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辅机及冷端系统节能诊断和优化(2010-7)
- 格式:ppt
- 大小:2.63 MB
- 文档页数:72
电气机械系统的故障诊断与节能优化技术1. 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机械系统在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这些系统通常由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组成,它们之间的紧密协作确保了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然而,由于长时间运行、环境因素以及人为操作不当等原因,电气机械系统可能会出现故障,从而影响生产效率,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因此,电气机械系统的故障诊断与节能优化技术成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关键。
故障诊断技术能够及时发现系统中的问题,而节能优化技术则可以降低系统的能耗,延长设备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本文将详细探讨电气机械系统的故障诊断与节能优化技术,分析其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2. 故障诊断技术故障诊断技术是指通过对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测、分析与评估,及时发现并确定系统中的故障。
故障诊断技术主要包括信号处理技术、技术、模型识别技术等。
2.1 信号处理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是通过对电气机械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信号进行分析,从而检测出系统中的故障。
常用的信号处理技术包括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等,它们能够有效地提取信号中的有用信息,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
2.2 技术技术在故障诊断领域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例如,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算法的故障诊断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2.3 模型识别技术模型识别技术是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仿真与分析,从而实现故障的诊断。
模型识别技术主要包括参数辨识和结构辨识等方法。
3. 节能优化技术节能优化技术是指在确保电气机械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通过改进系统设计、调整运行参数等方法,降低系统的能耗。
节能优化技术主要包括变频调速技术、电机直驱技术、能量回馈技术等。
3.1 变频调速技术变频调速技术是通过调节电机供电频率,实现电机转速的调节。
这种技术可以显著降低电机的能耗,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3.2 电机直驱技术电机直驱技术是指直接将电机与负载相连,省去了传统的传动装置,从而减少了能量损失。
空调系统节能诊断书1. 目的对建筑空调系统进行项目节能诊断,促进项目节能降耗及提升服务品质。
2. 范围节能诊断的对象包括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空调系统(主机、输配及末端)等各用能相关环节的测试评价与诊断。
3. 工具要求节能诊断和检测常用仪表如下:流量计、精密压力表、风速仪、温湿度计、热像仪、毕托管及微压差计、钳形功率表、太阳辐射测试仪、照度计、测厚仪等4. 节能诊断内容结合业主方提供的原始建筑资料和项目日常记录数据,按照国家及公司相关文件中规定的计算及测量方法进行项目诊断分析,应能完成一份完整的项目节能诊断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4.1建筑与空调系统概况及能耗现状a.建筑基本信息(1)建筑名称、地址、建造年代等(2)建筑面积、高度、功能(3)项目供应空调面积及不同功能区域的面积(4)建筑能源供应规律、供能品质要求等特点b.设备系统基本信息(1)绘制空调系统原理图(水系统、风系统)(2)空调系统设备列表(冷热源、水泵、空调箱、风机盘管)(3)绘制蒸汽系统、生活热水系统原理图(如果项目有相关系统)(4)空调系统运行规律及特点描述c.用能现状(1)历年建筑能耗(电、燃气、油、蒸汽等)(2)代表年逐月能耗(如有历年数据记录更好)(3)空调系统各设备电耗比重统计(主机、冷温水泵、冷却水泵、空调箱、风机盘管)4.2负荷需求合理性诊断a.维护结构现状和问题(1)现有外墙、外门、外窗的类型(墙体类型、传热系数、玻璃层数、窗框材料)及影响(2)更换高性能维护结构带来的节能效益b.