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3月-孟宪承书院-华东师范大学
- 格式:pdf
- 大小:819.02 KB
- 文档页数:18
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录取名单公示342学前教育学10269621****044杨**静64248610 43学前教育学10269621****245杜**娇69259609 44学前教育学10269621****132裘**蔓70258601 45学前教育学10269621****313田**楠73243596 46学前教育学10269621****295顾**莹75220592 47学前教育学10269621****051郝**雪71242591 48学前教育学10269621****128陈**茹69233590 49学前教育学10269621****064马**瑞74241588 50高等教育学10269621****065古**珠73285.9653.9 51高等教育学10269621****146邵**雯73285.9644.9 52高等教育学10269621****058彭**培68275.1632.1 53高等教育学10269621****109彭**筱72283.8626.8 54高等教育学10269621****118刘**倩65282625 55高等教育学10269621****093陈**旺70261615 56高等教育学10269621****132朱**莹71264611 57高等教育学10269621****106刘**帆62231.6595.6 58高等教育学10269621****026莎**塔65243.6499.659成人教育学10269621****018倪**星75285631 60成人教育学10269621****013谭**哲74280616 61成人教育学10269621****015赵**娟62250609 62职业技术教育学10269621****057刘**改80305.7661.7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华东师范大学考研网。
我国高校实施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原因与现状在西方发达国家,高校书院制管理模式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很多年,而在我国大陆,书院制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期待着被理解和认可。
与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学院不同的是:书院制意义上的学院不承担教学的责任,只是教师和学生居住、生活的场所。
我国最早实行书院制的是香港中文大学。
当前,极少部分高校实行的书院制,其全名为书院式学生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继承了我国古代书院的某些特点,同时又参照国外书院制,在两者的结合点上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
这种方式就是本文提到的书院式学生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把学生宿舍当做管理的空间和平台,几乎所有的活动都在宿舍开展,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一种学生自我管理的模式。
一、我国高校实施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原因分析1.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目前社会发展速度很快,外来各种思想不断地影响和冲击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不可避免地会对教育界产生极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网络已经开启了一个新时代,资源的共享更是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
学生人手一台电脑,和同学、教师的交流更多地依赖网络,很多时候已经成为网络人了,甚至连交作业这样的基本工作也要求教师通过网络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新时代大学生轻视传统教学手段,渴望有一种和网络时代配套的教育手段和途径的出现。
大学面对这种新情况和新问题,开始出现管理思路以及管理方法上的拐角。
随着扩招和高校收费制度的实施,大学的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学生对大学的身份也发生了称呼上的变化,大学生已经由以往的求学者变成了如今的“消费者”和“顾客”。
尤其在一些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这种现象更为突出。
学生称呼教师为老板已经成为部分人可以接受的事实了。
