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员基本安全培训课件
- 格式:doc
- 大小:174.50 KB
- 文档页数:44
海船船员基本安全培训教材第一章:前言随着海洋交通的发展,海船航行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如何保障海船船员的安全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本教材旨在提供全面的海船船员基本安全培训内容,以确保船员在航行过程中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安全挑战。
第二章:海船航行安全指南2.1 船舶装备安全2.1.1 船舶绳索安全措施2.1.2 船舶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1.3 紧急通讯设备的操作规范2.2 航海安全知识2.2.1 灯光信号和航行规则2.2.2 海上遇险情况的应急处置方法2.2.3 遇到恶劣天气时的航行安全措施2.3 船员个人防护2.3.1 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和保养2.3.2 船员紧急逃生技巧和自救方法2.3.3 紧急情况下的深度水中呼吸器使用过程第三章:船舶应急处理3.1 火灾应急处理3.1.1 火灾报警和人员疏散方法3.1.2 火灾现场的初步扑救措施3.1.3 船员在火灾中的自救技巧3.2 漏油应急处理3.2.1 漏油事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3.2.2 快速应对漏油事故的处理方法3.2.3 懂得使用排污设备和清洁剂的正确方法3.3 水泵及排水系统操作3.3.1 紧急排水设备和排水技巧3.3.2 水泵操作注意事项及维护保养方法3.3.3 准确判断、快速处置各类漏水事故第四章:救生知识与技能4.1 船舶救生设备4.1.1 救生衣和浮力衣的正确佩戴和使用4.1.2 救生圈和救生筏的操作方法4.1.3 懂得使用浮标、发光浮标和信号笛4.2 救生艇操作与管理4.2.1 救生艇的使用步骤和逃生技巧4.2.2 救生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4.2.3 救生艇在海上的安全操作规范第五章:船舶安全管理制度5.1 船舶安全意识培养5.1.1 了解船舶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5.1.2 检查、操作与提交安全报告的要求5.1.3 参与安全演习和实操训练的必要性5.2 紧急情况下的组织与协调5.2.1 灾害发生时的组织架构和责任划分5.2.2 紧急情况下的沟通与协作原则5.2.3 灾害应急预案的执行与改进第六章:总结与展望本教材通过对海船船员基本安全培训所需内容的全面介绍,为船员提供了全面系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
船员理论知识培训课件船员理论知识培训课件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海运业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作为海运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船员的素质和能力对于船舶的安全和顺利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船员的理论知识水平,船员理论知识培训课件应运而生。
一、船员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船员理论知识是指船员在航海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各种专业知识,包括航海技术、船舶结构、船舶设备、海上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船员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船员理论知识是确保船舶安全运行的基础。
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船员才能准确判断和应对各种紧急情况,保证船舶的安全。
其次,船员理论知识是提高船员综合素质的关键。
