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教材
- 格式:doc
- 大小:3.11 MB
- 文档页数:9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一、引言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静电荷的现象,当静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引发静电放电,可能导致火灾、爆炸、设备损坏等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保护员工和设备免受静电的影响,制定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涉及静电风险的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厂、石油化工企业、电子厂、油库、油田等。
三、静电防护管理责任1. 管理层应制定静电防护管理制度,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2. 相关部门应负责静电防护设备的选购、安装、维护和检修工作。
3. 员工应接受静电防护培训,并严格遵守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四、静电防护设备1. 静电接地装置a. 静电接地装置应由导电材料制成,并与地面有效连接。
b. 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定期检测并记录。
c. 静电接地装置应与设备、容器等导电物体连接,确保导电性能良好。
2. 防静电工具a. 使用防静电工具的员工应定期检查其完好性,如发现损坏应及时更换。
b. 防静电工具应定期清洁,确保表面无灰尘和杂质影响导电性能。
3. 静电消除装置a. 静电消除装置应根据工作环境和设备特点选用合适的类型和规格。
b. 静电消除装置的安装位置应能够覆盖整个工作区域,确保静电荷及时消除。
五、静电防护操作规程1. 静电防护区域划定a. 根据工作场所的静电风险评估结果,划定静电防护区域。
b. 静电防护区域应明确标识,禁止非相关人员进入。
2. 静电防护衣物a. 在静电防护区域内工作的员工应穿戴防静电衣物。
b. 防静电衣物应保持干燥,避免与易燃物质接触。
3. 静电防护工具使用a. 使用防静电工具时,应确保其与设备或物体导电部分接触良好。
b. 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与非导电物体接触,避免产生静电放电。
4. 静电防护设备使用a. 使用静电防护设备前,应检查其完好性和工作状态。
b. 静电防护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六、静电防护培训1. 新员工入职培训a. 新员工应接受静电防护培训,了解静电的基本知识和防护措施。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一、引言静电是指物体表面或体内的电荷不平衡所产生的现象。
静电的积累和放电可能对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造成严重损害。
为了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制定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目的本管理规范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静电防护措施,减少静电产生和放电的风险,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三、适用范围本管理规范适用于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工作场所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仓库、实验室等。
四、定义1. 静电:物体表面或体内的电荷不平衡所产生的现象。
2. 静电放电: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电荷会通过空气或其他介质的导电性放电。
3. 静电防护:采取措施减少或防止静电的产生和放电。
五、静电防护管理措施1. 静电防护评估在设计和建设工作场所时,应进行静电防护评估,确定静电产生和放电的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2. 接地系统2.1 设立接地系统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和设施都应设立可靠的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检测和维护。
2.2 接地导线接地导线应选用合适的材料和规格,并保持良好的接触。
导线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 静电消除器在静电敏感的工作环境中,应配备静电消除器。
静电消除器可通过释放相反电荷来中和静电,减少静电的积累。
4. 防静电地板在静电敏感的工作区域,应铺设防静电地板。
防静电地板能够有效地导电,减少静电的积累。
5. 防静电服装在静电敏感的工作环境中,工作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
防静电服装能够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并提供保护。
6. 静电教育培训为了提高员工的静电防护意识和知识,应定期组织静电教育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静电的原理、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
7. 静电防护标识在静电敏感的区域,应设置相应的静电防护标识,提醒人员注意静电防护措施。
8. 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检测和维护接地系统、防静电地板、静电消除器等设施,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有效防护。
六、应急处理1. 静电放电事故如果发生静电放电事故,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包括疏散人员、切断电源、使用灭火器等。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一、引言静电是在物体表面或者物体之间产生的电荷积累。
静电的存在可能导致火灾、爆炸、设备故障等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制定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适合范围本规范适合于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厂、油库、喷涂车间等。
三、定义1. 静电:在物体表面或者物体之间产生的电荷积累。
