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业务
- 格式:ppt
- 大小:4.93 MB
- 文档页数:209
中职专业课《导游业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中职专业课《导游业务》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第二节“导游员的讲解技能”。
具体内容包括:导游员的讲解方式、讲解技巧、语言表达要求以及如何处理游客的提问等。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导游员讲解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处理游客提问的应对策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导游员的讲解方式、讲解技巧、语言表达要求。
难点: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以及处理游客提问的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导游业务教材、讲解道具。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段旅游景点的短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导游员的讲解技能。
2. 知识讲解:(1)讲解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导游员的讲解方式,如口头讲解、书面讲解、电子讲解等。
(2)讲解技巧:教授导游员在讲解过程中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3)语言表达要求:强调导游员在讲解时应注意的语言规范、语速、语调、音量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导游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如游客提问、游客需求等,引导学生学会应对策略。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运用讲解技巧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以及处理游客提问的方法。
5. 随堂练习:设置模拟场景,让学生扮演导游员,进行讲解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六、板书设计导游业务——讲解技能1. 讲解方式2. 讲解技巧3. 语言表达要求4. 处理游客提问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段旅游景点的讲解词。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编写一段具有吸引力的讲解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导游员资格考试,或者参观旅游景点,实地了解导游员的日常工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中职专业课《导游业务》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第二节“导游员的讲解技能”。
导游业务的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导游业务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1)熟悉导游服务的性质、特点、原则和职责。
(2)掌握导游人员的素质要求和职业道德规范。
(3)了解旅游团队的接待流程和服务规范。
2、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完成旅游团队的接待工作,包括接团、带团、送团等环节。
(2)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够处理旅游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突发事件。
(3)能够熟练运用导游讲解技巧,为游客提供生动、有趣、富有文化内涵的讲解服务。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2)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导游服务概述(1)导游服务的产生与发展(2)导游服务的性质、特点和作用(3)导游服务的原则和职业道德2、导游人员(1)导游人员的概念和分类(2)导游人员的职责和素质要求(3)导游人员的培训与管理3、团队旅游接待业务(1)旅游团队的构成和特点(2)旅游团队的接待流程和服务规范(3)旅游团队的组织和协调4、散客旅游接待业务(1)散客旅游的概念和特点(2)散客旅游的接待流程和服务规范(3)散客旅游的市场营销和推广5、导游讲解服务(1)导游讲解的原则和方法(2)导游讲解的技巧和艺术(3)不同类型旅游景观的讲解要点6、旅游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处理(1)旅游问题和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特点(2)旅游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和方法(3)旅游问题和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7、导游服务相关知识(1)旅游交通知识(2)旅游住宿知识(3)旅游餐饮知识(4)旅游购物知识(5)旅游娱乐知识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系统传授导游业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使学生对导游服务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2、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导游服务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模拟实训通过模拟旅游团队的接待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导游服务的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中职旅游专业《导游业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掌握导游服务的基本概念、流程及导游的职责与要求。
o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导游讲解技巧,包括语言表达、肢体语言和非言语沟通的运用。
o学生能够熟悉常见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背景及主要特色。
