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正使用成语魏如用
- 格式:ppt
- 大小:571.50 KB
- 文档页数:40
什么用什么用四字成语是什么是【成语】古为今用【拼音】gǔwéijīnyòng【表述】抨击地承继文化遗产,并使之为今天的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示例】研究古典文学要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
【反义词】以古非今【语法】联合式;作定语;指继承文化遗产【成语】:洋为中用【拼音】:yángwéizhōngyòng【表述】:抨击地稀释外国文化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
【示例】:~和古为今用要有机地结合。
联袂而至比喻一同走进。
随踵而至踵:脚后跟。
一个跟着一个前来1、“()()而至”的成语如下: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
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形容行动快速。
无胫而至犹无胫而行。
常以喻良才不招而自至爱贤者之门。
2、没“()以计()”的成语,常用的“难以计数”不是成语,不含“以计”的成语只有一个。
联翩而至形容人相继走进。
形容人来得多,接连不断。
闻风而至一听到消息就来。
蜂拥而至像是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
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收拢:以计代战yǐjìdàizhàn【表述】用计谋去替代阵前的激战。
1.兴高采烈:兴:兴致。
改采:精神。
辉:强劲。
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情。
《庆“六一”的游园活动中,同学们兴高采烈地玩了许多游戏》。
2.怒气冲冲:冲冲:感情兴奋的样子。
形容非常生气。
《不知为什么,他怒气冲冲地走进了教室。
》3.聚精会神:聚、会:聚集。
形容注意力非常分散。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到老师授课》。
4.自言自语:自己和自己说话。
《在路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老人,坐在那里自言自语》。
5.千钧一发:形容情况十分危难。
《就在必须追撞的千钧一发的时候,司机应急动真格了汽车》。
6.雨后春笋: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现。
《改革开放以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
7.琳琅满目:比喻眼前发生了许多精致的事物。
《那里展览的的东西琳琅满目,并使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2023年广东省高职单招语文考前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毕业院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场: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牌坊(fāng)珊瑚(hú)碧窈(yǎo)蛰伏(zhé)B.驯良(xù)惹恼(rě)殷勤(yīng)亘古(gǎn)C.炫耀(xuàn)抑郁(yìn)伫立(zù)盔甲(kuī)D.粗犷(kuáng)铠甲(kǎi)混沌(dù)分外(fēn)答案:A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语重心长专心致志养尊处优座无虚席B.数以千计功无不克行善积德轰堂大笑C.蜂拥而至肃然起敬和睦相处死得其所D.轻于鸿毛五湖四海精兵简政千钧一发答案:B3.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玷污(diàn)干涸(hé)B.怪癖(pǐ)贮藏(chǔ)C.狭隘(ài)畸形(jī)D.蹒跚(pán)不屑(xiè)答案:B4.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意义最接近的一项()A.①我独自在礼堂外徘徊..。
②老汉拄着拐棍,背着草筐,整天孤独地徘徊..在田野上。
B.①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现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
②可是这复杂转辗..的全部过程只用了七个小时。
C.①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
②南宋统治者偏安..于江南。
D.①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浮浅..的祭品。
②我们既不能傲慢自大,又不能妄自浮浅..。
答案:A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10级四班班长陈娜学习好,工作好,人品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B.进入九年级以来,我们班的好多同学都比以前更加苦心孤诣的学习,很多同学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C.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停留的时间也算长的了,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
四字成语用用什么意思是什么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对簿公堂:在公堂受审。
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熟能详:局外次数多了,熟识莫斯季详细地说道出。
耳提面命则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作同辈之间和贬意.罚不当罪:行政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多指行政处罚太重。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繁文缛节: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也说繁文缛礼。
比喻疑神疑鬼,盛称惊恐。
方枘圆凿形容格格不入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能中止。
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
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工作。
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
今多比喻荣登政治舞台。
(含讥讽意)风驰电掣: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
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否极泰来:坏的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似的水面的光和横过的影子一样,一转眼就消失了。
