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换热器工艺卡,2015年.doc
- 格式:pdf
- 大小:218.99 KB
- 文档页数:25
换热器制造工序过程卡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设备,用于将热量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流体。
换热器制造的工序过程卡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原材料准备:换热器的主要材料通常为金属(如钢、铜、铝等)和密封材料。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准备这些材料,包括检查材料的质量和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2.设计和加工:根据换热器的设计要求,制定相应的制造工艺流程。
这通常涉及到设备的尺寸、热传导性能、流体通道的设计等。
然后进行加工,包括切割、焊接、钻孔等工艺,将原材料制成相应的形状。
3.焊接:焊接是制造换热器过程中的重要工艺。
根据设计要求,将金属材料进行焊接,连接成一个整体。
焊接工艺包括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时间、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接头的准备等。
4.清洗和除油:换热器制造过程中,金属材料通常会有一定程度的油污和杂质。
在下一步涂层和装配之前,需要对金属材料进行清洗和除油处理,以确保材料表面的干净和光滑。
5.涂层和防腐处理:在装配之前,换热器的金属表面需要进行涂层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常见的涂层材料包括烤漆、喷漆、热浸镀等。
涂层能够提高材料的表面硬度、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
6.装配和测试:根据设计要求,将焊接好的金属零部件进行装配。
装配工作包括热交换管、密封件、法兰连接等。
装配完成后,进行压力测试和泄漏测试,以确保换热器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7.填充介质: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设备使用环境,填充合适的介质。
常见的介质包括水、蒸汽、空气等。
填充介质后,进行再次测试,确保介质流动和温度变化符合设计要求。
8.包装和出厂:最后一步是对换热器进行包装和出厂。
根据客户要求,用适当的材料进行包装,以保护换热器的表面。
然后进行最后的检查,确保换热器的外观和性能符合要求,准备发货给客户。
总之,换热器制造的工序过程包括原材料准备、设计和加工、焊接、清洗和除油、涂层和防腐处理、装配和测试、填充介质、包装和出厂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和测试,以确保最终制造出的换热器具有良好的质量和性能。
华侨大学机电学院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6120零件图号6120-1011—016姓名:林凌攀产品名称柴油机零件名称机油泵后盖共13页第1页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粗铣HT200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可制件数每台件数铸件120*78*401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卧式铣床X611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切削液虎钳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工序工时 (分)准终单件工步号工步内容工艺装备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进给次数工步工时r/min m/s mm/r mm机动辅助1粗铣机盖顶端面,保证尺寸35mm硬质合金端面铣刀、卡尺16011。
65132。
82华侨大学机电学院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6120零件图号6120—1011—016姓名:林凌攀产品名称柴油机零件名称机油泵后盖共13页第2页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粗铣、半精铣HT200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可制件数每台件数铸件120*78*35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卧式铣床X611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切削液虎钳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工序工时(分)准终单件工步号工步内容工艺装备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进给次数工步工时r/min m/s mm/r mm机动辅助1粗铣下端面,保证尺寸31mm硬质合金端面铣刀、卡尺1601 1.64132。
