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恩难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4
《师恩难忘》教案设计4(三课时)_师恩难忘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的成长渗透了多少师长的心血,不少同学热情讴歌过辛勤培育自己的园丁。
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师恩难忘》这篇文章里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这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文章。
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一片尊师情。
二、初读课文1?播放课文录音。
2?带着是一件什么事便作者难以忘记老师的恩情的这一问题自读课文。
读文时字字入目,读准字音。
3.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姥姥念叨戛然而止引人入胜身临其境4?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卡片正音。
念叨炊烟茂盛邻近娓娓动听歇脚往事心田滋润身临其境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是如此)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四、理清课文脉络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第二段(第2一7自然段):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
第三段(第8一9自然段):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六、作业1.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姥lao( ) 炊chui ( ) 歇xie ( )nao( ) cui ( ) xi ( )2?填字成词。
身( )其境( )人入胜( )生难忘( )( )动听教( )之恩戛然而( ) 3.认真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卡片。
《师恩难忘》优秀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能读会认生字13个,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在自读课文时,练习画出自身的问题,学做批注笔记。
3、学习课文,理解“师恩”一词,了解启蒙老师田老师对作者的巨大影响――使他胜利地走上了文学之路,感受作者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之情,激发敬师爱师的情感。
4、仿照田老师编故事学语文的方法,给古诗编故事,展开想像学习语文。
二、教学重难点感受作者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之情,激发敬师爱师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生字卡、插图四、教学过程(三课时)第一课时(略)(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标志问题。
(三)小组讨论交流。
第二课时(一)熟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练习读文。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娓娓动听地讲起来)[设计让学生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通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1、教会学生用提取中心段的方法理清文章主要内容,讨论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2、交流文章主要写了三个局部的内容,分别是:第一局部(1~3自然段);第二局部(4~9自然段);第三局部(10~12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局部,变序自读1、默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质疑能力。
(1)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自由提出问题。
(2)小组汇报交流,梳理有价值的问题。
(3)学生带着问题充沛阅读考虑,并讨论考虑,师作必要点拨。
A、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B、他为学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他是怎样讲这个故事的?(相机理解“娓娓动听”)C、田老师讲的故事与所学的小诗有什么关系?D、从哪儿看出我听得入了迷?(相机理解“身临其境”、“戛然而止”)E、田老师的故事对我有怎样的影响?(相机理解比喻句“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师恩难忘》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师恩难忘》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理解“师恩”一词,使学生了解启蒙老师田老师对作者的巨大影响——使他成功地走上了文学之路,感受作者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之情,激发学生敬师爱师的情感。
2、在自读课文时,引导学生练习画出自己的问题,学做批注笔记。
3、学认生字13个,学写10个,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及俗语“无心插柳柳成荫”等。
4、仿照田老师编故事学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给古诗编故事,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学习语文。
5、学写摘录笔记。
第一课时一、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了解课文大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标记,试着寻找答案。
二、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根据你预习的情况说说课题的意思。
3、引导学生思考:让作者难以忘记的老师是谁?什么事让他难忘?三、了解课文大意。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全班交流,弄清课文主要写了“我”的启蒙老师田老师用讲故事的方法教“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给“我”巨大影响的事。
四、指导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课文。
1、分小组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2、小组汇报本组学习情况。
3、全班交流在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
4、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重点理解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年近古稀、恭恭敬敬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造句。
5、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课文第七段。
质疑:田老师的故事讲得怎样?从“我”的表现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生朗读第七段,找出相应词语理解交流(入迷、恍如、发呆、惊醒)。
请生分别扮演田老师讲故事,“我”听故事,再现场景,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
6、过渡:田老师编故事讲课对“我”以后有什么影响?7、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第九段。
(简介“刘绍棠”,帮助学生理解。
)8、小结:说说此时你对“师恩”如何理解?如果把“恩”换成“情”、“爱”、“益”是否可以?五、鼓励学生选一首学过的古诗编个故事。
师恩难忘(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理解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较好地理解课文。
3.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品味朗读,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给学生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播放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提问:这首歌表达了对老师怎么样的情感?让学生明白,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渗透了老师的多少心血。
2.启发谈话,引出本课:不少同学热情讴歌过辛勤培育自己的园丁。
