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乙肝复发的4个诱因
- 格式:pdf
- 大小:125.37 KB
- 文档页数:1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分析作者:张淑娥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35期【摘要】目的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患者86例,根据患者肝硬化发作次数进行分组,以反复发作次数>3次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以反复发作次数为1~3次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比例与年龄间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乙肝病毒DNA定量高、病程为5年及5年以上、有精神刺激、有饮酒史、过度劳累、应用损肝药物与甜食摄取量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乙肝病毒DNA定量高、病程长、精神刺激、劳累、损肝药物、饮酒、饮食不当均是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在治疗中应指导患者避免上述因素的影响,促使肝硬化发作频次有效降低,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影响因素乙型肝炎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数高达3.5亿[1]。
我国是乙肝高发地区,乙型肝炎是肝硬化重要病因之一,据统计,乙型肝炎所致肝硬化在所有肝硬化患者中占比高达80%[2]。
肝硬化病理特征是肝细胞发生广泛性变形坏死,有结节性再生、纤维化与假小叶形成现象。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病情危重且变化无常,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可反复发作,具有较高病死率。
为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作者选取8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患者,根据发作次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对两组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于2011年4月~2013年8月收治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患者86例,所遇患者均根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相应诊断标准确诊;其中男49例,女37例,患者年龄为22~76岁,平均为(49.7±4.6)岁;86例患者均有明确乙型肝炎病史,肝功能有明显衰退,脾亢与脾肿大等表现明显,血清胆红素和血清酶有显著升高,经MRI、B超和CT检查发现存在肝硬化征象;根据患者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次数进行分组,以反复发作次数>3次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以反复发作次数为1~3次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
我国最常见的乙肝的原因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炎症。
乙肝病毒通过体液,如血液、唾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是一种主要通过血液感染的疾病。
以下是我国最常见的乙肝的原因:1. 乙肝病毒感染垂直传播:乙肝病毒可以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传给新生儿。
如果孕妈妈感染了乙肝病毒,特别是在产前或分娩时,婴儿极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
所以,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妇产生的乙肝病毒和乙肝病毒的传播是一种垂直传输。
2. 乙肝病毒感染水平传播:乙肝病毒可以分泌到唾液、汗液、乳汁、精液等体液中。
当人们与病毒污染的体液进行接触,特别是存在开放性创伤、黏膜暴露等情况下,就容易感染乙肝病毒。
3. 医疗操作和卫生不良:乙肝病毒有很高的传染性,对一些医疗器械的净化要求很高。
在医疗机构中,如果不遵循无菌操作,或使用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的医疗器械,就会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
另外,卫生条件不良、公共场所的卫生设施不规范等因素也可能导致乙肝的传播。
4. 血友病患者或透析患者:由于血友病患者和透析患者需要定期输血或接受透析治疗,如果输血或透析仪器不符合卫生要求或存在被感染的医疗操作,就会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