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船员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增强自身的能力和竞争力。
最后,船员理论知识是推动海运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只有具备高水平的船员队伍,才能推动海运业的创新和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力。
二、船员理论知识培训课件的设计原则船员理论知识培训课件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原则:课件应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系统地介绍船员理论知识的各个方面,确保学员能够全面了解相关知识。
2.实用性原则:课件应注重实际应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3.互动性原则:课件应设计互动环节,引导学员积极参与,通过讨论和交流,增强学员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多媒体原则:课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包括图像、音频、视频等,以提高学员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船员理论知识培训课件的内容船员理论知识培训课件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航海技术知识:包括航海导航、海图使用、天气预报等方面的知识,帮助船员掌握航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船舶结构与设备知识:包括船舶结构、船舶设备的分类和功能,以及船舶维护和检修等方面的知识,帮助船员了解船舶的基本构造和设备使用方法。
3.海上法规知识:包括国际海事组织的规章制度、海事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帮助船员了解和遵守海上法规,确保船舶的合法运营。
上船安全培训目录CONTENTS•引言•船舶基本安全知识•船员职责与操作规范•海上安全防范措施•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总结与展望01引言通过培训,使船员了解船舶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法规,提高安全意识。
提高船员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促进航运业发展通过培训,减少船舶事故的发生,保障船员生命财产安全。
提高船员的安全素质,促进航运业的健康发展。
030201培训目的和背景涵盖船舶航行、停泊、作业等各个环节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法规。
培训范围包括船长、驾驶员、轮机员、水手等船舶各岗位的船员。
培训对象培训范围和对象02船舶基本安全知识船体结构船舶由船壳、船体、甲板等部分组成,船壳是船体的外部结构,船体内部包含各种舱室和设备,甲板是封闭或开放的船面,提供船上人员活动空间。
主要设备船舶配备各种设备,如推进器、舵机、锚机、系泊设备、救生设备、消防设备、导航设备等,以满足船舶航行、停泊、救援等需求。
船舶结构与设备船舶航行规则航道规则船舶在航行过程中需遵守航道规则,包括航道的宽度、水深、流速等限制,以及航行中与其他船舶的避让规则。
信号规则船舶在航行过程中需通过信号进行沟通,包括灯光信号、旗号信号、音响信号等,以及遵守相应的信号规定和国际礼仪。
航行值班船舶航行值班是保障船舶安全的重要措施,包括船长和船员的值班安排、交接班程序、值班注意事项等。
船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如碰撞、火灾、人员落水等,需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包括发出求救信号、组织船员进行救援等。
船舶应急处理紧急情况处理03船员职责与操作规范船长必须时刻掌握船舶的各项操作,包括船舶的航行、停泊、装卸货物等,确保船舶在安全状态下航行。
确保船舶安全航行船长有责任确保船员的安全,包括正确安排船员的工作和休息时间,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以及及时处理船员遇到的问题。
