闸室构成连通器,闸室内的水流出,待闸室里的水面跟下游水面相平时,打开闸门D_,船驶入闸室,关闭D和B,再打开阀门A_时,闸室跟上游构成连通器,上游的水流进闸室,闸室水位逐渐上升,待闸室水面跟上游水面相平时,打开闸门C_,船驶入上游。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精讲点拨】1.连通器里如果盛有两种不同液体时,液面不相等。
2.细玻璃管与一个带喇叭口的玻璃管间用软胶管相连,如图所示.内有一定量的水,当喇叭口慢慢向上提起时,左管内水面(C)A.向上移动,但总比右管水面低B.向上移动,但总比右管水面高C.向上移动,但总与右管水面相平D.不移动,两管水面相平(分析:当喇叭口向上移动时,使左管内水面上升,根据连通器原理,两管水面始终相平。
9.2《液体的压强》第2课时
1.液体压强的大小
(1)建立模型,长度为h的长方体液柱对平面S产生压强。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a.根据压强定义式,液
体柱对平面S的压强等于什
么?
b.液体柱对平面S的压
力等于什么?
c.这段液体柱的重力如何求?
(2)梳理思路
(3)学生自主完成公式推导
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得到液体中某一位置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都等于竖直向下的压强大小。
(4)公式整理
(5)学以致用,利用推导得出的液体压强公式验证新课引入提出的问题是合理的。
老师介绍人类探索大海,实现深潜的历程。
学生了解深潜技术的难度在于需要克服深海非常强的水压。
(6)针对练习一
(7)利用帕斯卡裂桶实验探寻液体压强特点利用视频素材展示帕斯卡裂桶
实验,让学生直观了解液体产
生的压力可以远大于液体的重
力。
再通过模型图,利用液体压
强公式进行解析。
解决针对练
习中两种求液体压力方法的矛
盾,得出求液体压力的正确方
法是F=PS,而F=mg不一定成立。
(8)归纳小结
2.连通器
(1)提出问题
(2)连通器的定义和特点
(3)生活中的连通器
(4)动画模拟介绍三峡船闸原理(5)针对练习二
3.课堂总结讲授法、演示法讲授法、演示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讲授法。
八年级物理:压强(2)液体的压强训练(2)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A、B两的容器中装有同一种液体且液面相平,当a、b之间的阀门打开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由A向B流动B.液体由B向A流动C.液体静止不动 D.液体来回流动2.一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密封的圆台形容器,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水未装满),水对容器底压力、压强分别为F、P;与把容器倒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压强F′、P′的大小关系A.F>F′P<P′B.F>F′P=P′C.F= F′P=P′D.F<F′P<P′3.如图所示为一个可口可乐瓶,将其侧壁所扎的a、b两个小孔封住,瓶内盛有一定量的可乐(含糖,密度大于水),把它放入水中,当瓶内外液面相平时,将a、b封口打开,则A.a、b两孔均有可乐流出B.a、b两孔均有水流入C.可乐从a孔流出,水从b孔流入D.可乐从a孔流出,水从b孔流入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轻质薄壁的容器,其上部横截面积为下部横截面积的3倍,向容器内注入密度为ρ、重为G的某种溶体时,上部柱形液体与下部柱形液体高均为h。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液体对容器内壁A处的压强为B.液体对容器内壁B处的压强为C.液体对容器下底部的压力等于G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G5.在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等的容器中,装有深度相同的水,如图所示.现再将质量相同的水分别注入三个容器,且水未溢出.比较加水后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大小,正确的是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圆台形容器内有一块冰。
当这块冰全部融化成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桌面受到的压强变大B.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小C.容器底的内表面受到的压力变大 D.容器底的内表面受到的压强变小7.如图的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容器中的液体总重力为G,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为F,则()A.G=FB.G<FC.G>FD.C以上均有可能8.如图所示,用一块轻塑料片挡住两端开口的玻璃筒下端,竖直插入水中到一定深度,然后向玻璃筒内缓慢注入某种液体,当筒内液面高出筒外水面1cm时,塑料片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