5. 不规范的手术操作: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进行传播,手术过程中发生意外肝脏损伤,血液污染手术室中的器材等情况下,易造成乙肝病毒的传播。
6. 不安全的性行为:性接触是一种主要的乙肝病毒传播途径。
如果有人患有乙肝病毒,通过性接触将病毒传给健康人,那么受传播者就可能成为感染者。
7. 吸毒行为:乙肝病毒可以通过共用针头、注射器等用具的方式传播。
毒品吸食者通过共用注射器等,会大大增加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
8. 母婴传播: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妇在妊娠期、分娩期、哺乳期与乙肝病毒感染是一种垂直传播。
如果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妇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和干预,就会导致婴儿在出生时感染乙肝病毒。
总结来说,我国最常见的乙肝的原因主要包括乙肝病毒感染的垂直传播、水平传播、医疗操作和卫生不良、血友病患者或透析患者、不规范的手术操作、性行为、吸毒行为和母婴传播等。
乙肝有哪些常见的发病原因乙肝即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如母婴传播、输血传播、密切接触传播等,具有慢性携带状态的传染病。
①母婴垂直传播:我国现有HBsAg阳性者约1.4亿人,其中85%通过母婴传播。
垂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蔓延和高发的主要原因。
也有少数为父婴传播者。
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
②血液或血制品传播:被HBV污染的血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输给受血者,多数会发生输血后肝炎,另外血液透析、肾透析时也会感染HBV。
③医源性传播: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牙钻、内窥镜、腹腔镜等)均可传播HBV。
④家庭内密切接触:主要指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如同用一个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均有受HBV感染的可能。
HBV可通过破损粘膜进入密切接触者的体内。
⑤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HBV污染,如浴池、剃刀等均可传染HBV。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如果身体抵抗力强,免疫功能正常,而且治疗及时,那么乙肝病毒会很快被清除,乙肝在急性期就能治愈。
但一旦乙肝病毒没能及时清除,乙肝会转为慢性,病毒会长期携带,检查表现为乙肝抗原阳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乙肝病毒携带者。
如果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活动,复制繁殖,则可以出现临床症状。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
HBV本身对肝脏无明显损伤,主要通过人体的免疫应答造成肝细胞损伤,HBV感染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如果机体免疫反应正常,可以清除感染的病毒而痊愈;免疫反应不足以清除病毒,病毒可持续存在,成为慢性乙肝。
临床表现多样化,包括急性、慢性、淤胆型和重症型肝炎、肝炎肝硬化,部分病例可转变为原发性肝癌。
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达60%。
成年感染者多呈急性过程,可以痊愈,仅5%存在慢性化,慢性感染者中40-50%进展为肝硬化,其中8%左右发生原发性肝癌;幼年感染者90-95%呈慢性感染状态,为无症状慢性HBV携带者或慢性乙型肝炎,成年后容易反复发作,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
肝病老复发病毒分型挖病根“肝病年年治、年年复发,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从肝炎治成了肝硬化,病情越治越重,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临床上很多肝病患者都曾遭遇过这样的事情。
如果在治疗肝病时认为没有错误,如果疑惑为什么病治不好,或者看着治好了回头又犯……那么,专家为你介绍分析,你将会恍然大悟,身体将在这个春天真正健康起来。
三大原因致多数患者难逃肝病复发“怪圈”“我三年前查出肝病,治疗一段时间,病情好转后就停药了。
但这几天又开始出现腹胀、全身乏力的症状,去医院检查才得知是肝病复发了。
这好端端的为什么又复发了?”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如此问道。
肝病专家指出,肝病频繁复发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现象。
很多患者经年累月的治疗,然而肝病却像弹簧一样,一旦放松警惕,立马就会反弹回来。
于是患者们在不经意间就陷入了治疗—复发—再治疗—再复发……的恶性循环中。
而肝脏也在反复治疗中不断受到伤害,逐渐出现炎症、坏死、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出现这种情况,归根结底还是患者对肝病认知不足,错误治疗造成的。