高谈阔论:大发议论,多不含贬意。
隔靴搔痒比喻说话作文等不中肯,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对的去做。
耿耿于怀:对某些事总记在心里,形容心存怨恨。
(通常指自己对某些事反感)功败垂成:在快要顺利的时候遭失利。
(多不含遗憾意)狗尾续貂:泛指以坏续不好,前后不相称,多指文艺作品。
孤注一掷:把所有的钱一下子投做赌注,企图最后得胜。
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
瓜田李下经过瓜田,不立正去提鞋,以免人家猜测摘瓜;走到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以免人家猜测剥李子。
比喻难引发前科的地方。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挂一漏万:形容列举不全,遗漏很多。
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看天,用瓢去量海水,比喻眼光窄小,体会出格。
光天化日:比喻大家看看得很确切的地方。
鬼斧神工:形容技艺的精巧,似非人工之能为。
(形容人工技艺的精巧)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汗牛,牛累得出结论了汗。
充栋,堆满了屋子皓首穷经:皓首,白头,钻研经典到老厚积薄发:长期积累,突然暴发。
成语的正确使用1、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上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理解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语素意义,则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辨析:“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
“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而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却是:人们都在家里看电视,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这个成语的词义与所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
例2:今年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粟。
辨析:“火中取粟”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把“降价的烽火”理解为“火中取粟”的“火”显然是望文生义。
而且“火中取粟”也带有贬义,用在本句不合适。
2、误用褒贬因为平时使用不够规范或没有搞清楚成语的来龙去脉,往往容易把褒义词语当作贬义词语,把贬义词语当成褒义词语,造成判断或使用错误。
例1: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辨析:命题者从感情色彩上设误来进行考查。
“处心积虑”,意即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作贬义。
本句对“新上任的厂领导”有所褒扬,故“处心积虑”的运用,犯了贬词的褒用的错误。
例2: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辨析:“殚精竭虑”指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它不是贬义词,所以在这个句子中使用正确。
例3: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辨析:“雨后春笋”是褒义词,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
而本句是指垃圾食品厂大量出现,所以成语属于褒词贬用的错误类型。
3、对象不当有些成语的使用必须适合特定的对象,有的专指人,有的专指物,有的专指景等等。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与歇后语《三国演义》中的成语与歇后语歇后语您不陌生吧?这样经典、搞笑的你也熟悉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
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
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
下面是范文先生网整理的《三国演义》中的成语与歇后语,欢迎阅读!《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1、草船借箭——多多益善2、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3、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4、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5、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6、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7、张飞绣花——粗中有细8、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9、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10、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11、张飞穿针——粗中有细1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13、刘备编草鞋——内行14、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15、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16、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17、万事俱备——只欠东风;18、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19、关公赴会——单刀直入20、张飞上阵——横冲直撞21、曹操作事——干干净净22、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23、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24、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2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26、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27、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28、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