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师恩难忘》这篇文章里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这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文章,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一片尊师情。
3.让学生自读课文,对课文中不认识或不理解的生字词,让学生先查字词典解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本文中“师恩”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难忘的是什么。
要求学生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难理解的句子多读几遍,粗略知道文章大意。
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生字词。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检查学生掌握生字词(板书)及课文的情况,检查是否读音正确,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戛然而止,易写错的:恭恭敬敬。
3.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讨论“是什么使作者难以忘记老师的恩情的”。
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内容?(他先把这首诗念了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指导学生讨论分段,交流分段情况,并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以及学校的基本情况。
第二段(第3-7自然段):教语文的田老师独特的授课方式对“我”的影响。
第三段(第8-9自然段):"我"回到乡村后遇到田老师的情形,抒发“我”不忘老师教诲之恩的感激之情。
人教版《师恩难忘》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师恩难忘》这篇文章,理解并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尊重身边的老师,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1.2 教学内容通过阅读《师恩难忘》这篇文章,了解作者与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
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与老师之间的难忘经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理解,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学会欣赏和尊重老师,培养感恩之心。
2.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章中的一些细节描写和隐喻表达。
引导学生从个人经历出发,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通过阅读文章,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与老师之间的难忘经历,促进互动和分享。
写作练习: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2 教学手段纸质教材:《师恩难忘》文章的纸质教材。
投影仪:用于展示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和段落。
的黑板:用于板书重点词汇和概念。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活动4.1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通过引入作者和文章的背景信息,激发学生的兴趣。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回答相关问题,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与老师之间的难忘经历,分享感受。
写作练习: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4.2 教学活动朗读比赛:学生分角色朗读文章,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图片展览:学生展示自己与老师之间的难忘经历的照片或画作。
感恩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作品,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题目回答情况,评估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理解程度。
通过学生的写作作品,评估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和表达能力。
5.2 教学反馈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题目回答,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师恩难忘教案《师恩难忘》教学案精选9篇《师恩难忘》教案篇一教材分析:1、认识并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连贯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感悟作者对教师的难忘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教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为什么使你难忘?2、揭题:下面,我们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理清文章条理。
1、自由读读。
试给课文分段。
2、交流分段情况。
概括段意。
四、略读第一段。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3、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收集有关爱师尊师的名人故事与名人名言。
板书设计:师恩难忘我田老师描红,学古诗编故事,讲故事爱好文学培养兴趣《师恩难忘》教案篇二师:在学习了著名作家刘绍棠写的《师恩难忘》这篇课文后,有位同学得到启发,也写了一篇作文---《我的班主任》,在作文中,他写了一件事,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然后说一说,小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老师出示例文,学生自读)生:在作文中,小作者写了冯老师帮助我纠正写字姿势的事。
我在读了以后,觉得那个老师真是一位关心同学的老师。
师:你说的很好。
小作者写的这件事太平常了,但很感人。
请你再仔子细细地读一读例文,画出描写冯老师关心同学的语句,读一读。
生:(继续读例文)生:忽然,一只温暖的手扶着我的前额,慢慢地向上抬起。
生:冯老师轻轻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朝前走去。
师:这两句是从什么方面写冯老师的?生:这两句是从动作方面来写冯老师的。
生:她的一双眼睛望着我,好象在说:三个一怎么又忘了?师:这句话又是从什么方面来写的?生:神态方面写的。
师:冯老师给你的印象深不深了?为什么?生:因为小作者抓住冯老师的动作和神态进行了具体的。
宇华教育集团五年级语文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学通案课题1师恩难忘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关键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知文中所蕴含的感情。
重点难点1.掌握生字新词,整体感知文本。
2.初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5分钟)1.谈话:同学们,从你们进入幼儿园那天起,就每天和老师生活在一起。
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为什么使你难忘?2.揭题:正如刚刚一些同学说的那样,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渗透了老师的无数心血。
不少人热情讴歌过辛勤培育自己的园丁,著名作家刘绍棠在时隔四十多年之后,写下了《师恩难忘》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生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15分钟)1.自由朗读课文,并画出重点字词。
2.指名读所画词语,相机正音。
3.齐读重点词语(要求学生读完后在书上画出课件出示的词语)。
(出示课件)姥姥炊烟歇脚念叨恍如惊醒滋润拐杖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春雨点点恭恭敬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诲之恩终生难忘正月4.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出示课件)娓娓动听:娓娓:说话连续不断的样子。
形容说话婉转生动,使人爱听。
身临其境:身:亲身。
临:到。