维护船员安全船长负责管理船舶的各项事务,包括维护船舶设施、管理物料和供应品、协调与港口当局和其他船舶的沟通等。
管理船舶事务大副是船长的助手,负责协助船长处理船舶的各项事务,包括航行安全、货物装卸、船员管理等。
2020船员基本安全培训
2020船员基本安全培训是指船员在2020年接受的基本安全培
训课程。
这种培训旨在教授船员有关船舶安全、遵守海上安全法规、预防海上事故和紧急情况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种培训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船舶安全管理制度:介绍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政策、责任和职责、紧急情况的处理等。
2. 船舶灭火和火灾预防:培训船员如何识别和预防火灾,包括使用灭火器材、逃生和疏散等知识。
3. 个人健康和卫生:培训船员维护个人健康和卫生的重要性,包括饮食、个人清洁和疾病预防等。
4. 水上求生和救生设备:教授船员如何正确穿戴和使用救生衣、浮筒和救生艇等救生设备。
5. 船舶安全和装载:介绍船舶安全装载原则和操作规范,以确保货物和船舶本身的安全。
6. 紧急情况的处理:培训船员在紧急情况下如何正确应对,包括撤离、逃生和救援等。
7. 船舶环保:教授船员有关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基本知识,以确保合法和可持续的航行。
这些培训课程的目的是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确保他们具备处理紧急情况和预防事故的能力,从而保障船舶及其船员的安全。
4. 基本安全知识4.1个人安全与社会责任4.1.1 船舶应急反应4.1.1.1 碰撞应急一般船舶在碰撞前的紧迫危险阶段大多已采取停车或倒车的减速措施,当碰撞不可避免时,碰撞双方均要尽力采取减轻碰撞所造成的损失的行动。
1. 本船船首撞入他船船体时不论在撞入前是进车还是已采取倒车措施,在撞入后,都应首先微进顶住对方,待对方采取防水应急措施,并征得同意后方可倒车脱出,脱离后,应滞留在附近,一方面检查本船损伤情况,另一方面随时准备给予对方救援,当确信对方已脱离险境可以继续航行时,本船方可离开。
2. 本船船体被他船撞入时应尽可能使本船停住,消除前进或后退的惯性以减少进水量,关闭破洞舱室前后的水密装置,当各项堵漏器材准备妥当后,方可同意对方倒车脱出。
为保护破损部位及便于进行防水堵漏作业,应操纵船舶使破损位置处于下风侧。
3. 堵漏与补强破损部位一经确定,应立即关闭临近舱室通道的水密门窗,采取堵漏和排水措施破损部位大多位于舷侧水线附近,破洞较大时,需用堵漏毯紧贴洞口以限制其进水,挂上堵漏毯后应根据破洞的大小选用堵漏板或制作水泥箱,堵住漏洞,然后排除舱内积水。
4. 抢滩当碰撞发生后,既不能自力航行,又难于拖航时,应果断的实施抢滩。
4.1.1.2 搁浅或触礁应急1、查明搁浅情况:船位船舶吃水周围水深及底质搁浅损伤情况潮汐、潮流气象情况推进器和舵的情况2、脱浅方法2.1. 自力脱浅a.沿准备脱浅的方向将脱浅用锚抛至预定位置b.做好主机、辅机和舵机、锚机的全面检查,全面做好用车、用舵和绞收出浅用锚的准备,般在高潮前一小时动车并配合操舵活动船身,开始绞c.收,并配合用车、舵脱浅应在高潮时进行。
2.2 外援脱浅a.向救助船提供船舶资料b.拖轮作业c.利用锚、缆等停泊用具的出浅作业4.1.2防止污染水域环境4.121 防止油污染4.1.2.2 防止船舶垃圾污染水域4.2船舶防火与灭火4.2.1火灾及分类船舶是非常容易发生火灾的,因为船舶在有限的空间里集中了船上人员和大量物资,存在各种可燃和易燃物质,同时又存在许多火源,如吸烟者的烟蒂、厨房用火、电气焊、静电、货物自燃、火星等。
4. 基本安全知识4.1 个人安全与社会责任4.1.1 船舶应急反应4.1.1.1 碰撞应急一般船舶在碰撞前的紧迫危险阶段大多已采取停车或倒车的减速措施,当碰撞不可避免时,碰撞双方均要尽力采取减轻碰撞所造成的损失的行动。
1. 本船船首撞入他船船体时不论在撞入前是进车还是已采取倒车措施,在撞入后,都应首先微进顶住对方,待对方采取防水应急措施,并征得同意后方可倒车脱出,脱离后,应滞留在附近,一方面检查本船损伤情况,另一方面随时准备给予对方救援,当确信对方已脱离险境可以继续航行时,本船方可离开。
2. 本船船体被他船撞入时应尽可能使本船停住,消除前进或后退的惯性以减少进水量,关闭破洞舱室前后的水密装置,当各项堵漏器材准备妥当后,方可同意对方倒车脱出。
为保护破损部位及便于进行防水堵漏作业,应操纵船舶使破损位置处于下风侧。