2.能力目标:o学生能够模拟导游进行景点讲解,展现良好的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
o学生能够在模拟情境中处理游客的突发问题和需求,提高应变和问题解决能力。
o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份导游词的编写,并能在小组内进行展示和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树立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o激发学生对旅游文化的热爱,培养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o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4.教学内容概述:o导游服务概述:定义、流程、职责与要求。
o导游讲解技巧:语言表达、肢体语言、非言语沟通。
o常见旅游景点介绍:历史文化背景、主要特色。
o应急处理与游客服务:突发情况应对、游客需求处理。
5.重点与难点:o重点:导游服务流程、讲解技巧及景点介绍。
o难点:如何在模拟情境中灵活运用讲解技巧,处理突发问题和游客需求。
三、教学方法6.讲授法:用于介绍导游服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7.讨论法:小组讨论导游服务中的实际案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导游案例,学习经验和教训。
9.模拟演练法:模拟导游讲解和应急处理情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0.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资源1.教材:《导游业务》专业教材。
2.教具:投影仪、电脑、课件。
3.多媒体资源:旅游景点视频、优秀导游讲解视频。
4.实验器材:模拟导游讲解用的麦克风、扩音器等。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1.小组讨论:每组分配明确的任务和角色,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
2.课堂纪律: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如举手发言、尊重他人意见等,确保课堂秩序。
第一章导游服务1.导游业务:是指导游人员代表被委派的旅行社,按组团合同或协议书约定的内容和标准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和相关的旅游接待服务。
2.导游服务产生的过程:一、1841年7月5日,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参加禁酒大会。
二、1845年,托马斯·库克组织包价旅游,出现了商业性的导游人员。
三、1846年,托马斯·库克组织旅游团并提供了全程导游服务。
3.托马斯·库克旅游公司在莱斯特问世,以“为一切旅游公众服务”为宗旨。
4.旅行社发展的过程:一、1923年8月,上海商业储备银行总经理陈光甫先生在银行内设立了旅游部,这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家中国旅游企业。
二、1927年6月旅游部从银行独立出来,组建了中国旅行社。
三、1954年4月,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
四、1974年,中国旅行社。
五、1980年,中国青年旅行社。
六、1980年3月,全国范围的导游资格考试开始。
5.商业性导游的出现是旅游活动发展之必然:一、旅游者需要导游服务(不管从生理上、心理上,还是从认识观赏事物的顺序上,无论是为了获得物质上、精神上美的享受,还是为了达到求知加深阅历的目的。
)二、旅游业也需要导游服务(旅游企业需要导游人员来实现经营目标、旅游业需要高素质的导游人员来提高竞争力)6.导游服务的类型:1图文声像导游;2实地口语导游(核心地位)7.实地口语导游:亦称讲解导游,包括导游人员在旅游过程中向游客所做的介绍、交谈和回答问题,以及在游览现场的导游讲解。
8.导游服务有哪3类:讲解服务;市内交通服务;生活服务。
(导游讲解服务和旅行生活服务相辅相成)9.导游处理问题的原则:游客至上,有理有义有节,不失原则性。
10.导游服务的性质:服务性;文化性;社会性;经济性;涉外性11.服务性:属于非生产劳动,是一种通过提供一定的劳务活动;是一种复杂的、高智能、高技能的服务工作,因而是高层次的服务。
12.文化性:传播文化。
13.经济性:(1直接创收;2扩大客源,间接创收,“导游人员的个人魅力、口碑”,旅游者作的“免费宣传”。
《导游业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导游业务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1.前言1.1课程的性质《导游业务》是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管理职业方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属理论+实践课程,教学场所设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顶岗实习企业。
该学习领域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该学习领域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旅游带团及讲解能力以及旅游从业者必备的职业素养,使学生能尽快适应旅行社、旅游公司、旅游景点导游岗位工作。
《导游业务》的前导课程包括《旅游概论》、《旅游社交礼仪》等,后续课程包括《计调实务》、《旅行社经营管理》及顶岗实习等1.2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在设计上本着“以导游实际工作为导向,以导游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总体思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努力实现教学与导游实际工作的零距离,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导游职业技能的零距离。
本课程的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是按照导游实际工作中所需的职业技能为主线设计的项目课程。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72课时2.课程教育目标本课程的教学总目标,是以市场对导游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广西省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为具体蓝本,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牢固的导游业务知识和熟练的对客服务技能,顺利获取导游资格证并成为合格导游人员。