家长出钱,学生消费,花钱才能受到教育,这种心理促使如今的特殊“消费者”对作为“工厂”的教育机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他们关心自己做“股东”的工厂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也正是有了这类经济关系的变化,大学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仅由管理者说了算,教育的提供者(高校)与消费者(大学生)之间的对话与冲突越来越多,二者的关系也越来越微妙,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Journal of Schooling Studies华东师范大学初期教育学系纪事(1951-1965)陈桂生(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系,上海 200062)我于1955年从淮安师范学校毕业,于同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
录取通知书附带注明要我提前一星期报到。
我到校当晚,在第一宿舍门口一个房间报到。
受到当时教育系团总支书记汪幼芳和几位高年级学生热情接待。
他们如数家珍般向我介绍教育系,即:在全校,教育系列为第一系,教育系有教授20多人,为全校教授最多的系。
教育系有心理学“五虎将”(萧孝嵘、张耀翔、左任侠、谢循初、胡寄南),有萧承慎先生的“四大弟子”(瞿葆奎、张瑞璠、马骥雄、张枋),有苏联专家杰普莉茨卡娅,有全国模范教师史瑞芬,学生中纪照亚派往苏联留学(在淮安师范学习时,纪比我高两个年级。
他是中师部团总支书记,我是总支委员。
我们都是共产党员);张惠芬在师大附小实习时的讲课,被杰普莉茨卡娅评为小学语文教学“冰河解冻”;还有门门五分的金一鸣……灌得我头脑发热发胀。
接着,去车站接我来校的二年级学生,送我到第五宿舍洗澡。
经过两道桥,见到男男女女欢欢笑笑来来往往的年轻学子,感到新奇。
可算是我的母校给我上的毕生难忘的第一课。
这些都是后来流传不息的故事。
问题在于我们那时的经历,到底验证了什么?一华东师范大学老教授协会组编《师魂——华东师范大学老一辈名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共收入79位“名师”。
其中收入教育学专业(含心理学专业)教师17人(孟宪承、刘佛年、左任侠、朱有瓛、沈百英、沈灌群、张耀翔、欧元怀、胡寄南、赵廷为、赵祥麟、曹孚、萧孝嵘、萧承慎、常道直、谢循初、廖世承),占所列本校“名师”21.5%。
其中三人的编制在校部(孟宪承、廖世承、刘佛年)。
曹孚为副教授,是教育学系首任系主任(于1954年9月奉调人民教育出版社任编审)。
该书漏列本系教育学专业教授7人(陈科美、张文郁、黄敬思、方同源、谭书麟、高君珊,及言心哲)。
与教师事业“私定终生”——良师益友,精彩孟院黑板上认真的字迹,倾诉着他对教育无私的爱,讲台前略显瘦小的身躯,撑起了他伟大的教育梦想;这,就是来自孟宪承书院数学系2013级本科生,杜金金。
从立志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起,他便时刻谨记着教师传道授业的使命。
厚度近30cm的草稿纸是他两年苦读生涯的缩影,350页的科研成果,是他醉心数学的写照。
收获了丰硕知识的他,真正希望的是能将知识传承下去,启迪更多智慧的火花。
在采访中,他曾说过:“做科研的话只能让我一个人感受到快乐,但是,教师这个职业让我可以把学习数学这份快乐传播给更多的人。
”从新生助理辅导员到学业发展中心干事,华东师范大学给杜金金提供了广阔的成长平台,让他根植于心的教育梦,生根发芽。
他还曾远赴美国、加拿大参加教育教学活动。
异国文化的冲击,使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开拓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数学教育之路。
2015年,杜金金开始了翘首已久的教学生涯。
第一次公开课前,他连续备课72小时,只为给学生带来完美的课堂体验。
而课后同学们的声声赞扬更加坚定了他投身教育的决心。
他感慨着:“看到课后同学们对于数学的热爱,我也是很激动的,因为我确实让他们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数学课堂中的快乐,也学习到了知识,那么我所付出的一切都值了。
”2016年,凭借大学期间出色的表现,他早早与上海知名高中建平中学签约。
他兢兢业业地工作,带领学生们在数学竞赛中屡创佳绩。
他的实习导师——上海正高级数学教师虞涛曾赞许地说到:“杜金金这种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的精神,是现在教育行业所欠缺的。
我们正需要像他这种有毅力、有奉献精神的年轻人。
”而金金也一直怀着既做老师又做学生的态度从事着他所喜爱的教育事业。
他全身心投入教育,却鲜少关心自己的身体。
过度劳累让他年轻的肩膀不再年轻。
每每长期伏案,肩部总会隐隐作痛,但他从未因此懈怠,敬业严谨始终如一。
当同龄人还在十字路口徘徊不定时,他已经毫不犹豫地掏出整颗心,献给学生,献给教育事业。
2022年第11期总第563期No.11,2022SumNo.563 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自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正式提出探索建立书院制、住宿学院制等有利于师生开展交流研讨的学习生活平台以来,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已成为一流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探索,众多国内高校开展了书院制办学的探索实践。