3. 堵漏与补强破损部位一经确定,应立即关闭临近舱室通道的水密门窗,1 / 43采取堵漏和排水措施。
破损部位大多位于舷侧水线附近,破洞较大时,需用堵漏毯紧贴洞口以限制其进水,挂上堵漏毯后应根据破洞的大小选用堵漏板或制作水泥箱,堵住漏洞,然后排除舱内积水。
4. 抢滩当碰撞发生后,既不能自力航行,又难于拖航时,应果断的实施抢滩。
4.1.1.2 搁浅或触礁应急1、查明搁浅情况:船位船舶吃水周围水深及底质搁浅损伤情况潮汐、潮流气象情况推进器和舵的情况2、脱浅方法2.1. 自力脱浅a. 沿准备脱浅的方向将脱浅用锚抛至预定位置b. 做好主机、辅机和舵机、锚机的全面检查,全面做好用车、用舵和绞收出浅用锚的准备,c. 一般在高潮前一小时动车并配合操舵活动船身,开始绞2 /43收,并配合用车、舵脱浅应在高潮时进行。
2.2 外援脱浅a. 向救助船提供船舶资料b. 拖轮作业c. 利用锚、缆等停泊用具的出浅作业防止污染水域环境4.1.24.1.2.1 防止油污染排放区域排放标准不大于内河15mg/L不大于12 n mile 距最近陆地以内15mg/L 沿海不大于以外100mg/L距最近陆地12 n mile4.1.2.2 防止船舶垃圾污染水域沿海内河排放区排域放物塑料制品禁止排放禁止排放漂浮物距最近陆地25 n mile禁止排放以内食品废弃物及其它禁止排放未经粉碎的禁止在距最近陆地12n以内排放;经粉碎、颗粒直径垃圾milemile3n 在距最近陆地mm小于25 时,以内禁止排放船舶防火与灭火4.2火灾及分类4.2.13 / 43船舶是非常容易发生火灾的,因为船舶在有限的空间里集中了船上人员和大量物资,存在各种可燃和易燃物质,同时又存在许多火源,如吸烟者的烟蒂、厨房用火、电气焊、静电、货物自燃、火星等。
4. 基本安全知识4.1 个人安全与社会责任4.1.1 船舶应急反应4.1.1.1 碰撞应急一般船舶在碰撞前的紧迫危险阶段大多已采取停车或倒车的减速措施,当碰撞不可避免时,碰撞双方均要尽力采取减轻碰撞所造成的损失的行动。
1. 本船船首撞入他船船体时不论在撞入前是进车还是已采取倒车措施,在撞入后,都应首先微进顶住对方,待对方采取防水应急措施,并征得同意后方可倒车脱出,脱离后,应滞留在附近,一方面检查本船损伤情况,另一方面随时准备给予对方救援,当确信对方已脱离险境可以继续航行时,本船方可离开。
2. 本船船体被他船撞入时应尽可能使本船停住,消除前进或后退的惯性以减少进水量,关闭破洞舱室前后的水密装置,当各项堵漏器材准备妥当后,方可同意对方倒车脱出。
为保护破损部位及便于进行防水堵漏作业,应操纵船舶使破损位置处于下风侧。
3. 堵漏与补强破损部位一经确定,应立即关闭临近舱室通道的水密门窗,采取堵漏和排水措施。
破损部位大多位于舷侧水线附近,破洞较大时,需用堵漏毯紧贴洞口以限制其进水,挂上堵漏毯后应根据破洞的大小选用堵漏板或制作水泥箱,堵住漏洞,然后排除舱内积水。
4. 抢滩当碰撞发生后,既不能自力航行,又难于拖航时,应果断的实施抢滩。
4.1.1.2 搁浅或触礁应急1、查明搁浅情况:船位船舶吃水周围水深及底质搁浅损伤情况潮汐、潮流气象情况推进器和舵的情况2、脱浅方法2.1. 自力脱浅a. 沿准备脱浅的方向将脱浅用锚抛至预定位置b. 做好主机、辅机和舵机、锚机的全面检查,全面做好用车、用舵和绞收出浅用锚的准备,c. 一般在高潮前一小时动车并配合操舵活动船身,开始绞收,并配合用车、舵脱浅应在高潮时进行。
2.2 外援脱浅a. 向救助船提供船舶资料b. 拖轮作业c. 利用锚、缆等停泊用具的出浅作业4.1.2 防止污染水域环境4.1.2.1 防止油污染4.1.2.2 防止船舶垃圾污染水域4.2 船舶防火与灭火4.2.1火灾及分类船舶是非常容易发生火灾的,因为船舶在有限的空间里集中了船上人员和大量物资,存在各种可燃和易燃物质,同时又存在许多火源,如吸烟者的烟蒂、厨房用火、电气焊、静电、货物自燃、火星等。
船舶一旦失火,由于远离陆地,不易得到外部援助,自身消防能力有限等特点,使得船舶火难于控制,这将给船舶带来巨大的损失乃至沉船的恶果。
船舶消防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1、燃烧1.1、物质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又称三要素),即:可燃物:能在空气或其他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
有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
助燃剂:与可燃物质相互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
如氧气、氯气等。