29、过五关斩六将——过关斩将;30、张飞讨债——声势凶31、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32、东吴招亲——弄假成真33、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34、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35、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36、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37、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38、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39、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40、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41、草船借箭——满载而归42、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43、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44、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45、貂蝉唱歌——有声有色46、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47、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48、孔明练琴——老生常谈49、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科;50、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51、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52、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53、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54、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55、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56、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57、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58、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59、关羽卖肉——没人敢来60、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61、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62、张飞卖肉——光说不割63、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6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65、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66、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三国演义》中的成语: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伟,录,保,存,约,验的成语
成语是汉语语言中的瑰宝,它们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
对于您提到的字“伟、录、保、存、约、验”,虽然它们各自都有丰富的组词和用法,但并不是所有字都能组成常见的四字成语。
以下是一些与这些字相关的成语:
丰功伟绩:意为伟大的功绩。
伟绩丰功:同“丰功伟绩”,指卓越的成就。
庙堂伟器:形容人的才识卓越,能够担当大任。
宏伟壮观:形容建筑或景象宏大而壮丽。
丰功伟业:指伟大的事业和功绩。
高风伟节:形容人品高尚,节操坚定。
虽然“录”、“保”、“存”、“约”、“验”等字在成语中出现的频率较低,但它们在其他词汇和日常用语中仍然非常重要。
例如,“保存”意味着保持物品的完好无损,而“节约”则是指合理使用资源,避免浪费。
这些字的含义和用法都非常广泛,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语作为汉语的精华,不仅在文学和历史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被引用,以传达深刻的道理和丰富的情感。
在学习和使用成语时,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故事,可以更好地把握其精髓和内涵。
七年级上册历史成语1.关于七年级上册历史的成语千金一笑(周幽王)退避三舍——城濮之战春秋晋文公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刘邦和项羽楚汉之争前徒倒戈——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商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道路以目——周厉王西周无为而治——战国庄子揭竿而起——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焚书坑儒——秦始皇图穷匕见——荆轲刺秦王战国破釜沉舟——巨鹿之战秦朝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入咸阳秦朝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超经营西域东汉投笔从戎——班超东汉三顾茅庐——刘备三请诸葛亮东汉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投鞭断流——前秦与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苻坚尊王攘夷——管仲为齐桓公提出的称霸策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春秋孙武《孙子兵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2.七年级上册历史成语有哪些,与谁有关,大概内容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故事出自《国语·吴语》。
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
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
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
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
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