2021年以来,教育部针对拔尖学生培养更是多次强调,要深入探索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三制”交叉融通的创新育人模式。
书院教育符合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的内在需求和价值定位,有效回应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之问。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成立于2007年9月,是全国首家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本科生书院。
孟宪承书院坚持开放办学,借鉴西方大学书院的社区制、导师制及通识教育等育人举措,融通中国古代书院的德业兼修、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优良传统,经过近十五年的不懈探索,逐渐形成融课堂教育、实践教育和养成教育为一体的书院制育人体系,创设了“德智体美劳+教师教育”“5+1”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打造了同场域、同频率、同成长的卓越师生成长共同体。
1强化思想引领,助力落实立德树人一流本科教育,离不开一流的立德树人体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一流的大学不仅强调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还强调健全人格塑造,即对内能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对外能呼应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1]。
书院制育人模式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强化思想引领,通过联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能够有效统合学校机关部门、专业院系育人资源,创新育人载体和路径,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实现育人功能的倍增效应。
孟宪承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理念统领书院建设,将书院育人工作与学生党建、教师教育及“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有机结合,以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为目标,纵深推进书院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和深处。
华东师范大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本科教学工作日程安排2012年8月教务处编印周数日期工作内容第1 周8月27日—9月1日准备开学工作、学生补考、选课。
9月2日老生缴费、报到(含交换生、辅修专业学生)9月3日—7日老生开始上课(含辅修专业和全校公共选修课)学生补退选课程及修读课程确认(含交换生、重修选课)补缓考成绩登录新生报到(9月8日)院系交转专业学生的成绩表、学生卡2009级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第1-12周)大学生学业发展指导中心系列活动(选课及指导)辅修专项指导开学教学秩序检查教学成果奖申报启动宝钢优秀教师奖评审下学期迪斯尼国际交流项目申请工作启动2009级师范生上海教育实习动员会(9月6日)本科交换生座谈会2012级新生分级考试、体育选课、教材发放工作会议学期初教学工作例会学期初教务员例会第2 周9月10日-14日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开始上课(9 月13日)(其中闵行校区孟宪承书院新生9月17日开始上课)学生选课、退课、修读课程确认工作结束(含重修申请、延期生选课受理)退学、试读、延长学习期等学籍处理申请截止,毕业结业办理结束未注册学生核查及处理新生电子注册及老生学年电子注册各院系将毕业生成绩长卡、成绩总表、毕业和学士学位审核情况报告、本专科毕业生证书签收单交教务处2011年第二批大夏基金项目结题工作启动本科教学学生助理招聘面试“拔尖创新人才计划”学生会议第十五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学期初督导工作例会大学生学业发展指导中心系列活动(免试直升咨询指导)少数民族班学生英语分级及政策宣讲会第3 