着火源: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
如明火、电气火花、静电火花、化学反应、辐射热等。
这三个要素不同时具备和相互作用时,燃烧就不会发生。
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燃烧不一定发生。
1.2、物质燃烧的充分条件: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一般来说,空气中的含氧量至少有16%才能维持燃烧,但闷火只需要3%的氧气,如棉花闷燃,仅需要少量氧气。
一定的点火能量;一般的可燃材料的燃烧温度在49℃-538℃之间,如润滑油在204℃时开始燃烧。
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1.3、燃烧的类型闪燃:可燃物遇明火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着火:可燃物遇明火产生一种持续燃烧的现象。
自然:可燃物未接触明火在一定温度时发生的燃烧现象。
如煤炭、棉花自燃。
爆炸:发生瞬间燃烧,同时生成大量的热和气体,并以很大的压力向周围扩散的现象。
爆炸类型有两种,一是由于混合气体或粉尘引起的分散爆炸,如汽油和空气混合达一定比例时发生爆炸,二是由单一化合物引起的分散爆炸,如黑火药、TNT和乳化油等。
1.4、燃烧的过程热传导:热量从物体的一端传到另一端的现象。
辐射:以热射线传播热能的现象。
对流:依靠热微粒的流动来传播热能的现象。
2、火的分类不同物质燃烧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不同的,因而扑灭不同的火灾应使用不同的灭火剂,如果不了解火的特征而盲目采取行动,不仅不能及时将火扑灭,还可能导致火灾蔓延扩大造成更大的损失。
火灾分类各国有不同的方法,我国按照国际海事组织采用欧洲共同体的火灾分类法,将火灾分为A、B、C、D四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等引起的火灾;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4.2.2 灭火剂及灭火器的使用1、灭火方法船舶的一切防火、灭火措施都是围绕破坏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进行的,根据这一原理,船舶灭火的基本方法有:隔离法:将火与可燃物质隔开。
窒息法: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化学抑制(中断法):助燃游离基的破坏,即使用灭火剂渗入到燃烧反应当中去,如用卤化烃灭火。
2、灭火剂2.1、水水的灭火作用有:冷却作用、窒息作用、稀释作用、冲击作用。
灭火对象:一般固体火灾、原油重油火灾水不能扑救的火灾有:碱金属火灾;碳化碱金属、氢化碱金属火灾;轻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火灾;熔化的铁水、钢水;三酸(硫酸、硝酸、盐酸);高压电气装置火灾。
水灭火注意事项:水不是万能的,注意触电、注意船舶稳性,防止船舶侧沉。
2.2、泡沫灭火剂泡沫灭火剂灭火作用有:窒息作用、冷却作用、隔热作用灭火对象:油类及部分可燃液体火灾灭火注意事项:溶解水的易燃液体、轻金属、水、电气火灾、可燃气体2.3、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作用:窒息作用、冷却作用灭火对象:可燃液体火灾、电气火灾、甲类火火灾灭火注意事项:防冻伤、防窒息2.4、干粉灭火剂灭火作用:化学抑制灭火对象:可燃液体火灾、可燃气体火灾、电气火灾注意事项:轻金属不可用普通干粉扑救、防止伤害人员呼吸道2.5、砂土(黄砂、干土)灭火作用:隔离窒息灭火对象:小火和镁粉、铝粉、闪光粉等固体火。
注意事项:不能扑救爆炸品火灾。
3. 灭火器的使用1、手提式船用灭火器1.1、二氧化碳灭火器利用其内部充装的液态二氧化碳的蒸气压将二氧化碳喷出灭火。
类型有:MT2、MTZ7等规格。
开关方式:手轮式和鸭嘴式。
适用扑救资料、文件、贵重精密仪器,也可以扑灭少量的油类火和一般物质火灾。
使用方法:在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将灭火器提到火场,在距燃烧物2-3米,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压把,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金属连接管,CO2气化时温度可低达-78.5℃,要防止手被冻伤。