”专家指出,临床上导致肝病复发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治疗方法不正确,无法对肝病病毒造成有效的抑制,从而导致病情不断复发、加重;二是病毒发生变异耐药,使得先前的治疗前功尽弃,变异后的病毒失去控制,病情再次复发;三是治疗不规范,中途随意停药、换药,抗病毒治疗不彻底,病情也因此重新发作。
无论是上述哪种原因导致病情复发,其结果都是病毒失去有效抑制,不断蚕食肝细胞,从而让很多患者逐渐走上“肝炎—肝硬化—肝肿瘤”这条恶性发展链。
肝病“假转阴”病情复发危害更大肝病治疗过程中病情容易复发是不争的事实,那么肝病“转阴”后还会不会再复发呢?“很多患者急于追求转阴,将转阴作为治疗的唯一目标,殊不知在转阴的过程中还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陷阱",而"假转阴"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个。
我曾接诊过很多这样的患者:两对半检测明明已经转阴,但停药没多久,病情就再次恶化,这种情况多数都是"假转阴"在作怪。
临床医学中的疾病复发与治疗策略疾病复发是指在治疗过程中或者治愈之后,原先已经痊愈或者缓解的疾病重新出现或者再次发展。
在临床医学中,疾病复发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带来了严重影响。
因此,医生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复发。
本文将探讨临床医学中疾病复发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治疗策略。
一、疾病复发的原因1.1 原发病未得到根治:在治疗某些疾病时,若未能找到并解决疾病的根源,其病因仍然存在,就有可能导致疾病复发。
例如,对于某些慢性感染性疾病,仅仅控制了症状而未消灭病原体,疾病很可能在未来再次发作。
1.2 治疗不规范: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以及药物的使用原则。
如果治疗方案不当或执行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疾病的复发风险。
例如,抗生素滥用或不合理使用,容易导致细菌耐药,使原本应轻松控制的感染病变变得难以治愈。
1.3 患者自身原因:一些疾病的复发与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有关。
如吸烟、酗酒、饮食不健康等,都可能导致疾病复发。
此外,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影响是否复发。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可能降低免疫力,加重疾病的复发风险。
二、疾病复发的治疗策略2.1 巩固疗效:针对某些疾病容易复发的特点,治疗期结束后,医生可以延长疗程或者采用维持治疗的方法,巩固刚刚治愈或者缓解的疾病,以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例如,对于癌症患者,常采用辅助化疗或者放疗,以清除潜藏的癌细胞。
2.2 个体化治疗:针对每位患者的个体差异,医生应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和降低复发的概率。
例如,在药物治疗中,依据患者的基因型和药物代谢能力,调整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提高治疗效果。
2.3 生活干预:医生应提醒患者注意养生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以减少疾病复发的风险。
例如,提倡戒烟限酒,饮食健康,适量锻炼等。
此外,对于心理健康问题,医生应与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帮助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抵抗力。
乙型肝炎复发的危险因素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
尽管已经有乙肝疫苗的普及,但乙型肝炎仍然是全球范围内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
乙型肝炎的治疗过程中,复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了解乙型肝炎复发的危险因素对于医学人员和患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乙型肝炎复发的危险因素可以分为患者相关因素和治疗相关因素两个方面。
一、患者相关因素1. 感染时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间越长,肝脏受损程度越严重,复发的风险也越高。
长期携带HBV的患者,特别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复发的概率较高。
2. 免疫功能: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直接关系到乙型肝炎复发的风险。
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免疫抑制剂使用者、器官移植患者等,复发的概率较高。