82华侨大学机电学院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6120零件图号6120-1011-016姓名:林凌攀产品名称柴油机零件名称机油泵后盖共13页第3页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HT200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可制件数每台件数铸件120*78*30。
2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摇臂钻床Z30401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切削液专用夹具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工序工时 (分)准终单件工步号工步内容工艺装备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进给次数工步工时r/min m/s mm/r mm机动辅助1钻6-Φ9mm孔Φ9高速钢麻花钻、塞规6300.290。
绕管换热器芯体制作Q/GY-A/0-01-20101 领料、验收1.1芯体材料均应有钢材质量证明书,材质标记及质保书自编号。
1.2换热管如采用不锈钢焊接管应符合GB/T12771《输送流体用不锈钢焊接钢管》及GB151-1999附录C及订货技术协议的要求;并经图样要求的试验压力进行的整盘水压试验,如图样有要求对换热管进行复验的,必须复验合格后领用。
1.3 换热管拉到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先行进行认真的外观检查,如有质量问题及时提出。
1.4异型垫条需检查其缺口及缺口间距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1.5检查管板孔表面粗糙度,要求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12.5μm,管板两面所有转角处均需倒角,不得有毛刺存在。
2 下料、切割2.1上下支承管下料时,按图样要求长度预留8~10 mm加工余量,套管预留5mm加工余量,端板下料按图样要求直径预留5mm加工余量.2.2切割根据不同的材质分别采用等离子或氧-乙炔切割,对于端板和筋板尽量采用数控等离子或数控氧-乙炔切割机切割,筋板切割时按图样尺寸留2mm加工余量。
2.3平垫条经拉直后按图样长短尺寸进行切割。
3金加工3.1上、下支承管、套管两端面加工平行度误差≤0.5mm,上支承管与套管配合度公差为0~0.15mm;3.2端板按比中心筒节内径小1.5-2mm加工,加工完端板外径后用车刀划出一个与支承管外径相同的圆。
3.3中心筒上所有需与其它零件相焊接的端面均需按焊接工艺要求制备坡口。
3.4上支承管与套管之间的销孔需配钻。
3.5中间筒节下料、滚圆、纵缝组对及筒体环缝的组对与前述艺02、艺03、艺04、艺05相同,筒体直线度要求0.5/1000mm并≤2mm。
4中心筒组装4.1按图样尺寸组对上、下端板,组对端板时至少检查对称的四个点相对中间筒端面的尺寸,要求误差在±1mm以内,并保证上、下端板与中间筒内表面的间隙均匀,检查合格后按焊接工艺对称分段施焊。
4.2组对下管板与下支承管及上管板与套管,要求下支承管和套管相对于上、下管板外径同心度偏差在1mm以内,垂直度偏差在0.5mm/300 mm以内;自检合格后按焊接工艺对称分段施焊。
套管式换热器操作流程英文回答:Operation Procedure for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Pre-Operation Checks:Verify that the heat exchanger is properly installed and connected.Ensure that the piping system is free of leaks and obstructions.Check the valves for proper operation and ensure they are in the correct positions.Inspect the gaskets and seals for any damage or deterioration.Start-Up Procedure:Slowly open the inlet valve to the shell side of the heat exchanger.Allow the shell side to fill with fluid and vent any trapped air through the vent valve.Close the vent valve once the shell side is full.Gradually open the inlet valve to the tube side of the heat exchanger.Allow the tube side to fill with fluid and vent any trapped air through the vent valve.Close the vent valve once the tube side is full.Operation Monitoring:Monitor the inlet and outlet temperatures of both fluids.Ensure that the flow rates are within the specified range.Check the pressure drop across the heat exchanger to detect any fouling or blockages.Monitor the vibration