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说课
- 格式:ppt
- 大小:9.68 MB
- 文档页数:20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说课稿一、说教材《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1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遗传信息的转录和遗传信息的翻译两部分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基因的本质、基因和DNA、染色体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因的作用机理,本节内容可以为后面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生物的变异和进化奠定基础,学好基因作用的机理也有助于对基因本质的深入了解,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十分重要。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在知识基础上,学生已经知道了基因的本质、基因和DNA、染色体的关系,但对基因的是如何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的还不清楚;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高一学生的认知处于形式运算阶段,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说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通过学习mRNA、tRNA等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形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通过转录与翻译的动画以及图片,总结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与特点,形成对生物学现象或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和归纳的科学思维能力。
四、说重难点基于以上我的教学目标和我对学情的把握,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均设计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五、说教法学法本节内容抽象、难懂,我将采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法进行教学。
用问题层层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用多媒体将过程直观地呈现给学生。
在学法方面,我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下面我重点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首先是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首先展示发光生物的图片,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吸引学生的眼球,告诉学生生物会发光是因为生物学家在它们体内转入荧光蛋白基因,生物就合成能发光的蛋白质。
提问学生:荧光蛋白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呢?”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从而引入新课“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我将按如下程序说课:说教学对象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习题设置说教学对象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在知识方面学生已具备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等知识基础。
在思维特点方面学生的假设-演绎思维、抽象思维、系统思维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
初步接触了哲学,具有了浅显的唯物主义思想加之自我意识高涨,反抗意识加强因此教学设计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说教材一、教材内容地位本节课是高中人教版生物教材第六章《遗传和变异》,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的第三个内容。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是在是在了解了基因的概念,DNA、基因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基因对性状控制的实质。
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为学习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等后续课程奠定基础,对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动向,关注生物学的发展,激发其对生物学强烈的研究兴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也是挖掘生命的本质,联系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桥梁二、教学目标在充分分析教材和教育对象的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在知识方面通过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掌握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在能力方面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独立探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协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遗传信息的表达的学习,学会从信息角度认识事物,建立信息意识.体验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通过协作学习树立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的精密性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和原理只有理解了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基因如何来控制生物的性状,这对于今后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至关重要。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立意、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及教学反思这十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1)教材内容概述:本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主要介绍基因如何通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的表达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关键步骤,其中包括两个主要的过程:转录和翻译。
转录是指DNA的遗传信息转录成mRNA的过程,翻译则是mRNA上的遗传信息被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转录发生在细胞核内,DNA的一个特定区域被转录成信使RNA(mRNA)。
接着,mRNA通过核孔转移到细胞质中,在核糖体上进行翻译。
翻译的过程包括mRNA的起始、延伸和终止,最终合成多肽链,并在折叠后成为功能性蛋白质。
理解这一过程对于掌握遗传信息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至关重要。
(2)基因表达的生物学意义: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是生物体生长、发育、代谢及响应环境变化的基础。
通过基因的表达,细胞能够根据其所需合成特定的蛋白质,从而实现其功能。
蛋白质的合成不仅决定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还在生物体的整体功能和适应性中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研究基因表达的机制,科学家能够深入了解细胞如何调控蛋白质的合成,以及如何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这一知识对理解遗传病的机制、进行基因工程和开发新药物有重要意义。
(3)基因表达与疾病:基因表达的异常可能导致多种遗传疾病,如镰状细胞贫血和囊性纤维化。
基因突变或表达调控异常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和功能,进而导致疾病。
因此,基因表达的研究不仅对基础生物学有重要意义,也对医学遗传学和临床应用具有深远的影响。