周9月17日—21日学生等级成绩转换,选课结果导入成绩库全国数模竞赛决赛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报名免试直升研究生推荐“第五届东芝杯·师范专业理科大学生教学技能创新实践大赛”校内选拔赛(9月19日)2012届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数据上报截止2012级本科生导师工作启动受理本科生高水平讲座申请各院系上报教师辅导答疑安排校教材出版基金项目申报截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讨公布第六届优秀本科生导师奖获奖名单公布2012年优秀任课教师奖和实践创新优秀指导教师奖获奖名单优秀教务员奖和教学管理特别奖候选人(或团队)推荐、评选寄送交换生成绩单及学习经历证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入选学生会议辅修专业缓补考工作本科教学学生助理工作例会第4 周9月24日—9月28日校领导及教务处人员赴基地学校看望实习师范生工作启动第六批全英语课程申报启动2012年申银万国奖教金、能达奖教金评选启动2012年示范课程观摩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研讨大学生学业发展指导中心系列活动(2012级新生学业指导)中医药大学在我校培养学生座谈会第5周10月1日—5日国庆节放假7天(以学校通知为准)第6 周10月8日—12日办理交换生、转学学生成绩认定及重修学生成绩覆盖申请开展本科生校庆学术活动周、本科生创新论坛活动,2012年国创项目中期检查工作启动第五届优秀教学改革研究论文奖评选启动听课周(含督导、教学管理干部听课)部分专业2010级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工作开始(第6-15周)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研讨院系上报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名单并公示下学期全校通识选修课新开课程申报院系申报下学期公选课开课计划抽查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课程试卷新教务系统教务员座谈会第7 周10月15日—19日确定2013年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名单,启动报名工作2012卓越师范生培养计划 ---海外研修项目申请选拔校教材出版基金评审会下学期迪斯尼国际交流项目学生面试启动校教学委员会换届工作2012年下半年大夏基金项目立项申报工作启动本科教学学生助理工作例会第8 周10月22日-26日受理期中退课申请下学期开课计划、实施计划网上录入、确认(含辅修、公共选修课)第五届“东芝杯.中国师范专业理科大学生教学技能创新实践大赛”决赛(10月28-31日)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2012年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申报工作启动(以市教委通知为准)大学生学业发展指导中心系列活动(校领导专场)期中教务员工作会议第9 周10月29日-11月2日办理下学期国内交换生申请,受理提请毕业申请计算机等级考试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工作结束、工作总结发布2011年本科教学质量公报第10 周11月5日-9日期中考试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启动毕业班评教工作启动新教务系统学生座谈会第11 周11月12日-16日校内专业评估(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学生助理工作例会第12 周11月19日-23日交换生学术、文化交流展示活动本科生导师年度考核以及优秀本科生导师奖评选启动校教材出版基金评审创新学分认定工作启动校内专业评估(学前教育专业)新教务系统教师座谈会督导例会第13 周11月26日—12月30日闵行校区通识选修课程考试2009级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启动学生选课指导周(重点是2012级)2011年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结题工作启动校内专业评估(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新教务系统教学管理人员座谈会校教学委员会例会第14 周12月3日-7日学生第一轮选课以系为单位,集中受理毕业班学生成绩推荐表本科生网上评教院系批处理下学期预选课程2012级新生电子注册信息开始查询新教务系统上线,使用培训第15 周12月10日-14日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学生第一轮选课部分专业2010师范生教学技能实训考核(15-16周)期末考试监考、考场巡视安排公布校教材出版基金项目名单2010级师范生教学技能实训总结考核(第15-18周)启动2012年度基础教育与教育实习研究项目申请工作召开2012年度教育实习基地工作研讨会及2009级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总结大会学生第二轮选课第16 周12月17日—21日2013届毕业生拍照辅修专业考试启动编制本科教学状况数据公报大学生学业发展指导中心系列活动(2009、2010级师范生实习交流)本科教学学生助理工作例会中山北路校区通识选修课考试第17 周12月24日-12月28日助教申报开始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工作总结研讨2012年第一批大夏基金项目中期考核学期末教学工作会议第三次教务员例会校教学委员会例会2012年度教学表彰会通识选修课成绩、辅修成绩登录完毕第18 周12月31日-1月4日公布学期学生评教结果上报2009级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交换生学生证及录取通知书寄送学期督导工作总结会第19 周 1月7日-11日期末考试、巡考学生成绩登录处理学生考试违纪。
