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二氧化硫的性质
- 格式:ppt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21
二氧化硫知识点总结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1. 颜色、状态。
-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气体。
2. 气味。
- 有刺激性气味。
3. 溶解性。
- 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40体积的二氧化硫。
4. 密度。
- 密度比空气大。
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1. 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 与水反应。
-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SO_2 + H_2O⇌ H_2SO_3),亚硫酸是一种二元弱酸,这个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 与碱反应。
-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二氧化硫少量时:SO_2+2NaOH = Na_2SO_3 + H_2O;当二氧化硫过量时:SO_2+NaOH = NaHSO_3。
-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 例如与氧化钙反应:SO_2+CaO = CaSO_3。
2. 还原性。
- 与氧气反应。
- 在催化剂(如V_2O_5)存在且加热的条件下,二氧化硫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2SO_2+O_2{催化剂、}{===}2SO_3,这是工业制硫酸的重要反应步骤。
- 与卤素单质反应。
- 例如与氯气反应:SO_2 + Cl_2+2H_2O = H_2SO_4+2HCl,这个反应中二氧化硫表现还原性,氯气表现氧化性。
- 与其他强氧化剂反应。
- 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 氧化性。
- 与硫化氢反应:SO_2 + 2H_2S = 3S↓+2H_2O,在这个反应中二氧化硫表现氧化性,硫化氢表现还原性。
三、二氧化硫的用途。
1. 制硫酸。
- 是工业制硫酸的重要原料,通过上述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再进一步与水反应制得硫酸。
2. 漂白剂。
-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如它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其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后无色物质又会分解,恢复原来的颜色。
3. 防腐剂。
- 在葡萄酒等食品的生产过程中,适量添加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杀菌、防腐的作用。
四、二氧化硫的危害。
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应用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并在许多工业和商业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由于其具有某些有害特性,二氧化硫的排放也引起了环境和健康问题。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二氧化硫是由硫和氧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SO2。
它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在常温下易溶于水。
二氧化硫的分子结构使其具有多种化学性质,包括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
二、二氧化硫的应用1、工业用途二氧化硫在工业中应用广泛。
首先,它被广泛用于纸浆和纸张的漂白。
其次,二氧化硫也是制造硫酸和其他化学物质的重要原料。
此外,二氧化硫还用于制造肥料、橡胶制品和食品加工。
2、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二氧化硫被用作防腐剂和抗氧化剂,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它还被用于制作一些特定的食品,如葡萄酒和啤酒,以保持其口感和质量。
3、生物医学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二氧化硫也被用于多种应用。
例如,它被用于制作一些药物和生物试剂,以及用于治疗某些疾病。
此外,二氧化硫也被用于消毒和清洁医疗设备。
三、二氧化硫的排放和环境影响尽管二氧化硫在某些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排放也带来了环境和健康问题。
二氧化硫的排放主要来自燃煤和石油燃烧,以及一些工业过程。
这些排放可能导致酸雨和其他环境问题。
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实施了严格的环保法规,以限制二氧化硫的排放。
四、结论二氧化硫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的有害气体。
尽管其应用广泛,但其排放也带来了环境和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继续研究和开发更环保的替代品和技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
对于现有的二氧化硫应用,我们也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二氧化硫是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一节中安排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必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课不仅具有很强的基础性,而且其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对于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大气污染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一硫的氧化物知识点导语:硫的氧化物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类化合物,它们在环境和工业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硫的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硫的氧化物。
一、硫的氧化物的物理性质硫的氧化物包括二氧化硫(SO2)和三氧化硫(SO3)两种。
二氧化硫是无色气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有刺激性odor;三氧化硫是固体,呈蓝色结晶。
在常温下,二氧化硫的密度较低,为2.92 g/L。
它的熔点为-75.5℃,沸点为-10℃。
而三氧化硫是无法液化的固体,其熔点为16.9℃。
二、硫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1.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和氧化性,在一些反应中可表现出酸性、碱性或中性。
酸性: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亚硫酸是一种中强酸。
SO2 + H2O → H2SO3碱性:二氧化硫也可以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生成硫代硫酸钠(Na2S2O3,俗称亚硫酸钠)。