2. 静电防护:通过采取措施,减少或者消除静电的产生和积累,以防止静电引起的危(wei)险。
3. 静电接地:将物体与地面之间建立良好的导电连接,以便将静电释放到地面。
4. 防静电设备:用于减少或者消除静电的产生和积累的设备,包括静电导电地板、静电防护服、静电导电鞋等。
四、静电防护管理要求1. 静电防护评估在工作场所中,应进行静电防护评估,确定可能产生静电的区域和设备,并评估静电对安全的潜在风险。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静电防护措施。
2. 设备和设施2.1 静电导电地板在易产生静电的区域,应铺设静电导电地板。
地板的导电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地板上不得有绝缘材料,如塑料垫、胶垫等。
2.2 静电接地系统静电接地系统应与静电导电地板相连,确保静电能够有效地释放到地面。
接地系统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2.3 防静电设备根据工作场所的需要,配备适当的防静电设备,包括静电导电服装、静电导电鞋等。
防静电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3. 静电防护操作3.1 静电防护培训对从事易产生静电的工作人员进行静电防护培训,包括静电的基本知识、防护措施和操作规程等。
培训内容应定期更新,并记录培训情况。
3.2 静电防护操作规程制定静电防护操作规程,明确静电防护措施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步骤。
操作规程应向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定期进行复查和更新。
3.3 静电防护检查定期进行静电防护检查,包括静电接地系统的检查、防静电设备的检查等。
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修复和更换,并记录检查情况。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一、引言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静电荷的现象,当静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引发静电放电,造成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保护人员和设备免受静电危害,制定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厂、石油化工、制药、涂装、印刷、电子电器等行业。
三、静电防护管理责任1. 企业应指定专门的静电防护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静电防护措施。
2. 静电防护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并定期接受培训,保持技术更新。
3. 企业应建立健全静电防护管理制度,并将其纳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四、静电危害评估1. 企业应对工作场所进行静电危害评估,确定静电危害等级和防护措施。
2. 静电危害评估应包括静电产生、积累和放电过程的分析,以及可能引发的火灾、爆炸等危险情况的评估。
3. 静电危害评估结果应记录并定期复查,确保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五、静电防护措施1. 静电接地:- 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容器和管道应进行静电接地,确保静电荷能够安全地释放。
- 静电接地系统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检测和维护。
2. 静电导电:- 使用静电导电材料,如导电地板、导电工具等,减少静电的积累和放电。
- 进行静电导电装置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导电性能符合要求。
3. 静电屏蔽:- 对于对静电敏感的设备和产品,应采取静电屏蔽措施,防止静电荷的干扰和损害。
- 静电屏蔽措施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检查和测试。
4. 静电消除:- 使用静电消除设备,如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枪等,及时消除静电荷,防止静电放电。
- 静电消除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检测和校准。
六、静电防护培训1. 企业应定期组织静电防护培训,向员工普及静电防护知识和技能。
2. 静电防护培训内容应包括静电的基本原理、危害和防护措施,以及应急处理方法等。
3. 培训记录应保存并定期复查,确保员工掌握静电防护知识和技能。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一、引言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的电荷,当这些电荷在物体间产生放电时,可能引发火灾、爆炸或损坏敏感设备。
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静电防护的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厂、油库、仓库等。
三、静电防护措施1. 静电接地a. 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容器和导电管道必须接地。
b. 接地电阻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不得大于10欧姆。
c. 接地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接地系统的良好连接和可靠性。
2. 防静电设备a. 工作人员应佩戴符合防静电要求的工作服和鞋子。
b. 静电敏感区域应设置静电消除装置,如静电消除器、离子风机等。
c. 静电敏感设备应采用防静电材料制造,并定期检测其防护性能。
3. 静电防护培训a. 所有从事与静电相关工作的员工应接受静电防护培训,了解静电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b. 培训内容应包括静电的基本原理、防护措施的操作方法和事故处理等。
4. 静电监测与控制a. 对静电敏感区域和设备应进行定期的静电监测,确保静电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b. 如发现静电超过安全限值,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如增加接地、降低湿度等。
5. 静电防护标识a. 在静电敏感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工作人员注意静电防护。
b. 标识内容应包括“静电敏感区域”、“禁止静电产生”等。