局部冷热扰的处理(1)用能区域内外区及各功能区之间负荷干扰的类型(2)如部分冷热量进入(离开)空调区,分析多浪费的空调冷热量c.全楼负荷平衡分析和分配情况(1)各楼层和区域的冷热量分配(是否满足要求、用户反馈情况)(2)全楼总供冷热量是否合理(3)全楼总送排风量及对冷热源负荷的影响4.3冷热源设备诊断a.冷热源效率测试(1)给出冷热源主机运行策略(供冷热时间、各主机的运行时间、主机和水泵、冷却塔的对应关系)(2)典型工况下的主机 COP测定(3)根据运行记录统计的各台主机在供冷(热)季的逐时、逐日、逐月COP(曲线图)(4)主机设备出力、真空度、及冷剂等情况测定b.冷却塔效率测试(1)检查冷却塔状况、冷却效果、有无漂水、溢流、结垢等现象并核算冷却塔相关参数、出力及效率测试数据(2)如效率偏低找出原因并计算改进后能产生的节能效果4.4输配系统诊断a.冷温水管理及流量分配(1)检查冷温水水质管理情况,集水器各分支的回水温度的测试数据(2)测试各分支水量,核算冷量是否满足要求,判断是否存在总流量小或各分支水流量分配不均匀b.水系统压力分布(1)确保压力表读数准确,读取压力表数值绘制冷温水、冷却水系统压力分布图,判断系统压力是否稳定、压力是否合理(2)判断各段阻力是否合理,并找出阻力偏大部分的原因(3)判断空调水系统定压补水系统是否正常c.冷却水系统检查(1)检查冷却水水质管理情况,系统形式是否合理,安装及运行状况(2)分析冷却水补水是否正常,方式是否合理,补水量是否存在偏大或偏小情况d.水泵效率测试(1)冷温泵、冷却泵的运行效率(不同水泵开启台数)的测试结果(2)水泵工况点(流量、扬程、功率)偏离情况和效率偏低的原因(3)给出合理的水泵参数,并分析换泵并进一步采用变频调速技术的节电效果4.5空调及通风系统诊断a.空调末端和典型房间温度(1)某一时段典型房间(办公室、宾馆客房、商场售货区)不同朝向温度分布的测试数据(2)某一时段典型房间同一朝向不同进深位置的温度分布的测试数据(3)存在风口噪声、吹风感、冷热不匀的房间的空调末端风量、风温的测试数据(4)分析是末端装置堵塞或不能调节的问题还是空调分区不合理的问题(5)检查空调系统末端设置是否合理、末端的水量与温度压力是否正常,空调末端设备是否正常:风机出力是否够,换热翅片是否较脏和堵塞,末端选型及安装是否合理(6)检查送风口、回风口位置设置是否合理,风口是否有堵塞、漏风等现象b.高大空间温度(1)大厅、会议室、餐厅等高大空间人员活动区温度和空调箱总回风温度连续一段时间的测试数据(2)判断气流组织是否合理(3)分析采用控制调节手段后的节能效果c.风系统压力分布(1)对典型空调箱(总新风机组和部分全空气系统空调箱)各段绘制风压分布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10年第33号--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三批)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0.11.29
•【文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10年第33号
•【施行日期】2010.11.2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节能管理
正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
(2010年第33号)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加快重点节能技术的推广普及,引导用能单位采用先进的节能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们组织编制了《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三批)》,现予公布。
本目录涉及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化工、建材、机械、纺织、建筑、交通等11个行业,共30项高效节能技术。
附件: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三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附件:
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三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0年11月
注:总投入指2011-2015年期间,推广率达到预计比例时,投入的资金总量。
(下同)
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三批)。
汽轮机冷端优化与改进胡德义(阜阳华润电力有限公司安徽阜阳)【摘要】:热力发电厂最大的能量损失在冷端系统,本文通过对东汽600MW级机组冷端系统的各个设备性能进行分析,并进行各种优化与改进,使冷端系统达到最优状态,大大提高机组的经济性。
【关键词】:热力系统冷端真空严密性凝汽器端差冷水塔0 引言在热力发电厂中,最大的能量损失在冷端系统,其性能好坏对机组的经济性影响非常大,而很多电厂的冷端系统与设计工况点相差甚远,存在很大的节能空间。
本文通过对我司两台机组冷端系统的各个设备性能技术分析,并进行各种优化与改进,充分展现利用冷端系统各个设备的性能,使机组达到最佳经济运行状态,节能效果显著。
