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去分母
- 格式:ppt
- 大小:583.00 KB
- 文档页数:14
七年级上册数学去分母知识点在七年级上册数学学习中,去分母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基础的知识点。
这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数学学习的顺利性和难度。
因此,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七年级上册数学去分母知识点的相关内容。
一、去分母的概念去分母,顾名思义,就是将分母进行取消或者合并,将分数转化为整数或更简单的分数。
比如:$\frac{3}{4}$可以变成$\frac{6}{8}$,$\frac{3}{5}$也可以变成$\frac{6}{10}$,这样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运算。
二、去分母的方法1.通分法通分法指的是将两个或多个分数的分母化为相同的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加、减两个分数的情况。
具体方法如下:(1)首先找到几个分数的最小公倍数;(2)将每个分数的分子与最小公倍数相乘,再将分母除以它的原分母后再乘以最小公倍数即可。
举个例子:$\frac{3}{4}+\frac{1}{6}$,我们首先找到最小公倍数为12,然后将$\frac{3}{4}$和$\frac{1}{6}$的分母乘起来得到$\frac{9}{12}$和$\frac{2}{12}$。
最后将它们相加即可,即$\frac{9}{12}+\frac{2}{12}=\frac{11}{12}$。
2.化简法化简法适用于乘和除两个或多个分数的情况。
我们常常使用分数的约分来化简分母,具体方法如下:(1)找到分数的公因数;(2)将分子与公因数相除,分母跟公因数除法相同,即可完成分数的化简。
例如:$\frac{4}{6}\times\frac{5}{10}$,首先我们可以化简$\frac{4}{6}$为$\frac{2}{3}$,化简$\frac{5}{10}$为$\frac{1}{2}$,然后再进行相乘得到$\frac{2}{3}\times\frac{1}{2}=\frac{1}{3}$。
三、去分母的应用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去分母技巧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不仅可以在 mathematical 计算过程中方便解决问题,也可以应用在其他领域。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教案湖北省松滋市沙道观初级中学——周友芬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去分母”的方法,并能解这种类型的方程;(2).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3).会处理分母中含有小数的方程。
2、能力目标: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发展用方程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引入新问题(如何去分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2).通过埃及古题的情境感受数学文明。
(3).多表扬、多鼓励、营造学生快乐学习的课堂氛围。
教学重点:通过"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探究通过“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①不漏乘不含分母的项②注意给分子添加括号。
)教学活动流程:活动1:复习回顾——活动2:典故引入解含有分母且方程一边是多项式的一元一次方程——活动3:突破难点,去分母时多项式一边要添括号——活动4:典例精讲,分子是多项式去分母时要添括号——活动5:突破多项式分子添括号难点,评选最优互助组——活动6:如何查错。
——活动7:学生练习演板, 学生点评。
——活动8:归纳总结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和各步变形时的注意点——活动9:实战演练竞赛快准解方程——活动10:拓展,解含小数的方程——活动11:反馈化整得——活动12:教学小结——活动13:在乐曲中完成作业第98页练习,习题第3题。
教学设计一、复习回顾1、解方程①7X=6X-4 ;②8-2(X-7)=X-(X-4)鼓励两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自主完成解题,看哪组同学全对的人数最多。
从简单到复杂,巩固所学的解方程知识为去分母做铺垫,并让学生回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程序。
①去括号②移项③合并同类项④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1、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10,5与15 4,6与9二、典故导入,激情引趣,探索新知:1、国伦敦博物馆保存着一部极其珍贵的文物----纸莎草文书.这是古代埃及人用象形文字写在一种特殊的草上的著作,至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书中记载了许多与方程有关的数学问题.其中有如下一道著名的求未知数的问题: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试问这个数是多少?【师】你能帮古人解决这个问题吗?【生】设未知数列方程来求这个数。
一、引言数学是一门严谨而又精密的学科,而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则是其中的一项基础知识。
在七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中,学生们接触到了一元一次方程,而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则是这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在介绍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的方程。
一般的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 + b = 0,其中a和b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找到未知数的值,使得方程成立。
三、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的基本步骤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步骤:1. 化去分母遇到一元一次方程中含有分母的情况,首先需要将方程中的分母全部去掉。
方法是将含分母的方程两边同除以分母的系数,使得方程两边的分母都变为1,从而消去分母。
2. 化简方程一旦去掉分母,可以得到一个不含分母的方程。
接着需要对方程进行化简,使得方程的系数和常数项都变得更简单,便于后续的计算。
3. 求解方程通过化简后的方程,可以得到未知数的值,从而解出一元一次方程。
四、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的步骤,下面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进行分析。
案例1:化去分母对于方程1/2x + 3 = 5/4,首先需要将方程中的分母2去掉。
将方程两边同除以2,得到1/4x + 3/2 = 5/8。
案例2:化简方程通过上述步骤,可得到新的方程1/4x + 3/2 = 5/8。
然后需要对这个方程进行化简,使得方程更加简单化。
将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2,得到1/4x = 5/8 - 3/2 = 5/8 - 12/8 = -7/8。
案例3:求解方程最后一步是求解化简后的方程1/4x = -7/8,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4,得到x = -7/2。
五、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分母
【学习目标】
1.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去分母"的方法,并能准确、熟练的解这种类型的方程
2.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并按要求书写解答过程
【重点难点】
1.分子是多项式,去分母时的符号问题;
2.克服漏乘现象。
【学习过程】
一、课前小测:解方程:
(1)3(1)=818
--=
x x
x x
++(2)(32)6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3
x x
+=1
37
三、例题分析,掌握方法
四、趁热打铁,巩固知识
(1)4151
36
x x
-+
=(2)
12
1
35
x x
-+
=-
(3)
16
0 32
x x
--
-=
五、数学门诊,目光如炬
1、
312
1
45
x x
+-
+=2、
214
5
36
x x
+-
-=
解:去分母,得解:去分母,得
5(3)4(12)1
x x
++-=2(21)43
x x
+--=
六、你争我赶,竞争合作列方程
1、k取何值时,代数式
2
3
k+
的值比
2
1
3+
k
的值小1?