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成语“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
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
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ún dāng谷偃竹记》。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七年级经典成语故事成语故事包涵着我国从古代到现在的大道理大智慧,通过描写生活的一些简单的事,让我们感觉到有趣从而明白需要知道的,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七年级经典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查阅。
七年级经典成语故事1话说有一天,县令应郴(chēn)请自己的下属杜宣来家里喝酒。
酒席设在厅堂里,俩人面对面落座,应郴给杜宣倒酒,杜宣背后的墙面上悬挂着一张红色的弓,由于光线的折射,弓的影子映射在杜宣的酒杯中,犹如蛇形一样。
杜宣低头一看自己的酒杯,以为真有一条蛇在杯中蠕动,顿时吓啦一跳。
可是应郴是自己的顶头上司,领导倒的酒不敢不喝啊,杜宣没办法,只能一咬牙一跺脚,硬着头皮把这杯酒给喝啦。
应郴再给他倒酒的时候,杜宣就借故推辞,没待一会儿就起身告辞啦。
回到家中,杜宣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感觉刚才喝下去的那条蛇好像在肚子里蠕动,顿时觉得胸闷腹痛,结果一病不起,连吃饭喝水都非常困难。
家里人请啦很多大夫来诊治,可都诊断不出病因,病情也不见好转。
过啦几天,应郴来杜宣家中看望他,问他是怎么得病的,杜宣便讲啦那天喝酒时酒杯中有蛇的事。
应郴安慰啦他几句,就回家啦。
他坐在厅堂里反复回忆,为什么杜宣的酒杯里会有蛇呢。
突然,墙上挂的那张红色的弓引起啦应郴的注意。
他立即坐在那天杜宣坐的位置上,取来一杯酒,果然,酒杯中有弓的影子,猛一看,确实像是一条蛇在蠕动。
应郴这下明白是怎么回事啦,马上命人把杜宣接来,让他坐在那天坐的原位上,情景重现,让他仔细观察酒杯里的影子,并对他说,老杜啊,你说那杯子里的蛇,不过是墙上那张弓的倒影罢啦。
杜宣仔细一看,果然如此,这下他心中的疑虑立即消失,所谓的病也很快就痊愈啦。
是此,杯弓蛇影。
七年级经典成语故事2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
龙源期刊网 饮食文化与成语作者:徐大晨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4年第12期这四条成语,都与古人用弓箭或弹弓打鸟的活动有关。
《战国策·楚策》中记述了赵国使者魏如游说楚国春申君时所讲的一个故事:从前,一位善射者与魏王在一起时,看见天上有一只掉队的大雁,善射者“以虚发而下之”(只虚拉了一下弓弦,没有用箭就把它射下来了)。
魏王非常惊奇。
善射者解释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伤还没有好,惊恐还没有消失),听到拉弓弦的声音,吓得赶紧向高空飞,伤口破裂而掉落下来。
成语“惊弓之鸟”就是由此产生的,用来比喻受过惊吓而遇事就害怕的人。
赵玫的《上官婉儿》中就使用了这一成语:“如果他们知道皇后是真想把他们接回朝廷,留下武姓的根,也许就不会终日惶惶如惊弓之鸟了。
”这条成语又作“伤弓之鸟”。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中就是这样说的:“伤弓之鸟,不敢揽事,且低着头只顾走。
”“鸟尽弓藏”的意思是“打到鸟以后,就把弓箭放置到一边了”,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作为成语,“鸟尽弓藏”用来比喻:事情成功以后,曾经出过大力的人就被杀死或抛弃了。
长篇小说《乾隆皇帝》第六卷中就使用了这一成语:“我大清不曾有过鸟尽弓藏之主。
”《说苑·正谏》中记载:春秋时期,吴王准备讨伐荆国。
一位年轻的近侍劝谏道:“园中有树,树上有蝉。
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边也。
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
蝉在高高的枝头一边大声鸣叫着,一边喝露水,不知道身后有一只危险的螳螂。
螳螂低伏着趴在那里,举起爪子,准备捕捉蝉,却没有想到旁边就有一只黄雀。
黄雀伸着脖子准备吃掉螳螂,不知道有人在树下举起了弹弓。
它们都是只顾获取眼前的利益而不考虑后患!)吴王听了这位近侍的话,决定停止军事行动。
用字开头的成语用字开头的成语:用智铺谋、用之不竭、用逸待劳、用心用意、用心良苦、用心竭力、用夏变夷、用武之地、用天因地、用其所长、用管窥天、用非所学、用非其人、用兵如神、用一当十、用行舍藏、用尽心机、用舍行藏、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尽机关、用计铺谋、用贤任能、用违所长、用钱如水【成语解释】(1)用智铺谋:运用智力,设谋略。
亦作“用计铺谋”。
(2)用之不竭:竭:尽。
无限取用而不会使用完。
(3)用逸待劳:以逸待劳。
谓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军奔走疲惫之后,乘机出击以取胜。
(4)用心用意:犹言专心致志。
(5)用心良苦:费劲心血(6)用心竭力:用尽心计和力量。
(7)用夏变夷: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
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8)用武之地: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
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9)用天因地:利用天时,顺应地利。
(10)用其所长:使用人的专长。
(11)用管窥天:从管子里看天。
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12)用非所学:使用中需要的本领,与学习中得到的东西不一致。
(13)用非其人:任用了不适当的人才。
指用人不当。
(14)用兵如神:用兵:指挥军队作战。
形容善于指挥作战。
(15)用一当十:比喻以寡敌众。
(16)用行舍藏: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
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17)用尽心机:心机:心思。
用尽了心思。
(18)用舍行藏: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
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19)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用:任用;行:做,实行;舍:不用;藏:退隐。
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20)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疑:不相信。
任用一个人,就不要怀疑他;怀疑一个人,就不要任用他(21)用尽机关:机关:周密、巧妙的计谋。
比喻用尽心机(22)用计铺谋:铺:展开,安排。
运用计策,安排谋略(23)用贤任能:任用贤良且有能力的人(24)用违所长:违:违背。