1 汽轮机冷端系统各设备的主要技术规范a、凝汽器凝汽器型号为N-38000-1,东方汽轮机厂生产,主要性能参数如下:冷却面积: 38000m2冷却水设计进口温度:21.7℃冷却水设计压力:0.40MPa(g)冷却水设计流量:71748m3/h设计背压: 5.2 kPa(a)(平均)[LP/HP 4.6/5.8 kPa(a)] b、循环水泵循环水泵采用长沙水泵的立式斜流泵,循环水系统采用带冷却塔的二次循环水系统,扩大单元制(双机供水系统之间采用联络管系统,联络管管径为φ2000mm)。
循环水泵型号; 88LKXA-26;型式:湿井式、固定叶片、转子可抽式、立式斜流泵;立式并列布置;单基础支撑循环水泵性能参数:c、冷水塔冷水塔面积为9000m2,自然通风,循环水干管管径为φ3000mm,设计循环水流量为18m3/s;带十字挡风墙。
淋水填料采用聚氯乙烯改性塑料片制成,波型为双S波;淋水板外形规格为1000×500×500mm、1000×400mm,片距30mm,片材厚度为0.40(±0.03)mm,每立方米组装体质量约为20kg/m3;淋水填料的组装高度为0.8m、1.0m、1.2m,由塔中心向外分别布置。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190722.2(22)申请日 2016.03.14(73)专利权人 华电智远(北京)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地址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2号主楼D座604室(72)发明人 贾晔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代理人 李冬梅 苗源(51)Int.Cl.G05B 13/02(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空冷机组冷端优化控制系统(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冷机组冷端优化控制系统,包括:空冷凝汽器(1)、测温电缆(2)、温度传感器(3)、采集器(4)、通讯设备(5)、计算机(6)、与风机连接的风机控制器(7);每条测温电缆(2)上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3);在空冷凝汽器(1)的外部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对称的设置有多条测温电缆(2);在空冷凝汽器(1)的内部的风机桥架上设置有测温电缆(2);多条测温电缆(2)与采集器(4)连接,采集器(4)通过通讯设备(5)与计算机(6)连接,计算机(6)与风机控制器(7)电信号连接。
本系统可实时监测空冷凝汽器的不同位置的温度情况并根据温度参数实时控制风机的运行,自动化强、智能性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CN 205539998 U 2016.08.31C N 205539998U1.一种空冷机组冷端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冷凝汽器(1)、多条测温电缆(2)、多个温度传感器(3)、多个采集器(4)、通讯设备(5)、计算机(6)、与风机连接的风机控制器(7);其中,每条测温电缆(2)上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3);在空冷凝汽器(1)的外部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对称的设置有多条测温电缆(2);在所述空冷凝汽器(1)的内部的风机桥架上设置有至少一条所述测温电缆(2);所述多条测温电缆(2)中的一条或多条测温电缆与所述多个采集器(4)中的一个采集器(4)连接,每个所述采集器(4)通过所述通讯设备(5)与所述计算机(6)连接,所述计算机(6)与所述风机控制器(7)电信号连接。
机车车辆空调系统关键设备的节能评估与优化研究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能源资源的紧缺,节能减排已成为各行各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交通运输领域,机车车辆空调系统作为重要的设备之一,对能源的消耗起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机车车辆空调系统关键设备进行节能评估与优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针对机车车辆空调系统的关键设备,如压缩机、换热器、风扇等,需要进行节能评估。
通过对关键设备的能量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数据收集,可以建立能耗模型,并分析能源消耗的主要原因。
在评估过程中,还应考虑机车车辆空调系统所处的不同工况和运行环境,尽可能准确地评估设备的能效水平。
同时,还可以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标准,以及行业内的经验,进行对比和分析。
通过系统的节能评估,可以揭示出机车车辆空调系统关键设备存在的能效问题,为后续的优化提供依据。