SO2 + 2NaOH → Na2S2O3 + H2O中性:二氧化硫在与氧气反应时生成三氧化硫。
SO2 + O2 → SO3此外,二氧化硫还可以与金属反应,形成相应的硫化物。
2. 三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三氧化硫是一种强氧化剂,它能使许多物质燃烧。
例如,三氧化硫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SO3 + C → SO2 + CO三、硫的氧化物的应用1. 环境保护领域:硫的氧化物在大气中与其他化合物反应,形成酸雨。
酸雨对环境和生物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为了减缓酸雨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采用脱硫工艺,将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转化为石膏。
2. 工业应用:硫的氧化物在工业中广泛应用于制造硫酸等化学产品。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肥料、染料、塑料等产品。
3. 生物医药领域:亚硫酸氢纤维是硫的氧化物的一种衍生物,具有抗氧化和消毒的功能。
它在生物医药领域被广泛应用于防腐剂、食品添加剂等方面。
总结:硫的氧化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具有多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氧化硫1复习重点1. 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 •重点是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
2. 难点聚焦一、 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1 : 40);(可用于进行喷泉实验,如 SO 2、HCI 、NH 3)易液化(一10 C ) 二、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SO 2+2NaOH===Na 2SO 3+H 2O 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SO 2+H2O===H 2SO 3(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的亚硫酸只能存在于溶液中, 它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硫,故二氧化硫溶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SO 2+H 2 == H 2SO 3SO 与CO 性质的比较SO 2气体通过氢硫酸,溶液变浑浊,有淡黄色不溶物出现。
SO 2 + 2H 2S===3S J + 2H 2O3、还原性:SO 2使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褪色SO 2 + Br2+ 2H 2O=== H 2SO 4+ 2HBr5SO 2+2KMnO 4+2H 2O===K 2SO 4+2MnSO 4+2H 2SO 4 2SO 2+ O 22 SO 3A(SO 3+H 2O===H 2SO 4, SO 3是无色固体SO 3是一种无色固体,熔点是 16.8°C ,沸点也只有44.8 C,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4、漂白性:SO 2使品红溶液褪色SO 2能使某些有色物质褪色,是由于二氧化硫可跟某些有色物质化合成无色物质, 而化合成的无色物质却是不稳定的,易分解而恢复原来有色物质的颜色。
漂白性的比较范围可漂白大多数有色物质,能 使紫色石蕊褪色可漂白某些有色物 质,不能使石蕊试液 褪色可吸附某些有色 物质的分子把CI 2和S02混合用于漂白,能否增强漂白效果?为什么? 〖答案〗不能, S02+ CI 2+ 2H 2O=== H 2SO 4 + 2HCI SO 与CQ 的相互鉴别鉴别SQ 2气体的常用方法 是用品红溶液,看能否使其褪色,有时还需再加热看能否再复 实验中常使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0眩右的硫酸,也可用浓硫酸。
4-3二氧化硫的性质
核心素养
通过对二氧化硫的性质、用途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同时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硫元素的位置、结构、性质和存在,知道硫单质的性质;
(2)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3)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了解它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物质分类的观点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学习中的指导作用;
(2)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SO2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2)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教学重点
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
教学难点
准确描述二氧化硫与各类试剂反应的现象和实质。
学习探究过程
O
2
(1)A装置是制取二氧化硫的装置,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SO
2
【板书设计】。
二氧化硫(SO2)的基本性质【SO 2的物理性质】又名亚硫酐,为无色有强烈辛辣刺激味的不可燃性有毒气体。
分子量64.07,密度2.3g/L,溶点-72.7℃,沸点-10℃。
溶于水、甲醇、乙醇、硫酸、醋酸、氯仿和乙醚。
易与水混合,生成亚硫酸 (H 2SO 3),随后转化为硫酸。
在室温及392.266~490.3325kPa(4~5kg/cm 2)压强下为无色流动液体。
【SO 2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二氧化硫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
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
SO 2 + H 2O = H 2SO 32.弱氧化性2H 2S + SO 2 = 3S + 2H 2O3.还原性2SO 2 3 5SO 2 24 = 2MnSO 4 + 2MnSO 4 + K 2SO 42SO 2 + Cl 2 = H 2SO 4 + 2HCl4.漂白性二氧化硫能使红色品红溶液褪色,当加热时,溶液又重新变成红色。
【职业接触】燃烧含硫燃料、熔炼硫化矿石、烧制硫磺、制造硫酸和亚硫酸、硫化橡胶、制冷、漂白、消毒、熏蒸杀虫、镁冶炼、石油精炼、某些有机合成等作业工人和有关人员皆有可能接触。
另外,它是常见的工业废气及大气污染的成分。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危害】二氧化硫是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之一,是衡量大气是否遭到污染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的一些城镇,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危害较为普遍而又严重。
二氧化硫进入呼吸道后,因其易溶于水,故大部分被阻滞在上呼吸道,在湿润的粘膜上生成具有腐蚀性的亚硫酸、硫酸和硫酸盐,使刺激作用增强。
上呼吸道的平滑肌因有末梢神经感受器,遇刺激就会产生窄缩反应,使气管和支气管的管腔缩小,气道阻力增加。
上呼吸道对二氧化硫的这种阻留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二氧化硫对肺部的刺激。
但进入血液的二氧化硫仍可通过血液循环抵达肺部产生刺激作用。
二氧化硫可被吸收进入血液,对全身产生毒副作用,它能破坏酶的活力,从而明显地影响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的代谢,对肝脏有一定的损害。