魏组成的成语
摘要:
1.魏组成的成语的含义和来源
2.魏组成的成语的例子和用法
3.魏组成的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和价值
正文:
魏组成的成语,是指由魏这个字作为组成部分的成语。
魏这个字在成语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常常代表着稳固、坚定、强大等含义。
这些成语的来源广泛,有的出自历史故事,有的出自古代诗词,有的则出自民间传说。
魏组成的成语有很多,例如"魏阙巍峨",这个成语形容宫殿高大雄伟,气象万千。
"魏巍长城",这个成语形容长城的雄伟壮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
又如"魏武挥鞭",这个成语形容英勇果断,敢于担当。
在现代汉语中,魏组成的成语依然有着广泛的应用。
人们常常用它们来描绘壮丽的景色、赞美英雄的气概、形容坚定的信念等。
这些成语的使用,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更能够传承我国的历史文化。
七年级上册“成语的使用”⒈春⑴呼朋引伴[hū péng yǐn bàn]: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A.夏日里,葛源人自带桌椅,呼朋引伴....,在洞内纳凉休闲。
( √ )B.山坳里,田地边,布谷鸟呼朋引伴....地欢叫着。
( √ )⑵花枝招展[huā zhī zhāo zhǎn]: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A.袭人等捧过茶来,才吃了一口,平儿也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来了。
( √ )B.满度园里锦带飘飘,花枝招展....。
( √ )⒊雨的四季⑴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A.这篇文章写得咄咄逼人....,震撼力十足。
( √ )B.辩论会上,正方咄咄逼人....的气势压得反方连连失误。
( √ )⑵迫不及待[pò bù jí dài]: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A.拿到最新一期的《读写舫》,我迫不及待....地读起来,一篇篇精美的文章让我爱不释手。
( √ )B.家的味道就像妈妈亲手包的大汤圆,热气腾腾,用竹筷轻轻一挑,那浓稠的黑芝麻糖汁就迫不及待....地涌出面皮,舔上一口,暖透心田。
( √ )⑶淅淅沥沥[×ī×ī lì lì]: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三月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带着几分凉意,飘飘洒洒,滋润着大地。
( √ )⒌秋天的怀念⑴翻来覆去[fān lái fù qù]:来回翻身。
也形容多次重复,变化无常。
A.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好几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 × )B.他在床上翻来覆去....,也不能使自己的痛苦减轻一点。
( √ )C.我不会弹琴,也不会唱,但闷来无事,也就走到琴边胡闹。
翻来覆去....的只是那几个简单的熟调子。
( √ )⑵喜出望外[×ǐ chū wàng wài]: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1、安然无恙:恙:疾病,灾祸。
很平安,没有灾祸、疾病之类忧愁事。
形容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
2、拔苗助长:把苗拔起,帮助它长高。
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跋山涉水:跋山:翻山越岭。
涉水:徒步过水。
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4、百看不厌:厌:厌倦。
看很多遍也不会感到厌倦。
形容诗文或物景非常好,不论看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5、班门弄斧:班:鲁班,古代巧匠。
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6、搬弄是非:搬弄:挑拔。
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
7、变本加厉:本:原来。
厉:猛烈。
指比原来更加发展。
现多形容比原来的情况更严重。
多含贬义。
8、变幻莫测:变化很多,令人无法捉摸。
9、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
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10、不耻下问:不耻:不认为耻辱。
不把向学问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看成耻辱。
11、不可救药:药:用药治疗。
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
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12、不可思议: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
13、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
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意外碰见。
14、不屈不挠:屈:屈服;挠:弯曲。
指在困难或恶势力前不屈服、不低头。
15、不速之客:速:邀请。
指没有邀请而自来的客人。
16、不屑置辩:屑:认为值得;置辩:辩论,申辩。
认为不值得辩论。
17、不言而喻:言:解释,说明。
喻:明白,知道。
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不用说就能明白。
18、不约而同:约:相约。
没有商量,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却一致。
19、不折不扣:一点不打折扣。
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20、层峦叠嶂:重叠的山峰。
峦:连着的山。
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21、畅所欲言:畅:尽情,痛快。
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22、车水马龙: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
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23、称心如意:称:符合。
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24、承前启后:承:承接;启:开创。
形容敏捷的成语形容敏捷的成语八面玲珑: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
本指窗户明亮轩敞。
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出处:唐·卢纶《赋得彭祖楼送杨宗德归徐州幕》诗:“四户八窗明,玲珑逼上清。