其次,基于节能评估的结果,可以进行关键设备的优化研究。
机车车辆空调系统关键设备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可以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和工艺,提高设备自身的能效。
例如,设计更高效的压缩机和换热器,利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以减少能量损耗等。
其次,可以通过控制算法的优化改进设备的运行策略。
合理的控制策略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设备进行调节,以达到节能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新型的节能技术,如余热回收和热泵技术等,进一步提高能效。
在优化研究中,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和实验验证。
通过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评估关键设备的性能特点,并验证优化措施的有效性。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是保证优化研究结果可靠性的重要条件。
此外,还可以通过模拟仿真进行优化研究。
利用计算机模型和仿真软件,可以模拟不同工况和参数下的运行情况,快速评估优化方案的效果。
最后,在节能评估和优化研究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关键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成本效益的考虑。
优化措施的实施应当兼顾以上因素,使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具。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效率优化及节能降耗冷热电联供系统是一种同时提供电力、热能和冷能的系统,具有很高的能源利用效率。
但是,如何进一步提高系统效率,实现节能降耗,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系统设计方面首先,系统设计方面是冷热电联供系统提高效率的关键。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 选择合适的机组对于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机组会有不同的效果。
例如,在需要冷却室内空气的场合,可以选择吸收式制冷机组;在需要发电和供热的场合,可以选择内燃机组。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合理的系统结构系统的结构设计需要从能源互通、节能降耗的角度出发。
合理的系统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多余的热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比如,在制冷时,可以利用余热进行加热水,实现二次利用。
3. 采用高效的热力学循环高效的热力学循环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效率。
例如,在制冷系统中,采用低温除霜技术,既能保证制冷效率,又能节约能源。
二、系统运行方面系统设计的好坏对于系统效率的影响非常大,但是对于系统的运行方面来说,也有很多需要考虑的要点。
1. 控制系统运行参数通过合理地控制系统运行参数,可以提高系统效率,避免能源浪费。
例如,在冬季的制热模式时,调整热水的供回水温差,可以提高热水的供水温度,降低整个系统的热负荷。
2. 计量监控系统的运行通过计量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因为故障出现的能源浪费。
3. 按需供能按需供能是一种有效的节能方式。
例如,在出现制冷需求较小时,可以采取热泵制冷的方式,而不是一直运转吸收制冷机组。
三、维护方面除了系统设计、运行方面的因素外,维护方面的因素也非常重要。
1. 定期维护和保养定期维护和保养是确保系统运行正常的关键。
通过定期更换设备的易损零部件和清理灰尘,可以保证系统的顺畅运行。
2. 严格控制水质水质是冷热电联供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如果水质不好,会导致设备老化、腐蚀等问题,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
热点关注| Trending Topics邱加明,王 远/三百里(北京)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大型公建空调系统节能诊治案例分析摘要:本文针对大型公建节能工作开展过程中技术性分析不足的状况,通过对一个大型公建空调系统在节能诊治过程中的各个问题的诊断分析,说明在节能改造之前先进行节能诊断工作的重要性。
本文案例所取得各项节能成果均是通过无成本的优化调节手段获得,不但充分说明节能诊断的重要性,同时说明既有的大型公建的无成本改造节能潜力较大。