2.教材地位(1)教材的承接关系:本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是《基因与遗传》的重要内容,位于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第4章中。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说课稿一、说教材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是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的开篇..本节课包括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两部分内容;需要两个课时完成;在前三章的学习中明确了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通过本节内容进一步理解“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也是理解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基础;更是从根本上帮助学生理解遗传与变异的本质;联系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桥梁..课程标准中与本节教学相对应的要求是: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属于理解水平的要求..二、学情分析在前面学习中;学生对”基因在哪里”及”基因是什么”已经有一定的认识;这样学生就不免会对基因是怎么控制蛋白质合成产生浓厚兴趣..同时;高二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也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基因表达过程比较抽象;难以想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将利用flash动画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理解转录和翻译的物质结构基础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2、能力目标: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四、说教学的重、难点1、教学重点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2、教学难点1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2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3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以图解方法解决..下面仅讲一下第一课时所用的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五、说教法与学法本节课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层进设问法、分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同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同时;我将指导学生综合探究性学习、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和总结、归纳等多种学习方法..下面我具体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将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首先通过课件呈现房祖名和成龙的照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他们的相同点;并讨论为什么他们会长得像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熟悉的实例;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本节课题..在学生激烈的讨论过程中就自然而然进入本节的第二个环节:第二环节:探究新知本环节我主要通过层层设疑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1.探究遗传信息的转录问题1:为什么RNA适于作DNA的信使呢1)DNA和RNA两者结构的有什么差别2)DNA和RNA成分有什么不同3)RNA有几种同时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完成表格:RNA和DNA的比较..这样做的优点是:通过学生自学解决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问题2:DNA的碱基排列顺序是怎么决定RNA碱基排列顺序这就引入转录过程学习..由于学生已经学过复制过程;而转录过程和复制过程有很多相似;所以我采用类比的方法;先回顾复制过程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DNA复制的场所;模板;原料;酶;产物分别是什么2)DNA复制的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3)DNA复制的过程有什么特点然后用多媒体呈现转录的flash动画..回答以下问题1)转录的场所;模板;原料;酶;产物分别是什么2)转录的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3)转录过程有什么特点4)与DNA复制过程比较有哪些不同学生讨论之后要求学生列表比较复制和转录的不同点..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通过回顾旧知识展开对新知识的学习;从而产生迁移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同化新知识..为了避免负迁移;在教学中我特别强调两者之间的差别..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所以整个过程都是以问题串的形式出现;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的思维跟随老师;及时地总结可以使学生对转录本质有整体认识;播放flash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最后;为了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我安排了一个课堂活动:贴图游戏第三环节:实践活动:破译遗传信息贴图游戏我将请两位同学上讲台完成我所提供的DNA模板的转录过程;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学生完成后我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检测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突出了本节的重点;并突破难点..第四环节:课堂小结游戏结束后;我将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所学内容;并解决一些问题..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五、板书设计第四章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遗传信息的转录1.DNA和RNA的区别2.三种RNA的功能3.转录的具体过程和概念我认为这样的板书比较美观大方;能体现本节的重点;便于学生理解..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2.能力目标:(1)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
(2)通过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提升观察、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1)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
(2)认同人类探索基因表达的奥秘的过程仍未终结。
二、学情分析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好奇心强,善于探索新知。
尤其是在学习第3章《基因的本质》后,已经对基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进一步探知有关基因的其他问题,学习欲望非常强烈。
然而,本节涉及的内容十分抽象,名词概念繁多且难以理解,学生容易混淆。
所以,本节以问题驱动的形式,设置一系列问题串,将问题步步深入,使教学活动能够顺利推进。
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2)教学难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四、教学过程活动1【活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情境1】播放《侏罗纪公园》片段,影片中科学家利用凝结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体内的恐龙血液提取出恐龙的DNA,加以修补和培育繁殖,将已绝迹6500万年的史前庞然大物复活,使整个努布拉岛成为恐龙的乐园。
问题1:在现实生活中,利用已经灭绝的恐龙DNA分子,真的能够使恐龙复活吗?如果想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你认为要解决什么主要问题?分析推理:恐龙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而性状的形成离不开蛋白质(特别是酶)的作用,可以推测基因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的。
问题2:那么,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这是本节的核心问题,学完本节课后,同学们将会有一个完满的答案。
板书课题: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活动2【活动】一、遗传信息的转录【情境2】恐龙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而蛋白质的合成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两者如何联系起来?推测有一种物质能够作为传达DNA信息的信使,科学家发现此物质就是RNA。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说课稿一、说教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本章的开篇,是本章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要用2课时。
基因是如何表达为性状的?这是本章学习要解决的中心问题。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也可以说是执行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包括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的合成来实现的。
本节集中讲述的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内容,可以说是本章的重点。
课程标准中与本节教学相对应的要求是: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概述”是理解水平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够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能够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和扩展等。
因此,本节教学不应局限于对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单纯描述,而应当让学生理解转录和翻译的物质结构基础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要达到理解层次的目标,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观点思考和讨论相关的问题,比如“为什么RNA适于作DNA的信使呢?”需要运用有关DNA和RNA结构的知识,以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进行分析;“为什么是三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呢?”需要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