重磅!杜成宪教授研究团队推出《孟宪承全集》史料是人文社科领域学术研究的基础,我校教育史学科向来重视历史资料的整理、选编和出版。
老一辈学者孟宪承校长、沈灌群先生、张瑞璠先生、朱有瓛先生、李国钧先生、孙培青先生等做了诸多卓有成效的开创性工作,先后出版了《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历代教育论著选》《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中华大典·教育典》等。
2014年杜成宪教授主编的《民国乡村教育文献丛刊》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共28册,收录文献50余种。
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中华优秀教育传统传承研究中心成立后,在研究中心主任杜成宪教授的带领下,十分注重传承文脉,继续发扬甘坐冷板凳的精神,整理出版了一系列近代中国教育大转型、大变革所留存下来的珍贵史料文献。
《孟宪承全集》(全13册)杜成宪主编主编简介杜成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原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华东师大基教所中国教育传统传承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心主任。
研究领域为中国传统教育;中国考试制度;教育史学理论;中外教育史比较等。
前言在孟宪承辞世半个多世纪的今天,我们将他毕生心血凝聚而成的学术成果加以整理,结集出版,固然是为了纪念他,同时也是为了保存一份珍贵的文化教育遗产,然而更重要的意义却在于:立足于当今时代,面对现实中国教育的发展与变革,通过阅读这一卷卷论著这一篇篇文章,重新学习和思考孟宪承的教育实践、教育思想和教育人生,以期从中有所思考、有所启示、有所记取。
今天我们向孟宪承学习什么?孟宪承的人生道路和学术思想都足可成为后人的借鉴,他是一位杰出教育家的典范。
由于孟宪承生活的时代去时已远,人们对他的印象通常是一位睿智的学者。
然而,在孟宪承身上也体现出中国老一代学者尤其是老一代教育家的风范。
张寿镛(1876--1945)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字伯颂,又字咏霓,号约园。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举人,任淞沪捐厘总局提调。
宣统二年(1910年)任江苏度支公所科长。
辛亥革命后,曾任浙江、江苏、湖北、山东等省财政厅长。
1924年底,任沪海道尹。
1927年任国民党政府江苏省政务委员会委员,兼财政厅长及上海中央银行副行长,并代理财政部部务。
1928年任国民党政府财政部政务次长兼江苏省财政厅长。
1925年与王丰镐等创办光华大学,被推为校长。
抗日战争时期该校易名诚正文学社及格致理商学社,亲自执教。
著有《约园演讲集》、《经学大纲》、《史学大纲》等。
朱经农(1887—1951)教育家。
浙江人,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
1919年获美国华盛顿大学硕士学位,曾任沪江大学国文系主任、上海市教育局长、教育部常务次长等职。
1930—1934年任湖南省教育厅厅长达10年之久。
1945年10月至1948年出任光华大学校长。
著有《明日之学校》、《教育大辞典》、《现代教育思想》等。
廖世承(1892~1970):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中等教育专家,上海市嘉定县人。
1912 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高等科(理科);1915年赴美留学,在布朗大学攻读教育学和心理学,并先后获学士、硕士、哲学博士学位。
1919年廖世承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为东南大学)教育科教授,主讲教育心理学、中学教育等课程,兼附属中学主任,并从事教育科学实验。
1927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副校长。
抗日战争时期,廖世承在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任院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回上海继任光华大学副校长、校长之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1951年起,廖世承曾先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上海第一师范学院院长、上海师范学院院长等职,为发展新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做出了贡献。