关键词:大型公建 节能诊治随着全社会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人们对大型公建的节能日渐重视,但对于大型公建如何开展节能,特别是如何针对它的空调系统开展节能工作的技术性分析尚不够,这也直接使得大型公建节能的成功案例不多。
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个大型公建空调系统的节能诊治案例分析,指明应如何针对大型公建空调系统开展节能诊治工作。
之所以将关注焦点置于空调系统,是因为空调系统一般是大型公建最重要的用能分项。
1 项目基本信息本案例项目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使用性质为综合楼(主要为高档住宅),地上26层 地下3层,总面积6.2万平米,建筑高度约80m。
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夏季集中供冷,冬季集中供暖。
温湿度独立控制。
末端为新风加天棚辐射系统。
冷热媒参数:天棚辐射系统:冬季一次水:80℃/60℃;二次水:30℃/28℃。
夏季一次水:7℃/12℃;二次水:18℃/20℃,冷凝除湿(冷机产冷水)。
新风系统:冬季,80℃/60℃;夏季:7℃/12℃其中制冷站位于B2制冷机房内。
冷源为2台螺杆式冷水机组,单机冷量940kW,建筑物单位建筑面积总装机冷量约为30W/m 2。
热源为市政热力。
对本项目的节能诊治工作开始于2010年1月,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先做节能诊断再实施节能改造,节能改造包括有成本改造和无成本改造(即优化调节)。
2 能耗分析以2009年的用电量为例进行统计分析。
该年各月用电量如图1所示。
全年总用电量约为247.3万度,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约为39.5kWh/m 2.a。
浅谈汽轮机冷端系统节能运行优化摘要通过分析影响冷端性能的主要因素,结合冷端系统运行方式优化,改善设备运行水平、提高机组冷端性能、降低机组煤耗。从研究国家能源集团宝庆发电有限公司660MW超临界机组的循环水泵、冷却塔、真空泵的运行方式和技术改造出发,探讨如何优化汽轮机冷端系统,保持凝汽器最佳真空,达到火力发电厂节能降耗的目的。关键词冷端系统最佳真空循环水泵真空泵节能1、前言1.1 2014年9月12日,国务院三部委联合发布了《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该文件明确了降低供电煤耗的目标:到2020年,现役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除空冷机组外)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克/千瓦时。而冷端系统的优化运行一方面影响排汽压力进而影响机组热耗,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冷端设备的能耗和厂用电率,因此,冷端系统运行不经济,对火电机组的综合能耗具有重要的影响。冷端系统优化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提高凝汽器运行真空,实现电厂节能降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2 发电厂冷端系统是由汽轮机低压缸末级组、凝汽器、冷却塔、循环水泵、循环供水系统、空气抽出系统等组成。按介质的换热过程冷端系统可划分为两个子系统和两个换热设备,即凝结水系统、循环水系统、凝汽器、冷却塔。1.3 宝庆电厂汽轮机为哈尔滨汽轮机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 CLN660-24.2/566/566 型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三缸四排汽、单轴、双背压、凝汽式汽轮机;循环水系统采用带冷却水塔的单元制二次循环水供水系统,每台机组各配备一座淋水面积为10000 平方米的自然通风逆流塔和两台混流式循环水泵。循环水泵采用露天布置,每台机各配置两台循环水泵(#1机组为循环水泵A、B,#2机组为循环水泵C、D),两台机循环水泵出口母管之间设置有联络管;真空系统设有三台50%容量的水环式真空泵,正常运行两台维持凝汽器真空,启动时三台泵运行,以满足启动抽真空的时间要求。2、影响冷端系统性能和经济性的因素2.1衡量冷端系统性能指标就是凝汽器的真空,真空越高,即冷端系统性能越好。影响冷端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冷却水进水温度、冷却水流量、凝汽器热负荷、汽侧空气量、冷却水管表面清洁度。2.1.1 冷却水进水温度在凝汽器冷却面积、结构型式、热负荷、冷却水量、真空严密性、冷却管脏污程度不变的情况下。冷却水进口温度升高导致凝汽器压力增大,同时传热端差也产生影响,冷却水温度升高使传热端差下降。2.1.2 冷却水流量冷却水流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冷却水流经凝汽器后获得的温升大小。