levels to ensure that the heat exchanger is operating smoothly.Shutdown Procedure:Gradually reduce the flow rate of the shell side fluid by closing the outlet valve.Once the shell side flow rate is low, close the inlet valve completely.Gradually reduce the flow rate of the tube side fluid by closing the outlet valve.Once the tube side flow rate is low, close the inlet valve completely.Open the vent valve to release any residual pressurein the heat exchanger.Cleaning and Maintenance:Regularly clean the heat exchanger to remove any fouling or deposits.Inspect the gaskets and seals periodically for any damage or deterioration.If necessary, disassemble the heat exchanger for a thorough cleaning and inspection.Troubleshooting:If the heat exchanger is not performing as expected, refer to the manufacturer's troubleshooting guide.Common problems include fouling, blockages, and leaks.Address any issues promptly to ensure the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he heat exchanger.中文回答:套管式换热器操作流程。
套管式换热器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套管式换热器是一种常用的换热设备,用于在工业生产中进行热量传递。
通过将两种流体进行交换,实现热量的传递和利用。
套管式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食品加工等领域,是确保工业生产过程中稳定运行的关键设备之一。
我公司接到一家化工厂的委托,需要设计一台新的套管式换热器,用于加工过程中的热力交换。
该换热器需要具有高效、稳定、安全的特点,能够满足化工厂在生产中的需求。
二、设计要求基于客户的需求和工艺要求,我们设计的套管式换热器需要具备以下特点:1. 高热效率:能够有效地进行热量传递,提高生产效率。
2. 耐腐蚀性:适应化工厂复杂的工艺流体,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3. 易于维护:结构简单,易于清洗和维护,减少停机时间。
4. 安全可靠:具备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5. 节能环保: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设计方案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套管式换热器,具备高效、稳定、安全的特点。
1. 设计原理我们选用了传统的套管式换热器设计方案,根据热量传递的原理,将工艺流体和冷却介质分别流经两端管道,在换热管内外形成相对流动,实现热量传递。
同时,我们采用了壳程、管程两种流体分别流动,实现了两种流体的有效分离和换热。
2. 结构设计我们设计的套管式换热器采用了不锈钢材质制造,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同时,我们采用了先进的螺旋管设计,增大了壳程和管程之间的流体接触面积,提高了热效率。
另外,我们在设计中增加了清洗通道,便于维护和清洗。
3. 安全保护为了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我们在设计中增加了多种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能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并在发生异常时及时报警停机。
4. 节能环保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了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采用了高效的换热器管道布局设计,减少了能源消耗,并符合环保要求。
四、技术参数设计的套管式换热器技术参数如下:1. 设计流量:1000m³/h2. 设计压力:0.6MPa3. 设计温度:200℃4. 材质:不锈钢5. 清洗通道:有6. 安全保护装置:完善五、施工实施根据设计方案,我们将组织施工团队进行施工实施,包括材料采购、加工制造、设备安装等工作。
作业卡编号:生产计划号:-动作卡-页-附件-页工程说明:本次换热器检修的主要工作有,拆装盲板,头盖,抽装换热器管束试压。
000 检修前准备;001 B-( ) 检修施工的时间安排已经确定。
等工具。
应符合安全规定。
005 B-( ) 准备好最新版本的检修作业规程。
SHS01009-2004 《管壳式换热器维护检修规程》HGJ201-83 《化工工程建设起重施工规范》010 办理施工作业票;011 B-[ ] 班组安全员根据工艺车间要求办理相关的工作票、火票、高处作业票等。