3. 病毒载量:乙型肝炎病毒载量是指体内病毒的数量,高病毒载量意味着乙型肝炎病毒活跃度高,肝脏受损程度较重,复发的风险也较高。
4. 肝功能: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如肝硬化患者,复发的风险较高。
肝脏受损程度越严重,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机会也越多。
二、治疗相关因素1. 治疗方案选择: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案多种多样,包括抗病毒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等。
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乙型肝炎复发的风险也有所差异。
一些抗病毒药物具有较高的复发抑制率,而一些免疫调节药物则可能增加复发的风险。
2. 治疗依从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长期坚持药物治疗和定期随访。
治疗依从性不好的患者,如不按时服药或中断治疗,复发的风险较高。
3. 耐药性:乙型肝炎病毒的耐药性是指病毒对抗病毒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耐药病毒株的复制,复发的风险将增加。
综上所述,乙型肝炎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相关因素和治疗相关因素。
患者感染时间长、免疫功能低下、病毒载量高以及肝功能不全等因素都会增加复发的风险。
此外,治疗方案选择、治疗依从性和耐药性等治疗相关因素也会影响复发的概率。
因此,在制定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案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并加强患者的教育和管理,以降低复发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乙肝的传染流行趋势
乙肝的传染流行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乙肝的传播途径: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以及母婴传播途径传播。
在发展中国家,血液传播仍然是主要途径,如输血、注射吸毒等。
而在发达国家,性接触和母婴传播途径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2. 乙肝感染的地理分布:乙肝病毒感染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但在不同地区的感染率存在差异。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乙肝病毒感染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太平洋岛屿地区。
3. 乙肝病毒感染率的变化趋势: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应用以及乙肝预防策略的推行,全球乙肝感染的总体趋势是逐渐下降的。
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由于疫苗接种率较高,乙肝感染率明显下降。
然而,发展中国家的乙肝病毒感染率仍然较高,特别是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4.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人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携带乙肝病毒但未出现临床症状的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有大约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大部分是在发展中国家。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乙肝流行的重要源头,因为他们可以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5. 乙肝病毒变异的影响:乙肝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主要体现在表面抗原上。
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乙肝病毒变异情况存在差异。
乙肝病毒的变异可能会影响疫苗的有效性和诊断方法的准确性,从而对乙肝的传播流行产生影响。
总体来说,乙肝的传染流行趋势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之间有差异,但全球范围内的乙肝感染率正在逐渐下降,特别是在发达国家。
然而,乙肝依然是一个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应该继续加强乙肝预防和控制措施。
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乙肝已经可以达到临床转阴治愈,可是还有很多患者被乙肝所困扰、久治不愈,甚至病情越来越严重,走向肝硬化和肝癌的深渊。
在这里总结了乙肝久治不愈的十二大原因,分享给大家:
1.检查不全面、不专业;
2.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作用于人体免疫细胞,保护病毒,不让机体免疫系统清除病毒;