二氧化硫的性质-二氧化硫的制备装置图-二氧化硫对人体的危害及作用二氧化硫的性质①化学式:SO2②分子结构:SO2是由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因此易溶于水,其晶体为分子晶体。
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溶解40体积的SO2),易液化(沸点-10℃)。
化学性质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将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
②能与碱性氧化物、碱及某些盐反应。
如:还原性弱氧化性漂白性(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 能和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易分解而恢复原色,因此,SO2的漂白并不彻底。
在中学化学常见试剂中,能用SO2漂白的只有品红溶液,品红溶液无色溶液恢复原色。
二氧化硫的性质知识点总结二氧化硫(化学式:SO2)是最常见的硫氧化物。
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
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
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化合物,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
当二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
物理性质:无色,常温下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约为1:40)密度2.551g/L。
(气体,20摄氏度下)熔点:-72.4℃(200.75K)沸点:-10℃(263K)化学性质:SO2+H2O==H2SO3(亚硫酸是酸雨的主要成分)漂白性: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的危险:健康危害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
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
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
高一化学二氧化硫知识点想要更好的学习高一化学二氧化硫的知识,因此同学们要整理好化学二氧化硫的知识点。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化学二氧化硫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化学二氧化硫知识点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S+O2 ===(点燃) SO2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
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回水和SO2SO2+H2O H2SO3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连接。
化学二氧化硫同步练习题1.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 )①Cl2 ②Na2O2 ③Ca(ClO)2 ④活性炭⑤SO2A. ②③④⑤B. ①②③C. ①④⑤D. 全都可以2.将H2S、SO2、SO3各0.02mol,依次溶于1L水中,则最后得到的溶液具有 ( )A. 酸性、无漂白性B. 漂白性、强氧化性C. 中性、漂白性D. 酸性、漂白性3.能证明SO2有漂白性的是 ( )A. 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紫色消失B. 显红色的酚酞溶液通入SO2气体后红色消失C. 品红溶液通入SO2气体后红色消失D. 溴水通入SO2气体后橙色消失4.下列实验中:①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使品红褪色④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且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其中能证明有SO2存在的是( )A. 都能证明B. 都不能证明C. ③④⑤能证明D. 只有⑤能证明5.向FeCl3和BaCl2的酸性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是( )A. BaSO4B. FeSC. BaSO3D. S6.298K时,向VL真空容器内通入nmolSO2和mmolH2S,若2n>m,则反应后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差是 ( )A. 32gB. 16mgC. 32mgD. 无法确定7.用0.1mol/LNa2SO3溶液20mL,恰好将1.0×10-3molXO4-还原,则X元素在反应后所得还原产物中化合价为 ( )A. +3价B. +2价C. +1价D. 0价8.在氢硫酸溶液中加入(或通入)少量下列物质,能使溶液pH减小的是 ( )①O2、②Cl2、③SO2、④CuCl2A. ①②B. ②③④C. ②④D. ②9.常温下,向20L的真空容器中通入amolH2S和bmolCl2(a、b 均为正整数,且a≤5,b≤5)。
二氧化硫的结构与性质一、结构SO2是有同族元素间组成的共价化合物,属酸性氧化物。
与NO2和CO2气态非金属氧化物相比较知其中心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其结构对比如下:SO2NO2CO2分子构型键角119.5°,角型分子键角134°,角型分子键角1180°,直线型分子分子极性极性分子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8e-结构不是不是是水溶液非电解质、导电非电解质、导电非电解质、导电酸性氧化物是不是是1.SO2是V字型的极性分子,结构中“硫元素的价态+ 价电子数≠8”,因而硫原子不满足8e-结构,表现出更高的反应活性。
2. 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SO2溶于水后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H2SO3,H2SO3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成H+、HSO3-和SO32-,所以溶液能导电,由于在溶液中电离的是H2SO3而不是SO2,因此H2SO3是弱电解质,而SO2属于非电解质。
二、酸性氧化物在显+4价的酸性氧化物中,SiO2是固体,SO2和CO2是两种重要的酸性氧化物,有很多相似点和不同点。
1.常温常压下都是无色气体,密度都大于空气,能溶于水。
2.CO2没有气味,SO2有刺激性气味;CO2无毒,SO2有毒;CO2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SO2;SO2易液化。
3.两者都能与水反应,生成不稳定的且只存在于溶液中的弱酸H2CO3和H2SO3,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来制取。
由于H2SO3的酸性比H2CO3强,故可用饱和的NaH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SO2气体。
4.都能与碱反应,用量不同,可以生成两种盐,如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CO2、SO2都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当CO2、SO2过量时,又变澄清,所以在检验CO2时要排除SO2的干扰。
5.和盐反应,需注意弱酸不能制强酸的原则。
如将SO2、CO2通入BaCl2、Ba(NO3)2溶液中时,CO2均不能反应生成沉淀。
SO2和BaCl2不反应,此点与CO2相同,但能和Ba(NO3)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