”宋·夏元鼎《满庭芳》词:“虽是无为清静,依然要八面玲珑。
”笔头生花: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
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笔下生花: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下》:“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不加思索: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出处: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不假思索:假:假借,依靠。
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出处: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才高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彩笔生花:比喻才思有很大的进步。
出处:元·汤式《赏花时·戏贺友人新娶》:“翠袖分香行处有,彩笔生花梦境熟。
”操翰成章:翰:鸟毛,借指毛笔。
拿起笔来就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有文才。
出处:《三国志·魏书·徐幹传》:“幹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学。
”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幹清玄体道,六行修备,聪识洽闻,操翰成章。
”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
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出处:《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
饮以为荣的正确成语
回答:饮以为荣的正确成语是引以为荣,汉语成语,拼音是yǐn yǐwéi róng,意思是以此事为光荣。
出自《四世同堂》。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七四:“他们一向规规矩矩,也把儿女们调教的规规矩矩,这是他们引以为荣的事。
”
示例:
1.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有永远值得引以为荣的历史和文化,但是现在确实需要发展。
2.他还有引以为荣的受伤记录,并献身于球队事业,经常带病上场。
3.我注意到苏州不少广播界人士已经出版多部丛书,诗集与散文集,并引以为荣。
魏组成的成语“魏”开头的成语1、魏紫姚黄[wèi zǐ yáo huáng]【解释】魏紫:千叶肉红牡丹,出于魏仁溥家;姚黄:千叶黄花牡丹,出于姚氏民家。
原指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
后泛指名贵的花卉。
【出处】宋·欧阳修《绿竹堂独饮》诗:“姚黄魏紫开次第,不觉成恨俱零凋。
”【示例】你素魄儿十分媚,慧心儿百和香,更压着魏紫姚黄。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三折2、魏颗结草[wèi kē jié cǎo]【解释】表示受恩深重,竭力报效之意。
【出处】春秋晋魏颗不从父以嬖妾殉葬之命而遣嫁之,后与秦将杜回战于辅氏,“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
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余是以报。
’”见《左传·宣公十五年》。
【示例】五代·李瀚《蒙求》诗:“灵辄扶轮,魏颗结草。
”3、魏鹊无枝[wèi què wú zhī]【解释】比喻贤才无所依存。
【出处】语出三国·魏·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示例】宋·李曾伯《临江仙·甲寅中秋和刘舍人赏月》词:“我有芳尊供玩事,从渠魏鹊无枝。
”“魏”结尾的成语1、生张熟魏[shēng zhāng shú wèi]【解释】张、魏:都是姓,这里泛指人。
泛指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
【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六:“北都有妓女,美色而举止生梗,士人谓之‘生张八’。
……野赠之诗曰:‘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
莫怪尊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
’”【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顶着他的姓接纳生张熟魏,甚至当筵诉说她的嫁后光阴如何如何,或者这家人家的阴私家丑。
”2、赫赫魏魏[hè hè wèi wèi]【解释】赫赫:显耀盛大的样子;魏:通“巍”。
关于四字的成语及解释四字的成语及解释 1词目:坐怀不乱发音:zuò huái bù luàn释义: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
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出处;《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
”示例:人人都说他无行,其实水秀才原是~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五十六回)词目:厚积薄发发音:hòu jī bó fā释义: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
多多积蓄,慢慢放出。
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词目:差强人意发音:chā qiáng rén yì释义:差:尚,略;强:振奋。
勉强使人满意。
出处:《后汉书·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示例:我得了这一封信,似乎还~。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六回)词目:作舍道边发音:zuòshě dào biān释义:在路旁筑室,和过路人商量。
比喻各有各的说法,事情没法做成功。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后汉书·曹褒传》:“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
”词目:心慌意急发音:xīn huāng yì jí释义: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同“心慌意乱”。
词目相去悬殊发音:xiāng qù xuán shū释义:比喻相差很远。
示例:张家没落后的生活与昔日豪华享受真是~。
词目:偷天换日发音:tōu tiān huàn rì释义: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且说尹子崇自从做了这一番偷天换日的大事业,等到银子到手,便把原有的股东一齐写信去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