3.乙肝病毒扎根于肝细胞核内,常规药物分子过大无法直达肝细胞核心病灶部位;
4.乙肝病毒擅长“伪装”自己易变异,逃脱免疫识别,不让机体免疫系统清除病毒;
5.不做治疗,没有症状就没事,不用治疗;
6.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7.盲目降酶;
8.滥用药物;
9.自行买药治疗;
10.盲目停药和中断治疗;
11.不良生活饮食习惯;
12.消极懈怠的心态。
病毒性肝炎试题、练习题单选题1 经口传播的肝炎有()。
A 甲肝B 乙肝C 丙肝D 丁肝E 庚肝2 HAV是哪种肝炎病毒的英文表达()。
A 甲型肝炎病毒B 乙型肝炎病毒C 丙型肝炎病毒D 丁型肝炎病毒E 戊型肝炎病毒3 慢性肝炎是指急性肝炎病程超过()。
A 1个月B 2个月C 3个月D 6个月E 12个月4 病死率最高的肝炎是()。
A 急性黄疸型肝炎B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C 中度慢性肝炎D 重型肝炎E 以上都不是5 某医务工作者在给一HbeAg阳性患者采血时,不小心刺破手指,下列处理最为重要的是()A 立即酒精消毒B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C 肌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D 肌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乙型肝炎疫苗E 定期复查肝功能和HBV-IgM6 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 母婴传播B 经血液传播C 性接触传播D 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E 生食毛蚶7 以下观念错误的是()。
A 医务人员在穿隔离衣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B 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必须进行手卫生C 处理污染物之后必须进行手卫生D 进行无菌操作前必须进行手卫生E 脱手套前必须进行手卫生,脱手套后无须进行手卫生8 下列除哪项以外需执行血液、体液隔离()。
A 甲肝B 乙肝C 丙肝D 丁肝E 丁肝9 下列不是乙肝主要传播途径的是()。
A 注射、输血传播B 飞沫传播C 母婴传播D 粪一口传播E 性接触传播10 具有保护作用的抗体是()。
B 抗-HBeC 抗-HBcD 抗-HCVE 抗-HDV11 病毒性肝炎急性期患者最佳的饮食是()。
A 高能量、低脂肪饮食B 高蛋白、低脂肪饮食C 适合患者口味的清淡饮食D 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E、以上均不是12 重型肝炎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是()。
A 保持病室空气流通,减少探视B 做好病室环境消毒C 做好口腔、皮肤护理,防止口腔、肺部及皮肤感染D 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E 以上均是13 对急性重型肝炎诊断意义较小的是()。
肝炎复发的原因以及症状表现推荐文章轻度自闭症的表现以及治疗方法热度:导致少精症的原因及症状表现热度:形成肺结核的原因及症状表现热度:排卵障碍的原因及症状表现热度:老人中风有什么原因及表现热度:肝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部部分功能坏死,而肝炎又分为很多种性质。
你们知道肝炎复发有哪些原因吗?肝炎有什么早期的症状呢?下面由店铺为大家讲解下肝炎的内容吧。
肝炎复发的原因1)劳累过度有数据表明,约有四分之三的患者因过度劳累而使肝功能反复,如过多奔走、熬夜、精神紧张、情绪波动以及房事所伤。
2)饮食不调饮食不调会使慢性肝炎复发,因此,慢性肝炎患者饮食以清淡有营养的食物为主。
特别由于饮酒而使肝功能复发的患者最多,酒在肝内氧化,可直接损害肝细胞,因此肝炎患者应禁酒。
3)季节更迭国内有人观察了四季慢性肝炎肝功能的波动情况,其结果为:春季波动者占22.94%,夏季占23.85%,秋季占9.17%,冬季占18.34%,以春夏两季波动比例为最高。
4)水土不服某些患者肝功能刚刚得以恢复,就出差、旅行,因生活条件、水土环境的改变,造成机体内环境的某些变化而出现肝功能反复异常。
5)过服药物慢性肝炎患者因求愈心切,往往服用过多所谓保肝药,这样不但不利于肝病的治疗,反而还会对肝脏带来一定的负担。
6)其他疾病慢性肝炎患者还会因感冒、腹泻、气闷、失血而导致肝功能波动。
因此慢性肝炎患者一定要注意冷暖、保养脾胃、调理情态、谨慎起居,尽量避免因其他疾病而造成肝功能的波动。
肝炎早期的症状1. 食欲减退肝炎患者早期常出现食欲减退,进食后腹胀、厌吃油腻食物,如果进食便会引起恶心、呕吐,活动后易感疲倦。
2. 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消化吸收障碍、肝细胞破坏、缺乏维生素、电解质紊乱等,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全身乏力。
3. 发热急性黄疽型肝炎早期常有发热,多在37.5℃-38.5℃,高热者少见,一般持续3-5天。
可能由肝细胞坏死、肝功能障碍、解毒排泄功能减低或毒血症所引起。
乙肝患者有哪些明显病症乙肝患者的病症表现乙肝患者有什么明显病症1、黄疸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中枢,由于胆红索的摄取、结合、分泌、排泄等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