6. 静电事故应急预案a. 制定静电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和应急措施。
b. 员工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静电事故的能力。
四、监督与检查1. 监督部门应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静电防护管理的检查,确保规范执行。
2. 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对于违反规范的行为应进行相应的处罚。
五、附则1. 本规范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2. 本规范的修改和补充应经公司相关部门批准。
3. 本规范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六、结论静电防护管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静电接地、防静电设备的使用、员工的培训和监测控制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静电带来的风险。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一、引言静电是在物体表面或者介质中由于电荷分离而产生的一种现象。
静电的积累和释放可能会对人员和设备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全面有效的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
二、静电防护管理目标1. 保护人员安全:减少静电对人员的伤害,防止静电火花引起火灾或者爆炸。
2. 保护设备安全:减少静电对设备的损坏,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
3. 保护产品质量:防止静电对产品的影响,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三、静电防护管理措施1. 建立静电防护管理制度a. 制定静电防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义务,并将其纳入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
b. 定期组织静电防护培训,提高员工的静电防护意识和技能。
c. 设立静电防护管理专职人员,负责静电防护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2. 识别和评估静电风险a. 对工作场所进行静电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静电积累和释放的区域。
b.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静电接地、静电屏蔽和静电消除等。
3. 静电接地a. 建立静电接地系统,确保设备和工作区域的良好接地。
b. 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接地装置和材料,确保接地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c. 定期检查和测试接地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4. 静电屏蔽a. 在静电风险较高的区域,采用静电屏蔽措施,防止静电的积累和释放。
b. 使用防静电材料和设备,如防静电地板、防静电衣物和防静电工具等。
5. 静电消除a. 在静电风险较高的设备或者工作区域,安装静电消除装置,及时消除静电积累。
b. 定期检查和维护静电消除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
6. 静电防护设备和工具a. 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静电防护设备和工具,如静电防护手套、静电防护鞋等。
b. 定期检查和测试静电防护设备和工具,确保其正常工作。
7. 静电防护操作规程a. 制定静电防护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b. 培训员工遵守静电防护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公司管理文件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文件编号:版本:保密等级:发出部门:发布日期:发送:抄送:总页数: 10页附件: 6页主题词:静电规范文件类别:跨部门部门内编制人:责任人:审核:批准:文件分发清单文件变更记录变更日期版本变更条款变更内容责任人分发部门/人数量签收人签收日期分发部门/人数量签收人签收日期1.目的1.1.静电防护的目的:静电防护的目的是在电子元器件、组件、设备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各种防护手段,防止因静电的力学和放电效应而对人体及产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危害(危害包括:对人体产生电击;使电子元器件完全损坏、缩短寿命、潜在损伤、电磁干扰等),或将这些危害限制在最小程度,以确保人体安全和元器件、组件及设备的设计性能及使用性能不致因静电作用受到损害。
1.2.本规范的目的:对供应链管理部静电防护操作统一标准进行规范管理。
2.适用范围适用于供应链管理部电子产品相关的所有部门及活动过程,包括供应商来料,公司内部设计、生产、调试、包装、运输,代理商存储及工程安装现场等。
3.相关文件3.1.GBJ79-85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3.2.GJBl649-93电子产品防静电放电控制大钢文件3.3.GB 4385-1995防静电鞋、导电鞋技术要求3.4.GBl2014 -89防静电工作服3.5.GB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4.定义4.1.静电electrostatics:是一种电能,一般存在于物体表面,是正负电荷在局部失衡时产生的一种现象。
4.2.静电现象:是指电荷在产生与消失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现象的总称,如摩擦起电就是一种静电现象。
4.3.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处于不同静电电位的两个物体之间的静电电荷的转移就是静电放电。
4.4.静电敏感度electrostatic susceptivity :指元器件所能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值。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引言概述静电是指物体带有静电荷,当两个带有不同电荷的物体接触时,会发生静电放电,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等危险情况。