012 B-< >C-( )班组安全员及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对施工作业票的审批签字进行确认。
确认施工作业票上规定的安全措施已经全部落实。
020 确认需检换热器已经具备安全检修的条件。
021 B -< >C < > 确认需检换热器已泄压、降温及吹扫置换合格 。
签字B( ) C 乙( ) C 甲 ( )100 搭架子101 B -[ ]按规定搭设脚手架,脚手架要求稳固、有护栏,符合脚手架搭设的规范要求,而且应该标明脚手架的承重。
102 B - < >C -< > 施工班组安全员和工艺车间专职安全员对搭设的脚手架进行检查验收,确认其达到脚手架的安全规定要求。
签字B( )C 乙( )C 甲( )110 加装盲板;111 B -[ ] 用与螺栓对应的呆扳手拆开与管道相连的阀门、法兰加装盲板。
112 B-< > 拆卸之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并禁止将身体正对着法兰口操作,而且在拆卸法兰螺栓时十字交叉拆卸,每颗拆松的螺栓不要将螺帽全部拧出,直至将整个螺栓拆松完毕后没有介质流出后将整个螺栓卸下来。
抡榔头时最好不要带手套防止榔头飞出手伤人伤物。
113 B -( )C -( ) 盲板加工压力等级符合现场管道压力等级,加装盲板位置挂牌标识,并编制盲板表,盲板表与现场保持一致,后附盲板表。
管壳式换热器通用工艺规程适用范围1.根据国家质量监督局颁布的《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管道元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的有关规定,特制订本规程。
2.本规程适用于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型管式和填料函式换热器。
3.本规程是管壳式换热器的制造的基本要求,操作部门必须遵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并满足其要求,操作部门对本规程负责贯彻执行,检验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4.换热器的制造除遵守本规程外,还应符合GB150.1~150.4-2011《压力管道元件》的有关规定。
一、管箱、壳体、头盖1、圆筒内直径允许偏差1.1用板材卷制时,内直径允许偏差可通过外圆周长加以控制,其外圆周长允许上偏差为10mm,下偏差为零。
1.2用钢管作圆筒时,其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GB/T8163和GB/T14976的规定。
2、圆筒同一断面上,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为e≤0.5%DN,且:当DN≤1200mm时,其值不大于5mm;DN>1200mm时,其值不大于7mm。
3、圆筒直线度允许偏差为L/1000(L为圆筒总长),且:当L≤6000mm时,其值不大于4.5mm;L>6000mm时,其值不大于8mm。
直线度检查按GB150-2011的有关规定。
4、壳体内壁凡有碍管束顺利装入或抽出的焊缝均应磨至母材表面齐平。
5、在壳体上设置接管或其它附件而导致壳体变形较大,影响管束顺利安装时,应采取防止变形措施。
6、插入式接管、管接头等,除图样另有规定外,不应伸出管箱、壳体和头盖的内表面。
二、换热管1、碳素钢、低合金钢换热管管端外表面应除锈,换热管管端应清除表面附着物及氧化皮。
用于焊接时,管端清理长度应不小于管外径,且不小于25 mm;用于胀接时,管端应呈现金属光泽,其长度应不小于二倍的管板厚度。
2、换热管拼接时,应符合以下要求:2.1对接接头应作焊接工艺评定。
试件的数量、尺寸、试验方法按NB/T47014的规定;2.2同一根换热管的对接焊缝,直管不得超过一条;U形管不得超过二条;最短管长不应小于300 mm;包括至少50 mm 直管段的U形弯管段范围内不得有拼接焊缝;2.3管端坡口应采用机械方法加工,焊前应清洗干净;2.4对口错边量应不超过换热管壁厚的15%,且不大于0.5mm;直线度偏差以不影响顺利穿管为限;2.5 对接后,应按表1选取钢球直径对焊接接头进行通球检查,以钢球通过为合格;表1注:di—换热管内径2.6对接接头应进行射线检测,抽查数量应不少于接头总数的10%,且不少于一条,以JB/T4730的Ⅲ级为合格;如有一条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查;再出现不合格时,应100%检查;2.7对接后的换热管,应逐根进行液压试验,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2倍。
套管式换热器设计Excel表格一、前言在工程领域中,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设备,它用于在不同介质之间传递热能。
而在换热器设计中,Excel表格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各种计算和数据分析。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Excel表格进行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二、套管式换热器的基本原理套管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设备,它由内外两个管道组成,通过内外两个管道之间的热传导来实现换热。
其中,热源介质通过内管道流动,被换热介质通过外管道流动,通过内、外两个介质之间的热交换来实现换热的目的。