2、x-1与
34
+
x
数互为相反数,求x。
【课后作业】
导学案:完成P73—74,选做P75—76.;作业本:课本P98的练习。
七年级上册数学去分母的知识点在七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去分母是一个非常基础和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分式的基本运算法则、通分、约分及去括号等角度探讨这个知识点,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去分母的方法。
一、分式的基本运算法则分式的基本运算法则包括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在去分母中,加减运算是最基础的操作。
当两个分式的分母相同时,我们只需要将分子相加或相减,再将结果与分母相同的数写在下方,即可得到合并后的分式。
例如:3/5 + 2/5 = (3 + 2) / 5 = 5 / 5 = 13/4 - 1/4 = (3 - 1) / 4 = 2 / 4 = 1 / 2而当两个分式的分母不同时,我们需要先将它们通分,再进行加减运算。
通分的方法是找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然后让它们的分母都变成最小公倍数。
例如:1/2 + 1/3 = 3/6 + 2/6 = 5/62/3 - 1/4 = 8/12 - 3/12 = 5/12除法的运算法则是将除号变为乘号,并将右边的分数倒过来。
例如:1/2 ÷ 2/3 = 1/2 × 3/2 = 3/42/3 ÷ 1/4 = 2/3 × 4/1 = 8/3乘法的运算法则是将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例如:1/2 × 2/3 = 2/6 = 1/32/3 × 3/4 = 6/12 = 1/2二、通分通分是去分母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通过通分,我们可以将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合并到同一分母下,方便进行运算。
通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找到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将分子分别乘上倍数,使得分母相等;另一种是将两个分母相乘,然后将分子也相应地乘上相应的倍数,来达到通分的目的。
例如:将 1/4 和 2/3 进行通分方法一:分解分母 4 和 3,得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12,分别乘以 3 和 4,得到 3/12 和 8/12,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到 11/12。
初中数学如何使用分母消除原理去括号和去分母在初中数学中,分母消除原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
它可以应用于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操作中,帮助我们更方便地进行计算和解题。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分母消除原理去括号和去分母。
一、去括号中的分母消除:去括号操作是解决数学问题中常见的步骤之一。
在去括号操作中,我们可以使用分母消除原理将方程中的分数系数转化为整数。
1. 去括号操作:在去括号操作中,我们需要将括号中的表达式按照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表达式3(x + 1/2),我们需要将括号中的1/2与x相乘,得到3x + 3/2。
2. 分母消除操作:接下来,我们需要使用分母消除原理将分数系数转化为整数。
例如,对于表达式3(x + 1/2),分数系数是1/2,我们需要将1/2乘以2的倒数,得到1/2 * 2/1 = 1。
因此,表达式可以写成3x + 3。
通过去括号和分母消除操作,我们将原始表达式3(x + 1/2)转化为了简化形式3x + 3。
这样,我们就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计算和解题。
二、去分母操作中的分母消除:去分母操作是解决数学问题中常见的操作之一。
在去分母操作中,分母消除原理也是一种常见的操作方法。
1. 去分母操作:在去分母操作中,我们需要将含有分数的表达式转化为整数形式。
例如,对于分数1/2 + 2/3,我们需要将两个分数的分母取公倍数,将其转化为通分形式。
这里,我们可以将1/2和2/3分别乘以3/3和2/2,得到3/6和4/6。
因此,表达式可以写成3/6 + 4/6。
2. 分母消除操作:接下来,我们需要使用分母消除原理将分数系数转化为整数。
对于表达式3/6 + 4/6,分数系数是6,我们需要将3和4分别乘以6的倒数,得到3 * 6/6 = 18/6和4 * 6/6 = 24/6。
因此,表达式可以写成18/6 + 24/6。
通过去分母和分母消除操作,我们将原始分数1/2 + 2/3转化为了简化形式18/6 +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