廖世承曾被选为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上海市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委员。
廖世承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献身于教育科学实验。
华东师范大学:探索书院模式实施养成教育立足培养造就一批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的目标,华东师范大学明确师范生的培养规格:毕业生应该成为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教师,他们必须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形成坚定的职业信念,具备过硬的教学技能。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能力上,大学主要是培养他们组织、设计课程的能力,开展反思探究教学的能力,从事双语教育的能力,整合教育技术的能力,了解、熟悉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与管理的现状。
以书院制推进教师职业养成教育2007年9月,为贯彻落实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学校以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首任校长孟宪承的名字命名,由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领衔,组建住所制的孟宪承书院,加强课堂内外各类教育活动的结合,探索四年一贯、循序渐进的免费师范生职业养成教育模式,增强师范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实现他们在“综合素质、个人形象、专业情谊、事业追求”等方面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书院设计的八个学期教师养成教育,分别以教师信念、青春校园、思想启迪、从教风采、才艺拓展、回报社会、实践创新和入职强化等为主题逐步实施。
在入学教育和以“教师信念教育”为主题的第一学期中,学校将邀请一批中小学优秀教师为师范生做专题报告;组织师范生参观物理演示实验室,让师范生亲身体验科学的奥秘。
孟宪承书院还将组织辩论赛、三字一画大赛、艺术班、爱心助苗等一系列养成教育活动,让师范生在体验大学丰富生活的同时,尽早体验教师生活的乐趣。
课程体系整合学术、专业、实践三种取向在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基于教师职业的特点,整合学术取向、专业取向和实践取向的基础上,华东师大构建了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教师教育3个板块构成的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课程:(1)文化传承类和数学统计类选修课程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了数学统计类和文化传承类、语言、人文与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模块。
在原有的大学语文和大学数学等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基础上,建设了供理科生选修的文化传承类课程和供文科生选修的数学统计类课程。
【2016年2-3月】※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Creativity ·Character ·Community ※【本期视点】新年新气象,学子再起航!2016新年新学期,书院迎来实体化三周年纪念,也迎来第一个毕业季。
开学以来,书院在工会、教学和思政领域接连获奖,2016届毕业生就业冲刺和2017届就业启动连环推进,各级别、各类科创项目申报指导与结题答辩连番举办,“学霸”卓培班与“学生干部”优培班连续开班,“孟院讲堂”第十一期如期举办,绿色校园社区管理多举措吸引关注,丰富多彩的2、3月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目录【学业指导工作】 (3)1、书院新学期注册报到工作顺利开展 (3)2、2015年上海市创新训练项目结题答辩顺利开展 (3)3、2016年春季学期跨校交流咨询会成功举办 (3)4、书院举办各类科研项目开题指导沙龙 (3)5、2016年春季学期转专业咨询会成功举办 (4)6、书院2015年度“国创”和大夏科研项目答辩圆满结束 (4)【就业推进工作】 (5)1、书院2016届师范生就业情况良好 (5)2、2017届毕业生就业动员宣讲会顺利召开 (5)3、书院开展2013级各省市就业分享会 (5)4、书院启动就业困难“绿色通道” (6)5、“乌鲁木齐八一中学招聘宣讲会”顺利举行 (6)【教师素养养成】 (7)1、书院开展普通话训练营系列活动 (7)2、新学期启动上海市西郊学校导师体制建设项目 (7)3、书院第三期通识研修班正式开班 (7)4、“区校联动,玩转科普”活动圆满结束 (7)5、优秀师范生示范课之英语专场精彩开场 (8)【书院品牌项目】 (9)1、书院启动“载阳照月”梦想实践项目 (9)2、书院第一期卓培计划精英班开班 (9)3、新学期“孟院讲堂”第十一讲如期举行 (10)4、书院举办“青春引擎.