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插图多而且复杂。
插图包括结构示意图、化学组成区别图、转录过程流程图、翻译过程流程图和一个mRNA分子上的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示意图等。
能否处理好教材中的插图,是本节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2、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与难点的确定:课程标准中与本节教学相对应的要求是: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概述”是理解水平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够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能够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和扩展等。
因此,本节教学不应局限于对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单纯描述,而应当让学生理解转录和翻译的物质结构基础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能掌握基本的概念和过程,能应用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因此,确定以下重点与难点:(2)重点:①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中间物质──RNA的基本单位、化学组成和种类,以及它与DNA在组成、结构、功能和分布等方面的异同;②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及过程;③比较转录和翻译的异同;④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⑤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说课稿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开篇,是本章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要用2课时。
基因是如何表达为性状的?这是本章学习要解决的中心问题。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也可以说是执行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包括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的合成来实现的。
本节集中讲述的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内容,可以说是本章的重点。
课程标准中与本节教学相对应的要求是: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概述”是理解水平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够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能够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和扩展等。
因此,本节教学不应局限于对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单纯描述,而应当让学生理解转录和翻译的物质结构基础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要达到理解层次的目标,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观点思考和讨论相关的问题,比如“为什幺RNA适于作DNA的信使呢?”需要运用有关DNA和RNA结构的知识,以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进行分析;“为什幺是三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呢?”需要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
高中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说课稿高中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说课稿1一、说教材《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选自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4章第1节。
本节可分为2个课时,以下说课围绕第2课时展开。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遗传信息的翻译、中心法则。
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遗传信息的转录的基础上对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的进一步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建立起更系统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认识中心法则。
二、说学情而我所面对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以及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的传播,已经初步形成了染色体、DNA、基因和蛋白质等基本概念,但是这些概念还是相对孤立的。
因此,在课中,我会通过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密码子表,描述密码子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通过阅读资料卡片和模拟翻译的动态过程,概述翻译的过程及特点。
3、通过对比自身对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总结,阐明中心法则的具体内容,认同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4、基于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共用一套遗传密码的事实,认同当今生物可能有着共同的起源。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中心法则。
难点:遗传信息翻译过程。
五、说教法学法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引导、直观展示、小组合作等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程伊始,我会引导学生回忆转录的相关知识,提问:转录的场所是哪里?转录的产物是什么?去向如何?学生根据之前所学知识能够回答,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转录产生的mRNA通过核孔进入到细胞质中。
我再顺势追问:mRNA上的遗传信息在细胞质中又是如何被破译的呢?引入新课——《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通过复习导入的方式,既可以巩固之前所学的内容,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也能引起学生对新知的兴趣,从而顺利地展开教学。
(二)新课教学1、遗传信息的翻译在了解翻译的过程之前,我会先引导学生认识密码子。
首先我会向学生提问: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而mRNA上碱基只有4种。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四章第3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节内容既是对DNA功能的延伸和扩展,也是学习遗传和变异知识的基础,因此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明确了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基础上,通过本节内容进一步理解“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明确基因对性状控制的实质——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蛋白质体现性状。
本节课也是挖掘生命的本质,联系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桥梁学情分析: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孟德尔的遗传定律,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明确了基因、DNA、染色体、性状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的学习。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内容分析,结合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2) 概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2、过程与方法:对比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区别三者的不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积极思维”活动,体现科学发现的过程,养成质疑、创新的科学态度三、说教学的重、难点1、教学重点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教学难点(1)理解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2)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3)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以图解方法解决。
四、说教法1、创设问题情境,层层设问。
2、在学生分析教材有关转录和翻译的图形之后,再配合多媒体展示完整的基因表达过程,构筑多媒体与图形之间的有机组合。
flash动画演示,化抽象为具体,直观教学。
3、本节内容不仅抽象复杂,而且涉及的物质种类也比较多,因此通过比较归纳以图解法、表解法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五、说学法指导学生预习,发挥学生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完成基因的概念及基因的表达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