大型发电机组凝汽器冷却水温升设计值一般为8~10℃左右,冷却水流量减少10%,冷却水温升增加约1℃,凝汽器压力上升约0.24kPa~0.58kPa.2.1.3 汽侧空气量凝汽器压力并不是随着漏入空气流量增大而线性升高,当漏入的空气流量较小(小于某一临界值)时,空气对凝汽器换热影响较小;当漏入空气流量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开始明显影响凝汽器换热,凝汽器压力开始明显升高。空气聚集量小,对凝汽器压力影响可以忽略;空气聚集量大,对凝汽器压力产生明显影响。2.1.4 凝汽器热负荷凝汽器热负荷包括低压缸排汽、给水泵小汽轮机排汽以及其他各种进入凝汽器的汽、疏水带入的热量。凝汽器热负荷增加主要有两种情况:当汽轮机和小汽轮机的内效率下降或初参数降低的情况下,机组又要保持相同的负荷,此时排入凝汽器的蒸汽流量增加,造成凝汽器热负荷增大;其他附加流体不正常地排入凝汽器,造成凝汽器热负荷增大。2.1.5 冷却水管表面清洁度大型机组凝汽器设计清洁系数为0.8~0.9.运行清洁系数越低说明冷却管脏污越严重,清洁度低导致凝汽器冷却水管传热热阻增大,总体传热系数降低,凝汽器传热端差增大,引起凝汽器压力升高。2.2 从机组经济性考虑,凝汽器真空不是越高越好。机组的经济性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影响排汽压力进而影响机组的内功;另一类是耗能设备如循环水泵、真空泵等耗功影响厂用电。因此,评价冷端系统总体工作性能的指标应当考虑这两方面因素的变化。既要考虑凝汽器压力变化对做功的影响,还要考虑冷端系统内泵功的变化对厂用电的影响。只用凝汽器压力评价冷端系统的经济性不够全面,它不能准确反映冷端系统全部设备的运行状况。3、冷端系统优化及节能措施3.1 降低冷却水进水温度冷却水进口温度与电厂所处地域和季节环境温度变化有关,对于直流供水冷却的机组,应充分考虑冷却水取水口和回水口的位置等影响因素;对于循环供水冷却的机组而言,除了气候和环境影响因素外,冷却塔的散热性能是否正常祈祷至关重要的作用。宝庆电厂为了降低冷却水进水温度,循环水补水口为进水前池,排水口除改造前的凉水塔底部放水外,在循环水回水母管新加排水门;除此之外,将两台机循环水回水管联络运行,在单机运行时可实现“一机双塔”。改造后夏季循环水进水温度平均下降0.5℃。正常运行中加强凉水塔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发现填料、除水器、喷嘴等有损坏的,要及时组织进行更换、疏通。机组检修期间要对水塔下部以及循环水管道内的沉积物进行清理,对污泥机、滤网等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防止损坏与堵塞。3.2 确定最佳冷却水量确定最佳冷却水量其实就是通过制定循环水系统经济运行方式,确保机组在经济背压下运行。原则上对于水量连续可调的循环水系统,循环水量应始终保持在最佳水量运行。循环水泵运行方式应根据循环水入口水温、机组负荷、循环水泵性能、凝汽器清洁状况和严密性状况及汽轮机出力与背压关系曲线确定宝庆电厂循环水泵均为定速泵,循环水量不能连续可调,所以考虑到邵阳当地的气温条件,对每台机组的一台循环水泵进行了双速改造,根据负荷和冷却水进水温度,调整循环水系统运行方式,尽可能的达到最佳冷却水量。
设备检修部电气专业6月份节能分析2010年6月份,我厂在#1机处于B级检修当中,检修部电气专业认真对待各项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切实做好日常电气消缺工作的同时,也不忘记在检修工作中的节能降耗。
具体工作总结如下:1. 6月6日晚8时#5仪用空压机开关跳闸,在运行人员进行初步检查又一次的起动后,开关再次跳闸,通过进一步检查发现开关有保护出现:报“负序二段”报警。
当将开关拉出柜外后,开关静触头A 相、C相烧坏。
由于发现的及时,没有将事故进一步的恶化。
次日在对其更换了静触头后,现运行良好。
在本次的检修中,由于发现的及时只是简单地更换了静触头,没有投入太大的材料消耗,节省了费用的支出。
2. 6月7日晚9时输煤斗轮备妥灯不亮,斗轮机不能启动,在进行现场的检查和对整个斗轮机的全面检查,故障始终不能消除。
但由于当前我厂的每天煤场盘煤是三趟火车的运煤量,斗轮机的运转安全直接影响着我厂日常原煤的存储,在连夜的进行检查、分析最终于次日9时发现了故障在斗轮转动部位的控制电缆处。
在对其进行了处理和接线后,及时恢复了斗轮机的安全运转,从而保障了我厂原煤的正常运煤和原煤储量,也保障了日后#1机起机后原煤的供给。
3. 对380VII段配电间低压开关的技术改造。
由于我厂低压开关多采用江苏凯帆KFW2-3200/3P的开关,开关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辅助触头烧坏,机械卡涩等故障,为此对其进行了技术改造。
改造成为我厂脱硫配电间所用的天水213厂家GSW2-2000/3P低压开关。
为我厂后续的低压开关改造积累了丰富的改造经验。
但在本次改造中,目前380V工作段配间低压开关出现开关不是一个厂家产品,若出现其它负荷开关故障,在进行及时排出故障时,开关不能相互进行互换的问题,希望在日后进行IIA、IIB段的开关统一改造安装。
以便日后在检修工作中在开关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的将备用开关抽出进行调换,以保证我厂设备的正常电气运行。
4. 6月30日突遭暴雨天气,为保障输煤正常的运行,夜晚检修部人员冒着倾盆大雨,及时的将排污水泵安装在冲冼水泵坑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