优培计划”开营仪式 (10)5、书院启动并常态化师生午餐会 (10)【书院党团建设】 (12)1、新学期工作例会布局团学工作 (12)2、校团委来访调研书院团学工作 (12)3、2016年寒假社会实践答辩圆满结束 (12)4、“相约雷锋站,燃情公益跑”活动常态化开展 (13)【书院院务工作】 (14)1、哈尔滨工程大学学工部一行到访书院 (14)2、书院荣获上海市“巾帼文明岗”称号 (14)3、西安交通大学仲英书院来访书院 (14)4、书院获2015年华东师大本科教学成果奖 (15)5、兰州文理学院(原甘肃教育学院)来访书院 (15)6、上海政法大学来访考察调研 (15)7、书院在第二十九届思政年会中获奖 (15)【多彩社区生活】 (17)1、书院学生社区元宵节送祝福 (17)2、楼层自主管理委员会召开新学期首次全体会议 (17)3、青年报等媒体报道书院“女生节”社区活动 (17)4、书院学生勤助团队新学期新气象 (17)【学业指导工作】1、书院新学期注册报到工作顺利开展2月21日新学期报到注册当天,学业指导办公室主任李桦、副主任黄虞婷于8:00-19:00间在学生共享空间办理书院学生报到注册手续。
同时,书院各专业辅导员也密切关注学生报到注册情况,及时与尚未报到注册的学生取得联系,督促按时到校报到。
2、2015年上海市创新训练项目结题答辩顺利开展3月2日下午,书院2015年度上海市创新训练项目结题答辩分为文科专场和理科专场如期展开。
文科专场的3个项目为:博物馆教育的课程开发与实践、1947年国立中正大学学潮再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融合状况调研;理科专场的3个项目主题为:铌酸钾钡镍粉体的溶胶——凝胶方法制备及光催化性质研究、功能化MOFs的构筑及其催化性能开发、具有抗糖尿病活性的钒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等。
评委老师对参加答辩项目的质量给予了积极评价,并与同学们就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研究结果等进行了探讨。
3、2016年春季学期跨校交流咨询会成功举办3月4日晚,由书院学习发展中心举办的春季跨校交流咨询会在共享空间202顺利举行,书院学业指导办公室副主任黄虞婷主持交流会,活动邀请到13级历史专业的岳晋琛同学与大家分享他在台湾东吴大学的交流经历;12级思想教育专业的李若宁同学分享她在中国政法大学的“女神日记”;1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蔡伊玮同学带来第一手的2016寒假卓越师范生交流项目成果分享。
随后,学业指导办公室主任李桦还耐心地为15级新生解释了学分转换的问题、延迟毕业和先修高年级学分等问题,来自书院各专业的同学参加了此次交流咨询会。
4、书院举办各类科研项目开题指导沙龙3月23日下午,书院科创中心针对第二十四届“大夏杯”科研竞赛开展指导沙龙,共分为数学类、物理类、人文与社会类和其他学科类四大专场,分别邀请了擅长学术研究的顾青、孙尹、朱广天、李磊老、竺洪波和丁伟等老师莅临指导,通过导师与学生的面对面的交流,旨在为参赛的同学们提供针对性建议,为参赛项目提出指导意见,以期促进参赛作品的完善和质量提升。
3月24日晚,书院科创中心基于目前新一轮国创、市创以及教育研习项目的申报,帮助同学们对科研有更深入的了解、顺利迈出科研第一步,举办了一场科创沙龙。
科创中心副主管李国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讲述各类科研项目间的异同点,便于大家自主选择最适合的项目,并以整个科研项目开展的流程为主线,从通知渠道、材料准备到时间节点等,详细地讲述书院对科研项目的管理方法,为同学们日后安排科研进度带来参考性信息。
此外,沙龙中还邀请到戚艳兴学姐分享她丰富的科创经验。
5、2016年春季学期转专业咨询会成功举办3月25日,书院春季学期转专业咨询会在共享空间220举行,邀请到教务处和专业院系教务老师们现场为有转专业意向的同学解答申请流程、转专业计划、学分转换、师范生协议以及目标专业选拔考试问题。
另外,来自数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长学姐也分享了自己转专业成功的经历,给同学们在选择与准备阶段提供参考建议。
在咨询会自由问答阶段,同学们与嘉宾老师、学长学姐交流了转专业中遇到的现实困惑。
后续学业办本学期还将推出辅修申请咨询会,为书院同学全方位的学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6、书院2015年度“国创”和大夏科研项目答辩圆满结束3月30日,书院科创中心承办的2015年度大夏大学生科研基金中期检查、2015年度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与2014年度第二批大夏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延期)结题答辩顺利举行。
此次答辩分为四个专场:英语教育专场、社科实证(A)专场、物理学专场、汉语言文学专场,各专场邀请到相关学科的人生导师和专业教师担任评委,对各项目作出了专业的评价与指导。
