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23
课题: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案编号13 备课人使用时间3月30日三维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能力目标】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资料,并进行理性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题内容学习,培养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政治素养。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候课(复习提问):1.我国人民是怎样当家作主的?2.全国人大行使了哪些职权?闭会期间的职权如何行使?3.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的性质、地位和职权一样吗?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我国人民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决定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务的。
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互动探究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多媒体展示探究材料。
将班级分为北大队(北京大学队)、南大队(南京大学队)和中大队(中山大学队),鼓励展示和辩论。
问题设置:1.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情况是怎样的?2.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关系如何?我们的政体如何?3.怎样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及地位各队内部谈论,群策群力,初步解决问题,推举一人准备班内交流展示,各代表队代表展示发言,各队互相质疑、合作释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发表见解。
精讲点拨1.国家机构一般由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组成。
2.『了解』: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我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除教师展示外,鼓励学生将自己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进行展示、思考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实行民主集中制。
(1)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高中必修第三册统编人教版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2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本单元围绕“人民当家作主”,探究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和中国优势的民主形式,使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制度安排上,显现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实践中。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本质要求。
第五课围绕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在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内容。
主要探究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第五课的落脚点,是对上一框的承接与深化。
本框包括两目: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学习和了解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助于学生更深一步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教学目标1. 必备知识: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决定因素;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
2.关键能力:提高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学科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全面理解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科学精神: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好制度,我国不能照抄照搬西方政体。
3.法治意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4.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与人大代表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参与政治生活。
1.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地位;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2012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走过了58年的历程。
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我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C.由人民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事务D.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下面漫画讽刺的是:某单位没有按照民主集中制的要求,实行()A.民主与集中相结合B.民主基础上的集中C.集中指导下的民主D.严格执法、公正司法3.在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历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要作政府工作报告,并经全国人大代表审议并表决后才能通过。
这体现了()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全国人大在行使监督权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④国务院在国家权力机关中居于核心地位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在我国,人民与人大代表之间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这种关系()①突出反映了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③有效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④决定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在某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市长向人大常委会递交口岸局局长的任命提请。
到场的35名常委中,赞成票13张,弃权票11张,反对票11张,赞成票未过半数,提请任命被否决。
材料中涉及的知识点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B.人大常委会行使审议权、表决权C.人大与政府是互相监督的关系D.人大通过行使决定权实现对政府的监督6.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曾指出,始终坚持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项重要内容。
之所以要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好,是因为这一制度()A.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B.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C.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的国体D.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7.某市人大常委会出台意见,规定了市政府的哪些重大事项需要报人大常委会备案或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制定了相关程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教材分析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属于《政治生活》第五课第二框题内容,第一框题讲述了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这一框题则是讲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制度保证,是对上一框题的深化,通过本课学习,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确定一下三维教学目标⑴知识目标:①知道我国的政体及其基本内容②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理解民主集中制的表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⑵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或网上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资料用于学习。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3.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课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难点:民主集中制原则——概念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
二、教法与学法1.教法:①情景教学法②探究式教学法2.学法:探究学习三、过程分析(一)导入新课一、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视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大代表及国家领导人共赴人民大会堂思考:⑴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什么机关?你还知道哪些国家机关?⑵你知道这些国家机关之间是什么关系吗?设计意图:利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进入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
过渡: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涉及到了国家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即——政体,比如,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那么我国的政体是什么呢?(二)开始新课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组织和活动的特点——民主集中制原则阅读教材,自主探究:探究一:图片:少数民族人大代表步入人民大会堂,参加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
资料:按照“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应占代表总名额的12%左右”的规定,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应选少数民族代表360名左右问题:1、人大代表如何产生,有什么作用?人民为什么有权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2、国家关于少数民族代表名额的规定有什么意义?通过这一探究活动1、回顾旧知,理清人民与人大代表,权力机关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体现在几个方面?
教师指导: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又直接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第二,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课堂探究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哪些方面的优越性?
教师指导:(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因为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民主选举出代表组成的,人大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要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并反映群众意见,人民有权对代表进行监督并有权依法撤换或罢免不称职的代表。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因为它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因为其他国家机关都是由人大产生的,它们要在人大的领导和监督下各司其职。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因为各族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都能享有当家作主的地位,其意见和利益都能得到体现和维护。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基本要求课程标准:引述宪法规定,明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要求:1、了解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及其相互关系。
2、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3、懂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4、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发展要求1、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资料用于学习。
2、认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初步树立公民要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努力的观念。
三、教学建议(一)教材内容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第五课的落脚点,是对上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的权力机关》的承接与深化。
本框包括三目: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学习和了解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助于学生更深一步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教学用时:2课时。
(三)教学资源的选择教材、教师用书、课件、近三年高考题等。
(四)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适合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五)教学难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六)教学方法(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导演”的角色,给予学生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角色体验法。
即通过情景表演,再现重、难点内容,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学生好动、渴望表现自我的心理需求,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2)学法。
合作学习法。
即学生之间互动、合作,共同尝试解决问题。
自我探究法。
即学生要主动探究、讨论,交流对知识的理解,这也是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