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各论 第十二章 活血化瘀药
- 格式:ppt
- 大小:6.78 MB
- 文档页数:77
常用单味中药——第十二章活血祛瘀药本类药主要适用于血行不畅、瘀血阻滞所引起的多种疾病,如瘀血内阻之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阻、癥瘕、胸胁脘腹痛、跌打损伤肿痛、瘀血肿痛、关节痹痛、痈肿疮疡、瘀血阻滞经脉所致的出血等证。
川芎【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主治病证】(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难产,产后瘀阻腹痛。
(2)胸痹心痛,胁肋作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疮痈肿痛。
(3)头痛,风湿痹痛。
延胡索【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主治病证】血瘀气滞胸胁、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跌打伤痛等。
郁金【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
【主治病证】(1)胸腹胁肋胀痛或刺痛,月经不调,痛经,癥瘕痞块。
(2)热病神昏,癫痫发狂。
(3)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妇女倒经。
(4)湿热黄疸、肝胆或泌尿系结石症。
莪术【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主治病证】(1)经闭腹痛,癥瘕积聚,胸痹心痛。
(2)积滞不化,脘腹胀痛。
三棱【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主治病证】(1)经闭腹痛,癥瘕积聚,胸痹心痛。
(2)积滞不化,脘腹胀痛。
丹参【功效】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主治病证】(1)月经不调,血滞经闭,产后瘀滞腹痛。
(2)胸痹心痛,脘腹疼痛,癥瘕积聚,肝脾肿大,热痹肿痛。
(3)热病高热烦躁,内热心烦,斑疹,心悸怔忡,失眠。
(4)疮痈肿痛。
虎杖【功效】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化痰止咳,泻下通便。
(1)湿热黄疸,淋浊,带下。
(2)水火烫伤,疮痈肿毒,毒蛇咬伤。
(3)经闭,痛经,癥瘕,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4)肺热咳嗽。
(5)热结便秘。
(6)肝胆及泌尿系结石症。
益母草【功效】活血祛瘀,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主治病证】(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跌打伤痛。
(2)小便不利,水肿。
(3)疮痈肿毒,皮肤痒疹。
桃仁【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主治病证】(1)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腹痛,癥瘕,跌打肿痛。
中药学之活血化瘀药活血化瘀药定义:以通畅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功效,用于治疗瘀血证得药物,称为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
功效:本类药物多属辛、苦,温之品,主归肝、心经,入血分,长于走散通行,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主治:适用于血行不畅,瘀血阻滞之证。
分类: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破血消癥药。
第一节活血止痛药本类药物多具辛行、辛散之性,活血每兼行气,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主治气血瘀滞所致的各种痛证,也可用于其他瘀血病证。
★川芎【主要性能】辛,温。
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应用】1、血瘀气滞诸痛证 2、头痛,风湿痹痛【用法用量】煎服,3~9g。
【使用注意】本品温燥,阴虚火旺者慎用,对妇女月经过多及出血性疾病不宜使用。
川芎★延胡索【主要性能】辛、苦,温。
归肝、脾、心经。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应用】气血瘀滞诸痛证。
【用法用量】煎服,3~9g。
研末吞服,每次1.5~3g。
醋制可增加有效成分的煎出。
延胡索★郁金【主要性能】辛、苦,寒。
归肝、胆、心经。
【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新凉血,利胆退黄。
【应用】1、气滞血郁诸痛证 2、热病神昏,癫痫 3、血热出血证4、湿热黄疸,胆石症【用法用量】煎服,3~9g;研末服,2~5g。
经醋制后,疏肝止痛作用增强。
【使用注意】本品对子宫有兴奋作用,故孕妇应慎用。
不宜与丁香同用。
郁金姜黄【主要性能】辛、苦,温。
归肝、脾经。
【功效】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应用】1、血瘀气滞诸痛证 2、风湿肩臂疼痛【用法用量】煎服,3~9g。
研末服,2~3g。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本品能兴奋子宫平滑肌,故孕妇忌用。
▲乳香【主要性能】辛、苦,温。
归肝、心、脾经。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应用】1、血瘀气滞诸痛证 2、疮疡久溃不敛【用法用量】煎服,3~10g,宜炒去油用。
【使用注意】本品气味辛烈,对胃有较强的刺激性,易致恶心呕吐,故内服不宜大量多服,多制后入丸散剂用,胃弱者慎用;孕妇忌用。
活血化瘀药 — 川芎郁金乳香延胡索姜黄没药丹参桃仁牛膝红花凡以通畅血行,消除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