当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以后,胆红素从尿液排出,使尿液颜色变深。
它是黄疸最早的表现。
2、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肝脏是重要的消化器官,肝脏分泌的胆汁是食物消化所必需的。
肝炎时,胆汁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肝脏的炎症还可能引起肝窦的血流障碍,导致胃肠道的充血水肿,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食欲减退、恶心厌油是乙肝患者常见的病症表现。
3、乏力、体力不支容易疲劳其原因可能是肝功能受损,进食减少,食物消化吸收障碍,营养物质摄入缺乏。
另一方面是由于肝脏炎症肝功能受损,消耗增加,已摄入的物质不能充分代谢,满无法足机体的需要。
4、肝脾肿大由于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乙肝患者的病症表现也常有肝脏肿大。
如果慢性炎症期不愈,反复发作,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肝脏质地变硬。
晚期由于大量肝细胞破坏,纤维组织收缩,肝脏可缩小。
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早期,脾脏多无明显肿大,以后可因脾脏网状内皮系统增生,以及门静脉高压、脾脏淤血,引起脾脏肿大,持续性进行性脾脏肿大多提示肝硬化。
5、肝区疼痛肝区疼痛时最常见的乙肝患者的病症表现,乙肝患者常常诉说肝区痛,涉及右上腹或右背部,疼痛程度不一,有的胀痛、钝痛或针刺样痛,活动时加剧,但多数疼痛不剧烈;有时左侧卧位时疼痛减轻。
乙肝患者病情恶化有哪些表现乙肝病情恶化表现之一:病症的有无不能完全反响病情,但病症的出现,提示病情的异常,原来没有肝病病症,现在出现肝病病症,说明病情加重了;如果本身就肝病症,而且这些病症加重了或又出现了新的病症,那么也说明病情加重了;如果之前检测指标正常,现在出现多项异常,提示病情加重了。
乙肝病情恶化表现之二:无诱因出现黄疸病症,如尿液呈浓茶色、出现牙龈出血、鼻衄、皮肤黏膜淤斑或呕血、便血等出血病症;或者长时期持续低烧通常说明病情严重。
■
王兆海
肝病已经成为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发病率、病死率在逐年攀升,占癌症死亡率第三位,而且肝癌发病日趋年轻化,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1.2亿的乙肝患者、3000万的慢性肝炎人群、超过1.2亿人的脂肪肝“大军”让人触目惊心。
大家行动起来吧!和本刊一起为我们的肝脏“保驾护航”。
信号1:容易喝醉有些人,平时酒量很大,然而现在变得喝一点之后就感觉“醉了”。
这种征兆提醒您肝脏功能下降,肝受损了,肝脏不能完全分解酒精代谢物乙醛。
信号2:粉刺增多人体内黄体荷尔蒙起着促进分泌皮脂的作用,而肝脏则能破坏黄体荷尔蒙,调整荷尔蒙平衡。
因此肝脏功能降低会使皮脂分泌增多,最终导致粉刺丛生。
信号3:伤口容易化脓感染肝脏对人体代谢起着重要作用,肝脏功能受损的话,皮肤再生就会受到阻碍。
另外,肝脏的解毒功能下降容易引起伤口感染细菌。
信号4:鼻头发红所谓“红鼻子”就是鼻头部分的毛细血管扩张形成的。
虽然“红鼻子”并不一定是肝脏受损导致的,但女性在肝脏功能降低、荷尔蒙紊乱时容易出现“红鼻子”。
信号5:脸色发黑肝脏对铁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平时肝脏内积蓄有铁成分。
肝细胞遭到破坏的话,肝细胞内的铁会流入血管,使血液内铁成分增加,导致脸色发黑。
这种症状最容易在男性和闭经后的女性身上出现。
因此,当出现脸色发黑征兆时一定要警惕是否肝受损了,并要及时护肝。
很多患者对乙肝的反复发作感到苦恼,明明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才治愈了乙肝疾病,没想到一段时间过后疾病竟然复发了,那么自己前期所进行的积极治疗岂不是都白费了吗?这是很多乙肝患者的心声。
其实,导致乙肝复发有以下4个诱因。
★饮食肝炎患者饮食当以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避免多吃油腻、油炸、辛辣食物。
这些食物难以消化,会加重胃肠负担,肥甘厚味之品容易郁结肠胃,化为湿热,损害脾胃,诱使肝炎发作。
★过度疲劳过度劳累可以破坏机体相对平衡的免疫状况,促使乙肝病毒复制加剧,肝脏负担加重,导致肝炎复发。
为了避免乙肝的复发,患者们一定要注
意劳逸结合。
★饮酒喝酒不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社交手段,但更是造成肝炎复发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酒在肝内氧化,形成有害物质乙醛,可以直接损害肝脏,因此肝炎患者必须禁酒。
★其他疾病感冒、
腹泻、胆囊炎、大出血也可以导致肝功波动。
肝炎患者平素一定要注意天气变化,保护好脾胃,调理好情绪,起居有常,尽量避免患上其他疾病。
良好的生活护理对乙肝患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肝炎患者除了定期追踪检查、配合医师进行必要的治疗之外,妥善的日常生活护理也是维持健康、减缓肝病进一步危害的良方。
导致乙肝复发的4个诱因
五个信号说明
肝
脏受损
55RRJ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