简言之就是培养学生的导游职业工作能力,帮助学生完成从初学者到实干家的职业能力的发展。
2.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导游服务工作的概念、类型、性质、特点、作用、原则以及导游服务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准确理解导游人员的概念、类型、职责以及导游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导游工作相关知识;掌握导游工作规程。
2.2技能目标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十分注重实践教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导游词创作能力、导游讲解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变能力。
使学生掌握带团服务、讲解服务、旅行生活服务的操作技能,能够为旅游者提供规范化与个性化的服务。
导游业务是导游人员代表被委派的旅行社,接待或陪同游客旅行、游览,按照组团合同或约定的内容和标准提供的旅游接待服务。
导游人员是旅行社委派的,可以使专职的,也可以是兼职的。
其主要业务是从事游客的接待。
像游客提供的接待业务,对于团体游客必须按组团合同的规定和导游服务质量标准实施,对于散客必须按照事前约定的内容和标准实施。
(导游人员在接待带过程中要注意维护所代表的旅行社的形象和信誉,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
)导游服务的类型是指导游人员向游客介绍所有地区或地点情况的方式。
导游服务方式分为:图文声像导游方式(物化导游方式)和实地口语导游方式(讲解导游方式)实地口语导游方式占主导地位的原因:1.导游服务的对象是有思想和目的的游客;2.现场导游情况复杂多变;3.旅游是一种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关系。
导游服务的范围大体可分为:导游讲解服务、旅游生活服务、市内交通服务。
导游讲解服务和旅游生活服务同旅游接待服务的关系:导游人员向游客提供的导游讲解服务和旅行生活服务是旅游接待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各国的导游服务还具有某些共同属性:社会性(旅游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在促进社会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旅游活动中,导游人员处于旅游接待工作的中心位置)、文化性(导游服务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渠道)、服务性、经济性(直接创收、扩大客源间接创收、促销商品、促进科技经济交流)、涉外性(涉外导游服务的政治意义主要表现在宣传社会主义中国、了解中国、发挥民间大使的作用)导游服务是旅游服务中最具代表性,其特点是:独立性强、脑体高度结合、复杂多变(服务对象复杂、游客需求多种多样、接触的人员多,人际关系复杂、讲解的内容庞杂多变、要面对各种物质诱惑和“精神污染”)、涉及面广、关联度高责任大、政策性强、跨文化性地位:旅行社提供的服务主要有两个方面:旅游活动的组织安排和导游服务;导游人员的服务在旅游接待中既承担着旅行社旅游活动组织安排具体落实的责任,又担负着将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供的服务串联起来、进行协调的责任。
导游业务(参赛教案)第一章:导游业务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导游业务的定义、性质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导游业务的基本内容和导游人员的职责。
3. 培养学生对导游业务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导游业务的定义和性质2. 导游业务的作用3. 导游人员的基本职责4. 导游业务的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业务的定义、性质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导游人员处理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导游人员的职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导游业务的定义和性质。
2. 讲解:详细讲解导游业务的作用和导游人员的职责。
3. 案例分析:分析导游人员处理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履行导游职责。
4. 总结:强调导游业务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对导游业务的兴趣。
五、作业与评估1.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导游业务发展趋势的文章。
2. 评估:通过学生的文章,评估学生对导游业务的了解和思考。
第二章:导游员的职责与素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导游员的职责和素质要求。
二、教学内容1. 导游员的职责2. 导游员的素质要求3. 导游员的服务态度4. 导游员的沟通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员的职责和素质要求。
2. 角色扮演法:模拟导游服务场景,培养学生的服务态度和沟通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导游员的职责和素质要求。
2. 讲解:详细讲解导游员的服务态度和沟通技巧。
3. 角色扮演:模拟导游服务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服务态度和沟通技巧。
4. 总结:强调导游员的职责和素质要求,激发学生提高导游服务质量的意识。
五、作业与评估1.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导游员素质要求的文章。
2. 评估:通过学生的文章,评估学生对导游员职责和素质要求的了解。
第三章:导游业务流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导游业务的基本流程。
2. 培养学生熟悉导游业务的操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
二、教学内容1. 导游业务的准备工作2. 导游过程中的各项工作3. 导游业务的后续工作4. 导游业务的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业务的基本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