因此,对于一些特定行业或场所,静电防护管理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静电防护管理规范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静电防护的相关措施和管理要点。
一、1.1 安全防护设施- 在易发生静电危险的场所,应设置静电消除器、接地设施等安全防护设施,以确保静电能够及时排除。
- 静电消除器应定期维护检查,保证其正常工作状态,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静电积聚。
- 接地设施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接地效果良好,有效减少静电积聚的可能性。
1.2 人员培训- 对从事易产生静电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静电防护培训,使其了解静电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 培训内容应包括静电的形成原理、静电防护的基本知识、应急处理措施等,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应对静电危险。
- 定期组织静电防护知识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和应对能力。
1.3 静电监测- 针对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和场所,应建立静电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静电的积聚情况。
- 监测数据应及时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静电积聚的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静电监测系统应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静电防护措施2.1 防静电材料- 在易产生静电的场所使用防静电材料,如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工作服等,减少静电的积聚和传导。
- 防静电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其防护效果和安全性。
- 定期检查和更换防静电材料,避免因材料老化导致防护效果下降。
2.2 静电消除器- 在静电积聚较为严重的设备和场所安装静电消除器,及时排除静电,减少静电危险。
- 静电消除器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静电积聚。
-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静电消除器,确保其适用性和效果。
2.3 静电接地- 设备和设施应进行有效的静电接地,确保静电能够及时排除,减少静电积聚的可能性。
- 接地设施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其接地效果良好,有效减少静电危险。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一、引言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静电电荷的现象,当静电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引发静电放电现象,可能造成火灾、爆炸、设备损坏等安全风险。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静电风险,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制定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规范适用于所有可能产生静电风险的工作场所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厂、油库、石油加工厂、涂装车间等。
三、静电防护措施1. 静电防护区域划定根据静电风险评估结果,将工作场所划分为不同的静电防护区域,明确静电防护区域的范围和标识。
在静电防护区域内,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使用防静电工具、穿戴防静电服装等。
2. 防静电设备和工具在静电防护区域内,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静电设备和工具,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可靠的接地连接。
防静电设备和工具的选用应根据实际静电风险情况进行合理配置。
3. 防静电设施建设静电防护区域内的设施建设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包括但不限于:防静电地板的铺设、静电接地装置的安装、静电防护设施的设置等。
设施建设应由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和施工,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4. 静电接地系统静电接地是静电防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静电接地系统应符合国家标准,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接地装置的选择和布置应根据静电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接地效果良好。
5. 防静电设备的维护和检修防静电设备和工具的维护和检修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定期对防静电设备进行检测和校准,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设备。
6. 静电防护培训对从事静电防护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静电风险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静电的基本知识、防静电设备和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静电防护措施的实施等。
培训应定期进行,并记录培训内容和参与人员。
7. 静电风险评估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静电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制定和调整静电防护措施的依据。
评估应全面、准确地分析静电风险的来源和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建议。