灭火时,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喷流由近而远向火焰根部喷射;但不能将二氧化碳射流直接冲击在可燃液面上,防止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
该灭火器储存环境温度以不超过40℃为宜,使用时不能时开时闭,以防喷嘴堵塞,钢瓶内CO2存量少于1/10时要及时补充。
1.2、泡沫灭火器内装碳酸氢钠、发泡剂和碱性水溶液。
用于B类火,主要用于扑灭油类火,及部分易燃、可燃液体火灾、对A类火能起隔绝空气作用.注意事项:平时要防止两种药液混合;要注意疏通喷嘴;冬季要注意给钢瓶保温,防止药液冻结;装药一年后,要检查药液的有效性;对溶解于水的易燃液体不能使用;对轻金属使用会生成氢气;与水同时使用会破坏泡沫层使用方法:若容器内的液体着火,不要将泡沫直接喷向液面上,而是将泡沫喷到容器壁上,使其平稳地覆盖在液面上,以减少液面搅动,尽快形成泡沫层。
对于机械泡沫灭火器,使用时打开驱动气瓶的瓶头阀,对准燃烧物,使泡沫喷在燃烧物面上,将喷口对准火源根部快速而平稳的喷射。
直至将火完全扑灭。
1.3、干粉灭火器适用范围: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除可用于上述几类火灾外,还可扑救固体类物质的初起火灾。
但都不能扑救轻金属燃烧的火灾。
使用方法:(1)先到器材存放点获取手提干粉灭火器,直奔着火源,应竖直拎起干粉灭火器手柄;(2)从上风处(2—3)米接近火源后,倒置并摇晃灭火器桶体数次,拔掉插销;一手握胶管、一手提压把。
(3)打开驱动气瓶的瓶头阀,驱动气体推动干粉由虹吸管压出,用管枪对准燃烧物,使干粉喷在燃烧物面上,手握喷嘴将喷口对准火源根部快速而平稳的喷射。
直至将火完全扑灭。
(4)干粉灭火器停用时,将手放松即自行停止注意事项:(1)灭火器在喷射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切不可平放或倒置使用,否则不能喷粉。
(2)扑救液体火灾时,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水平扫射,并由远及近,左右扫射,快速推进,直至将火完全扑灭(3)扑救容器内火灾时,不要直接对准液面喷射,防止干粉气流的冲击力使液面飞溅,引起火势扩大,造成灭火困难。
(4)有风情况下使用,切记要在上风处接近火源使用。
(5)扑灭A类火灾后,应注意防止复燃。
(6)使用时切勿将管枪对着人体,防止粉尘伤人。
1.4、卤化烃(1301、1211)灭火器由于卤化烃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破坏,我国承诺在2010年不再生产该种灭火器。
内部驱动气体一般为氮气。
1.5、水型灭火器适用于A类火,主要用于扑灭普通易燃、可燃固体等火灾,能喷雾的灭火器也可用于扑救可燃液体的初起火灾。
使用方法:(1)先到器材存放点获取手提清水灭火器,直奔着火源,在距燃烧物约10米处,将灭火器竖直放稳;(2)从上风处(2—3)米接近火源后,拔掉保险帽;(3)用手掌拍击打开驱动气瓶的瓶头阀,这时(CO2)储气瓶的密封膜片被刺破,(CO2)气体进入筒体内,驱动气体推动清水从喷嘴射出;(4)此时应立即一只手涕泣灭火器筒盖上的提圈,另一只手托住灭火器的底圈,将喷射的水流对准燃烧物最猛烈处喷射;(5)随着灭火器喷射距离(射程)的缩短,灭火手应逐渐向着火源靠近,使水流始终喷射在燃烧处,直至将火扑灭。
注意事项:(1)灭火器在喷射过程中应始终与地面保持大致的垂直状态,切不可横卧或倒置使用,否则会使加压气体泄出而灭火剂不能喷射;(2)不能扑救电器设备和金属火;未切断的电气设备火灾有触电的危险。
(3)应放置在便于取用、通风、阴凉和干燥的地方。
(4)有风情况下使用,切记要在上风处接近火源使用。
(5)扑灭A类火灾后,应注意防止复燃。
(6)不能灭电石火,因其遇水会生成乙炔,放热易爆炸2、移动式船用灭火器2.1、可携式泡沫灭火器它包括一只能用消防水带连接于消防管系的吸入式空气泡沫管枪和一只至少能装20升泡沫液的可携式容器(带备用容器),泡沫管枪每分钟至少产生的1.5M3泡沫。
低膨胀可携式泡沫灭火器一般设置在油轮甲板上的水带箱内,发生火灾时由消防栓供水,放出泡沫;高膨胀可携式泡沫灭火装置由泡沫发生器(包括风扇、发泡网、喷嘴等)和泡沫液桶、水轮带相连接而成,将消防水开启后,打开泡沫发生器开关,大量空气在风扇吹送下,将泡沫液与水的混合液在泡沫形成网上吹成泡沫,并在风的作用下使泡沫涌向火灾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