【就业推进工作】1、书院2016届师范生就业情况良好截止3月底,经过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2016届799名毕业生中已经完成与用人单位签约的有676人,约占总人数的84.6%;其中已经完成学校鉴证的共494人,约占总人数的61.8%。
书院特别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2015年3月专门成立了书院就业推进办公室,开展了就业技巧宣讲、就业小组培训、各省就业经验分享、用人单位见面会、就业咨询等大量具体工作,有效促进了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升;去年底开始还在书院每周例会上通报各专业应届毕业生签约率和鉴证率,实时把握就业进展,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千方百计促进学生就业。
2、2017届毕业生就业动员宣讲会顺利召开3月23日下午,书院就业推进办公室面向2017届毕业生召开就业工作动员宣讲会,特邀学校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副主任阮平章作就业形势分析与职业规划专题报告,来自书院2017届各专业的260多名学生参加了宣讲会,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吴薇等出席。
阮老师分析解读了今年的就业形势,虽然大环境比较严峻,但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2016届毕业生有足够的竞争实力,截至目前的就业情况也较为乐观。
阮老师还强调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多种可能,鼓励同学们积极乐观的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
此外,阮老师还就同学们提出的就业政策、跨省制度、教师编制、教师资格证考试等问题耐心解答指导,勉励同学们终身努力,努力成为未来的教育家。
书院一贯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提前一年就举办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宣讲会,书院党委书记吴薇在会上都会为同学们的加油鼓劲,并提出了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等就业经典语录,还分享了一些生动的就业案例。
她希望同学们能从当下做起、点滴积累;求职路上要有自信,坚持不懈做好自己该做的准备,乃至衣带渐宽终不悔,最终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工作。
3、书院开展2013级各省市就业分享会随着实习期的靠近,就业问题成为广大2013级学子关注的焦点,本着经验传承的理念,书院就业推进办公室及时指导开展各省市就业分享会。
3月6日,江苏省就业分享会由杨俊杰和签约南京金陵中学的王泽阳为学弟学妹们分享江苏的师范生就业前景和求职注意事项。
3月21日,山西省就业分享会由中文系和化学系的两名学姐分享经验,介绍用人单位的招聘流程和考评重点。
3月22日,河南省就业分享会邀请到六位已签约郑州重点中学的学长学姐,为学弟学妹们带来信心的同时指导如何选择实习学校。
3月23日,重庆市就业分享会由物理系学长和地理系学姐分享就业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3月23日,上海市就业分享会邀请地理专业周冠峰、历史专业虞云飞和体育专业杨瑞新,分享大四实习、简历撰写、就业面试以及编制考试等问题。
3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就业分享会中三位学长学姐分析了就业形势、实习经验,也交流了教育观和价值观。
4、书院启动就业困难“绿色通道”为进一步帮助就业困难学生,书院就业推进办公室在及时发布就业信息的同时,还通过辅导员对目前仍未就业的学生进行逐一摸排,提供针对性的就业信息,并对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绿色通道”一对一的约谈,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困难的客观及主观原因,并引导学生针对问题一一解决,积极就业,效果良好。
5、“乌鲁木齐八一中学招聘宣讲会”顺利举行3月21日晚,书院就业推进办公室在共享空间202举行了“乌鲁木齐八一中学招聘宣讲会”。
八一中学校长助理宋红、教研室主任李鹏代表学校出席此次宣讲会,书院副院长苏振兴、就业推进办公室主任益建芳、副主任雷妍,13级全体新疆籍免费师范生及一些12、14、15级同学也参加了此次宣讲会。
宣讲会前,书院副院长苏振兴向八一中学老师详细介绍了师范生的培养计划以及书院为同学们提供的丰富资源与活动交流平台。
宣讲会中,宋红从学校的历史、校园建设以及生源情况等方面向大家介绍了乌鲁木齐八一中学的基本情况;李鹏老师介绍了师范生实习基地的情况以及大家普遍比较关心的八一中学的招聘要求,例如:良好的专业素养、娴熟的教学技能以及人文情怀等。
随后,同学们还就一些关心的问题向两位老师进行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