ESD静电防护知识培训教材一生活中的静电常识静电是一种生产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静电常给我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很多烦恼.有的时候,它使人遭到电击;有的时候,它严重影响正常工作;更有甚者,它可能引起火灾与爆炸事故.在干燥与多风的秋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经常发出“啪、啪”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上述的几种现象就是体内静电对外“放电”的结果。
人体活动时,皮肤与衣服之间与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便会产生静电。
随着家用电器增多与冬天人们多穿化纤衣服,家用电器所产生的静电荷会被人体汲取并积存起来,加之居室内墙壁与地板多属绝缘体,空气干燥,因此更容易受到静电干扰。
由于老年人的皮肤相对比年轻人干燥与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老化、抗干扰能力减弱等因素,因此老年人更容易受静电的影响。
心血管系统本就有病变的老年人,静电更会使病情加重。
过高的静电还常常使人焦躁不安、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
为了防止静电的发生,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室内要勤拖地、勤洒些水,或者用加湿器加湿;要勤洗澡、勤换衣服,以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荷。
发现头发无法梳理时,将梳子浸入水中片刻,等静电消除之后,便能够将头发梳理服帖了。
脱衣服之后,用手轻轻摸一下墙壁,摸门把手或者水龙头之前也要用手摸一下墙,将体内静电“放”出去,这样静电就不可能伤你了。
关于老年人,应选择柔软、光滑的棉纺织或者丝织内衣、内裤,尽量不穿化纤类衣物,以使静电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对静电知识的初步熟悉在本世纪70前代往常,很多静电问题都是由于人们没有ESD意识而造成的,即使到现在也有很多人怀疑ESD会对电子产品造成损坏。
这是由于大多数ESD损害发生在人的感受下列,由于人体对静电放电的感知电压约为3KV,请参见下表:人体电位(伏) 电击程度1000 完全无感受(发出微弱的放电声)2000 手指外侧有感受但不疼3000 有被针刺的感受微疼4000 有被针深刺的感受手指微疼(见到放电的微光)5000 从手掌到前腕感到疼(指尖延伸出微光)6000 手指感到剧疼后腕感到繁重7000 手指与手掌感到剧疼稍有麻木感受8000 从手掌到前腕有麻木的感受9000 手腕子感到剧疼手感到麻木繁重10000 整个手感到疼有电流过的感受11000 手指剧麻整个手感到被强烈电击12000 整个手感到被强烈地打击8—10mA 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手指关节)。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是指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环境中,为了防止静电产生和静电释放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管理规定。
静电在工业生产中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和设备损坏等严重后果,因此,制定和遵守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对于保障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引言概述: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是工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旨在防止静电产生和释放,保障工作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分别阐述静电防护管理规范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
正文内容:1. 静电防护设备的选择和使用1.1 地面接地系统:确保设备和人员都能与地面保持良好的接触,减少静电积聚的可能性。
1.2 静电消除器:通过释放电荷来中和静电,防止静电积聚和放电。
1.3 静电探测器:用于检测静电积聚的地方,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2. 静电防护操作规程2.1 人员培训:对从事与静电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静电的危害和防护方法。
2.2 防护装备使用:确保操作人员佩戴适当的防静电服装、鞋和手套等装备,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2.3 防护区域划定: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划定静电防护区域,禁止携带易产生静电的物品进入。
3. 静电防护设施的维护和管理3.1 定期检查:对静电防护设备和装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3.2 维护记录:建立设备维护记录,记录维护情况和维护人员,便于追溯和管理。
3.3 更新升级:及时更新和升级静电防护设备,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技术要求。
4. 静电防护管理的监督和评估4.1 监督检查:建立静电防护管理的监督机制,定期对各项规定进行检查和评估。
4.2 效果评估: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评估静电防护管理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4.3 反馈和总结:及时收集和反馈静电防护管理中的问题和意见,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
5. 静电防护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据5.1 国家标准:遵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静电防护管理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5.2 行业规范: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制定和遵守相应的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一、引言静电是指由于电荷的不平衡而产生的电荷积累现象。