三、使用Excel表格进行套管式换热器设计的步骤1. 数据收集和整理需要收集和整理与换热器设计相关的数据,包括热源介质和换热介质的流量、温度、压力等参数,以及换热器的材料、尺寸等设计要求。
2. 基本参数计算利用Excel表格,可以进行热传导计算、传热系数计算等基本参数的计算,这些参数对于换热器的设计至关重要。
3. 换热面积计算通过Excel表格,可以根据所收集的数据和计算得到的基本参数,来计算换热器的换热面积。
换热面积是换热器设计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换热效率和设备尺寸。
4. 压降计算换热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压降。
通过Excel表格,可以进行换热介质和热源介质在换热器中的压降计算,从而确定合理的设计参数。
5. 材料选型和成本评估利用Excel表格,可以对不同的换热器材料进行评估和比较,从而选择合适的材料。
还可以通过Excel表格进行成本估算,从而为工程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四、套管式换热器设计Excel表格的优势1. 灵活性利用Excel表格进行换热器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灵活性较高。
2. 数据可视化通过Excel表格,可以将设计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图表展示,更直观地呈现设计结果。
3. 数据处理能力Excel表格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进行复杂的计算和数据整合,极大地提高了工程设计的效率。
五、结语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Excel表格进行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从数据收集到最终设计参数的计算,都可以通过Excel表格来实现。
换热器单元工艺流程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设备,主要用于两种不同介质之间的热量传递。
下面将介绍换热器的单元工艺流程。
首先,换热器的运行需要准备两种介质,分别为热介质和冷介质。
热介质一般是高温流体,如热水或蒸汽;而冷介质一般是低温流体,如冷水或空气。
换热器的工艺流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清洗:在换热器投入运行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清洗处理。
清洗的目的是去除换热器内部可能存在的污垢和杂质,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清洗常用的方法包括化学清洗和机械冲洗。
2. 安装:清洗完成后,需将换热器安装到相应的工艺设备上。
安装时应确保换热器与其他设备的连接牢固可靠,并且与管道的连接不会出现泄漏现象。
3. 启动:换热器安装完成后,可以进行启动。
启动时首先需要打开热介质和冷介质的进、出口阀门,使两种介质能够顺利地进入换热器。
同时,还需要打开相应的仪表设备,以监测和调节换热器的工作状态。
4. 调节:在换热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热介质和冷介质的流量不平衡,温度过高或过低等情况。
此时需要及时调节换热器的工作参数,以确保两种介质之间的热量能够充分交换。
5. 检修:定期对换热器进行检修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
检修时需要关闭热介质和冷介质的进口阀门,将介质排空后才能进行检修。
检修的内容包括清洗换热器内部的结垢和腐蚀物,修复或更换磨损的零部件等。
6. 停机:当需要维修、更换或清洗换热器时,需将其停机。
停机前需要关闭热介质和冷介质的进、出口阀门,并将换热器与其他设备的管道进行分离。
停机期间需进行相应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总之,换热器的单元工艺流程包括清洗、安装、启动、调节、检修和停机等步骤。
正确的操作流程和维护措施能够确保换热器的正常运行,提高其热交换效率,为工业生产提供可靠的热能支持。
套管换热器的传热操作步骤
第一步:检查自来水阀、放空阀、玻璃转子流量计阀、气源开关、加热器开关是否关闭。
第二步:向蒸汽发生器进行加液,加至刻度线以上(为了防止加热棒烧坏)。
第三步:稍开自来水法、接通电源。
第四步:打开加热器开关,蒸汽温度调至105℃对蒸汽发生器进行加热。
第五步:观察蒸汽压力,待蒸汽压力上升至0.04MPa时,打开放空阀排放不凝性气体。
(间歇排放2-3次)。
第六步:观察蒸汽温度,待蒸汽温度上升至105℃时,打开放空阀排放不凝性气体。
(间歇排放2-3次)。
第七步:观察蒸汽温度,待蒸汽温度再次上升至105℃时,打开气源开关,调节玻璃转子流量计流量25m3/h。
第八步:待2-3min系统稳定后,记录冷流体(空气)进口温度、冷流体(空气)出口温度、上壁温度、下壁温度、蒸汽温度、
蒸汽压力、空气流量入表。
第九步:每次降低玻璃转子流量计流量5m3/h,直至玻璃转子流量计流量流量为5m3/h为止,重复步骤第八步。
并记录至记录
表。
传热数据记录表
第十步:关闭加热器开关,全开玻璃转子流量计阀。
第十一步:观察蒸汽温度,待蒸汽温度下降至50℃时,关闭玻璃转子流量计后,关闭气源开关。
第十二步:关闭电源、关闭自来水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