境:境地。
亲身来到某种境地。
戛然而止:戛然:突然停止的样子。
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引人入胜:引:引导,吸引。
胜:胜境,美妙的境地。
把人带到美妙的境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植树木需要十年,培育人才需要百年。
形容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5.多音字:正三.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5分钟)1.自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
(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整体感知课文:(15分钟)1.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小组合作分段(提示并相机板书:全文共9个自然段,按起因、经过、结果可分为三段)3.汇报交流:(学生汇报后再出示课件)第一段(1-2):写“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去读书以及学校的概况。
《师恩难忘》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师恩难忘》,掌握其中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师恩难忘的主题,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读懂并理解课文《师恩难忘》。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师恩的理解和感悟。
1.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悟师恩难忘的情感,培养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通过阅读课文《师恩难忘》,让学生了解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对学生的影响。
2.2 相关知识:介绍一些关于尊敬老师的名言警句,让学生了解尊敬老师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自己与老师之间的难忘经历和感悟。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与老师相关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师恩难忘》,并回答相关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课文内容。
3.3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一篇关于师恩难忘的短文。
通过分享和讨论,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进行评价和反馈。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4.2 评价标准:阅读理解题目的答案准确性。
写作练习的条理清晰、表达准确。
小组讨论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意识。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师恩难忘》5.2 PPT课件: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
5.3 名言警句卡片: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
5.4 写作纸张和文具:用于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6.1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与老师之间的难忘经历。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尊敬老师的具体表现和重要性。
师恩难忘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4、通过对课文的初步学习,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概括主要事件。
2、难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深厚情感,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人陪伴着我们,给予我们帮助和指导。
其中,老师是我们人生道路上非常重要的引路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老师的文章——《师恩难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决。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2)理解重点词语,如“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等。
(3)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歇”“滋”“醒”等字的结构和笔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可以分为几个部分?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教师总结: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刘绍棠回忆自己的启蒙老师田老师,讲述了田老师在讲课时的情景以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我”到邻近的乡村小学去读书,遇到了启蒙老师田老师。
第二部分(第 2 7 自然段):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田老师的故事中快乐地成长。
第三部分(第 8 9 自然段):“我”深深感谢田老师在自己成长道路上的引领和启蒙。
(四)精读课文,感受师恩1、学习第一部分(1)指名朗读第 1 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作者在这里强调了老师对他的启蒙作用,为下文的叙述做铺垫。
师恩难忘第一课时教案教案标题:师恩难忘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 学生将能够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子描述老师对他们的影响。
3. 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自己难忘的老师的作文。
教学重点:1. 学习和掌握与师恩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学习如何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子描述老师的影响。
3. 学习如何写一篇关于自己难忘的老师的作文。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
2. 学生练习册或纸张。
3. 班级中一位学生的作文范例。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起自己曾经遇到过的难忘老师,并让他们分享自己对这位老师的感激之情。
- 引出本课的主题:师恩难忘。
Step 2: 词汇学习(10分钟)- 在幻灯片或黑板上呈现与师恩相关的词汇,如"感激"、"教导"、"关怀"等,并解释其含义。
- 请学生跟读并记忆这些词汇。
Step 3: 句子表达(1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起自己难忘的老师,并让他们用所学词汇和句子描述这位老师对他们的影响。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Step 4: 作文写作(20分钟)- 分发学生练习册或纸张,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回忆和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自己难忘的老师的作文。
- 提供一个学生范文作为参考。
Step 5: 分享与总结(10分钟)- 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文,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 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师恩难忘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 邀请一位老师来班级,让学生向他/她表达感激之情,并分享自己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自己难忘的老师,帮助他们理解师恩的重要性。
通过词汇学习和句子表达的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描述老师对他们的影响。
最后,通过写作活动,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分享给他人。
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培养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