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环境中,静电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电击等安全隐患,因此静电防护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静电防护管理的规范要求,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二、静电防护管理的目标静电防护管理的目标是减少静电积聚和释放,降低静电引起的风险。
通过制定合适的措施和程序,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并保护员工和设备免受静电危害。
三、静电防护管理的责任1. 管理层责任管理层应确保静电防护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培训。
他们应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静电防护管理,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2. 员工责任员工应遵守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接受相关培训,并积极参预静电防护措施的实施。
他们应及时报告静电防护设备的故障或者异常情况,并遵守相关操作规程。
四、静电防护管理的措施1. 静电地接静电地接是将静电荷从人体或者物体导入地面的过程。
在工作场所中,应设置足够数量的静电地接装置,如静电地带、静电地线等,以确保有效的静电地接。
2. 防静电服装防静电服装可以减少静电的积聚和释放。
员工在易产生静电的工作环境中,应穿戴符合防静电要求的服装,如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等。
3. 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可以快速中和静电荷,减少静电的积聚。
在易产生静电的设备或者工作区域中,应安装适当数量的静电消除器,以确保静电的及时消除。
4. 静电接地静电接地是将静电荷导入地面的过程。
在工作场所中,应确保设备和工作台等导电物体的有效接地。
定期检查和测试接地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
5. 静电敏感区域的标识静电敏感区域是指易受静电影响的区域,如易燃物储存区、化学品实验室等。
应在静电敏感区域的入口处设置标识,提醒员工注意静电防护措施,并限制非必要人员进入。
6. 静电防护培训对员工进行静电防护培训是确保静电防护管理有效实施的关键。
培训内容包括静电的基本知识、防静电措施的操作方法、静电事故的应急处理等。
五、静电防护管理的评估和改进1. 定期评估管理层应定期评估静电防护管理的有效性,并记录评估结果。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一、引言静电是指物体表面的电荷不平衡状态,它的存在可能导致火灾、爆炸、设备损坏等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保护员工和设备免受静电的危害,制定和执行静电防护管理规范至关重要。
二、目的本文旨在确保工作场所中的静电防护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减少静电带来的风险,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工厂、石油化工厂、电子制造工厂等。
四、定义1. 静电:物体表面的电荷不平衡状态。
2. 静电危害:静电可能导致的火灾、爆炸、设备损坏等安全风险。
3. 静电防护:采取措施以减少或消除静电的危害。
4. 静电接地:将带电物体与地面之间建立良好的导电连接。
5. 静电放电:带电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电荷的传递。
五、管理责任1. 管理层应负责制定和执行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2. 相关部门应配合管理层,负责静电防护措施的具体实施和监督。
六、静电防护措施1. 静电接地:a. 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管道、容器等应进行静电接地处理,确保其与地面之间建立良好的导电连接。
b. 定期检查静电接地系统的可靠性,确保其有效工作。
c. 对于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和容器,应采取额外的静电接地措施。
2. 防止静电积聚:a. 对于易产生静电的物体,应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的积聚,如使用导电材料、涂覆导电涂层等。
b. 定期清洁设备和工作区域,防止静电积聚。
3. 静电放电控制:a. 对于易燃易爆的物质,应采取措施控制静电放电,如使用防静电设备、提供静电放电路径等。
b. 确保工作人员了解静电放电的危害,并进行相关培训。
4. 静电监测:a. 在关键区域安装静电监测设备,及时监测静电的存在和变化。
b. 建立静电监测记录,并进行定期分析和评估。
5. 员工培训:a. 对于容易接触静电的员工,应进行静电防护培训,包括静电的基本知识、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b. 定期进行员工培训,并记录培训内容和参与人员。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一、引言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电状态的现象,当静电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等危(wei)险。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制定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二、适合范围本规范适合于所有需要进行静电防护的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厂、油库、仓库等。
三、静电防护措施1. 静电接地静电接地是确保静电安全的基本措施。
在工作场所中,应建立完善的静电接地系统,包括接地装置、接地导线等。
接地装置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良好接地状态。
2. 静电导电装置在易积聚静电的设备、管道、容器等上,应安装静电导电装置,以防止静电积聚。
静电导电装置应选用合适的材料,确保其导电性能。
3. 静电耗散装置在易产生静电的工作场所,应设置静电耗散装置,以消除静电积聚。
静电耗散装置可以是静电导线、静电消除器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装置。
4. 防静电涂料对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容器等表面,可以采用防静电涂料进行涂覆,以减少静电积聚的可能性。
防静电涂料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久性。