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
活血化瘀药,味多辛、苦,主归肝、心经,入血分。
善于走散通行,而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并通过活血化瘀作用,而产生止痛、调经、破血消徵、疗伤消肿、活血消痈等作用。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
所以本类药物主治范围很广,遍及内、妇、儿、外、伤各科。
如内科之胸、腹、头诸痛,而痛如针刺,痛处固定者;体内之徵瘕积聚;中风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关节痹痛日久;血证之出血色紫,夹有血块,外伤科之跌扑损伤,瘀肿疼痛,痈肿疮疡等。
凡一切瘀血阻滞之证,均可用之。
活血化瘀药,根据其作用强弱的不同,有和血行血,活血散瘀及破血逐瘀之分。
可按其作用特点和主治之不同,分为活血止痛、活血碉经、活血疗伤、破血消徵四类。
”本类药物易耗血动血,对妇女月经过多及其他出血证无瘀血现象者忌用;孕妇慎用或忌用。
川芎Rhizoma Chuanxiong[来源]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Hort.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0~70cm。
茎直立中空,表面有纵沟。
2~3回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5对,卵状三角形,羽状全裂;叶柄基部呈鞘状抱茎。
复伞形花序顶生,总苞片3~6,伞幅7~20;小苞片线形;花梗10~24,花白色。
双悬果卵形。
花期7~8月,果期9月。
[药材性状] 根茎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l.5~7cm。
表面深黄棕色,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上端有凹陷的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细小瘤状根痕。
质坚实,断面类黄色,散有淡黄色油点,形成层呈波状环纹。
香气浓,味苦、辛、微回甜,有麻舌感。
[采集地] 成都荷花池中药材市场。
[功能主治]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郁金Radix Curcumae Aromaticae[来源]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广西莪术 C.Chen et C. Ling、姜黄 C . long a L.kwangsiensis S.G. Lee et C.F. Liang或蓬莪术 C. phaeocaul i sVal.的块根。
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一)活血止痛药1、延胡索、乳香、没药延胡-乳香-没药延胡—活行痛乳香—肿生肌没药没气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行血中之气滞,气中之血滞”,故能专治一身上下之痛,为常用止痛药乳香—活血行气,消肿生肌性温,煎服宜炒去油用没药—活血,消肿生肌性平2、川芎、姜黄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姜黄活血行气,通经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血中之气药”、“头痛不离川芎”为妇科及治疗头痛要药肝郁气滞之胸闷胁痛、痛经及月经不调+柴胡、香附姜黄—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治风湿痹痛,肩膀痛破血行气,孕妇慎用3、莪术、三棱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性平,长于破血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性温,偏于行气注:莪术、三棱属于破血消癥药,其功效与川芎、姜黄相近,放在此处方便对比记忆4、郁金、五灵脂郁金血气心胆(床上铺的浴巾有血腥气,换一个新床单)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为活血行气凉血之要药治痰火或湿热蒙蔽清窍之神昏、癫狂、癫痫+石菖蒲治痰热蒙蔽心窍之癫狂等+白矾畏丁香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煎服,3~10g,宜包煎,不与人参同用5、夏天无、枫香脂夏天无活了,星期同去访厨师夏天无—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祛风除湿风箱活,同学都升级枫香脂—活血止痛,止血,解毒,生肌(二)活血调经药1、红花、丹参红花胡同鲸鱼洞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为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要药。
小剂量活血通经,大剂量破血催产单身-没有结婚没—活跳井有—鱼直动结-姐-俩笑拥婚—厨房安身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为祛瘀生新、凉血清心之品,妇科常用调经药反藜芦2、桃仁、苦杏仁、紫苏子逃人活,常咳喘苦杏不活苏子醒(杏),将妻叹桃仁—活血祛瘀,润肠,止咳平喘淤血证+红花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注:苦杏仁、紫苏子属止咳平喘要,跟桃仁一起记便于对比联想3、益母草、泽兰、月季花一亩草活,挑井水四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治淤血经产之要药泽兰姨母没死泽兰—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月季活,挑经书,众借读月季花—活血调经,疏肝解郁,消肿解毒性甘温通利,芳香疏散,微苦泻降西红花性寒,活血祛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