5. 静电防护设备在易产生静电的工作场所,应配备静电防护设备,包括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等。
员工在进行相关工作时,应佩戴静电防护设备,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四、静电防护管理1. 培训和教育对从事易产生静电的工作的员工,应进行静电防护培训和教育。
培训内容包括静电的危害、静电防护措施、应急处理等。
培训应定期进行,确保员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定期检查对静电防护设备、静电接地系统等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检查内容包括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静电导电装置的导电性能等。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者更换。
3. 风险评估针对易产生静电的工作,应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相关的静电防护措施。
风险评估应综合考虑工作场所的环境、设备的特性等因素,确保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4. 应急处理在发生静电相关事故时,应即将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应急处理包括切断电源、使用灭火器材等。
设备装置设备离子风机/扇
离子平衡测试
衰减时间:2 S
离子平衡:±50 V
每月QC 风量
最大风量管控(特殊要求的
站别,适合风量管控)
注:只管控,不记录
每日巡检确认QC 使用距离
除静电风机固定在对象物品
30cm 距离以内处(某些场
所、条件下,要基于实际的
作业环境、装置差异等调整、
确定适当的使用距离)
注:只管控,不记录
每日巡检确认QC 使用角度
根据对象品与固定点的位置
关系选定最佳吹风角度(为
了避免角度在实际使用过程
中被有意或无意的改变,要
明确的标识角度)注:只管
控,不记录
每日巡检确认QC 设备接地设备接地阻抗106Ω~109Ω每半年QC
5.2 测试仪器
表2 仪器用途表
No 仪器名称用途
1 离子平衡测定器测量离子风机/扇静电消除结果
2 阻抗计测量机台接地阻抗
3 人体ESD装备综合测试仪测试每日进入洁净室人员穿着防静电服装后的状态
6.人体ESD装备综合测试仪使用方法
6.1人体ESD装备综合测试仪操作说明: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编号DSM-MF-XXXX
LO:低于设定值,PASS:设定值范围内,HI:高于设定值,有报警功能,参数表如下:
指示灯电阻值
LO R<750KΩ
PASS 750KΩ≦R≦100MΩ
HI R>100MΩ
6.2人体综合测试仪测试方法
静电环的佩戴方式:必须与皮肤紧密接触,不得松弛,不得隔衣物,必须将金属片戴在手腕上侧,如下图所示
人员穿着无尘服装完毕后,在进工程作业前在人体静电综合测试仪上进行人体ESD状态测试,测量方法如下所示
a.双脚站在测试仪金属板上,双脚完全接触金属板,静电环连接在仪器上;
b.用手腕处的皮肤按压静电测试仪器的检测按钮,三个指示灯都亮绿灯即合格(OK),有一个指示灯亮红灯则为不合格(NG),并且蜂鸣器会长鸣。
如下图: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编号DSM-MF-XXXX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编号
DSM-MF-XXXX
6.2.1测量频率:2次/班
6.2.2测量仪器矫正频率:1次/年,仪器必须在有效的矫正期内才能够使用 6.2.3测试对象:所有产线作业人员
6.2.4静电环的作用:人体所带的静电量及人体所产生静电的变化时,静电荷能够瞬间导出 6.2.5记录方法:人体综合测试结果记录在点检表(DSM-MF-Q006A-01) 6.3人体综合测试异常处理流程:
7.设备接地
人员穿着无尘服与佩戴静电环
着装检查、静电环佩戴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禁止进入,按照要求进行改善
否
是
人体ESD 综合测试是否符合要求 进入工程作业 进入更衣室
是
重复测量3次确认是否符合要求
是
否
否
无尘衣、无尘鞋、静电环更换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编号DSM-MF-XXXX 设备接地方法:将接地电缆外皮剥离,内部铜线缠绕在设备接地脚上,全部链接后统一接地工厂内等电位端子箱。
设备接地的作用:将设备作业产生的电荷导入大地,以免电荷累计,导致静电破坏,造成对人员、设备、产品的损害。
测量记录方法:设备接地阻抗测量的结果记录在点检表(DSM-MF-Q006A-03)
设备接地注意事项:设备接地线与人员接地线分开。
8. 装备(设备内静电Bar、离子风机/扇)
8.1静电测量方式:用离子平衡测试仪测量
8.2静电规格:≤ ± 100 V(产品);2秒内± 1000 V → ± 100 V平衡电压± 50 V以内,
不良标准:
a. 衰减时间超过2 秒情况;
b. 平衡电压时超过±50 V的情况。
8.3测量距离在30 cm之间,测量异常时立即清洁或者更换,直至测试通过。
8.4点检使用装置:离子平衡测试仪
8.5测量方法:
8.5.1离子平衡测试仪线路连接
8.5.2测量方法
①将HCK电线插在
COLLETING插口上
②将ELEGTRONIGS电
线插在GROUND插口
③最后将Pomona插口与
ELEGTRONIGS插口连接
①打开仪器电源②将NODE按钮调节
到+DECAY档
③按下TEST/RESET键。
看PLATE
VOLTAGE所显示的数值为1000ⅴ时,
将接受端平板靠近离子风机距离出风口
20至30cm左右(手握静电接受平板时
不能触碰到平板,否则测量值不准确。
)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编号
DSM-MF-XXXX
8.6测量记录方法:测量的结果记录在点检表(DSM-MF-Q006A-02) 8.7测量仪器矫正频率:1次/年,仪器必须在有效的矫正期内才能够使用 8.9静电风扇、静电Bar 清洁管控 8.9.1静电风扇清洁方式:
①滤网清洁方式:取出滤网,水洗并充分干燥之后,方可放回原处 ②静电风扇内部清洁方式:无尘布蘸酒精清洁(注:不可伤及静电针) 8.9.2静电Bar 清洁方式:无尘布蘸酒精清洁(注:不可伤及静电针)
9. 台车使用管控方式:
④观察PLATE VOLTAGE 所显示的数值从1000ⅴ降至100ⅴ以内时所需的衰减时间DECAY TIME 所显示的数值(显示值在2s 内则说明该离子风机正常)
⑤将MDE 按钮调节到-DECAY 档,重复②③步骤
⑥将MDE 按钮调节到
FLOAT 档
⑥按下TEST/RESET 键,观察PLATE VOLTAGE 所显示的数值是多少。
如下图所示(显示数值在±50以内则该离子风机无异常)
⑦测量结束关闭电源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P.1 / 1
业务程序书制定(改订)履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